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我读《曾国藩》

[复制链接] 42
回复
882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11-25 13:3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阵子,突然对曾国藩的事情很感兴趣。买了一本唐浩明的《曾国藩》在看。顺便在网上查询了一点资料,结合自己以前所知道的关于曾国藩的资料,准备自已一边读一边把感受的东西写下来。

到今天,我看到仅仅是第一章的奔丧遇险、第二张的长沙激战和第三章的墨绖出山。这三章是为后面做铺垫的。第一章曾国藩因母亲过世而回去丁忧,顺带交代了一下以后出现的人物以及他们同曾国藩的关系;第二章则是长沙激战所营造的团练产生的原因和时代背景,第三章是众多同曾国藩有关的人员纷纷劝说曾国藩墨绖出山办团练。

从这几章中,有几点感触:

1、在第一章中介绍了曾国藩和欧阳兆熊的认识经过。道光二十年六月,曾国藩散馆进京第一年,寓居国果子巷万顺可点,病危热剧,几不救。同寓湘潭欧阳兆熊精于医术,为之尽心医治,并陪在他身边十天十夜。欧阳兆熊相对曾国藩可以说是救命之恩,后来两人也一直书信密切。但随着曾国藩官位日隆,欧阳兆熊觉得地位悬殊,回信就少了,这本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就曾国藩来说,因听说欧阳兆熊所交太滥,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怕首牵连,信也写得少了,最后两人便失去了联系。

从这段典故可以看出,曾国藩是很维持自己正统形象,非常注重自己的名誉,即使是救命之恩,也大不过自己的名节,这也是中国儒生的共性,视名节如生命。这也就是不难理解曾国藩在此后为何三次兵败自杀,也就不难理解曾国藩为何要将在江西受困时将“屡战屡败”该成“屡败屡战”了。

2、文章介绍了曾国藩在回家丁忧期间,路过岳阳,得遇杨载福和康福。曾国藩猎才心喜,一个推荐到湖南巡抚,一个则是被收到自己身边。杨载福和康福最后都多次救了曾国藩的性命。事实上,曾国藩在识人方面很有独到之处,有句话形容说是,“国之重臣,悉出曾门矣!”。据说,曾氏幕府二十多年间召集的幕僚达400多人,而后官至三品者达47人,位至督抚者33人。左宗棠、李鸿章、彭玉麟、郭嵩焘、沈葆桢、刘蓉、李元度、罗泽南等晚清的栋梁之材,无不受曾举荐。对此,最后和曾国藩反目成仇的左宗棠在曾国藩过世后的挽联中写道: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

3、在第三章中,提到一个对曾国藩一生都很有影响的人物:唐鉴。唐鉴是当时的理学大师,也正是因为唐鉴的影响,曾国藩在程朱理学方面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也更加严格的规范自己。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记日记。他将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好是坏,都记在日记中,并将自己一些不好的想法不留情面的鞭笞自己。一次,曾国藩因对朋友之小妾,大赞其美貌,还说了些挑逗的话,回家后,曾国藩就在日记中写道:“猥亵大不敬。”数日后曾国藩到朋友家中聊天,非要谈谈“浑”。回家后他又在日记当中写到:“谈次,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矣。”

在这期间,曾国藩对自己的一言一行立下了日课,分为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记茶余偶谈、日做诗文数首、谨言、保身、早起临摹字帖、夜不出门十二条。也因为这样严厉的要求自己,曾国藩戒掉了自己的一些不良嗜好,比如说戒色戒烟。也因这种严于律己的行为,符合了程朱理学的慎独思想,收到了当时儒家的推崇,拥有很高的威望。

4、在当时选择团练当中,论才干,最好的不是曾国藩,而是罗泽南。他不仅办过团练,而且不空谈性理,注重经世致用,且因练勇有功,而被保举候补训导。但为何最终要用曾国藩呢?最主要原因是罗泽南位卑人微,而身为侍郎的曾国藩,不仅在朝廷上很有威望,在士绅中也很有影响力。由曾国藩扯起这面大旗,无疑事情就好办多了。从中也可以看出官僚等级观念的强烈,即使你很有才能,如果没有官场庇护,做事也十分艰难。我们同样可以从曾国藩推荐的人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左宗棠还是李鸿章,本身就很有才气,在之前只能在山中过着归隐的生活,如果没人赏识,也只能孤芳自赏,一辈子过着山水田园的生活。当时的社会中,有才能的人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出人头地。

