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wudexin2 - 

[转帖]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复制链接] 85
回复
1598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1
发表于 2009-12-26 17:07:2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

62
发表于 2009-12-26 22:15:19 | 只看该作者

观点有启发。

但提醒一下:这里面都只是着眼于2010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建议站在10年/20年的角度来看2010年。

63
发表于 2009-12-28 12:38:39 | 只看该作者

现实,深有同感

64
发表于 2009-12-28 16:08:3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很有收获,对过去十年的经济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对未来的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于我这个许久没有看过报纸的人,大有收益

6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9:11:48 | 只看该作者
 我哥的经历是社会经济文化的一个缩影。 而社会经济文化是关键驱动力,主导着11大经济问题的方向。 我希望通过分析社会经济文化的关键驱动力,思考现在社会面临的整体环境问题,并且探讨未来的社会发展潮流。   
  在过去二十年,中国社会经济悄然开始转型,要求人们从“工具型”行为向“独立型”行为转变,到最近几年形成强类趋势。 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巨大转变已经开始。 更重要的是,大学系统发生倒退,社会文化系统发生倒退,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倒退。 在社会经济进化和文化倒退的过程中,人们的观念错位,导致无法适应经济发展。 因此,社会出现多个受困的社会群体。 比如说,房奴、“全民炒股”、“IT民工”、大学生异化和毕业大学生就业难、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白领“沉沦”、报考公务员热、工人下岗和4050、大批出口加工企业倒闭等等。 可以说,大规模、普遍性的社会经济问题,都与文化问题紧密相关。  
  那么,“工具型”和“独立型”人们的主要区别和文化特点是什么? 我们还可以用食品,进行一个简短的类比说明。 这次说的不是馒头,而是猪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猪场蓬勃发展,培养出了无数头肥猪。 这些猪在理想的猪圈里,生活得无忧无虑,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体重迅速增加,长势喜人。 而当猪长到足够大的时候,就会被成批送到屠宰场宰杀,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我想,过去三十年,成批进入屠宰场的猪应该有几十亿头吧? 另外,在深山老林中,还有少量的野猪存在。 这些野猪挨饿受冻,经常还得躲避天敌。 我见过野猪,非常的瘦,个头也比家猪小不少,但是非常的凶,尤其是两个獠牙,显示出跟家猪的显著不同。 它被困在一块地方的时候,会急躁不停地跑来跑去,说明它非常容易受惊。 也就是说,从各个方面,野猪都不如家猪。 但是有一点,野猪是自我独立的存在,或者说为了自我的存在而存在。 套句王小波的文章,叫“特立独行的猪”。 也就是, “工具型”的人需要依附某个组织才能够生存,同时为某个组织的目的服务;而“独立型”则指可以独立存在,为自己的存在而服务。  
   “个人独立”的实质是,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适应能力。 在我看来,“独立”由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两部分组成。 一头野猪和一头家猪相比,首先在于独立意识。 对于野猪来说,独立意识表现在,不能忍受被圈养的生活。 而“独立型”个人因为独立意识,所以在分配时间、精力、金钱和个人物品等资源的时候,与“工具型”的个人产生显著不同。 其次,野猪具备野外生存能力,而家猪则缺乏这样的能力。 如果家猪要想获得野外生存能力,必须要经过一个完整的、非常艰苦的适应过程。 同理,“独立型”的人们首先需要的是个人自由,并且愿意为了这个自由牺牲个人物质利益,因此也逐步培出了自由的能力。 而对于“工具型”的人,即使是很有知识和能力的人,在有了独立意识,希望脱离对某个组织的依附之后,仍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痛苦“蜕变”时期,形成适应不同环境的独立生存能力。 那么,我就结合我哥的例子,对这个文化进行分析。  
  当时,我哥的主要问题在于盲目乐观,不知道自己差了很远。 当人们处于痛苦绝望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建立“独立型”生存能力,从发现自己“差得很远”开始。 而对于我哥来说,读一年多自费研究生的经历,只是他从“工具型”向“独立型”转变的开始。 从现在看来,读研究生本身不一定适合我哥的自身特点,甚至等于是强迫他“用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进行竞争。 但是,在让他认识到自身局限,培养独立思想和独立意识方面,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我觉得,当初他非常确定地回答“我行”的时候,不仅仅是因为他见到了“救命稻草”,同时也是因为他缺乏一个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估。 高中后,他上了“垃圾学校”,在学校里他属于“多能型”选手,包括围棋、足球、摄影、学习、综合知识和素质等很多方面,都在学校是高水平,所以他的自我感觉良好。 而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让他忽视了他未来需要面临的巨大困难。  
  他的“多能”属于低层次的多能。 他这样的“高水平”虽然让他自己的心理上感觉很好,但是同时意味着,他失去了接触高手的机会,失去了开阔的眼界,也就失去了个人提升的空间。 在他能够接触到的狭窄范围内,他觉得自己能力很强,似乎什么事都那么简单,也就把所有的事情看得很简单。但是,当他真正面临社会的时候,尤其是面对强烈竞争的时候,就无力应对。 而我哥读研究生的时候,开始接触到了高手,尤其是几个保送上研究生的年轻人,让他看到了自己差得太远了。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发生在我哥身上,不少企业家在一个月刚刚赚几个亿的时候,就想成为“世界500强”。结果,当国际品牌渗透市场的时候,这些企业发现自己不论在产品研发、产品质量、营销手段和消费者关系,都和跨国公司差得太远了,只能靠低价生存。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他们不仅没有成为“500强”,反而在竞争很快失败。   
  低层次“多能”的结果,就是他在社会竞争中不被认可。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他的能力不够,拿硕士文凭也就无望,那么他就得去找工作了。 但是,在我们那个落后地区,他就是要1000元/月,别人都不愿意给。 我想理由很明确,虽然你读了一年自费计算机研究生,但是并没有拿到文凭,别人对你根本也就没有信任的基础。 那些本科毕业的年轻人在源源不断地从大学里毕业出来,工资低,上手快,充满活力,可以加班加点,这些都是年轻人的优势,也是我哥的绝对劣势。能够想像得出来,那个时候他才感觉到社会竞争的压力。 而面对竞争压力,他跟本没有“还手之力”。 后来,我母亲跟我说起他这段的经历,抱怨地说:“咱们那个落后的地方,要1000元都不愿意给!” 我想,她是从她的儿子的角度出发,虽然知道自己的儿子实力不够,但是更多地觉得是地区经济文化状况造成的。 不论如何,这次离开企业,跟上次“停薪留职”已经大相径庭,他已经很难回去,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在社会上生存了。 他先500元/月找了个“栖身之所”,准备先学习提高再说。   
  每个人的人生,总有一些偶然的“拐角”。 一天,我母亲同事的儿子去我家了解加拿大移民的情况。 这时候,我母亲突然意识到,既然他也想移民,那我哥的条件比他的条件更好,也应该够移民的条件。 既然我哥已经是在绝境之中,那为什么不去了解一下,试一试呢。 于是,我母亲和我哥就去找了移民中介,我哥的综合评估分数还挺高。 不仅够当时的分数,即使后来的新移民法分数都够。 我母亲和我哥再次有了希望。 既然办移民的安全系数比较高,而且中介承诺,如果办不成不收中介费,所以他们决定开始办移民。 在移民中介的指导下,他们准备好了材料,然后通过移民中介递交上去。 移民中介说,根据他的综合条件,他只要英语没问题,到时候去香港面试肯定能过。 那么,对于他来说,“瓶颈”又回到了英语。 他又开始了将近一年的英语学习! 于是,他就需要去北京,到北京读了几个月。 在经过长时间准备之后,他考了雅思。   
  雅思的结果出来,让我非常生气。 考雅思的时候,他是非常的自信,觉得没问题。 到了具体的成绩,其它的还算可以,一个6分,两个5分,但是口语只有3分。 当时,我们在网上说话的时候,听说他口语的分数,我就冲他叫喊起来。 我说,从研究生开始就让他突击英语,他不听我的;当他准备考雅思开始的时候,我又让他主要加强口语。 而且,我还在网络聊天的时候,跟他分析了考口语的那些题的内容,专门给他总结了适合他的“定制答案”。 如果他按照我说的关键内容背下来,也最少能够达到4分。 而移民是非常重视口语的,当时我就感觉到完了。 考试之前,大家还在畅想,像我哥这样的社会最底层,在中国连自己的生存都是大问题,别说养孩子、医疗、养老了。 他这样的老实人,也就适合“均贫富”的加拿大,靠着自己的努力就能生活。 结果,就差这么一分,移民的梦想感觉就成了“泡影”。 从1998年开始读研究生,到雅思考试分数下来,已经三年多了。 结果,我从开始就一贯强调英语,第二次还是因为英语的问题,让这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   
  他的主要问题就在于,资源配置出现严重偏差。 打个比方,我们在大城市中,钱非常管用,可以用钱买来很多东西,只要有钱,就可以享受高质量的生活条件。 但是,如果进行穿越沙漠的活动,我们带上了无数的金银财宝,只是没有带水,那么所有的财宝可能都买不来一瓶水。 对于我哥来说,每次都看到英语“红线”在那里卡着,没有英语就没有一切,就像沙漠中没有水就没有一切一样。 他如果想成功,必须全力以赴解决英语。 但是,他却偏偏不全力以赴。根据我的观察,他在上学的过程中,生活仍然如常,大量时间仍然耗费在家庭和孩子上,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学习。这就像知道穿越沙漠,水是最重要的,但是却偏偏不带水,也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其实,他的情况反映出社会上的综合问题。 比如说,无数人很失败、无数人很迷茫。 但是,总是急切想知道答案的朋友,可以认真地问一问自己,自己真的在学习上全力以赴吗?   
