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说可能不太合时宜,毕竟大多数企业在寻求咨询服务的时候,就是奔着咨询公司的“高屋建瓴”去的。
咨询公司一般有三高:
高人,比如一些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在咨询行业浸淫多年,有经典之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相当的知名度,这是吸引客户的重要因素。
高招,比如很多公司以西方管理思想的布道者示人,对时髦的追逐是很多企业不可避免的弱点,这也能吸引不少企业的眼球。
高知名度的客户,比如一不小心做了某个行业内非常有名的企业,其他的企业本着“最少我也能知道**公司的经验”的想法,往往会下单给这样的公司。
然而不幸的是,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小咨询公司而言,很难有高人,高人哪会甘心在小公司里折腾;也很难有高知名度的客户,虽然可以因为卖一盒饭给IBM就在简介上标榜自己为“IBM的能量供应商”,但这毕竟很容易被客户识破,反而落得偷鸡不成的下场;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号称咱也掌握着先进的工具,BSC?很简单,素质模型?没问题。
当咨询公司被冠以“先进”、“科学”之名,在客户虔诚的眼神中开始了神圣的咨询工作之后,失败已经被埋下了伏笔。
“高屋建瓴”、甩几个让客户摸不着头脑的模型,在谈客户的时候往往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如果还是以此为指导原则的话,往往会出大漏子。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尤其如此。
这里举两个例子。前不久帮一家国有体制下的房地产公司做是薪酬体系设计的咨询。业内的朋友都清楚,像这样的公司薪酬方面往往有明显的资历、职务导向等等的问题?
怎么办?岗位评估,建立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设立薪酬区间,逐步实现同为部门经理但薪酬可能会拉开差距……?
调研中发现,这是一个以人情、觉悟和义气作为基础来维系的典型的中国式企业,公司的规模和未来的发展思路都决定了它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改变公司运行的基础;企业还没有以岗位而非人员来安排工作的迫切要求;部门经理收入相同被视为天经地义,没有人提出变革的需求;组织处于稳定状态,少量的人员招聘,也基本采取补丁式的薪酬政策……
变还是不变?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把设计的焦点放在了外部公平上,并没有对内部进行调整,这也是他们当初聘请外部咨询公司的动因。考虑到规范设计可能带来的巨大副面效果,以及他们对规范设计的需求强度,最终还是选择了回避。
评价咨询方案的好坏,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变革的可实施度。如果一个方案看起来很美,但是由于缺乏关键的资源而不能得到实施,那这样的方案肯定是坏的。
这是一家从行政体系转制而来的企业,转制之前,企业主要由技术部门构成,各部门在管理上“自给自足”,转制之后,管理支持部门除财务部外,只有一个“综合部”,负责一般意义上的总经理办公室、行政部、人力资源部等各项工作。
由于在诊断过程中发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分散,且很多高层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统一并没有正确的认识,老总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也非常重视,所以从一系列理由来看,应当单独设立人力资源部。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设立人力资源部,肯定要从外部招聘经理,综合部负责人深得老总信任,承担此项工作比较让老总放心,老总对于职能管理工作更喜欢直管或安排信任的人来做。从这些问题出发,最终我们还是没有建议单独设立人力资源部。虽然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与诸多繁杂工作放在一起有些不太“雅观”,但从实际操作角度,这样的安排也许是最合理的。
变革的成功依赖于各种因素,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有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做了这么长时间,一个深刻的感觉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最关键的还是人,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员,再合理的方案,最终也会打水漂。
所以就回到标题,在帮助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不妨从理论的高处走下来,从企业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设计方案,多一些折衷,这样做虽然看起来“俗”了很多,但是往往能够为客户带来真正的效果,也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