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an139 发表于 2007-6-29 16:11:32
中央集权,先做标准,否则不成方圆。再者改进成制度化的公司。职业经理人界入。tttllll 发表于 2007-7-21 12:41:30
<p>人員可能是心態問題,現在的小孩在家裡面嬌生慣養的,應該考慮培訓這一方面</p><p>1.加強技術培訓,看能不能建立比較標准的操作流程。</p><p>2.既然是記件制,是否可以考慮先數立一個“模范”,小孩子攀比心理較重,不知是否可行。</p><p>3.多肯定,少否定;實在不行,把最差的辭掉也可以考慮。</p><p>4.產業環境如此,那5S工作應該可以做好吧。</p>冰冻三尺 发表于 2007-7-28 19:20:51
<p>新来的~</p><p>我现在也在一家这样的厂里!</p><p>但不是生产轴承而是混凝土搅拌机,这样的机器在建筑机械行业也算太多了,遍地都是,但郁闷的是就是不开花。职工情况还是那位兄台所说的那样,这样的企业很危险,我单方便认为。</p>yszsq 发表于 2007-8-1 10:58:07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onik</i>在2007-1-4 13:27:40的发言:</b><br/><p>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p><p>从一开始就没有管理员好,,,</p><p>你可以从外地招一些员工过来,然后培训他们上岗,定一些的制度不能太强硬,签合同。。</p><p></p></div><p></p>讲得非常有道理!!!!yszsq 发表于 2007-8-1 11:00:03
非常赞成10楼的看法!!!!南华学童 发表于 2007-8-5 14:46:05
<p>真正的第一秘绝是是团结争取与人亲密无间的互信合作关系。</p><p>第二秘绝是把握好认识改进技术上环节源头。</p><p>第三秘绝是循序渐进。</p>313216270z 发表于 2007-8-6 02:07:45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sleep</i>在2007-1-2 19:41:13的发言:</b><br/><p>楼主对待劳动力看的面太窄了,中国现在这么多人在外面打工,你还怕招不到人吗?你如果觉得这些人素质低,可塑性又差,那对不起了,走人了,再招啊,你又说这里的工厂比较多,这就保证了他们离开这里后不会再来捣乱了</p><p>到外面招一些好管理的工人,集中培训,合格后一起替换现有人员</p></div><p> </p><p>我怎么觉得你的想法太过理想化了,现在招工你以为那么好招啊?现在打工的比老板还牛B</p>zengabao 发表于 2007-8-6 12:36:42
<p>楼主说的是江苏的吧。江苏很多这种厂。</p><p>慢慢来,逐渐进行规范,不可急于求成。</p>雅匪 发表于 2007-8-6 12:57:10
<p>看样子只能先抓主管</p><p>主管起来了,工人才能慢慢起来</p>FOTILE 发表于 2007-8-30 10:52:2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hh_74</i>在2007-1-2 10:04:35的发言:</b><br/><p>节前拜访了<strong><u>一家生产轴承的小工厂</u></strong>,先说一下这家工厂的背景:<br/>1、工人不多,不到100人。<br/>2、工人素质很低,连技校毕业的都没有,都是周边地区的农民,平均年龄在17岁左右,</p><p>平均学历初中毕业。<br/>而且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里有许多小工厂,待遇差不多,一旦想严格管理,工人就会离开,无论是采用奖金还是职务,都难以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br/>3、设备陈旧,配置很低,都是老式的车床和磨床。<br/>4、产品质量很低,连普通级的产品标准都很难达到,只能靠低价格来生存。<br/>5、采用个人计件工资。<br/>6、工作现场:十分混乱,满地都是半成品,工作中工人有说有笑,好像是在做游戏。</p><p>地区背景<br/>1、周边地区消费水平低,没有什么娱乐,购物的机会。<br/>2、农民家里有地,做工和种地收入差距不大。<br/>3、当地小工厂多,有较大的用工缺口。</p><p><strong><u>如果要来做这么一家工厂的厂长,应该怎么办呢?请大家多多指点。</u></strong></p><br/></div><p></p><p></p><p>楼上老兄和我想的一摸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