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灰灰 - 

[HR天地] 本地化绩效管理实践手记(灰灰原创)

  [复制链接] 188
回复
4242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7-29 12:01:39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节 养鱼塘模型——准确定位绩效管理作用的框架

人力资源管理究竟怎么起作用?同样,绩效管理又怎么起作用?
做HR的难免都抱有敝帚自珍的心理,会千方百计引用各种观点来说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其中经常被引用的就是老板们在不同场合的说法:“人的因素很重要”。
HR是一个很时髦的概念。它有很多含义,所以它也很模糊。时下很多人事经理热衷于挂在嘴边的HR与HRM其实是两个很不同的概念。区分这两个概念的不同,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教授,在一本书中提到一个观点,点破了这个道理。
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变量一共有三种: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自变量是因,因变量是果,中介变量是条件。人力资源(HR)是自变量,组织绩效(PM)是因变量,人力资源管理(HRM)是中介变量。结论: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与组织绩效的一个中间变量,是条件。
点评:
有心理学或统计学背景的读者应该很熟悉这个模型。持万能论的人事经理会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在自变量的位置,千方百计与组织绩效进行挂钩,来夸大人力资源管理的唯一作用。持无能论的人事经理往往忽略了中介变量,发现不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我想通过一个关于鱼的比喻来解读:
故事梗概:
这个故事同样发生在舟山群岛。有个渔老大因为近几年捕鱼越来越难,不得不从事养鱼的新行当。他通过镇长的关系,承包了镇里的另外一个水库养鱼。
水库其实也是一个有层次的鱼类社会。不同的鱼生活在不同层次的水面,比如说鲢鱼、鳙鱼生活在最上面,草鱼、鲤鱼生活在中间,黑鱼、泥鳅生活在最下面。
鱼的多少、种类、特点决定着资源的大小,这对于鱼的年终产出有着很大影响。我们把这些定义为自变量(鱼力资源),包括三个因素:鱼的规模、结构、个性。
鱼的年终产出定义为因变量(养鱼绩效)。
但是不同的年份,鱼的收成会有很大不同。什么样的条件可以使鱼长的更多、上市更快、味道更鲜?比如,合适的饲料、水里的含氧量、放入凶猛的黑鱼使其他鱼群激烈运动。我们把这些条件都定义为中介变量。
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就象氧气,关键是去“激活”鱼群,创造有利于鱼群成长的环境,最终创造鱼群的效益。
人力资源管理究竟怎么起作用的回答,同样有助于解释绩效管理如何起作用。它们在理论上都是中间变量,是条件。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7-29 12:02:15 | 只看该作者
第六节 取经模型——从价值链的角度认识绩效管理

对于绩效管理我们还要从整体业务的角度来认识它。这个角度就是价值链。
让我们一起从佛教来做一些类比。
佛教为什么会在中国这么发达?其实把一些不连贯的环节串起来,我们会发现佛教已经实现了价值链的运营。不管它是有意还是无意。
唐僧取经的故事提供了第一个环节的线索:取经。不过,佛经是印度语的梵文,中国的和尚和老百姓看不懂,所以需要第二个环节:译经。翻译过的经被各地庙宇里的和尚和信教的百姓传播,形成第三个环节:念经。念过的经文其实是一种产品,在做道场或清明祭祖或平时去病消灾时由甲方卖给乙方,这个过程叫第四个环节:卖经。第五个环节叫讲经,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懂经文包含的真正意义,所以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个工作技术含量高,通常由高僧才能担任。其中有时候还要增加一个环节叫:藏经。
从波特提供的价值链的模型来看,取经就好比采购,译经好比研发,念经好比生产,卖经好比销售,讲经好比服务。而藏经好比仓储。这是我联想到一个发现。比较有意思。
我的另外一个发现是,念经的过程也是绩效考核的过程。这是我观察乡间的老太婆念经想到的。说给大伙听听。
经根据难度区分有好几种层次。最简单的就是阿米陀佛经。这个经只有一句话,就是南无阿米陀佛。记忆力最差和口吃最不清楚的老太婆一般都选择念这个经。难度稍高的经叫心经,最熟悉的莫过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经文字多了一些,大概有200字。记忆力较好,口吃较清楚的老太婆或者对佛教有浓厚兴趣的会选择念这个经。再难一点的,叫金刚经。大概有1000多字,很多目不识丁的老太太根本背不下来,因此无法胜任这个工作,只能望其项背,仰天长叹。当然还有更高难度的,我不再列举了。
每个念经的人都有一串佛珠。佛珠其实是计数器,就是绩效考核的工具。你去观察老太太念经的现场,就会发现她们每念完一遍后,都会拨动一颗佛珠。当拨完整串佛珠后(比如12颗),她们就会在这个经文上盖个印记(好比考核表格和签字确认),表示完成合格产量1份。难度低的经文念的快,佛珠拨的也快,经文盖章也快,每天的产量也多。
但是菩萨是很公平的。绩效是要与薪酬挂钩的。难度低,产量虽然多,但是卖出的价格也低。总体上的薪酬还是难度越高的经文产生的会多一些。这就是因果报应。
有意思的现象是,念经也包含着薪酬的思想。好比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不过单件计薪的标准随着念经的难度而增加。
所以,各地庙宇的香火旺盛和民间佛教活动的发达是有其道理的。可以说,绩效管理无处不在,只要你用绩效管理的眼光去搜索。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7-29 12:02:38 | 只看该作者
第七节 异曲同工——其他不叫绩效管理的方法

