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wudexin2 - 

[转帖]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9: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医疗与健康 (人口红利基本耗光 续3)
  
  B、 白酒 (续)  
  接上面的内容,从白酒消费开始谈起,说说生产导向型经济与需求导向型经济的差异及特征。 前面说过,生产导向型主要以规模取胜,保护既得利益;需求导向型主要靠人才取胜,创造未来价值。 那么下面继续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   
  两者之间的差异,从价值观开始。 价值观就是一个人认为什么东西最重要,对不同的价值进行重要性排序。 耶稣说:“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神要求我们专一敬拜祂,单事奉他,我们不能既事奉神,又事奉玛门(财利),爱主又爱世界的。” 在经济中,人们也同样是要进行选择的。 而选择的关键在于,是认为物重要,还是认为人重要。 生产导向型经济认为物更重要,因此不关心人,人只是为物质服务的,或者说人是物质的奴隶。 而需求导向型关心的是人,只要有了人,物质可以相应而来,所以认为物不重要。 那么,支持生产导向型运转的价值观,又可以叫做唯物主义,也就是物质崇拜,或者说既得利益崇拜、权力崇拜,把人放在次要地位;同时,支持需求导向型的价值观,又被称为唯心主义,主要是关心人的内在精神,物质是其次,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我思故我在”。   
  当核心价值观确定后,组织制度和组织模式也就基本上确定了。举个例子,在中国历史上,人们打倒皇帝做皇帝。 一次次农民反抗带来了一次次的毁灭性破坏,农民反抗往往起源于吃不上饭,为了口粮的争夺而牺牲人的性命。 因为物质导向的价值观不变,所以制度上也没有改变。 结果,反抗就是一次次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轮回。 其实,不仅仅是毫无意义,而是每次反抗之后,都是物质遭到极大的破坏,人们可以得到的物质更少,上层对物质的垄断更加严重。 然后,人们越来越被固化在物质上,权力崇拜越来越严重,因此权力越来越集中,民众越来越愚昧。 而每次农民起义带来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又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形成恶性循环。 可以说,到了20世纪初,清政府统/治下的社会,人们的文化与精神面貌已经被总结为“东/亚病/夫”。 再看看先秦时期,各国之间激烈竞争,民风淳朴但彪悍,很多人为了朋友两肋插刀,更重要的是新思想层出不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以下是我对两者差异的初步总结:
   生产导向型 需求导向型
  价值观 物质更重要,人为物质服务 人更重要,物质为人服务
  理论基础 唯物主义,也就是物质崇拜 “唯心主义”,精神追求第一
  核心口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思故我在;
  组织原则 人是奴隶,为了物质牺牲人 人是目的,更有效地利用物质
  组织模式 金字塔等级制度 组织扁平化,自由竞争
  政策导向 为上层服务,给下层“洗脑” 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弱者正当权益
  组织表现 上层奢侈、底层贫困羸弱 贤者做领袖,普通人富足
  组织冲突 组织垄断,阶级斗争 群体竞争:企业竞争为主
  建筑特点 高楼大厦,形式大于功能,人被忽略 人性化主导,形式服从功能
  宣传特点 关注上层,歌舞升平 关注民生,暴露问题
  社会保障 资源集中为上策服务,底层得到既贵又差、或者什么都没有的系统 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通过相互争吵和妥协,达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效果  
  价值观不同,世界也就随之不同。 不论是经济学理论的变革,还是技术革命的推动,最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带来的是思想的解放。 在西方社会,文艺复兴和从马丁路德开始的宗教改革合流,开始解放人们的思想,打破罗马教廷对宗教的垄断,推动了社会的重大变革。 重商主义从新教占据主导的地区开始发源,推动了贸易的增长,实现了早期的经济优化与变革。 之后,工业革命从一个被偶然踢到的织布机开始发源,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而每个时期的社会发展与变革,都是与相匹配的经济理论互为因果,共同实现思想的变革、知识技术的普及、以及经济形态的进步,进而影响到国家竞争和产业竞争的此消彼长。 而国际竞争与产业竞争的变化,又决定了投资、外汇、商品价格等等浅表层的变动。   
  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最近一次的“互联网革命”。 从经济理论来说,互联网建设的起点,是每个节点都“平等”的价值观念。 平等的方式连接,网络化沟通,分布式计算等思想从最初就被深深地嵌入互联网的灵魂中。在这个网络之中,你不用担心你在现实世界中只是一个无人理睬的“underdog(丧家之犬)”。 只要你的精神足够强大,你的思想足够新颖与合理,你会马上得到他人的认同。而所谓现实中的权力、物质和洗脑都开始变得无效。 人们在这个网络之中,不知不觉地就增强了平等、自由、互助的思想,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人们的精神,都是网络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渗透,虚拟世界有时候甚至比现实的物质世界的作用更加强大,因为虚拟世界关注人们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它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任何想通过物质上的权力控制它的行为,都要遭到强烈的反弹,然后被人们通过技术得到化解。 所以说,价值观理论和技术革命创造了互联网为核心的社会革命,而互联网反过来又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   
  好,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现实社会。 根据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在生产导向型的经济中,资源主要向既得利益者倾斜,为既得利益者服务。 那么,谁能够成为既得利益的核心,谁就拥有了最大的资源,免费享受到了最大的服务。 经济资源如此,所以高楼大厦、便捷交通、名车豪宅、飞机游艇、锦衣玉食、医疗保健等等;社会资源如此,新鲜空气、洁净水源、山清水秀、媒体关注、人们羡慕等等。 于是,人们为了利益而争夺,只要能够抓到“耗子”,怎么都行。 所以,人们都“向上看”,希望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不需要太大的功夫,就能获得超额的利益。 可以说,在这样的经济中,人们越往上就越生活轻松、经济富有、物质享受,而越在底层就越工作劳累、物质贫乏、精神痛苦。 那么,谁不愿意过上层生活呢? 所以,社会就教导人们要读书,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唯物主义的意思是,即使读书这样的精神活动,目的也是为了物质。   
  与之相对比,在需求导向型经济中,人们的状况就完全不同了。 人们必须通过为他人创造价值,然后通过价值交换,获得个人的价值回报。 那么,越富有的人就需要越大的付出。 比如说,比尔 盖茨必须是个战略思想家,贡献战略价值,才能够获得微软员工的认可;他必须是个超级销售员,把产品以最低的成本,换一种方式卖出最大的价值,才能够获得收益的增长;他必须奉行节俭之道,才能够让销售比成本增长的更快,获得更多的利润;他无时无刻地必须关心他的企业,经过长期痛苦的思考,才能够让他的企业保持正确的方向;他必须依靠他的员工,以集体的智慧共同对待外部的竞争。也就是说,他必须持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够让自己的思想更加深邃,才能够领导越来越大的微软,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这是个艰苦的过程,而且是担惊受怕的过程,只有到了完全退休的时候,这个担子才能够放下。   
  在需求导向型的社会中,要想创造财富,或者有效地管理财富,必须要付出更多。甚至可以说,只有工作狂才能富有。 而且,经常不仅仅财富创始人是工作狂,他们经常也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工作狂。 洛克菲勒创造了富可敌国的收入,但是他对孩子的教育极为严格,甚至可以说得上严厉。 这样严厉的结果,就是其后代仍然保持着他当时的工作状态。 有一次,洛克菲勒的孙子说,他工作几十年,每周平均60个小时以上。 他最大的愧疚就是跟妻子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短。 随着他的年纪增长,他逐渐开始减少工作量,多跟自己的家庭在一起,跟自己的孙子们在一起。 所以,当这些人拼命工作的时候,普通人就可以通过比较轻松的工作方式,获得不错的收入。 于是,很多人看到这些富人工作这么辛苦,必须承担非常沉重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生活,这样做并不值得。 于是,人们就减少了工作强度。 虽然收入有所减少,但是能够充分享受生活,享受与家人一起的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9: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医疗与健康 (人口红利基本耗光 续4)  
  我喜欢看电影,尤其是一些经典影片。 当然了,经典影片主要都是美国片。 我看过好多遍《拯救大兵瑞恩》,经典影片之一,在表现残酷的过程中反映人性的辉煌。 后来,有一部中国片,号称中国的《瑞恩》,冯小刚导的《集结号》。 我喜欢冯小刚拍的片子,好多片子都不错。 但是,我跟朋友去电影院看的时候,觉得很不喜欢,因为我不喜欢看同胞相互残/杀的片子。 后来,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叫我去看,我说不去,但是因为是免费的电影票,我就勉为其难地去看了。 到了第二次我看这部片子,来了兴趣,觉得《集结号》号称中国的《瑞恩》确实不假。   
