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33分钟,节税33亿元:一个财务总监的避税之路(连载)

  [复制链接] 111
回复
2463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1-11 18:2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邱庆剑 于 2013-1-30 08:55 编辑

      引子
33
分钟,节税33亿



2012年初冬的一个早晨,税务专家郑仪正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某集团公司老板在郑仪一位朋友带领下,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不得了!税务局估算了一下,我可能要缴几十亿的税!郑老师,快给我想想办法!”老板开门见山地说。“逃税?”郑仪说,“我可从来不帮人逃税的!”“不是逃税,我是来请你想办法的啊!”老板说。“你们做房地产,赚那么多钱,缴点税有啥嘛!”这可是郑仪的心里话。“缴得心痛!”老板说。真是贪得无厌!道德的血液哪去了?
事情是这样的,这个老板与另一个老板合资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在市区最繁华的商业地段修了一座大型商务中心,商务中心三分之一面积出售,三分之一面积划归这个老板(将来出租,不再出售),另三分之一划归另一个老板(将来出租,不再出售)。为了便于讲述,我们称“这个老板”的公司为A公司,“另一个老板”的公司为B公司,称房地产公司为C公司。商务中心共46层(含可出售的地下及附属设施),每层1.5万平方米,共69万平方米。土地是前期取得的,较为便宜,显著拉低了房屋成本。计算土地增值额的各类可扣除项目金额总计32.43亿元(含加计扣除),平均每平方米4700元。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1.62万元,总售价111.78亿元。无论是对外销售,还是从C公司“划归”A公司和B公司,都属于销售行为,郑仪粗略估算了一下,几项主要的税款就高达50.14亿元:(1)营业税:111.78亿元×5%=5.59亿元(2)城建税、教育附加费:5.59亿元×(7%+3%)=0.56亿元(3)土地增值税增值额为111.78亿元-32.43亿元=79.35亿元增值率为79.35亿元÷32.43亿元×100%=244.68%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
,则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35%=79.35亿元×60%-32.43亿元×35%=36.26亿元。(4)所得税C公司还有超过商业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的融资费用、非正常赔偿和损失等计算土地增值额时不能扣除的费用,郑仪计算了一下,如果房屋全部出售或过户到A、B公司,那么税前利润高达30.93亿元,所得税为30.93亿元×25%=7.73亿元。上述几项合计50.14亿元(未考虑契税、印花税等)。
“房子已经卖多少了?”郑仪问老板。“对外的三分之一,都已经卖完了,该划给我和合作方的还没有划,不敢划啊,一过户就是缴税!”老板说。“已经卖了的,我就帮不了你了,帮你就是逃税了。”郑仪说。“那还没卖的呢?还没卖的是大头啊!”老板说。的确是大头,50.14亿元÷3×233.43亿元!“我可以帮你,但有一个条件。”郑仪说。“什么条件?你只管说,能够当面向你这样的大师请教,是我的荣幸啊!”老板说。“你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帮了你,你不能对别人说是我帮的你,因为这个案子太没技术含量了!”郑仪说。“简单?”老板瞪大了眼睛。“内江外江,化整为零……遇湾裁角,逢正抽心……这个,我马上给你省33亿元款!”郑仪说。从老板进郑仪办公室,到郑仪把办法详细地写出来,不到33分钟。那天晚上,朋友打来电话说:“你太神奇了,怎么一下子省了33亿啊?我听你念叨‘遇湾裁,逢正抽心’,这不是都江堰治水原理吗?你倒底使的什么高招啊?”郑仪呵呵一笑:“我使用的‘节税工程’,就是根据都江堰治水原来创造来的!”“节税工程?复杂不?”朋友问。“很简单。”郑仪说,“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吧。很久以前,一个乞丐讨饭的时候遭到一条狗的攻击,这令他惊惧不已,再次去讨饭的时候,他便捡了一个石块放在身上。然而不幸的是,这次他遭到了两条狗的攻击。他虽有一个石块防身,还是被狗咬了。下次讨饭的时候,他便揣了两个石块放在身上。可这次他遭到了三条狗的攻击。再次讨饭的时候,他索性揣了四个石块在身上,这次他恰恰遭到了群狗的攻击,因而仍然是被狗咬了。最后为了有效地对付狗的攻击,他不得不背着一篓子石块去讨饭。后来,有一次乞丐大着胆子放下石块,拿起棍子还击狗
,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三下两下就能将狗打散,既可以打单狗,也可以打群狗。一根棍子胜过无数的石块啊!”“这个故事和节税有什么关系呢?”朋友不解地问。“在这之前,税务专家们创造了很多节税方法,相当于故事中打狗的‘石头’,而节税工程呢,则相当于故事中打狗的‘棍子’。我不过是借用了一根‘棍子’罢了!一根小小的棍子!节税工程很简单,也很好掌握,只要你看得懂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就能够学会节税工程!今天这个案例,的确是太简单了,节税工程还可以用于更为复杂的案例中。”读者看到这里,一定想知道33亿元税款是如何节下来的吧?

