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胡涂 - 

[读书评论] [连载]《蒙牛内幕》书籍连载

[复制链接] 139
回复
3166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1
发表于 2005-8-19 10:13:37 | 只看该作者

二、避强示弱:蒙牛收奶“三不干”

世界上“力”再大,也不如“利”大;“利”再大,也不如“理”大。蒙牛深谙其理,小心翼翼地不较对方的“力”,不碰对方的“利”,却抽出一个“理”字大讲特讲,以退为进,巧打“太极拳”。

乳业是资源主导型产业,“得奶源者得天下”。

1999121,蒙牛的自建工厂从签约奶站收取了第一车奶。这标志着蒙牛“公司+奶站+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的全面开始。

历史依然在曲折中前进。由于竞争对手的阻挠,蒙牛这个本来就“缺奶吃”的苦孩子,一度差点断奶。

奶车被截!人被抓!牛奶被白白倒掉……感谢内蒙古电视台,用胶片为世人记录下了这幕特殊时期违反市场规律的特殊现象。

然而,这只是一个横断面。

当时的纸媒体,用《一场乳香飘飘的战争》《草原奶战》等报道,尽述其中的曲折。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段见报文字:

蒙牛和伊利目前执行的都是向生产基地所在地地税部门直接缴税的政策。伊利向呼和浩特地税局缴税,蒙牛向和林县地税局缴税。在鲜奶采集地不缴特产税。但是,蒙牛199911月在土左旗沙尔沁乡南此老村所建的奶站,至20005月,共收了价值15万元的鲜奶,当地却列出了高达6万元的特产税金,并处罚款6万元。当时就要拿钱,3个蒙牛奶站代理人员、当地农民,拿不出这笔钱,517即被带走,以抗税为由被治安拘留15天……

这里面,特产税到底应该怎么缴,其实已经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真正的隐情在于为“驱逐”蒙牛寻找堂而皇之的“论据”。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面对残酷的奶源竞争,蒙牛发布了一则自律性的声明——蒙牛收奶“三不干”:

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干(不建奶站);

凡是非奶站牛奶,蒙牛不干(不收);

凡是跟当地企业收购标准(包括价格)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

2000年初,伊利每天收奶400吨,蒙牛每天所收的奶只有4吨。一个新生的高速发展的企业,求奶若渴,为什么还要搞这种自我约束的“三不干”?牛根生说,因为考虑到内蒙古乳业的整体利益,怕把市场搞乱了,引起不正当竞争。“我们是一个战壕的朋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世界上“力”再大,也不如“利”大;“利”再大,也不如“理”大。蒙牛深谙其理,小心翼翼地不较对方的“力”,不碰对方的“利”,却抽出一个“理”字大讲特讲,以退为进,巧打“太极拳”。

蒙牛加速发展自己的奶源基地。通过发放养牛贷款,扶植养牛户,200085,日收奶量首次突破百吨。2000年底,日收奶量已接近200吨。

蒙牛的出世,从根本上改变了呼市奶业的竞争格局:

第一,蒙牛出世前,呼市奶价全国最低,而且存在卖奶难的现象,有所谓“限量收购卡”,超量部分要么不卖,要么就卖低价,有位奶农曾对媒体激动地说“要是没有蒙牛突然冒出来,就真要卖牛、杀牛了”——事实上有的奶农确曾忍痛杀牛——当然,这里面有一部分属于应该淘汰的低产牛。蒙牛出世后,呼市的牛奶供不应求,收奶价提高了,农民获利更大了。

第二,奶农养牛积极性提高了,过去每头奶牛的价格是4000元,蒙牛诞生当年便涨到7000元。

第三,过去奶站的建设速度很慢,蒙牛出世后,刺激同行业的企业加快了奶站建设。

第四,由于蒙牛的竞争,呼市的乳制品质量上升了,价格反而下降了。

2005年,蒙牛已发展奶牛80多万头,日收奶量突破6000吨,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成为中国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企业”。这是后话。

三、统一战线:为内蒙古喝彩·中国乳都

在蒙牛的字典里,“竞争队友”代替了“竞争对手”。

“蒙牛伊利,本是兄弟”。虽然蒙牛人说得一点不错,但在利益面前,兄弟反目的现象并不少见,何况弟弟认哥哥,哥哥还不一定认弟弟呢!

2000年,蒙牛建立起自己的工厂后,在全国UHT牛奶市场上,“蒙牛-伊利”形成双峰对峙局面:奶源上,同城比拼;市场上,针锋相对;渠道上,狭路相逢。

在全国任何一座城市,箭来矢往的,往往不是“蒙牛-地产品牌”或“伊利-地产品牌”,而是“蒙牛-伊利”这对老冤家。

中国大概没有一家企业没有负面报道。但那段时间,蒙牛的负面报道被人大量复印,并在全国各地超市中广为散发,这在全国恐怕也绝无仅有。

1.没有棋局的成功,就没有棋子的成功

蒙牛和伊利难道只有利益不同点,没有利益共同点吗?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商场不同于战场,一山可以容二虎,竞争可以双赢。德国有“奔驰”与“宝马”并进,美国有“可口”与“百事”双飞。

其次,同一地区的企业,除了自有的小品牌,还有一个共同的大品牌——地域品牌。山西出了一种假酒,败了全部山西酒的市场;比利时发生“二恶英”事件,败了整个欧洲奶粉的市场。这都说明地域品牌的存在,说明相竞争的企业一同维护共同大品牌的必要。

