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静的原理,静的功效及常见修炼方法[回归]

[复制链接] 33
回复
712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7-16 17:5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归之言:

      此文原意通过"静"的修炼,以达到身心之保养,一时写的兴起,引申到了更深层的内修及外用,甚至涉及到了生命本源,而这些理论我花了近2年的时间才理顺出主线,如无实际的修行,实在令人难于置信,因此也就回归当初发贴之意,至于内修也就留下来吧,愿有缘人修之,愿家人吉祥幸福!

为什么要内修?

一.保养身心

身心的问题,尤其是大问题,不是一时造就的,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如果等到问题出现,再去解决,1.费钱2.身心苦不堪言,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让问题出现(天灾人祸之类的,那只好买保险了,呵呵)

二.修炼定力

即使我们掌握了高深的知识,众多的技巧,可如果定力不够,即心无法冷静,临场发挥不出来,所谓的知识和技巧,又有什么用呢?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能否尽可能的修炼自己的定力,以待后用呢?

首先说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一人在网上搜索资源,在经过无数次刷选之后,确定了以南怀瑾先生的资料为学习对象,然后花费了1年多的时间(我是自由工作者,一天看书的时间可长达8小时以上,平均一个礼拜可看4至5天)出入于儒道佛三家思想当中,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反复反省与体悟,终于真正有了点修炼心得(只能自己体悟),而儒道佛,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人生的指导丛书,而其关键点,就是"静",由"静"而内修,至外用,最终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而儒道佛其可信度,想想其数千年仍屹然不动,对儒道佛的种种误解,我就不说了,南怀瑾先生的书里面有关于儒道佛的历史介绍!

开篇以太极拳为例:

摘取于南怀瑾<<太极拳与道功>>:

动中求静    

   太极拳系求静,非求动,更实际的说,是于动中求静,现在再作进一步说明,凡人在静时,心内思想反而繁乱,此是大家所曾体认过的,一般人最怕寂寞,因为思想无所寄托,老年人最怕孤独,感到人生没有依恃的悲哀,但是对于学儒、学佛、学道的人而言,寂寞乃一种享受,故能甘于寂寞,乐于清静。这是对静坐已入高深境界的人而言,亦只有少数修养高深的人能达到此种境界。而生理的本能----生命的力量即在此清净寂寞中发动,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复归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这是一切静坐参禅的入静境界,然此静的境界,得来不易。武术是人体在运动,不过虽是外动而内心反易得静,以此求静境,也同样得到殊途同归的妙用,利用这个动静相应的道理而发明武术。凡人身体在劳动时,思绪反而不会紊乱,亦即有所寄托,若体不活动,无所事事,呆然不动,则反比死还难受,要不胡思妄想,亦不可得,孔子有言:「小人闲居为不善。」足见人身心理生理之本能,自然有其相互关联互动影响的作用。

   太极拳之原理也是如此,打太极拳是在动,由动中的体力劳动,进而渐渐达到内心清净的境界。所以我经常以孟子的话来譬喻拳术的道理。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学拳的人,无论南宗北派,都在劳其筋骨,静坐、练功的人,亦是苦其心志,那些做英雄事业之人,则是空乏其身,三者殊途而同归。现在我们倘若能从劳其筋骨入门,自然也就可心志清净,近乎道矣!

   总之,太极拳是「动中求静」,由静而达到静坐、内功所证到之境界,动静互相配合,则于身心的健康大有俾益,这是必然而无可否认的。

由此文可得出:

静的原理:静,即放下心中所有思虑(心念、杂念、乱想、妄想),或者说不被自己的思虑所影响,有了就有了,没了就没了,一尘不染,才是真静,此一静,生命的力量即在此清净寂寞中发动,比如睡觉为什么能够恢复疲劳,亦是此理.再比如很多家人在家园中发贴,述说自己夜深人静之时,心中暂时忘记一切时,那种奇妙的感受,即是静,只是可惜不知如何护持住,而接下来的修炼方法,即是以静之原理为基础,先人所运用的内修之法(一些而已)............