习武的人通常都会犯一个通病,就是以为天下武林,只有本门本派才是正宗,而且应该一统江湖,其他都应归于旁门左道之类。做HR的也不例外。真相是,在绩效管理诞生以前,早就存在很多与绩效管理有相同功夫的方法,而且在不断发展。
第一种方法是更新机器。生产线的更换,通常带来效率的成倍增加。
第二种方法是统计控制。有关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两组数据的差异,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分析,图和表,都是帮助减少错误,提高正确行为的方法。
第三种方法是质量管理。日本人主导的质量拳(QC),ISO9000都是。
第四种方法是IE。也叫工业工程。这个方法包括时间分析,动作分析,搬运路线的分析等。是过去效率工程师的拿手好戏。
第五种方法是培训。包括最早的师傅带徒弟,言传身教等。这是HR开始为主的运动。
第六种方法是绩效考核。这也是HR最自豪的事情。
第七种方法是流程改造。很多咨询公司挂羊头卖狗肉,借着这个名目发了横财。
第八种方法是信息化。虽然很少有成功实施的案例,全世界还是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方法以新的名义出现。虽然它们不叫绩效管理,其实有着同样的作用,只是方法不同。
这好比中国的武林功夫,有少林,武当,太极,甚至霍元甲的迷踪拳,名目繁多,门派林立,但是综合起来,都是各有千秋,可以取长补短。
希望做HR的都有大绩效管理的概念,从其他方法中取其精华,灵活运用,才能与时俱进。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7-29 12:03: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木人支持。希望下半年陆陆续续能把它写完。。。。。
15
发表于 2006-7-31 11:11:5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好久不见灰灰兄了。正如木人讲的,归来论道一定有道!顶!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19:28:20 | 只看该作者
目录

第一章  重新认识绩效管理——实践观点
n 水库模型——绩效与考核的区别
n 圈理论——绩效与管理的内在联系
n 猎狗的故事——绩效管理与激励思想的演变
n 商鞅变法——绩效管理如何帮助组织变革
n 养鱼塘模型——准确定位绩效管理作用的框架
n 取经模型——从价值链的角度认识绩效管理
n 异曲同工——其他不叫绩效管理的方法

第二章  绩效管理实践的角色变化——过程角度
n 从跑龙套的统计开始——发表格、催电话、算分数、发奖金
n 打样的小裁缝——写制度、做表格、画流程
n 讨思路——3P和三个来源之类
n Know-where——网络帖子
n 惯用的过渡办法——360度评估
n 生搬硬套——抄袭KPI
n 万能钥匙——SMART万岁
n 回归计划——实现PDCA循环
n 一劳永逸——建立指标库
n 拜卡主义——平衡记分卡的崇拜
n 电子化——E-HR选型
n 传教——绩效培训
n 顾问——咨询项目
n 流程和信息化——变革的过程

