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ydy135 - 

[传递书] [原创]栖息谷版主力作——《有氧信息》专题贴(09年5月11日更新)

[复制链接] 76
回复
1151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1
发表于 2009-3-24 16:18:47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支持一下
6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07:54:23 | 只看该作者

5.信息制造者的舍与得

“受众导向”原则,并不是所有的事情上都要迁就受众的需要,或者完全满足受众的需要。

首先,有些来自信息受众的需要或者要求是不合理的,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加以满足。

除了低级趣味的需要我们不应该去满足外,有些信息受众的需要是超出我们能力范围之外的,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一概去尝试满足。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当军师,号令全军。张飞不服,要与诸葛亮比武。好在刘备及时出面化解,才没有让闹剧上演。如果诸葛亮真的和张飞比武,会有胜算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即便没有刘备的阻拦,诸葛亮会同意和张飞比武吗?当然不会。诸葛亮聪明绝顶,自然明白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他绝不会拿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去出丑。

我们在满足信息受众的需要时也要象诸葛亮一样头脑清醒,不要就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话题随便发表看法。

比如当前局势的热点是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不断加快的物价上涨。想要解释这些经济现象,需要比较全面的宏观经济学知识、金融学的知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知识,以及对国家宏观政策的一贯了解。如果你确信以上这些领域恰好是你所擅长的,自然可以辩才无碍地发表你的看法。可是如果你对于上述领域并不是十分熟悉,那么即便关注这些热点的人再多,你也不要轻易发表意见。这既是对信息受众负责,也是对你自己负责。

其次,受众的需求往往具有很多不同的层次。过深或过浅的需求都不利于实现信息制造者的目的。

比如,你要以理财致富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在考虑读者需求时,就不需要考虑那些过浅的需求,比如怎样设立账户,如何存取款,如何进行定期存款利息的计算。这些不应该是由你来教给读者的,银行在这方面做得要比你更专业、更全面。即便有人在这些问题上需要帮助,他大概也不会等到阅读你的文章后再做。

与之类似,考虑过深的需求,也往往是不现实的,虽然这些过深的需求也许会在将来成为信息受众的需求,但眼下他们还不需要这些方面的帮助。还是以刚才的理财致富文章为例。如果你想在文章中教给大家如何让财富以100%的速度增值,或者如何在很短的时间,比如一年之内,增加数百万收入的方法,相信效果会很糟糕。一方面,能够阅读到你文章的读者,大部分人的财务需求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层次,他们也无法承担相应的风险。另一方面,那些有心快速致富的读者也会怀疑,既然你能够帮助他们迅速增加财富,为什么你自己还在靠写文章赚钱。

所以,对信息受众需求的满足,应该是有选择的,有条件的。过深或者过浅的需求都无法吸引读者足够的关注,不利于有氧信息的传播。

再次,当受众的需求与我们追求的信息传播效果有冲突时,也不应该对受众的需求进行满足。

如果你听过评书的话,应该能够充分理解我所说的意思。每当一节评书接近尾声的时候,说书人总要留个悬念给听众,然后拖着悠长的声音道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是一种十分高明的有氧信息传播技巧。它巧妙地利用了我们的好奇心。

懂得这一技巧的,不只是评书艺人。那些悬疑小说的作者,尤其是擅长写连载小说的作者,总是在新的线索即将展开,或者上一个谜底即将揭晓的时候搁笔,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电视工作者更是把吊人胃口当作家常便饭,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想想曾经风靡中国的美剧《越狱》吧,哪一集不是在最要命的时候戛然而止?

