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少天 - 

[焦点话题(第1期)深度讨论]商业社会中我们需要德才兼备?

[复制链接] 300
回复
4656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
发表于 2006-12-27 16:13:17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没有注意!

意思是支持骑士精神的观点,即才重于德.

但也支持leeiiii关于德才受时空范畴限制的观念.

我更正一下吧!

32
发表于 2006-12-27 16:24:1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epic2005在2006-12-27 14:10:44的发言:
有一个问题希望请教于老师,关于工作中的责任感是纳入才的范畴还是纳入德的范畴更为合适。我个人感觉,在很多问题中,实际上责任感(不是简单所说的责任感,而是真正的责任感,不能完全以商业利益衡量的)是更为关键的因素,有责任感,以及相应的使命感、危机感,才会有具体的行动,才会选择有才的人,应该是这样吧?

     “责任感”这个东东同样比较“虚”,应该纳入德的范畴吧。

     到底该纳入哪个范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应对“责任感”这东西太依赖,要从制度上多加以完善和制横。

     举个明显的例子,就说我们的“韦大岭绣”老毛吧,上个世纪50年代,兴冲冲给几十万人扣上了“幼派”的冒子,又兴冲冲搞起了“大月劲”,结果导致60年代初的苦难局面,饿死很多人(具体数字嘛,官方始终未公布)。这还不算完,他老人家还要搞“闻化大格命”,一搞就是十年,差点把中国前途葬送,致死老毛都不认为自己发动文格有什么错。

      老毛对全国人民有什么责任感吗?这个问题很有趣,最好问问那些曾被打成幼派的人,最好问问那些被饿死大冤魂,最好去问问那几十万“尚山吓乡”的知青吧!

     试问,就算美国总统再没有责任感,他能搞出闻化大格命吗?恐怕不行,因为美国的制度对总统有约束,国会、舆论等等都对总统的行为形成及好的制约!

33
发表于 2006-12-27 16:37:5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于加朋在2006-12-27 15:45:34的发言:

    “宁可不作为”?问题是,在很多情况下,“不作为”同样会出大乱子!

    1977年后邓小平逐步主持工作后,如果他“不作为”,那中国的改革开放就错失最后的机会了,那样中国就完了。。。。

     和无数的革命家一样,邓小平在德上同样对国家绝对忠诚,可是他更宝贵的是敢于推动改革开放,这就是政治人物的才对于国家的宝贵!  

邓逐步主持工作就已经是作为了,所以谈不上不作为的问题。错失改革开放的机会只是让我们彷徨的再久一些,中国则未必完了。对国家绝对忠诚一般也是对其认可政权治下的国家认同,比如在邓早期的工作中他就未必对蒋治下的国家认同,并不影响其有作为。那是邓的绝对忠诚是于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和人民。

同样“德与才”这个问题的争执我认不是德和才有无的问题,而是哪个相对只一个更重要一些,当然这个相对是有条件的,而我们括清这个相对的条件,则比较的过程和结果对我们的工作中尤其是对人的工作中在德和才的把握对会有更多的借鉴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7 16:48:27编辑过]
34
发表于 2006-12-27 16:45:5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于加朋在2006-12-27 15:57:01的发言:

     为了不把问题搞的太复杂,我们暂且约定,这里的“德”就是指“道德”(人品、品德、思想道德等等)。

一直在看这个贴子,原本想提出的意见被这句话打消了。

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

如果我们讨论的德只是限定的道德的范围,我觉得实在没什么意义,直接赞同LZ意见。

35
发表于 2006-12-27 16:46:21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于加朋在2006-12-27 16:24:17的发言:

     “责任感”这个东东同样比较“虚”,应该纳入德的范畴吧。

     到底该纳入哪个范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应对“责任感”这东西太依赖,要从制度上多加以完善和制横。

     举个明显的例子,就说我们的“韦大岭绣”老毛吧,上个世纪50年代,兴冲冲给几十万人扣上了“幼派”的冒子,又兴冲冲搞起了“大月劲”,结果导致60年代初的苦难局面,饿死很多人(具体数字嘛,官方始终未公布)。这还不算完,他老人家还要搞“闻化大格命”,一搞就是十年,差点把中国前途葬送,致死老毛都不认为自己发动文格有什么错。

      老毛对全国人民有什么责任感吗?这个问题很有趣,最好问问那些曾被打成幼派的人,最好问问那些被饿死大冤魂,最好去问问那几十万“尚山吓乡”的知青吧!

     试问,就算美国总统再没有责任感,他能搞出闻化大格命吗?恐怕不行,因为美国的制度对总统有约束,国会、舆论等等都对总统的行为形成及好的制约!