  文化作品反映文化。 嘿嘿,听起来很滑稽是吧。 但是,大家想过什么是文化吗? 我估计很少有人想过。 包括我见过不少搞企业文化的人,看看他们真的比较可悲。 自己都不知道文化到底是什么,就去给人讲企业文化了。 做什么事情,首先需要从定义开始。 失去了对事情的定义,也就失去了做事的基本方向。 比如说,人们都在说股市,都在讲炒股,但是大家知道什么是股市吗? 股市的定义是什么? 股市的功能是什么? 相信绝大多数炒股的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做股市。 因为,如果人们对股市做了明确的定义,就会发现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有本质的区别。 进一步说,中国股市不叫股市,只能叫做企业圈股民钱的场所。 如果明确了这个原则,大家就会理解,为什么绝大多数股民面对的将是“血本无归”的结局。   
  我个人对文化的理解是: 文化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关心别人,顾及别人的感受,那么即使他没有很多的所谓知识,那也是有文化的; 如果一个人学了很多知识,但是从来不关心别人,不顾及别人的感受,那么即使他有很多的知识,那也是“有知识、没文化”。 一般来说,知识和文化是相互匹配,相辅相成的。 但是,对于从小缺乏家教、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关心,即使学到博士,也是没文化,或者像人们经常所说的,没有教养。 打个比方,有些人生长在相互斗/争的年代,心理早就已经习惯于非常扭曲的状态。 这些人即使学了很多知识,但是都没有学会人/性,没有学会关心他人,为了利益不惜戕/害孩子,表现出极为冷/酷的状态。 当他们掌握经济或者社会资源的时候,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通过冷/酷地榨取他人,获得自己的利益。   
  那么,为什么说《集结号》是中国的《瑞恩》呢? 因为,它反映出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像《瑞恩》反映出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它们两个的共同点是,反映出战争的残酷性。 在残酷的战争中,只有战斗队伍精诚团结,才能够以一当十,最后坚持下来。 当然,不论从对战争的理解、对战场上人性的刻画、对整个战争进程的节奏掌控,《瑞恩》都要比《集结号》强很多,这个也是很正常的,大家都知道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都反映出各自的文化特点:而因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瑞恩》把仗打完,就立刻结束了,因为人们都能够预想到后面的结果,顺理成章。 而《集结号》打仗只是个引子,真正的“好戏”还在后面。 而我第二次看,觉得自己看懂了冯小刚的用意,就觉得这个片子非常好了。   
  先说一下《瑞恩》。 瑞恩讲的是在“二战”中,兄弟四人上战场打仗,结果阵亡了三个。 艾森豪威尔知道这件事之后,立即作为最高统帅下令,立即找到最小的儿子,把他送回美国。 于是,一队人马出发去找他,最后保护了他,让他安全回家的故事。 很多看这个电影的人都非常感动,因为这就是残酷战争中的人性辉煌。 其实,对于美军来说,这是个传统。 我看美国一些电影或者读相关的书籍,发现美国人有时候为了抢救一个伤员,结果赔上自己好几个人。 我开头总是在想,这样做值吗? 为了一个人赔上其他的士兵,有时候甚至影响战斗的进程,在做不划算的买卖。 那时候,觉得美国人确实在思维上有问题,净干一些看上去很傻的事情。 后来才发现,聪明和智慧是不一样的。 聪明往往是“条件反射式”的,凭直觉认为这样做不划算;而智慧则是经过系统分析和计算,做一些表面上很不划算的事情,但是非常有利于全局,有利于长远的事情。   
  《瑞恩》的文化基础是《圣经》中所说的:“不让任何一只羊走失”。 没有与美军真正交手的人们,往往感觉美军主要靠装备强大,实际上贪生怕死。 在日军与美军打仗的时候,日本人也以为美军缺乏勇敢精神,缺乏牺牲精神。 但是,真正打仗的时候,日本人就吃尽了美军的苦头。 对于美军来说,每一个人都很宝贵,不要进行无所谓的牺牲,首先培养军人的灵活,减少伤亡。 另外,通过这种积极抢救伤员的方式,鼓励人们的勇敢。 其实想想,如果我们自己在“勇往直前”开拓市场的时候,如果有人在随时准备牺牲自己帮助我们,那么我们将会变得更加有信心,更加有耐力,更加坚强。 而如果我们在前面打仗,后面被人算计,我们怎么可能勇敢的起来。 所以,从整体来说,这种“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信条,让人们变得更勇敢。 另外,美国人为了能够少牺牲自己的士兵,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大力开发先进的装备。 尽量让装备去危险的地方执行任务,把士兵“武装到牙齿”,减少人员伤亡。 而且,美军持续在进行着战争,训练着军队,于是美军越打越强大。   
  《集结号》反映的则是“炮灰文化”。 团长把一个连放在关键位置,抵抗对方的攻击。 然后,跟连长约定,到时候吹号,让他们找机会撤退。 但是,人们最后也没有听到撤退的集结号,全连阵亡,只有连长侥幸活了下来。 后来,因为阵亡的人和失踪的人待遇不一样,而他们这个连的人连失踪的人都算不上,没人知道他们是谁,在干什么,所以什么都没有。 于是,这个连长就开始了长期艰苦的“讨说法”的过程。 后来,又碰到团长当时的司号员,司号员说根本就没给他们吹号,让他们撤退。 这个连长当场崩溃,情绪失控。 后来,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他放这些士兵的坑道,才追认这些士兵为烈士。 艰苦的过程中,没有人支持他,也没有人关心他的申诉。 如果不是最后还找到那个地方,这些“炮灰”就完全像人间蒸发一样,不会被任何一个人记起。   
  这种“炮灰”文化体现在各个阶段。 土改把田地分给农民后,让农民切实高兴了一阵,然后支持了上面,而等58年搞个人民公社,再把土地收回去。 红卫兵和红小兵在鼓动下“造/反”,支持了当时的核心意图,然后立刻通过“上山下乡”,被打发到偏远地区修地球。 后来,小岗村农民签署生死文书,搞土地承包责任制。 这个意思是,如果成功了,你们就没事了,然后功劳归于上面;当然,如果没有成功,这些农民就会被枪/毙,成为了“炮灰”,上面还是没有事。同理,后来鼓励人们“下海”经商,也是一种尝试,看看效果。 结果,很多人被“呛水”之后,觉得“海里”不好玩,想“回头是岸”的时候,发现位置已经没有了。 再到后来,工人下岗,提倡《重头再来》,也就没有以前对工人的各种承诺了。 当然,那些一直坚守在“主要位置”,不去当“炮灰” 的人们,就获得了主要的好处。   
  文化是传承的结果。 “炮灰”文化贯穿在中国历史之中。 吃从春秋战国开始,各国国君就为了自己的“霸业”,驱使人民进行战争。 从秦始皇的集/权专制开始,得到一步步的加强。 秦始皇为了自己一个人死后的享受,可以迫使数十万人劳苦数十年,去做对整个社会福利毫无任何意义的“始皇陵”。 再到后来,从刘邦开始,打下/江山之后,为了自己的权/力延续,开始了“狐兔死,走狗烹”的先例。 赵匡胤则更进一步,黄袍加身之后,立即就杯酒释兵权,把武将们全部赶走,造成了一个极其软弱的宋朝。 明朝朱元璋对跟自己一起曾经“并肩作战”的人更加残忍。 而明崇祯帝朱由检则愚蠢加残暴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竟然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不仅残害当时的栋梁袁崇焕,还把剩下的一些能够打仗的良将一个个弄到前线去送死。 最后,“软体动物”的明朝竟然被流寇所灭,中华大地遭到十万落后野蛮的满族人屠杀奴役。 然后,形成了90年代之后,电视屏幕上充斥的背后留着“猪尾巴”,口中自称“奴才”的“壮观”场面。  
  问题是,当人们短视的时候,不会去思考现象之下的“根源”。 人们会为了虚幻的利益和“美好前景”,甘愿当“炮灰”。 打个比方,专业的投资决策,首先确定的是机会风险和收益。 潜在收益是潜在风险的三倍以上的时候,才会大量投资。 但是,一般的人们为了“蝇头小利”,就可以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进去。 比如说,小岗村农民在用生命多换几口口粮,绝对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但是,农民们为了多这几口口粮,就冒了生命危险,于是成就了“改革开放”。 后来,财政缺钱了,就开始利用股票“试点”,给国企集资。 人们看到股票好像能够赚钱,又开始“炒股”,于是成就了股市。 后来,财政缺钱了,于是就开始“科教兴国”,大学开始高价扩招,人们看到自己孩子上学更容易了,又更加节衣缩食,支持孩子上学,于是又成就了“教育产业链”。 现在社会中,人们关注的大多数现象,都是这种文化的反应。   
  美国之所以让我憧憬,不是因为它有多富,而是它的文化。 财富本身只是最为浅表层的现象而已,它是流动的,是各国之间竞争此消彼长的常态。 而决定财富的,是它的文化传承。 当一群衣食无忧的人,为了跟自己不相干的人的利益,冒着作为“叛/国者”被砍头的风险,签署《独立宣言》,提出“人人生而平等”的文化核心,脱离英王统/治和剥/削的时候,就奠定了美国文化的基础。 即使美国宣告成立了后,也没有一个美国政/府(当时的“大陆会议”不是政府,只不过属于自治组织的协调机构),甚至没有军/队。 对于英军来说,“大陆军”只不过是一群连冬天的鞋都没有,军饷总是被拖欠,经常连饭都吃不上的“乌合之众”。 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还觉得这个事情很光荣,主动提出自己所有的费用自己解决。 然后,打起仗来“屡战屡败”,但是还在坚持打,把一群“乌合之众”终于打成了“老兵油子”。 最后,据说在独立战争最后一战取得胜利之后,信使将胜利的消息传达给“大陆会议”,大陆会议居然没有钱来慰问信使。 最后,还是这些绅士们赶快自掏腰包凑足钱,才避免了连小费都没有的尴尬。 至于华盛顿坚决不做国王,成为美国制度的“基石”这些事情,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就不在这里罗嗦了。
  这样的文化差异,最终体现在社会制度上,尤其是医疗系统上。 那么,什么是社会制度? 说白了,就是整个社会利益机制为谁服务。 华盛顿从打仗到当总统,都是在为当时美国范围内的人民服务。 所以,他自掏腰包负责自己的费用,然后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疏忽。 这样的差事并不好当,所以即使宪法允许他终身连任,他也坚决不当了,觉得自己服务够了,还是回家享清福比较好。 在911英雄、纽约市长朱利亚尼卸任后,布隆伯格为了当上纽约市长,宣布自掏腰包捐钱给纽约市,“贿赂”纽约的选民,也是文化传统使然。 而美国的医疗系统也一样,因为美国政/府在最初“建国”的时候,就是一个总被各州拖欠“会费”的机构。 一个从传统上“小而穷”的财政,总是在各方面“斤斤计较”。 所以,联邦财政从来就没有那么多钱支持医疗系统,也没有能力去整合美国的医疗系统,尤其是支持现在这种越来越“奢侈”的医疗。 因此,出现了花钱很多,但是资源配置有问题的医疗系统。对于穷人来说,仅仅是免费急诊而已。 当然,就跟当年一样,穷人、中产阶级、富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相互指责,然后慢慢减少各方的分歧。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9: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医疗与健康 ( 个人的未来 )  