如果这些有氧信息的制作者真的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把所有的谜团和悬念都一一解开,这些信息也就再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当然,吊受众胃口也是门艺术,有时候吊过了头还会适得其反

最后,信息受众之间的需求往往存在矛盾,我们难以同时满足。

俗话说,众口难调。在中国,每年的除夕夜,都有很多家庭集体收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这差不多是中国最大规模的娱乐盛会。但是每一年春晚播放结束后,都有无数的观众对春晚的糟糕之处进行非议。而每届春晚的总导演也一直在挨骂声中权衡不同观众的需求,争取各地区、各阶层的观众都能在春晚找到自己喜欢的节目。

再没有比春晚更能说明众口难调这一事实的了。能够担任春晚总导演的人,都是久经考验、身经百战的。他们在考虑众人需求时尚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

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有氧信息无法象春晚一样在如此广大的范围内传播,但我们的信息受众也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我们在考虑满足总体要求的同时,就不得不放弃对某些个别要求的满足。

于丹的《说论语》在中国引发了一轮“孔子热”。有些人认为于丹对论语的解释过于肤浅,甚至拿着孔子的话,去说自己的观点。也许这些人的批评不无道理。但是考虑到《说论语》系列节目和书籍的主要对象是不十分了解国学的听众和读者的话,我们就能明白,正是因为于丹没有去满足熟悉孔子著作的观众和读者的需求,才有了今日的成功。如果她也按照最严肃、最正统的学术方法解释论语,相信她的观众和读者的数量一定会大打折扣。

“受众导向”并不意味着凡事迁就受众。真正的“受众导向原则”是有前提、有条件的。当信息受众的需求过于低俗,过于无理,层次过深或过浅,不利于我们传播信息的效果,与大多数受众的需求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向这些来自“上帝”的需要说“不”。

63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07:54:46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你会讲故事吗

1.成年人需要故事吗?

谈起讲故事,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童年。在温暖的摇篮里,妈妈耐心地为自己讲着一个又一个精彩而又动听的故事,让自己无限温馨。在喧闹的幼儿园教室里,只要老师说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屋子马上就会静下来……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和故事息息相关。这些故事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欢乐。甚至其中一些我们现在还记得。如果认真研究故事对于儿童的作用,它还承担着知识传递和道德教化的作用。很多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正是通过那些故事深入到我们内心的。

但是,很少有人会认为,成年人也会对故事十分敏感,也会象孩子一样喜欢故事。随便找一个你身边的成年朋友问一下:“你喜欢听故事吗?”他很可能会断然否认。但如果你不去询问他,而是直接给他讲一个故事,他便会津津有味地听下去。人们之所以会如此反映,主要是和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相关。但也正因为如此,有氧信息(故事)的魅力并不会随年龄而日益减弱,反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趋强化。

其实,成年人要比孩子更需要故事。孩子们接触到的大多数信息都是有氧信息。这是由他们的信息接受能力决定的。所有人都知道孩子不可能懂得那些大道理,也就不去给孩子们讲那些复杂的事情。但人人都知道孩子们能听懂故事,也爱听故事,所以就自觉不自觉地给孩子们讲起故事了。

成年人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的理解能力远远超过儿童,因而那些自认为专为成年人打造的信息,大多都是无氧的。表面上,这是对成年人智力,尤其是理解能力的尊重,但实际上,这却加重了成年人的理解负担。被大量无氧信息团团围住的成年人不堪其苦,却无法摆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故事——这种有氧信息最原始、也是最强大的载体出现在成年人面前的时候,他怎么会不接受呢?

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本写四只老鼠的故事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成为了风靡全球的畅销书;而满篇都是故事的《心灵鸡汤》为什么能持续受到读者的巨大关注。为什么是以财经报道见长,并写作了大量有关经济全球化故事的托马斯·弗里德曼成为了《世界是平的》的作者,而不是其他阐述经济全球化理论的高手。

人们评价自己对于上述作品及作者喜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但很少有成年人肯坦然承认自己是因为爱上了其中的故事而爱上了书及作者。

在人们的头脑中,简单往往意味着低效能或者较小的作用;而复杂则对应着高效能和较大的作用。这是天大的误会。孔乙己研究“茴”字究竟有几种写法,够复杂了吧?可结果呢?做了一辈子穷书生。“傻根”王宝强只是将他生活中淳朴的本色还原出来,够简单了吧?结果却成了红极一时的大明星。

