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ydy135 - 

[传递书] [原创]栖息谷版主力作——《有氧信息》专题贴(09年5月11日更新)

[复制链接] 76
回复
1151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12:29:2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让你无法抗拒的三个魔法元素

1.你喜欢哪个花木兰

提到花木兰,很多中国人想到的,可能是那篇著名的《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可如果你问问老外,他们给你的回答很可能是由迪斯尼公司拍摄的动画大片《花木兰》。这部动画片借用了传奇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事,但风格却是美国好莱坞式的:夸张、幽默、华丽的场景、英雄主义和爱情,一个也没有少。当这部电影在全球影院热映的时候,很多中国人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借这个机会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但另一方面,这次文化传播却是由美国人完成的,而且传播得有点走了板,山姆大叔的味道浓了些。

为什么人们更愿意看美国的《花木兰》电影而不是中国的《木兰辞》呢?

提到朱元璋,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提到明史,很多人就开始摇头了。2006年,在中国最大的论坛之一——天涯社区里,一位叫做“就是这样吗”的网友(后改名为“当年明月”)创作了一篇历史贴——《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用的是再通俗不过的白话文,讲的是明朝的那些事儿。这篇帖子在天涯迅速走红,两个月内,点击率过百万,回帖也过万,其飙升速度之快超过了最牛市时期的中国A股。很快,出版商们找上门来,并正式出版了《明朝那些事儿》。

为什么人们更愿意看《明朝那些事儿》而不是更为严谨、正规的《明史》呢?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了太多太多。无论是《花木兰》的成功热映,还是《明朝那些事儿》的迅速热卖,都与我们接下来即将提到的三个魔法元素密切相关。任何信息的迅速传播都要通过这三个神奇的魔法元素来实现。尽管这三个元素往往同时出现在信息中。但它们也并不总是相伴而行。极个别情况下,你只要对其中一个魔法元素下足功夫,便可以取得成功。但是如果这三个元素全部缺阵,那将意味着失败。

即便信息内容大致相同,只要更多地为信息注入这三个元素,它就会大放异彩,迅速地从内容相同的信息载体手上抢夺大量的注意力。

掌握了这三个魔法元素,你将能够轻而易举地解释为什么阅读《三国志》的人永远没有阅读《三国演义》的人多;阅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人永远没有阅读《时间简史》的人多;阅读《论语》原著的人没有看《<论语>心得》的人多。

左右我们注意力的因素以及左右我们对信息接受程度的因素,就隐藏在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中。在表达相同内容的信息中,我们更喜欢那些让让我们易懂的,而不是费解的;我们感兴趣的,而不是乏味的;对我们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信息。

有趣、简单、实用——就是我们前面一直在谈的神奇的魔法元素。是它们共同构成了有氧信息。尽管这三个元素看似十分平常,但它们集结在一起迸发的魔力足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一则从来无人问津的信息,也可以在三大魔法元素的帮助下吸引众多的眼球。也正是凭借这三种隐藏在信息背后的神秘力量,有氧信息才能够在这个信息传播过量、注意力空前紧缺的时代中屡屡脱颖而出,引发我们的关注,并迅速传播。

22
发表于 2009-2-18 12:29: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恭喜木易,祝新书热卖.

23
发表于 2009-2-18 13:09:11 | 只看该作者

恭喜恭喜,继续等待,改天去书城看看

24
发表于 2009-2-18 16:46:49 | 只看该作者
做个记号,明天接着读。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09:26:56 | 只看该作者

2.谁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还记得这句话吗?

我们总是倾向于对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倾注极大的精力,且不知疲倦。有的人读专业书就犯困,但看起小说来却能够不眠不休;有的人看严肃的电影批评就头痛,但对于看电影本身却能乐此不疲。这种让人不知疲倦的东西,就叫做兴趣。所有的有氧信息都是有趣的。有趣——是有氧信息吸引我们的第一理由。

从理论上讲,这也十分容易理解。我们的大脑在面对感兴趣的信息和不感兴趣的信息时,工作效率和状态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在面对乏味的信息时,我们的大脑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来进行工作,而由此产生的代谢废物也非常多。这样的话,缺氧的大脑自然非常容易向我们的神经系统发送疲倦的信号,表现就是哈欠连天。但是,当我们的大脑面对兴趣盎然的信息时,消耗的氧气量都要小很多,而刺激神经保持清醒的物质也会从我们的大脑中分泌出来,所以我们大脑自然能够进行长时期、高效率的工作。

有意思的是,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是一件十分微妙的事情。同样一件事,在一部分人看来十分有趣,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却乏味得很。现在的孩子们都很喜欢漫画,但他们的父母却大多这些漫画不感兴趣;很多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但那些专门做网络游戏代练的人却对那种在虚拟世界中无止无休的砍杀感到反胃。

为什么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人那里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反差呢?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是,大多数人的兴趣点都是不尽相同的。这种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也给了很多信息传播者以借口:为什么自己提供的信息大多数人都不感兴趣呢?——因为大多数人生来就没有这个方面的细胞,所以无法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到目前为止,易中天的《品三国》系列已经狂销了400万册。难道这400万购买了《品三国》的读者都是对历史很感兴趣的人吗?霍金的《时间简史》的总销量是2500万册,难道这2500万读者都是对现代物理学十分感兴趣才购买的《时间简史》吗?