  再多说一句,就拿“炒股”来说,一个人怎么能够成为炒股高手? 一个人如果有一定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如果按照我说的时间资源配置,在三年内肯定能够成为炒股的高手! 比如说,在这三年中:第一年,每天用14个小时进行学习,研究社会或者某个行业的基本面信息,比如说研究国家政策,然后某个政策对某个行业的影响,再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对某个行业进行全方位分析,并且根据行业趋势,找到行业中最好的企业,并且形成产业预测。 另外,进行1个小时锻炼; 第二年,每天用10个小时,研究股票和期货的历史数据,它们运行的规律,看看它们的关键拐点,以及拐点的关键原因。 用3个小时学习操作策略,用1个小时进行模拟操盘,一个小时锻炼; 第三年,每天用3个小时,研究基本面,用3个小时,研究技术面,用3个小时制定投资策略,用1个小时实际操作,1个小时锻炼。 但是,绝大多数人即使知道这样做是对的,也不会这样做,因为做这种“独立型”的炒股高手太艰难! 于是,人们喜欢把时间用在打听小道消息上,希望成为“依附型”的炒股高手! 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可以把辛苦积攒很多年的钱都赔到股市里面去。 这就是时间资源配置的不同之处。   
  一个关键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全力以赴,同时需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 虽然我冲我哥叫唤,但是我并没有忽视他的巨大进步。 他的英语曾经非常差,高考英语没有及格,他们那个年代也不用过国家英语四级,所以大学基本上就没有再学过英语。 也就是说,虽然他没有按照我期望的那样,用一年的时间过研究生英语。 但是,经过缓慢而持续的努力,他开始把英语“拣”起来了。 其实,更重要的是,他开始知道怎么学习了。 或者说,他荒了十几年的学习能力重新开始恢复。 这就像一个瘫痪卧床十几年的人,突然双腿全面恢复了知觉。 但是,首先肯定没有能力跑,只能慢慢地让人搀扶着走路;然后,开始能够自我开始行走,并且逐渐走的更快,最后能够小跑起来。 也就是说,他最后能够出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英语学习,而是持续了三年的结果。 而学习能力的恢复,比英语成绩更重要!   
  我哥也算是幸运的,还能够看到自己努力学习的成绩。 而对于很多人,虽然一直在努力,但是看不到自己的成绩。 在过去几十年,喧闹的“中国文化”让人们已经完全迷失,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 1976年前,人们三年一小闹,五年一大闹,然后“越穷越光荣,无知最革/命”。 到了1980年代,“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时候,人们才开始勤奋地读书。 而到90年代上半期,号召大家“下海”,又是“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 90年代后期,强调“非公经济”、“出口经济”的时候,国企就像“融化的冰棍”,任其亏损关门,大量工人下岗。 1998-2000年初期,互联网热又让无数人“触网”。 之后,很多企业准备开始进军“世界五百强”,没想到还没有“出发成行”,就开始被跨国公司打得“七零八落”。 再到后来,炒股票、炒房地产,搞传销,再到最近的“公务员热”。 大多数人一直在追逐着“热点”,但是永远追而不得,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亏了很多钱,让自己变得更加穷困,更加跟不上社会的步伐。   
  关键的问题在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说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就说中国社会太“浮躁”。 但是,“浮躁”本身并不是答案,而只是对现象的概括性描述。 那么,“浮躁”的原因是什么? 就是因为,人们从小就被当作“工具”,而也把自己当作“工具”。 “工具型”的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总是在进行中“落后-追赶-再落后-再追赶”的无效模式,当人们感到精疲力竭,再也追不上社会变化的步伐时,就开始被社会淘汰,开始陷入困境。 甚至可以说,“浮躁”本身就是“工具型”的人们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标志性现象。
6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9:13:05 | 只看该作者
 先讨论一下什么是“独立型”的人。 打个比方,不少律师、会计师、咨询顾问、高级管理人员、软件编程高手等等职业就是独立型的人。 他们可以独立于某个组织而存在,自己为自己的生存发展负责。 他们在跟别人做生意打交道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能够从对方获得什么。 如果对方对自己有价值,那么就充分展示自己,告诉对方自己将能够为对方创造什么价值。 如果对方对自己没有好处,那么就不要浪费大家时间。 如果对方对自己有危害,那么能避就避开,避不开就反击。 对于这种“独立型”的人,生存的意义在于独立自由地生存。 那么,这些人如何获得好的生活? “衣着相貌”影响人,“言谈举止”打动人,“专业价值”满足人。 也就是说,不要让“肉埋到饭里”,随时展示价值感。 同时,聚焦于自己的专业能力,持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完善自己的价值。 随着价值的提升,“独立型”的人在文化表现上越来越沉稳、平和。  
  同时,我哥是典型的“工具型”的人。 他虽然有知识、有能力、有经验,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如何让自己的这些价值为自己创造效益。 也就是说,他就像别人手里的“工具”一样,被别人利用来获得利益。 而“工具”的实质就是精神上的奴性,虽然在努力干活,但是不知道自己是独立的人,不会主动争取自己的利益。 这个问题我姐早就看得很明白。 我初中考高中的时候,我姐让我报文科。 我母亲问她为什么。 我姐说:“要让他改变命运,不要让他当工具”。 我估计我姐当时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而除了我以外,我家全都是理工科(我哥当时还没有结婚)。 相信有无数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因为我到过不少国有企业,大家都是这样的“工具”文化,而大部分私企,也是一样。而“工具”们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充分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经验为自己创造价值。所以,当企业兴旺的时候,“工具”穷;企业衰亡的时候,“工具”更穷。 那么,“工具们”就急迫地希望学习其它知识,或者“找到”发财之道,然后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 越来越穷的“工具们”就越来越浮躁。  
  那么,像我哥这样的“工具是怎样炼成”的呢? 第一、父母文化影响,有其父必有其子; 第二、学校的“工具”文化;第三、工作后的环境文化。 经过这三道文化“关卡”,我哥就彻底成了“工具”文化的俘虏。 并且开始体会到作为“工具”的廉价。 因为,“工具们”似乎必须依附在企业中,才心里有安全感,所以宁愿付出自由的代价、付出高额的代价,最后还是发现当时的“安全感”只是“海市蜃楼”。  
  “工具们”是社会“机器”的附属品。 “工具们”是生产导向型经济的产物,符合生产导向型“物质更重要,人为物质服务”的价值观。(请参照我对生产导向型社会的特征归纳)。 比如说,我们从小生活在工业区,是个众多国有企业聚集的地方。 而国营企业是苏联模式的产物,企业是一个条块分割的结果,属于典型的生产导向性系统的一部分。 企业只是用来生产产品的单位工具。 在企业中,几十年生产一贯制,没有技术升级,没有产品结构调整,没有针对客户的产品创新,没有生产工艺和管理体制的系统性提升。 工人只是“螺丝钉”,而工程师也只是“维修工”。 在这个系统中,人是生产系统的附庸,人只要做好了被规定的工作,就会得到个人的生活费。  
  围绕生产系统,人们成为物质的附庸,形成了“工具型”文化思维习惯。 在企业内部,人是为生产系统服务的,保障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转。 只要保障了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转,那么一切都OK! 同时,这些企业的员工,围绕这些企业形成了社会生态系统。 也就是说,人们的生活形态是围绕物质生产展开的。 不仅仅人们像工具一样工作,人们和自己的孩子也必须在工厂附近工作和生活,符合工厂的要求。 而且,人们与外界沟通很少,主要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人际关系,也就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以及相应的变化应对能力。 而应对变化的能力,是因为人们缺乏社会竞争意识(独立意识)以及社会竞争能力(独立能力)。 当我们缺乏独立意识和能力的时候,我们不仅仅缺乏社会沟通和交往能力,更不会有效地保护自己。  
  我做过一些咨询项目,感觉到城市中处处存在着“工具型”的文化。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社会的商品经济已经非常繁荣发达,人们天天在进行着市场交易。 但是,人们从根本上并没有摆脱“工具型”思维。 现在,很多企业在做企业文化,现在企业文化咨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为规范,而行为规范的一部分是基础社交礼仪。 就是这个基础社交礼仪,按道理是在公民社会中,人们从三五岁开始就养成的最基本的行为方式。 但是,它成为三五十岁人们最为感兴趣的内容! 为什么? 因为几十年来,生产导向型系统就在要求人们做“工具人”,而不是“社会人”。 “工具人”作为单位的“螺丝钉”和“工具”,只被要求单一的技能;而独立的“社会人”首先被要求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相应的独立生存与发展技能。 也就是说,“工具们”的思想是残缺的,缺乏独立意识;人们的技能是残缺的,缺乏独立进行社会竞争的能力。  
  生产导向型文化的时间长了之后,“工具型”文化经常会渗透到潜意识的思维层面。比如说有一些人,他们很有知识,非常精明强干,符合绝大多数优秀社会人的特点。 而且,我还看到一群这些精明强干、阅历丰富的人们,他们已经组成一个团队,创造过“奇迹”,运作过上市公司。 但是,这些人往往会“窝”在一些国营单位,经常还不受重用,结果让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浪费。 按道理来说,他们只要走出,会实现非常可观的人生发展。 比如说我说的那个团队,如果让他们操盘某一个企业的运作和上市,他们不仅能让企业业绩和股票非常靓丽,而且自己也能够获得很高的经济和社会回报。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出来闯一番事业? 我觉得,他们受到“工具型”思维从潜意识层面对他们的束缚。 因为,向他们的状况,没有道理天天“窝”在那里,然后看着事情在无能的领导手下变得失控。 而他们在天天郁闷的时候,不仅仅对自己的身体不好,更意味着压抑了自己的能力的成长和潜力的发挥。   
