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人兄的经验非常可贵,我同意木人兄的看法,也借此谈谈自己的观点: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咨询方案的设计应该以“适合度”来衡量,最好的未必是最适合的,只有最适合的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
我咨询过的一个单位,和木人兄的这个案例非常相似,是国有体制下的事业性单位向企业化转型。但是该单位一把手的变革意识非常强,单位员工的整体素质也较高。因此,我在这个项目中,大胆的引入了对与该单位来说是非常前卫的理念。实施前期,阻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是由于一把手的支持,我们又加大了培训与沟通的力度,同时在实施辅导上下了较大的功夫。在改变原有运作模式的同时,考虑了员工的实际利益和工作强度,当然个别地方也作了适当的让步,为客户出具了当前情况下的运作方案和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实施的第二套方案。在我们的项目结束时,已经让客户从市场和成本、员工提成等方面看到了变革的效果。因此,最初的阻力在此时也转变了看法。
所以我认为:咨询方案的设计要因企业而异,不能单纯以是否具有前瞻性或者是否根据客户的当前困难设计当前实用的方案来衡量咨询公司的水平。客户有时候并不能够很好的把握自己的需求,并不清楚自己应该如何运作才能够走向设定的目标。咨询,不仅仅是要帮助解决客户的当前问题,还要引导客户走向更高层面,帮助客户接受新理念,指导客户提升企业竞争力。
“变革的成功依赖于各种因素,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有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完全同意,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手把手的教也是常见的事。中小企业要的是解决问题,取得成效。但是作为顾问公司来说,我认为,却应该比企业站的要高,看的要远才行。按理说“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对于企业来说帮助要大得多。但是对中小型企业,单纯的“授之以渔”却往往无法实现。因此,我在进行中小企业的咨询时,往往是采用“渔鱼并授”的做法。使其感到咨询确实是有较高的价值的。 缺乏理论指导的咨询是苍白无力的。但是咨询师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咨询的实施过程中,理论起的是指导的作用。再好的理论也要落到实处才行,也要转换成具有实操性的方案,也要能够具体运作,同时也要为企业认同认可,为大多数员工接受。咨询的过程不能够排除员工。没有员工的支持,咨询的成果是很难持续下去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9 16:22:2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