5、在长沙被太平天国围困期间,因缺少资金,左宗棠就向张亮基建议,向长沙的商贾巨富借钱。左宗棠列举了三人:黄冕、贺瑗和孙观臣。我们看看他们的背景。黄冕其父是岷州知州,其本身做过江都知县、上元知县、常州府、镇江府知府。贺瑗则是山东道监察御史的二公子,孙观臣的大哥是侍读学士,二哥是兵部职方司的员外郎。可以说,每个都是有官方背景的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红顶商人”。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他们的以收敛巨额财富,依靠的就是本身在官场的关系。这是我国历史的一大特征,即使是后来的官督商办还是官商合办,都离不开一个“官”字。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5 13:34:07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9-11-25 15:05:5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林帆在2009-11-25 13:33:51的发言:

这阵子,突然对曾国藩的事情很感兴趣。买了一本唐浩明的《曾国藩》在看。顺便在网上查询了一点资料,结合自己以前所知道的关于曾国藩的资料,准备自已一边读一边把感受的东西写下来。

到今天,我看到仅仅是第一章的奔丧遇险、第二张的长沙激战和第三章的墨绖出山。这三章是为后面做铺垫的。第一章曾国藩因母亲过世而回去丁忧,顺带交代了一下以后出现的人物以及他们同曾国藩的关系;第二章则是长沙激战所营造的团练产生的原因和时代背景,第三章是众多同曾国藩有关的人员纷纷劝说曾国藩墨绖出山办团练。

从这几章中,有几点感触:

1、在第一章中介绍了曾国藩和欧阳兆熊的认识经过。道光二十年六月,曾国藩散馆进京第一年,寓居国果子巷万顺可点,病危热剧,几不救。同寓湘潭欧阳兆熊精于医术,为之尽心医治,并陪在他身边十天十夜。欧阳兆熊相对曾国藩可以说是救命之恩,后来两人也一直书信密切。但随着曾国藩官位日隆,欧阳兆熊觉得地位悬殊,回信就少了,这本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就曾国藩来说,因听说欧阳兆熊所交太滥,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怕首牵连,信也写得少了,最后两人便失去了联系。

从这段典故可以看出,曾国藩是很维持自己正统形象,非常注重自己的名誉,即使是救命之恩,也大不过自己的名节,这也是中国儒生的共性,视名节如生命。这也就是不难理解曾国藩在此后为何三次兵败自杀,也就不难理解曾国藩为何要将在江西受困时将“屡战屡败”该成“屡败屡战”了。

2、文章介绍了曾国藩在回家丁忧期间,路过岳阳,得遇杨载福和康福。曾国藩猎才心喜,一个推荐到湖南巡抚,一个则是被收到自己身边。杨载福和康福最后都多次救了曾国藩的性命。事实上,曾国藩在识人方面很有独到之处,有句话形容说是,“国之重臣,悉出曾门矣!”。据说,曾氏幕府二十多年间召集的幕僚达400多人,而后官至三品者达47人,位至督抚者33人。左宗棠、李鸿章、彭玉麟、郭嵩焘、沈葆桢、刘蓉、李元度、罗泽南等晚清的栋梁之材,无不受曾举荐。对此,最后和曾国藩反目成仇的左宗棠在曾国藩过世后的挽联中写道: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

3、在第三章中,提到一个对曾国藩一生都很有影响的人物:唐鉴。唐鉴是当时的理学大师,也正是因为唐鉴的影响,曾国藩在程朱理学方面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也更加严格的规范自己。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记日记。他将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好是坏,都记在日记中,并将自己一些不好的想法不留情面的鞭笞自己。一次,曾国藩因对朋友之小妾,大赞其美貌,还说了些挑逗的话,回家后,曾国藩就在日记中写道:“猥亵大不敬。”数日后曾国藩到朋友家中聊天,非要谈谈“浑”。回家后他又在日记当中写到:“谈次,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矣。”

在这期间,曾国藩对自己的一言一行立下了日课,分为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记茶余偶谈、日做诗文数首、谨言、保身、早起临摹字帖、夜不出门十二条。也因为这样严厉的要求自己,曾国藩戒掉了自己的一些不良嗜好,比如说戒色戒烟。也因这种严于律己的行为,符合了程朱理学的慎独思想,收到了当时儒家的推崇,拥有很高的威望。

4、在当时选择团练当中,论才干,最好的不是曾国藩,而是罗泽南。他不仅办过团练,而且不空谈性理,注重经世致用,且因练勇有功,而被保举候补训导。但为何最终要用曾国藩呢?最主要原因是罗泽南位卑人微,而身为侍郎的曾国藩,不仅在朝廷上很有威望,在士绅中也很有影响力。由曾国藩扯起这面大旗,无疑事情就好办多了。从中也可以看出官僚等级观念的强烈,即使你很有才能,如果没有官场庇护,做事也十分艰难。我们同样可以从曾国藩推荐的人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左宗棠还是李鸿章,本身就很有才气,在之前只能在山中过着归隐的生活,如果没人赏识,也只能孤芳自赏,一辈子过着山水田园的生活。当时的社会中,有才能的人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出人头地。