其实,早在1999年,牛根生就在《内蒙古周末报》主办的企业高峰论坛上阐发过自己的“大品牌”理念:

从更广大的意义上来讲,在企业竞争中,保护与自我品牌形象相关系数高的竞争对手的品牌形象,是一种更高的策略,是另一种“为自己负责”。因为竞争当中有联合(潜在的联合,或者显在的联合),对手和盟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内蒙古乳制品企业应该觉悟到,每个企业除了拥有自己的张三牌,李四牌,还拥有一个共同的品牌:内蒙古牌,呼市牌。这个大牌子闪光,我们每个企业头上都有“光环效应”;这个大牌子受了污染,我们每个企业的头上都会“佛头着粪”。在区内,蒙牛的牌子怎么被人砸都可以;但在区外,如果还要砸,那么砸的恐怕就不仅仅只是蒙牛的牌子了。

面对残酷的竞争,蒙牛人放高眼界,得出“草原品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结论,努力寻求与竞争对手和睦相处之道,决定实施“共生共赢战略”。

事实上,“竞争对手”这个词在蒙牛是被另一个词——竞争对友——所代替的。

在牛根生的办公室,挂着一张“竞争队友”战略分布图。牛根生说:“竞争伙伴不能称之为对手,应该称之为竞争队友。以伊利为例,我们不希望伊利有问题,因为草原乳业是一块牌子,蒙牛、伊利各占一半。虽然我们都有各自的品牌,但我们还有一个共有品牌‘内蒙古草原牌’和‘呼和浩特市乳都牌’。伊利在上海A股表现好,我们在香港的红筹股也会表现好;反之亦然。蒙牛和伊利的目标是共同把草原乳业做大,因此蒙牛和伊利,是休戚相关的。”

蒙牛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始终保持行业领导者姿态:让自己“食有粮”的最好办法,不是抢夺对方手中的“饭碗”,而是做大整个行业的“饭锅”。牛根生有一句名言:“提倡全民喝奶,但你不一定喝蒙牛奶,只要你喝奶就行。”

在中国乳业年会的演讲中,牛根生曾经呼吁大家“做好大局”:

第一个“大局”,就是要做好行业的事,也就是跳出单个企业的小圈子,把着眼点放在做大行业上。如果把整个中国乳业比作一口“锅”,那么,单个企业就相当于一只“碗”。我感觉,当前乳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不是“碗的问题”,而是“锅的问题”。锅里挺一挺,碗里全都有……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孤立的就是孤寂的,集群的才是沸腾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需要人才的集群,企业的集群,产业的集群。有了集群,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任我们穿行;没有集群,每一寸铁路都需要我们自己铺就。单个企业只是一根“独木”,众多企业合成森林才能最终改变气候。让中国人均饮奶量由10公斤增长到20公斤30公斤,这就是我们所要改变的最大的气候。

2.“共生共赢”战略的实施

20009月,蒙牛在和林生产基地树起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主画面为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上面高书“为内蒙古喝彩”,下注:

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兴发集团、蒙牛乳业,塞外明珠耀照宁城集团、仕奇集团,河套峥嵘蒙古王,高原独秀鄂尔多斯,西部骄子兆君羊绒……我们为内蒙古喝彩,让内蒙古腾飞。

最引人注目的是,蒙牛把最大的竞争对手伊利,排序在广告牌的首位。

20016月,蒙牛又率先提出建设“中国乳都”的倡议,启动了以地区品牌带动企业品牌的大品牌大营销战略。从历史上看,草原是牛的故乡、奶的摇篮,千百年来,人们一提起内蒙古,首先想到的就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文化是古人留给内蒙古的最大的一笔无形资产;从现实上看,呼和浩特人均牛奶拥有量居全国第一,牛奶增长速度也居全国第一。“中国乳都”的倡议可谓正中命门。

2001年下半年,如果你走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大街上,举目可见的公益性灯箱广告一定会让你领略到什么叫做“道胜”之妙——正面,《为内蒙古喝彩》;背面,《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

3.经营人心者赢天下

凡弱者生存,都要有“水性思维”,要柔大于刚,顺多于逆。正如老庄哲学所示:抱其雄,守其雌;抱其阳,守其阴;抱其尊,守其卑。

在《为内蒙古喝彩》中,蒙牛把内蒙古一系列明星企业一同搬上广告牌,气势宏伟,既宣传了内蒙古企业团队,也提升了自己的形象。

蒙牛把最大的竞争对手伊利,排序在广告牌的首位。宣传上是这样,行动上也是这样。当年,蒙牛招待客人用的是伊利牌矿泉水,单位所用的桶装纯净水也是伊利牌的,蒙牛人言语间绝不说伊利半个“不”字。

蒙牛如此谦卑,如此高抬竞争对手,“把自己放到最低处”,就迫使竞争对手必须做出一定的姿态,否则就会丢失“道义分”,这既是一种以退为进策略,也是一种“经营人心”策略。洼,然后积;屈,然后弹;蹲,然后跳。经营人心者方可经营天下。

4.“为内蒙古喝彩”、“中国乳都”的延伸

“为内蒙古喝彩”本来是蒙牛提出的一句口号,后来成为内蒙古企业团队共同的精神纲领。内蒙古电视台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就被确定为“为内蒙古喝彩”。

“中国乳都”新概念,已经由民间走进官方,由内蒙古走向全国,经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媒体的传播,“中国乳都”品牌日益成形,为内蒙古创造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102
发表于 2005-8-19 19:19:0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不要急

慢慢看

细细品味,才能学到东西~

小草,请坚持日发一章

俺支持您!

