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林帆 - 

[原创]我读《曾国藩》

[复制链接] 42
回复
883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
发表于 2009-12-10 21:07:17 | 只看该作者

佩服楼主的治学精神,学习了。期待下文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3:17:01 | 只看该作者

在《天京大火》一章中,烧红了中国南方半边天的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也在天京的一把大火中化为了灰烬。

1、太平天国运动的简单评价

     在这场政府和太平军的较量中,以成败来看,政府军和地方部队一起,最终攻克了首都,消灭了“叛逆”,但历史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抛开洪秀全本人的个性因素,单纯从这次太平天国运动本身来看,其影响是正面而积极地。这个存在时间14年的政权,在本已伤痕累累的晚清政府身上狠狠的刺了一刀,加速了他的灭亡以及新时代的诞生。并在这场运动中,地方势力开始发展起来,内重外轻的局面被根本改变,清朝政府开始失去了节制地方的力量。

    从曾国藩的湘军开始,到其继承人李鸿章的淮军,政府对地方势力的依附越来越大。新疆是由左宗棠的楚军收复的。而收复台湾的刘铭传,无疑是李鸿章淮军下的猛将。在曾国藩剿捻期间,使用刘铭传的次数就最多。而接替李鸿章的则是另一个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袁世凯。就这样,从太平天国时代开始,清朝政府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走向自己的坟墓。

    同样,虽然太平天国只是一场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也并不比清朝政府更加民主、更加先进,但他的那种反抗精神,作为一盏明灯,引导者一批又一批的后来人前仆后继对现有的压迫、剥削的制度进行反抗,也在不断的反思应该如何救中国,如何改变中国。随后在太平天国之后,辛亥革命之前的大大小小的起义对政府来说只是隔靴抓痒而已,但这些起义的精神一点一点的传下去,并汇集成星星之火最终燎原。

2、曾国藩的感情

    在这章中,曾国藩的一个小妾陈春燕病逝了。曾国藩虽然年轻时候喜好美色,但一生当中只有一个结发妻子欧阳氏以及一起生活了一年多的小妾。不管是在荷叶塘的农民子弟,还是后来身居一品大员的两江总督,曾国藩对他的正妻都是尊重的,从来没有提起过纳小妾的问题。唯一的一个小妾还是彭玉麟为照顾她而挑选的。在众多朝廷大员拥有多房小妾的清朝官府中,曾国藩的坚守是另类的。

   曾国藩对自己的唯一的一个小妾也是充满了感情的。他的小妾死后,曾国藩在他的灵柩前呆坐了一晚,并书下“一别竟伤春去了”,”何时重见燕归来”的感人诗句。虽然有人说曾国藩纳妾在咸丰皇帝服丧期间,说曾国藩是个伪君子。但从我的角度来看,正因为对小妾的这种感情,才让他从程朱理学的神龛上走了下来,还原成人。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08:15:58 | 只看该作者

在《审讯忠王》主要讲述的是一段李秀成被抓后,湘军对他的审讯过程。

严格来说,唐浩明在这章中有大量的艺术加工,尤其是曾国藩在审讯李秀成时双方之间的心理活动。试想,无论是曾国藩还是李秀成,都已经死去一百六十多年了,我们又不是曾国藩和李秀成肚子里的蛔虫,他们说什么又没有什么审讯记录作为参考,更不用说他们心中是怎么想的了。不过这本《曾国藩》本来也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小说,为了小说的可读性,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也无可非议的。

在这章中,出现了李秀成在监狱中写过的悔过书。但这悔过书最终是通过曾国藩而递交到朝廷的,曾国藩是否也为了自己的某种目地而进行了艺术加工呢?由此也引申出李秀成到底是不是“忠”王。

在我中学时所学到的历史教课中,李秀成,这个最终在地位上仅稍次于洪秀全的天王在监狱中向他用尽毕生精力反对的清朝政府投降了,并写了几万字的悔过书,也因此很多人认为李秀成晚节不保,最终放弃了自己的信仰,成了一个不忠的人。

但后来又有说法说李秀成在当时并非真的投降,而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策反曾国藩,由其举起发动大旗,登基为帝。这种说法在曾氏家族中一直流传,也因而有人开始相信李秀成实际上还是忠诚的。更重要的证据是很多人认为李秀成的悔过书实际上是经过曾国藩修改的。这点可以从曾国藩的日记中可以推测出来。

