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1-6-10 17:23 编辑
聚焦部门间的壁垒及成因分析:
Break down barriers between departments, people in R&D, sale, production must work as a team, to foresee problems of production and in use that may be encountered with product or service.---W.Edwards Demings.
“书虫”早年的管理日志中关于“部门壁垒”的感叹。
其实每一个公司所设置的组织框架图,也间接地形成了部门间的城墙---它们实际划出了“王国”的边界。同时不少管理高层喜欢在部门间搞一定的对立情绪,因而各部门间自然而然地耸立着一墩厚厚的隔墙。
这种管理思想的来源,其实起源于我们对“竞争可以解决问题”的误解,更早的起源是源自达尔文的“适者生存”进化论。
同时过度竞争也会导致系统的总体损失。如我们时下盛行的MBO. 目标管理肯定会带来压力与恐惧,极易产生部门间与上下级间的不信任,目标管理离不开定额(quotas),哪里有定额,哪里就有数据的欺骗,小到一个职能小组,大到一个公司,假如都在目标考核中纠结,那是极易产生短期行为的。如今在上海,大公司CEO的平均任期已不到2年,都是些“白马骑士”,刚就任3个月到半年,三把火一放,短期内确实有成效,数据报表趋势呈牛市上行,到了一年光景,一些隐性的问题开始浮现,一张无形的网开始出现,再过半年,不良问题已层出不穷,这时焦头烂额的CEO必须要考虑去留问题了,其实这都是目标管理惹的祸!应该说目标管理的本意没有错,而且在美国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很多企业确实是成功的,目标管理实质是“管理哲学”是“道”,而不是简单的管理技术,其实质是将外在的管理走向内在的管理,同时仅目标分解是不够的,必须还有目标汇和与系统优化,一个企业永远是个系统,甚至是个生命体,切不可条块分割,衡量各部门的成绩不能仅看各自部门静态的成绩,而主要看他是否对系统的整体有贡献。事实上,是管理的两面,对立而互补。
今天,关于组织结构上的部门壁垒现象,几乎在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往往项目制的领导与职能部门的头总是矛盾多多,在冲突、沟通与调解中共事。尽管在近20年内也出现了很多诸如跨部门核心小组等问题解决模式,但真正开展的好且有成效的公司则屈指可数。
其实只要有群体模式的存在(因为任何的组织形式都是对人本性的戕害),作为某一群体则必定存在其心智模式的局限性,从更深层面也揭示出了人们线性思维习惯的局限性与排他性。所以让公司内的部门壁垒得以彻底消亡,其实是件极困难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