103
发表于 2005-8-20 10:16:18 | 只看该作者
我是第一百,哈哈
104
发表于 2005-8-20 11:28:39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看这种有实例有分析的书,可以学到不少东东
105
发表于 2005-8-21 10:49:28 | 只看该作者

四、鹤立鸡群:给我个理由选择你

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这一牌子的产品,而不购买其他牌子的产品,其实就是在用自己的“货币选票”进行投票。

2002年,蒙牛跻身中国乳业前四强之列。光明、伊利、三元都与蒙牛正面交锋。

牛奶千家,强手如林。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这一牌子的产品,而不购买其他牌子的产品,其实就是在用自己的“货币选票”进行投票。凭什么让消费者选择你而不是选择别人?蒙牛感觉需要有一些理由作支撑。这和恋爱是一个道理:要我爱你?给我个理由选择你!

这就是“给我个理由选择你”的策划缘起。

1.一个理由区分一个强手,五个理由与众不同

经过精心筛选,最后将“给我个理由选择你”的内容确定为“五个理由”:①中国绿色食品;②产地:内蒙古;③草原牛奶惟一中国驰名商标;④英国本土NQAISO9000国际标准质量认证;⑤利乐枕纯鲜牛奶销量居全球第一。

第一个理由“中国绿色食品”,与上海和北京的主要竞争品牌相区分;第二个理由“产地:内蒙古”,与所有非草原产地的竞争品牌相区分;第三个理由“草原牛奶唯一中国驰名商标”,与来自大草原的另一主要竞争品牌也区分开来;第四个理由中的“英国本土NQA认证”属欧洲标准,再次与绝大部分竞争品牌相区分;第五个理由“蒙牛枕牛奶销量全球第一”,则是全世界竞争品牌都不能相比的……一个理由至少区分一个强手,五个理由下来,可谓走遍天下与众不同。

2.《女人不美,男人要负一半的责任》

《给我个理由选择你》中的五个理由,主要选择的传播路径有三:一是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二是印制《说明书》,放置在牛奶箱里;三是印制宣传单,放在牛奶堆头上任人拿取,并把这一路径列为重点。

近几年,终端送宣传单的举动屡见不鲜,但效益很低,消费者要么不拿,要么就是拿了之后,才走三五步,就一丢了之。传单散在地上,既影响公共卫生,又影响企业形象。怎样克服这种现象?经过反复比较,参考有关资料,蒙牛精心撰写了一篇小品文《女人不美,男人要负一半的责任》。将“五个理由”按广告法的要求略作调整,印在宣传单的正面;背面则印上这篇小品文。

女人不美,男人要负一半的责任

一位名人说过,一个人要为自己的相貌负责。我想,对于女人来说,相貌长成什么样,自己只能负一半的责任,另一半则应由男人来负。

未出嫁的姑娘,就像苗圃里的树苗,一个个俊俏挺拔。出嫁了,与一个男人终日厮守,男人就成了女人的气候、土壤、环境。男人脾气暴,整日不是狂风暴雨,就是“零下一度”,女人一定憔悴无光;男人修养高,日照朗朗,和风细雨,女人一定热情奔放。养颜乃养性,好男人让女人心境好、心态好、心灵好。

我们总是追求我们所爱的。一个女人爱上什么样的男人,她往往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所谓“跟好人学好人,跟着神汉会跳神”。

所以,女人如果不美,男人至少要负一半的责任。

一个本来很清纯的女人变得越来越恶俗,一定是她的男人档次不高,她“近墨者黑”。

相反,一个本来很一般的女人,相貌越来越可爱,眼睛越来越灵光,说话越来越文雅,举手投足越来越有风度——不用说,她有一个好男人。

男人千万不要以为美与丑只是女人自己的事。她长得美,你有一半的功劳;她不好看,你也有一半的过错。

为了吸引广泛兴趣,宣传单在超市里放置的时候,小品文面向上,五个理由面向下。

超市里采购牛奶的主要是家庭主妇,她们拿住这个单子,正好带回家与她们的丈夫交流;即使是男士拿到了这个单子,也可以带回单位与同事交流。总之,新颖的观点,有趣的话语,精美的印刷,让看过的人爱不释手,丢弃的可能性不大。

事实正是这样,多数人拿到这个单子后,当作一件趣事与人分享。

有一次,先红住酒店,就曾看到两位服务小姐拿着这张单子在说笑。

三年后,治国的一位亲戚到小学任教,她乐滋滋地告诉笔者:我们学校的老师还在谈论蒙牛前几年发的宣传单《女人不美,男人要负一半的责任》,有个老师说他那时拿了一沓子,给办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公室">公室ersonName>老师一人发了一张,还问我看过没有……

