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职场绰号的秘密
职场小人现形记--揭开职场绰号的秘密 灰灰 著 内容提要: 我们看电影,时常有一个场景:A带着山珍,B带着海货,C带着猎物,一群人互相交换,各取所需,然后散场。这个场景就是赶集,这个地方叫集市。我们每天去单位上班,也跟赶集差不多。只是时间不是每月1次,而是一周5天。我们也不是与同事直接交换,而是与公司交换:我们贡献不同的东西,比如销售订单、研发专利、生产产品、采购材料、日常事务处理,公司给我们一样的东西--薪酬。每一个单位就是一个职场。就象赶集会碰到很多不同的人,职场中我们也会碰到各种各种的人。这些人可能是我们的领导、下属、同事,也可能是客户、供应商。我们经常需要和他们打交道。有些人让我们喜欢,有些人让我们讨厌。更多的人没啥特别感觉,只是熟悉的陌生人而已。就象我们的邻居,虽然是楼上楼下,也从来不串门,在电梯间见面,最多也就点个头。那些让我们喜欢的人,可能会成为朋友,但是很少。反而是那些让我们讨厌的人,常常占据我们的脑海,影响我们的情绪,甚至成为影响我们去留的地雷、导火线。这些人是什么人?我们吃亏以后,都会和朋友私下聊天,说某某是个小人。是的,职场中确实存在小人群体。即使你很讨厌他们,他们一样存在。就算你跳槽,到一个新单位,仍然有小人的存在。小人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泛指职场中的讨厌鬼。怎样认识小人?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细分类型?如何对付不同的小人,并掌握与他们的相处之道?本书介绍了一个资深HR出身的商学院教授在职场混出来的经验,并从组织行为学提出了独特视角—职场绰号,对笼统的小人群体进行了类型区别,象老妖婆、老狐狸、墙头草、长舌妇等,读后会让你对职场要碰到的那些小人有更加具体的了解,以及如何对付他们并与之相处的技巧,从职场菜鸟快速变成老甲鱼,百毒不浸。 目录第1章折磨人是她的天性一、给领导下了个套二、初次见面给下马威三、会议上的发飚四、打探隐私套话五、老妖婆现形六、对付老妖婆 第2章
他习惯躲在幕后一、老板说他肩膀滑,从来不担责任二、他总是叫我兄弟,替他办事三、她常打小报告四、几乎不露面的老板五、老狐狸现形六、对付老狐狸 第3章
谁得势,她跟谁一、平时嘻嘻哈哈,变脸比谁都快二、特别热情,背地把我卖了三、一口一个领导,背地里捞油水四、老板的跟班,出事要挟五、墙头草现形六、对付墙头草 第4章
表面温和,骨子里凶恶一、平时友好,接触久了才知道很霸道二、平时不大吭声,会议上用黑道威胁三、失势的时候,他落井下石 四、笑面虎现形五、对付笑面虎 第5章
她天生懂得潜规则一、有意无意的低胸,让你走神二、在电话里说“你这个死鬼”三、坐在领导腿上 四、一周只能见2天五、小妖精现形六、对付小妖精 第6章
她就是藏不住话一、总是说自己嘴巴很牢二、喜欢来我办公室聊天三、说她很正直四、和他去酒吧玩了1次,全公司都知道了五、长舌妇现形六、对付长舌妇 第7章
下半截冲动的男人一、离职面谈,女秘书在我手心写了三个字 二、酒吧夜谈,对女助理的企图 三、离职信,女设计师的隐情 四、女主管贴在他背后汇报 五、有个女人为他疯了 六、女商务贪污,老板为她买单七、拉着女财务的手谈心八、女财务的上位九、包养传闻 十、老色鬼现形十一、
对付老色鬼 第8章
你有难,他不会帮你一、习惯了说“是是是”二、不把自己当领导 三、从来不拍板 四、没有主见,被牵着走 五、泥菩萨现形六、对付泥菩萨 第9章
他是别人骚扰你的工具一、两把砍刀二、暧昧的眼神 三、仓库打来的电话 四、马前卒现形五、对付马前卒 第10章
他让你变得消极一、把我当救命稻草 二、怀才不遇,常和我共鸣三、没有扶正,常和我诉苦四、牢骚大王现形五、对付牢骚大王 第11章
他无知,容易被套话一、QQ心情被截图二、QQ聊天被出卖 三、给老总的邮件给转发四、叫他打麻将,他没去 五、菜鸟现形六、对付菜鸟 第12章
他很有实力,不吃亏一、独特的脚步、声音和英文 二、别人不敢搞他 三、手里有证据 四、10多年前的加班记录 五、老总换了好几个,她还是办公室主任六、想给他下马威,却被他反手痛击 七、老甲鱼现形八、对付老甲鱼 第13章