5、在长沙被太平天国围困期间,因缺少资金,左宗棠就向张亮基建议,向长沙的商贾巨富借钱。左宗棠列举了三人:黄冕、贺瑗和孙观臣。我们看看他们的背景。黄冕其父是岷州知州,其本身做过江都知县、上元知县、常州府、镇江府知府。贺瑗则是山东道监察御史的二公子,孙观臣的大哥是侍读学士,二哥是兵部职方司的员外郎。可以说,每个都是有官方背景的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红顶商人”。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他们的以收敛巨额财富,依靠的就是本身在官场的关系。这是我国历史的一大特征,即使是后来的官督商办还是官商合办,都离不开一个“官”字。

 

待续

曾国藩的言行功课在网上吵的更火,但是我很怀疑如果完全像曾国藩这样修炼的话能否立世,在这个时候,可能是被任何团体排斥的人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5:30:10 | 只看该作者

说起他的为人处事,其前期和皇帝关系闹得很僵,后来在湖南办团练时,也得罪了地方的乡绅,在江西时,也和当地人关系不好。只是在第二次丁忧期间有所深思和调整。

 

至于曾国藩的言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其严律律己的精神值得提倡,但其行为已经过于偏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5 15:32:36编辑过]
4
发表于 2009-11-25 21:39:03 | 只看该作者
期待后续分享
5
发表于 2009-11-26 00:08:58 | 只看该作者
期待中……
6
发表于 2009-11-26 09:19:5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曾细细读过唐浩明的《曾国藩》,还浅读过刘忆江的《曾国藩评传》。我的收获是了解了历史人物,学到了一些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但是很难企及有很大的成就,毕竟环境不一样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09:36:01 | 只看该作者

在第四章天王定京中,描写的是太平天国在金陵定都的事情。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将来的命运。除了曾国藩的湘军的外部武力外,内部的问题更多:

1、洪秀全进金陵时,仪式是非常隆重的,也是气派十足。文章中说道,以前的总督巡抚出巡和这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队伍中其中更有“三十六位娘娘”。由此可见,此时的洪秀全已经开始追求享受,争霸天下的雄心也开始消磨,已经有称王称帝的想法和意愿。果然,洪秀全一进金陵的三件事就分别是:定都、朝拜和开科取士。说起洪秀全的后宫,据说比当时的咸丰皇帝还要多。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太平天国虽然克武昌、拿下九江、湖口、安庆、芜湖等重镇,但也只是刚刚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离统一全国的距离还很遥远。当时太平天国更加重要的任务应该是保卫胜利果实,进行北征和西征。作为最高统帅,更应亲征,而不是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从历朝历代来看,无论是汉高祖刘邦还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们在没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候,都是韬光养晦,慢慢积蓄力量。即使成为帝王,也是先为百名谋福祉,修养生意,以恢复战时受损的经济,这样的王朝才会长久。而不是像洪秀全一样,开始贪图享乐,沉醉于温柔之乡。洪秀全将攻城略地、建设国家成为形而下之器,而将整理诗文和摆上帝教的宣传文字成为形而上之道。

2、从洪秀全的形而上之道也可以看出洪秀全对于迷信天父的力量,而忽视了自身军队的建设。就比如说北征,而北方的气候和南方有很大不同,再加上清朝的政治中心也是北方,但北征的队伍就林凤翔和李开芳率领的一万人。洪秀全觉得江山易主是天王天父旨意,北征自然会旗开得胜,一路凯歌。也就忽视了太平天国取得胜利的真正原因:一个是当时的吏治腐败、士绅鱼肉百姓,另一个则是太平天国将士的奋勇征战。也就是说,洪秀全已失去对形势的准确判断。