第三章  绩效管理实施的不同思路——方法论
n 自力更生
n 完全依赖咨询公司
n 顾问式咨询项目
n 内部咨询项目

第四章  再谈绩效管理实践的贡献——作用的争论
n 万能论和无用论
n 条件论——九宫图提供的视野

第五章  本地化思路的提出——种玉米理论
n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实施的限制和条件
n 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n 决定实施成败的四个因素:种子、土地、农夫、天气
n 医疗的过程:诊断、处方、服药、复诊

第六章  本地化360度绩效考核项目——与KPI无关的案例
n 问题的提出
n 方案的设计
n 表格的设计
n 操作过程
n 结果的应用

第七章  小样工技能工资试点——针对一个岗位人群设计的KPI项目
n 问题的提出
n 方案的设计
n 表格的设计
n 推广
n 数据采集的过程
n 数据分析
n 结果的应用

第八章  分毛车间的KPI项目试点——针对一个车间人群设计的KPI项目
n 项目背景:油毛事件
n 项目组和项目进度表
n 探索的过程:面谈和现场指导的结合
n 表格的设计
n 方案的构思
n 数据的采集过程
n 试点数据汇报
n 结果的应用

第九章  包含公司、部门和岗位三级的整体KPI项目——一种铺面的做法
n 项目背景
n 项目组和项目进度表
n 公司绩效协议的设计
n 部门绩效协议的设计
n 岗位绩效协议的设计
n 推广的过程:培训和指导
n 数据采集的过程:变通的做法
n 考核结果:一种勉强收尾的结果

第十章  超级女工与劳动竞赛——一种变相的做法
n 项目背景
n 项目设计
n 促销和推广
n 现场比赛
n 结果:与荣誉体系的衔接

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部的绩效管理系统的推进——一种纵深打井的做法(重点推荐)
n 项目背景描述
n 项目进度表
n 绩效协议的设计与解读(折叠)
n 基于EXCEL的数据采集系统
n X+Y+Z的激励模型
n 数据分析和运用

第十二章 跟单员激励方案——一个失败的案例
n 问题的提出
n 方案的设计
n 实施的过程
n 实施的结果
n 分析

第十三章 绩效管理之道——它山之石
n 从ERP实施方法论角度谈绩效管理
n 从BPR实施方法论角度谈绩效管理
n 从MBO实施方法论角度谈绩效管理

附录:
1、 绩效管理演义
2、 早期探索的道路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19:29:2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绩效管理实践的角色变化——过程角度

我是一个演员。——周星驰
    
有人说,人生如戏。工作和生活无处不在演戏。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扮演各种角色的过程。有人很投入,就会有很多酸甜苦辣,这些味道综合起来,产生复杂的感受,叫做体验。有人不投入,体验就比较苍白。
成长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层次的提高和技能的增加。前者好比下棋,后者好比习武。围棋从新手成长为专家,以分段作为衡量的尺度。入门以前没有段,只有级,大概从9级到1级,水平逐步提高;入门后从一段开始到九段,水平逐步提高。
武功包括十八般武艺。从拳脚到刀、枪、棍、锤、鞭等,一共18样。武艺种类的增加,意味着技能的增加。
绩效管理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有机会在较长时间里从事绩效管理,就会发现绩效管理实践如同爬山,在山脚、山腰、山顶看到的风景是完全不同的。所谓人生三个境界:“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所以,在这一章里,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大伙一起探讨一下绩效管理实践的过程和角色变换。

第一节 从跑龙套的统计开始——发表格、催电话、算分数、算奖金

    2002年的时候,我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我到了一个电源公司,具体在人力资源部,公司给我一个头衔叫经理助理,岗位其实是做绩效管理。
前面三个月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发绩效考核的表格、到周期结束的时候打电话催各部门交表格、然后用EXCEL计算考核分数,最终把绩效奖金算出来做成汇总表。
那是一个小角色,就象跑龙套。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个阶段。不过那个时候因为武功不高,还是属于初入江湖,一切都需要学习,所以压力也是很大的。EXCEL的很多技术也是在那个时候积累的,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对细节的注意也是这个时候养成的。与别人沟通、协调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想起电影里,小和尚一般都是先扫地,挑水,也就不奇怪了。
    
