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一千七百年 - 

【转帖】用别人的失败,成就你的成功-求职系列故事

[复制链接] 60
回复
667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15:48 | 只看该作者

在日本轰炸了美军珍珠港基地几天后,美军总指挥五星上将马歇尔(Marshall)在华盛顿召见了当时只是陆军准将的艾森豪威尔(Eisenhower)。马歇尔要找一位能在菲律宾和远东地区担当重任的指挥官,他看看这个年轻的准将是不是有这个本事。
  
  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只是在1930年和1939年见过两次,没有深交。在简单地寒暄后,马歇尔直奔主题,描述了美国面临的困境:太平洋舰队几乎已经毁灭,日本开始进攻菲律宾,没有空中力量,给养缺乏,日军在海路全面封锁供应。总之,一幅惨状。然后马歇尔盯住艾森豪威尔问道:“我们应该怎么办?”
  
  艾森豪威尔一下子被问蒙了。他刚下飞机,对于战事只是略知皮毛。而对于情况了如指掌的美军最高统帅马歇尔竟然问他意见,如何回答?但机敏的艾森豪威尔第六感观告诉他,这是对于整个美国以及对于他个人前途至关重要的问题。艾森豪威尔事后回忆到:“他的语调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这个问题在他头脑中已经有了答案,他在试探我。”
  
  就像面试者面对必须立即做出回答的压力,艾森豪威尔当时就面临这个时刻。他只是在菲律宾待过四年,现在却要回答美军在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战略部署。艾森豪威尔克制住已到嘴边的建议,镇定地回答到:“可以给我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考虑吗?”
  
  艾森豪威尔下午回到马歇尔的办公室,仔细陈述了自己的想法。随后被任命为美军远东和太平洋战区总指挥。
  
  无疑是艾森豪威尔回答问题的方式而不是内容,深深打动了马歇尔。艾森豪威尔以那种请求时间仔细考虑的方式表现出他的自信和坚毅,这正是马歇尔对于人选的标准:深思熟虑者才可委与重任。
  
  对于我们一般面试,我们不可能要求几个小时的考虑时间。但的确有些时候,几秒钟(几分钟)的沉默中的思考恰恰就是面试官眼巴巴期待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17:57 | 只看该作者
八.诚实Vs常识
  
  即使在经验不那么丰富的HR面前,刚出校门的学生甚至工作一两年的人无法掩饰他们的真实想法,因为他们的行为是经过多年潜移默化来的,有些甚至是我们人类万年进化的结果。对于HR,心理学的知识可以来识人断物。
  
  一次我面试一个女孩应聘协调员职位,她的大学是一所一般的学校。不过人看起来很精明。应该说这个女孩对于目光沟通技巧还是相当娴熟,在我们交谈时一直很自然注视着我,不是死盯的那种。
  
  当我描述部门职责时,我会自然地有时看着窗外,有时看着简历,这表示我不希望被提问。同时我注意到她一直注意地听着,频频点头。而当我停顿下来,看着她时,她非常自然地把话接过来问:“这个部门听起来对于个人要求自律性挺高的。那协调员主要是做什么方面的工作呢?”她显得有灵性,善解人意,适时地接话,及时中止。给人舒服的感觉。
  
  当谈到英语八级考试时,她向我说专业八级很难通过,他们整个年级也只有几个过了,而她因为忙着考研就没有很好准备。我这时特别留意她的面部表情:她说得时候眼睛看了门外,虽然这时外面没有人走来走去。我没有指出其实对于英语专业来说,八级不难。其实她的肢体语言也在说:不好意思,我没有表达真实情况。回答别人的话时,如果没有看着对方的眼睛,一般是有所隐瞒。我为她感到可惜,其实她的英语水平对于这个职位是没有问题的,但我还是没有将她送入下一轮面试。
这个女孩让我想起另外一个。
  “你通过了英语八级,真不简单啊。很多学生还在为六级苦苦挣扎呢。”我充满敬佩地看着她,因为我自己六级考了两回。
  “对于我们英语专业来说,过八级不该感到困难,我们班大部分都过了。”
  这个女孩没有利用我的无知,来借机吹一把。马上我对她有了好感。
  “你能告诉我,为什么离开学校呢?老师应该挺不错的。”我本人一直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有一种崇敬,我的父母也都是老师,打内心不希望听到对于这个职业的不敬的评价。
  “说起来您可能不相信,老师收入太少,而工作强度又特别大。”
  
  这可不是很专业的回答。别人在我问到为什么要加入我们公司时,都是说认同我们的行业,是朝阳产业。离开原来的公司不是因为待遇不好,而是希望更有挑战的工作,虽然我知道什么挑战不挑战,那些都是虚的,但这虚的还不得不说。
  
  即使是刚毕业的学生,也知道要在面试时表现不追求待遇,不怕吃苦的态度,何况她已经有5年的工作经历了。我感到不爽,就有点调侃地说:“你可以出去兼职讲课啊,现在补习班什么的很多,听说收入很可观。”
  
  “这对于我来说是个矛盾。出外讲课的确收入不错,但势必要分散精力,我不想自己的学生受影响。所以还是离开他们吧。”
  
   “那请你告诉我期望的薪金收入是多少?”我心里在琢磨着公司对于这个职位的工资能不能满足她的期望。
  她怯生生地看着我,低低的声音说了一个数。原来才要这么多,大大低于公司对于这个职位的工资。
  
  我有点被感动了,被这种开诚布公,被这种可靠踏实的风格,这在面试技巧满世界横飞的时代尤其宝贵。
  
  后来,这位女士进入了公司,她的工作表现正如她在面试时的表现一样出色。
  
  你无法掩盖什么,诚实是任何人最强有力的技巧,是你不破的金身。
但诚实不是傻呵呵的有什么说什么,想起什么说什么,而是有选择地说,要时刻想到任何问题都不是随便问的。
  
  因为公司业务与体育有关,所以大部分应聘者说了一大堆的对于体育如何喜欢痴迷,这我也不较真,投其所好是人之常情。制作部的Mike有一种挑人的方式。
  
  他面试就是聊天,听起来天南地北,实则暗藏玄机。
  
  “喜欢看报吗?”
  “喜欢。”
  “那么一般先看哪一版?”
  
