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麦凯 - 

[读书评论] 钟茂森《细讲论语》(详实解读中国人的圣经)全新版连载)

[复制链接] 159
回复
3979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51
发表于 2011-8-10 10:1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10 10:12 编辑

第二十二章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人而有信  成就圣学
    蕅益大师讲,“不信自己可为圣贤,如何进德修业”。这个信又讲到更深层次了,不仅是说话要守信,不能打妄语,说到要做到,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信自己,信自己可以成为圣贤,这是学道的关键。我们能不能成就圣贤,信心是根本。有了信的力量,我们才能有动力,才会锲而不舍,进德修业。所以先要信自己,这是自尊自爱,待人才能诚信。如果不相信自己,也不会相信别人,待人就不可能诚信。不相信别人,就是生活在怀疑的世界里,这是一个烦恼的世界。所以,信先讲自信。中华传统文化跟西方的文化有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中华传统文化讲自信,信自己可以成为圣贤。西方的文化是建立在基督教、天主教宗教文化上,先信自己是罪人,然后信上帝来救他,这在信心上就不同,天地悬隔。蕅益大师强调信自己可以成为圣贤,这个信是关键。在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里,他讲了六个信,我们用这六个角度的信来诠释孔子讲的“人而无信”的信,那就讲得非常圆满了。这六信是什么?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我们学习圣学,该如何来落实这六信?
六信内求 探寻自心
    在成圣成贤的道路上,第一个是信自,信自己本来是圣贤。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得先信“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相对的善,是“本善”,它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是纯善,无丝毫的恶。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是圣贤,现在要学圣、学贤,当然可以成圣贤。有了这个信心,才能够进德修业。圣贤之心跟我的心无二无别,这叫真心。所谓真心,不是我们身体里的心脏,不是这个肉团心,也不是我们能思维、想象、推理、研究的意识心,真心是真如自体,它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所谓“竖无初后,横绝边涯”。初和后,是过去和未来,这是时间观念,真心没有时间观念,它超越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现在、未来在真心当中同时存在;在空间上没有边际,十方法界,宇宙万物全是真心所变现,这是我们的本心。这个本心本来觉悟,本来纯净纯善。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里讲,“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的智慧、德能、相好是圆满的,这是性德,真心当中具足了这些性德,每一个众生都有。虽然我们现在迷惑颠倒,有妄想、分别、执著,不断在造业,可是并没有障碍本性本善。如果我们能够一念回心,所谓“背尘合觉”、“返妄归真”,尘是指外面的这些境界,叫妄尘,这些妄想、分别、执著都属于尘,好像什么?一颗宝珠上面盖满了灰尘,现在把灰尘扫干净,宝珠就光芒四射了。没扫干净,其实宝珠还是光芒四射,只是我们没觉察到,没得到它的受用。我们“背尘合觉”,就是扫除心地上的尘垢,“返妄归真”,从妄境当中回头,归向真如自性,我们就成圣贤了。我们对本善要生决定的信心,不能有丝毫疑惑,这是我们成道的关键,这叫信自,信自己。有了信自的基础,然后才能谈得上信他。
    第二个是信他,就是信圣贤教诲。他是指圣贤人,已经成就的圣贤,像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孟子;佛家的释迦牟尼佛、佛陀的诸大弟子、历代的祖师;道家的老子、庄子,这些都是已经成就的圣贤,他们留下的教诲,圣贤教诲,我们一定要相信,走他们走过的路,效法他们,通过学习圣道来去除自心的妄尘,也一样能成圣成贤。这是讲信他,信他就一定要立志,志在圣贤,学贵立志。第三个是信因,因跟果是相对的,有因必有果,有果也必有因。我们现在想求得成圣成贤的果,因是什么?大学之道告诉我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够明明德于天下,我们就成圣,因就是修身。修身具体而言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最初的因,就是格物,格物是一个根本的因,有格物才有致知,有致知才有诚意,进而一层层因果推进,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最初的因是格物。格物是什么意思?物是物欲,格是格斗,跟物欲格斗,把物欲控制住,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把物欲格除掉。先控制,然后格除。格除是什么?永远断干净。物欲包括很广,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贪嗔痴慢的烦恼,这些都是物。再广泛地讲,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都是物。因为宇宙万有,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因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才产生的,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个宇宙没有物。
    永嘉大师开悟之后说了一句话,“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梦里就是有妄想分别执著的时候,那是迷惑颠倒,就象在梦里一样,有六道,有十法界,有宇宙万有。那些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现在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就觉悟了,觉悟之后一看,“空空无大千”,这个物到此地步真的格尽,一丝毫尘染都没有了,干干净净,空空如也。能够到此境界,就是成大圣。我们先从最粗重的物欲烦恼下手,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这十六个字要放下,这是最初下手处。因是格物、放下,放下一分,我们才能看破一分;看破一分,又帮助我们放下一分。放下是格物,看破是致知,格物致知是相辅相成的,然后才有诚意,才有正心。
    何谓诚意?能够放下分别执著,才叫诚意。最起码,意识上没有自私自利。说得更圆满,没有念头才叫诚意。曾国藩先生讲,“一念不生是谓诚”。到了一念不生的境界,才叫真正诚意。什么是心正?没有烦恼叫心正。有烦恼,心怎么能正?《大学》讲,“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一定是心里没有好乐、忿懥、恐惧、忧患,才能叫正。好乐是贪,忿懥是嗔,忧患恐惧是痴,贪嗔痴在心里,这是三毒烦恼,心怎么能得其正?先断三毒烦恼,进而将见思烦恼断掉,见是知见,知见错误,这是烦恼;思是思想,思想的烦恼,见解的错误,都要断除干净。然后将尘沙烦恼断尽,尘沙烦恼是分别,见思烦恼是执著。分别执著断尽了,再把无明烦恼也破掉,无明是妄想。所以,圆满的正心是心中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这是成圣之因,因就是我们的烦恼要放下。不能一下放下,就逐步逐步放下,有次第地放下,必然能得成圣的果。
    第四个是信果。果是圣贤果位,一切圣贤都是从格物、放下的功夫中得来。因果是绝对没有差错的,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又好像影必随形,响必应声,我们的身子走到哪,影子就跟到哪;我们在山谷里叫一声,必定有回响,有其因必有其果,绝没有虚弃的。所以,懂得了因果,我们要努力地修因证果。第五和第六是信事、信理。信事,事是什么?《大学》里讲的家、国、天下,这些都是事。这些事没有穷尽,其实天下讲得小了,只是一个地球,整个宇宙的事,更加无有穷尽。朱子讲要“穷尽万物之理”,万事万物的这些事理,无有穷尽,如果我们的心往外去探索、攀缘、学习,最终能不能把万事万物的事理都明了了?不可能。为什么?我们起心动念要去穷理,这个心是妄心,用妄心去穷理,办不到。要怎么样?要用真心。因为家国天下,乃至宇宙一切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真心所现物,我们能够回光返照,不向外攀求,回归自性,就豁然明白了,整个宇宙万事万物之理都通了。为什么?因为这些事不管怎么繁杂,都没有离开我们自心。我们必须要回归到自心上探寻,才能了知心所现的一切法。
    事和理是一对,有其事必有其理。事上的林林总总,理是什么?全是我这一念心中所现物,这是理,家、国、天下没有出我这“一念介尔之心”。蕅益大师用“介尔之心”,介尔比喻极其微小,就是一个念头,这些境界,这些万事万物,都没有离开我的念头,就是我的念头变现的。离开念头,没有事物了。这个念是依真心而起,离不开真心,真心没有动摇过。念头依真心而起,真心是念的体,念跟真心和合在一起。念头叫什么?叫妄。为什么叫妄?因为它不长久,它是瞬间、瞬间在生灭,所以叫妄。真是不生不灭的。可是不生不灭和刹那生灭的合在一起,分不开。一起念头,立刻就现出物了。现在我们要格物,格是正的意思,把物给正过来,怎么正?把心正过来,就把物正过来了。因为物没有离开我这一念心,所以我心一正,身也修了,家也齐了,国也治了,天下也太平了,这是大学之道,这是成圣之道。我们果然能够明白,原来心外无物,一切物皆由我心所造,我们的信才真正踏实,绝对不会往外攀求,我们只会求自己。
152
发表于 2011-8-10 10:30: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10 10:30 编辑