静的功效:

[内修--慧]:

              由静,身体内气机发动(其实这也是气功的入门之法),身体自身的恢复功能开始工作,从而身体健康

              由静,心中烦恼甚少,从而修心养神,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有意义的工作...

               总之, 静,可以保养身心,令人生简单而充实

               由静,培养一种平稳的心态和定力,使自己这颗清净的心不被外境所动摇,从而更加冷静的处理问题

               由静,可以开发智慧(需要博学理论知识及学问),许多很好的想法都是我们从静思中得出来的,这亦是许多精英采取的办法,比如曾国潘遇到重大问题都要静思,比尔盖茨每年都要闭关7日静思,诸葛亮等等由东方到西方,例子太多了.

              总之,静,就是精英们的内功,由静而生定力与智慧.

常用修炼方法:

一般初学静的人,往往发现自己的思虑营营,非常杂乱,甚至,比起不静的时候,反而更加烦燥、不安;因而更加恐慌,认为自己不应该“静”,其实,这都是不明道理,自己头上安头,错加误会,构成心理上的阴影。(引自南怀瑾<<静坐的方法>>)

一.用什么方法去求“静”呢?这是一个非常可笑的问题,而人们都是那样轻易地问出来。“静”便是“静”,用心去求“静”,求“静”又加上方法,那岂不是愈来愈多一番动乱吗?

其实,生命的本性本来就是清清静静的,只是被这暂时的世界所迷惑,被无始以来的欲望所缠住,因此,放下所有欲望,说放下就放下,说拿起就拿起,何需附加之法,当下即是"静",若不行(本人也放不下),则继续看下文:

二.一念去万念(常人一般无法立刻放下所有思虑,此是暂时之法)

1.数息

用自然呼吸的方式,也就是不控制呼吸,然后数出息,而入息不数,第二次的出息数 1,第二次的出息数 2,……第十次的出息数 10, 第十一次的出息数 1, ……这样重覆从 1 ~10,连续不断。在练习的过程中,有时被妄念拉走,忘了数数目,觉察到再从 1 开始数; 有时数一数超过 10 了,还继续数下去,觉察到时,可从 1 再开始,如此,周而复始,连续不断。

2.随息

内心保持专注的状态,清楚分明的观察呼吸的出入,只是看著不去数它,只要长时期的练习,呼吸自然会转细,妄念也会愈来愈少,身体也会愈来愈轻安,这是因为心息相依的缘故。

注意:数息是以数呼吸的出息,作为安定自己身心的方法,对于一般人是不错的方法,对于有心脏病、脉不整、气喘的人,最好不要使用,因为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有病的人,在练习时难免会有控制呼吸的现象,如此,对原有的疾病,有不良的影响,随息亦是如此!

3.观音

即选一段自己非常喜欢的音乐(最好是清净心灵的音乐),不要注意去听它,只是自然而然的听着,即使有别的声音出现,听到了也就听到了,就让它过去,仍然清清静静!

以上三种做为工作休闲之时可用之法,修炼时面带微笑(放松肌肉),舌顶上鄂,静以为常时,自然念而不念,最终达到随时万念说放下就放下........

1.短时间的静心,5分钟左右,可坐在椅子上,可以直接结束。

 2.较长时间的静心,15分钟以上,宜稍微缓冲一下再结束。

 3.长时间的静心,50分钟以上 宜缓缓的出定,再好好按摩后起身。

4.瑜珈

此方法就不多言了,只要明白了静的原理,就知道瑜珈的作用了

5.太极拳

其一.防身.其二.养生.其三.特别适合于MM练习,因为太极拳主练内劲,所以肌肉不会强化,且可朔造体型,相对于跆拳道,拉筋,抬腿的,真是舒服多了(俺是深受其苦,所以现在选择了太极拳,练到工夫深时,全身关节亦能打开,非常吸引人,呵呵)

注意:目前国人练太极拳,一般求套路,练招式去了,并没有真正掌握到太极拳的精髓,好一点的也就是养生而已,一般之人很少能做到防身之用,即使能做到,也不轻易使用,因为如没把捏好,很容易伤人筋骨!太极拳亦有其静心之姿势,原理相同,可上网查之.