  回答五花八门,什么天气预报、头版头条、小说连载、幽默笑话等等。当然也有说体育版。
  
  “我发现这是你不变的第一个问题,想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咱们是体育节目制作,我是看一看谁说体育版,看他是不是有Sense。”
  “真没看出,您还有这么一招。你是想考察他们是否诚实吗?”
  “其实我并不在乎他说是体育版,实际是另外的。我不考察他是不是说实话,而是考察对于提问是不是敏感。为什么我不问他喜欢吃什么?回答体育版的人至少有一种职业的直觉。”
  
  “我小时候想加入一个大孩子们组织的兄弟会,因为成为其中一员便不会有人欺负。我还记得当时的一个情景。他们让我们几个小孩子脱了鞋光脚站在冰上,过了一会问我们:现在你们最想干什么?“
  
  “我们都冻得呲牙咧嘴,大部分都迫不及待地说:我最想做的事就是穿上鞋。当时只有一个孩子说,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加入兄弟会。就那个孩子被允许加入。他虽然说得不是实情,但那是当时最应该说得话。”
  
  “那个孩子就是我。”Mike得意地说。“这是Common Sense”
  
  是啊,强人总是知道在别人都说谎时,说出令人感动的大实话。而在压力诱惑面前,依靠敏锐绕过实话的陷阱。
  
  这就是智慧。
  
  一个女生在论坛上说了她的一次莫名其妙的面试:
  一次,我去了一家著名的化妆品公司面试。据说那家公司非常看中员工的形象,而且选拔的要求也比较怪,所以我格外的小心。大部分的过程还算顺利,尽管考官的脸色一直冷冰冰的,可是到了最后,她忽然仔细的打量我起来,然后莫名其妙的问了一句:“你有没有染过头发?”这一问,还真把我问呆了,搞不懂她到底是什么意思。回答“是”还是“否”呢?我犹豫了好一会儿才作了肯定的回答,接着考官却什么也没说就结束了面试。结果,我顺利的进入了下一轮,但是对那个问题我始终想弄明白个究竟。
  
  你现在明白了吗?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19:52 | 只看该作者

九.控制
  
  “你知道男人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吗?”Steve问。我疑惑地看着他,诡异地笑而不答。
  “小子,别往歪处想。”Steve一本正经。
  “本来我还琢磨出一个答案,你这一来正经的我还真不知道了。”
  “告诉你吧:骑马和赛车。”
  “为什么?”
  “什么是好马和好车,一定是动力强劲的超出你的控制。但正是这种失控的感觉激发了你征服的斗志。只有优秀的骑手车手才能把赛马和赛车的动力发挥到极限,临近失控的边缘,而又能够敏捷地完成各种动作。”
  “一旦赛车不再有超出车手驾驭能力的动力,被车手得心应手地玩弄于股掌之间,车手就会放弃这部赛车,去追求更新的刺激。而不论这辆赛车在别人看起来多么优秀。”
  
  “老兄的理论不凡,也许这个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查尔斯放弃了天仙般的黛安娜而去追求卡米拉,你是不是想引诱我说这个。”
  “真是花花肠子,一点就透。”
  
  公司IT部门的Steve追求工作中有创新,他最佩服的不是盖茨,而是Apple的Steve Jobs,从iPod到Pixy的一个又一个的创新。但他对于招人却要求手下人的踏实肯干,他有他的道理:“我不指望那些新人有什么创新。如果他们不能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干两年,创新是瞎掰空谈。”但他面试人时,还是有点另类的。
“你能告诉我怎么知道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Steve问面试网络工程师的小伙子。
  “可以从Google里搜啊。”看来这的确是个电脑迷。
  “那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吗?”
  “开车从北京到上海,看看里程表走了多少。另外,我经常坐北京到上海的火车,火车上总是会播报两地距离,火车时刻表上也有。”小伙子还起来思如泉涌。
  “如果需要精确,可以用GPS,在北京取一下、到了上海再取一下,GPS仪会告诉你位移是多少,非常准。”
  “太High-Tech了吧,没有GPS怎么办?”
  “可以在上海北京分别测量经纬度,然后根据地球半径,用球面三角的方法算出两地距离。”
  “还有么?”
  来者已经使出了全身解数,摇摇头,看着Steve,不知他有什么高招。
  Steve显然很失望:“你为什么不在地图上量一下呢?”
  “但我手边不一定有地图。也许也没有尺子呢?”
  “我承认你的那些方法并不坏,但似乎你不太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

Steve事后说:“我们这儿是公司,不是研究院。他真应该读一读爱迪生测量灯泡体积的故事。其实我更在意他对于出乎他意料的方法时的反映。在地图上量绝对是个不错的点子,也是容易产生的盲点。他似乎有点过分在意别人的不同意见。”
  Steve接着说:“还记得咱们一起面试张亮时的情景吗?”
  