小人现形,你的蜕变一、你觉得他是小人,他在背后也觉得你是小人二、小人不一定就是坏人,它比较复杂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四、人的个体差异五、绰号概括了人的日常行为六、绰号折射了人的内在性格七、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学会相处之道 引子
我叫贾小米,今年28岁。时间过的真快,一晃,我工作也有5年了。本科毕业的时候,我应聘到了一家电信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第1年是专员,第2年是主管,第3年是主管,第4年还是主管。然后我感觉自己上不去了。在这种国有企业的省级公司,没有关系和靠山,往上走是很难的。
既然看不到希望,既然自己还年轻,就还需要折腾。于是我开始考虑跳槽。正好有个熟人推荐我去一家民营企业做人力资源部经理,年薪比原来高50%,虽然是个家族企业,但好歹也是个集团公司,人员规模超5000,产值过20亿。
哪知道,这一去,就好比上山下乡,在混乱中度过了动荡的2年。这2年,有太多的不适应,太多的折腾,太多的消耗,终于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
我觉得自己有很多困惑,不仅仅是工作本身的,还有很多来自人际关系方面的。有句老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觉得自己还很不够。于是我突然萌发了给自己充充电的念头。
我报考了理工大学的MBA,学制三年,学费12万。我每个月有4天去理工大学集中上课。
给我们上课的是管理学院的老师,我最喜欢的是副教授贾大民。贾老师读的是心理学,在企业做过10多年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人力资源总监,对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两门课讲的最精彩。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第一学期上的,组织行为学安排在第二学期。
组织行为学,这门课很有意思。如果说,人力资源管理课让我在HR的理论和方法上有了提高,组织行为学则让我对人的管理有了心理学方面的思考。尤其是贾老师在每堂课的最后都会穿插讲解关于职场小人的一个职场绰号,非常形象和通俗,让很多同学都心领神会,颇有共鸣,对公司里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有了新的启发。这其中最感兴趣的人是我,我把贾老师上课讲的、同学那里听来的、我自己想到的,做了整理加工,于是形成了这本书。
第1章 折磨人是她的天性
贾老师讲的第一类职场小人,绰号老妖婆。先来听听当时讲的几个故事吧。
一、 给领导下了个套
第一个故事是贾老师自己的经历。
那还是10多年以前,贾大民刚大学毕业,应聘到A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做了一名HR助理。
这个公司也是个小江湖,人际关系比较复杂。从公司成立以来,人力资源部的地位始终处于办公室之下。因为办公室主任通常都是人精,斗不过他们的。当时的办公室主任是一个中年女人,心计和手段很多。人力资源部只有一名副经理,体弱多病,经常请假不在;实际工作只有一名人事主管、一名助理在处理,愈加显得部门的薄弱。
过了半年,公司老总通过猎头公司引进了一名从上海来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姓宋。
宋经理来了才一个月不到,就发生了一件事情。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个北京某报社的老记者要来公司采访,需要人力资源部接待。宋经理安排贾大民具体接待。
在记者来的前一天,办公室主任找宋经理,说公司对接待是有费用预算和控制的,记者的住宿要他自己承担的,这是公司的惯例,希望他也能这样做,否则怕其他副总或老总会对他有看法。
