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少天 - 

[焦点话题(第1期)深度讨论]商业社会中我们需要德才兼备?

[复制链接] 300
回复
4661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1
发表于 2006-12-27 20:30:42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会飞的猫在2006-12-27 20:25:29的发言:

在信用体系基础之上,必然是才为先,德为后;在没有信用体系的环境里,大企业更喜欢德为先,才为后。


     这话值得品味,值得品味!

62
发表于 2006-12-27 21:48:33 | 只看该作者

  信用体系虽然于人,于家,于企,于国很有益,但中国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信用体系和运营机制,至少是10年之后的事,依飞猫的看法,非得遇上大危机,并重演“优生劣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才能下得了这个狠心,乱而思治。否则,有几个达官贵人,愿意从自己的腰包里大把大把的掏银子出来?!就算有少数人愿意掏出来,可在其他人的眼中,就成了刺眼的另类,你拦在大家发财的公交车门口,孰可忍孰不可忍?!这里存在一个“君子道消、小人道长”还是“君子道长、小人道消”的问题。

  新中国建立之初,毛主席、周恩来总理与开国功臣们奉公守法、以身作则、一心为民,他们是诚信的、善良的,同时也是掌握大权的。所以,子率之以正,孰敢不正?正所谓:“正己身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

  没有良好的武力与经济就没有良好的法律,哪里有良好的武力与经济,哪里就必然会有良好的法律。没有强权的诚信是软弱的,缺乏忠诚的追随者;没有诚信的强权是暴虐的,必有阴谋的反叛者。我们必须把诚信和强权结合在一起,必须使诚信的成为强有力的,或者使强有力的成为诚信的。 

  历史,往往会惊人的重复着。

63
发表于 2006-12-27 22:00:08 | 只看该作者
我对飞猫信用体系是这样理解的,重在“体系”,对否?
64
发表于 2006-12-27 22:16:46 | 只看该作者

  信用体系,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可执行的运营机制。信用体系在西方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也是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为什么这么迅猛的原因之一!就当今世界的信用体系而言,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之。这一点,在信用体系比较发达的美国,就能很好的体现出来。不过,美国的信用体系现在日趋老化而脱离了最初的正确发展轨道。诸多金融丑闻就是历史的见证。

  飞猫心目中所崇仰的信用体系,应该将所有人置于它之下。无论他是国家寡头还是企业领袖,还是达官贵族、走马贩卒。当然,这更多的像是一个美丽的空想。但也许……百年之后,这个世上本没有路,因为走的人多了,所以形成了路。

  …………

转飞猫与网友讨论:


  网友说:“囚徒困境”所描述的不信任的原因是信息不完全以及人的自私。要解决前者的办法是大家把想法都公诸于众,由于关于生产的信息都零散地分布在各个市场参与者手上,要将之汇集成品无限高。其次人未必能精确无误地描述自己的想法,除非进行脑部扫描。后者趋利避害是人基因所定的,解决办法是对人的基因进行改造。请问以上可以解决吗?

  飞猫说:这个问题可以解决。那就是建立信用体系和不断的完善它。将全国的工商、税务、银行、海关、公安、司法、质检……各重要单位的信息汇总到一起(例如第二代IP身份证,第三代互联网体系IPV6),为每一个人建立一个从生到死一直使用的唯一总帐户。将每一个人的负面信息予以公开和限制性公开,其信息保持7年。凡属负面信息达到一定的级别,则在就学就业、贷款融资、购房购车、信用消费、大额消费、出国上市……等一系列方面进行严厉制裁,大幅度提高他的生产成本和缩小他的预期收益,从而使人们的思想行为真正做到自律,也只有自觉的行为,才是真正的铁律。(注: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底建立起全国银行业征信体系的初步框架。)

