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所以为静者,正如上所说,在乎心,而非形.所以谈静是否可以归结为"驭心"? 小时学过某文,"人比人,气死人",我想人不能静更多的是由这点所引起的"情绪性张力"在作祟,照柯维老先生的话来说,要能很好的驭心,要很好地区分什么是你想要的和什么是你所能拿得起的?如若内功修为后劲不足,强为之,势必伤"筋"动"骨"而不得静,如果这个度把握不好,要谈"动""静"之道是有点舍末逐末了. 所谓真正学佛儒道者,可能像我这样东拉西扯的摄入一些"名句""名篇"或偶得之之者更为为数众多,而真正精深某家之人有其"信仰",动静自然能很好地把握.静坐瑜珈太极等在我看来,基本的除了生理调节之外,无外乎让自己能更好的思虑如何平衡自己想要的和自己能拿得起的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已(试想,劳其筋骨自然可以清净乎道?我不认为如此,真这样的话那我们众多的农民工作者不早就入道了吗?),故而此之形是在为自己营造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来更好的思考这一点。如果太执着通过些种途径来求静,反而不得静了,因为静往往都是自己的欲望需求得以很好的满足之后.卡耐基说过一句话,"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每天都留一点时间给自己的心灵对话",我想他所说的本意同上段如何平衡和区分以及有效处理"情绪性张力"与"创造性张力"是一个意思,在我眼中,他是一个能很好把握"静"的人. 禅宗有话说,人的贪望就像水中的浮萍和尘埃,如若心如止水(要这样须要有道家之视见,儒家之修为,佛家之忍性),心不动,自然便能静. 人,往往要大动之后,方能归乎静,大动,以广视见,增修为,强忍性,不计较也. 所谓动静动静,何须太执着? PS.: 前有家人谈到静坐是为养身与防身,如此对于作者所述之"静"是为两"静",执着必不得静,因为执着会导致心的颤抖,心一颤抖,如何能静? 心理的静和生理的静虽有关联,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所以就诸子百家来说,道家的学说是最能切近于"静"的,因为他把自己,个体看得很轻,看得很淡,淡则随性,随性则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9 13:32:5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