   (朋友们,很久没来了。各位好!这是一个连载,演义式故事。能够连载出来的内容,都是比较正统的。希望深入交流的财税方面的朋友,可以加QQ群:289873352。恕不在论坛中讨论不规范的内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0:51:44 | 只看该作者
第01章  你的工作:避税


1.老板要求:避税超亿元!

某年初春,经过猎头公司的推荐,郑仪到了CF公司工作,该公司是一家大型食品生产销售企业,担任财务总监,年薪80万元。
在食品行业做财务总监,这个薪水已经很可观了,郑仪心里美滋滋的。但是,不出三天,这种感觉就被恐惧替代了。CF公司做了内外两套账,去年实际销售收入36亿元,这个数字反映在内账上,但报给税务部门的外账上只反映了6亿元收入,隐瞒收入高达30亿元,逃税超过1亿元。如此巨额逃税,作为财务负责人,郑仪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弄不好要蹲监狱的!
郑仪了解了一下前几任财务总监的情况,在他之前,CF公司先后招聘过5位财务总监,但没有哪一位任期超过去1年时间。
也许,这些前任们都是看到风险太高,不敢长久呆下去吧,郑仪心里想。80万年薪,他舍不得,他决定找老板谈谈,让老板多缴点税。
“多缴点税?”听了郑仪的建议,老板眼睛都瞪大了,“我现在每年缴税快两千万元了,我已经是我们县上缴税最多的企业了!不能再多缴了!”
郑仪进一步说公司税收风险很高,现在公司已经上规模了,已经完成原始积累了,犯不着再去冒这么大的风险。
“风险?”老板轻轻地哼了一声,显然对这位新来的财务总监颇为不满意,“全中国这么多企业偷税漏税,怎么没看到几家企业被处罚呢?放心,我和税务局的领导是铁哥们儿,出不了事,就是出了,我也摆得平!”
郑仪心里清楚,企业真的出了大税案,就不可能摆平了,那些平日里称兄道弟的铁哥们儿,到时也会和你划清界线。珠峰牛吧,恩威牛吧,刘晓庆牛吧,还不照样被处罚!然而,费了老半天功夫,老板坚持认为不能多缴税了,他说他辛辛苦苦赚的钱,怎么能平白无故地交给政府呢。他这种意识,在老板群中很普遍,很多老板压根儿就认为做生意不该缴税。
“郑总啊,我请你来,是让你帮我节约开支,包括节约税款开支,可不是让你来劝我多缴税的啊,你应该想方设法让我少缴税才对!”
话已至此,郑仪不好再坚持,人家是老板啊!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08:49:39 | 只看该作者
2.退却,还是前进?