  个人经济 == (个人现在价值+/-知识+-金钱)X/ 健康X/机会  
  美国政治中有句名言:所以政治都是地方的。 套用这句话,所有经济都是个人的。 对于我们来说,个人收入就是经济。 我们需要关注外部环境,因为外部环境影响我们的个人收入,但是我们更应当关注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自己是个人收入的核心。 比如说,不论外部是“千年盛世”,还是“战火纷飞”,个人失业就是经济萧条;找到工作是经济复苏,工资增长和股票增值是经济发展,股票期权上市和中彩票是经济高涨,个人投资失败和失业是经济危机,个人健康崩溃就是经济崩溃。   
  对于个人经济,我做了一个四则运算算术题,姑且叫它“个人经济的加减乘除”。 “加减”的是内在知识和外在金钱,“乘除”的是内在健康和外在机会。 这个算术题虽然简单粗糙,但是基本上能够说明问题。 如上面的等式,虽然我们的个人经济很复杂,但是关键由以上几个简单的因素来决定。 知识积累是缓慢的、金钱积累是缓慢的,它们形成一个人收入的基础。 外部机会给知识和金钱创造“财富倍增效益”的空间,而个人经济通过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实现“倍增效益”。 健康是本部分的重点,但是决定一个人健康的,并不是健康本身,而是围绕健康展开的各种经济活动。 所以,我还是先在“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之后,再回过头来探讨健康。而这几个因素需要通过核心导向,系统整合,均衡发展,让个人经济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和价值。(个人教育和子女教育问题,我将找个时间穿插探讨) 
  首先,核心导向是追求个人幸福! 危机重重的世界中,只有持续独立自考,懂得追求个人幸福的人,才能够实现经济的潜力。 我在小的时候,因为生活条件还不错,加上父母的宠爱,我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所以,我真的相信世界大同,实现一个完美的社会。 所以,我经常从整体的利益思考,愿意为帮助他人牺牲自己。 结果,虽然我持续学习和思考、专业经验丰富,但是经济状况却越来越差。 为什么? 我虽然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缺乏一种强烈的追求个人幸福的导向。   
  追求个人幸福,首先需要知道自我保护。我很难理解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为了利益争夺,可以采取各种无底线的行为。 结果,我发现自己创造的价值,经常就被别人“理所当然”地分走,或者别人“理所当然”地通过无底线的行为,掠夺走我的财富。 我曾经有几年,总在希望正义能够自动出现,希望危害社会的行为被制止,但是我等待的结果总是失望。 失望之后就是愤怒、仇恨等偏激情绪,而这些偏激情绪又扭曲了我的行为。 但是,即使我偏激,在日常生活中却仍然不知道保护自己,持续地受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就浪费掉。   
  自我保护的前提,是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 我个人感觉,有的人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和向往,总让人感觉到未来就像“鲜花和掌声”铺就的道路。 以前,我是很相信他们的话的,而且还按照他们说的话去做。 后来,经过多次碰壁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 我现在理解到,这些鼓吹别人只要怎么怎么样,就能够实现幸福生活的人,不是他们自己过于幼稚,就是另有企图。 更多的是另有企图,想通过忽悠别人获得自己的利益。 而我们自己如果像孩子一样天真,不认清楚实际的世界,然后就相信这些话,结果必然带来经济的损失和精神的痛苦。 而只有“老奸巨猾”的人们,才会通过冷静地认识社会现实,分析背后的原因,才会获得长久的收益。   
  自我保护跟教育和文化紧密相关。 洛克菲勒当爷爷的时候,他非常喜欢跟孙子在一起。 有一次,他对孩子招手,让孩子跑过来,扑到他的怀里。 结果,当孩子跑到他的跟前,向他身上依靠的时候,他却躲开了,然后孩子摔在地上。 他顺便教育孩子,连父母都不要依靠。 因此,美国很多人多签订“婚前协议”。而且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去打工自己赚钱,然后经常靠自己去“打拼”。 而孩子独立的现象是基于美国文化中,孩子被认为是“上帝的产业”,父母有义务抚养、教育孩子,但是没有权利从孩子身上索取。  
  最初,很多中国人会说,美国社会人情冷漠,相互缺乏信任。 同时,强调中国人重感情,重亲情,所以似乎更加美好。 但是,实际上真是这样吗? 我们知道,很多人因为感情因素,没有像美国人那样签订“婚前协议”,结果婚姻出现严重的不匹配,不仅导致个人经济严重受损,而且损害了个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 真正吃了亏的人们,才知道感情经常会变成一些人冷酷追求利益的幌子,于是婚姻变成了毁掉个人财富和前途的“陷阱”。 同时,亲情在中国经常会变成获利的重要工具。有不少工作不错、收入不错的人成为了家里的摇钱树,弄得这些人不堪重负。每个人都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而且尤其是在中国每个人的收入高了以后,消费经常更高,而且还需要供房抚养子女,所以个人收入往往所剩无几,怎么能够承受得住三天两头的要钱。 有的人一看到家里来的电话,马上就开始发愁,不知道又想要多少钱。 我和一位美国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也在说这个问题,因为他的中国朋友中的大多数,都因为家中以各种各样名目要钱,而经常很痛苦。   
  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揭示真相,分析普遍规律。 即使是最邪恶的社会、最邪恶的人,都会拿出很多自我标榜的言论,显示自己是很好的。或者说,邪恶的人往往更要把自己标榜成世界上最好的人,邪恶的社会同样如此。因为,他们需要谎言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经济学则通过分析社会中存在的最普遍现象,然后研究实实在在的案例,进行基于真实性的分析和探讨。 这些经济学通过探讨,揭穿了很多谎言,让人们更加理性地认识世界,并且做出基于个人价值最大化的选择。 比如有这样的言论,中国人是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通过“道德”的约束,实现了一个很好的社会。 但是,这些是实话、是真相吗? 就说“爱幼”的问题,中国人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吗? 如果爱自己的孩子,会残忍地把自己的孩子用布条勒起来,最后让孩子的脚成为畸形,然后走路都晃晃悠悠,不能走远吗? 而且,这个给女孩缠足的“传统”竟然延续了好几百年。 在民国建立之后,虽然有大量的宣传和斗争,但是很多地方仍然顽固地坚持这些“传统”。很多“卫道士”在坚持这个“传统”的时候,并不说这个“传统”是由一个心理变态的皇帝开始的。 同理,如果用经济学同样对其它现象进行分析的话,那么中国的社会只不过是一个在皇权统治下的畸社会而言。   
  所以,经济学必然要考虑个人的应对之策。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探讨军队的问题,并不是偶然为之,而是发现强大的军队是富裕国家的基本保障。 同理,   把自己“武装到牙齿”是一个经济成功人士的基本保障。 可以说,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保护自己,会连亲情都会变得非常丑陋,那么在社会中更加难过。 当然,我个人的家庭中上慈下孝,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独立,同时相互支持,没有亲情的问题。 但是,我看到不少朋友,都是因为亲情的问题上过于软弱,结果因为自己珍惜亲情而被家人所讹诈。 而且,随着他们一次次屈服,亲属的胃口越来越大,他们越来越痛苦。 一位在中国生活多年的美国人,他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跟我探讨过多次,因为他的很多中国朋友说起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来都是大摇其头。 但是,就是因为他们的无奈,亲属不仅仅不把问他们要钱当回事,而且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则爆发不满,甚至成为仇人。    
  如果一个人软弱,连亲情都会变得丑陋的时候,那么没有关系的人就更需要警惕了。 我以前总是出于最美好的愿望来期盼他人的行为,但是经过一次次的事件,看到一个个的社会现象,我觉得人们应该考虑用最恶劣的想像为起点来思考问题了。 很多人在只看到一个工程设计图纸,看到一个样本模型,看到激动人心的语言之后,就毫不犹豫地付款买房。 结果,得到的是充满问题的房子,比如说看着自己即将交工的房子变成了“楼倒倒”。 而且,有网友说,最悲惨的不是“楼倒倒”的房主,而是“楼倒倒”旁边的房子,不知道搬进去之后,再会因为“压力差”而导致“楼倒倒”之后,自己也会丧命。 而中国乳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因为“三聚氰胺”,导致多名儿童死亡,30万儿童住院,无数儿童得病,然后得不到任何补偿的情况,让人们再次认识到世界的真实。   
  因此,一个人要想实现经济发展,首先必须具有强硬的手段。 打个比方,如果猴子面对的不是小猫,而是老虎的话,猴子敢让老虎“火中取栗”吗? 别说让老虎“火中取栗”了,就连这个想法都不敢有。 因为,如果猴子提出火里的栗子好吃,那么老虎会怎么样? 老虎不会说自己去拿栗子的,而可能会让猴子去火里取栗的,那么猴子将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就是猴子敢戏耍老虎的话,说老虎不够“勇敢”的时候,老虎会上当吗? 老虎从小开始就通过持续的竞争撕咬获得食物,获得生存,还用通过“火中取栗”证明自己的勇敢吗? 美国为什么如此强大? 美国人为什么如此骄傲和自豪? 那还不是依靠美国军队一次次强硬的战争打出来的嘛。尤其是在与邪恶斗争的时候,“势不两立”的强硬永远是一贯正确的战略。基地组织敢对美国进行恐怖袭击,那么美国就敢全球打击基地组织。 索马里海盗敢绑架美国船员,美国军队就敢击毙海盗。索马里海盗虽然扬言报复,但是他们真的敢吗? 如果他们敢的话,美国必然修正克林顿时期的错误,重新入侵索马里,端掉这些海盗的“老巢”。    