毛德胜才还是才胜德?于老师如何判断?估计不加以限定是无法判断的,德有多种,才有多种,毛的德和才当此治国之时则都逊于他的威望。

36
发表于 2006-12-27 17:15:42 | 只看该作者

以下引用leeiiii兄的发言:

毛德胜才还是才胜德?于老师如何判断?估计不加以限定是无法判断的,德有多种,才有多种,毛的德和才当此治国之时则都逊于他的威望。

leeiiii兄,我是认同你关于德才时空的限制的。

但是你抛出“毛德胜才还是才胜德?”的疑问,我觉得具体案例倒好判断。

我认为:毛才胜德!毛发动“文格”,对结下深厚革命友谊的战友们大动屠刀,毛容忍江青胡作非为,甚至毛弃贺子珍而娶一个历史不清白的江,都可论证毛德有亏。

就拿毛跟周比吧,肯定是毛才胜周,周德胜毛,但谁对中国贡献大呢?虽然毛德弱于才,但正因为其雄才大略拯救了中国,所以不影响毛的伟大.

毛的案例跟秦始皇的案例其实是一样的,都论证了于老师的观点:才重于德!这可是历史唯物论得出的结论!

最后,"德"、"才"是不能跟"威望"并列的,“德、才”是因,“威望”是果.

呵呵,纯属交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7 17:23:07编辑过]
37
发表于 2006-12-27 17:25:04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ocq1208在2006-12-27 17:15:42的发言:
QUOTE:

毛德胜才还是才胜德?于老师如何判断?估计不加以限定是无法判断的,德有多种,才有多种,毛的德和才当此治国之时则都逊于他的威望。

 [QUOTE]

leeiiii兄,我是认同你关于德才时空的限制的。

但是你抛出“毛德胜才还是才胜德?”的疑问,我觉得具体案例倒好判断。

我认为:毛才胜德!毛发动“文格”,对结下深厚革命友谊的战友们大动屠刀,毛容忍江青胡作非为,甚至毛弃贺子珍而娶一个历史不清白的江,都可论证毛德有亏。

就拿毛跟周比吧,肯定是毛才胜周,周德胜才,但谁对中国贡献大呢?虽然毛德不如才,但正因为其雄才大略拯救了中国,所以不影响毛的伟大.

毛的案例跟秦始皇的案例其实是一样的,都论证了于老师的观点:才重于德!这可是历史唯物论得出和结论!

 

折腾算才,我看未必。当此之时,毛的德与邓大人对国之赤诚则当然,与国之赤诚相比对友对妻只能处私德,但其时治国之才已有所不逮,所以江山代有邓大人出,这是历史选择出来的。

从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上讲为前提这就是德,然后人民才选才,但不会选择折腾的“才”。所以你的判断是失误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7 17:27:55编辑过]
38
发表于 2006-12-27 17:32:06 | 只看该作者

伟大人物的缺陷我们有句官话叫:历史局限性。但历史局限性你能说他是才。

39
发表于 2006-12-27 17:39: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eeiiii在2006-12-27 17:25:04的发言:

折腾算才,我看未必。当此之时,毛的德与邓大人对国之赤诚则当然,与国之赤诚相比对友对妻只能处私德,但其时治国之才已有所不逮,所以江山代有邓大人出,这是历史选择出来的。

从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上讲为前提这就是德,然后人民才选才,但不会选择折腾的“才”。所以你的判断是失误的。


leeiiii兄已经把“德”上升到很高层次了。重“大德”而略“小德”,这我也认同。“小德”有亏,肯定也是有人说闲话的,就是因为“德”属于意思形态,只代表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和立场。比如联合国秘书长潘,他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还是站在他祖国的立场?

所以于老师才弃“德”而不用,而尚“人性”,因为人性是客观的。

最后,我已经讲了“德”可以做“才”的前提,但“前提”只是“限制”,只是“先后”,不等于“重要”!好像概念有点混了。

40
发表于 2006-12-27 17:42:2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ocq1208在2006-12-27 17:15:42的发言:

QUOTE:

以下引用leeiiii兄的发言:

毛德胜才还是才胜德?于老师如何判断?估计不加以限定是无法判断的,德有多种,才有多种,毛的德和才当此治国之时则都逊于他的威望。

leeiiii兄,我是认同你关于德才时空的限制的。

但是你抛出“毛德胜才还是才胜德?”的疑问,我觉得具体案例倒好判断。

我认为:毛才胜德!毛发动“文格”,对结下深厚革命友谊的战友们大动屠刀,毛容忍江青胡作非为,甚至毛弃贺子珍而娶一个历史不清白的江,都可论证毛德有亏。

就拿毛跟周比吧,肯定是毛才胜周,周德胜毛,但谁对中国贡献大呢?虽然毛德弱于才,但正因为其雄才大略拯救了中国,所以不影响毛的伟大.

毛的案例跟秦始皇的案例其实是一样的,都论证了于老师的观点:才重于德!这可是历史唯物论得出的结论!

最后,"德"、"才"是不能跟"威望"并列的,“德、才”是因,“威望”是果.

呵呵,纯属交流!


    

      这段讲的不错,至少在逻辑上是清晰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7 17:43:13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