所以,我们要想学好有氧信息的制作奥秘,首先就要从头脑中驱除这个长期盘踞的错误观念:信息的复杂程度和它的作用成正比。很多情况下,简单的信息才可能影响到更多的人,简单的信息才是更有力量,也是更有价值的

故事之所以能够在有氧信息的传递中起到巨大作用,首先就是因为它足够简单。人类大脑的天性便是——喜欢简单,讨厌复杂。只要你做到简单,就会有更多的人喜欢。故事就是最简单,且极具趣味性的有氧信息形式。

有氧信息的高手们显然深深了解这一点。因此,他们从不放弃任何一个讲故事的好机会。所有擅长有氧信息的人必然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而每次他们施展自己讲故事的才华时,信息受众的反应都不会让他们失望。

戴尔·卡耐基显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把讲故事无以复加地放在所有演讲技巧的首位,并一再向自己的学员强调,一个好的演讲必然是以故事开头的。也许对卡耐基的这种理论,你会觉得有点武断,那就回忆一下你所听过的最出色的演讲,或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演讲吧!用不了多久,你会发现,几乎所有出色的演讲都是按照这种模式开始的。

罗伯特·清崎也是这一原理的受益者。在《富爸爸,穷爸爸》之前,他也写过一些和致富相关的书籍,可惜都没有引起什么大的影响。他的业务范围主要还是局限在房地产领域。直到他和他的团队成员开发出“现金流101”这款游戏,并打算为使用这款游戏的孩子们写一本说明用途的小册子时,才想到要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解使用金钱的道理。这也许并不是清崎的初衷,否则他早就这么干了。也许只是为了让小孩子——他的客户们能够看懂,他才采用这样的写作方法。没想到,他的关于“富爸爸”的故事,不但吸引了众多的小客户,更吸引了数以亿计的成人客户。

易中天也深黯此中的道理。在他主讲的《品三国》系列中,我们听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曹操成功的原因,袁绍失败的道理,相信没有多少“乙醚”(即易中天的粉丝)能记得完整,可易中天讲的那些关于三国的故事却能够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为我们津津乐道。

于丹讲述的,是更为抽象和学理化的经典——《论语》。可她的讲座和书籍中讲述的故事一点都不比讲历史的易中天少。如果将二位学者讲座中的所有故事统统抽去,只留下理论的阐述和研究的结论,不知道是否还能够吸引这样多的观众和追随者?

看到这么多名人都依靠着此前一直被你所忽略的故事登上了公众舞台的中央,你感觉如何?敬佩,不屑,还是疑惑?如果够聪明,你应该会明白,对于成功者来说,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如果这些前辈能够利用这个极为简单、却又极为重要的技巧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实现人生的梦想,那么你又为什么不去做呢?

64
发表于 2009-4-1 09:56:32 | 只看该作者
必须学习,必须顶帖!
6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0:59:09 | 只看该作者

2.阻碍你成为讲故事高手的困局

阻止我们去做一名讲故事高手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

第一,   心理上的原因。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十分美丽的小村庄。村子里的人聪明又善良,热情又大方,过着十分幸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一个外面来的陌生人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他虽然受到村民们热情的招待,却没有心存感激,而是嫉妒村民们,嫉妒他们所过的幸福生活。于是,他来到村子惟一的一口水井边,下了幻药。然后,这个陌生人便悄然地离开了。

