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juliax在2008-8-28 18:53:00的发言:同意不能单用PPT来衡量咨询公司的实力。但同时想强调的是,咨询结果的内容与形式(此处单指PPT制作)并重。 1、一个PPT拿出来,在无现场演示的情况下,受众可以看懂PPT整体和单页的逻辑架构,个人认为这是顾问做PPT的基准线。PPT虽然不是文章,但它用图式等多种手段替代或延伸了文字的表达功能。目前我碰到很多顾问说PPT一定要人讲才看得懂,至少我认为这样的顾问不及格。 2、咨询和电影相比有异同。在合适的形式上内容得到最大化的展示和传承,这点是一致的。可能一般人不懂什么是蒙太奇手法,但从电影画面可以了解导演要传达的意思即可。了解结果,同时还要知道结果怎么来的,这点与电影相异。PPT是思维的结果,功力不同的顾问确实会传达不一样的结果。因此,这个结果怎么来的客户会更关注。往往我们看似逻辑不清的PPT就是没有交待清楚怎么来的问题。“结果怎么来的”无法呈现在PPT,可能是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呈现方法呢? 3、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现在国内的咨询公司能够做好前者的就不多。如果再从形式上考良,估计能够及格的更少。但同时,我们看到中国的咨询业是在向前发展,相比10年前,无论从咨询公司还是研究/顾问们都有了质的提升。咨询业就是与客户共同成长的行业,国外如此,在中国更需如此。 说个题外话,此次的奥运会开幕式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震撼。是否咨询业可以考虑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咨询成果(声,光,电融合)? 中国的顾问们身兼数职。让智慧成果呈现更好,也是必修课。中国的顾问们加油! 这个讨论有点意思了。 其实做过咨询的应该能体会我的意思,juliax兄显然过于看重咨询中的PPT的作用了。 争论焦点一:PPT是否应以看懂为衡量标准? 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清楚PPT这玩意儿在咨询中的作用,说到底PPT只是一个辅助的工具,只是网上大量的咨询公司PPT让人误解PPT就是咨询的过程和结果。其实不是这样的,作为阶段性成果汇报的辅助工具,PPT无法承担太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咨询公司及其顾问和客户的沟通仅止于PPT沟通——事实上二者之间的沟通多种多样,正式的非正式的……更多的沟通是在PPT形成之前就完成了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应该要求PPT更多么? 我之前对项目组成员的要求是:通过PPT的辅助,客户清楚了你要表达的意思。 也就是说,在咨询项目中,沟通的方式有很多,沟通要达到的目的也有很多,PPT只是其中一种罢了。 争论焦点二:结果是什么和结果怎么来 首先说结果怎么来,这个东西客户看重不看重?的确很看重,但这个问题在结果出来之前就解决了——因为结果的推导需要客户全程参与(这个可能不同的咨询公司的做法不一样,不过大部分应该都采取顾问和客户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的做法)。当然,有人或许会看重PPT上体现出来的一些分析模型或者方法论——其实这是个似是而非的看法,比如同样一个外部条件,对不同的公司影响是不一样的,这个需要顾问和客户做大量讨价还价(没错,就是讨价还价的过程)的工作,这个是没办法也没有必要体现在PPT中,在PPT出来之前顾问和客户双方对结果的推导过程都了然于胸,可怜的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张PPT上的一个模型——然后揪着头发在想,这些数据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论而不是那样的结论呢?这个咨询公司和他们的顾问是不是太没水平了? 也就是说,单就PPT而言,更多的是结果的呈现,而不是结果怎么来的过程的呈现。但这并不表明咨询顾问不重视过程的沟通和表达。站在圈外的人不一定能看懂——这也不是他们的目标——参与的人都明白了,够啦。 争论焦点三:内容和形式 就目前中国咨询行业的情况来说,我们还是先要求内容吧,形式慢慢来,而且中国人在这方面从来就不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