  Steve:“你知道为什么计算机用二进制而平时生活用十进制?”
  张亮:“因为电流只有开和关两个状态,方便表达二进制。而我们人类有十个手指,方便表达十进制。”
  Steve:“但为什么我们有十个手指。”步步进逼。
  张亮:“进化的结果。”
  Steve:“但为什么不是进化成八个或是十二个呢?”露出坏笑。
  张亮:“要问到这个程度,我只能说不知道了。”坦然一笑
  Steve坦白地说:“我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我想知道当你不知道时是什么态度。坦然自信,不容易做到啊。”
  
  孔夫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不知道的勇于承认,比知道答案还要有气魄,也才能令人起敬。因为面试官喜欢控制。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23:08 | 只看该作者

十.世界本来就不公平
  
  说实话,我不喜欢行政总监,总是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一幅牛逼烘烘的架势。想想看,能总是扳着脸跟人说话也够不容易的。说句良心话,他对于工作一丝不苟,尽心尽力,老板需要这样的家伙。这不,他的部门要招一名律师。
  
  “今天就先到这儿,现在我就可以告诉你,可以进入跟总监的面试。”
  应聘者:“谢谢您,姜先生,能给我这个机会。”我准备送她走,没想她冒出一个问题,这是其他面试者都没曾提出的。
  “跟行政总监面试,您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
  “嗯,”我一时还真没主意。“你要有点心理承受力,还有。。。,我只能说到这儿了。祝你好运。”
  “多谢提醒。”
  
  “司总,我初步选了四个候选人,这是他们的简历。您看什么时候有空面试?”
  “明天下午3:00吧。”
  “那样的话,我就让第四个4:00来,您20分钟面一个,让他们错开来。”
  “不,都通知他们3:00到。我有安排。”
  这不是成心浪费别人的时间吗,谁让人家是总监呢,爱怎么地就怎么地吧,我打电话通知。
  
  下午三点的时候,四位全到了。我打电话给司总:“司总,他们都来了。我在小会议室等您呢。”
  “小姜,请让他们再等会儿,我看完这份文件就下来。”
  “什么狗屁文件那么重要,人家早早来了,您还要人家等,成心耍人家。”我心里真不痛快,但嘴上只能说:“您先忙,我让他们再等会儿。”
  
  过了大约一刻钟左右,他来到会议室:“开始吧。”他总算面子上过得去,他跟应聘者道歉迟到或者久等了。有关法律专业方面根本没提,司总也自称不是法律专业的,大家只是聊聊过去的经历。
  
  不过他的问题都多少带有挑衅的味道。总是挑出简历上的错误或者让别人说出如果自己没有被录取是为什么。第一个有点软弱,唯唯诺诺,总是说是。而第二个显然有点小脾气,回答起来也不客气。甚至还批评了时间安排不合理,大家应该彼此尊重等等意见。司总面无表情。
  
  第三个出场,好戏开始了。

“王先生,让你久等了,有点急吧。”
  “我们律师从来不迟到,这是我们的职业操守。客户倒是经常有各种原因的不够准时,我们也总是往好的地方想。”
  “什么叫往好的地方想?”
  “他们不会有意迟到,一定有他们脱不开身的理由。比如您今天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会议之类的。”
  “谢谢你的体谅。”
  我的确没看错,这个律师很会应付场面。
  
  老司倒没有客气:“我看了你的简历,发现上边有两个语法错误。这对于律师似乎是比较致命的缺点。”说完直直地盯着对方。
  面试者脸上一惊,随即笑了。笑得我和老司都有点摸不着头脑:“看来我要维权了。您能告诉我什么地方错了吗?律师的训练让我仔细检查了好几遍。最后又请了我的一位美国朋友专门把关,竟然还有错误。”我惊异于他的这种处理方式,巧妙的化解,同时又解释了自己已经下了大功夫精心准备。
  
  老司看来也挺佩服他的机智,不过也出乎他的预料:“我们不必纠缠这个细节,你为什么离开上一家公司。”老司主动避开了这个话题,聊起来那人在上一家律所的经历。
  
  最后,老司抛出了他的杀手锏:“如果这次你落选了,你会抱怨吗?是谁?”
  “我会抱怨的。”我和老司都有点吃惊,不知他要攻击我们什么。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25:03 | 只看该作者
“我抱怨公司名额太少,让大家这么拼抢。”我们相视笑笑,都知道这是幽默。
  “不过我真想知道,我为什么落选。”
  
  出乎他的意料,也出乎我的意料,老司竟然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现在就能告诉你,你行。”这是老司一贯的特立独行的风格。
  
  这又给我一个措手不及,我急忙悄悄提醒老司:“司总,要不您看了最后一个再定?”
  “我会看的,不过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我知道这是决定性的,面试者也知道这个问题的分量。
  “你是怎么看待今天的面试时间安排的?”
  来者顿了一下:“我们之间也相互聊了一会儿。发现大家都是被通知同一时间来,这有点不合理,错开一下对大家比较方便。要知道,我们律师对于当事人可是每小时几百块收着费,开句玩笑。不过我想这样安排HR一定有他的道理。”
  “这是我这么安排的。”老司打断说:“你觉得为什么?”
  “莫非是想试探一下我们的忍耐程度?”
  “没错。律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谈判,特别要能承受对手的傲慢无礼,有时这种态度就是一种策略。你不能被别人的行为牵着鼻子走。我看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幽上一默,有这种心态不易呀。”
  “好了,请你在隔壁等一下,我们还要面试下一个。祝他好运吧。”
  