他本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神不知、鬼不觉。但是,一个偶然路过此处的村中的年轻人看到了他做的这一切。年轻人虽然对这个陌生人所做的事情充满疑惑,却并没想到这是一场即将到来的灾难。很快,喝了井水的村民性情大变,他们象疯了一样粗暴地相互攻击,并用最恶毒的语言相互咒骂。年轻人这才明白,这一切都是陌生人下的那包药粉惹的祸。他护住井口,不让村民们再喝那种掺有毒药的井水。可是,已经失去了理智的村民们却把年轻人当作疯子,并无情地殴打他,直到逼他也喝下那口井的水。当年轻人也失去理智,做着和其他村民一样的事情时,人们才认为他终于恢复“正常”了。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从结局来看,也没有什么值得让我们欢欣鼓舞,或是振奋的东西。但它却说明了人的社会性,以及在社会的环境中形成的心理怪圈与行为。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从事实上的真理来看,这句话是对的。有能力发现真理的智者在人类社会中毕竟只占少数,而他们发现的真理掌握在少数高智商的人的手中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不过,从人们心理上公认的所谓“真理”来看,就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了。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从众心理。这是人类在社会化环境中生存必须付出的代价。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往往要看看这件事有没有别人做过,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倾向于看一看别人是怎样做的。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有时候比事实上正确更重要。如果你的行为和思想与众不同,多半情形下,你不会被其他人看作是掌握真理的人,而是恰恰相反,被人们看作是背离真理的人。就像故事中那位年轻人一样,当他的正确做法掺杂在众人的错误做法中的时候,他就成了疯子,而大家都认为自己是清醒的。

尽管事实上人人都喜欢倾听生动有趣的故事。但是在成年人的世界中,肯讲故事的人少而又少,甚至连敢于公开承认自己喜欢听故事的人也同样少得可怜。大家整天埋头在图表、报告、数字、统计、分析、综合的海洋中,并渐渐习惯了在无氧信息中生活。很少有人希望被别人看作是童心未泯的人,或者被冠以“孩子气”的评价。做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总是在潜意识中有意无意地和以往在儿童时期的表现划清界限,借以表明自己的成熟。而故事,这种和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有氧信息载体,正是我们在潜意识中急于回避的。我们把讲一个生动的故事看作是孩子气的表现,甚至是没有深度的表现。

这是社会评价体系给我们带来的困扰。虽然我们都很清楚,大家都去做的事情未必是正确的,而大家都不去做的事情也未必是错误的。但我们就是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喜欢听故事,更不好意思去给别的成年人讲故事。

如果你正是我刚才提到的那些羞于讲故事的人。那么,摆在你面前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否则,你将很难成为一个有氧信息的制作高手。

第二,   不能遵循讲故事的规则。

可能你并没有上述的那些心理障碍,那么恭喜你,惟一有可能阻碍你讲一个好故事的原因就只剩下这一个了:不能遵循讲故事的规则。

很多人都认为讲故事是一种人人都会的能力,它没有任何技巧,也无需学习。只要愿意,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讲一个漂亮的好故事。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你可以随时准备做下面这个实验:

随便找一篇故事,读给你的数位好朋友听。然后让他们复述。认真倾听,不仅倾听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他们为故事添加的原本没有的细节,以及那些遗漏的细节。当他们全部复述完故事后,在心里给他们打分。谁的故事说的最好?为什么?谁的故事讲得不好?又为什么?

你会发现,故事的质量与复述故事的人的记忆力没有太大关系。那些遗漏细节最多的人,往往也是添加原本不存在的细节最多的人,而这样的故事,虽然相比较原来的故事有很大的变形,却往往十分动听。而那些一板一眼,完全照搬原故事情节的人,却往往并不是讲的最好的那个人。从记忆的角度上讲,他们是做得最好的,但他们讲出来的故事,就是没有前者听上去有味道。

这里的“味道”指的是什么?答案很复杂:有语气、表情、动作、腔调、节奏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应该是想象力。讲故事的高手往往具备非常丰富的想象力。而正是这种想象力在原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加工,让它变得有滋有味。

我们有办法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吗?当然。不过这不会是一个十分容易的过程。这里我们不打算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如何提高一个人的想象力。这不是我们的重点。我要强调的是,即便你不能提升自己的想象力,你也一样可以做一名讲故事的高手。你可以利用对后天学习的规则的运用弥补先天能力上的不足。

