[原创]可用的员工是培养出来的——52周新公司成长纪实
本帖最后由 目送飞鸿 于 2013-3-4 16:53 编辑感谢网友的鼓励和支持,《可用的员工是培养出来的——52周新公司成长纪实》书已出版上市,如有需要,可到(渔书领地的地址)购买。
地址:http://shop102220739.taobao.com/?spm=0.0.0.0.FRVd2t<
序
2009年10月9日,国庆节收假后的第一天,当我还沉浸在和朋友们一起去内蒙古额济纳旗看胡杨林的兴奋中,给公司的同事们看拍回来风光旖旎的照片并一同感受美景的时候。我们公司与南方H市开发区政府合作的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合作的内容主要是我们与开发区一起管理即将建成的一个大的产业基地,我们主要负责招商引资、整合资源、建设平台、物业管理等。用一句话简单表述,就是帮助政府将这个新建成的基地打造成一个新型的以IT技术为主的产业集群。此前双方一直是处在合作协议的磨合阶段,来来回回的,有两次还差点说不干了。公司这边一方面在选择去那里的人,一方面也在做着不去的准备。因为毕竟是一个尝试,前面基础打不好的话,后面的工作就很难开展。</P>
因为此次外出与以往单一任务性质的出差不同,去的时间相对较长,要在那边单独组建公司。同时因为公司不会派大量的人员过去,所以要在当地招兵买马,还要把人培养起来并完成相应的工作。对于如此重要的任务,必须要有能够独挡一面、具有独立开展工作能力的人,这样的人只能是在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中选择。好在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培养并积累了近十名高管。可选的人中可能就是我的负担小一些,因为孩子在外地上大学,而其他人的孩子都还小,有的正在上小学,有的还没有上幼儿园。我是笃定跑不掉的,另一个人按照公司一贯的做法,就是根据任务定人。</P>
目前过去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打基础,站稳脚跟。董事长常总专门交待给我的任务是要“热闹”,即与当地政府紧密合作,搞好关系,同时把当地企业凝聚在一起,进行频繁地互动和沟通交流,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把人脉关系建立起来,把人气烘起来;二是与政府沟通磨合基地的定位,主要是对产业基地正在建设的楼宇群进行深入了解,帮助政府进行产业定位。所以,公司对楼宇建设和管理很内行的粟副总就将和我一起同行。</P>
而后面的任务则只能是去了后根据情况再确定了。
大概做了一些准备后,10月13日,我们就出发了。
本帖最后由 目送飞鸿 于 2013-1-5 17:34 编辑
第1周(10月14日—10月20日)
新公司的组建,一切都是白手起家,从零做起。
文化优先的招聘原则
员工能力提示:学会如何能给用人单位留下稳定、好学、可塑性强、成长性好的第一印象 管理能力提示:招聘执行层员工坚持人才标准统一的用人原则 本帖最后由 目送飞鸿 于 2013-1-5 21:50 编辑
给新员工传授流程管理的工作方法
员工能力提示:工作要有激情、开放性和承压能力 管理能力提示:应该掌握流程管理的方法
本帖最后由 目送飞鸿 于 2013-1-5 21:51 编辑
第2周(10月21日—10月27日)
到H市后,一边安顿办公和生活,一边马上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通过实际工作培养新人
员工能力提示:学会整理会谈内容,锻炼自己写作能力管理能力提示:掌握通过工作纪要加速员工进入工作角色的方法
工作日志是考察判断新员工的有效方法
员工能力提示:掌握通过日志对工作和收获进行总结快速提升自己的方法管理能力提示:学会用工作日志对新员工进行全面客观判断的方法
阅读中,期待更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6 13:07:47编辑过] 写实记事,看似平淡,其实很有营养啊,继续保持真实,期待更新。。。。 本帖最后由 目送飞鸿 于 2013-1-5 21:51 编辑
第3周(10月28日—11月3日)
这边的工作才开始,另一项任务又来了。总公司投资的一个拟上市的B集团公司要成立,来自全国近十个省市的股东代表齐聚H市。我是B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所以要负责会务的组织。为此,赵莉从总公司赶过来,与B集团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孙照和新招聘的文员吴霞一起配合我。
逆商较高的员工具有培养潜质
员工能力提示: 要具备在工作难度大时咬牙坚持、踏实工作、没有怨言的能力。管理能力提示: 要给工作能力不足的员工导入及时反馈和总结的工作方法。
期待中,真的很平实,却很实用..我现在所在的公司,就是一家不太懂得培养员工的公司! <p> 我想了解一下,公司处于什么时期,初创期?成长期还是成熟期?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每个时期公司在人员使用方面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只有公司在后两个时期才会把员工培养提到日程,尤其是进入成熟期的公司,在这个阶段,公司也会逐渐开始积累和形成自己的文化。</p>
<p> 另外,国有企业会有比较明显的办公室政治,以人划圈,形成小团体,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成长不是靠培养而是靠进入的圈子来决定。而民营企业相对要好一些,尤其是相对西化一些的公司,国际化程度高一些的公司,比如IT类的公司,他们的体制容易接受西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因此也会比较注重员工的培养。</p> 这样的叙事方式,还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