面临巨大的税务风险,郑仪想到过辞职,但80万年薪的确是不小的诱惑。
有没有一种两全之策呢?既能合法节税,又能安安稳稳地拿到80万年薪?
郑仪对纳税筹划相当熟悉,和一流专家相差无几。他把自己掌握的纳税筹划知识在脑子里过滤了一遍又一遍,然而,把所有的筹划手段用上,也远远无法节税上亿元。也许是自己知识有限吧,他到书店里,把能够买到的纳税筹划图书都买了回来,一一钻研,然而,依然大失所望。
纵观专家的筹划手段,有两大问题:要么节税额微乎其微,要么节税需要很多前提条件。
郑仪把自己的苦恼给老婆说了,老婆也是一名会计人员。
“看你那熊样,老板都不怕,你怕什么?要坐牢,他是第一个!”老婆说。看来,80万年薪对老婆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他第一个,可我也不愿意是第二个啊。”他说。
“拿人工资,替人做事,老板叫你偷税,你就得偷,这是你的工作啊!”老婆说。
“这是犯法的工作啊!”
“你想想办法,看有没有合法的节税手段啊,你向来都那么厉害的。”老婆说,一边还悠闲地涂着指甲油哩。
“我都琢磨遍了,现有的办法,没有一个帮得了我。”
“哦——”老婆转过头来,“现有办法不成,你就没想过创造一个办法来?改变历史的人,都是善于创造历史的,老公,你行的!”
创造一个办法?改变历史?郑仪心头一亮,我郑仪就试着来改变一下节税历史!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0:19:32 | 只看该作者
3.一段石碑

一连很多天,郑仪都想着创造节税方法的问题,连做梦都在想,但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春天来了,成都平原上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看到万物复苏,而自己脑子里的创造却不见生根发芽,郑仪十分着急。
“看你一天到晚没精没神的,出去走走吧。”星期天上午,老婆跑到书房来,催郑仪出去走动一下。看他周末都埋在书堆里,老婆有些担心。
去哪里呢?
郑仪看看窗外,呀,阳光明媚,真该出去走走了。不管去哪里,出去就行。
他打算走得远一点,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晒晒太阳,继续思考他的创造问题。于是,他开上车,出了城,朝着西南方向漫无目的地慢慢行驶。
行至一个小村边时,他被路边一块断碑吸引住了。自从打算以创造来改变节税历史以来,他特别留意像征着历史的碑啊古迹什么的。
他停下车,走过去。
那块碑上,字迹已不太清楚。但旁边有一块水泥做的矮一些的碑,上面清晰的刻着“成都平原史前遗址(宝墩)”。
宝墩遗址!郑仪激动不已。他似乎感觉到冥冥中有某种力量在帮助他。他对古蜀文明有较多的研究——那是他除税收研究之外的又一个兴趣领域,成都平原上一幕幕古老的场景展现在他的脑海……

5
发表于 2013-1-14 21:13:08 | 只看该作者
望更新。。。希望看到下面经曾的内容。。。。
6
发表于 2013-1-15 08:17:30 | 只看该作者
高人,真行,谢谢楼主资源共享!!
7
发表于 2013-1-15 08:37:07 | 只看该作者
值得研究,先收了
8
发表于 2013-1-15 08:58:46 | 只看该作者
快写下去吧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08:58:54 | 只看该作者
第02章  鱼凫:古蜀梦想



1.国王有个奇怪的名字

在成都温江区,有多处遗址表明,那里曾经有一个古蜀王国,国王叫鱼凫。
鱼凫?多么奇怪的名字!一个帝王啊,怎么叫一个鸟名?鱼凫,又称鱼鹰,学名“鸬鹚”。这种鸟可以在水中快速游泳,快到能够抓住水里的鱼,它又有双翅,可以在天空中飞翔。多么幸运的一种鸟儿啊!一直以来,郑仪都怀疑古蜀国那个国王本名并不叫鱼凫。鱼凫,只是古蜀人的一种梦想。因为成都平原多水患,有“泽国”、“赤盆”之称,人们梦想像鸟一样在天上飞,像鱼一样在水里游,从而得以生存。
看着石碑,郑仪脑海中首先展现的,是夹杂着树枝、枯草和泥石的浑浊的洪水汹涌着扑向成都平原。随着巨大洪浪而来的,有冲散的茅屋,有淹死的动物,也有淹死的人……洪水是掠夺者,杂物和尸体是被掠夺者,被掠夺者被掠夺后,也成了帮凶,扑向新的被掠夺者。它们所向披靡,树木被连根拔起,野草被泥沙掩埋,动物和人被浪涛吞没,绿色的平原转瞬之间失去了生命的迹象。
这样的掠夺,每年可能会有好几次。在春夏之交,高山积雪融化,雪水汇成山洪,汇入岷江,冲刷而下;在每年多雨的夏天,每一次暴雨,都吹响洪水冲锋的号角;而细雨绵绵的秋天,洪水也时时发威。美丽的成都平原啊,她湿润的气候滋养万物,但她却无力保护这些生命,每两轮掠夺之间,就是一次生命的轮回,没有谁能够长久地休养生息。
如果能够像鱼一样游泳,如果能够像鸟一样飞翔,就不怕这洪水了。鱼凫,这并不算美丽的鸟儿,受到每一个古蜀人羡慕,每一个古蜀人,都渴望自己变成一只鱼凫。
最强大的国王诞生时,因为他战无不胜,人们相信,他就是鱼凫转世,于是,叫他鱼凫王,久之,连国王自己都忘记了自己真实名字。那时,还没有姓氏,更不会有家谱。但是,他们一定有来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3:46:27 | 只看该作者
2.从山上下来