  所以,一个人在追求个人幸福的时候,首先要敢于竞争,敢于抗击试图危害自己的力量。不论对方的力量多么大,自己多么弱小,都要敢于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实现个人的持续发展。 欧洲小国瑞士是“永久中立国”,但是“全民皆兵”,随时准备通过战争保卫和平。 希特勒覆盖欧洲的时候,也曾想吞并瑞士,但是发现瑞士损失准备着通过全民抗战,保卫和平和自由。 后来,希特勒算计了一下风险和收益,决定放弃吞并瑞士的机会。 而以色列刚建国,就遇到人数超过自己百倍的伊斯兰国家的联合进攻。 但是,经过五次“中东战争”,小小的以色列打垮了了以色列联盟,扩张了自己的占领区,并且迫使埃及等国转变自己的政策,开始承认以色列的政治存在。以色列军队也打成世界上最强悍的军队之一。 
    那么,如果自己缺乏足够的保障,怎么办? 每个人的财富必然跟自己的保护能力成正比。一个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富人,就像刀板上的鱼,别人嘴边的肉,屠宰场门口的羊。 那么,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一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变成难以下口的“刺猬”;二是让自己变“穷”,同时增强自身的能力,变成“难啃的骨头”。 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首先就是要强身健体,并且锻炼出坚强的神经,保持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状况。 只有这样,个人才有足够的坚强的状态,不要让个人经济被“亲情”、“感情”所绑架,也不会被武力的威胁所吓倒。 可以说,健康既是个人追求个人幸福的动力,也是追求个人幸福的基础能力。终于绕回到健康上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9: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医疗与健康 ( 个人的未来 2 )  
  那么,什么是追求个人幸福? 用一个情景来描述,当别人吃不上饭的时候,我们还能够健康地生活和发展。 在我看来,这就是个人幸福。 那么,为了这个目标,我们需要进行系统思考,权衡知识、金钱、健康和机会之间的关系,找到我们在未来发展的道路。 那么,本部分就谈谈系统思考。   
  我们的经济生活起源于加法与减法。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就像做加法:我们想要吃珍馐美味、穿金带玉、买豪宅名车、疯狂娱乐、世界环游等等等等,只要出来新鲜的东西,我们可能都想尝试一下。 看上去好的东西,我们都想要。 从社会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中,进行分割简化,成为分工和需求,分工和需求又形成交换,最后总结成为资源配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在考虑增加,考虑得到;而经济学则考虑减少,考虑失去。 而当我们学习经济学,考虑失去的时候,我们只不过能够活得更久一点,活得更富足一点。   
  人生就是交换。 当我们得到的时候,我们也在付出。 随着世界越来越变得丰富多彩,我们想得到的越来越多,物质欲望越来越强,我们的需要也就越来越多。 而且,信贷这个词在我们欲望越来越强的时候,及时出现,让我们的需要在信贷的支持下,得到更大的满足。 不过,我们可能不会认真思考,当我们得到的时候,我们也在失去。 可以说,我们的这些需要,很多都是在他人的操纵下产生的。 而这些需要都意味着我们个人的金钱流出,变成了他人的利润。 如果我们的要求过多,不论我们的收入能力多么强,我们的收入都要小于支持,我们最后都是要受穷的。 另外,信贷让我们的金钱流出更快,让我们的需求得到更快的满足,同时让我们更快地陷入贫穷。 这就像吸食海洛因,在短时间内人们可以更High,但是让人们的生命难以持续。   
  有很多人是喜欢High的。我曾经在医院住院部,陪一位病人检查的时候,遇到几个住院的病人。 其中一个在45岁以下,其病症是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各种病症。 但是,他说起来,准备晚上再去喝酒去。他还跟探视他的朋友商量,实在不行,就换上衣服偷偷出去。 我当时也比较冒失,多了句嘴说他,像他这样的情况不能再喝酒了,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结果,他没有搭我的话茬。 他的朋友说,他的钱已经攒够了,房子也有好几套,老婆孩子有他没他都可以过上很富足的生活了。 当时,因为这种“视死如归”的态度,我是很少见到,也开了“眼界”。 当时,我就想到一个名人名言,套用一下就是,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   
  当然,不仅个人,整个社会也能够High起来。 想当年,人们充满了壮志豪情,于是下定决心要十五年超英,三十年赶美。 后来,人们High了,觉得这样太不痛快了,决定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那么,超英赶美要有具体的指标,于是人们就把钢铁产量作为总的指标。 于是,人们充分地High起来,纷纷在山上、学校、自家院子里建立炼铁“高炉”,然后把家里铁质的锅碗瓢盆全部砸掉,放到“高炉”去烧,太High。 而High到后来,几千万人饿死。 现在,有一些人回想当时,忘记了饿死人的事情,然后忆往昔“峥嵘的High岁月”。 到最近,人们又开始要赶日超美了。 于是,人们又High了。 大量的农田变成了城市、工厂、道路、垃圾填埋场等等,支持了加工厂。 再到后来,主力变成了房地产,而汽车业是房地产的附庸。 于是,人们也充分High起来,房地产成为了国家经济的支柱,也成了很多人都生活支柱。 然后,大街小巷都有了房产“中介”,人们街头巷尾都是谈的房价,然后“砸锅卖铁”,凑钱按揭买房,太High了。 那么,High的结果,将是人们再一次吃不上饭。   
  经济学里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叫做“边际效用递减”。 就是说,对我们来说,第一个馒头的效用要大于第五个馒头的效用。 当我们非常饿的时候,第一个馒头是最香的,也最有利于我们的健康,这叫做最大效用。 等我们吃完第三个馒头,我们吃饱了,那么这时候就不想再吃了,这时候馒头对我们的效用是零,我们不再需要了。 如果我们还继续吃,吃到第五个馒头,这时候我们的肚子已经快被撑破了,很厌恶吃馒头了,我们宁愿把馒头扔了,也不能再吃了。 这时候,馒头对我们来说,就是负效用。 一般来说,我们的消费都是遵循“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不过,对于酒鬼来说,越喝酒就越想喝,就是边际效用递增。 还有,如果我们读到自己喜欢的文章,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连续剧,打喜欢的电脑游戏,就会“废寝忘食”;我们喜欢的音乐和电影,我们可以一遍一遍地重复,还是那么喜欢,这是“边际效用递增”。 所以,物质产品消费大都像馒头一样,是“边际效用递减”,而我们喜欢的精神产品消费则往往是“边际效用递增”。  
  现在,我们把自己的思考从静态变成动态。 拿我自己举个例子,我的人生就是在饥饿和“吃到撑破肚子”之间反复。 我曾经号称“半仙”,到现在还保留着相应的生活习惯。 那么,什么是“半仙”的生活习惯呢? 我们知道,人们“得道成仙”的结果,首先就是不用再吃饭了,不吃饭也能活得非常好。 那么,我作为“半仙”,就是吃一半的饭。 别人每天吃两顿饭,那么我就每天吃一顿饭,剩下的一顿喝西北风代替饭,这就是“半仙”。 那么,我经常就会很饿,比如说今天中午12点吃完,到明天中午12点我才能够再吃一顿。 那么,到明天上午10点的时候,我就会感觉到很饿,直到坚持到12点。 于是,吃饭的时候,我就“吃嘛嘛香”。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会报复性地吃很多,吃到快撑破肚子。 因为,从潜意识里,我已经被饿怕了,希望通过多吃,来填补我的精神损失,并且预防未来饿肚子。 多说一句,不少人通过拼命地吃来进行精神补偿。 所以,天天喜欢吃喝,吃得肥头大耳的人,大多数都是因为精神的问题导致。   
  现在,将我们对人生的认识,从短期变成长期。 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人生也在饥饿和“撑破肚子”之间反复。 在经济好的时候,我们都在追求更多的需求,想要实现更多的消费。 而这个时候,我们却往往忽略了,我们经常还是要饿肚子的。 不论科技多么发达,社会多么进步,我们都是生活在地球上,我们还得靠食物为生。 那么,我们就必然要经历饥饿。 如果我们不冷静地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将难以为继。 也就是说,我们两天吃到快撑破肚子,也就意味着我们可能要三天饿肚子。 如果我们让自己持续吃到快撑破肚子,那么我们将在未来可能被饿死。 什么是“要钱不要命”,就是只想到现在能够更多地占有资源,破坏资源,不想着这些资源被破坏掉之后,人们将饿死。 中国人一直在反复着这样的过程,没有改变过,我将在“食品安全”里展开阐述这个问题。   
  什么是经济危机? 说白了,就是人们饿肚子的时期。 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 美国的工农业生产能力强,效率高。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经济应该能够永远繁荣下去,人们的基本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虽然当时的胡佛总统采取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但是没有抵挡住经济的崩溃,甚至可能是促成了经济从危机到崩溃的过程。 于是,在这个本来应该什么都不缺的国家中,出现了大量的饥民。 据1932年9月《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无法维持生计,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1100万户农村人口未计在内)。 1931年,仅纽约一地记录在案的倒毙街头的案件就有2000余起。这一时期出生的儿童身材矮小,后来被称作“萧条的一代”。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当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到40%。  