3.“五个理由”急剧拉动销售额

“五个理由”于20024月正式推出。推出之时,正值全国牛奶大买赠时期,全国十大牛奶品牌,除蒙牛之外没有一家不买赠的,有的买六赠一,有的买四赠一,有的买三赠一,有的甚至买二赠一,“买赠政策”从年头实行到年尾。拒绝“买赠政策”的蒙牛,于买赠重围中,扎扎实实讲“五个理由”,销售额不仅没降,反而逐月攀升。仅在北京,8月份蒙牛牛奶月销售额就比4月份增长了2/3。就全局来看,2002年蒙牛销售收入达到1669亿元,是2001724亿元销售收入的23倍!这其中,“五个理由”功不可没。

“给我个理由选择你”在中国营销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一些顶级企业、顶级杂志乃至领潮网站,后来都曾讲过“选择××的理由”或“选择××的五个理由”,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五、暗箭难防:遭遇假新闻诽谤

媒体要有“三不精神”:不把好的说成赖的,不把赖的说成好的,不为利益牺牲原则。

媒体的“三不精神”,是牛根生在20054月举办的“品牌中国”论坛上提出的一个观点。显然,那场持续5个月的假新闻诽谤,以及在后续的投毒事件中某些媒体表现出来的见利忘义,对牛根生及蒙牛造成的阴影久久挥之不去。

1.空中打击——假新闻诽谤

20039月至20041月,全国几十个省会城市近100家报纸及大约170个网站,相继出现数百篇诋毁蒙牛形象的负面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诋毁性报道愈演愈烈,而且明显暴露出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幕后操作痕迹:

一、不同媒体所发的诋毁性文字惊人地相似,显然是在同一母稿的基础上略加变化而来(有的一字不易);

二、发表诋毁性报道的所有媒体,没有一家在报道的内容方面采访过蒙牛;

三、有人以蒙牛公司的名义在各个报纸购买广告版面,有的为1/3版,有的为1/2版,有的为整版,然后刊发关于蒙牛的负面报道,诋毁蒙牛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

这些文章的标题,相信许多读者并不陌生,例如:《蒙牛不会做“牛疯子”》《蒙牛广告涉嫌欺诈》《蒙牛现象——皇帝的新装》《蒙牛暗藏危机,战略缺失、核心能力不足》《高速扩张引发专家质疑,央视“标王”蒙牛面临三大难题》《狂飙蒙牛暗藏危机?》《“标王”蒙牛暗藏危机》等。

所谓“假新闻诽谤”,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无中生有”,即编造虚假“论据”,在此基础上引出诽谤性“论点”;一种是“偏中生歪”,即事实是“断章”的,在此基础上的“取义”自然就是偏颇的。

下面我们试着列举几例。

诋毁一:把蒙牛与“死去”的“标王”相提并论,企图用往届部分“标王”的凄凉结局来暗示蒙牛的命运。

其实,并非所有的标王都结局“凄凉”。在中国,1999年后的标王个个不凡,娃哈哈2003年销售额增长到100亿元,个别产品已经超过国际著名品牌,居全国第一;在全球,可口可乐、宝洁、柯达等实际上为“世界标王”,他们把广告做到全世界,不但没因此受挫,反而成为世界级企业。文章只提坏的结局,不提好的结局,用“障眼法”对蒙牛前景进行消极暗示。

再从广告费占销售额的比例来看。秦池当年的销售额是10亿元,广告费占销售额的30%;而蒙牛2004年销售收入预计比上年翻一番(实际完成72亿多元),中标广告费仅占4%:二者岂能相提并论!从中国乳业整体看,全行业广告投入平均值约在8%左右,比例最高的企业达30%,而蒙牛并非如此,总额只有7%左右(乳制品行业十强的平均比例为8~9%)。

诋毁二:假新闻先称中国液态奶2003年的增长速度是25%,接着称蒙牛2004年要想实现三位数增长,途径只能是“让数百家小企业死亡”。

事实上,液态奶2003年的增长速度是60%左右,并非25%。2003年,乳制品全行业销售额增长量约为90亿元,蒙牛一家的增量占了30亿元,为全行业总增长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蒙牛和伊利两家的液态奶市场占有率2003年底约为40%,但这种增长是建立在液态奶市场60%的高增长基础上的。文稿全然不顾整体蛋糕做大的事实,把蒙牛2004年的增长基础诬为“让数百家小企业死亡”,有包藏祸心之嫌,似乎意欲激起同行的仇视。

诋毁三:假新闻完全歪曲了蒙牛招聘人力资源总监之事,以此得出所谓“人力资源危机”。

某同志曾到蒙牛人力资源总监岗位上应聘并试用,但试用期满时,双方就认为彼此不合适,所以未成为公司正式员工。另外,该同志本人表示从未接受过采访。因此,报刊所登的关于他的“故事”纯属谎言。

诋毁四:假新闻说别人有养牛园区,而蒙牛没有。

实际情况是,蒙牛是同行中第一个建立养牛园区的企业,截至2003年底,已建立了500多个牧场园区,在同业中,时间最早,数量最多,规模最大。

假新闻还谎说当时全国奶源年增长量是12万吨,以此证明蒙牛的增长计划失去理性。事实上,单蒙牛一家的奶源年增长量就达50万吨,由2002年的30万吨增长为2003年的80万吨!