  半小时后,我和那位律师谈起入职手续。
  “既然咱们都是同事了,我有个问题,你对待那种不公平的有点伤自尊的所谓测试不感到气愤吗?”
  “如果我气愤的话,还会有幽默心情吗?我只不过把他们看作是有意的测试”
  “我父亲教我一句话,不公平才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貌。”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27:52 | 只看该作者
十一.底线
  
  鲍勃。沃尔夫(Bob Woolf)是一位体育经纪人,当时也在为生计到处奔波。喜欢美国NBA的球迷对于大鸟拉里。伯德(Larry Bird)应该不陌生,那可是波士顿凯尔克人队乃至全美职业队赫赫有名的大牌。伯德刚从印地安纳大学毕业,一大堆经纪人争着去做拉里的代理,鲍勃是其中之一。
  
  大学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为拉里挑选经纪人。最初有65人竞争这个位置,颇有点像超女海选一样,经过层层PK,最终沃尔夫闯入决赛,而对手是辛辛那提的律师瑞文。卡慈(Reuven Katz),他曾代理过多位著名的棒球手。
  
  鲍勃又经过了几轮面试,最后一面时拉里也在场。谈完后拉里开车送他回宾馆。下面是鲍勃的回忆:
  “没料到拉里会开车送我回酒店。在车上,我表达了对于他讲义气够哥们的敬佩而没有随便换球队。拉里只是耸耸肩,似乎并不在意,没说什么。一路上,拉里还是挺健谈的。我几乎肯定他会是我的客户。”
  
  “回到房间,我马上打电话给我的妻子安,把面试情况以及自己的感觉告诉了她。我的家人都为我高兴,因为我们都是波士顿的球迷,而拉里。伯德又恰恰代表波士顿,太不一般了。
  
  我几乎是刚挂上电话,还没有来及坐下来,电话响了:“是我,麦思。”电话另一头说道。他是这个委员会的头。“拉里还有我们几个人想去你那里再谈一下,一会儿见。”我吃不准这是好消息还是坏兆头,反正他们要来,我感到很紧张。
这队人马到了我这儿,麦思开口,直截了当:“情况是这样,你知道现在只剩下你和瑞文,我们需要知道你的收费标准怎样。是一万还是四万,给一个数,我们需要这个数字。瑞文。卡慈已经给我们了,你的呢?”
  
  我的心一沉。这个问题曾提起过,当他们坚持我给出这个数字时,我拒绝了。因为代表拉里与球队的谈判还早,基础工作根本还没开始,无法预知谈判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大工作量,我无法给出哪怕是一个大概的数字。我已经向委员会解释了我不是按照固定费律收取报酬,而是按客户工资的百分比,最高不超过5%的方式,这也是我对待所有客户的方式。
  
  “麦思,我理解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我也尊重拉里对于这个代理要花费他多少的期待。我跟拉里工作就像跟其他客户合作一样,等同球队的谈判完成后,我们一定会达成一个费用协议的。但现在我无法给你一个数字,对于拉里特殊化对于我的其他客户是不公平的,我再重申一下:我非常渴望成为拉里的经纪人,非常想,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大的机会,但只是我无法给出这个数字。”
  
  麦思盯着我,翻出了最后的底牌:“你确认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自然麦思指的后果就是我无法成为他的经纪人。麦思接着说:“我再问一遍,给我们一个确切的数字,我们才能评估。如果拒绝的话,你将没有这个机会。给我一个数字。”
  
  我迅速地评估了一下形式:在我居住的波士顿,拉里。伯德广受大众欢迎而且潜力巨大。但一旦我妥协,就意味着欺骗其他的客户。
我深深吸了口气:“抱歉,我无法给出这个数字。我重申我的收费是合情合理的,我会为拉里的权益努力争取,淄铢必较,就像为我其他的客户一样,但不能对待拉里特殊,我准备接受这个结果。”我们握手,他们走了。
  
  我站在那里长久地盯着那扇门,感到我没做错什么,但又那么无助。我打电话给安:“你可能不相信刚刚发生了什么,我们失去了拉里这个大客户。”我的儿子,当时还是个上初中的孩子在电话那头安慰我:“没关系,爸爸,我为你感到骄傲,你坚持了你的原则。”
  
  原则看起来有点虚无飘渺,但对于那天那个机会来讲,原则还是关上了机会的大门。看起来似乎我守住了我的原则,但是以实实在在的报酬为代价的啊。平时大家可以义正词严地宣称尊严应该置于利益之上,但对于当时的情景,能那样做可真没那么轻松。
  
  五分钟后,电话响了。
  “鲍勃,我,麦思。我只是告诉你我们已经做了决定,我想这就不必明天再告诉你了。”
  “是吗?”我有点语塞木讷,口中干干的。我准备接受这个坏消息。
  “我们选定了你。”
  我震惊了,有点颤抖:“你在开玩笑。”
  “不,鲍勃,”麦思平静地说:“我们知道你想成为经纪人的渴望,也知道你为此所做的工作和花费的心血。我们选择你是因为你能守住一点,不行就坚决走开,就像你跟我们的谈判。你正是我们需要的可以信赖的为拉里争取利益的代表,我们可知道球队的老板有多么难缠。”
  “谢谢。”
  “睡个好觉。”
  