66
发表于 2009-4-1 11:37:21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期待,正在拜读。
67
发表于 2009-4-13 15:56:58 | 只看该作者
好书,写得很好。
6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12:05:25 | 只看该作者
第5章最后一部分来了~~

3.讲故事的规则

还记得你小时候听过的故事都是以什么方式开头的吗?——“很久很久以前”。

单单是这六个字,就足以勾起任何一个孩子听故事的欲望。对成年人讲故事当然不能沿用这种方式,除非你有意制造喜剧气氛。不过,你还是要交待一个好故事必不可少的第一要素——时间。

你不必说“很久很久以前”,但你一定要说清楚究竟是在多久以前,最好是具体的时间。比如,当你说“故事发生在2007年的冬天……”时,大家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被你的话吸引住,并瞪大眼睛等着你的下文。

把时间放在故事的最前面,既能够起到交待故事背景的作用,又引发了悬念。所以,讲一个好故事的第一条规则是——把时间放前面。

我们生活的宇宙是由无限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构成。单纯的时间无法撑起我们的故事,在介绍过主人公后,我们往往要交待故事的地点。这个地点可以是一个商场,也可以是一条街道,也可以是一个街区,甚至可以是一座城市,实在不行,也可以是一个国家。看到我的叙述顺序,你应该想得到,我们交待故事发生地点时,一定要详细,只有足够详细的地点,才能让故事更真实,也更便于让信息受众把自己的想象添加进去。还是接着刚才的例子,当你讲到“这是一则发生在2007年冬天,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故事……”时,信息受众们一定很想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

所以,讲一个好故事的第二条规则是——地点详细。

接下来出场的,应该是故事的主人公。为了让大家产生更强烈的代入感。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最好是你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在你讲给别人听之前,你很可能没意识到这一点罢了。尽管你可能对你自己的故事不屑一顾,但别人都会很感兴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如果你能够对别人的经历产生兴趣。那你为什么又会认为别人不会对你的故事感兴趣呢?

给自己一点信心吧。只要是你的故事是真实的,就不怕没人听你讲故事。不过,如果你一定要说别人的故事,也一定要给他(她)保留一个名字,哪怕是一个虚构的名字。这样的人物,会显得有血有肉,更加真实。继续刚才的例子——“故事发生在2007年的冬天,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如既往地热闹,我看着两旁熙熙攘攘的人群,却感觉到难以名状的孤独……”看看,故事是不是有点模样了呢?

讲一则好故事的第三条规则是——主人公真实。

需要补充的是,除了时间一定要放在前面外,地点和人物之间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一切看故事的具体形式而定。最自然的排列就是最好的。

时间、地点、人物都有了,接下来自然是故事情节了,这也是故事的主体。怎样叙述一件事才能抓住信息受众的注意力呢?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当别人讲故事给我们听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会浮现出故事中展现的画面。当别人给我们讲海滩时,我们能感受到海浪和阳光,甚至还有海风的味道。当别人给我们讲古堡时,我们也许会看到在乌云中时隐时现的月亮,听到古堡外枯树上乌鸦的叫声。你能感受到多少,取决于你的想象力。但是当我们试着动用自己的全部感觉的时候,这个故事也就不再是讲故事的人独享的故事,而成了每个听故事的人自己感受到的故事。这就是说,听故事并不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不是分析与综合的过程,更不是肯定和批判的过程。而是一个用感官去感知的过程。很自然地,作为讲故事的人,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尽量把故事还原成当时的感觉,并把这些感觉分享给受众。让信息受众也能产生同样,或者至少类似的感觉。做到这一点,就足以把任何受众拉进我们讲述的故事世界中。