宋经理没有多想这其中的陷阱,觉得应该入乡随俗,就跟贾大民说了这个意思。贾大民觉得很为难,跟宋经理说:“人家是北京来的记者,来采访公司,但住宿费公司又不出,这怎么跟人家说,要是记者不同意甚至翻脸,怎么处理,场面会很尴尬的”。
宋经理可能也是初来乍到,也不想得罪办公室主任,也大意了,就说:“到宾馆前台的时候,你先不要主动去付费,让他自己付了吧;要是他不肯付,你就跟他说,我们公司惯例是不承担住宿费用的。”贾大民还是不放心,又问:“要是他不肯付呢?”宋经理犹豫了下,说:“那你再打电话给我。”贾大民虽觉不妥,但还是接受了领导的意思,就按这个去办了。
次日,贾大民跟着司机去萧山机场接机。记者是个60多岁的老同志,看上去就是个知识分子。贾大民很热情的帮他拎包,介绍公司情况,一路上让老记者感到很愉快。
到了宾馆,贾大民按领导事前交代,磨蹭着不肯先去前台,老记者先到了前台。宾馆前台问,哪位付房费。老记者看着贾大民。
贾大民一阵脸红,感到难为情,但只能开口说:“嗯,是这样的,我们公司惯例,吃饭什么的我们来,住宿费由您自己承担的,,,,,,”
老记者当时脸就拉下了。说:“我从来没碰到过这样的事情,我是来给你们公司做专访的,这种费用一般都是被采访单位出的,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现场气氛一下子变得很尴尬。
贾大民看情形不对,也没有商量的余地,马上说:“嗯,那我给领导打个电话请示下,您别着急,不好意思。”老记者一脸不高兴。
贾大民立马溜到一边,急急忙忙拨通了宋经理的电话,悄声说:“领导,老先生果然不肯付费,他不高兴,你看我怎么办啊?”
宋经理电话那头一听,也没了主意,等了半天,说:“那你先付了吧。”
贾大民说:“喔,我知道了。”
又急忙回到前台,跟老记者说:“领导说过了,我们来付。”
但是,老记者的脸拉下后就拉不上去了。
贾大民手忙脚乱的低着头,把房费给付了。回头想继续给老记者拎包,老记者冷冷的说,不用了,我自己拿。就直接进电梯了。剩下贾大民灰溜溜的站在那里。
第二天,贾大民去见宋经理。说了当时的情景与尴尬。宋经理也觉得这事情处理的不妥。于是给一个副总打了电话询问。副总说,没有啊,象这种接待,按惯例由公司出面安排住宿和吃住的,也没多少钱的。
宋经理和贾大民一听,才知道上了办公室主任的当了。结果,老记者写的报道从半个报纸版面缩水到了一个豆腐块,内容也是一般的点到为止。老总因此对宋经理的能力打了点折扣,觉得上海来的HR也不过如此。
故事讲完了。贾老师当时提醒我们:初到一个新地方,要多留个心眼,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尤其是办公室主任之类的中年女人,很可能是个老妖婆,要当心的。要是当时先向分管副总问清楚办公室主任所说的,或者自己强硬一点,就不会上当了。
二、 初次见面给下马威
第二个故事也是贾老师自己的经历。贾老师说:
我发现职场中的称呼是蛮微妙的,值得引起注意。
你看我叫贾大民,我妈妈叫我阿民,一些小兄弟叫我民哥,学生叫我贾老师。可是,我在职场中还被叫作:小贾、贾工、贾经理、贾总。
贾经理是我当上部门经理以后,公司内部的正式称呼,一般是职级比我低或平级的人这样叫我。没当上部门经理以前,偶尔也有培训公司的人叫我贾经理,不过那是客套话,主要是拍马屁想让我帮着给他们培训单子做。
曾经有过IT公司的销售人员想卖HR软件给我们,选型接触的时候,他们叫我贾工(就是工程师的意思,虽然我不是)。
我被叫的最多的是小贾。刚参加的工作的头三个月,我还不习惯,因为大学里同学、老师还是叫我名字的多。三个月以后,一直到工作4、5年,我已经习惯了人家叫我小贾。偶尔有领导叫我大民,我反而觉得受宠若惊的感觉。
后来,我当了HR总监,别人一般都叫我贾总(还有一种更肉麻的叫民总,听说电信行业那几年都这样流行叫法,表示更亲切)。偶尔在会上,老板或其他重要的老总叫我大民老总或大民,那时更加表示信任的意思,旁边的人一听都知道。
在后来,我就很少听到有人叫我小贾了。偶尔有一、两次,年纪比我大,职级比我高或者资格比我老的某些顾问之类的,不经意间叫我小贾,我都会条件反射的心跳一下。我本能的会问自己:她这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意?