  经济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大家在“白天”的时候“懂得夜的黑”。 人们在吃的过多的时候,总是忘了自己饿肚子时的状况;在夏天的时候,总是失去了冬天有多么冷的记忆。 也就是说,人们的特点总是“记吃不记打”,“好了伤疤忘了疼”。 经济学就是时刻提醒大家,根据历史的规律、自然的规律,我们在繁荣之后,必然有萧条。 繁荣时候的一个馒头,可能扔到地上都没人要;但是到了萧条的时候,可能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得以维持。 也就是说,人们在繁荣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节俭,多省下点馒头。 到萧条的时候,就用这些省下的馒头给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充饥,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因为儿时的营养不良,长大之后变得身材矮小而且瘦弱,导致生存能力差,被他人所轻视。   
  所以,经济学只不过是想到了长远点的问题。 2000年前,《吕氏春秋》就说:“智所以相过,以其长见与短见也。” 那么,经济学思考的智慧,就是如何多一点长远的考虑。 没有一个人能够又能得到鱼,还能得到熊掌,把全世界的好处都占尽了。 所以,对于经济学来说,理性的人就是要在High之前,仔细想想High之后的长期后果。 结果,智慧就变成通过克制短期的需求,获得长期的持续收益。 所以,当人们都在努力“得到更多”的时候,符合经济学的行为却是“消费更少”,比如说放弃世界旅游,放弃卡拉OK,放弃名车豪宅,放弃锦衣玉食。 而到了最后,经济学思考的是,什么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 然后,尽可能用最少的钱,在最基本的需求底线上生活,而且还活得不错,这就是资源配置。   
  打个比方,关于人口问题。 1949年之后,毛泽东仿效斯大林的政策,提倡“英雄母亲”,鼓励大家生育。 这时候,北京大学校长、经济学家马寅初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中国跟苏联不一样,应该实行“计划生育”。 因为,当时苏联面临着人口过于稀少的问题,如果不鼓励生育,苏联将面临着灭国的危险。 但是,当时中国的人口已经非常多,需要重视素质教育,降低人们的生育水平。 结果,马寅初被打倒了,爆发了大量的人口增长。 而到了1970年代,人口又被看成了沉重的负担,然后政策提出“计划生育”。 但是,这时候的“计划生育”已经不是最初提出的进行家庭自我约束,尽量保持在两个以内的计划生育,而是由政策控制,一家只能生一个的“计划生育”。 也就是说,用一种新的极端控制手段,替代前一个极端的鼓励手段。 这样的结果是,80、90后的年轻人,即将开始面临一个家庭里,上有四个老人,下有一个孩子的极端沉重的压力。   
  经济学的主要用途是应对困难。 经济学的最高目标是预知经济困难时期。 根据对过去规律的总结,尽量通过在繁荣时期的节约,实现困难时期的平稳生存。 或者说,在秋天大丰收的时候,不要一下子把粮食都糟蹋光。 这时候,更要注意节约,留着到4、5月份,青黄不接没有粮食的时候,还能够吃的不错,不会造成孩子的营养不良。 在丰年的时候,更是要有长远打算,多多进行储备,更加需要进行自我约束,通过节俭和科学的方式,储备更多的粮食,以便在“饥年”的时候,让孩子能够吃饱饭。 在一个社会中,有资源、有能力赚钱的人们,应当尽可能节俭,然后把省下来的资源,分配给穷人,或者暂时遇到困难的人。 让穷人的孩子能够吃饱饭,受到公平的教育和医疗,让暂时遇到困难的人能够恢复过来,重新为社会创造价值。 那么,当这些有能力赚钱的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得到他人的救助,度过困难,重新开始赚钱。   
  经济学的第二目标是应对困难。在经济困难的时候,经济学就变得非常必要。 当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人人都会赚钱,那么谁会想着费劲学习经济学,然后去穷酸地过日子呢? 但是,当人们的经济出现困难,必须用更少的钱,更合理地安排生活的时候,人们才需要经济学。 这就像我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当停车场很大,但是汽车很少的时候,根本不需要什么所谓的停车线、合理规划、停车规则等。 因为随便瞎停,停车场都很宽敞,放不满。 但是,当停车场很小,需要停的车很多, 这时候停车规划和执行就变得至关重要。 没有科学的措施和强有力的管理,停车场必然乱套瘫痪。而这不仅仅要制定非常科学的复杂系统,还必须用非常简单的方式把这个系统的规则表达出来,就像“红灯停、绿灯行”这样简单。  
  对于每个人来说,经济困难时期的“红灯停、绿灯行”主要是如何进行合理配置,让知识、金钱、健康、机会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用。为了应对困难,我们首先要合理安排金钱,因为金钱是就像我们的“存粮”,一定要精心照看,不要让“大耗子”吃掉了。 知识是我们谋生的手段,需要持续地积累(以后另外加入内容讨论)。 然后,通过对社会的认识,合理利用机会。 最重要的,就是持续保持自己的健康状态,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终于又绕回到健康上来了。 下面,我将先简单讨论金钱和机会,然后重点讨论健康。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9: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医疗与健康 ( 个人的未来 2 )  
  金钱: 我们的“存粮”  
  假设,如果在最寒冷的冬天,你就剩下两个人的口粮,但是现在有孩子一人,配偶一人,你自己一人,双方父母四人,兄弟姐妹两人,还有数十个朋友,另外还有无数其他的人在指望着这点口粮,那么将把口粮分配给谁? 如果有人要偷、要抢、哀求给他们一点粮食吃,否则他们就饿死了,这时候该怎么办? 这是人们正在遇到的经济难题,而且在未来将更多地遇到。 到经济艰难的时期,大多数人可能都会经常性经历这样的困境。 那么,现在把问题考虑清楚,未来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思考失误,而导致自己最亲密的人忍饥挨饿,没钱上学看病。   
  “巴布托突变”随时可能发生。有一次,我去银行转钱,跟工作人员要申报单。 这时,一位警官走过来,问我认识对方吗?我说认识,感谢他的提醒。 我注意了一下,这位警察像是天天在银行“蹲点”,询问每一位转钱的客户,是否认识对方的问题。 我想不少朋友都知道,为什么银行里会突然出现一位警官,专门询问准备转钱的人。 因为,似乎从前年或者去年开始,很多地方有人冒充电话局、公安局等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银行账户需要升级为名诈骗,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人们仅凭陌生人的几个电话,就将自己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元、两三百万元的钱汇到对方指定的账号上。 而且,转账之后,往往很难追回,让不少人辛辛苦苦赚的钱“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看来,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公安局都专门派警官到一些银行的营业厅,专门提醒大家,防止大家上当。 而如果上当,人们就可能“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瞬回到解放前”,将自己长时间的积累失去,从富人变成穷人,这就是“巴布托突变”。   
  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都在想着赚钱,结果大家越来越穷。 为什么? 因为“赚钱”的文化导向本身就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金融机构是一个社会赚钱的核心机构。 但是,金融机构的保安措施也是最严格的,而且金融机构也是最典型的“不赚钱更重要”的机构。 比如说,银行的金库是用坚固的钢筋水泥砌成,然后再加上厚厚的钢铁大门,通过保安日夜守护,还有严格的进入程序确保安全的秩序,并且随时有警察(也就是国家机器)的强大支持。为什么这样做? 因为里面的钱太多,太重要了,如果被盗、被抢的话,谁都难以负不起这么重大的责任。 但是,当不少人自己把几乎所有的钱都放在某处的时候,却缺乏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随随便便几个电话就能给别人打开自己的“金库大门”,让别人把自己的钱“掠夺一空”。 对于这样的人,就是比尔 盖茨的财富也够不上几次的折腾。  
  另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冷静地注意一下自己的生存环境。 在社会中,大多数人都在面临着收入减少,但是成本支出在持续上升的境地。 我的一个朋友买了个写字楼的办公室,准备开公司。 她后来总结在写字楼的装修和开公司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事情。 她说:“当你在家买买菜、做做饭、看看孩子、上街转转,就感觉到世界是多么的美好,一片歌舞升平。 但是,当你需要做事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一张张“血盆大口”在等着你,你就会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凄凉。比如说,一个消防装置的成本可能顶多3、4千块钱,但是你必须去指定的地方去买,就得2万块钱。 公司还没有开张,一大笔钱已经搭了进去。” 另外,一次我跟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开车上街,等红绿灯的时候,有一位中老年妇女带着一个孩子,然后就在车旁边跪下来,我让我的朋友拿了两元钱,给了那个妇女。 我的朋友还挺不情愿,我说:“当一个人尊严换取金钱的时候,我觉着总是应该表示表示的。” 我的朋友一脸不屑地跟我说:“你以为你还是在国外?中国人的尊严不值钱,随便就可以为了钱出卖尊严”。 两句话说的我哑口无言。 同时,很多人还需要警惕周围的人用“亲情”、“友情”等借口,“绑架”我们的金钱。   
  在这样的环境中,正确的导向首先是“守财”,也就是保护好自己现有的钱。 不论从哲学、经济、投资、还是战略上,我们丢失的一分钱,价值/效用要大于得到的一分钱。 打个比方,我们身上增加了二两肉,我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生活的改善吗? 没有。 但是,如果现在有人用刀在我们身上割二两肉,那么我们就会明显地感受到钻心地疼痛! 从经济学的角度,假设我们每年收入5万(没有工资增长),一年省吃俭用能够攒1万,这时候我们中了彩票,得大奖奖金500万,我们会高兴一阵,但是如果我们被人偷了5万,等于5年的积蓄,那么我们会受伤一辈子。 在投资上,有个重要策略,不要让你的一次性亏损超过10%。 因为,如果你的亏损控制10%以内的话,下次你可以通过赚11%回本,两者基本相当。 但是,如果你的亏损是50%的话,那么下次你得赚100%才能回本,有几个人有这样的水平,一次能够赚100%的? 所以,绝大多数人因为不知道,或者不遵守10%的纪律,在投资的过程中损失惨重。   