有氧信息原则颠覆了我们传统上对于“兴趣”这个词的理解。通常情况下,我们往往认为人们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是因为它的内容:比如人们看物理方面的书是对物理感兴趣。但我们忽视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多时候,引发我们兴趣的,不是信息的内容,而是信息的形式。甚至,我们可以说,大多数人对事物的兴趣都是由形式到内容的——因为爱上形式,所以爱屋及乌,也对内容产生了兴趣。

这里,我想就我童年时代的两件趣事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一道理的感受。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20多年前,但这则信息却仍然牢牢地盘踞在我的脑海里,一直不能忘怀:那是我们小学第一次音乐课。那个时代的孩子不象现在,还没上学,琴棋书画就样样精通了。我们大多数孩子只是在收音机里才能零星地听到几首歌曲,而且也根本不懂得这些美丽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我们自然也就无从知晓音乐课究竟是学什么,有什么用处。而我们的音老师,当年还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却并没有给我们讲什么是音乐之类的大道理,而是坐在钢琴边,娓娓道来地讲了一个故事:话说秦朝灭亡以后,刘邦的军队把强大的西楚霸王——项羽逼到了垓下。项羽打算率军队死守。久攻不下的刘邦派人在项羽军队的周围唱起楚国的歌谣,项羽以为自己家乡的人都投降了刘邦,才绝望地逃到乌江,自刎身亡。

这则四面楚歌的故事现在看来,貌似稀松平常,但当时它却强烈地震撼了我们这些孩子的心灵。我们感到音乐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竟然可以打败不可一世的霸王和他的军队。从那一刻,我和我的同学们对音乐产生了难以割舍的兴趣,直到今天。

实事求是来讲,那个故事和音乐的关联其实不是很大。它只是巧妙地包装了我的音老师真正要传递的信息——音乐知识。但是,这种信息的外在形式是如此有趣,以至于我们无法让自己的心灵拒绝其中的内容。

后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才渐渐发现,很多伟大的信息传播者都非常善于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来推销自己的思想或者信息。

下面讲第二个故事:这则故事仍然发生在我的学生时代,不过比上一次发生得晚一些。那时我还在念初中一年级。当时电视里正在播放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这部动画片在今天已经很少有人提及了,但在那个还没有有线电视的年代,其火爆程度远远超过今天的《越狱》,说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也不为过。

这部动画片中有个角色叫做雅典娜,是所有圣斗士的精神领袖。这个人物原本是取材自希腊神话,但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直到有位同学在他爸爸的故纸堆里找到一本书皮已经泛黄的《古希腊神话溯源》,才发现雅典娜不是日本人(动画的故事背景是日本),而是个地地道道的西方人。而且,与动画片中所表现的柔弱主角不同,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十分聪明,也十分果敢,而且十分好战。一次语文课的演讲上,这位同学以雅典娜作为主题对比了日本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和古希腊神话中雅典娜的不同。一时间同学们都纷纷抢他的那本《古希腊神话溯源》看。宙斯、盖亚、阿瑞斯等神话形象成为了我们全班的热门话题。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要想让他们对一本成年人才去读的学术书籍产生兴趣是很难的,但有了有氧信息——“动画片”这个外壳,再晦涩的内容也能让这些孩子产生兴趣。同理,美国的《芝麻街》,还有眼下在国内如日中天的《蓝猫》系列动画,就是将动漫形象和知识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经典案例。如果离开了生动有趣的形式,只留下具体的知识内容,又有多少孩子会感兴趣呢?

据说,比尔·盖茨当年也是在玩电子游戏的过程中热爱上电脑,并进而创建微软帝国的。如果离开了诱人的电子游戏,可能我们今天不会在世界首富排行榜上看到比尔·盖茨的名字。可见“有趣”这一有氧信息元素的威力。

还记得周星驰在《少林足球》中的那句名言吗:“我终于领悟到,要想将少林功夫发扬到全世界,是要讲包装滴”。这句话应该作为有氧信息制造者的座右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领悟到,不只是少林功夫,所有的信息要想发扬到全世界,都是要进行包装滴。而包装信息的第一步就是——让信息变得更有趣!只有做到形式上生动有趣,人们才有可能继续阅读,也才有可能对有氧信息的内容产生兴趣。只有这样,有氧信息才能传播得更快、更远。

26
发表于 2009-2-19 09:29:33 | 只看该作者
恭喜木易兄.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7:38:06 | 只看该作者

3.你的信息足够简单吗?