  是什么能抗衡近在咫尺的诱惑和威胁呢?鲍勃。沃尔夫给出了他的选择,他赌赢了。
  你有这个勇气吗?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31:40 | 只看该作者

十二.挫折
  失败并不表示你一事无成,而是表示你已经学到了一些东西;
  失败并不表示你已经颜面扫地,而是表示你肯去尝试;
  失败并不表示你在浪费生命,而是表示你又充分的理由重新开始;
  失败并不表示你做不到,而是表示你可能要换个方式或改弦易张;
  失败并不表示你应该放弃,而是表示你应更加努力;
  失败并不表示你永远无法达到目标,而是表示你需要再静候一段时间。
  你也许在经历失败,但是拒绝接受这份失败,你就不会是个失败者。
  
   《逆境中的超越》- Roberth Schuller
  
  面试简直就是对于自我一次又一次的蹂躏和摧残,因为有那么多拒绝。就算你是大牛,吃闭门羹也是家常便饭。假如十次面试有一次成功,我们应该羡慕这个应聘者的好运,他做得相当不赖。但即使这样,他也要收到九次拒绝,有时是一句对不起,有时是一行字,有时干脆什么也没有。但无论什么形式,你得想办法让你的脑袋不耷拉下来。
  
  拒绝能带来什么?拒绝就是拒绝,表示一切结束,game over了,你得放下包袱,打起精神从新开始了。安东尼。麦德雷(Anthony Medley)却说:也许你从来想像不到拒绝能带来什么。

安东尼现在是一位美国著名的律师,他回忆起他在大二时找工作的一件事。
  
  我那时在法学院读书,同学们都特别向往寒暑假能有机会在欧洲的律所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些国际经验又可以游历欧洲美丽风光,我也一样。但这只是梦想,没人当真做点什么。
  
  有一天我决定试试,向30家欧洲各国的律所申请一份暑期工作。那时不像现在有Email那么方便。一个月后,陆陆续续才有回信,大部分是一句话的拒绝信。但有一个人与众不同,他是伦敦的律师彼得。克瑞恩(Peter Crane),给我写了一封长达三页的信,描述了伦敦律所的生意情况,但最后一句还是拒绝,他们律所不在美国招收暑期实习生。
  
  我写了一封感谢信,虽然毫无疑问地被据了,但至少人家写了那么长的一封信,总该表示感谢吧。但故事没完,两年后,整整两年后,我收到了彼得的一封信,问我是不是有兴趣去伦敦工作。
  
  当然,那还用说,那是多少法学院学生的梦想,这么简单,我就去了。
  
  为什么只回了彼得的信呢?因为彼得长长的三页纸,让安东尼受宠若惊,萌生感激之情。我想顺着安东尼的做法设想一下,如果他再主动点,当时给每一封据信都写一封感谢信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情吗?没有人知道,也许什么也没发生,也许会发生另一个神奇的故事。
人是应该经常受到激励的,因为不断的打击就像流感一样,让我们蔫不拉及,委靡不振,我们得不时地吃点消炎药、注射抗生素来抗病提神儿。没有激励往往也没有行动。但你看了这个场景会怎么样呢?
  
  大学演讲,演讲者拿出一张崭新的100元钞票问底下的听众:
  “你们有谁想要这张钞票?”
  底下有很多人举手。演讲者把这张钞票在手里使劲揉了揉,然后又举起这张已经皱巴巴的
  钞票问:“现在你们还有谁想要这张钞票?”
  还是有很多人举手。演讲者又把这张钞票扔到地上狠狠踩了几脚,吐了口吐沫,然后又举起这张已经脏兮兮的钞票问:
  “现在你们还有人愿意要这张钞票么?”
  还是有很多人举手。
  演讲者放下钞票,说:“为什么这张钞票已经这么脏了还是有人愿意要呢?这是因为钞票本身的价值。无论你怎么折腾,它都值100。”
  “你们也一样,无论别人怎么样鄙视你、折磨你甚至侮辱你,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要忘记自己的价值。”
  
  突然,演讲者把钞票撕得粉碎,抛向空中:“谁要这100元。”
  没人再举手,大家有点惊呆了,那毕竟是100块钱啊。
  “除非有人把你们从肉体上消灭,否则你永远值那么多。但我们这个世界还没有悲惨到谁敢对各位随便动刀子的地步吧,除了你自己。”
  
  泰迪•罗斯福总统(Teddy Roosevelt)是这样看待挫折:
  “那些批评家不算什么,那些在场外支招的专家什么也不是,对于竞技场上的磕磕绊绊冷嘲热讽的观众算老几。所有的功劳应该归功于那些在场上竟技的勇士,他们满脸灰土,流着血和汗,勇敢地挣扎着,不断地犯着错误,出着洋相。但只有他们才知道什么是陶醉,什么是奉献,什么值的为之一搏。只有他们才知道什么是成功的狂喜,或者失败了内心无悔于曾经奋力一搏。他们的灵魂永远与那些既不知什么是胜利也不懂什么叫失败战战兢兢的旁观者格格不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34:14 | 只看该作者

十三.我想听你说:
  
  我是一个猎头,一次帮一家公司招聘赴沙特的,那可不是一般的工程师和干体力活的技工,而是高级管理人员。这个活可不简单,你知道沙特可不是一个好玩的地方,虽然那时拉登、卡扎维等恐怖大亨还没有成长起来,但沙特也没有香槟美女、旖旎风光。文化的差异和两年合同的时间对于人的忍受度是个考验。当然,待遇自然不薄。
  