曾国藩同治三年七月初五的日记中写道:“阅李秀成所写供词。灯后,亲讯李秀成之供”。初六日记:“阅李秀成之供,约四万余字,一一校队,酉刻将李秀成正法”。初七日记:“校对李秀成供词约八九千字”。“将李秀城之供分作八九人缮写,共写一百三十叶,每叶二百一十六字,装成一本。点句画段,并用红纸签分段落,奉送军机处备查”。也就是说,曾国藩向朝廷上报的李秀成的悔过书只有二万八千字(一百三十叶乘以每页二百一十六字),和曾国藩在自己日记中提到的四万字差一万多字。这当中曾国藩是否对悔过书进行了艺术加工也就很容易看出来了。更何况,台湾现在已经出版了李秀成的自述原件,是曾国藩修改李秀成悔过书的又一例证。而曾国藩修改悔过书,可能出于以下目地。

1、  瓦解太平军士气

当时天京虽然被攻克,但李秀成弟弟李世贤领导的太平军依然有二十万之多,在洪秀全死后,李秀成是在太平军中最有影响力,最有威望的将领。如果是一个宁死不屈的李秀成,更可能会激起太平军的士气,他们打着为李秀成报仇的旗号,将会成为一股更具有凝聚力的力量。但如果是一个已经投降的李秀成,太平军的信仰将会瞬间崩溃,对将领的信任将会降到冰点,士气无疑将会瓦解,为彻底消灭太平军奠定基础。这是最光明的而且我也觉得是最有可能的原因。兵不厌诈,在战争时期,各种方法都可能用出来,更不用说彻底毁灭一个敌将的名节了。

2、毁灭证据

有种说法是李秀成在自己的悔过书中提到了圣库,说天京中充满了金银珠宝。但曾国荃在攻克天京后,说天京城空荡如洗,没有任何的金银。作为太平天国的十多年的首都,国库中没有任何金银珠宝,这话说来谁都不可能相信。实际上是到了湘军自己的腰包。但只要没有证据,这事就没办法查下去。对湘军来说,也不可能自己出卖自己。曾国藩无疑需要删除有关圣库的描述。

更何况,李秀成和湘军争斗十年,对湘军内部的一些问题的了解应该是相当详细的,尤其是湘军对攻占城池的烧杀掠夺,很可能成为正准备裁减湘军的朝廷的一个有力借口。再加上悔过书中还包含部分传说曾国藩造反的情节,为了保护自己、保护湘军和保护自己的弟弟,曾国藩肯定会将所有不利的内容删除。

fficeffice" />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16:58:50 | 只看该作者

在《殊荣奇忧》章节中的内容可以从标题中可以看出来,就是湘军攻克天京后给曾氏家族带来的史无前例的荣耀以及随同荣耀而来的难以排解的忧郁。

关于荣耀,则是曾国藩领导的湘军,经过十年征战,终于攻克天京,曾国藩及其湘军必将青史留名,而作为攻克天京的曾国荃也将注定不会被历史遗忘。而曾国藩和曾国荃更是同日封侯伯,古往今来极为罕见,曾国藩的侯爵更是世袭罔替。湘军中还有两位被封为男爵,还有一大批将领或获骑都尉、轻车都尉、云骑尉等世职。这一天,无疑是属于湘军的。

但在荣耀的背后,却是暗潮涌动,一桩一桩压在曾国藩身上,包括恭亲王被罢黜,曾国荃被开缺,上谕的眼里责备、御史参劾以及一些流言蜚语等等,都让曾国藩更加心惊胆颤,如履薄冰,深感天威难测。

恭亲王是朝廷中最支持汉人,也是湘军最大的靠山。恭亲王被黜,给曾国藩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当今朝廷对湘军已经身居戒心,生怕湘军最大,从而满人江山最大的隐患。