  我的父母就是“工具人”的典型,然后几乎全部传染给了我哥。 比如说,在子女教育方面,我的父母做得太差了。 按道理来说,一个独立型的社会人,其社会首要责任是孩子教育问题。 但是,我的父母就全面体现出“工具们”的特征。虽然从思想上,我父亲的独立意识特别强,看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角度(一种很偏激的角度)。 但是,他的行为完完全全就是“工具人”的特征。 他从小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早出晚归,辛辛苦苦去工作。 当时,他们是周五休息,所以我哥在周日基本上都见不到他。 只是后来,我哥上了高中以后,我父亲的单位才改成周日休息。 他喜欢学习,持续在读书、看报。 在1978年(或者79、80年)的时候,自己着手组装了个14寸的电子管电视机,其中有些电视机里的变压器都是他自己手工做出来的,成为周围人们看到外面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我父亲曾经做过一个环保型产品的创新,带着一些工人一起没日没夜地进行研发,讲奉献嘛。 那帮工人因为我父亲的为人,就是不给钱加班也愿意跟着他干。 我看,我哥后来就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我父亲的方式,像我父亲那样带着工人去干活。 不过,我哥一方面在内在理论知识和能力上,比我父亲差很多;另一方面,时移世易,我父亲当时带着工人干活,拿着是大学生的工资,比他工资高的工人不多,而且当时全国都是那个工资。 但是,到了我哥的时候,他拿着那个工资不仅比工人低,他在全国都属于“赤贫”。   
  后来,我跟我母亲聊天的时候,就再三批判他们的“工具人”行为。 我直接跟我母亲说,我父母非常愚昧,我母亲也不得不承认。 我母亲有一个好朋友,她的丈夫也是我母亲那个单位的。他们夫妇当时就很明智,丈夫从来就是上班来,下班走,尽量不加班。 然后,下班回家,就辅导孩子功课。 结果,三个孩子都轻松地考上名牌大学,轻松地去了美国。 小儿子后来读了美国最好学校之一的法律博士,毕业后直接收入很高。 而且,按照中国人的观点,进入了所谓的“主流社会”。 再看看我们姐弟三个人,为了上大学费了多少周折,磕磕绊绊,虽然也出了国,但是跟起她朋友的孩子相比,生活境遇真是相差的太远了。 他们就是有知识、没文化的人。 文化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父母的文化首先应该是跟我们姐弟的关系。 但是,他们忽略了我们,去为物质“做贡献”。 结果,他们的工作最后都成了“无用功”,他们的孩子却在劣质教育中饱受煎熬。  
  这就是“工具人”的资源配置错误,不仅导致自己的生活困苦,很可能使自己的孩子“一代不如一代”。 我们姐弟还算凑合的,我母亲的不少同事们,就在经历“一代不如一代”的痛苦,虽然自己是知识分子,高级工程师,但是当自己退休后,拿着极为可怜的退休工资(说出来别人都不信)。 然后,自己的孩子连大学都考不上,只能陷入越来越穷困的状态。 我因为上大学就离开了我们那儿,所以只是听我母亲说,谁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 我哥认识他们中的很多人,他们跟我哥最初一样,不论自己多么努力,生活状况都在持续恶化。 随着各种价格上涨,他们其实已经沦为城市中的赤贫阶层。
6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9:17:24 | 只看该作者
二、学校的“工具”文化  
  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成为社会的一个关键点。 其实,虽然楼市成为人们的焦点,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但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影响更加深远。 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较差,同时中国经济的“劣质竞争”使高价值的岗位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也“为人诟病”。 而大学生的问题背后,是大学教育文化的退化和异化,正在对未来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在过去十几年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反复抱怨的主题。而在2010年,这个问题将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而现在,更重要的是,分析教育问题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 或者说,人们总在抱怨教育体制问题,其实体制只是“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底层的文化问题! 只有将文化问题思考清楚,才会形成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  
  教育的目的是知识,为知识服务。 “知识实力” 是社会发展的“灵魂”。知识是社会发展的标准,一个人、企业和国家竞争发展的唯一必要且充分条件。 在竞争的社会中,一个的“知识实力”越强大,幸福感就越高。 这个也很好理解,一个人即使再穷,只要知识实力强大,随便想出一些点子,就能把有钱的文盲弄得团团转。 通过“知识实力”赚钱,既环保,又轻松,还来钱快、来钱多。 然后“知识实力”强大的人们就开始发展企业,比如说可口可乐卖加了点调料的水,微软卖数字0101的组合,巴菲特和索罗斯们连产品都没有,他们的企业就赚了大钱。 说句题外话,有句歌词叫做“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这一看就是缺乏“知识实力”的表现。而“知识实力”是,所有利润都自己享,所有问题都别人扛。 比如说美国,通过持续增强“知识实力”,不仅从世界上赚钱,就连“次贷危机”的损失都让世界来一起帮它“扛”。 所以,发达国家是“知识发达”的国家;落后国家是“知识落后”的国家,即使国家依靠卖资源变得很富有,但也是落后国家。   
  大学反映一个社会的“知识实力”,是现代社会的领导者。大学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和大学生教育两个方面,为社会提供“知识养料”和“人才养料”。 英国依靠牛津、剑桥等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大学教育系统,成为“日不落帝国”,至今仍然在国际上发挥着重要影响力。 德国在与法国战争中失败后赔款的情况下,开办柏林大学,实施“平民教育”,开创现代大学教育先河,并且依靠这个大学实现崛起。 虽然后来经历了一战和二战战败、苏联占领,但是依靠强大的“知识实力”,屡次重新强大。 众所周知,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大学网络。 而日本在二战后,人们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质量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并且免费为学生提供书籍、衣服、食品,让学生们安心读书。 这些国家通过大学教育实现“民强”,然后实现“国富”。   
  教育从我做起! 现在,一说起教育问题,人们马上想起孩子。 但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或者说思维关注点发生错位,最后也必然导致资源配置错位,花再多的钱也教育不好孩子。 教育的起点首先是我们自己! 只有教育好我们自己,我们才可能教育好孩子! 孩子是我们的传承,他们不仅传承了我们的基因,反映了我们的身体状况;他们更传承了我们的知识文化,反映了我们的思想状况。就像基因传承一样,如果我们自己的教育有明显缺陷,必然导致思想有明显缺陷的孩子。 所以,我通过探讨中国教育问题的机理,思考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进行持续教育,然后更好地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世界的发展潮流。   
  人们应该停止抱怨。 比如说,中国教育问题早已经成为社会的情绪因素,很多人称之为“新三座大山”之一,还有的说“教改将二老逼疯”。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应该抱怨社会,而首先应该反思自己。 比如说,教育是干什么的呢? 是增强孩子知识的。 而知识是干什么的呢? 是以更轻松、更快乐的方式获得利益的。 也就是说,不能以更轻松、更快乐的方式获得利益的“知识”,其实就不能称其为知识。 所以,教育首先是让孩子辨别哪些是真正的知识,然后追求真知,远离假的知识,持续提升“知识实力”。 好了,现在明确了知识,也就明确了教育标准。 那么,我们每个人就要看,现在的教育是符合这样的标准的吗? 如果教育能够帮助孩子识别“真知”,持续引导孩子追求真知,提升孩子的“知识实力”,能够更轻松、更快乐地追求利益,那么就应该参与这种教育。 如果所谓的教育,是让别人更轻松、更快乐地赚自己的钱,然后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脑残”,那么家长参与这样的“教育”,本身也是无知的表现。 所以,每个人都有选择,如果教育符合真知,就让孩子去上;如果教育让孩子成为“脑残”,就不要让孩子去上。 这个选择很简单,也就少了很多抱怨。  
  让自己的孩子受教育,是一个理性的经济学问题。 有的人说,我要让孩子上个好的大学,就得让孩子上好的高中、好的初中、好的小学、好的幼儿园。 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学习,就要买房落户口。 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个“脑残”问题。说的有点偏激,但是确实如此。 我在两年多前,录了个光盘,就谈到这个问题,你们这些家长这么做累不累? 然后,孩子在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也就是说,钱花了一大堆,孩子费了十六年的功夫,最后变成一个对社会无用的人。 不要抱怨教育系统,其实家长们早就看到了这个问题,早就知道自己花了钱、浪费了孩子的宝贵成长时间和生命之后,孩子很可能找不到工作,获得不了回报,但是家长们还是要这么干。 这就像很多人买股票,看着它就是要下跌,然后自己赔钱,但就是拿着股票,而不是“斩仓止损”。  
  通过股票赚钱,核心是选择好的股票。 让孩子成才,核心是选择好的教育系统。 现在,很多人一说教育,经常就说到高昂的择校费,有一些老师为师无“德”等等。 实际上,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你说多少遍都没有用。 这些现象就像在股市里,有一些企业大量增发圈钱、做假账、联合资金操纵,你说多少遍也没有用。 根源在于系统性问题,分析问题要系统地看。 一个股市不是用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而是帮助企业圈钱的,那么你就是再聪明,就是想尽办法,如果不及时推出,最后也只有一条路:血本无归。 同理,一个教育系统不是教给孩子真知,引导孩子追求幸福,更轻松、更快乐获得利益的,而是要把孩子培养成“脑残”的,你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也没有用。最后,你的孩子必然要“耳濡目染”,最后部分地、或者整体地成为“脑残”。 即使孩子受“教育”100年,最后还是个无法再心理上独立的“大儿童”,上了社会直接撞得“头破血流”。 比如说,有点家长看孩子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再给孩子钱,让孩子“创业”。 家长也不想想,“创业”那么容易? 连工作都找不到的人,能够创业成功?   