诋毁五:假新闻打着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的幌子来评价蒙牛,通过“空中打击”来抑制蒙牛的发展势头。

一些工作才几年,从未干过一天乳业的人,在文中摇身一变,成了乳业专家、学界权威,大放厥词;而对另一些真专家的语言引用,则干的是“移花接木”的勾当。

诋毁六:歪曲沈阳奶款风波真相,非议蒙牛的诚信问题。

实际上,蒙牛从没拖欠过奶农一分钱奶款,都是按月结算。

企业收奶有多种形式,其中一种就是通过中间商收奶。在这种收奶模式中,企业和中间商具有契约关系,中间商又和奶农具有契约关系,企业与奶农没有直接契约关系。沈阳的情况正是这样。沈阳地区的240万元奶款早就由蒙牛支付给了沈阳地区的中间商,但这个中间商不与农民兑现契约,携款潜逃。为了查清事实,农民于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了案。

蒙牛在帮助奶农弄清事实真相后,为了让农民过上一个快乐祥和之年,于2004年春节前夕,再次拿出240万元,把中间商卷走的奶款垫付给了奶农;而企业遭受的损失,则只有等案件有了结果后再说。在这件事中,由于蒙牛没有直接与奶农签过约,因此并无法律义务,但为了奶农的利益不受损失,蒙牛毅然决然负起了道义责任。这种高度负责的态度,这样承担法外义务的做法,在假新闻制造者的笔下,却变成了诚信的“败笔”,不知其歪曲事实、暗箭伤人的一系列行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诚信?

老牛的助手卢建军一语中的:我们创造历史,有人却想篡改历史。
106
发表于 2005-8-21 17:20:31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也好

107
发表于 2005-8-22 09:19:18 | 只看该作者

2.狐狸露出尾巴

如此泛滥成灾的假新闻诽谤,绝不会是媒体的自发行为。

主管营销的孙先红开始在新闻圈里调查。

200311月,一家媒体将一整版软文广告传真到蒙牛,并说“不明白蒙牛为什么要搞一场自己骂自己的公关策划”,请投放者蒙牛核实签字。这是一篇运用“春秋笔法”撰写的充满“莫须有”的文字。蒙牛当即告诉报社:其并非蒙牛投放,请撤掉。报社说:那不行,10万元广告费已经打到了报社。不得已,蒙牛人将计就计,用真广告换下了假广告。

这一事件表明,问题比想像的更严重:有人居然冒用“蒙牛”的名义,用刊登广告的形式,发表诽谤蒙牛的假新闻,“打着红旗反红旗”!

同年12月初,《××××画报》上的一篇同类文章,引起了蒙牛高度重视。在那篇文章的末尾,不同寻常地写明了稿件来源:北京未晚国际品牌传播机构。

孙先红很快找到了未晚。起初,未晚工作人员的态度很好,请孙先红进了会议室静候。但该公司的负责人始终拒不露面。被激怒的孙先红临走时警告该公司员工:蒙牛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他们在损害蒙牛的利益!

当时孙先红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叫停此事,就既往不咎。

然而,这次警告并没有起到作用。其后,该公司变本加厉地向国内各大媒体以购买广告的形式大面积发稿。

3.

警方调查:诽谤者来自同行

忍无可忍,蒙牛不得已向警方报了案。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市市委书记牛玉儒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和安排侦破工作。

《中外管理》杂志的记者记述了他们的调查结果:

事关重大,呼市公安局非常重视,当即调集了精兵强将,迅速赶赴上海、北京调查取证。

面对警方的质询,有些报刊的负责人在法律的威严和压力下很紧张,甚至汗流满面,很快便承认了存在公关公司贿赂该报刊相关人员的事实。

期间,去某报社取证的路上,××品牌传播机构的负责人还给孙先红打过电话,问他警方是否在介入调查,以及能否和解。孙先红当即回答:既然报了案,就不是他能阻止得了的……

20042月的一天,该品牌传播机构三位负责人准备携笔记本潜逃。但殊不知,该负责人的电话、手机早已被警方监控……当夜,公安人员从该公司的办公室抓捕了这三人。

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当该机构电脑里未及删除的大量资料被调出后,蒙牛的人当场就傻了!因为打手背后有主使,运作此次恶意诽谤的,不是别人,竟然是一同行著名企业××!而在此之前,蒙牛从未怀疑过会是××!

根据警方取证资料显示:北京××品牌传播机构自20036月以来相继两次与××签订合同,并制定了六次行动方案(其中,五次得逞,一次未遂),分别是:

1.“霹雳”行动(公关公司20039月实施了针对××事件的“霹雳”行动。打击策略是用大稿件、强势媒体、大范围突然出击,一次性震动市场!同时不留痕迹,让蒙牛不清楚是谁在打击它,无反击对象。获得××资金支持30万);

2.“雷霆”行动;

3.“航空奶”行动(200310月实施了航空奶阻击方案。获得××资金支持21万);

4.“广告标王”行动;

5.×ד号外”行动;

6.打击“概念营销”整合行动。

该品牌传播机构策划、制定的“六次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针对蒙牛的打击方针:“擒牛”、“斗牛”、“打牛”,最后把“猛牛”变成“病牛”,直至“死牛”!经警方核实:该机构在实施五次行动中,共签订合同款总额59217万元,在全国几十个省会城市各大报刊网络发表诋毁蒙牛文章230多篇。

下面我们来看作为第五次行动的《“号外”行动》,即《穿透:×ד号外”行动整合计划》。整个方案的公关思想是:攻心。该公关公司为这次的空中打击规划的时间为20031124~2004118

该计划内容如下:

实施背景:

蒙牛动作频繁(神五、标王、央视2003年度中国经济人物候选人等),故此,要整合资源、梳理事件,对蒙牛进行系统、全面的压控。

实施目的:

“打击”蒙牛的企业诚信度;“压制”蒙牛凶猛的公关动作及市场发展,拖延其上市时间;“缓解”蒙牛对××造成的压力;“弱化”央视2003年度中国经济人物之后蒙牛的宣传气势及降低牛根生的社会形象;“营造”2004年××良好的竞争环境。

实施计划:

简单:通过第三方(专家)的声音以达到打击对手之目的;

快:行动快速、反应快速;

狠:直击核心;

隐:暗渡陈仓、无形打牛。

传播区域:

国内乳品重点市场:北京、上海、广东、四川、重庆、陕西、吉林、辽宁、黑龙江以及网络媒体,总体上形成覆盖广泛、重点突出效果,引起规模效应。

文章标题:

“蒙牛怎么了?”、“蒙牛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三株”、“蒙牛真猛吗?”、“从买断央视A特段广告看蒙牛5月上市”、“蒙牛:速度,还是健康”、“蒙牛:飞得高,摔得狠;只要速度,不要诚信”……

费用总计:

媒体合作费:39家平面媒体、2家网络首页——35588万;公关服务费——5338万;管理费——1068万;税金——2436万。总费用4443万。

付款方式:

甲方先行支付乙方100万元作为启动费。余下部分于活动完毕后支付。

结束语:“本项目是在前期系列打击蒙牛事件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运作的,从媒体的选择、稿件的篇幅及文章的选题等方面均体现高度、广度、力度,对蒙牛形成穿透性打击。在时间上必须要快,要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

4.

诽谤者:不计代价

在北京、内蒙古两地警方的联手出击下,一个由某乳制品企业出资600万元扶植的新闻诽谤联盟彻底破产。至此,中国新闻史上涉案金额最高、波及媒体最广的不正当竞争案,终于水落石出。

但是人们不禁要问,这家竞争对手为什么如此不择手段?

《新京报》200412月发表的一篇报道为我们提供了“幕后新闻”。这篇报道在“竞争失策”一节中写道:

1999年的时候,俞曾向×建议,蒙牛刚“起来”,打他还是比较容易。×说现在打蒙牛,等于抬举它了,它的知名度就上来了,不用去管它。

2003年,×就开始着急了,担心牛根生有资金进来就很难对付,因为×心里清楚牛的业务和管理能力。

20039月份,×策划对付蒙牛。俞从美国请来一位著名咨询公司的咨询师进行策划……这个计划很保密。俞伯伟当时引用了美国对付前苏联采用的阿波罗计划,也把这次计划取名“阿波罗计划”。

×当时是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杀死蒙牛。当时研究了很多方案,但都没有通过。有一次×曾拍着桌子说,你们要知道,我和牛根生已经走不到一起了,不可能合作了,要不惜一切代价,不要看财务报表上是否有盈利。×一连否定了三个方案。

最后确定,这个计划就是进行“特价战”。特价一般指临时推出的一种促销策略,但特价在Y公司一直存在,实际上就是在打价格战。液态奶近期销售额外界说下降一亿多,其实不是产品没有卖好,而是实行特价的结果。

今年初,有媒体上刊登了《Y身边的危机》一文,×以为是蒙牛动用公关公司做的。他就启动了企业内部的一些资源,利用北京的一家公关公司,向蒙牛发动进攻。蒙牛告到当地的公安,公安部门查到了一些Y公司做手脚的资料。

说×以为《Y身边的危机》是蒙牛动用公关公司做的,这大概是ersonName ProductID="俞" w:st="on">俞ersonName>先生对×先生的误会,或者纯粹是×先生为自己的不法行为有意寻找的托词与借口。因为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看了那组报道,都不会得出“竞争对手操作”的结论。理由有二:一是写《危机》的记者既采访了Y公司,也采访了蒙牛,而且以采访Y公司为主;二是《危机》三个分篇中有一篇是对×先生的专访,长篇对话里表达的完全是×先生的宏图与Y公司的愿景——蒙牛如果背后使手脚,怎么会如此南辕北辙地为竞争对手“作嫁衣裳”?

5.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法制日报》记者于20042月底采写的《盼着别人倒霉,就是自己发财》报道,对假新闻诽谤事件,从法理与伦理两个角度进行了剖析:

(一)公关公司“引火烧身”

前不久,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一起新型商业刑事案件。2月9日晚,北京的一家公关公司——未晚品牌传播机构,因涉嫌损害商业信誉被呼和浩特市公安机关查封,该公司的电脑等物品被扣押,公司负责人等3人被拘留,目前被拘押在呼和浩特市第三看守所。

未晚品牌传播机构(以下简称“未晚公司”)可以说是江湖老手。然而这一次,却因为他们的“霹雳”策划把自己先“穿透”了。

呼市办案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案件是根据刑法第221条按照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办理,类似这样的案件在内蒙古是第一例,在全国也不多见。

刑法第221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商战”中不光彩的第三方

“未晚”构不构成犯罪,现在断言为时尚早,一切在法律程序上仅仅是个开始。

不过,一个毫无争议的事实是,这一事件又为当代商战增加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公关公司是厂商的延伸,没有厂商的要求,何来公关公司的跑前跑后?“未晚”的背后同样站着另一家厂商。