  让我们犯难的不是技术水平,这方面的人才不稀缺,而是他们人品的考证。我们要保证去得人不仅能胜任工作,还要能住两年。要是中间有人熬不住回来,我们就赔惨了。我们对于选人很慎重,因为来面试的也都是有些经历的人物,应试经验丰富。
  
  我们第一部分面试会对照简历,一条一条过,如果发现有什么疑问,面试者需要做出解释,如果不合理,基本上就会Pass掉这个候选者。
  
  第二部分面试主要考察他们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因为沙特没有电影、没有可看的电视、也没有娱乐,对于这种苦行僧般的生活怎么适应。应聘者自然都会揣摩面试官所望听到什么,回答就朝那些方向发展。他们通常的回答是:我喜欢看书,从不看电影,基本不看电视,喜欢独自呆着。我并不在这些地方纠缠,而是接着聊。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大概半小时左右,我会轻描淡写地提到当时在热播的一部电影、或是一部电视剧、有时是一场球赛,而且表达出我自己的好恶,问应聘者是什么观点,有些应聘者就会附和着我的观点,有时还举出情节来,这说明他们并不是不看电视。

当然,还是有些人通过了这些测试。从专业方面来看,他们都是相当优秀的人才。但我们所有这些过程都是想知道他们为什么选择去沙特,这比他们的技术能力更重要。而他们的解释不外乎三种:
  增加自己的国际经验
  喜欢旅游
  有冒险精神
  我们不相信这些是真正的原因,事实上,我们发现有的人是因为和老板赌气离开原公司,虽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会跟其他人不易合作,但他的隐瞒还是让我们让他出局。
  
  当时我疑惑他为什么离开一个大的投资公司,他的“增加国际管理经验”的理由还是让我感到有些怀疑,毕竟那时一个相当不错的公司。面试后我建议陪他走到外面停车的地方,一边和他聊怎么开车更近。后来,我站在他的车旁问了他我的问题;“为什么放弃上一家公司?”不过这次我以一种更为私人化的说法:“其实在那些大公司也有不舒服的方面。我的一个朋友在一家名声显赫的银行,其实里面勾心斗角也多得很。”
  
  真让我猜对了,他刚要上车,听到我的话,就开始不停咒骂他的前任老板,他辛辛苦苦的成绩都被老板占有,而失误的责任全是他来扛。我很同情他,不仅为他的不幸遭遇,也为他无法得到我们的职位。
  
  其实,我们最想听到的理由是:我需要钱。如果有谁说出这个理由,我会非常肯定他会完成这个两年合同的。
  
  当我们看到许多大学生信誓旦旦地回答面试官:为社会奉献,我喜欢挑战,实现小时候就树立的远大理想等等漂亮的口号时,你能相信他们吗?你敢相信他们吗?为何耻于谈生存带给我们的压力呢?你应该知道马斯洛(Maslow)的五类需求层次理论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你敢说有多少毕业生达到了安全需求的层次?应该说还有相当的人停留在生理需求层次上,这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情,但这种需求错位反映在面试官和应聘者微妙的相互期望中。

面试官知道许多人就是为了生存,先要有饭吃,但有的面试官偏偏喜欢听学生说待遇无所谓,只要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学生们自然不傻,明明眼巴巴地盯着1500元是税前还是税后,含不含洗理费、交通费、书报费、饭补,有没有加班费,能不能打车,是打1。20的夏利还是1。60的富康还是2。00的红旗,但就是没有人提到我需要钱来养活我自己。身处第二层次甚至第一层次的人们在高谈阔论第四、甚至第五层次的远景,因为大家彼此都穿着皇帝的新装。
  
  这层窗户纸没有人敢捅破。面试官们是一贯鄙夷应聘者提出薪金要求的,他们认为那“很天真,很没有水平,很不Professional”,直到有一天一个HR听到这样的声音,让他开始了重新思考这个禁忌:
  “是什么让我夜不能寐,是什么让我挥汗如雨,是什么让我不能陪在爱人身边,是什么让我想不起家乡父母的面容,答案只有一个字,钱。所以当有人对钱的事不屑一顾的时候,我想说你不懂钱,你很幼稚。”
  
  我们在批发市场侃价,也不会直白地、没有策略地讲价钱,你铁定了心要买,但总是会装出不喜欢这个款式、这个面料、或者这个扣子那条拉练,但都是为了一个字:好价钱。更何况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买方市场,请不要歪曲我的意思,我是绝对不赞成过早甚至过于明确地谈论钱的,但并不是说钱的问题不能碰。
  
  当你听到竟有这样的事情时,做何感想:
  “当面试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一切面试工作后,他总会礼貌地请我回去等候通知。一般来说,我总会说声谢谢,然后不卑不亢故作镇静地走开,然而事实上我在回家的路上已经在开始焦急地等待回音,就像一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女人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男人——那份工作。”
  “直到有一天,我在说声“谢谢”之前说了一句变被动为主动的话,我希望我的等待至少不会漫漫无期。‘你能给我这份工作吗?因为我需要养活我自己。’”
  
  “我现在还记得HR略显震惊的面孔,这个问题是面试宝典严格禁止的,没有人想越雷池半步。我最终得到了那份工作。”
  