  所以,首先需要分析的是,一个好教育系统的标准是什么。 其实,分析好的教育系统,就像分析什么是一只好股票一样。 如果找到了好的教育系统,那么自己的孩子就会成为“潜力股、黑马股”;而如果碰到了坏的教育系统,那么即使孩子是“潜力股、黑马股”,也会成为“流星股”,很快就失去了前途。 那么,“黑马股”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能够培养成功者的教育系统,它的关键是什么,核心是什么?   
  大道至简。 成功的教育系统,核心是将受教育者当作“人”来教育。 将人看作人,看作有前途的人、有潜力的人,“不让一只羔羊走失”。 比如说,美国的建国理念是“人人生而平等(created equal)”。 首先,是生而平等。 而在社会中,人的年纪越大,就越不平等。 因为每个人走的道路不同,努力程度不同,所以会变得非常不平等,就像森林里有参天大树,也有小草。 如果想通过成人的“平等”实现“世界大同”,那么就意味着要砍掉“参天大树”,让所有人向“小草”看起,最后大家都必然像“小草”一样愚昧和贫穷。 而真正的平等,只能通过教育上的平等实现,创造出一个平等的成长环境,通过“阳光普照、土壤肥沃、雨水滋润”等方式,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愿望,成为“参天大树”、或者“小草”。 而且,教育的平等不仅仅在于教育本身的平等,更是要发现孩子的“天才”,培养他们的“天才”,发挥出来他们的“天才”。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高中的时候通过一个交流项目去了美国。 在办签证的时候,签证官就如同对待大人一样,跟他平等地交谈。 结果,他还主动谈到政治这个深奥的问题,他们还聊了聊。 到了美国上高中,他说根本没有一点不适应的感觉。 以前在中国,他努力学习都觉得特别费劲。 而到了美国高中,老师对他这个新的国际学生进行单独的方向辅导,跟他说学习的方向,主要的方法等。 在那个学校里,他是第一个中国学生,所以所有孩子都对他很好奇,想通过他了解中国。 于是,老师就让他准备准备,给班里的同学讲讲中国。 他就给同学们讲起春秋战国期间打仗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如醉如痴。 然后,老师很快就给他安排了第二次,让他继续给大家讲故事。 后来,其它班的老师听说了这个事情,来请他去其它班讲。 就这样,他就忙了起来,去其它班巡回演讲。 然后,他就跟其它的孩子打成一片。 他喜欢运动,参加了足球队,别人有时还主动邀请他一起打篮球。 在学习上,老师持续地关注他。 他测试的成绩出来后,好的成绩就不用说了,成绩一般的科目,老师就会给他分析他的优点在哪里,问题是什么,怎么可以提高。 而且,他寄宿的美国人家,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该遵守的家庭纪律也必须遵守,让他感觉就像在自己的家里。   
  “生而平等”用的是Created equal,而不是Born equal。 就是说,每个人出生(Born)的时候,家庭背景不一样,因此资源占用也不一样,平等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在富人家出生的孩子,自然占有更多的资源,会被“精心培育”。 但是,每个人在被创造(created)的时候,内在的天分不同,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之处。 这个到美国的中国孩子,如果按照中国的“户口”观念,属于从“外地”、“乡下”来的孩子,说着一口“外地话”,而且“人生地不熟”,肯定被人瞧不起。 但是,每个人从小被灌输的观念是,你是谁! 而不是你从哪里来。 教师从“平等”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特别关注他,防止他“掉队”。 同时,创造机会,让他展示自己的独特优点,告诉其他孩子“我是谁”。 那么,这个孩子通过展示自己的独特优点,并且吸引住其他孩子,成为学校里一个popular的新生。   
  很多中国人都喜欢看NBA,因为它是承认个人价值的比赛。 对我来说,NBA充满着迷人的篮球技术和艺术,以及强烈的竞争精神。 而篮球最高水平和所有魅力,在篮球巨星上得到集中体现。 那么,现在NBA的篮球巨星中,很少有美国本土成长的白人。这是因为,黑人在篮球比赛所要求的力量、速度、弹跳、身体协调性等均衡性身体素质方面,要明显优于其它种族。 可以说,篮球虽然起源于白人,但像是专门为黑人设计的。 自从“大鸟”伯德这位伟大球星退役后,NBA进入乔丹时代,黑人开始基本上控制了篮球赛场。 NBA球场上已经很少能够看到白色,黑色成为篮球场上的绝对统治色。 进入21世纪的NBA“全球化”时代,欧洲、拉美和中国的球星纷纷进入NBA,让NBA变得“五彩缤纷”。 姚明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代表着中国篮球队最高水平。 而孙悦签约湖人队后,第一次出场,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场面非常让人感动。 这一方面因为,美国人普遍对中国人具有良好的印象和感情,另外一方面,人们欢迎“多样性”,希望不同的人发挥自己的潜力,打出自己的特色。   
  美国社会环境也给了非洲裔美国人“后来居上”、统治球场的机会。 可以说,马丁 路德 金的“我有一个梦”首先在篮球场上得以实现。 在篮球场上,出现的不仅仅是民族平等的问题,而且是非洲裔美国人唱主角,成为竞赛中的英雄人物,所有其它肤色的人们都在为他们喝彩。 同时,当乔丹从贫困的家庭出身,以自身的奋斗获得伟大的成功后,大量穷困的非洲裔美国青少年看到了乔丹的成功,也激发了他们成功的强烈欲望。 他们希望像乔丹一样,也通过打球、通过自身的奋斗获得伟大的成功。 这就是“人人生而平等”的意义,他们可能在知识技术上普遍比白人差,但是他们在体育场上,同样能够实现个人的发展,提升个人的尊严,获得尊重、名誉、地位和金钱。   
  需要强调的时候,美国的教育体系支持了他们的成长。 这些“天才们”没有一个是自然成长起来的,而是整个教育系统(或者说社会)辛勤培育的结果。 我们看有的美国电影,就是讲一些“义工教练”如何帮助家庭很差的孩子打好球,进而把艰苦的人生,变成充满希望的人生。 随着这些非洲裔美国青少年的成长,从社区义工组织的篮球队到全美大学联赛,各个层级的篮球组织给他们发挥个人天赋与能力的机会。 而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他们的教练们为了他们的成功而努力,不仅仅是帮助他们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赢得人生。 所以,教练们在信心与性格塑造、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篮球技战术等各个方面给他们以充分的美国式熏陶。 而依靠身体天赋、后天的个人努力和美国篮球教育系统的培养,非洲裔美国人中的篮球天才倍出。 虽然国际球员已经开始全面渗透NBA赛场,但是美国黑人仍然是场上的核心,控制着比赛的进程,体现着NBA的最高水平。
6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9:20:03 | 只看该作者
从德国创立现代大学教育机制(也就是“平民教育”)以来,教育的核心点就是“大多数”。 现在,在欧美教育机构里,越来越担心“失败的大多数”。 这在美国的教育体制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美国基础教育已经失败。 比如说,一些领导型和天才型的孩子占据了老师的主要视线,让老师忽略了大多数孩子。 而大多数孩子看上去很温顺,不制造麻烦,在班里经常也无声无息,看上去比较好管理,但是他们属于典型的“平庸失败者”。 所以,有的美国教育者也在呼吁,吸收东亚教育的优点,强化孩子的机械式训练内容,比如更多地布置数理化方面的作业。 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基本技术技能,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满足基本的教育要求,然后能够进入大学或者社区学院,通过学习实用技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并且支持美国制造业的地位。   
  与欧美的“独立人”的“平民”教育思路相反,“工具人”的教育主要关注少数。 “平民”教育的重点不是最好的学校和学生。因为,只要不约束“精英型”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他们自然就能长期领导社会的发展。比如说,于1167年建校的英国牛津大学,经历了将近千年的历程,仍然依靠自己的精英教育思路,以精英老师带领精英学生,保持着世界最高学府之一的地位。 “平民教育”关注的是最差的学校和最差的学生。 所以,美国通过“平权教育”的方式,给了黑人更多的大学入学份额。那么,这种方式同时危害了学习成绩优秀的亚裔(尤其是华裔)学生的大学入学机会。 同时,“工具人”关注的是“最好的学校和学生”,然后将资源向“最好”的学校和学生倾斜,然后将广大落后地区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排除在“工具人”教育系统之外。   
  “独立人”教育和“工具人”教育的出发点不一样,所以结果也不一样。 比如说,美国式的“精英教育”重在培养自主发展的社会精英,然后通过他们的努力,持续改变社会运作形态,促进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进化。 而在“工具人”教育思路下,“精英教育”重在培养“工具精英”,然后通过他们的努力,持续增强“大机器”对社会经济文化的控制,尽可能使社会处于静止状态。 或者说,“独立人”的教育,思考的是生物性动态系统,通过培养人们的竞争能力,推动动态生物系统的“多样化、高质量”发展与升级,核心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工具人”的教育,思考的是机械式系统,通过培养人们的“工具能力”,保持大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大机器”的地位。 那么,如果“大机器”不能适应“物竞天择”的环境,被“颠覆性创新”淘汰怎么办? 这些“工具人”因为只能适应“大机器”的环境,所以也将同样被淘汰!  