想象你打算在周末开一个PARTY。你的一位朋友向你推荐了一家酒店。你打算先去看看酒店的设施,以决定你们的聚会是否在这里举行。

来到酒店门口,富丽堂皇的大门和装修让你在第一时间对这家酒店产生了好感,这正是你想要的理想的聚会场所。当你通过旋转门,来到酒店大厅时,却停住了脚步——在你脚下,是厚厚的锯末,前方不远处,是几个操作着刺耳的电锯的工人。大厅穹顶的吊灯已经残破不堪,还有一部分灯已经不亮了。通往客房的路因为缺少照明而显得阴暗且诡异。显然,这家酒店正在装修。经理殷勤地走过来,向你解释这只是暂时的装修,并不会影响客房的正常营业活动,并希望你和你的朋友能够前来光顾。你耐着性子听完了经理的话,并礼貌地收下了经理递过来的订餐卡。

当你走出这家酒店的时候,会下定决心在这里开PARTY吗?我相信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信息的传递过程也大致如此。当一则信息已经拥有了能够激发人们兴趣的外部形象后,它只是具备引发人们关注的起点,就像酒店富丽堂皇的大门吸引着我们走进一样。但如果信息的内部形象糟糕,它便无法继续吸引到你的注意力。就象我们已经走进酒店,却因为其残破不堪的内部设施而决定退出一样。

要想持续地吸引到信息受众的注意力,你需要在信息的内部形象上狠下功夫。而这个内部形象,正是我们即将探讨的魔法元素之二——简单。

有氧信息必须是简单的。只有简单的东西才更容易被人理解,而理解是接受的前提。

霍金在写作《时间简史》的时候,曾收到过出版商的忠告:书中每出现一个公式,这本书的销量将减少一半,所以出版商建议霍金尽量减少使用公式。这位出版商真是洞悉人性,即便是阐述自然科学,人们也不愿意见到太多复杂的东西。而霍金更是伟大,他竟然将阐述整个宇宙产生、发展过程的《时间简史》中的公式缩减到只有一个——E=MC2,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而《时间简史》2000万册的销量也的确没有辜负霍金和出版商的一番苦心。

谈到这本书中惟一的公式——E=MC2,便不得不谈及伟大的爱因斯坦。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传播有氧信息的专家。一次,有个小女孩问爱因斯坦,什么叫相对论?爱因斯坦笑眯眯地告诉她:当你和你最好的小伙伴呆在一起时,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像是一分钟那样短暂,而当你坐在滚烫的炉子上时,一分钟的时间却像一个小时那样漫长。

如此绝妙的比喻,大概也只有爱因斯坦想得到。不只是爱因斯坦,这个世界上真正最有才华、最有能力的人在表达思想的时候,往往是简单的。马云在《赢在中国》做评委的时候曾经说过:真正伟大的商业模式,都是简单的。所以节目组才只给选手们一分钟的时间去讲解他们的商业模式。

简单给信息带来的好处数不胜数。简单的信息,既可以说给专业人士听,也可以说给非专业人士听;既可以说给成人听,也可以说给小孩子听。所以受众很广,传播速度也快。

有趣的是,那些对所研究领域最精通的人往往更喜欢用简单的方式表达信息。尽管他们完全可以将信息表现得更复杂。反之,往往是那些对自己的能力缺少自信、对自己的思想缺少自信的人,才着力增加信息的难度,把简单的事情说得十分复杂。有时,这种人连自己在说什么都不清楚,却敢大放厥词。这样的信息,又有谁能理解,又有谁会喜欢呢?美国的商业观察家和漫画家,斯科特·亚当斯就专门画了一本讽刺此类人的漫画,名叫《迪尔伯特原则》。如果你正在办公室里辛勤地耕耘,我强烈向你推荐这本书。在漫画中找到你身边人物的原型后,我保证你会笑破肚皮的。

说起来也很奇怪,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倾向于对自己了解的、熟悉的信息以苛刻的评价,却对那些自己看不懂、理解不了的信息顶礼膜拜。越是深奥的、说不清楚的东西,反而容易在小圈子里火起来。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的诞生。