大约5600年前,当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灿烂辉煌时,今四川茂县境内,也生活着一群拥有灿烂文化的先祖,他们的文化被后人称为营盘山文化。
他们在高寒的山区坚守着、繁衍着,但他们也渴望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展现在郑仪脑海的又一幅古老场景是:
一个美丽的春天,古蜀人的一个分支,扛着石斧、石锛、石矛、骨箭等工具和武器,顺着后来被称作岷江的河流向下游走,打算寻找一个更适合生活的地方。
他们的先祖是蚕丛。商朝时期,蚕丛不屈服商朝人的迫害,起兵反抗,但因弱不胜强,蚕丛战死岷山。蚕丛死后,他的臣民分成了两个派别。一派是老年人居多,他们主张继续在原来的地方生活下去,因为祖先们都埋在地下,那是他们的土地他们的根,生不离死不去。另一派以年轻人居多,他们认为人挪活树挪死,他们相信世界上有比家乡更美丽更温暖地的方,这样的地方在太阳升起的方向。两派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年轻人一派开始了他们的迁徒之旅。这支队伍的领头人,叫柏灌,是蚕丛之后的又一个蜀王(都江堰原叫灌县,得名应该和他有关)。
旅途是艰难的,他们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只知道向东走。没有道路,到处都是密布的树木、藤蔓和杂草,是随时可能跳出来吃掉他们的凶猛野兽。他们只有顺着河流前进,才稍微能够通行。
他们一路上披荆斩棘,捕鱼打猎,一次次遭遇猛兽,有人被猛兽吃掉,有人掉进了湍进的江中,有人摔下了悬崖。但他们没有退却,美好的生活环境,激励着他们。
队伍行进非常缓慢,有时一天也走不了几里路,有时,更是好几天也寸步难行。由春而夏,再由夏而秋,他们几乎绝望了。在一个黑夜,人们在江边驻扎下来,几个头人商量着下一步怎么办。商量的结论是:再往前走三天,如果还是这样的山林,则就地扎根,不再迁徒。
在江涛声、山风和野兽的怪啸中度过一个恐怖的夜晚后,天刚刚蒙蒙亮,人们就起来了。
“山口!山口!”
人们正忙碌着准备早餐时,在河边汲水的一个男人忽然大叫起来,指着江水的下游。
人们顺着他的手指向前望去,哇,果然到了山口!河道在那里变宽、江水在那里变缓,盈盈绿波铺展在平地上——不,是平原,一望无际的平坝子!
人们欢呼起来,跳跃起来!他们可从来没见过如此宽阔如此平坦的坝子啊!
他们看到的,就是川西平原。他们习惯于称平坦的地方为坝子,川西坝子从那时便得名了,直到今天。
走出山口的蜀人并没有远离岷山,因为他们时刻没有忘记复国的梦。然而,在柏灌王的带领下,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征战,他们始终摆不脱商朝人的迫害,于是,他们放弃了复国梦,深入四川盆地,去寻找更美好的家园。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