  我跟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朋友又收到了老师的短信。 现在科技发达了,老师不用开家长会就可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 短信的内容是,老师提醒家长,孩子当天的作业是什么,要家长帮助孩子完成。 于是,我们又顺便谈起教育。 他自己是反对给孩子留作业的,但是那是老师的要求,他也无能为力。 因为,如果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就会对孩子态度很不好,进而压抑孩子。 他认为,现在的教育系统教出来的学生没有前途,所以他除了孩子喜欢的舞蹈和跆拳道之外,什么班都没有给孩子报。 但是,考虑到孩子需要有一个相对好点的学习环境,他在好几年前交了几万元的“择校费”之后,让孩子进了一个比较有名的学校。 他每年还要给老师送购物卡,这样的话,孩子即使学习成绩普通一点,老师对孩子的态度也能好点。 同时,他还要时常请相关部门的人吃饭,保持与他们的关系,以便孩子上初中的时候,也能有交“择校费”进入那个好学校的机会。 他算了算他给孩子的“教育”投资,即使在没有“教育”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他为孩子的整体投入,在最最保守的情况下,将超过100万。   
  但是,即使他已经给孩子铺好了所有的路,让周围所有的老师都对孩子不错,他的孩子仍然不快乐,非常的不快乐。 他跟我谈了谈他孩子的近况,对孩子产生深深的忧虑。 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其大胆、活跃、敢作敢为的特点越来越突出,跟学校的要求也越来越显得格格不入。我跟他说,这个孩子如果上了社会,将会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会成为领导者。 如果在“独立人”的理念下,孩子在学校里已经“脱颖而出”,被作为未来的领导者而培养了。 但是在“工具人”思路下,即使是一个强调“素质教育”的学校,孩子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仍然不被认可。 所以,孩子也在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在情绪上越来越消沉。 我建议朋友,尽可能用所有的资源,保护孩子现在的所有特点。 否则的话,孩子就完了。 因为,这样的孩子无法适应现在的学校文化,那么如果老师对孩子逼得太紧,孩子就会在心理上发生严重扭曲,变得非常极端。 而即使孩子能够适应了学校文化,将来也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然后变成失败者。   
  在“独立人”和“工具人”的不同理念下,“好学生”的标准大相径庭。 “独立人”教育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变得平庸。 在“独立人”教育中,“调皮捣蛋”是个褒义词。 一个学生如果非常活泼、活跃,即使是净出坏点子,那么也是老师喜欢的。 老师可以通过把一个“坏学生”转变成“好坏参半”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 而一个学生如果很驯良,但是个人毫无特点,而且学习平庸,那么将是教育的“噩梦”。 而如果这样的学生变成“平庸的大多数”,那么教育将变得像“狗咬刺猬”一样,难以找到“下口点”。 这时候,教育必须要研究学生们的家庭背景,分析家庭背景给学生们带来的影响,帮助孩子克服压抑状态,重新回到“鲜活”的生命状态。 而“工具人”最担心的正好相反,就是孩子们具有创意,而且敢想敢做,保持活跃的生命状态。 因为,“大机器”需要的是“工具”,而工具应该是没有任何感情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大机器”的顺利运转。 而如果学生们思维活跃,充满创意,而且敢想敢做,那么随时会发现“大机器”的关键弱点,通过“颠覆性创新”淘汰“大机器”。因此,“工具人”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压抑生命状态,让孩子们从小就认为“大机器”是正确的,然后通过个人“工具化”,增强“大机器”的控制力。   
  在大城市的大街上,有时候会看到背着大大的书包的小学生,有的还拉着拉杆箱。 我就想他们背的不是书,而是大人们强加给他们的精神负担。 我在国外的时候,每当碰到小学孩子上下学的时候,就会跟孩子打招呼。 这些孩子基本上就是两手空空,因为他们不用买教科书,更不需要所谓的“教辅资料”。 我一般就会问孩子们,他们愿意上学吗? 他们无一例外地回答,愿意。 我想在国内,这些问题根本就不用问了。 从孩子们一个个疲惫的表情,沉重的步伐上看,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了。 孩子作为快速成长的幼小生命体,需要健康的体魄,知识的滋养,大人的关心爱护,以及在关键事件上的正确引导。 但是,“工具人”教育要做的,就是打压生命体的成长,因此以重重的书包为关键特征,来实现其目的。   
  “工具人”教育环境下,孩子从小就被当成“工具”。 在“独立人”教育环境中,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分得非常清楚。 大人必须拥有自己的事业,然后创造出物质和精神财富,给孩子做榜样,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在资金上支持孩子的冒险事业。 比如说,比尔 盖茨发了大财,但是他的父亲自己通过努力,赚了足够多的钱。所以,父母没有沾他的一点金钱上的光。 当然,他的父亲最初作为他的慈善基金代表,到处帮他捐款,算是“沾”了点心理满足上的光。 而在“工具人”教育环境下,大人们要通过孩子这个“工具”,实现自己目的的。 很多虽然自己才30多、40来岁,但是心理上已经失败的家长,想的不是自己通过持续的教育,增强自己的能力和实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命运,而是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自己天天打麻将,却希望孩子一天学习15个小时;自己做工作上瞎混,却希望孩子学习认真;自己没考上大学,却希望孩子考上大学;自己不进行自我教育,提升自己的职位和待遇,却希望孩子找到好工作,然后通过所谓的“乌鸦反哺”,剥削孩子的收入。   
  孩子更是成为老师的“工具”。 在“独立人”教育中,老师的作用是培养孩子的天赋,让孩子的天才闪光,使孩子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 孩子的天赋和天才是任何一个固定的考试无法测试出来的,只能在社会上进行测试。 所以,考核老师的标准就以“人性”为核心,专业能力为辅助。 而“工具人”的教育是以“大机器”的要求为标准,也就是考试能够考出来的内容为标准。所以,“升学率” 成为在“工具人”教育下,衡量老师水平的唯一标准。 而“升学率”的唯一标准是符合“大机器”要求的课程的成绩。 比如说,数理化等自然科学课程是工具的基本要求,政史地等关系到社会的课程,也要按照“大机器”的要求“灌输”给孩子。 那么,老师必须就要每个孩子努力提高成绩,达到“升学率”要求,表现自己的水平,提升自己的待遇。 现在,不少高价补习班,就是善于训练孩子成为“工具人”、提高成绩的老师组成的,因为符合了家长对于孩子作为“工具”的期望,顺便赚家长的钱。   
  对于“要求更高”的老师,孩子的“工具人”作用就体现的更加明显。 比如说,有的小学老师在一开始带孩子的时候,就要调查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并且开始进行家长谈话。 比如说,我的朋友社会关系比较广,家庭收入比较高,立即就成为老师 “重点关注”的对象。 老师经常会找我的朋友谈话,分析孩子的现状,给孩子提出要求和希望。 这也就意味着,我的同学必须定期地以“购物卡”为象征,对老师的特殊关照表示特殊的感谢。 由于这个孩子“多才多艺”,所以老师就让孩子参加她的班。 而像这样“重点关注”的孩子,根本参加不过来各个老师办的班,所以朋友就谢绝了。 相信这么做,大家都能想到是什么样的后果。 以前一个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在一个月内遭到老师数次在全班面前点名批评。 于是,朋友又找了个机会,“顺便”找老师问一下孩子的情况,“顺便”准备了一张购物卡。 于是,孩子从第二天开始,又成了“好学生”。 我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总是会聊到孩子,总是会发现新情况。 我的朋友觉得很不理解。 我跟他说,你对教育的理解错了。 记住一点,现在不是老师为孩子服务,而是孩子为老师服务。 思考清楚这个问题,你就觉得所有现象都正常了。   