第二节 打样的小裁缝——写制度、做表格、画流程

     大约到第四个月,我就换了第二个角色,开始要修订绩效管理手册,其中就包括写制度、设计表格、画流程图。这时候的工作不能叫独立设计,只能是依样画葫芦,好比小裁缝,只能打样,不会设计。
写制度的总结:
做表格的总结:
    画流程的总结:

第三节 讨思路——3P和三个来源之类

大约到第六个月,我开始进入第三个角色,就是设计师。这个阶段,开始要向公司提交建议报告,建议绩效管理应该怎么做。这个方面一般包括三个基本问题:公司绩效考核怎么做?部门绩效考核怎么做?个体绩效考核怎么做?
因为那时候市面上的专业书还不多,接触的其他公司的一手资料更少,参加外头的培训也比较少,所以有关绩效管理的思路是很贫瘠的。这时候,你会感到压力非常的大。因为你开始要独挡一面了。提不出好的思路,好象就没有退路了一样。
那时候最困惑的,最焦虑的莫过于没有思路。思路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其实就是你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做的套路。我们对于绩效考核怎么做的回答后来统一为3P和三个来源。

第四节 Know-where——网络帖子

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传授给我们的是知识。可以叫做know-what。
毕业参加工作,领导和同事教给我我们的是技能。就是know-how。
后来工作久了,开始接触网络,发现了另外一个途径,know-where。你只要知道东西在哪里,就OK了。
做方案并不需要原始的创造。很多都是先COPY,在裁剪,根据领导意见,再修改。这就是真相。所以发现一些专业的网站,有空就去下载有用的资料,研读,分类存档,要用的时候去复制,就是这个阶段积累能力的最好方法,也是真相。

第五节 惯用的过度办法——360度评估

我们形容一个人水平还不高的时候,通常叫他三脚猫。就象小厨师做菜,高难度的菜做不好,就推脱说材料买不到之类,然后就给你上一道预先准备的冷菜。
绩效管理也是这样。挺难的。我们对这个领域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对里面的道道早期是摸不到门道的。所以只好找个借口,360度就是这样一道好看但不好吃的菜。
我们的借口就是公司缺少目标管理和职位分析这两个基础。这个借口是书上看来的,至少武欣写书里就有过。当时为找到这样一个挡箭牌而窃喜不已。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19:29:46 | 只看该作者
第六节 生搬硬套——抄袭KPI

360度总是会用完的,就象你打拳总不能老用白鹤亮翅。你总还得来个黑虎掏心什么的招数。所以KPI就是这个阶段的招牌菜。不过因为技术不过关,作出来的菜往往是半生不熟的。虽然顾客未必觉得好吃,但是小厨师自己坚持按菜谱出菜。而且觉得很有道理。
这时候的后盾是买了N多的书。书的用途就是可以先COPY。一边罗列尽可能多的KPI,一边怯怯地等着别人去修改。有些KPI是滥竽充数。好比南郭先生。

第七节 万能钥匙——SMART万岁

    一把钥匙一把锁。但是人总是企图一劳永逸,希望找到一把万能钥匙来解决一切问题。当量化困惑KPI时,终于有人提出了“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细化”这样的口号,真的是全国HR的救星。所以当时我们从KPI转移人们的视线到了绩效目标,开始与目标管理结合起来,而绩效管理的技术就体现为你懂不懂SMART,你会不会帮助业务部门在你的指导下制定绩效目标,而这个类似马克思主义一样的东西就是SMART原则。


第八节 回归计划——实现PDCA循环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行了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就象垃圾一样被人们唾弃了。计划两字等同于传统和落后。可是神奇的上,计划在绩效管理当中却得到了复活。
我们那时候开始神气的问别人,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区别在哪里?就是单一的考核环节还是有计划、实施、考核、反馈四个环节组成的一个环。而且内心特别希望人家的公司是属于单一考核的阶段,那我们就可以给他下套了。