  《庄子》、《孙子兵法》和《战争论》也都在强调首先要防守!《庄子 养生主》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套用庄子的话,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够赚到的钱也是有限的,而花费的地方是无限的,以有限去追逐无限的,完了。 《孙子兵法 军形篇》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者,守也……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也就是说,以前善于致富的人,先让自己的钱不被他人弄走,然后等待弄别人钱的机会……不能让别人把自己的钱搞走的,就是因为“守财”的能力强……善于“守财”的人,就是“深挖洞”,藏的地方深。 在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第六篇“防御”中说:“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就其本身来说,比进攻这种作战形式强”。 也就是说,保住你现有的钱,比(丢掉现有的钱)辛苦去赚钱要强。当然,克劳塞维茨也说,一旦力量强大到足以达到积极的目的时,就要放弃防御。   
  其实,经历了多次经济波动“洗礼”,并且在困境中持续学习和更新的西方文化,就处处透露出“防守”的经济特点。 《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这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越来越自由的时代,是非常符合国人利益的。 北美的特点就是保守,比如说两个女性之间,可能会谈论衣服、天气、爱好等等,但是除了关系非常好的,很少会谈论性。 而根据一项调查,比谈论性更少的,就是谈钱。 甚至很多非常亲密的朋友,都从来没有谈过钱。 另外,很多朋友在一起吃饭是AA制。 那么,为什么AA制? 这表明,双方的友情交往尽量不掺杂利益。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大家各自付账,各自不欠情,不要到请吃饭的一方到时候提出什么要求来,被请的一方既不好拒绝,又不好不拒绝,弄得大家都很不愉快。 还有,西方人很忌讳借钱,只有关系很好的人,才会因为急用而借钱。 像借钱买房、结婚、做生意等用途,更加罕见。 像中国那种不管熟不熟都到处借钱的情况太少了,而且随便跟人借钱的人,可能会被认为是吸毒的。   
  当我们的经济力量还不足够强大的时候,经济“防御”策略往往更加符合我们的利益。 那么,什么是经济“防御”策略? 就是尽可能“收缩战线”,同时设置“多重保护”措施,保护我们的核心利益,不让我们自己因为战线过长,导致被别人钻了空子。 而如果要实现这样的策略的话,我们就要想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紧缩开支; 2、钱放到哪里最安全; 3、花给谁; 4、在什么情况下,把钱拿出来花。 5、怎么花。   
  首先,如何紧缩开支,这是个问题! 我在前面的“趁火打劫”的内容中,谈过结婚和买房的问题。 那么,下面我通过经济学的原则,分析如何防止别人“趁火打劫”,制止别人掠夺我们的金钱,防止我们在“巴布托突变”中,一下子就变成不仅穷,而且“负”的“房奴”? 总的来说,防止别人“趁火打劫”的主要方式就是,树立多重“防火墙”。 那么,我就从“防火墙”的角度探讨买房,以及买房背后的经济学思考。 因为买房在很大程度上,又涉及到婚姻问题,婚姻又涉及婚姻观念问题,婚姻观念又涉及到教育问题。 那么,我就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教育的缺陷导致人们的观念偏差,最后让人们陷入经济上非常被动、心理特别痛苦的境地。   
  比如说,不少人在最初的时候下定决心,不让房地产商把自己的血汗钱赚去,然后给自己一个质次价高的“破窑洞”。 但是,这些人后来却在非常不情愿的痛苦心情中,为了结婚而“被迫”做了房奴?也就是说,人们做“房奴“是因为女朋友的“逼迫”,如果不贷款买房就“一拍两散”。 而且,据说“丈母娘”又起了很大的作用,于是也就有人说的房地产的“刚性需求”是“丈母娘经济”的结果。 而很多人因为坚决不买房,导致女友离去,造成很大的心结,或者心理伤害,包括我提到的小风,从内心里充满了对开发商的仇恨。 那么,为什么买房和不买房都那么的痛苦? 难道不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理性看待这个问题,然后通过洞悉问题的本质,获得心理力量的成长吗?   
  我的一个美国朋友说,美国教育的最大失败在于两性教育和婚姻教育。 从自然的角度来说,性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行为的关键驱动力,影响到孩子的医生。 但是,美国教育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缺乏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引导,反而是教孩子一些跟实际脱节很远,没有太大用处的内容。 结果,有很多美国人因为性的问题,因为婚姻的问题,最后成为Losers。 我跟他说,中国就不存在相关的教育,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对于学生来说,连教育失败都谈不上,只能说是完全失败的教育。 当然,从中国学校系统的出发点来说,这样的“教育”是很成功的,成功地达到了“教育”系统所设定的最初目标,而这个目标的成功也反映到了高价“买房结婚”,成为“房奴”上。 因为出发点不同,美国的受教育者有权批判美国的教育系统是失败的,但是中国的学生却没有这样的权利。 所以,我们也需要自助式教育,来重新认识婚姻。 因为,相信很多人都在两性交往的过程中,或者在婚姻上吃了大亏,受过很大的伤害。 那么我们就需要通过经济学分析,来进行自我教育,然后将来可以引导我们的孩子,拥有成功的交友过程,以及成功的婚姻。

发表于 2009-12-22 19: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经济在走下坡路,其前景真的不容乐观,飞猫持比较悲观的态度。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9: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会飞的猫在2009-12-22 19:48:07的发言:

中国经济在走下坡路,其前景真的不容乐观,飞猫持比较悲观的态度。

房地产的泡沫越吹越大!南京市的房价已经2W起了。据说房地产开放商都害怕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9: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学的第一假设就是,人是自私的。 而这种自私到什么程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有的经济学家设定了完全理性、完全自私、完全为了金钱而孜孜不倦追求的“经济人”。 而亚当斯密从探讨“同情心”开始的《道德情操论》,就谈到人们的情感与道德问题。 而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明确反对“经济人”的假设,支持道德的作用。 而马歇尔从《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章一开篇,就提出“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宗教力量和经济力量共同塑造了世界历史”。 当然,如果考虑到每个人的宗教文化背景和思考局限性,那么马歇尔并没有驳倒理性“经济人” 的假设。 那么,下面就分析中国人普遍的婚姻关系,和人们怎么变成房奴的,探讨经济学的原理。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 家庭关系是一个社会中的基本关系,反映整个社会的关系形态,形成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 那么,什么决定家庭的主要关系? 家庭的主要关系由社会经济结构所决定,由历史文化所影响。 而婚姻关系则是家庭关系中的核心内容,反映社会经济关系,贯彻社会经济关系。 在中国的婚姻关系中,大致受到三种文化力量的影响,成为今天的状态。 而因为这三种力量对不同家庭、不同个人的影响程度不同,造成了很多人们“很受伤”。   
  在形式上,中国婚姻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中国现在的“一夫一妻”制,来源于基督教。 那么,在基督教文化中,对婚姻是如何定义的呢? 《圣经》记载中,耶稣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结合,二人成为一体”。 从经济的意义来说,夫妻虽然是两个人,但是“一体化经济”,所以叫“结婚”。 也就是说,婚姻关系是个人经济关系的核心,高于其它任何关系。当基督教传播并且占据西方的主要地位后,一夫一妻制开始形成社会的基本制度。夫妻形成的家庭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单元,或者说“社会细胞”。 而婚姻关系是否稳定,决定了西方社会的经济稳定情况,影响着经济发展状况。   
  为了让婚姻这个“细胞”稳定,基督教曾经禁止离婚,后来随着新教改革运动,政教逐渐开始分离,离婚在法律上被允许。 再到后来,随着社会变化越来越快,离婚的比例在整个社会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而父母的离婚造成了很多问题儿童,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更让基督教系统“忧心忡忡”。 比如说,在北美的教会中,仍然持续地强调婚姻的稳定性,坚决反对离婚。 有的教会甚至将婚姻问题看成信仰的核心部分之一,要求本教会的信徒像爱上帝那样尽力地维护婚姻,并且将维护婚姻作为信仰上帝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中国,主要是通过法律废除一夫多妻的方式,采取了基督教文化的“一夫一妻”制度的形式。   
  在利益机制上,中国的婚姻主要由传统的儒家文化主导。 自从宋朝开始,中国人的婚姻关系变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 在“程朱理学”体系形成之后,儒家通过“三纲五常”规范了社会结构,并通过“三从四德”规范了夫妻关系: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而“三从”,是指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德、容、言、工。 也就是说,社会机制是权力依附的机制,臣子是皇帝的附庸,皇帝说的话永远是对的。 就像两条律令一样:一、皇帝永远是对的; 二、如果皇帝错了,参照第一条。 这样的权力依附的机制,贯彻到了家庭机制中。 在家里,妇女成为男人的附庸,必须“从一而终”。 而婚姻关系则是这个权力依附机制中的一环,通过妻子依附丈夫,(做丈夫的)儿子依附父亲,父亲依附上级权力,上级权力依附皇帝的结构,形成了以权力为基础的家庭关系。  