  在“工具人”教育系统下,优势教育资源自然向强势群体聚集。 这种强势资源的聚集,不仅仅反映在我朋友的孩子身上,更反映在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层面。 比如说,“工具人”教育系统的社会背景是,教育附属于“大机器”。 因此,教育资源根据和“大机器”的远近,形成明显的级别差。 离“大机器”最近的地方,“大机器”对投资的力度最强,也就拥有最强的教育资源。 比如说,一些关键的大城市,集中了几乎所有的社会教育资源。 而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因为离“大机器”最远,所以基本上没有教育资源。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农村出来的朋友们,历尽艰辛才能够达到一个核心大城市孩子只要随便努努力就能达到的水平。   
  再多说一句,很多孩子“网络成瘾”的问题。 请有孩子的各位朋友注意一下,“网络成瘾”是个典型的“工具人”思维概念。 孩子本身的生命是活跃的,需要活跃的教育体系来支持他们。 但是,现在的“工具人”教育却压抑孩子的天性,让孩子的几乎所有时间都耗费在毫无感情和人性化的“灌输”和“作业”中。 孩子比如讨厌这样的教育,必然要反抗或者逃避。 同时,互联网是个神奇的世界,是个充满创新和互动的活跃生命体,必然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而且,美国教育专家的实验表明,孩子上网学习的速度极快,比成人快的太多太多。如果能够组织孩子进行小组式上网,更能够加快孩子的上网学习能力。 因此,在“独立人”教育中,无数孩子痴迷于网络,并且在“互联网经济”中,很轻松地就颠覆旧的经济形式,成为“互联网”富翁。 而“工具人”教育则害怕孩子被“互联网”吸引走,导致“工具人”教育被互联网“釜底抽薪”。 因此,利用所谓的“网络成瘾”,威胁家长,保持对孩子的控制。 从这个角度来说,家长如果真正关心孩子的未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孩子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当然不能让孩子过于沉迷)。 如果再有条件,可以鼓励孩子组成小组,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 这是因为,未来的世界是“互联网”所代表的“独立人”文化时代,只有“独立人”才能生存和发展,获得作为“人”的尊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9:22:13 | 只看该作者
当人们做错误的事情的时候,总要付出代价。 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时间的早晚。 当广大农村地区的孩子,因为缺乏基本的教育资源而无学可上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广大农村永远改变不了落后的面貌。 而城市的孩子被当作“工具”对待,过早承受社会给他们的压力。他们过早地失去了童年的天真和快乐,过早理解了“世态炎凉”,也过早地让生活“压弯了腰”。 而且,当优势教育向家长掌握优势资源的孩子倾斜的时候,让孩子们的思想里充满了功利的想法。 功利-或者说既得利益导向-的思维,让孩子变得甚至比大人更加世故。 我相信,有的孩子说“长大要当贪官”,绝对不是开玩笑,而是发自内心地说出大人不敢说出来的话,原来“皇帝没有穿衣服”。 每个人做错事情,最后都要受到惩罚,甚至审判。 但是,人们以为教育的周期长,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发生,或者不会很快发生,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人们开始接受惩罚的重要节点。   
  孩子在“工具化”教育的方法下成长,必然具备“工具人”的关键特征。 “好学生”的意思就是会做数理化题,会考试的学生。 没人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综合技能等等。 因此,即使是成了大学生,仍然像“大儿童”一样,缺乏独立的意识,缺乏独立的思维和见解,更是缺乏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独立能力。 在2002年美国经济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耶鲁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对本科毕业生说,他们是社会的精英,应当起到领导社会发展的作用。 但是,“工具文化”从小开始灌输,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底层思考。 在大学生比例比美国低的太多的中国,当没知识没文化的既得利益者对大学生说,大学生已经过了“精英时代”,进入以实际技能为主导的“工具时代”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就相信了。 所以,不少大学生开始学习所谓的具体技能,本来应当定位“知识精英”、推动社会前进的大学生,将自己定位为“高级技工”,也就是“工具人”。 而一旦“大机器”出问题的时候,大学生也就失去了方向。   
  2010年,大学生毕业生将面临一个新的困难之年。 二、三月份开始,700万准备新毕业的大学中,绝大多数将完全失去方向,面临着无工作可找的情况。 2009年,广州的数据低于10%,到2010年,这个数据将更低。 而且,比2009年更加严峻的是,2010年积压的不仅仅是2010年的大学毕业生,而是2009年毕业的绝大部分毕业生仍然在寻找工作,同时在经济困难时期,更多失去工作的具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也重新回到人力资源市场,争夺越来越少的职位。 到2010年六七月份,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不必要找工作了,不是因为大家都找到了工作,而是因为没有工作可找了。 很显然,已经花了家里十几万、几十万的大学毕业生们,又要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到底要去干嘛? 准备考研吗? 只不过是将失业的期限推后几年而已,而且比例相当有限。 考公务员吗? 几千分之一的录取比例,而且是内定的名额,一般人只是做个分母。 进垄断企业吗? 不是本系统子弟(大机器的一部分),相当“工具”都没有资格。 那么,方向在哪里?   
  暂时找不到工作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未来的方向! “工具人”的价值是依附于“大机器”而存在的。 现在,“大机器”不需要“工具”了,那么这些“工具人”就得自谋出路。 但是,长期以来,“工具式”教育系统只教孩子们做数理化题,从来没有告诉孩子们,真实生活中什么是有用和实用的知识,如果在生活中碰到困难该怎么办。 看看大学里面教的课程,到底有几门专业课程是有用的?在有用的课程中,到底有多少内容是超前于时代的? 即使不超前于时代,有多少是与时代同步,能够现学现用的?还有多少课程是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生活的? 大学生们了解社会真实的运作机理吗?了解真实社会的发展方向吗? 他们在课余时间做的事情,是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吗? 那么,让对社会一点都不了解、连工作都找不到的大学毕业生们去“创业”,可能吗? 可以说,大多数“读死书、死读书”的大学生们连社会的大门朝哪里开都找不到,更不用说去进行异常“艰难凶险”的创业了。既不知道如何找工作,更不可能“创业”的大学生们,出路到底在哪里? 
  学生家长必须进行反思了!如果说,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率给人们敲响警钟,那么2010年人们将全面被迫思考“工具化”教育系统的问题了。 父母每天逼迫孩子做作业是在干什么呢? 肯定是要让孩子上个好大学。 为什么上好大学? 因为,在人们的普遍观念中,上大学后就会有个工作,上了好大学就会有好的工作,好的工作就意味着好的收入和好的前途。 这是三十多年来,人们想像之中的上学与获利之间的逻辑。 但是,突然之间,人们发现,社会逻辑变了。 似乎就在顷刻之间,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的工作的逻辑已经行不通了。 2007-2008年,大学生们还能凑合找个跟知识或者专业挨点边的工作;到2009年,大学生们已经找不到什么正经工作了,但是还能找到所谓的“低价实习”的地方;再到2010年,新毕业的大学生可能连实习的地方都找不到了。那么,以后的家长必然要思考,大学已经变成了一个“死胡同”,花钱和花时间还值得吗?    
