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林帆 - 

[原创]我读《曾国藩》

[复制链接] 42
回复
88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发表于 2009-11-27 11:45:57 | 只看该作者

某些民企老板同洪秀全何其相似啊!

 

12
发表于 2009-11-27 18:17:3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自己也正在看,正好和兄弟的说法相印证。

13
发表于 2009-11-27 20:37:2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分析的很透彻 我也看过这本书 可只是看热闹了

14
发表于 2009-11-27 22:35:26 | 只看该作者

分析很好,有水平!!期待再续

15
发表于 2009-11-28 09:42:37 | 只看该作者
坚持写下去,非常期待!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21:01:43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在做活动,恩,加上工作上的事情,要到星期一才会继续写。不好意思。无论如何,星期一都会写上一篇的。
17
发表于 2009-11-29 07:58:39 | 只看该作者

林帆一出手就不凡,看来我还得回头重读这本传记。

 

[每月一书之2月推荐]最值得看的人物传记:唐浩明著《曾国藩》
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51,74390,0,0,0,,0,0

18
发表于 2009-11-29 16:27:21 | 只看该作者
本人老家和曾国藩的故居也不过30公里,看看那气派的样子,可能是中国近现代除皇帝故居以外,没有一家超过曾家的,10年前看过《曾国藩》后,才知道,原来当初打下天平天国的南京城后,金银财富基本被曾家搬回湖南了,这是第一个感觉,第二个感觉: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先驱,原来是崇洋迷外人的祖宗啊,晚清政府以及李鸿章(曾的弟子)对外国列强的卖国政策,基本上是受曾的政策影响,所以对曾的印象不是太好。前些天面对面听唐浩明先生讲课,就想问唐先生一问题:曾国潘如果在毛泽东时代,会不会被打倒?最终还是没问了。怕先生难堪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09:03:25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衡州练勇主要讲了两件事:为严肃军纪而杀了金松龄以及筹建水师。

一、金松龄被杀事件

曾国藩在处理金松龄事件时是很有技巧的,在我们执行公司规矩时是很有借鉴意义的。金松龄的事件说起来并不复杂。就是罗泽南和金松龄一起率军收复安福后,罗泽南因一时得胜而意气分发,要在晚上到围攻南昌的太平军中劫营。金松龄进行了劝解,但罗泽南坚持己见,并要金松龄断后接应。结果罗泽南果然中计,中了圈套,大败而回。而金松龄败不相救,见到罗泽南败相之时,就撤离了战场。曾国藩要杀金松龄就因为他在这件事中的见死不救。曾国藩想要通过这件事,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确保团练内部之间的协作关系。曾国藩其实是很喜欢用杀鸡儆猴这招的。在长沙时之所以坚持杀掉被怀疑串通串子会的秀才,也是为了杀鸡儆猴,告诉天下读书人,千万不要同串子会勾结,否则,我曾国藩是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的。而金松龄事件,也是要起到同样地作用,是要告诉团练内部的将领,要团结,要协作,绝对不能见死不救。

在处理事件时,曾国藩先对全军进行了犒赏,奖励他们收复安福。曾国藩就是想要告诉他们,跟着我曾国藩是有前途的。而参见团练的人的目的无疑就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而已。通过犒赏,将团练中的人的情绪调得高高得。但是,这个光给红萝卜是不够得,接着,曾国藩得棍子就狠狠的落了下去。坚决不顾各位将领得求情,甚至包括在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葆将金松龄的父亲救了曾国藩的母亲这件事禀报曾国藩后,曾国藩依然下令杀了金松龄。通过这个棍子,曾国藩希望可以约束住这支新建立起来的由秀才和农夫组织起来的队伍。通过一奖一罚,曾国藩主帅的威信就在无形中建立了起来,也让制定的纪律有了威信,团练中的将领们也感受到了主帅的威严。

我们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也同样强调胡萝卜和大棒,只是有些企业的胡萝卜还不够塞牙缝的,有的干脆是不给,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跑上一时半会,就会累死半路上。而有些企业处罚时又不够严厉。就金松龄事件来看,有多少企业主可以做到无论谁来劝,无论是什么关系,我都可以照杀不误。尤其是中小企业,皇亲国戚犯了法,往往是从轻处罚,而这个“轻”,无疑也就坏掉了更为重要的东西:企业的威信和规章制度的公信力。

二、筹建水军

筹建水军这件事并没有太多说道的地方,只是从曾国藩启用水军统帅彭玉麟中可以看出一种当时的趋势。那就是书生带兵。就彭玉麟来说,也仅仅是看过和研究过《公谨水战法》而已,并没有实际的带兵经验,充其量也不过是在自己家里的池塘中摆练过一些道具而已。如果不是因为曾国藩看中他,他一辈子也就是一个在家中攻读功名的士子而已。实际上,在湘军中,书生带兵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说罗泽南,曾国藩都认为自己的程朱理学比不过他,在衡州筹建兵马时曾国藩招过来的人比如李元度是平江举人,陈士杰是京考士子,更不用说左宗棠和李鸿章了。而湘军中最大的书生就是曾国藩。书生带兵,自此蔚然成风。

书生之所以投奔曾国藩除了曾国藩本身是书生外,也和他打出来的旗帜:保卫名教有关。曾国藩更是将这种理念通过《讨粤匪缴》中表现了出来,并获得天下读书人热烈的响应。但是这《讨粤匪缴》本身也给曾国藩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关于这个问题,就到下次说吧。

 

待续

20
发表于 2009-11-30 13:27:48 | 只看该作者
读书需笔记,才能更理解。赞一下!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