曾国荃被开缺和上谕指责,虽然明指曾国荃,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实际上说的是曾国藩。而朝廷对曾国荃的不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放走了幼天王,并上报说:“破城后,伪幼主积薪宫殿举火自焚”,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深加追究,就是欺君大罪。其次是擅自将李秀成和洪仁达斩首以及金陵城内无金银之事。他们认为湘军可能根本没有抓到李秀成,而金陵城里财产绝对被湘军官勇私吞。为此,朝廷还专门派了富阿明暗中调查。

朝廷的防备很自然让曾国藩想起兔死狐悲,鸟尽弓藏以及历史上功臣的悲惨结局,更何况自己是拥兵十多万的汉人,朝廷自三藩之乱后,就一直对汉人十分防备,限制汉人的军权,象曾国藩一样拥有那么多军队是史无前例的。湘军和自己的命运如何,如何才能避免和历朝历代的悲惨结局,曾国藩自己在不断的思考,寻找出路。而最终,曾国藩作出了选择,作了三件大事:裁军、停厘金和修建贡院。

裁军无疑是让朝廷最为放心的方法,只要没有兵权,曾国藩再怎么折腾,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而厘金是湘军最大的经济来源,也是最惹得民怨沸腾的措施。一旦湘军裁撤,自然不需要厘金,同时也减轻了民众负担,取得民心。修建贡院则是要天下士子归心,给他们一个出人头地,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而这些士子无疑将成为将来朝廷的重要力量,争取了他们,也就争取了未来朝廷的支持。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6:52:23 | 只看该作者

在《裁撤湘军》中,曾国藩终于下定决心,对自己的军队动了手,将十几万人的湘军裁撤为3万人,并将2万水师变成经制之师。

   裁撤湘军是曾国藩在攻克天京后就产生的想法。这其中,涉及到几个方面的问题:

1、湘军从一开始就是非正规军,是民间力量募集而来,是统治阶级的为维护自身通知的权益之策,对湘军的期望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就像当年剿灭白莲教时一样。虽然还有太平军残余势力、捻军和回民等,但他们的规模和势力都无法和太平军相比,也难以掀起如同太平军一样的风浪,可以说湘军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就需要进行裁撤。

2、湘军中不少官兵在战争中积累了大量财富,而军队生活又非常给你枯燥乏味,对于农民出身的湘军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追求,再加上战争基本山结束,也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了,也就盼望着早点回去娶妻生子,过着小康日子。

3、多年的战争,每天提着脑袋生活,也让湘军中的一些人感到倦怠,同时他们也盼望着和平,希望能回家过一些安静祥和的日子。这方面水军统帅彭玉麟就是最好的代表。

4、湘军内部也已经腐坏堕落,难以服从管教,尤其是当了十多年兵的老油条,吃喝嫖赌是样样精通。平时则是惹是生非,祸害百信。不知不觉间,湘军成了当地的一大祸害。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无疑将在湘军的功劳薄上抹黑。

5、湘军是曾氏的私军,水陆两军共计十多万人,再加上曾国藩汉人的身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尤其这个人还是一只猛虎。原则背景的慈禧早就食不知味就不安寝了。曾国藩如果不主动裁撤湘军,朝廷早晚自己会动手。

综合以上的一些理由,曾国藩无疑就做出了裁军的决定。但裁军,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1、欠饷问题。虽然湘军在攻打城池时抢了不少的财富,但毕竟在名义上还是领军饷的,要裁撤了,自然就有人拿这是来做文章。有得欠三五个月,有得还欠了半年之久,朝廷本来就国库空虚,战争费用都是东挪西借,在一些人的有意引导下,就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2、想军中的一些人已经过惯了军旅生活,习惯了那种刺激的日子,要他们回家做个本升斗小民,自然不高兴。这些人一般原来就是城镇当中的无业游民,本身就没有家室,到处游荡。要他们回家,他们也不知道去哪。而这些人如果处理不好,就地就会变成当地的无业游民,对当地的治安产生影响。

3、一些军官在军队中拥有军权,有威势、有权力,有人可以吆喝服侍。他们相信有了刀枪,就有了力量。而一旦裁撤,就变成了平民,风光不在。他们自然也不愿意被裁撤。

为此,为了裁撤湘军,曾国藩又使用了那招:杀一儆百。将原本从太平军投降过来的韦俊杀了头。同时辅以以票抵饷以及以盐抵饷的方式,终于将裁撤付诸执行。也让原则北方的慈禧松了一口气。

