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邱庆剑 - 

33分钟,节税33亿元:一个财务总监的避税之路(连载)

  [复制链接] 111
回复
2463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
发表于 2013-1-21 20:21:29 | 只看该作者
真不错。继续关注
22
发表于 2013-1-21 23:10:32 | 只看该作者
表示强烈关注中,期望楼主更新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09:34:43 | 只看该作者
第03章  都江堰



1.拜水都江堰

在李冰之前,成都平原不乏人才,他们战天斗地斗洪水,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并且不断在治理水患,也在多个局部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彻底消除水患的,却只有李冰的都江堰。
因为都江堰是创造性的,前所未有的。
想到这里,郑仪激动不已。
在郑仪生活的当今社会,已经有许许多多的纳税筹划专家,他们通过各种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然而,要解决类似于郑仪老板要求的那种隐瞒数十亿元销售收入、节税上亿元的筹划方法,却没有诞生。
郑仪相信两千多年前的李冰能够帮助他。都江堰改变了四川文明发展史,他郑仪,能不能改变企业节税史呢?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余秋雨的文章,郑仪读过一点点,感觉不错,最值得称道的是这两句话,对仗工整,也点到了关键。
第二天一早,郑仪就驱车前往都江堰拜水去了。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2:26:46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辛苦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9:17:5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休息一下,不写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09:08:51 | 只看该作者
2.“太”不能“守”

“少不入川”是四川建好都江堰之后的说法了,因为天府之国山青水秀人也秀,年轻人来了容易沉溺于温柔乡,不务正业。
但在李冰来四川之际,人们的告诫是:“终生不入川”。四川连年水灾,如果你不能水里游天上飞,入川就面临着丢掉小命的风险。
公元前256年,李冰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消息一出,同僚们都为之惋惜。
“那鸟都找不到窝的地方,你能‘太’却不能‘守’啊!”有人嘲笑他。
“李大人,你是得罪了国王陛下吧?不然怎么叫你去那么一个鬼比人多的地方?”有人不解地问。
“老李,到那边了,多造大船啊,有备无患。”有哥们儿为他出点子。
打架离不开亲兄弟,上阵离不了父子兵。这是四川的一句俗语,大概是从李冰时出现的吧。李冰没顾虑那么多,再说王命难违,他卷起铺盖卷,带上儿子二郎,走马上任去了。
一路上,李冰还在回味国王的一句话:“四川最大的问题是水灾,把水灾了了,就一了百了了。”他已经查阅过大量文献,证实了国王的观点。
这水灾,如何去了呢?
27
发表于 2013-1-23 11:38:12 | 只看该作者
初看似乎有些标题党,但仔细思量,才明白邱先生的行文方式,思路比方法更重要,而把想法变成方法付诸实践取得成效,其中的过程应该更为精彩。
思及此处,也打消了迫切想了解邱先生如何在33分钟的完成的节税方案。且泡杯茶,随着先生的行文慢慢的品读、思考。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8:0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Coffee... 的帖子

谢谢支持和理解,明天继续哈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08:53:03 | 只看该作者
3.灵感来自哪里

从成都到都江堰,走高速路就半个小时的车程。郑仪到达都江堰时,赶早市的菜贩们都还没有下班。
他已经来过多次了,但每次都是走马观花,他不是一个乐山乐水的人,不爱旅游,也从来不喜欢仔细地观赏风景。但这次,目的和以往不同,他要仔仔细细看看清楚。把车停在停车场,然后步行上山,直奔他认为观看都江堰工程的最佳地点—— 玉垒山。
当他爬上玉垒山时,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尽收眼底。
两千多年前,岷江从海拔数千米的地方冲下来,冲过宝墩文化第一批先民当时看到的“山口”后,来到海拔不足750米的地方,失去了山峰的束缚,立即撒起野来,像一头狂暴的巨龙,肆无忌惮地吞噬着平原上的生命,也像一个巨人的大巴掌,在平原上轻轻一抹,绿色的平原就满目苍黄。
是李冰,缚住了巨龙;是李冰,训服了巨人。
看着静卧两千多年的分水堤,看着岷江水在鱼嘴处乖乖地分流,郑仪感叹之余,不禁问道:“李冰的灵感来自哪里呢?他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位置建水利工程呢?他如何想到把岷江一分为二的呢?”
大禹的父亲鲧的治水策略是“堵”,走的是“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的思路,修堤坝把水栏住,无奈水太狂野,怎么拦也拦不住,鲧治水失败了。但他不甘心,他从天上偷来一种叫“息壤”的泥土,这种泥土可以自行生长,你水越多,它就长得越高,但息壤还没派上用场,天帝就发怒了,把鲧给处死了。鲧临死前,告诉儿子,一定要治理好洪水。
大禹的治水策略是“导”,治水顺水性,四两拨千斤,你这条狂野的水龙不是想向前冲吗?我让你冲得更快一些。大禹带领人们扩宽河道,改造弯道,把水龙更快速地送入大海。
李冰的策略,既不是“堵”,也不是“导”,而是“分”,把一条巨大的水龙一刀劈为两半。
李冰啊,快告诉我吧,我该如何为老板节税啊?郑仪蹲在山顶,任晨风吹乱自己的头发,一遍一遍念叨着李冰的名字。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09:54:48 | 只看该作者
把目录先分享给大家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