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批驳这类主题的帖子,不过还是按耐不住对主贴作者误导大众的怒火。 曾先生提出的中国式管理理论确有不够成熟之处,但是也远非作者所说的那样浅薄。作者很多观点倒是反映了他没有受过正规的管理学训练,缺乏足够的管理理论知识。后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不承认存在普遍意义的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发展方向就是情境化的管理理论。什么是情境化,情境化研究重视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等方面对管理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下可以且应当建立自己的管理理论。当然这种情景化的理论实际上是已经成熟的管理理论的修正、细化或发展,正如相对论虽然批驳了牛顿力学,但是并不影响牛顿力学的价值和继续发挥作用。它们都是真理,只不过有各自适用场合。从这个角度看,曾先生的中国式管理的提出正是顺应了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是建立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理论的一次有成效探索。 其次,曾先生的理论反映了他具有很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并且对当代华人管理行为有较多了解。而这两点也是建构情境化管理理论所必需具备素质。研究情境化管理理论有两条常见的研究范式,一是文化学的范式,从古籍入手,用思辨的方式进行研究。二是社会学范式,社会学范式最符合西方实证主义传统,但是需要有大量成功的范式才好提出相关的情境化管理理论命题,然后做实证或案例。但是目前华人的管理模式远不像日本管理模式那样成熟,因此,这个研究范式往往不好做,人们往往使用第一种研究范式,这使得研究成果缺乏足够的科学性,但是目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有等到华人管理实践有了更多的积累,才能提出真正比较完善的中国式管理理论。 最后简单批驳一下主贴的几个观点: 作者认为分析:要说这“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的第一轴即“以人为主”,进而说“中国式管理”是“人性化管理”。想想看,当今世界的人性化的管理成果,哪一样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成果?8小时工作制、每周休息制、劳动保护、与资方平等的工会的建立以及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相关法案的实施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如要靠“在儒家思想主导下”的“中国式管理”怎能实现?鲁迅在那篇著名的《狂人日记》里,把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总结成“吃人”二字,何谈“人性化管理”? 中国人对管理中人的认识有一个与西方完全不同的逻辑,中国传统管理的以人为本是一个价值命题。它不是强调管理人性化,而是管理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归宿点,管理是人实现自身目标的工具。而西方管理以人为本是一个工具命题,它强调管理人性化能够使得管理更有效,其归宿点在于管理本身或者说在于完成管理本身的任务,比如企业管理的任务就是达到高效率,西方人本管理理论就是要告诉人们实行它们提出的那套理论就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工具民题和价值命题并行不悖是可以相互融合的。西方的科学理性传统使得他们往往过分关注管理的工具性,对于管理的价值性缺乏深入思考。而中国传统则恰恰相反。因此,我认为曾先生提出这个问题是很有价值的。 要说这“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的第二轴即“因道结合”,是要“同心协力”,是要“凝聚”。说来说去,这里的“道”还是虚幻的高调。西方社会关于“凝聚”人心、激励人心的理论早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体系,人家是从“人性”的基本规律(对中国人也一样)出发来探索的,包括我们所熟知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茨博格双因素理论、XY理论、公平理论以及当今的关于“愿景”的理论等等,不但有理论,还有实践的模型,更有实践的检验及日趋成熟的修正。这些东西我们都学透了吗?还能指望“在儒家思想主导下”的“中国式管理”在这方面能有什么超越性的、突破性的成果吗? 要说这“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的第三轴即“依理而变”,说来说去就是“合理”优于“合法”,进而把“中国式管理”说成是“合理化的管理”。试问,当今包括美国式管理、日本式管理在内的各个管理流派,哪一样不是追求“合理”?可问题在于,“合理”之“理”由谁判定?依什么标准判定?依什么程序判定?“合理”之“合”又由谁来判定?又依什么标准判定?又依什么程序判定?当今工业文明的经济规律是宇宙间超级复杂的规律,远非农业文明的“合理”二字所能“洞穿”。为了必要的秩序和效率(“秩序”和“效率”也应该属于“合理”的范畴),为了在现实中实现“尽可能”的“合理”,必须要有“法”,即规则、制度、法律等等。如若仍把“合理”凌驾于“合法”之上,那往往成为利益相关者违法争利的借口,必然造成组织和社会的混乱及效率的低下。有依法治国之说,却没听说过依理治国。西方的现代企业制度我们总是不能落实到位,我们总要把西方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来个“中国式”,结果可想而知。 关于人性西方的经济学和管理学都是从假设出发的先后了多种人性假设。而中国人则不然,尽管有孟子人性善说,韩非子人性恶说,告子人性无善恶说。但是重视实践的先哲们并没有纠缠于人性的讨论,而是走向了一个共同的道路,就是认为人需要教化,而这种教化是根据“道”和“理”进行的。这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所以进行研究会有不同的结论,会有所超越!但是就我所知目前学术界尚缺乏很好的研究方法。中国人非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研究中国哲学的人理解最透彻,但他们往往对管理学缺乏理解,而国内研究管理的,多数又缺乏中国哲学的功底(本人就是这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