以上两种,可做为平时休闲爱好,养生静心之时,亦能交一些朋友,何乐而不为呢?呵呵

三.最终之法:静坐(老年人的最佳养生之法,静坐的时候比较容易安静)

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能满足您的需要,则静坐(可结合一念去万念的方法)就是最后的方法了,也是最佳的方法,亦是老年人的最佳方法,老年人腿骨松软,最好是采用不动的养生之法,从而保持身体健康,活蹦乱跳,而这也是我准备献给我老爸老妈的礼物,让他们从中年就开始修炼,老年自然无病无痛,开心快乐,呵呵!

由于其理论有些多,在此也就不阐述了,可以参照以下资料:

南怀瑾静坐资料下载:http://www.nanhj.com/nanhj.chm (引自家人黑洞的下载帖)

静坐问答:http://bookgb.bfnn.org/books/0605.htm

如何静坐(南怀瑾先生亲自示范):http://lib.verycd.com/2006/07/10/0000110159.html[电驴(emule)下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

一.静心,须先明理,理不明,必事倍功半,此入门之文,亦是人生之基础,欲想养生,定力进入更高层次,开发智慧,需详加参照更多理论知识.......[万物芸芸,各复归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二.以上所有静心之法,必须以"德"(慈悲之心)为基础,否则就算你修炼多年,德行不见增长(不断的做善事,无论大小,对利益不贪着,即可成就慈悲之心),也不见得会有很大的进步!练习武术,如有成就后,德行倒退,则必害人害已,不如不练!

三.静以为常,自然形成定力,自然处事不惊,自然能有儒雅飘逸之气质,高深时,亦能隐藏之,正所谓大智若愚,其妙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请家人自行体悟!

求而不求,无求即得,得无所得,常清静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0 23:17:21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7-16 17:58:1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理论的家人,可能要多花点时间体悟,但我保证其效果是绝对有用的...............

再说明下:实际静心工夫我也只入门阶级,但理论知识已经备足了,希望有此需求的家人能从中受益,也希望有此经验的家人能一起交流,阐述静心的经验及其相关方法......

南怀瑾<<观心--万缘放下>>:学问与知识的区别

QUOTE:

中国的文化讲的是学问,不是知识。人嘛!都认不得自己的心,不知道如何做人,因此就要“学”。不懂!向老前辈请教、向同学请教,即“问”,古人勉强为“问学”,改名为学问,那是宋朝以后的事,而唐宋以来,就叫做“道学问”。

    活在这个人生的大道上,要多问、多听。问了听了做什么?不是当知识用,耍花样的。知识愈多,妄想愈多,因而乱七八糟的事也多,痛苦也大。你以为知识是好东西啊?世间上的坏蛋,知识份子居多。知识份子看不起人家笨,可是往往笨人倒是规规矩矩的!那么,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没有第二条路:“求其放心而已”,就真的把“学问之道”说的清清楚楚、简简单单了。

南怀瑾<<青年问题之我见>>:

QUOTE:

我们的邻居日本,尽管在许多事情上,有□多的不是,但是她在二次大战投降以後,很聪明地把所有退伍军人,转到工商业的岗位上去。管理工商界的办法,完全是部队军事训练的方式,这个研究企业管理的都知道。如此,整个日本由上而下,把工商界的精神与效率部队化,以这种严密团结的组织,又配合已有的东方文化思想,终於使得工商发展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直至今天,新的一代起来,也同样继续沿用这一套军事化的管理运作,并且再加上一些其他新的因素。现在,差不多经理级以上,除了上午一定要做早操运动外,下午还要空出一段时间打坐。只要一升上经理阶级的职位,就得学静坐。等於日本过去的军人,上尉晋升少佐,先要到寺庙学叁个月静坐。这不是叫你出家学佛,而是要你先修养人性的宁静与定力,如诸葛亮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以便日後当一个单位的主管时,能够有效而正确地领导。日本把这套方法用之於工商界,成果斐然。所以,当年我应邀到日本,公开对一百多个大学教授、校长发表讲演时,我曾告诉他们,你们将来一定会重新恢复军备。他们说,不会不会,我说,你们记着我的预言,你们很快会恢复的。日本一旦恢复军备,一夜之间马上全民皆兵。因为平常社会上的观念和作法,还有工商科技的进步,很容易接上军事用途。像这一类的做法,比什麽都厉害,不可轻视。

QUOTE:

但要达到太极的入定,我老师说要好几年才可以

呵呵,没错,所以我静坐和太极拳双修,不过入静,还得依据个人的根性,有些人不能以时间定论............ 

QUOTE:
我也想学,想真正的静下来。不过,我发觉自己的妄忘很多很多,如排山倒海似的人。

这就象锯木头,慢慢的锯,总有一天,"啪"的一生,木头就锯断了,从理论和实际修炼当中,不断努力,终有成果........

QUOTE:

我试过这样的方式。平躺,放松,微笑,然后随思随想,不控制。感觉回过来也很轻松。不知这是否入静的另外?

"过去已过去,未来犹莫算",!“过去已过去”,这个念头过去了,你讲过就过去了,什么都没有。“未来犹莫算”,没有来的就是没有来,你去想它干什么呢?明天还有明天在吗?算不定明天我已不在世间,何必挂虑明天呢?甚至连下一秒钟我都不管,算不定一下就死啦!那也没怎么样嘛!南怀瑾<<观心---万缘放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0 22:35:11编辑过]
板凳
发表于 2006-7-16 21:01:22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就正在学太极,感觉还可以。

但要达到太极的入定,我老师说要好几年才可以

4
发表于 2006-7-16 21:33:55 | 只看该作者
好,骨头先生对养生之道颇有见解。
5
发表于 2006-7-16 21:40:27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分享,谢谢小狗的骨头.

吾以为,静是以为无欲,无嗔,无妄,无念.

暂以一念去万念以静,甚是有理.

6
发表于 2006-7-17 00:51:5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想学太极,正如楼主所说的,养生与防身。这两点是我追求的。
7
发表于 2006-7-17 01:19:54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6-7-16 21:40:27的发言:

吾以为,静是以为无欲,无嗔,无妄,无念.

暂以一念去万念以静,甚是有理.

胡涂已经达到了佛家静的高境界了,我觉得如果不修证,只求修身,无需达到此境,否则门槛太高,拦住了许多本可以得益者,骨头兄的动、静双休我甚是赞同,只是自己没有机缘得到大德指点,又不敢忙修瞎练,现在也只是在以“静”修身上转悠。

8
发表于 2006-7-17 09:13:1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想学,想真正的静下来。不过,我发觉自己的妄忘很多很多,如排山倒海似的人。

9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09:19:48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分享,谢谢小狗的骨头.
吾以为,静是以为无欲,无嗔,无妄,无念.
暂以一念去万念以静,甚是有理.

呵呵,看透了人生,其实人生很简单,自然会奋发向上!

胡涂兄对静的解释,现在细细想来,确实直接了当,做文章确实要心平气和,否则言不对意,后果严重啊,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0 22:44:39编辑过]
10
发表于 2006-7-17 10:37:08 | 只看该作者

知易行难。

我也在修禅,求一个安心的“安”。大体上和你说的静内涵比较一致。

有一个追求安详和宁静的方向,对人生的理解和掌握自是不同。祝贺!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