  在美国,如果你恶意诈骗,除将受到法律惩罚外,你的信用记录将记上一笔,从此,你难以找到工作,难以贷款买车买房,难以申请到信用卡,难以与客户达成商业合作。你也可以申请破产,把你的债务赖掉,但你在以后的7年内,不能购买1000美元以上的汽车;可以工作,但工作的全部收入扣除你的基本生活费外全部用于还债;不能开公司;不能从银行拿到任何贷款;不能买房子等等。
  公民失信信息只要被有关征信机构记录在案,那么即使是仅仅一两张支票迟付,都会被保留污点长达五年,而使用该征信机构数据库的银行以及其它商家就将拒绝为此人开立支票账户,拒绝使用其提供的信用卡。 这样的征信机构美国多达几百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美国邓白氏公司、美国中央信用调查公司,其中有些公司拥有的会员数量达到5700万。
  德国信用制度也很有特色 ,一旦公民出现信用问题,如恶意透支信用卡或不及时还款,甚至逃车票被查到都会被记入征信机构的资料库。而有过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碰到很多困难,如申请贷款时会被拒绝或者抬高利率,要想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一些大件商品时也会被商家拒绝。这些看似简单的失信行为将成为公民终生的污点,自从制定这种制度后,公民自律性普遍提高,没有谁会勇敢的挑战诚信。
  英国政府和有关机构面对社会上的种种有失诚信的现象,采取的对策是,加强对欺诈事件的调查和曝光,以道德、经济和刑事等惩罚方式来强制改善社会环境。在英国从来没有人幻想对失信者宽容会自动使其良心发现,改邪归正,同样也没有人认为通过公示曝光这种方式约束社会信用,会使社会秩序大乱。
  在当今的新加坡,其国土面积才几百平方公里,不到上海的十分之一,人口不到400万,相当于上海的三分之一,但是其国民生产总值是却比上海高出100亿美元,产生这一巨大差距的原因是什么,我想首先应该是新加坡有全世界最健全的法制,关于诚信方面的立法,新加坡的规定是很多中国人根本无法理解或者根本无法接受的,例如欠帐不还者首先要入穷籍,另外就是不能身穿华丽衣衫,不得进出高档场所,不得出国旅游,不得进行高档消费,否则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一年牢狱之灾。

  …………

                     信用制度的建立源于不诚信
  


  尽管看上去很完备,但信用制度当初在美国的建立也是因为秩序混乱、骗子横行。

  100多年前的美国市场处处充满活力和商机。那时候,美国市场上圈地热潮、淘金热潮、修铁路热潮等一浪高过一浪。冒险家们的发财故事吸引着更多的欧洲冒险家纷至沓来。
  在后来者眼里,北美大陆上多的是机会、资源,缺的是资金。于是,北美人带着一个个项目的蓝图跑到欧洲去,到伦敦、到巴黎,去介绍他们的项目。同样狂热的欧洲富豪把钱大笔地投入。很快,这个链条就变成了一个用纸片换钞票的骗子游戏。后来的经济学家描述当时的情景说:扛着钱袋的开发者一上了开回北美大陆的船,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骗子的行为很快就被看穿,欧洲富豪们不愿再掏钱,真正的开发者也拿不到资金,开发陷入僵局。这时,花旗银行等一批银行站了出来。他们在美国对开发商的计划进行审核,然后出具一个担保函。有了这些银行的担保,真正的开发商又获得了他们需要的资金。
  开发商要通过花旗银行的调查,就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信守承诺。真正想做大、做强的企业也逐渐明白:只有诚信经营,才能得到投资商的青睐。后来,才有了邓白氏等公司记录和传递企业的经营信息,现代信用体系由此诞生。这一体系对后来的股票上市保荐制度、风险资金的运作模式、金融保理业务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信用体系要发挥作用,必须要有严密的法律基础做支撑。
  信用制度的最大好处是:它让骗子没有第二次犯罪的机会,一处失信,多方惩罚。在一个信用社会里,缺乏信用的个人寸步难行,缺乏信用的公司等于自我封杀。慑于如此威力,所有的人都多一份顾忌,从而使每一个人形成能自觉遵守的铁律。

  …………

  至于这些国家的立法,以美国为例子:美国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有《公平信用报告法》、《平等信用机会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公平信用结账法》、《诚实租借法》等16项法律,这些法律构成了国家信用体系正常运转的法律环境。
  与信用调查密不可分的是信息的公开,否则信用调查无从展开。为此,美国颁布了《信息自由法》、《联邦咨询委员会法》、《阳光下的联邦政府法》、《美国国家安全法》、《统一商业秘密法》、《隐私权法》。这一系列的法律条文,一方面保证了与信用信息有关的信息披露的公开、透明,另一方面又在法律上理清了公开曝光的信息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秘密的关系以及区别。从而使信用调查机构合法地获得大量的信用信息,同时为将来予以批露铺平了道路。
  当然,即使是信用制度相对完备的美国也不断受到不诚信问题的困扰。时至今日,在安然、安达信等系列商业欺诈黑幕被揭穿之后,美国人也在忙着修补他们以为非常完备的信用和市场监督法律大网,包括新的企业会计法、新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等,以求“亡羊补牢”之效。
  可以看出,国外的信用制度建设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法律健全、执法严格。无论是银行信用、商业信用还是消费信用方面的相关法律都非常完善,而且执法严格,对失信者都进行严厉惩罚。失信者的违约成本非常高昂,因而对不法奸商或失信者具有强大的威胁力和约束力。二是信用体系完善,在这些发达国家里,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都发育成熟,三者之间相互联系,构成有机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三是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信用监控系统,在遵照统一的法律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对失信者进行监控,使失信者无法逃避制裁,无法逍遥法外。