魔鬼词典给公关的定义是:为优秀的吹牛者找好牛,为好牛找优秀的吹牛者。不过,在商战惨烈的氛围下,在公关同业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公关也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内涵:盼着别人倒霉,就是自己发财。在粉饰自己东家时,如何能打击它的竞争对手也是公关公司常用的伎俩。假道另类,把自己的竞争者斩杀于无形,借力公关上下其手,早已司空见惯。

有人说,企业的商业信誉就如同玻璃做的,一旦破碎就很难补全。不难发现,在很多时候,一些小企业急于占领市场份额的做法就是攻击著名大企业。

市场的发展需要竞争,竞争才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正是因为激烈角逐,才使产业发展,消费者最终得到实惠。在竞争中人们希望看到的是把全部精力放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上,而不是窝里斗,起哄架秧子,把对方置之死地而后快,何况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更可能是两败俱伤,让他人坐收渔翁之利。

一条绳拴了很多蚂蚱。

本报记者采访了几家公关公司,发现在他们那里写文章就像手工作坊,来一个订单,做一件产品,按文稿“标准件”进行组装。文稿的“标准件”就是把企业给外界说的话统一起来,分成几块,包括企业历史、文化、产品介绍、企业荣誉和市场地位、规划等。当需要时,通过对各模块的组合搭配,写出不同的文章。由此,创作变成了生产,报道变成了“攒文章”。

有学者指出,新闻媒介的舆论力量,可以翻云覆雨,形成极强的冲击波,如果这种力量被某些人或某些企业的竞争对手恶意地运用,会对企业的诸多方面造成负面影响。大量直接或变相的有偿新闻不时出现在报纸、广播、电视中,还损坏了媒体代表社会良知、追求客观公正的诚信形象。
108
发表于 2005-8-22 19:23:32 | 只看该作者

热切期待这么一本书~!

109
发表于 2005-8-23 00:36:48 | 只看该作者
希望给我们个完整的啊
110
发表于 2005-8-23 09:14:00 | 只看该作者

蒙牛大度:网开一面

“未晚事件”后果严重。其影响不仅是国内的,而且是国际的。当时正在筹备上市的蒙牛乳业,因此受到过中外人士的连连质询。

但案件告破后,蒙牛从保护中国乳业大产业、保护西部奶农大安全的角度出发,决定以德报怨,放弃了对这家企业的诉讼权。

公安机关破案后,做出三点裁决:一、公开道歉;二、赔偿损失(负面信息造成的损失甚大,发布负面信息花了600万元,按10倍的标准赔付,为6000万元);三、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在征求蒙牛意见时,老牛说,第一项,人人都有面子,西部乳业品牌是个更大的面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公开道歉的事就免了;第二项,六千万有它不多,没它不少,也不用赔了,就算我们对这家公司多年栽培的回报吧——再说,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不是六千万的事,而是六个亿、六十个亿的事;但第三项务必坚持:下不为例,永不再犯!

六、赤身肉搏:营销4P的多重较量

一个人走完万里长征是困难的,但两个人——哪怕是怀有敌意的两个人,都可以彼此“伴跑”:参考对方的脚印,牢记奋斗的理由,激发前进的热情……如果对方攻击你的弱点,谢天谢地,上天赐予你一个ersonName ProductID="严厉的" w:st="on">严厉的ersonName>老师!

一些人看问题喜欢从静态着眼,认为蒙牛的出世对于伊利是一个悲剧。

一些人看问题喜欢从动态着眼,认为如果不是蒙牛和伊利的相互参照,两个企业都不会发展得这么好。

就像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如影随形,就像麦当劳与肯德基的狭路相逢,蒙牛和伊利这两杆中国乳业的“大旗”也始终是猎猎偕行。

牛根生对此的解释令人信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常想,如果缺乏参照物,缺乏警觉性,可能对市场的敏感度也差,反而散了……蒙牛超不超伊利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我们与伊利同属于草原品牌、内蒙古品牌。今后比较大的可能是,有时伊利超过蒙牛,有时蒙牛超过伊利。哪一方长期做第一,也不一定是好事。”

这就是说,一个人走完万里长征是困难的,但两个人——哪怕是怀有敌意的两个人,都可以彼此“伴跑”:参考对方的脚印,牢记奋斗的理由,激发前进的热情……如果对方攻击你的弱点,谢天谢地,上天赐予你一个ersonName ProductID="严厉的" w:st="on">严厉的ersonName>老师!

它们六年来正是这样相互参照的,产品上你启我发,价格上你迁我变,渠道上你开我辟,促销上你吟我唱……

1.

产品上你启我发

在全国乳业中,蒙牛伊利两家企业的产品肯定是同质化最高的。

在牛奶领域,他们的主打产品都是UHT牛奶,而且主要是利乐砖与利乐枕两种包装形式。

在利乐枕的开发上,蒙牛占尽先机。

但在牛奶的“第三包装”百利包的开发上,伊利又比蒙牛抢先一步。

在早餐奶领域,蒙牛趟开路子,做火半边天后,伊利跟着也做了早餐奶。

在酸奶领域,蒙牛首创“果粒”型(直接加入果粒),伊利则有“果味”型。

在乳饮料领域,伊利有优酸乳系列,蒙牛有酸酸乳系列,但各出其源,“酸根”不同。

蒙牛酸酸乳做火后,行业内某两大乳业先后也做了“酸酸乳”。

2005年,市场上不断有新的信息传来:伊利也推出了“酸酸乳”。有的业务员责怪公司:人人都知道“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可有的地方却见不到蒙牛酸酸乳,反而是伊利酸酸乳铺得到处都是……难道我们就不能提前对“酸酸乳”进行注册吗?