说起慈禧,从这章中指导,原来她识字不多,写得旨意错字连篇。前期的慈禧在政治上还很生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手腕越来越高明。而最有意思的是他和恭亲王之间的矛盾。在晚清的历史上,恭亲王曾经三上三下。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08:32:24 | 只看该作者

曾国藩之《整饬两江》

在整饬两江上,曾国藩从三个方面着手:学、政、军。

首先就是修建贡院,举行乡试,这在曾国藩看来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因为太平运动,乡试已经停办了三次,整整十二年的时间。在将科举作为唯一的飞黄腾达的两江士子眼中,曾国藩的举动,无疑笼络了他们的心,而对他的赞扬也如潮水般涌来。这对将自己的名声看得还重要的曾国藩看来,无疑将是自己最得意之作。更何况曾国藩组织湘军打的旗号就是护教卫道,如此,也是实现的自己的承诺,将自己的事业加上了完美的注解,他甚至认为这件事比收复天京的功绩还大。

乡试时间通常都定于八月初,最后一场在十五日,考生考完出场后可以正好赶上中秋赏月,所以也叫做秋闱,和春闱(会试)相对应。甲子科的乡试,时间是在ffice:smarttags" />十一月初八,参加的江南士子达到了一万三千多人,父子同来的不少,甚至还有祖宗三代结伴而来的,在中国科考场上是绝无仅有的。

虽然曾国藩很重视科考,自己也是通过科考博取功名,从而走上仕途的,但曾国藩对科考是有一定的看法的,他认为考试能够选拔出人才,但中举的不一定都是人才,落选的不一定都是庸才。在自己子女的教育上,更是要他的儿子学习一些西方的知识,还要他儿子和他的幕僚学习数学。后来曾国藩的一个儿子成了晚清有名的外交家。

至于内政方面,主要是整顿盐务。两江有三大难治之事:漕运、河工和盐政,尤其是盐政,是两江第一大政务。盐务归根结底,是吏治的问题。整顿盐务就是整顿吏治。但在晚清政府当中,吏治腐败,再加上官员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利益链,这条链条从朝廷的中心一直延伸到地方的行政官员,牵一发而动全身。曾国藩在治理吏治上,采用的实际上还是法家的思想,乱世用重典,而方法这是他一直惯用的方法:杀一儆百,拿当时的海州运判来开刀。只是没想到牵扯出背后一大堆的事故出来,不仅自己的女婿被别人绑架了,而且还将湘军走私的事情牵扯了出来。虽然最终是处罚了海州运判,盐务也得到推行,但也因此又得罪了朝廷上下一大批的人,更让既得利益者恨的咬牙切齿。而且依靠这种暴力镇压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时的晚清政府已经从根上腐败,仅仅依靠一个曾国藩是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也因此,在后来曾国藩被调去剿捻后,整个两江的吏治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甚至更有甚之。而那时的曾国藩也是心灰意冷,无心整顿了。

如果说乡试是做给天下读书人看的,整顿盐务是做给天下百姓看的,那么对水军的改制则是为了保存自己的一点力量,从而保证自己的地位和安全。曾国藩联合七省的总督,共同支持将长江水师改制成现代经制之师,并打造成现代海军。所谓经制之师就是从原来的民营变成国有,改吃皇粮。筹建属于自己的海军,也是在晚清政府在吃了多次大亏后的一种必然选择,也反映了当时的朝廷并不甘于被人欺凌,希望拥有自己的力量,才有了当时已经逐渐开展的洋务运动。但仅仅外科手术是无法根除病症的,根源还在体制上,再加上水师从一开始就是曾国藩的私军,即使改制后,也依然去不掉曾国藩的烙印,即使是后来的某种意义上的“现代海军”,也是在李鸿章的控制之下,一直没有成为政府真正的掌控力量。

fficeffice" />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08:33:12 | 只看该作者

曾国藩之《三辞江督》

在这章讲的是曾国藩在派到北方代替战死的僧格林沁,征讨捻军,因曾国荃和官文之间的私人恩怨而导致湘军的防卫出现空隙,被捻军所乘,最终遭到弹劾,从而引发曾国藩三辞江督的事。