  其实说到底,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对失信者的容忍,就是对守信者的残忍。

  例如:国企基本是依靠垄断‘帝位’得以生存,就像食草动物,低头啃地上一动不动的青草、抬头咀嚼唾手可得的树叶一样,他们养成了许多臭毛病——盈利模式靠加价,增长方式靠贷款,发展方向靠政策。对比国企和外企,过去我们一直搞不懂到底缺什么——说缺管理,但每年花几十亿元对企业经理进行管理培训;说缺质量保证,却全面推行ISO质量认证;说缺法人治理结构,也下大力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多少年来,几乎缺什么补什么,好像什么都有了,可一比管理水平、经济效率,还是落后,甚至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强调法人治理结构、扩大法人自主权,却带来了国企老总上演失踪案、国企新窟窿等等……
  

  …………

  诚信——等于财富,融资,授权,规避风险,博奕效率化,信息对称化,交易成本低廉化,它是市场经济、法治社会的真正灵魂!它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所以飞猫说:“天下之乱,在于吏治不修;吏治不修,在于人才不出;人才不出,在于人心不正;人心不正,在于学术不讲;学术不讲,在于诚信之道不立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7 23:36:07编辑过]
65
发表于 2006-12-27 22:18:53 | 只看该作者

转:

                      大智慧、小聪明

  这是一篇网络上流传的文章————说中国人脑瓜聪明,大概没人有异议。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就是犹太人、日本人和中国人。究竟准还是不准,没必要考证,中国人聪明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摆在那儿,四大发明摆在那儿,不承认中国人聪明,要么是无知,要么是睁着眼说瞎话。

  不过,这些年来笔者对咱们中国人的聪明也发生了动摇和怀疑。

  原因是:国内科学家和文学家至今无一人获得诺贝尔奖,连国内设置的中国科技大奖也是一连三年空缺;科研和生产领域凡是先进的设备,绝大部分是引进洋人的,就连咱子弟兵使用的最先进的飞机舰艇也不是咱自己的兵工厂制造的;咱们的大学教材更被人戏称"文物",比发达国家落后一大截子,以致不少高校不得不引进外国教材;咱们的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科技竞争力排名一个劲儿地往下掉,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打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中国人变得不聪明了?

  琢磨了一下,得出了一个答案:不是中国人不聪明了,而是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转移到了以下项目的研究和实践上,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往油条里掺入洗衣粉,可以少用面粉而使油条炸得肥大好看又好卖;
  ——往猪肉、牛肉、西瓜、西红柿里注水,可以让水卖出个肉价、菜价来;
  ——在猪饲料里掺上瘦肉精,猪可以长得快而且瘦肉多,毒人不怕,好卖;
  ——在羊被屠宰前为其注射阿托品,能使肉质显得鲜亮,还可使羊因口渴而大量饮水,毒人不要紧,可以多赚钱;
  ——在质次的沤黄米米粉中掺入有毒的甲醛次硫酸钠,可以做成洁白晶亮的"上等"米粉;
  ——在面粉里掺上廉价的滑石粉或大白粉,既增加了分量又使面粉雪白好看又好卖;
  ——用工业酒精兑上水,当白酒卖,简便又赚钱;
  ——给陈大米抛光涂上工业油,毒人不怕,能卖个新米的好价钱;
  ——给陈小米和玉米面染色,效益与制造毒大米不相上下;
  ——撒泡尿把桃、杏泡上,个沉又漂亮,价钱自然就上去了;
  ——用硫磺把白木耳熏得更白,毒人不怕,好卖即可;
  ——用墨汁和其他什么材料把黑木耳搞得更黑更沉,不仅好卖还能多赚;
  ——给弥猴桃施"膨大剂"使其增大,价格翻番;
  ——给黄鳝喂避孕药,速肥,经济效益好;
  ——用牛血兑洗衣粉和味精,做成鲜嫩的"鸭血",卖给饭馆,废物利用出效益;
  ——用化学添加剂把劣质茶叶炒出顶级毛峰的效果来,经济效益陡增十几倍;
  ——给鸡大腿涂上丰乳膏使其显得格外肥大鲜嫩,煞是诱人;
  ——往大鱼肚子里装进小臭鱼,大鱼更显其大,分量也跟着上去了;
  ——从阴沟里提炼食用油,成本极低而赚头很大;
  ——刻几枚假公章,制作假证件、假发票,一本万利;
  ——把报废汽车鼓捣鼓捣,制成"马路杀手",不但杀人,还能赚钱;
  ——千方百计缺斤短两,在秤杆子上作文章,据说有200多种花样,经济效益很好,还能获得耍人的快乐;
  ——下大气力钻研溜须拍马、行贿受贿的艺术和技巧,可以快速升官,快速致富。