  “有很多人是因为在面试结束时勇敢地问了这个问题或是诸如此类的问题,最终得到了那份工作。也许是这样的勇敢打动了老板;也许是这份执着热切让老板不好意思再拒绝。也许根本就是运气。但不管怎样,他们都感到了真诚,毫不掩饰的真诚。”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38:32 | 只看该作者

-----证据------
  
  开场白:主持人介绍
  面试这道关,即使再牛的应聘者,在结果宣布之前,也不敢拍胸脯打包票一定被录用,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性。但也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这种悬念,使面试变得更刺激,无论对于主考官还是应聘者,还有作为观众的您。
  一家著名的设计事务所招收土木工程师,由人力资源经理李女士和总工程师袁总面试两位大学生,看他们的表现,您觉得谁合适。
  那么然后猜猜看,企业会选谁。


  场景一:招聘人介绍背景情况
  人物:人事李女士、袁总(男)
  地点:招聘办公室
  时间:即将面试学生的前夕
  
  李女士:我们设计院准备招收几名工程方面的大学生。这次各个专业所一再强调要踏实肯干的学生,而不像过去几年,都强调学生要来自名牌大学,学历越高越好。我们倒不是怕他们跳槽,人有机会找到更好的位置换一下无可厚非,问题是有些人不肯踏踏实实地请教学习,担不起担子来。这不,我们还专门请来了院总工袁总来把关。
  
  袁总(男):现在的学生专业底子都不错,知识面也宽,但心态浮躁的学生不在少数。做技术工作,没有一个踏踏实实的态度,他自己也会感觉不舒服,很受压抑。所以我们要重点考察学生的做事态度。我想,经过第一轮面试,这一轮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不错的。
  
  李女士:袁总,您知道应聘我们设计院的学生有多少,230人,通过简历筛选的有50人,到这一轮只有15人,最后我们大概选5人,每个专业一个人。经过层层筛,道道选,竞争非常激烈。
  袁总:考察一个人是不是踏实肯干,工作一段时间就一目了然了。通过短短的几十分钟面试来考察选择,说实在的,虽然有多年的经验,但我也不一定吃的准。李处长,你有什么高招吗?
  李女士:的确,这种考察一定程度上靠感觉,毕竟您阅人无数,好人才总有一种让你的眼睛为之一亮。去年,除了赵力,咱们选拔的几名学生都不错。这个我有信心。
  袁总:好吧,咱们来看看哪些学生能抓住我们眼球。