在冰淇淋产品上,两家也常常会出现一物降一物的“对子产品”。

开始的时候,两家都指责对方抄袭自己。时间一长,他们终于发现这种指责毫无意义,于是不再计较产品创新上的“你启我发”。

不管怎么说,蒙牛的液态奶销量能在短短四年中超越伊利老大哥,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这正是创业者可资借鉴的地方。最能体现这种差异化的产品,应该首推“利乐枕”。

2.

先行一步,蒙牛枕销量全球第一

20002月,蒙牛第一个吃螃蟹,开发出中国第一袋利乐枕产品,一时间所向披靡。

这是利乐公司1999年推出的一种全新包装,保质期45天。此时,在中国市场上,只有外来品牌帕玛拉特在生产这种包装的牛奶,市场占有率极低。

据说,1999年利乐曾经与伊利谈判,愿意免费提供两条利乐枕生产线。但考虑到背后的风险,伊利断然拒绝了。同样采取拒绝态度的,还有国内其他厂家。

当时,国内市场上的牛奶包装主要是两种,一是巴氏塑料袋,一是UHT利乐砖。前者需要地产地销,城城皆有;后者出厂后可打8个月的持久战,光明、伊利、三元等巨头已经“母仪天下”,大有供不应求之势。在稳坐钓鱼台、丰衣足食的情况下,谁也不愿贸然去推这种“两头受挤”、前景莫测的新产品,况且其利润极薄,如果做不到相当的量,就会赔钱。

蒙牛内部也是充满争议。但牛根生认为,差异化,挺进无竞争领域是弱势企业迅速制造相对强势的不二法门。

在“蒙牛枕”营销规划中,前期准备在8大城市陆续登陆,以买二赠一或买三赠一的方式迅速冲开市场大坝。

518,蒙牛枕在北京率先上市。首选北京,还有一个原因是,帕玛拉特在北京已经销售一年多,人们对这种包装的牛奶已经有所认识。

免费品尝。买三赠一。这在北京牛奶界是前所未闻的事情,迅速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短短一个月,销售量就达到20/日。

此后,几乎在所有大一点的超市,蒙牛枕都紧紧贴着帕玛拉特摆放,价格比帕玛拉特枕低一角钱。有人惊呼:“草原上的帕玛拉特”来了!

2个月后,无论是铺市率、绝对销量,还是单店销量,蒙牛均已超越先驱者帕玛拉特。徒弟超过了师傅。

伊利很快修正了自己的失误,迅速跟进。接着,国内其他乳业也争相跟进。以前这个备受冷落,甚至免费赠送设备都不要的“利乐枕”,突然成了香饽饽,八面上马,全国开花。

2002年,单北京市场上,就已经有十数个品牌打得昏天黑地。有的买六赠一,有的买四赠一,有的买三赠一,有的买二赠一。先红、治国当年5月考察市场时,在朝阳区的一个超市里,居然发现伊利枕买一送一,一看日期,45天的保质期只剩下最后几天了。

但抢得先机的蒙牛,在利乐枕产品上的霸主地位已经无人能撼,后九大品牌所属利乐枕的销量之和,都不及蒙牛一家。当然,只有起点,永无终点。

2003212,在标有“世纪蒙牛,世界蒙牛”字样的天蓝色幕景前,东方企业家牛根生从西方企业家Nick Shreiber(中文名:蔡尔柏)手中接过两块沉甸甸的奖牌:“利乐枕无菌包装使用量全球第一”,“2002年度使用利乐包装超10亿包”。

蒙牛所获奖项“利乐枕无菌包装使用量全球第一”,创世界纪录,不仅表明蒙牛是全球最大的利乐枕牛奶生产商,而且表明蒙牛是所有使用这一包装的液态食品厂家中的老大。其实,利乐枕牛奶市场占有率,早在2001年蒙牛即居全球第一,这一奖项可谓姗姗来迟。

至此,蒙牛成为“双料冠军”: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利乐枕销量全球之冠。

利乐首席执行官蔡尔柏,对蒙牛的成就表示祝贺。但在稍后的交谈中,牛根生让这位世界级CEO再次大吃一惊:牛宣布,2004年,内蒙古大草原上使用的利乐包装将达到100亿包!

蔡尔柏眼睛都亮了,站起来紧紧握住牛根生的手:Thank you!

牛根生在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时,这样讲道:“2000年的时候,我们面临着‘生产什么’的抉择。当时,各种高价的利乐包牛奶堆满商店,低价的巴氏杀菌奶也是无孔不入,如果我们也像其他企业一样只生产这两种产品,那明显是一岁半的孩子与拳王泰森过招。怎么办?当时利乐公司刚刚推出利乐枕包装,我们就选择生产这种保质期为45天的纯鲜牛奶,结果走了一条‘中间路线’,打了一个空当市场,利乐枕一下子火了起来。”

拿破仑说:我的军队之所以常胜不败,就是因为在与敌人抢占制高点时,我们总是早到5分钟。

产品竞争也是这样。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