所以,在讲述故事的情节时,最重要的事就是将感觉传递给信息受众。

除此之外,我们在描述情节的过程中,最好能够适当地添加一些故事主角的心理活动,要让信息受众感同身受地进入故事主角的内心世界中去。这一点,易中天先生做得就非常好。他在讲《品三国》时,经常以第一人称揣测历史人物的内心活动。比如曹操在和政治对手较量的过程中怎么想,他手下的谋臣又是怎么想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观众看到的才是一个活生生的曹操,而不是一个单纯存在于纸面上的历史人物。

因此,讲一个好故事的第四条规则是——用感觉描述情节,并恰当地加入心理活动。

我们还是继续补充刚才的范例,大家注意观察在下面这段故事情节的描述中,我一共使用了多少种感觉,心理活动又是怎么体现的?

“故事发生在2007年的冬天。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如既往地热闹,我看着两旁熙熙攘攘的人群,却感觉到难以名状的孤独。脚下是厚厚的积雪,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象是饿极了的人在啃咬着糕饼。算一算,我已经快20个小时没有吃过东西了。胃酸不知疲倦地翻滚着,让我的胃火辣辣地疼,不过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感觉。不远处,烧烤的香味幽幽地飘过来,这让更多的胃酸分泌出来,几乎要从我的食道中呛出来。我使劲咽了几下口水,总算把它压了下去。腿部从膝盖以下已经冻得没有知觉了,不过还能走。其实,我也不知道能走到哪里去,还能走多久……”

好,现在回忆一下,刚才在看这段故事时,你的脑海中是否出现了画面?画面中都有什么?有“王府井大街”吗?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吗?有“积雪”吗?是的,这些词汇的存在起到了还原视觉的作用,它们构成了这幅画面的主要元素。

你是否听到了什么声音?是“咯吱咯吱”的声音吗?这个拟声词有效地起到了还原听觉的作用。

你闻到了什么味道吗?是不是“烧烤的”味道?如果你吃过烧烤的话,应该已经闻到那股熟悉的味道了。这个词起到了还原嗅觉和味觉的作用。

你的身体有什么感觉吗?你能否体会到“胃酸灼烧食道”的感觉,或者是小腿被冻麻的感觉?如果你有过类似的体验,是应该不难体会到的。这些词汇起到了还原触觉的作用。

你认为主人公拥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你曾经有过孤独的时候吗?如果有过,而且那段经历在你的记忆中还比较深刻的话,此刻你应该已经感到身处人海之中,却分外孤独的滋味了。除了孤独,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是茫然吗?是那种“不知该往何处去的茫然”吗?同样的,如果你在平日的生活中体验过这种心理活动的滋味,你一定能在看这段故事的时候想起它。

就这样,通过利用恰当的词汇,我们可以再现一个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甚至是深层的心理活动。更为奇妙的是,通过对各感官活动的还原,我们可以让这些体验和信息受众的体验融为一体,即产生“代入感”。

当然,寻找那些充满感官色彩的词汇,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掌握大量的感官词汇只是提升感官还原能力的第一步。但这远不是结束。你还必须要让这些感觉在你的脑海和内心深处重现,否则,即便拥有了丰富的词汇,你也很难还原出故事主人公的感觉。

很明显,最容易被还原的感觉并非来自他人,正是来自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你当时的感觉。所以,讲自己的故事,是最容易引发听众共鸣和代入感的。很多伟大的讲故事高手都非常擅长讲自己的故事。

可能你会说,我这个人经历很平淡,没什么故事好讲。其实,这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一种错觉。我们大都是普通人,很少有人能拥有电影主人公那样丰富多彩的人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人生真的枯燥乏味。之所以我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平淡,没什么好讲,是因为我们正在经历着自己的生活,并很容易对这些熟视无睹。而别人的经历,却往往能引发我们浓厚的兴趣。这一点,我们在与朋友间闲聊时应该深有体会。当别人讲出自己经历的时候,他本人可能觉得稀松平常,但你却听得津津有味。换位思考一下,当你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别人的时候,又怎么知道他不会听得津津有味呢?