  “工具化”教育系统将发生连锁反应。 中国的父母无疑是非常功利的,就像人们炒股票那样功利一样。 当股票价格涨起来之后,人们就蜂拥而入,希望从中获得“一杯羹”;当股票跌下去,让买股票的人们已经损失惨重的时候,人们又急于斩仓,于是在“黎明前的黑暗”倒下。 同理,父母们必须要看到大学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实际利益,才愿意给孩子进行大量投资。 当大学变成了“死胡同”,那么花费巨资、牺牲家长的大量时间、牺牲孩子的休息和娱乐,然后再上大学,还有任何意义吗? 如果上大学没有任何意义,那么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的初高中还有学习的必要吗? 家长们花费巨资给孩子“择校”,通过给老师送礼“讨好”老师,给孩子花很多钱购买教学相关材料,这些花费在突然之间,似乎都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费用。尤其是在生活日渐艰难的环境下,家长必然要认真考虑考虑自己的钱花得值不值了。   
  更重要的是,人们感觉到依附于“大机器”的教育系统正在面临瓦解。“大机器”的主要特点是,力量强大,可以让很多人依附。 但是,“大机器”的最关键弱点,就是无法应对“经济变局”。尤其是面对国际经济危机的时候,“大机器”更容易被淘汰。 比如说,在广东沿海地区,有一些曾经成为业内领导者的出口加工企业。 这些企业吸引了大量的员工,也就需要相应的“工具型”大学生管理人员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转。 这时候,“工具人”也就获得了一定的收入,而且企业已经这么大了,所以人们都在憧憬着企业能够上市,人们也能获得一些股票,小发一笔财。 但是,当国际金融危机突然爆发之后,一些这样的大企业很快倒闭关门,让人们“措手不及”。 其实,危机的征兆早在2007年就已经显露出来,但是大家作为依附于“大机器”的一部分,根本没有看到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大机器”的变化,或者人们看到变化也不愿意承认,最后大量人员只能面临失业。 这时候,依附“大机器”的教育还在为“大机器”培养着相关的人员。 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些正在培育的大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接近被社会淘汰的状态了。   
  另外,依附于“大机器”的教育必然是学位“工具化”。 工具往往就意味着可以复制的,缺乏价值感的。 培养“独立人”的大学是一个社会的“灯塔”,照亮整个社会的进程。 在依靠大学崛起,创立现代大学体制的德国,其前总理科尔说:“我们德国人对大学教授的尊重远远超过对商业巨子、银行家和内阁部长,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而德国的博士学位意味着意味着极高的含金量。 博士意味着一个聪明而且勤奋的人,在某一专业领域通过十年左右的学习和研究,达到实现创新的能力。 而且,在获得学位后,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研究。 这种学习和研究是基于“知识至上”的思想,或者说是“为了知识而知识”,“为了理论而理论”的原动力。 知识创造经济发展,这些博士领导着德国尖端科技创新,推动德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而在一次高等教育国际会议上,人大校长纪宝成称:“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 也就是说,学位已经成为一个工具。 在职官员能够获得学位,说明博士学位只是一个“附属品”。 一些官员读博士很容易,跟导师沟通沟通感情,找秘书或者助手听听课、做做笔记,找高水平“枪手”写写论文,就能得到博士学位。 然后,拿着博士学位的官员立刻就跟一般官员不一样了,博士领导也就意味着“更高”的管理水平,也就有了更好的升迁跳板。 同时,大量无权无职的学生博士候选人,只能靠自己艰苦的学习,靠给导致做“免费包身工”,最后才能够拿到博士学位,但是这样的学位在社会上还能体现出什么价值感呢?   
  需要明确的是,“独立人”教育并不意味着像鲁滨逊那样,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 “独立人”教育指的是,帮助学生获得普世价值创造能力,不依靠某个“大机器”也能够生存。 比如说,在“大机器”教育系统下成长起来的“工具人”,为“大机器”而骄傲、而自豪。 因为,他们依靠着“大机器”就能获得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还有二奶、三奶等。 但是,这些人长期在“大机器”庇护下生存,已经失去了独立生存能力。 比如说,一些企业官员离开企业后,立刻从家门口“车水马龙”、家里日进斗金,变得“门庭冷落”。 而如果让这些“工具人”离开大机器,那么他们的优越生活可能立刻变得非常窘困,甚至失去生存能力。 因为,只有“大机器”认可这些“工具人”,到了其它地方人们根本不认可“工具人”。 所以,“工具人”的最佳策略就是尽力维护和支持“大机器”的运作,以便自己也能够获得“一杯羹”。 同时,“独立人”教育是引导受教育者,可以独立于任何一个组织而存在。 比如说,一个德国博士毕业后,可以随意在欧洲或者美国的相关对口企业找到一个高薪的工作。 然后获得高收入。 这就是“独立人”的实力,以及实力带来的社会普遍认可。   
  在平静的海面上,每个人都是好舵手。 在“独立人”教育系统中,知识是帮助受教育者学会应对生活困难的能力。 越在艰难的时刻,越能够显示出知识的力量,知识领导社会前进的作用也就越显著。 但是,“工具人”教育系统中,从来没有想过帮助受教育者获得相应的能力。 而当经济危机来临时,真正让家长恐惧的是,发现现实竟然如此让人“不寒而栗”。 在想像中,自己的孩子上了大学,似乎就等于已经是“成功者”了。 但是,当国际经济危机一来,“工具文化”的大学和“工具人”大学生的问题就开始暴露出来。“工具”文化的大学依附于“大机器”久矣,已经不知道社会正在发生什么,更不要说以前瞻性眼光,领导未来社会的方向了。 所以,面对危机,学校不是引导学生更好地应对危机,并且以对未来社会潮流的洞察,以及新的知识和技术,引导学生和企业实现新的发展。 这些大学又开始传承“传统”,将大学生毕业生们最后一次当作“工具”,于是让学生们实现了大量的“被就业”。 而学生则更加迷茫、无助,刚刚从“故纸堆”里出来了的学生,没有学过如何适应社会变化,更不要说应对经济危机了。
    2010年,标志着“工具”式教育难以为继。 可以说,2010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并对整个社会形态产生深远的影响。 已经毕业的1000多万往届大学生毕业生仍然不知道工作在哪里,2010年将毕业差不多700万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在2010年招生后,大学中又有差不多2000万在校生,还有无数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的中小学生。 在现有的大学教育走入死胡同之后,这些大量的学生在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问题。 越来越明确的经济形势,已经开始逼迫家长们重新思考自己对教育的认知,对孩子成长的认知,对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的认知。不论是大学生对自己人生方向的选择,还是家长对教育系统的认知,都将产生巨大的变化。而不论大学生的反应,还是广大学生家长的反应,都意味着对中国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7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9:23:21 | 只看该作者
三、“大机器”经济的思考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独立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因为,一个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时代正在徐徐“拉开帷幕”。 新的竞争时代,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决定未来社会的经济方向,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 而一旦全面竞争进程开始,“独立人”将引领经济的进程,同时促进思想的繁荣和文化的开放。 同时,“工具人”则充满恐惧和压抑,因为很多“大机器”正在被竞争淘汰,依附于“大机器”的人们则失去生存依托。也就是说,不同的教育造就不同的人,适应不同的经济环境,并且创造不同的经济结果。 因此,人们面对同样的经济前景,作出不同的反应。   
  “独立人”之所以对未来充满希望,是因为拥有高级的智慧。 社会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有的人依靠“操纵大机器”获得个人的利益,并且控制众多的“工具人”。 就像满清人入关,屠杀汉人之后,捡起“儒家思想”,立刻让很多当时的汉族读书人“依附”过来。 然后,这些汉族读书人作为满清的“工具”,开始驯化其他汉人,于是全国汉人都成为“奴才”的局面形成了。 而作为“独立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考虑的不是成为“大机器”的工具,而是要废掉“大机器”,于是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当满清被推翻,溥仪下台之后,那些通过八股科举制获得功名的人,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升官发财”之路,人生走进了“死胡同”。 同时,当时北大、清华、黄埔等现代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以及“留学归国”人员组成的新知识阶层,很快填补了中国的知识空白,开始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年轻人,并且主导社会的发展进程。   
  21世纪,更是“独立人”的世纪。 “独立人”与“工具人”最主要的思维差异是,“独立人”强化竞争导向,看到“大机器”的致命弱点,然后通过击垮“大机器”,获得个人的“跨越式”发展; 而“工具人”则为“大机器”服务,维护“大机器”的地位。 在打垮“大机器”的过程中,自然会有很多困难,也会冒很多的风险,但其实结局早已经注定。 因为,只要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让一个人内在的天赋和知识获得有效的整合,成为高等级的智慧,其力量远远大于“大机器”。 或者说,再完美的“大机器”也有弱点,而且最关键的弱点是,“大机器”是死的,是缺乏人工智能的,而且“大机器”成本高、行动缓慢,无法适应外界形势的变化;同时,缺点再多的“独立人”只要具有足够的智慧,也能够轻易打败“大机器”。 因为,每个机器都有一个总开关,只要具有足够智慧的人找到总开关,并在合适的时间关掉总开关,这个机器就瘫痪了。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最为流行的企业词汇之一就是“恐龙”,是指规模巨大、成本高昂、行动迟缓、失去客户需求导向的企业。 那么,“独立人”或者是“单枪匹马”,或者是“朋友同心”,依靠自己的“知识实力”,建立“知识型企业”。 这些知识型企业依靠客户需求导向、灵活、低成本的方式,轻松地从“大机器”的手中,抢夺客户,让“大机器”失去客户来源和收入来源,自然也就亏损然后倒闭。 微软、Intel、Google等等新型企业,都是“白手起家”,从两个人开始,通过满足客户需求,击垮竞争对手,获得迅速的发展,实现高额的利润。