这是因为,我吃过亏。开始吃的小亏,不注意,以后就变成了大亏。
我记得,我刚跳槽加盟B公司的时候,之前,面试我的是老总,常务副总,对我印象都不错,因为我毕竟在比他们更大的公司呆过。报到第一天,我和前任人力资源部经理金女士在办公室做交接,进来一个50不到的女人。金经理赶忙给我介绍说,这是虹总,总经理助理,兼办公室主任。然后又把我介绍给对方,说这是新来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贾大民。
一个人初到陌生地方,总是希望能以友好的姿态出现,更希望对方都能友好的欢迎。于是,我本能的伸出手去,想和她握手,并热情的说,你好,虹总,多关照。
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这老女人,面无表情,也没作声,也不伸手,只是咧了咧嘴角。我很尴尬,把手缩了回来。
半晌,这老女人慢悠悠的开口了:小贾,听说你是老孟的学生?
我点点头,我知道她说的是我们商学院的孟教授。
一旁的金女士倒是不错,打起了圆场:啊,是阿,孟教授可是H大的名教授阿,名师出高徒阿。
一般情况下,我想别人都会接下去表示下认同,毕竟孟教授是很有名气的阿。
但是,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这个老女人笑着说(笑声很怪异,听起来就是不真实,虚假,很多员工背地里都这样认为):呵呵呵,老孟?!来我们公司做过咨询项目,讲过课,水平不怎么样嘛,让人都听不懂。
我当时太年轻,太嫩,不知道怎么应对,虽然觉得这样说,损了孟教授的面子,也损了我的面子,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尴尬的笑了笑。
老女人背着手出去了。金女士也借机出去了。剩下我站在那里,心情从兴奋一下子跌倒了沮丧。
再后来,我发现这个老女人一直刻意地在各种场合,会议也好,下属面前也好,领导面前也好,都刻意地叫我小贾。从来不叫名字。到后来,我还观察到,她对另外一些比她年纪小、职级低或者年纪相仿、平级的,也刻意叫人家小陆、小胡。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她是故意的。这是她在打压别人惯用的伎俩。
故事讲完了。贾老师提醒我们:初到一个新地方,要注意别人对你使用下马威,她会从语气、眼神、表情、动作等方面,包括称呼,包括轻视与你有关联的人,刻意打压你,让你产生失落,沮丧,在旁人面前让你丧失威信,这是她要巩固自己地位、防止你可能取代她的有意识的手段。要是当时有这个意识,未必要先主动去握手,她叫我小贾,可以还击她叫她老虹,以牙还牙即可。这种人其实外强中干,是欺软怕硬的,她这么做,就是看准你估计还嫩,好欺负,是在试探。试探多了,就被她捏准了你的脾气,以后就被动了。因为她早就在老总、副总面前说了你很多坏话。这不由让人联想到黔之驴的典故,老虎就是在试探中发现驴就是只会叫几下,踢几下,然后就扑上去把驴吃了。记住:老妖婆就是雌老虎,你千万不要做驴。
你好很值得学习希望以后可以不间断的看到谢谢
三、 她常打小报告
这个故事是MBA同学林公子讲的。
这几年,我最头疼的是下属。特别是女下属。如果一个部门有三个以上的女人,而且年纪差不多,职级差不多,那就麻烦了。
我刚去新公司的时候,部门里已经有2个30多岁的女主管了,她们两平时走的很近,对我的到来,态度也是不阴不阳。交待的工作也不好好做,还不时摆摆老资格,说以前的经理在的时候,流程是如何如何的。这让我很烦。
好不容易过了试用期,就发生了矛盾。我实在受不了她们这种阴奉阳违的态度。于是就谈话警告了她们。谁知道这下炸锅了。这两鸟人居然越级汇报,到副总那里去哭诉了,投诉我领导能力有问题,管理方式太粗暴。
副总找我谈了话。这让我很被动,也很郁闷。于是也跟副总掏心窝子说了我的难处。
副总是个老甲鱼,爱打太极拳,他说:我也理解你的。这些小嫂子,喜欢嘀嘀咕咕,事情嘛不好好做,闲话却很多。不过呢,你也要调整下管理方式了。毕竟部门里如果不安定,你的工作也不好开展嘛。