从另一个角度说,再单调平淡的人生,也有一些闪光点。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曾在纳粹的犹太集中营中度过三年的时光。在集中营里,他不但没有自由和尊严,还要面对日复一日的繁重的体力劳动、饥饿、伤病与死亡。每一天,他都过着几乎完全重复的日子。如此单调、恐怖和凄惨的经历,一般人可能都不愿提及,但弗兰克尔却把自己在集中营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而且丰富多彩。弗兰克尔是怎样把自己在狱中单调凄惨的经历写成催人向上的心理学书籍的?有兴趣的朋友请阅读弗兰克尔的名作——《活出意义来》。看过这本书之后,你将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单调的人生,只有单调的思想。如果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生活都能写成一本精彩绝伦的书,那么任何人的生活都可以被写成精彩的篇章。

当然,以上所述并不是绝对的原则。有些时候,我们不方便用自己的故事来解释问题。或者,我们有更好的别人的故事可以说明问题。如果一定要使用别人身上发生的故事,要确定这个故事的背景和其中的感觉、经历都是你所熟悉的,起码是你能理解的。因为当你讲解别人故事的时候,需要先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感觉和经历,尽可能用你自己的心灵去体会别人的故事,并将它表演出来,这样的故事,才会是个好故事。如果你并不清楚故事的主人公所经历的感觉,也无法将它重现的话,你是不会讲好这个故事的。

所以,将以上两种情形——讲自己的故事和讲别人的故事,做一个综合,我们的最后一条法则就脱颖而出了:第五条规则是——尽量讲自己的和能够理解的故事。

讲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递观念和信息的手段。人们可能会去批判一个理论,却甚少去苛责一篇故事。可是再好的工具也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故事作为手段总是为说明一定的道理服务的。如果你讲了一个好故事,却没有说明你要讲述的道理,那么这个故事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还记得伊索寓言吗?那是一个寻找故事的好来源。不管寓言中的故事讲得有多生动,它总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然,作为寓言的作者,伊索往往并不直接说明这个道理,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

作为寓言,这样处理故事无可厚非。不过,如果你在传递有氧信息的时候,也让信息受众在听过故事之后得出不一样的结论,那就未必是件好事了。因为你的故事最终是为说明你制造的有氧信息的主题而服务的。只有信息受众能够从故事中得出与你的主题相关的结论,才有利于你继续传递后面的信息。如果他从你的故事中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些结论反而会成为你下一步阐述道理的阻碍。

所以,讲故事的规则不仅仅包括如何讲一则故事,还包括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

最后一条规则,也是第六条规则是——明确讲故事的目的。

如果你能够完全遵循这六条规则,相信用不了多久,你也能成为一名讲故事高手,并进而成为制造和传递有氧信息的成功人士。祝你早日成功!

 


69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09:25:26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连载开始…………

第六章  如何吸引眼球

1.人是兴趣的奴隶

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向你提出如下要求:他要你进入一个拥挤而阴暗的小屋。分配给你的空间不会超过2平方米。在长达4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里,你要保持身体的静止。头部、躯干和四肢都要尽可能减少运动。你不能吃饭,也不被允许喝水,甚至也不能上厕所。

你会不会按照他的要求去做?

我猜你不会。但是有很多人都乐于这样去做。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甚至会在遵守上述要求的同时付钱给提出这些过分要求的人。通常情况下,我们把这些花钱买罪遭的人叫做网民,而囚禁他们的小屋叫做网吧。

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会心地笑出来,你自己就曾做过这样的囚徒。从事实来看,我的描述没有丝毫的夸张。大多数跑到网吧上网的网民都在身体上忍受着各种不适。可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能够忍耐得住?