  而已经成为“恐龙”的“大机器”们,也必须在“独立人”的领导下,采取适应时代竞争的措施,通过建立“客户导向”和“企业瘦身”,才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咨询顾问出身的郭士纳在拯救IBM之后,写了《谁说大象不能跳舞》的回忆录,记录了当时如何改造IBM这个“大机器”,如何通过建立市场导向,打破内部的官僚体制,通过大量出售有形资产进行“瘦身”,并且持续对内部组织进行重组,使IBM从破产的边缘重新回到发展的轨道。 而郭士纳当时的重要措施中,包括清除一些阻碍企业发展的“工具人”,为年轻的人才创造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 经过郭士纳的改造,IBM成为客户需求明确、聚集IBM优秀员工的聪明才智,行动敏捷的“跳舞的大象”。   
  可以说,未来社会的经济竞争,就是“独立人”掌控“大机器”、淘汰“大机器”的竞争。 “工具人”的出发点是为“大机器”服务,也就是被“大机器”所控制;而“独立人”的出发点是如何控制“大机器”。 而“工具人”与“独立人”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工具人”学习低级的知识,失去对高级智慧的追求。 比如说,我哥如果具有强烈的“独立人”精神和思想,那么“停薪留职”的结果就会不同。 如果我哥当时从“独立人”的角度出发,就会出去积极跑市场,到江浙和广东找客户。 找到客户之后,回过头来用低价雇佣他的分厂。 也就是说,通过控制客户资源,让分厂给他打工。 更重要的是,他是整个分厂技术能力最强、技术最全面的人。 他有能力制定出最符合客户需求的方案,主导客户需求,然后让分厂长期作为他的“低级打工者”,为他创造效益。 但是,由于我哥已经习惯了作“工具人”,所以没有这个意识,他丧失了一次作为“独立人”发展的黄金机会。 而跨国企业的道理也一样,就是按照“垄断客户、垄断技术”的模式,控制中国的出口加工企业。   
  人是习惯的俘虏。 如果让“工具人”掌控了资源,那么往往就会按照“大机器”思维方式配置资源。 比如说,在1990年代,所谓的“国际分工论”、“资源禀赋论”、“雁行理论”等成为社会的主流理论。 这个理论说,根据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中国的人工成本低,就应当发挥低人工成本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中国人的人均收入。 但是,这些理论没有说,亚当斯密说“劳动者工资是经济发展的标志”。 如果按照亚当斯密说的,那么首先应当从提高农民收入和工人工资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全盘思考。 那样的话,可能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就完全不同。 也就不会通过“工人下岗”潮,来解决所谓的改革“攻坚”的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1990年代开始盛行的理论,以及后来很多人强调的“人口红利”,都是对于1950年代经济理论的回归,也就是对于“大机器”思维方式的回归。 这样的回归,结果就是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社会资源亏损模式。 而“工具人”的行为随着“大机器”思维模式,也开始了学习模仿-落后-再学习模仿-再落后的人类资源亏损模式。 这个模式的持续深化,形成了今天的中国经济现象。   
  中国从“一五”开始计划经济。 在此期间,采用苏联经济模式,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对发展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 当时,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中南、西南等多个民国时期已经形成工业基础的大城市,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也就是“大机器”建设。 而广东、福建等地,考虑到战争等因素,被作为“战略前线”,没有建设大规模工业基地。 围绕这些工业基地,形成了社会资源的集中配置,比如说教育、医疗、养老等支持性服务系统。同时,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和提高工业品价格的“价格剪刀差”,实现农业支持“大机器”的目的。 可以说,绝大多数社会资源都在为“大机器”的运转而服务。 在这个时候,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一方面需要负担“大机器”运转的成本,另一方面得不到“大机器”运转带来的好处。 所以,在当时农民“进城”是个非常艰难的事情,因为如果能够进了城,就能够沾上“大机器”的光。 不论考上大学,还是直接进厂当工人,都有幸成为“大机器”里的“螺丝钉”。
  
  改革开放之后,虽然以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结束了过去农民不能自主种田、不能自主养殖家禽家畜、不能自主种水果蔬菜的禁锢型政策,初步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但是,“大机器”型思维模式已经固化在人们的脑海中。 一方面,“南海画了个圈”,全国的资源又集中配置到深圳,形成了显著的“窗口效应”。 而这个窗口仍然是“大机器”的思维模式。 于是,围绕深圳这个“大机器”,广东的经济开始了“蓬勃发展”的过程。 在微观层面,“孔雀东南飞”,大量的人员开始向以广东、深圳为主导的广东地区集中。 由于广东的地域文化特点、当时的社会知识导向,以及政策主导思路,深圳本身成为鼓励个人发展的重要基地。 “独立人”的思想在广东得到最高程度的鼓励,广东也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 另一方面,在全国各地大量地方集体企业、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开始建立,仿效“大机器”的模式,建立工程,引进设备,建立“小机器”,并且吸纳当地人口就业。 同时,各个“一五时期”建立的大中型企业仍在运转,于是形成了“热火朝天”的经济增长局面。   
  1990年代中期之后,国家政策开始向北京、上海倾斜。 在中央大量向上集中财政税收后,北京自然成为“近水楼台”,成为资源最为集中的核心地区。 于是,北京的学校、医院、交通、金融等资源优势继续增强,成为全国相关服务最为集中、质量最高的城市,促进了当地服务业的“爆炸性”成长。 同时,上海开始成为比深圳还大很多的经济“大机器”。 上海实现建设大发展,尤其是浦东大开发,让上海成为高楼林立的城市。 而且,上海也形成了多家大型国有企业,成为支持“核心大机器”的“大机器”。 围绕上海,形成了珠三角的资源聚集,形成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开始大量扩招,为“大机器”提供更多的“工具人”。   
  不过在这个时候,问题开始露头了。 大家都知道,当时以东北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已经难以为继。 几十年来,这些老工业基地的“大机器”没有过系统的升级改造,没有过研发创新,只有“修修补补”。 而运行了几十年苏联设备,本身质量就不是非常可靠,即使再精心地维护,也无法持续。 那么,当这些“大机器”运行不下去的时候,为大机器服务的人们也就被“下岗”了。 而为这些老旧的“大机器”服务的工人们,因为只是作为“工具”被使用,几十年都没有经历过相关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所以大多数人都缺乏专业技术和能力。 那么,离开了“大机器”就等于成为毫无技能的人,所以只能回家,或者从事低要求、低工资的工作。 这个情况反映出,“大机器”的投资是巨大的,成本是高昂的,国家能顾了一个、两个或者几个“大机器”,但是顾不了那么多的“大机器”,所以老的“大机器”就只好被委屈了。 就像歌词里说的,“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   
  2005年,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成为国家战略之一。 这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大机器”的崛起,大量资源又涌向了滨海新区。 同时,出口加工经济处在“热火朝天”的状态之中,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地区的加工业极其火爆,很多人看到经济正在“势不可挡”地增长。 但是,就是在这个时候,在很多人不注意的状态下,深圳早已经悄悄地处在衰落之中了。 越来越摸透中国加工企业底细的跨国公司,开始持续地压低加工企业的价格。同时,大规模通货膨胀也在慢慢开始加速。 而“一五时期”的老工业基地处于类似于美国东北的“钢铁生锈带”的境地。在美国,由于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大量投资,发展了互联网和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并且开发现代服务业,重新塑造了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关键城市,开始了东北部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的努力。 但是,由于中国的社会资源基本上向北京、滨海新区等地倾斜,老工业基地已经失去了复苏的可能性。 同时,大学扩招还在持续,大学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已经开始面临找工作难的境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沿海的“大机器”开始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局。 早已经开始衰落的广东加速了衰落,而且似乎是朝着难以复苏的方向下滑。 广东一些地方的市政管理和治安已经成为很多外来人口的“噩梦”,因此即使是经济不景气,广东的“用工荒”仍然在继续。 在上海,由于大型国企的“遮挡作用”,让中小型私人企业根本得不到“阳光雨露”,也就难以获得发展,在上海工作的人们更多地需要为大型国企和外资企业“大机器”服务,通过作“工具人”生存。 但是,随着外向型经济形势还在下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型国企和外资企业也开始面临很大的问题。 另外,除了出口加工型经济与广东一样受阻之外,江浙的“植入型”经济也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前几年,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外资“大机器”的入驻。 但是,随着经济的持续变冷,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也在艰难度日。 而且,如果一家比较大的外企撑不下去,那么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导致更多的企业大面积地撤离。 那么,现有的很多工作岗位也就保不住了。 问题是,在这个时候,大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而且都是按照为这些“大机器”服务的“工具人”方式培养的。 也就是说,当需求还在持续减少,甚至开始负需求(更多的失业者争夺现有的工作),这些大学毕业生也就开始面临更加艰难的时刻。   
  迪拜危机是一个预警,表明新兴国家的经济下滑并没有结束。 而如果这些国家经济状况持续变差,会拖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进入新的一轮经济衰退之中。 新的衰退就意味着消费进一步萎缩,导致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变冷。 也就是说,世界产能过剩的局面进一步深入,那么也直接会影响到中国的生产状况。 尤其是对于这些“大机器”,产能过剩达到15%-20%的时候,可能就难以为继了。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现在的经济状况是,老的“大机器”已经基本上报废了,而新的“大机器”面临“无米可炊”的困境。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