  这样关系的结果,就是以权力依附的经济机制为核心的“一夫多妻”制。 既然在家庭中,丈夫拥有绝对的权力,而妻子只有责任,没有权力。 那么,丈夫就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双方的关系,不存在基督教要求的丈夫对妻子忠诚度问题。那么,丈夫只要有能力,或者说只要有权力,那么“三妻四妾”,或者“三宫六院”都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丈夫通过权力占有社会资源的程度。 同时,夫妻的关系要从属于父子关系这种“大家族”的利益关系。 从妻子的家人来说,既然妇女去作别人的附庸,像泼出去的水一样“出嫁”,男方家像取货物一样来“娶”,那么首先要看男方家的势力。 因为“夫贵妻荣”,如果男方家的地位显赫,还能够很“沾光”。 其次,要看彩礼有多少,因为养一个女儿不容易,既然成了别人家的财产,那么就要尽量把养育成本收回来,再尽可能多赚一点。 于是,这两个因素加起来,就变成了普遍的父母包办的“买卖婚姻”。   
  因为很多中国人受到长期文化的影响,在现在“一夫一妻”的制度模式下,仍然维持着过去权力依附的“一夫多妻”经济思维模式。 比如说,西方社会文化是严厉谴责“婚姻背叛”的,所以不管男人地位多高、多有钱,最多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不忠于妻子的行为。 而越到社会的高层,这种文化的力量也就越强大。 比如说,这种力量让克林顿以触犯法律为代价,撒谎说自己与莱温斯基没有发生关系。 而在中国,只要有权有钱,可以公开养“小蜜”,包“二奶”、“三奶”、直到“几十奶”。 我和一个朋友曾经探讨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离婚率明显上升的问题。 她说,其实北京上海的离婚率上升是一种进步。 在中小城市,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中小城市,家庭关系稳定并不是出于情感考虑,而是完全出于利益考虑。 很多女性因为离开有权有势的丈夫后,无法独立生存,只能选择忍耐。   
  “嫁娶”这个词仍然是人们想像婚姻的方式,而这个词也就代表着人们对婚姻经济的态度。 在中国很多人不像西方那样,成年后脱离各自的家庭关系,然后通过结婚形成经济独立的“小家庭”,因此很多中国的婚姻“嫁娶”成了“社会关系”的结合。 比如说,很多男方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儿子赚了钱,因此理所当然地认为“父为子纲”,认为儿子赚的钱也是自己的,所以就通过随意的“狮子大张口”,向儿子索取。 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儿媳妇是儿子的附庸,应该无条件同意。 这时候,如果女性不够强硬,不仅会把小家庭的经济搭进去,有时候甚至会把自己父母的经济也搭进去。 反过来,很多女方家仍然向男方家索要财礼,也希望通过女儿出嫁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 所以,也在想着如何通过问女儿要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我主要生活在一个“君子不言利”的环境中,但是在只要跟朋友说到婚姻关系,就感受到这种各自家庭通过“感情”和“孝悌传统”对婚姻“小家庭”的严重侵蚀,而且是跨国侵蚀到国外的人们,经常让在国外收入高、但开销大的人们极为痛苦。 那么,经济困难的家庭对子女的索要更加普遍,所以形成了现在婚姻关系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 婚姻经济是一触即发的争论“火药桶”。从“林珊2009”发帖“如果不给弟弟二十万结婚,父母要断绝关系”后人们的热烈讨论,或者说激烈争执的反应可以看出,激烈争执背后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背后的个人利益机制影响了多少人的心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20: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以“婚姻”为立场的人们,和以“大家庭”为立场的人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往往会忽略第三种重要力量的影响,社会制度的遗留问题。 1949年之后,人们开始进入组织“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社会制度中。 而管理就意味着对人、财、物组织和控制,其中对人的控制是管理是核心。 那么,在重要的时期,对重要的人的重要事情的控制,是管理的“关键节点”。 而其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就是婚姻问题。 从延安开始,面对“男多女少”,比例严重失衡的局面,组织开始实施主动控制的措施。 将优势女性“资源”向优势力量群体集中,维护了关键人员的忠诚度,增强了“组织凝聚力”,取得了非常关键的效果。 所以,当组织遍及全国的时候,就开始直接插手婚姻,开始了一段独特的组织包办的过程。   
  这样的过程可以简单进行如下描述:当某个组织上重视的某个40岁的人看上了一位20岁相貌姣好、皮肤白皙、身材不错、活泼开朗、文化程度高、多才多艺的女性,不是直接去找这位女性去谈,而是找组织来解决。 然后,由组织出面,跟这位女性谈话,让这位女性嫁给这个组织上重视的人。 当然,这位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女性,不会看上从农村出来、只会扛枪打仗、缺乏基本的卫生习惯、没有知识文化的“大老粗”,反而看上一个25岁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但是,组织上不是这么看的。 组织上会给这位女性摆道理: 1、 家庭出身:他虽然是大老粗,但是组织上信得过的人,比如说出身贫农,根正苗红; 2、个人资历:是几级战斗英雄,很早就参加过革命,跟着核心组织进行过两万五千里长征; 3、未来发展:他是组织上器重的人,将来会得到持续的提拔,跟着他衣食无忧,而且还可能身居显贵。 如果这位姑娘还不同意,那就要做姑娘家里人的“工作”,还要做那个知识分子的“工作”,最后一定要达到目的。   
  另外,组织通过打破“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对妇女从精神到肉体上的桎梏,提出了男女平等的观念。 这种对于当时立交的颠覆,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不过,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小的细节。 当时,提出的观念是“男女各占半边天”。 这个观念可能对很多80年出生以后的人们难以理解,但是对我这个70年代初出生的人可是深有体会。 当时,跟女生同桌的时候,女生往往会在中间划道线,表示“泾渭分明”。 然后,男生女生之间很少说话,下了课以后也是各玩各的。 当时,我作为男生,实际上是害怕女生的。 因为,女生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马上“告老师”,打小报告。而且,老师还经常警告,不要搞小团伙,不要包庇“坏人坏事”。 于是,一些打小报告的女生就更加嚣张,让其他的女生也不敢随便有事情不报告。 也就是说,在组织的包办下,在“男女各占半边天”的思维影响下,男生与女生之间就形不成基本的沟通,更不要说达成相互信任了。   
  婚姻的基础是男女之间的相互信任。 而“半边天”摧毁了这种信任的基础。 所以,从小在这样文化中长大的“好学生”,具有强烈的向组织靠拢的欲望,而在同学中基本上没有真正的朋友。 不仅仅是这些好学生的问题,男女之间也就几乎不可能成为朋友。 那么,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当时的社会标准来评判一个人,比如说根正苗红、思想积极、革命业绩突出、有提升潜力等等。 也就是说,人们的感情因素、信任因素已经被放置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而是把社会的利益评判标准作为对一个人的标准。 最能够反映当时状况的一个现象是,在政治运动中,很多女性相应组织的号召,揭发自己丈夫的饭组织言论,然后坚决跟丈夫划清界限。 然后,让前夫被批斗或者被枪毙。现在,那个时代过去了,但是文化作为一种延续的东西,仍然在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上进行着传承。   
  好了,不多说了,大家可以深入思考。 现在,回到房奴的具体问题分析上来。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在一个人不愿意买房的情况下,第一种力量会不会让人当“房奴”? 不会! 第二种力量会不会? 有可能! 第三种力量会不会? 它是核心驱动力! 而一个人当房奴的过程,就是三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第三种力量的驱动下,在第二种力量的增强下,在第一种力量的配合下实现的。 第三种力量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力量,它包括政策导向、舆论环境、商家策略、朋友影响等等。 一个人有机会当“房奴”,必然是社会文化造成的。 就像在美国,房价普遍很低,比如说某地房屋均价15万美元/套,然后经济分析文章说房价还要跌,然后当地一个华人家庭收入是10万美元/年。 像这对华人家庭,可以说都没有当“房奴”的“荣幸”。 就算是华人夫妇头脑发热,买了40万美元的豪宅(那可真是豪宅了),只要按揭贷款年利率没有达到30%或者50%,也不构成经济负担,当不上房奴。   
  第一种力量是最要命的。 那么,光是第三种力量,市场火爆,不会动摇人的意志。 而第二种力量就开始对人起作用了,比如说家里人说要买房子。 有的年轻人因为父母有一些钱,而且父母在这种情况下,觉得可以先把自己的部分积蓄给了孩子,让孩子“按揭”买高价房,那么有的年轻人会因为不够理性,觉得现在收入还不错,未来也是“一片光明”,买了房子,当上了“房奴”。 而有些女性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会因为房价持续上涨,坚决要求男方买房子,让自己的女儿嫁了以后有个“安身之处”。 这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是一般还不会给人带来伤害。 而最给人的心理带来伤害的是第一种力量,女友坚决要买房,不买房就分手! 这让很多男性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面对绝对的两难选择,有的选择顺从买房,有的选择了不买分手。 而不论哪个选择,人们都极为痛苦。 为什么这么痛苦? 因为人们没有从经济系统的角度,鸟瞰全局!   