答案是有趣。网络能够提供给他们比其他日常生活更多的乐趣,仅此而已。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到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活动中时,与之相关的绝大多数不适都可以被我们忽略。所以,你会看到一个扫分担区的小学生一边干着并不沉重的活儿,一面抱怨;可是春游时大运动量的游戏,却让他乐此不疲。杂志编辑在编稿时痛苦不已,可上论坛灌水时却兴高采烈。

千百年来,趣味一直在改变和塑造着人们的行为。甚至在人们选择职业时,兴趣也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很多人选择职业的初衷,仅仅是认为它很有趣。世界首富、全球IT业永远的神话人物——比尔·盖茨,原本是一个游戏玩家。比尔·盖茨是从电脑游戏开始对电脑产生兴趣的。这份对电脑的浓厚兴趣最终引领他走入了电脑软件业。

即便成为首富后,比尔·盖茨仍然保持着对电脑的巨大兴趣。为了编出一段关键程序,他甚至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其劲头比今天沉迷于网游的青少年们还要疯狂。而这些在外人看来是无比辛苦的工作,对比尔·盖茨来说,却是一种享受。

股神沃伦·巴菲特也是在兴趣的驱使下走入证券投资的世界的。在很小的时候,巴菲特就已经是学校知名的股票专家。记录股票涨跌的数字是他最主要的童年乐趣。直到晚年,当巴菲特谈到自己的工作时,仍然兴奋得像个孩子:“我享受我做的事情,我每天都跳着踢踏舞去工作。”

如果说人们是兴趣的奴隶,绝不为过。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各种性质的刺激中,情绪性刺激对注意的吸引力最大。而兴趣往往会激发人的积极情绪,从而吸引人的注意。

留心一下你看过的广告。几乎所有的广告都在想尽办法吸引你的注意,但是哪些广告最能吸引你的注意?答案是:那些引发你情绪波动的广告。还记得那则“雕牌”洗衣粉的广告吗?广告中妈妈下岗,她的女儿为了帮妈妈分担,便替妈妈洗衣服,还强调用雕牌可以更省钱。妈妈找工作失败后回到家,发现女儿已经累得睡着了。桌子上留着一张纸条: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

我记不清自己为这则广告红过几次眼圈。后来看这则广告时,我总是忍不住偷偷瞄着旁边的人,结果发现他们的眼圈也红了。很奇怪的是,没过多久,大家买回的洗衣粉都是雕牌。

这个广告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即便现在我已经系统学习了社会心理学,也学习了丰富的广告知识,非常清楚这则广告运用的方法和技巧,更清楚它的目的是让我去买洗衣粉。但是每次重看它,我还是忍不住眼圈发红,这就是情绪的力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广告商都可以如此高明地利用情绪因素。更多的情况下,仅仅是把商品和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放在一起,就能达到广告商的目的。想想我们在电视里看过的丝袜广告吧。有没有哪个广告只是把他们的产品堆放在一起,然后拍成照片给观众看?请仔细看一下,一个都不会有。大多数广告商会选择一位拥有美腿的模特穿着他们的丝袜摆出风情万种的姿势,然后再给丝袜一个特写。

很明显,在这则广告中,真正吸引人们注意的,并不是丝袜本身,而是那个拥有着美腿的模特。是她引起了广告的受众,尤其是男性受众的兴趣和美妙遐想。但有趣的是,当这些潜在顾客最终付了钱,把丝袜拿回家的时候,他们不会认为自己是受了广告中美女的影响,他们大多会认为自己购买这些丝袜是出于理性的判断。

人们往往过度相信自己的理性,却没有留意生活中很多的信息传递方式对人的影响是可以略过苛刻的理性批判的,让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是其中的一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人们对一则信息产生了兴趣,他们甚至不会去关心这则信息本身的真伪和合理性。这既说明了有氧信息的巨大威力,也让我们在制作有氧信息的时候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一个负责的有氧信息制作者,应该在确保自己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有价值的前提下,才能使用这些手段来润饰自己的信息,从而让更多的人接受它。

rmb
70
发表于 2009-5-2 11:57:38 | 只看该作者
有时间一定会拜读完,要吃饭了顶部住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