场景二:面试学生甲
  人物:李女士、袁总(男)、助手(女)、求职学生甲(男)
  地点:招聘办公室
  时间:面试
  助手带领学生甲进入办公室,并请学生甲坐下。
  李女士:王兵同学,祝贺你进入我们的第二轮面试。我们今天的面试很简单,随便聊聊,请你就你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先做一介绍。
  学生甲:(特写)我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大学四年学习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课程,成绩优秀;还学习了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土力学、空间网架、砖石结构等专业课程,成绩也在班里位于前几名。三次获得奖学金。(自我满意的微笑)
  李女士:你第一次面试考试的成绩也不错。谈谈其他的特点。
  学生甲:大学四年担任学生会干部,多次成功组织了大型活动,比如学校90周年校庆,大学生现代风采征文比赛,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袁总:我想你们应该做过毕业设计吧,请大概介绍一下情况。
  学生甲:我还在市工业设计院实习了3个月,做了两个项目,一个是20层住宅楼,一个是高档写字楼项目,学到了很多东西,获得了设计院的好评。
  袁总:你喜欢设计工作吗?
  学生甲:喜欢。从小我就梦想做一名工程师。贵单位在设计行业很有名气,我相信,在贵单位我一定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多年的理想。
  袁总:当你看到自己设计的高楼大厦时,的确有一种成就感。但当你做设计时,一笔一笔地画图时,还是相当枯燥的。
  学生甲:我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请各位老师相信我的执着。
  李女士:你的外语水平如何?
  学生甲:我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英语可以进行对话。我还选修了日语。老师,这是我的六级证书,还有优秀班干部的证书。(很自信)
  李女士和袁总翻看了一下证书,然后还给学生甲。
  袁总:李处长,我没有什么问题了。
  李女士:那好,王兵,今天的面试就到这儿。等我们面试完所有同学,再研究决定。
  学生甲:谢谢各位老师,再见。(助手带领学生甲离开办公室)
  李女士:下一位也是土木专业的,但我们只能两个其中选一个。
  袁总:王兵总体感觉还可以,发展比较全面。我们看看下一位同学怎样。
场景三:面试学生乙
  人物:李女士(女)、袁总(男)、助手(女)、求职学生乙(男)
  地点:招聘办公室
  时间:面试
  助手带领学生乙进入办公室,并请学生乙坐下。学生乙有点紧张,做下来时腿碰了一下椅子。
  李女士:魏新同学,别紧张,咱们今天简单聊聊,先简要谈谈你的情况。
  学生乙: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是有点紧张。我先介绍一下我对于土木工程师的认识。(特写)作为一名工程师,应该有扎实的技术基础,我在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土力学、空间网架、砖石结构等学科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每年都获得奖学金。
  袁总:我想知道你们毕业设计的有关情况,你在哪里实习的?
  学生乙:我是在市民用设计院实习的。我们的课程设计是设计一栋住宅楼,一座厂房,这些实践要求我们综合运用土力学来设计基础,结构力学来计算荷载,钢筋混凝土来设计构件,最后用图纸来表现。特别是我们在设计院实习时,在师傅的指导下,参与了几个写字楼的设计,对于整个设计流程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可以比较快上手,对于目前几个通用软件也都很快熟悉了。
  袁总:(特写)听起来你的体会很具体,对于设计院的工作流程有一定的认识。
  学生乙:老师,这是我做实习时金峰大厦的计算书,我把这些整理起来,也作为我成长的一个纪念。请前辈指教。
  袁总接过厚厚的计算书,一页页翻看,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
  袁总:现在都用电脑计算了,很少有人这么把计算过程都记录下来。
  学生乙:这是第一个带我的师傅建议我这么作的。虽然其他同学觉得浪费时间,但我发现对我帮助非常大。后来带我的其他师傅并没有这么要求我,但我还是这么坚持下来。
   在我学习其他工程项目时,发现两个类似的建筑,柱子配的钢筋数量却很不同。请教了老师傅,发现是由于计算荷载时的误差造成的。一个计算书写的厚厚的,把所有不规则的情况都做了计算;而另一个只计算最不利情况,取大值,计算简单了,不到10页,但钢筋浪费了。
  袁总:其实我是设计院最先使用电脑的,也是推广使用电脑的急先锋。但现在大家都完全依靠电脑,有些人甚至不会基本的受力分析,就是没有好好积累,老想走捷径。
  李女士:你还是很用心的。我想了解一下你的英语水平。
  学生乙:我通过了四级考试。因为我来自小城市,入学时在班上英语成绩几乎是最后。我知道英语非常重要,刻苦学习,是班上第一批通过四级考试的20名同学之一。对许多同学来说,通过六级都没有比我通过四级艰苦。现在正在准备六级考试,我相信自己在毕业前能通过。
  李女士:我没有问题了,袁总您呢?
  袁总:我还真想跟这位小伙子聊聊呢。不过我们时间有限。我想面试先到这儿。
  学生乙:谢谢老师们的指教。再见。
  助手带领学生乙走出办公室。
袁总:李经理,你觉得这个小伙子怎么样?
  李女士:总体感觉,我倾向选第一个小伙子,发展比较全面。
  袁总:我不敢说第一个小伙子不好,但我有把握说第二个比第一个更适合我们。
  李女士:第一个学生不仅专业扎实,这从面试笔试成绩可以看出来,而且与人沟通也比较积极。我们的工程师不仅仅做技术工作,还要同客户打交道。
  袁总:你说得没错。但那厚厚一叠计算书,让我想起了我年轻的时候,这样塌实的学生不多见,特别是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这样的孩子,差不了。
  李女士:的确,咱们设计院几位总工,都是资料整理最为整齐和全面的。这是一项基本功。难得一个实习的大学生还能有这份耐心。(袁总意味深长地不断点头)袁总,我担心他的英语水平,咱们现在有不少涉外工程。
  袁总:考察人的韧劲比天生素质难多了,有了耐心和吃苦的态度,我不担心他的英语。这孩子有福气,经历了从底层奋斗的经历。虽然刚才那位小伙子也不错,但我的确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我总有一种直觉,他不太适合我们的氛围。祝愿那位小伙子如愿找到满意的工作。
  李女士:我当然相信您的眼光和见解。要不是名额有限,我还真想两个都要。竞争太残酷了。袁总,从一开始您的眼神里,我觉得您已经看上他了。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40:24 | 只看该作者
场景四:主持人点评
  
  是什么打动了两位考官,考官自己似乎也没有说清。看起来缺乏逻辑的决定,从我们专业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种必然。
  魏新同学(学生乙)谈话从职位出发,介绍所学课程围绕工程师的技术专业要求(镜头回放:我先介绍一下我对于土木工程师的认识。作为一名工程师,应该有扎实的技术基础,我在结构力学);而王兵(学生甲)同学似乎沉醉于学习带来的智力展示(镜头回放:大学四年学习了高等数学、材料力学….等基础,成绩优秀,还学习了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土力学、空间网架、砖石结构等专业课程,成绩优秀。三次获得奖学金。)但这种差别并不决定性地使考官产生倾向。但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而关于实习收获的不同陈述,使考官有了明显的偏向。
  王兵(学生甲)同学一再强调“学到了很多东西,获得了设计院的好评”,究竟是什么收获,没有概念。而魏新同学(学生乙)非常好地表达了他对于设计工作的认识“对于整个设计流程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可以比较快上手,熟悉软件”。考官们听到了他们习惯的语言“设计流程”,听到了选择魏新的好处“较快上手”,而不是什么空洞的“获得好评”,天平开始向魏新倾斜,但还不足以让他们最后下决心。想想看,什么是致命一击。
  
  对了,那份计算书。任何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所产生的说服力,胜过千言万语。有人可能说,王兵不也出示了六级证书、优秀干部证书吗?不错,王兵同学也意识到实物的说服力,说明他有头脑、有见识。
  
  但是,英语、计算机、优秀干部、演讲等等证书,你不觉得考官们对于这种获奖证书已经看多了,以至于到了熟视无睹的境界了。他们需要一种新的刺激、一种新的证明,来展示你的与众不同的优秀。而那本厚厚的计算书呢,考官根本就没有期待有人会拿出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展示,让考官们看到了塌实、钻研、用心,以及一种对于专业强烈挚爱的感情。
  
  一句话,除了那些人人都有的越来越贬值的证书外,你还能用什么来让我相信你的优秀。拿证据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