这话说的天衣无缝,确实是有领导水平阿。我只能接受调整了。
好不容易在磕磕碰碰中度过了磨合期,总算部门表面安定了。这时候却又发生了令外的矛盾。
主管甲经常会来跟我说,你安排我的工作,我去做了,但是,某某某很不好弄哎。而且噢,他还说你呢。我倒是没什么,被人骂两句也无所谓,关键是他骂你啊。我都听不下去了。
这时候,我的脸色肯定不好看,也许一阵红,一阵青。红的是,难为情、难堪、尴尬,从下属嘴巴里听到别人对我的负面评价,甚至是在辱骂。青的是,愤怒、生气,恨不得马上去找那个家伙理论,修理他。但是理智又告诉我,不能冲动。可是情绪又告诉我:这样怎么行,必须要有所行动阿。
主管甲看到我这样的脸色,面有得色,但比较隐晦。然后说,那这工作怎么办?我很为难噢。你亲自处理还是先放一放?
我只好让她先出去。
这样的次数多了,我就对她提及的A、B、C等人印象很差,自己的心情也很不好,同时也感觉到很多不安定因素,好像自信心减少了,内心的怒火在不断增长。
终于有一次,在主管甲的又一次打小报告后,我忍耐不住了,冲动的给老总写了封邮件,指出某部门存在的问题很多。
没想到,这个邮件给老总转发了。老总直接在那里批示,要求某部门领导作出回答。结果这下炸锅了,那部门的头是个豹子性格,矛盾一下子爆发了。他的资格比我老,实力比我强,最后搞的我很被动,不得不主动去与他沟通修好。
我去见他的时候,强迫自己在门口就挤出了笑容。进去跟他打招呼,并连声道歉。豹子头理也不理,自己看邮件。我尴尬的坐在那里,足足有5分钟。
5分钟以后,豹子头终于盯着我,一字一句的说:林经理,我知道你可能是无心之过。过去的就算了。不过,我提醒你,你下面的主管甲你要当心点。这中间有些误会,都是她造成的。
我说:她跟我说的情况是这样的。某某某总是不配合她。
豹子头说:老弟,你太幼稚了,也太官僚了吧?!你有没有了解过实际情况,还是关在办公室里听说的?!
这下我怔住了。
从此以后,我就戴上了官僚的帽子。一直到离开,都没摘下来过。
故事讲完了。林公子总结说:挑拨离间是一种比较阴险的技术,那些看似柔弱的女人,却常常通过提供不正确的信息,来诱导你的情绪,引发你的愤怒,这愤怒之火一旦点燃,就是你给自己带来无穷后患的时候,而她,可能躲在角落偷偷的笑。不要相信她的鬼话,也不要相信她的眼泪,我告诉你,女人的眼泪很多时候根本不值得同情和相信,那只是她的一种武器而已。以后我会跟你们讲我见过的几次女人的眼泪,都很危险,包藏祸心。老妖婆的攻击是相对直接的,但是狐狸却是隐蔽间接的。要是你不幸碰到功力很深的老狐狸,而你这方面经验很浅,那么你很有可能象只飞蛾被她引向火苗而死。林公子的话,让大家不寒而栗,对老狐狸这种职场小人的绰号又惊又怕。
这时候,贾老师笑着说:啊呀,也没什么的。经验都是靠混出来的。再说,今天是课程研讨,案例越惨越好啊。
被贾老师这么一说,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八、 叫他打麻将,他没去
这个故事是MBA同学方国安讲的。
你们刚才说的菜鸟,都是工作时间不长的,可是我觉得我在工作5、6年的时候,某种程度上还是只大菜鸟,虽然我那时也有30多岁了。有些比较隐晦的信号根本捕捉不到。
我刚跳槽到W公司当人力资源部经理的时候,头半年还是比较顺利的。W公司是做电信增值业务的,规模也就2个多亿,600多人。我出来前在电信运营商。在运营商眼里,W公司只不过是一个上游的厂家、供应商而已。这种强势和弱势的业务关系,使得W公司的人去运营商那里都是刻意放下身段的,而运营商的人有时很不在乎。
你们也知道,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就27岁了,比较书生气,对社会上的人情世故不了解,工作以后,也是以人力资源业务为主,属于干活的。
到了W公司,我还是跟以前差不多,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分得很清楚。我很少与公司里的中高层出去吃饭和聚会。我知道他们有些人看上去平时好像关系不错。但不知道这种关系是如何融洽的。
有一个周六的晚上,我在家上网,销售总监葛总给我打电话:老方,在干吗呢?