第一次是在曾国藩在接到朝廷的两道严责上谕和朝廷官员对他的参劾抄件后。曾国藩接口自己病重为由,希望朝廷开出他的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之职,并奏请注销毅勇侯爵位。

第二次是接到朝廷要求曾国藩回两江总督本位,由李鸿章代替曾国藩指挥剿捻事宜。此次,曾国藩再次以病体不能胜任两江总督之任请辞,并将两江总督和一等毅勇侯的铜印封起来。

第三次则是在朝廷在肯定他的功绩,并安抚这位老臣后,曾国藩意犹未足,再次上奏,请开两江总督本位和协办大学士之职。

在这里,好像又看到了在初办团练时的那个倔强刚烈的曾国藩,仿佛又看到那个为了自己的实际巡抚权力而多次上书,甚至带有威胁意味的曾国藩。只是那时候的曾国藩用的是申韩之法,严厉执法,以霹雳手段消除阻拦在前的一切障碍。虽然当时也训练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但也得罪了当时的地方官府,不能容身于湘赣官场,最后不得不借丁父忧的时机,跑回了湘乡老家。在老家期间,曾国藩回忆之前的所作所为,并仔细研究黄老之术,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上了一个大台阶,以谦恭退让来换取和谐的人际环境,取得了事业上的大成功。但从三辞总督这件事来看,怎么感觉当初那个曾国藩又回来了呢?

只是现在的曾国藩已经不是当年的曾国藩,曾国藩之所以敢这么高调的三次江督,其背后是又深刻的含义的。

1、  曾国藩三次江督,其依靠的是当时的朝廷还必须得依靠曾国藩的湘军。当时的八旗或是绿营军队,已经腐败堕落,没有什么战斗力,僧格林沁的阵亡更是断了朝廷最后一线希望,朝廷不得不依靠湘淮军。湘军还保存的两万水军、新组建的湘军以及由曾国藩弟子李鸿章领导的淮军,都给了曾国藩足够的底气来同朝廷叫板一次。

2、  曾国藩本身对自己出兵剿捻是一百个不愿意,也是借这件事发发自己的怨气,就像一个和父母耍脾气的孩子,想要朝廷知道自己的委屈。在曾国藩看来,自己在征战太平军的功绩已经达到了自己人生的顶峰,就征捻一事来说,如果胜利了,自己也不会获得更高的爵位或是更好的声望,但如果败了,则无疑对名誉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之前的荣耀就付诸东流,再加上湘军裁撤后,原来能征善战的吉字营和霆字母营都已裁撤,手中拿不出王牌力量,而捻军是流动作战,北方环境又和南方不一样,即使重新组建湘军,不仅战斗力不行,也无法适应北方的环境,也就难以获得如同在同太平军征战时的功绩。事实上也一年多的战况也确如曾国藩自己所预料的那样,不仅毫无建功,还耗银数百万,同时还遭到朝廷官员的参劾。此时的曾国藩觉得你朝廷不仅不理解我的难处,还发上谕来谴责我,曾国藩就感觉到自己受了委屈,憋在心中不吐不快。

3、  曾国藩也是通过对朝廷的三次请辞,让当时官场的人看看,尤其是那些上奏弹劾他的人看看,我曾国藩的地位还是很稳固的,要想扳倒曾国藩还是不容易的。

4、  曾国藩虽然一直秉承打落牙齿和血吞的忍劲,但其性格当中同样还有倔强刚强的一面,就比如多次使用杀一儆百的强硬做法,就反应出曾国藩内心中的刚烈,而此次曾国藩这样一而再 ,再而三的请辞江督,也同他的这个性格是密不可分的。

 

38
发表于 2010-1-10 19:38:03 | 只看该作者

好象还没完吧?

楼主把《曾国藩》看得仔细!如上的读后分析,我一次全部看完,饶有兴味。也希望楼主把这个分析做完。

唐浩明在这个艺术加工过程中,还写了一个广敷先生。在曾国藩督两江以后,到镇江参观金山寺院,偶遇广敷。这个情节写得很不错。

39
发表于 2010-1-11 14:40:10 | 只看该作者
借古喻今,对现实很是受用!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6:54:23 | 只看该作者

嗯,后面还有几章,已经看完了,这阵子会把他写完吧[em50]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