  再扯句题外话,乔治 W 布什(小布什总统)有句名言:“with me, or against me”。 可以说,这就是保守主义的宣言。 那么什么是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者大都是“鹰派”,里根作为大家所熟悉的战后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体现出“鹰派”立场强硬,但是政策灵活的双重优势。 那么什么是“鹰派”? 我们知道,鹰是食肉的猛禽,嘴弯曲锐利,脚爪具有钩爪,性凶猛,肌肉非常强有力,大型鹰两脚甚至可以将一头小鹿的脊椎骨折断,可以携带一头几十斤重的羊飞行。而相信很多朋友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鹰眼。鹰的视力极为敏锐,可以看到数公里之外的一种老鼠。 而“鹰派”的特点,就是敏锐地观察到最远处的细微变化,然后进行相应的分析,思考可能造成的一系列最坏后果,并且根据后果的严重性,采取相应的行动。 而这种微小变化造成的一系列后果,在经济管理里面,又被称为“蝴蝶效应”。 所以,保守派对这些关键的细小变化采取别人看来可能过于强硬的行为,而这种行为经常就表现成为“势不两立”,不是做我的朋友,就是做我的敌人。   
  你可能要问,为什么要把婚姻说得这么严厉,或者如此残酷? 其实,世界上最严厉的语言都不能跟婚姻的残酷相比。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男女朋友相处得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谈婚论嫁了。 但是,这是最大的错误观念! 男女朋友相处和婚姻是截然相反的两件事情! 男女朋友是“同甘”,而婚姻是“共苦”,决然不同。 男女朋友做的是加法,双方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一起去吃饭、看电影、购物、卡拉OK、泡吧、旅游等等,是增加消费的行为。 而婚姻是典型的经济学,或者说是经济学里的经济学。 在婚姻过程中,夫妻双方相互看到的都是缺点,然后持续地在做减法,削减自己的消费,比如说在家吃饭、看盗版DVD或者电视,减少购物,加班或者赚外快,省钱为孩子买奶粉和读书,为买房子操心,为医疗操心,为养老操心,为老人操心等等。 所以,每个婚姻最后往往会走向极端,不是成为互相无法分离的终身伴侣,就是让人心力交瘁的破裂关系,成为仇人的也不在少数。   
  在西方保守主义的文化中,因为预见到了婚姻可能导致的后果,所以在法律的力量已经不起作用的情况下,诉诸于教会的道德力量。 在结婚仪式中,最重要的是去教堂,让上帝见证两个人的结合。 而这是整合婚礼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在这个部分,人们并非以快乐来对待的,而是在上帝面前庄重的承诺。 在婚礼上,双方要相互起誓:我愿意她(他)成为我的妻子(丈夫),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我们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现在,中国的很多婚礼也开始宣读这段话,以见证两个人的婚姻。 但是,人们往往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以快乐的方式宣读这段话,谁去真正理解它背后积淀着无数失败婚姻总结出来的最简单的原则和话语呢?   
  另外,婚姻同时意味着相互献身,相互牺牲。所以,在结婚仪式上,牧师会问新郎:某某某,你愿意承认接纳某某为你的妻子吗? 新郎回答说:我愿意。 牧师再问:你当以温柔耐心来照顾你的妻子,敬爱她,唯独与她居住。要尊重她的家庭为你的家族,尽你做丈夫的本份到终身。不再和其他人发生感情,并且对他保持贞洁吗?你在众人面前许诺愿意这样吗? 新郎回答:我愿意。 我某某某愿意承受接纳某某做我的妻子,和她生活在一起。无论在什么环境,都愿意终生养她、爱惜她、安慰她、尊重她、保护她。不和其他人发生感情。 然后,牧师问新娘:某某,你愿意承认某某某为你的丈夫吗? 新娘回答:我愿意。 牧师问新娘:你愿意到了合适的年龄嫁给他,当常温柔端庄,来顺服这个人,敬爱他、帮助他,唯独与他居住。要尊重他的家族为本身的家族,尽力孝顺,尽你做妻子的本份到终身,并且对他保持贞洁?你在众人面前许诺,愿意这样吗? 新娘回答:我愿意。我某某愿意到了合适的年龄嫁给他,承受接纳某某某做我的丈夫,和他生活在一起。 牧师:请新郎新娘交换信物。  
  那么,什么是鸟瞰全局? 我们回到经济关系分析上,来看因为结婚而被逼成为房奴的过程。 成为房奴,往往会牵扯到五个方面的利益体:房地产行业,女方家长,女方,男方,男方家长。 这是个以男、女两方为冲突焦点的博弈过程。在博弈过程中,因为男女的想法不一样,所以派生出好几种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20: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种结果: 夫妻一体:   
  如果女方和男方一条心,认为两个人是“经济共同体”,那么双方就会达成一致。 比如说两人要商量,结婚之后要养孩子、赡养父母、把个人继续教育的钱攒出来,把医疗、养老等费用攒出来,未来的花销很多,很大。 那么,在房价很高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钱来买房子,那么就不买房子。 可以花钱租房,来解决居住的问题。 而且从经济上,租房比买房要合算太多了。 也就是说,花很少的钱来租房,既不用考虑买的房子贵不贵、房屋质量好不好、装修和维护等等问题,也不要像买房那样,花掉过去的积蓄和未来的预期收入,更不用让自己天天担惊受怕。 不论从生活成本、生活质量和生活心理,租房的经济效用都要远远高于买房的经济效用。 所以,买房做房奴是最不经济的行为。   
  同时,双方可以通过共同思考未来,加强双方的关系。 既然“夫妻一体”,要一直相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那么双方每天的生活都要考虑进去。 那么,根据未来的生活安排生活的收入和支出。 比如说,双方就会达成共识,为了未来而储蓄。 在每月获得收入后,会把钱分成几份,比如说生活费、孩子基金、父母基金、医疗基金、养老基金、自己的健康和教育基金、生活的零花钱等等。 然后,如果家里父母生活比较困难,会稍微多给父母一些,让父母生活的比较舒适。但是,对于父母的多余要求,比如说家里要盖大房子,买高档电器,兄弟姐妹结婚等等,就需要两个人共同商量,有限度地给或者一点都不给。当婚姻作为经济最基础的“细胞”时,不给兄弟姐妹钱是本分,给兄弟姐妹钱是人情。     
  如果两个人从“夫妻一体”考虑问题,那么即使物质条件贫乏,也能够“同舟共济”。尤其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那么生活也仍然会过得有条不紊。 在危机时刻,双方也能相互扶助。 最近有一条消息,美国人朱莉•哈尔姆斯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专业。 1999年,朱莉来中国为一家美国出版社撰写一本关于中国旅游的书,偶遇在合肥做保安的刘士亮。两人擦出了火花,打算今年结婚。 2009年6月17日,刘士亮在深圳被抓。 当时朱莉正在休斯顿,听到消息立刻赶到五河县。从这一天起,她开始加入“访民”行列。这个红头发的老外频频出现在五河、蚌埠、合肥、北京各级公检法机关门前。朱莉还到北京上访。公安部信访处门前每天挤满了各地访民。这里上午发号,下午叫号。人们早早排好队,希望有机会陈述冤情。访民们一开始还以为朱莉是个记者,向她讲 述自己的遭遇。有一次,信访处工作人员请她进去坐,被她谢绝。她要求和其他上访者一起排队。朱莉还找过最高检察院信访处和中央纪委信访处等部门。整个七、八月,朱莉几乎天天上访。她在王府井书店买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宪法、信访条例。 奥巴马访华期间,朱莉还试图以哈佛校友身份,找奥巴马上访。   
  当朱莉为了未婚夫频繁上访的时候,她传达了一个信息:虽然他们还没有结婚,但是她在心理上已经准备好,和她的未婚夫共度一生。 所以,不管他的未婚夫学历高低、不管他贫穷还是富有,也不管他有什么困难,她都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她的未婚夫。 如果经历过夫妻同心,共同度过困难的人能够理解,在最艰难的时候,有个人在为自己奔走,这时候在心理上是多么的感动和喜悦,这是金钱无法买到的力量。 我们看看有很多的杰出人物,当他们身陷囹圄的时候,是他们的妻子在支持着他们,让他们能够挺过最艰苦的时期。 当黑夜最黑的时候,人们对看到光明已经绝望的时候,是一些伟大的妻子支持着自己的丈夫,让他们没有颓废、没有自杀,终于看到光明的来临。 不少人会称赞这些伟大的妻子,但是人们可能很难理解到她们在其中经历了多少的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受到他人的冷嘲热讽,还有身体和精神上的虐待。 而她们能够一直支持她们的丈夫,是因为她们从开始就坚定地准备跟自己的丈夫们共度一生。   
  同时,丈夫忠于妻子也是符合经济学利益的。 现在,有不少有钱的人找小蜜,包二奶,看上去很潇洒,但是实际上自断经济发展之路。 一个人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做个这个就不能做那个,这就叫“资源稀缺”。那么,有钱人什么资源稀缺呢? 时间。 德鲁克在管理里提出,一个人最缺的就是时间,所以时间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 如果有了小蜜、二奶,人们就得“游走于”家庭和女人之间,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没有任何经济效益的事情上。那么,由于时间资源是最稀缺的,人们就只能挤占其它时间了。那么,什么时间能够挤占?跟各种社会关系沟通的时间不能挤占吧?吃饭睡觉的时间不能挤占吧?上班处理各种杂事的时间不能挤占吧? 那么,能够挤占什么时间呢? 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健身锻炼的时间。  
  那么,人们挤占了学习思考的时间,结果会如何? 很简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很快被社会经济所淘汰。 就像一个将军要进行战争,每天就是打破脑袋去想对策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去沉迷于女色。如果有沉迷于女色的将军,即使偶尔打过胜仗,也很快在新的战争中失败。当然了,太监跟将军不同,太监就是靠讨好他人而生存的,所以它们就是“沉迷”于女色,对大局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也能够持续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过,太监根本无法适应激烈竞争的环境。 就比如说,当清朝垮台之后,溥仪因为供养不起紫禁城里那么多的人,于是开始驱逐宦官,被驱逐出紫禁城的阉人们惊慌失措。 后来,溥仪自己也都被赶出紫禁城,那么连太监也无法依靠主子生存了。 那些曾经依靠主子而不可一世的太监们,成为社会最底层、最受鄙视的一个群体。在全球化竞争中,精神上被“阉割”的人们随时会因为官僚机构被淘汰,而成为无依无靠的可怜虫。而不能集中所以精力应对竞争的“将军们”,也会被打得落花流水,“血本无归”。   
  因此,在社会竞争中,夫妻相互忠诚的“一体化经济”,让家庭内部的事情变得非常简单,这能够让双方更加集中精力,应对外来的各种竞争威胁。 所以,当“夫妻一体”的观念在婚姻中建立并且强化的时候,家庭这个微观经济中,个人最坚固的“防火墙”就开始建立起来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