我稍感意外(按照我以前的理解,工作主要是工作日处理):噢,葛总阿。我在家呢。
葛总又说:有空吗?一起过来玩玩?
我问:玩什么啊?
葛总说:我们在打麻将,三缺一。你过来一起玩玩吧?
我这个人不喜欢打麻将,也不会打。我还是喜欢上网、看书或跟朋友喝茶聊天、爬山什么的。于是我支吾了半天,说:嗯,葛总,老实说,我不会打麻将。
葛总在电话里奇怪的问:啊,不会吧?
我很诚恳的说:我确实不会打。真抱歉阿。还是你们玩吧。
噢,这样啊。好的,那我先挂了阿。葛总语气略微变了下,挂了。
我没有察觉有什么不妥。觉得推掉了一件我不喜欢参加的游戏,也好。
又过了2个月,有个周末的下午,我在家休息看书。财务部经理裘经理给我打电话:老方,在家吧?在干吗呢?
我说:噢,裘经理阿。在家,看书呢。
裘经理说:一个人看书多没意思阿。过来打麻将吧。三缺一。
我一听,怎么又是打麻将。又诚恳的说:嗯,裘经理,是这样的,老实说,我不会打麻将阿。
裘经理电话里愣了一下,说:真的不会打?
我说:是啊,小时候还打打纸牌,后来都不打了。麻将更是没摸过。还是你们玩吧。真抱歉阿。
裘经理悠悠的说:噢,理解理解。方经理喜欢书中自有颜如玉,哈哈。行,那我先挂了阿。
我又如释重负,推掉了我不喜欢的游戏。
这两次电话后,葛总、裘经理看上去对我还是很以前一样。我也还是按照自己理解的职业经理的做法行事。下半年开始,我的工作就开始不顺利了。老总对我的看法在改变。我也侧面听到有人说我清高、书生气、甚至官僚。这是后话。
故事讲完了。老方自己总结说:他们为什么会来叫我?因为他们觉得我有价值。他们需要加强对老板的研究、对公司动态的掌握。我刚来不久,带有电信运营商的光环,老总身边的红人。你想想,要是在一起打麻将的,有常务副总、销售总监、生产副总、技术总监、财务部经理,再加入人力资源部经理,几圈麻将打下来,公司最近的动态、各种人际关系的信息、老板的脾气等等不都掌握了吗?