  近日,武汉又爆出体育彩票摇奖丑闻,作弊者居然鬼使神差般地摇出了自己预设的中奖号码:9071731。要知道这个号码的经济效益是2980万!感觉蹊跷的彩民冲上去检查,方揭开了其中奥妙:用作摇奖的乒乓球内居然藏着螺帽!此计如果得逞,这几枚螺帽的功勋可就大了去了。几枚螺帽赚千万,多么巧妙!

  这些大多属于傻老外闻所未闻的高技巧,可以申请发明专利,甚至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如果设立一个制假贩假的诺贝尔奖,估计咱们中国人能够包圆了,至少也能把大部分奖金夺回来。怎么能说中国人不聪明呢?

  在国外留学的某些中国人也是很聪明的。比如逃个票啦,伪造个电话卡啦,买来衣服白穿一阵子再退掉啦,利用人家制度上的小漏洞钻个空子啦,等等等等,都是小菜一碟,干起来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在那个讲信用的消费环境里,善耍小聪明的中国同胞一边施展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还一边暗中嘲笑外国傻蛋好糊弄,从而获得了智慧的优越感--还是中国人聪明,傻老外差得远了!

  说了这么多,还得回到正题上来。在此正式请教诸位:为什么咱们中国人(至少是一部分中国人),不愿用大智慧而愿耍小聪明,不愿走正路而爱走斜道?更要紧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把咱们中国人的智慧吸引到正道上来?

66
发表于 2006-12-27 22:20:08 | 只看该作者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我们要讨论德与才,首先要有一个界定,才是什么?德是什么?清晰了两者的定义,讨论才能有结果,不然看完全篇文章,给人感觉还是"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云.
67
发表于 2006-12-27 23:39:37 | 只看该作者

               拍砖引玉——与有智慧的人辩论

                    等闲之辈/文


  我从不讳言自己是一个明火执仗的盗贼——我把学习当作不择手段地对公共知识的窃取和掠夺。对于公共知识,无论是偷是抢都是合法并受鼓励的,一旦到手就全部属于己有。除了古时候打土豪分田地,我们去哪里还能遇上这么便宜的事?放着这等好事不干的人,必定是脑子已经坏掉了。

  我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学习、思考,及少量必不可少且力所能及的实践。这前两件事是凡可称其为人的人不得不做的事情。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会不得要领,茫然无措;只思考不学习,则会走很多冤枉路,得不到新的知识激发、完善自己的观念,会更危险。至于实践,则不一定非要亲力亲为,很多事已经有人做过或正在做,多关注别人的实践结果,会令自己的实践事半功倍。

  边学习边思考,在浩如烟海的知识里仔细淘金,辨识出哪些观点最接近我所追求的真理,择善而从,见好就“收”——把淘出的金子揣进自己口袋。如果我找不到合理的答案,或对找到的现成答案不够满意,我便会努力寻求新的答案,或思考如何完善之。当我发现了比自己现在所持的观点更合理的观点时,我会毫不犹豫地扔掉原来的观点,把别人的真理据为己有。这很划算,如同扔掉自己的破车,不花一分钱换到手一辆好车。(高喊“N个坚持”,不肯占这种便宜的人,决不是我们想象的君子,必定另有原因——破车里可能藏有大量私货,扔掉破车的损失远大于获得新车的收益。)

  获取更好的知识,有一个捷径乃是辩论——当然是和有见地的、观点不同的人去辩论。与一个无见地的人辩论,付出的时间精力与收获的零星启发不成比例;形同花新车的价钱去买一辆报废车,希图从里面找出一两个还能用的零件,这无疑是桩亏本的买卖。