3、此时比较清醒的高级将领是杨秀清和石达开。而杨秀清本身又有图谋窜位之心。在他本身知道北征力量薄弱之时,因林、李本是战死的西王和南王的嫡系,为了消除异己,北征也就这样定了下来。林、李的北征部队后来在北方全歼。杨秀清和洪秀全相比,无疑能力上要更强一些,同时杨秀清也仅仅是将拜上帝教当成是一种工具,甚至于杨秀清就经常请天父上身进行造势。天父上身时,连洪秀全同样要跪拜杨秀清的,也因此总下了祸根,以至于有后来的“天京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4、太平天国灭亡还有一个自身原因。这个和洪秀全的经历有关。洪秀全以前也是一个希望金榜题名的正统儒生,只是多次未中,也就恨上了科考,转而创立拜上帝教。也因而太平天国每攻占一个城市,就毁孔圣牌位,焚士子学宫,无疑是与中华数千年文化为敌。要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民族的文化属性,无疑非常之难的事情。即使清朝入关,也同样遵循汉朝礼仪,推崇孔孟之道。事实上,击败他的曾国藩,扯上的旗子就是捍卫名教的旗子。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6 9:39:39编辑过]
8
发表于 2009-11-26 12:57:20 | 只看该作者

好啊,很有心得!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09:24:14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的初办团练,讲述的是曾国藩出山办团练,使得湘军初具雏形,但因曾国藩同当地官员的关系日益紧张,而最终不得不移至衡州练兵的事。在这当中,我们可以曾国藩的用人之道、治军之道以及曾国藩前期的为人处世之道。

一、在用人方面,曾国藩有几个特点:

1、曾国藩对于人才的引进,是不拘一格的。只要是自己看的上人,就会想办法弄到自己身边来。就比如在第一章提到的杨载福,曾国藩在长沙再次相遇后,就当即给当时的湖南巡抚骆秉章写信,将他要了过来。杨载福同彭玉麟一起筹建湘军水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本章中,最能反映曾国藩对人才的渴望以及不拘一格的是塔齐布和鲍起。

塔齐布来说,曾国藩是湘勇和和绿营一起操练时,发现他治军严谨的。当时的塔齐布还只是火器营的护军,在曾国藩的保举下,短时间那就升为游击、参将,并还要保他为副将,并让塔齐布训练当时刚刚筹建的湘勇。后来,曾国藩在衡州练兵时,在获得咸丰同意扩军后,第一时间就向骆秉章将塔齐布借了过来。塔齐布最后在江西因战事不力而呕血归西。

再有就是鲍起,本因卖妻事件而需要投入监狱,在押送路上得遇曾国藩,曾国藩看他是个人才(曾国藩识人,只有他得一套,尤其善于面相),在测试过其武力之后,就直接将其留下,仅修书一封,说鲍起是个人才,要留下来作团练,然后将信交给差役回去复命。也因为这件事,得罪了当时得按察使陶恩陪。

2、曾国藩选拔人才,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说使用得很多人都和他有亲谊关系。在湘勇刚刚筹建时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选拔的六个保镖全部都是曾国藩的亲戚或是世谊,在设立审案局时,就交给他的岳麓书院的同窗好友黄廷瓒,在衡州刚刚安定,邀请共事的都是自己的好友、同窗或者亲戚。比如郭崇焘、刘蓉、李元度、陈士杰,后来名声中最盛的左宗棠和李鸿章,一个和他是亲家,一个是他的学生。

曾国藩认为,大团练勇中的大小头目,都必须有亲谊关系,这就能将练勇连成一个坚固整体的纽带,彼此之间荣枯与共,生死相关。通过这种方法,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极强,但也带有太多的个人色彩,整个湘军只听曾国藩的,换个将领,根本就指挥不动。这点,被李鸿章的淮军说继承,并使得曾国藩自食其果。后来,慈禧太后调曾国藩带领淮军去灭捻军,但各个将领根本就不听曾国藩的指挥,使得曾国藩不得不给李鸿章去信要求,然后由李鸿章调动淮军。也由于这点,最终导致了晚期时期的军阀割据。

选拔人才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特别喜欢用老实人。就比如刚刚提到的黄廷瓒,曾国藩就很喜欢他不会卖弄乖巧、心地踏实而委以重任。塔齐布也是,曾国藩觉得他老实恭顺而深得信任。总的来说,曾国藩对善于言辞的人都不怎么寄于大任,若对老实木呐而又有办事能力的人则十分喜欢。在招兵时,对那些手上张满了老茧的长期务农的人可以留下,对举止油滑目光游离者,一概不收。这也保证了士兵在执行命令时的绝对服从。

二、治军

曾国藩的治军也是很出名的。红军的三大纪录八项注意就脱胎于曾国藩的治军理念。总结曾国藩的治军,有两个字:严和练。

所谓严这和曾国藩自身的修养有关,曾国藩本身就对自己要求严格要求,在带兵时,就将这种风格带到了治军当中。这也正好体现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一个企业的文化基因深受创业者性格的影响一样,湘勇一成立,就打赏了曾国藩的烙印。而练,这是打破之前寄生于乡村的方式,单独拉出一支队伍进行专门训练,同正规军一样吃粮吃,减除兵士的后顾之忧。