我不知道的是我推掉了两次加入公司小圈子的机会。原来他们除了办公室串门聊天,加强沟通以外,更重要的时,他们几个人在周末打麻将,沟通信息,增进感情。当然了,也可能还有一起去洗脚、洗澡什么的休闲娱乐。那要看关系铁到什么程度了。这是一种互相的捆绑,即表明我们都是一伙的,有什么好处一起分享、有什么困难互相照应。可能这就是小帮派。虽然MBA课程告诉我们,职业经理不应该参加小帮派,可是现实中,不参加这种小圈子,等于孤立了自己。所以说,那时我还真的是只大菜鸟阿。
很喜欢,望楼主持续更新 第三只眼看职场
--揭开职场绰号的秘密
小时候看小人书,我很喜欢看西游记,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看了很多遍都不过瘾。孙悟空有三十六变,火眼金睛,我很佩服;三只眼杨戬我也很羡慕,因为他也有三十六变,还有第三只眼,总是幻想有一天自己也有第三只眼。
上大学,我报考了心理系,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成为心理医生,能够看透人心,服务大众。可是有一次到精神病院的参观,彻底改变了我的职业理想。
那个医院有三个地方“关押”着三拨人:精神病人、老年痴呆、心理患者。老年痴呆,都是一群目光呆滞、行动迟缓、流口水的人,让人压抑、想吐;精神病人,透过门口的小窗口,猛然看到一双直勾勾的眼睛,镶嵌在一付冷漠的脸上,吓得我赶紧逃离;心理患者,各种神经官能症,奇形怪状,患了抑郁症的,据说1/3最后都是自杀。这让我很悲观。于是我不想做心理医生了。我能做什么呢?
我选择了与正常人去相处,准备将来去做企业管理,于是我报考了管理学院的研究生,读了人力资源专业。在那里,我学会了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心理测量、数据统计等,成绩优异。
我的导师问我想不想读博士。我考虑了几天,告诉他我想读。导师问我,你的研究兴趣点在哪里?我说我想看透人心。导师问我为什么。我跟他说了我小时候关于第三只眼的情结。导师听了我这个回答,笑着说:你说的第三只眼很有意思。但是我要告诉你,管理学、心理学的博士生,还是以搞研究为主的,是科学。你说的看透人心,需要在实践中去体验。就像你想学游泳,还是跳到海里去游,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情。
我觉得导师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我没有读博,参加了工作。当时导师交待我,十年后,把我用第三只眼看到的案例写成报告交给他,让他看看我的第三只眼到底看到了什么。这是一种扎根企业的管理试验,顺带也别忘了心理学。
一晃,十年过去了。我从人力资源部的小兵逐步成长为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其间经历了求职、入职、在职工作、离职、跳槽、空降、扎根等过程,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群,体验了自己在情绪方面的挫折、恢复和控制,但始终没有忘记用第三只眼来观察、记录、总结这十年来经历的种种变化莫测的职场风云。于是在第十一年,开始分类整理各种案例,从组织行为学的独特视角,对职场绰号运用第三只眼进行了看透人心的剖析,遂成此书。
二、 在电话里说“你这个死鬼”
这个故事是贾小米讲的。
我刚大学毕业那会,还是很单纯的,就是所谓的毛头小伙子吧。还习惯于把大学里的老师、同学关系来对待领导、同事。我对领导象师长一样尊重,对同事象同学一样友好。我真的不知道同事与领导之间还可能有更隐晦的复杂关系。
我们公司有个规定,周末在公司值班,副经理以上的都要轮到,地点在前台(前台也在的),主要是负责对进出人员登记、紧急情况的协调等。其实一般也没什么事情,也不知道前朝哪个家伙定的规矩,反正也就是个形式,就这么传下来了。
当时前台有2个,都是少妇,30不到,A长相普通,大众脸,典型的良家妇女,对大家都比较客气,做事情中规中矩,话也不多。B颇有三分姿色,身材还比较苗条,皮肤比较白,瓜子脸,一双眼睛顾盼生姿,说话比较嗲,有人背地叫她狐狸眼。
那天轮到我值班,前台是B。可能是我书生气太足,很多事情都没开窍,我和B就是聊聊天,相安无事(我对她没什么想法,她对我也没什么想法)。
我在那里看报纸,偶尔进来个陌生人,让他登记;进来个同事,抬头打个招呼;后来进来个把领导,我赶忙站起来打个招呼。多数时间,百无聊赖,到下午1点多的时候,困的不幸,就在托着脸打瞌睡。
前台B哼着小曲,还拿出镜子照来照去,丝毫不介意我的存在,那种感觉,就象我只是个小毛孩或者一只大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