在香港,大家都把周星驰看作是一名普通的喜剧演员。即便是影迷,对周星驰的喜爱也都在偶像的正常范围之内。而中国内地的影迷就不同。一部《大话西游》,不但赚来了无数纯情少男少女的眼泪,还赚来了一些无聊大学生的恶捧。他们把周星驰包装成“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把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定位成卓别林式的思想巨著。甚至还有些无聊的人专门把“后现代解构主义”写成了学术论文。一时间,关于“后现代解构主义”的讨论在国内传播得沸沸扬扬。

事情至此,已经非常的喜剧化了。但是谁也想不到,为这个喜剧划上句号的却是周星驰本人。当周星驰来到北京大学,被大学生们扣上“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帽子,在无数粉丝的簇拥下登场时,却对着媒体和学生们说出了一番很“不识抬举”的话:我不是什么大师,我只是一个演员。至于学生们所说的“后现代解构主义”,我也不懂是什么意思。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无聊到可爱的学生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日思夜想的、顶礼膜拜的偶像,竟然完全不买他们的账。这一回,这些所谓的学术精英们成了喜剧的主角,而他们的偶像——周星驰,则成了一名普通的、冷静的观众。

复杂看似高深,可简单并不肤浅。正相反,简单恰恰是有氧信息第二大要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大脑有个突出的特点:喜欢简单、讨厌复杂。想一想那些曾经让你犯困的书籍中,有几本是简单易懂的?再想想让你读上几个小时都不知疲倦的书籍中,又有几本是晦涩难懂的?

思考,虽然是人的天性,却也是这个世界上最艰苦的劳动。除非必要,我们都不喜欢主动思考。与你想象的不同,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都不是在主动思考的参与下完成的。想想你打开家门或者锁上它的时候,有进行过有意识的思考吗?再想想你骑脚踏车的时候,有想过怎样保持平衡,或者哪只脚先用力吗?这些事情都是潜意识帮助我们完成的,除非环境或者外在刺激发生改变,否则你的意识不会轻易登场。所以,有些人才会已经离开家门好久,突然怀疑自己没有锁好门,结果回去一看却发现已经锁好了。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把这种现象看成是人类天性懒惰的表现?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种现象的存在完全是因为我们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思考复杂的事情,就意味着要让大脑消耗更多的氧气;思考复杂的事情,就意味着大脑更容易疲惫;思考复杂的事情,就意味着大脑会更快进入自我抑制,从而让你哈欠连天。只有将大多数事情都交给近乎自动化的潜意识处理,大脑才有可能分配出多余的机能处理突发和意外状况。

所以,作为有氧信息,其内容必须简单易懂。只有尽量简化内容,才能减轻大脑的负担,才能持续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值得关注的是,简单与复杂的界限并不总是十分分明的。同样一则信息,在某些人看来是十分简单的,比如爱因斯坦读起量子物理学方面的书籍来,会象读小说一样轻松;可是对于我们大多数非物理学专业的人来说,读这样的书无异于破译天书。更由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智商、不同的资质、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禀赋,所以对于同一信息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也会有所差异。

那么,我们在表达有氧信息的时候,应该以哪些人作为衡量的尺度和标准呢?也许用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旁观者》中的一句经典之语作为回答最为合适——“我们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得考虑到傻瓜——因为事情到最后总是要经由一些傻瓜来完成。”

这句话原出自德鲁克的老板弗里德伯格之口,虽然听上去格外刺耳,却是至理名言。只有我们将信息难度的标杆降到跳得最低的人都能跨越的程度,其他人才能轻松通过。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什么每次做完诗后都要让不识字的老婆婆听一下。

不过,把复杂的东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却也是这个世界最难做到的事情之一。制造有氧信息并不象阅读有氧信息那样简单。

首先,作为有氧信息的制造者,他自己应该明白这些复杂的信息的真正含义。你无法将自己都不理解的东西准确到位地表达出来。

其次,他还要深谙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明同一件事情的技巧。只有如此,他才能在众多表达方式之间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方式,让信息受众能够轻易理解自己的信息,从而产生共鸣。

最后,将复杂的事物表达成简单的有氧信息,还需要具备很高的情商。也许他所要表达的东西是他早已经烂熟于心的,但他还是要能够站在那些对这些信息一无所知的人的立场上,假设如果自己是第一次接触这些信息,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并进而根据这些假设选择一种最适合初学者的表达方式。

有氧信息的魅力就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我们脑细胞的氧气消耗,让原本沉重的阅读和信息的接收变成一种享受。

28
发表于 2009-2-19 21:19:07 | 只看该作者
为兄台捧场,出书的感觉真好!
29
发表于 2009-2-19 22:03:11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有机会也写一本

30
发表于 2009-2-19 23:42:47 | 只看该作者

恭喜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