在湘勇刚刚成立时,每天操练就在四个时辰以上,三伏、三九天照样操练,曾国藩自己更是一天到操场去好几次,严格督促。这完全不同于当时的绿营,纪律散漫,毫无军威可言。这也难怪绿营在太平天国的攻击下一溃千里。这样的情形在以后的百年中不断重演,从义和团到八国联军,直到民国时期面对日军的不战自逃以及内战时期面对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的软弱无力。不得不让我们感叹。

事实上,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前期的毛泽东,都对曾国藩是倍加推崇的,但两人从曾国藩说学习的东西不同,一个用于治军,一个则用于内部清洗,蒋介石那句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就学自曾国藩。这就需要说到曾国藩在前期的为人处世了。

3、为人处事

现在有不少书籍提倡曾国藩的为人处世,说曾国藩为人精明、处事圆滑。而这无疑是对曾国藩的一个错误印象,曾国藩实际上是很不会做人的。就前期来说,更是如此。就在长沙期间,就被逼州衡州。这和曾国藩在长沙的为人处世大有关系。

首先,曾国藩在办理团练时,是没有正式职务的,只是一个侍郎的官衔。而他设立的审案局并非国家正式同意的行政机构,但他却插手湖南当地的各项事务。更为严重的是,曾国藩杀人本应请动王旗,先和巡抚骆秉章请示,但这对曾国藩来说,都只是个形式,有的甚至是一个形式都不是,就直接杀人。曾国藩就将抢劫米行的十三人直接斩首。这就完全得罪了包括湖南最高行政官员骆秉章在那的湖南官员,也因为一次斩首十三人而得了一个曾剃头得称呼。

而接着,曾国藩又因为怀疑长沙一名秀才和串子党而将秀才装入木笼中游街。秀才因羞愧难当而死在站笼中。处理秀才本应先由学政衙门先削掉功名然后才能定罪,而曾国藩是直接判罪。这种举动不仅得罪了学政衙门,也得罪了当时长沙的所有学子。在处理此秀才时,曾国藩就坚持宁可错杀一百个秀才,不放过一个衣冠败类。这招被蒋介石学了去。

最后,曾国藩还得罪了当时的军政人员。最开始是和练兵有关,先是将绿营士兵和湘勇一起操练,使得绿营士兵怨声载道,后来又因曾国藩参奏绿营纪律散漫而要换掉当时的副将而同军方关系闹得很不愉快,最后又因为处理湘勇和绿营的打架事件时,曾国藩当仁不让,坚决要处理打架士兵,一名绿营士兵在因本身患病,在处罚后死亡。

至此,曾国藩得罪了整个政、学、军得官员,再加上曾国藩秉承乱世用重典,大肆捕杀、关押流氓会党。只要是只有丝毫关系,也绝不放过。这当中,自然是冤案重生。就上面所说的一次性杀掉的十三人,当中就有十多岁少年和六十多岁老人。杀掉的秀才,最后查明也并非确有其事。而进行大肆捕杀时,又因为缺少相应的行政权力,对一些贪赃枉法事件没有任何权力,也没有任何作为,也就使得曾国藩在当时的长沙失去了相应的民众基础。

由此可见,曾国藩并非如我们说想象的那样处事圆滑,八面玲珑。否则,也不会在长沙举步为艰而逼州衡州了。对曾国藩不会做人最为重要的证据是曾国藩同咸丰皇帝的关系。由最开始直接批评咸丰皇帝的三大罪,使得咸丰皇帝下不了台开始,到后来曾国藩要求得到正式的行政职位到后来曾国藩在还没有得到皇帝批复情况下就回家第二次丁忧,以及在丁忧期间对皇帝带有威胁性的奏书都可以看出,曾国藩和皇帝的关系是很不好的。也因而,咸丰在为的11年,是曾国藩最为难熬的11年。只是,当时的湖南官场,吏治腐败,暮气沉沉,曾国藩选择以一种硬碰硬的方式也有几分无奈。

真是的曾国藩,在为人处世上是非常谨小慎微,但又非常忠于皇室,希望能治国平天下,同时,也格外注意自己的名声,为此一个传统文化形象。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共同影响着曾国藩的为人处世。

只是,在曾国藩在父亲过时第二次丁忧期间,对自己进行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思考自己将如何融于这个社会。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7 9:24:54编辑过]
10
发表于 2009-11-27 09:38:44 | 只看该作者

分析到位,学习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