第九节 一劳永逸——建立指标库

    当PDCA的循环勉强做起来后,令人头疼的还是KPI的问题。HR发现各部门和岗位的目标如果多数以来工作计划,结果是考核与公司要实现的真实的目标联系很弱。于是又要回头来发现各部门,各岗位的KPI,于是建立一个分层分类的指标库的想法就诞生了。

第十节 拜卡主义——平衡记分卡的崇拜

当KPI被CPI替代,当KPI仅仅来源于职位说明书的岗位职责时,HR开始被职责绩效管理没有战略性。而这个正是HR最不愿意听到的。因为战略是HR把自己能够拔高的唯一途径。所以,平衡记分卡成为美国人引入中国最好的救星了。流行就象感冒一样。HR提到平衡记分卡就象亲兄弟一样亲切。

第十一节 电子化——E-HR选型

    自动化是人类的一种梦想,而且对它天生具有盲目崇拜的倾向。在电脑里实现绩效管理的PDCA循环,减少绩效考核带来的纸张的浪费,成为HR提出电子化的重要理由。于是我们又有事情好做了。

第十二节 传教——绩效培训

    当该做的技术都忙过以后,HR就开始回到另外一个方向,怎么让别人学会这套东西。于是绩效管理的思想、技术、操作就成为培训的内容。象传教士一样四处去布道。


第十三节 顾问——咨询项目

    培训有时候会弄点花拳绣腿。可是当你真的想运用绩效管理这把刀的时候,你就开始扮演另外一个更高的角色,做顾问,而且在公司内部做咨询项目。这个过程人力资源管理开始与业务融合起来。你会发现很多道的东西。

第十四节 流程和信息化——变革的过程

绩效管理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公司开始提出了另外的口号,这些口号离HR有些远,让我们心慌而且觉得弱小。
所幸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19:30:26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部的绩效管理系统的推进——一种纵深打井的做法

三十六计,走为上。——《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有一计,叫走为上。这个方法不是逃跑的意思,而是叫你运动。这时早期的游击的思想。在民营企业做HR,很多时候也是在打游击,所以方法上不得不灵活多变。
HR一般喜欢追求建立庞大的绩效管理体系。体系与系统虽然只有一字之差,英文都是system,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实施思路。
绩效管理体系的思路是广泛铺面。比如高层、中层、基层或研发、采购、生产、销售、行政等,3*6=18个区域,目标是建立分层分类的KPI体系。应了一句话,广种薄收。铺面,如果基础较差,又想短平快的话,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绩效管理系统的思路是纵深打井。关键是要转起来。这个系统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子系统:1、关键绩效指标;2、目标值;3、规则;4、数据采集系统;5、激励方案。这是本地化的深入应用。这种方法建议在一开始就充分考虑种子、土地、农夫、天气等多个因素,同时象医生一样有诊断、处方、服药、复诊的具体过程,将营销思想不断地向员工渗透,最终实现水到渠成的效果。
在这一章里,我将详细地为大伙介绍我的具体做法和总结。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系统,将包括五个子系统甚至更多:指标系统、目标值系统、规则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激励系统。(培训系统)。

第一节 项目进度表

兵书常说:“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中”。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对事情的发展能进行控制。在企业里做事情同样如此。所以做项目进度表是很重要的一个习惯,也是一个技术。
(见表1)。
四步曲。

第二节  绩效协议的设计与解读(折叠)
第一部分:寻找方向。
a) 关键绩效领域(KPA),
b) 关键绩效指标(KPI),
c) 权重
第二部分:确定程度。
目标值
第三部分:描述规则。
1、 指标定义
2、 评价方法
3、 数据来源
4、 计分规则

第三节 用EXCEL设计数据采集系统
a) 订单和编码。
b) 要素
c) 链接
d) 表格的层次:原始报表,日报表,月报表,绩效考核分数

第四节 X+Y+Z的激励模型
1、 期望内与期望外。
2、 个人与团队
3、 固定与浮动

第五节 数据分析和应用
折线图,预警线。

项目成果汇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19:31:43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灰灰在2006-7-29 12:03:54的发言:
谢谢木人支持。希望下半年陆陆续续能把它写完。。。。。

谢谢鼓励喔。。。。继续努力。。。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