  一般而言,我们在与人辩论时,到手的整车极少,搜罗来的多是些零部件。要把这些五花八门的优质零部件,和自己原有的其它部件放在一起,拼凑成一辆好车,那还须懂得思考、技术高超的人才能做到。所以,思考不仅让你具备挑选优质零部件的眼光,更是组装整车必不可少的技艺。

  在辩论的过程中,请原谅我也是个自以为是的家伙——我当然是坚持自己以为合理的而不是错误的观点。我所陈述的是经过学习和思考积累下来的见解,我坚持自己目前所知的最接近真理的观点,这是一种权宜之计的自以为是。假如对方驳倒了我,那样的话对方的观点就会马上被我据为己有,变成我新的观点,我又免费换了一辆更高级的新车。

  故此,只是在与人辩论时,“自以为是”可以成为一种必须的权宜之计;当然我们也可以没有任何见解,在我们还没找到能使自己认可的观点时,也不妨请大家都把车开出来让我们挑选。

  如果发现我拿自己明知错误的观点来与人辩论,那只能说明我不是在和人辩论,而是在戏弄对方。当然,我有时也会端出一些自己还拿捏不准的观点来说事,目的是抛砖引玉,试探别人对此有何高见——看似祭起板砖凭空乱拍,实则想引诱对方掏出玉来好下手掠夺。我把这个方法叫做“拍砖引玉”,或称之为“草文借箭”,这已成了我现在写文章的一种常用方式。这篇文章便是起源于和网友“拍砖”时的一些想法、说法,贴出后曾数易起稿,每有所得,便充实修改一过,再拿出去“拍砖”。

  与人辩论的目的,不在于驳倒别人,最大的收益是被别人驳倒,从而获得比自己的认知更正确完善的知识,使自己浅陋的观点得以不断的纠正更新。我把别人驳倒了,等于自己的破车给别人开走,自己则一无所获;被别人驳倒,等于对方又送我一辆新车,对方却有出无进。其中的损益明眼人一望而知。

  可见对知识的忠诚,就和对原来那辆破车忠贞不渝一样可笑。知不足而后求新知,只有从善如流、不固执己见的人,才能不断掠夺别人的知识财富,牟取知识暴利,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一点上说,我其实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

  在此,我对那些不停地给我送来新车的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以及一切与我交谈辩论过的朋友及对手,表示感谢。我笑纳了你们历尽艰辛求得的知识,还见异思迁,一遇见更好的就抛弃它们,但它们依然是我辨别、获取更好的知识的基础。我怀着无尽的感激之情对你们说:

  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68
发表于 2006-12-27 23:43:28 | 只看该作者

“人性是真实的、自然的、永恒的,在人性面前人人平等,所以人们无法用人性来指责别人或赞赏别人,也无法用人性来自我标榜。道德是虚幻的、人为的、易变的,在道德面前人被分成三六九等,所以人们可以用道德来指责别人或赞赏别人,也喜欢用道德自我标榜。把人性问题道德化,是小题大做。把道德问题人性化,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所以,培训师应该多讲人性,少讲道德。”

作者讲了一半天,并没有把“道德”和“人性”的概念弄清楚,讨论就没有前提了. 

把道德和人性对立起来,作者忘记了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没有道德的人性是何等

人性?道德等同于伪善吗?

69
发表于 2006-12-28 05:43:47 | 只看该作者

德与才是同样重要的!原因如下:

1、大家都看重“才”,不在乎“德”时,(即才大于德情况)才就没有价值了。胜败是唯一的标准。有“才”就能一定胜利吗?与有德之人比“才”才有价值。

2、“德”字挂帅,却没有能力,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发展只是依靠空口,谁也会清楚的局面。

3、不同的层次面有不同的“才”的表现和需求。对德的要求也一样。处在不同的地位和层次,彼此在德才的认识上、要求上是不一样的。(例如总统与公民)不能简单的以人性来衡量。社会的多元化更会加剧此种不同。

4、才应该在做事上修为,德应该在做人上修养。“德才”不是静止的状态,而是不断变化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但人在同一时间内会更加倾向某一面而已。

此外,关于腐败问题,其实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与“德才”关系不大。权力有它自己的运作方式,如果上了车,就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买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8 6:00:31编辑过]
70
发表于 2006-12-28 06:21:16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会飞的猫在2006-12-27 23:39:37的发言:

               拍砖引玉——与有智慧的人辩论

                    等闲之辈/文


  ......................

     此文甚好!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