纯善真信 内外和谐
    《论语》我们讲到这里,已经多次地重复这个理念。譬如孔子讲“为政以德”,就是告诉我们,自己修德便是从政;“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我们把德修好了,我们治国平天下的事也能够完满了。为什么?因为一切物皆由心造。家国天下,哪里是我们心外的物?所以,一正一切正。换句话讲,一歪就一切歪。假如我们心里有烦恼,心不得其正,身也不修,家也没齐,国也不治,天下也不平了。前几年有一部影片,刘德华主演的,叫“天下无贼”,剧情很有意思,道理、味道很浓。这是讲在一列火车上,有个叫傻根的农民,在大城市挣了钱,准备回老家盖房子娶媳妇。傻根心地很厚道、很老实,他不相信天下会有贼。他带着很多钱在身上,结果遇到了两伙贼,都想偷他的那包钱,但是他不知道。有一伙贼是一对男女,想欺骗傻根,但傻根非常厚道,被他们骗也不知道,还想去帮助他们,把他们都打动了,觉得他太纯朴了,不忍心再去偷他的钱。这证明什么?盗亦有道。贼也有道,什么道?良心,贼人也有良心。良心是我们的本心,本性本善。这个本心跟圣贤的本心无二无别,没有区别,是同一个心。只是贼人的贪、嗔、痴很重,把本心覆盖得很深,所以他才会造作这些罪业,当遇到真正纯朴、善良的人,他也会被感动。所以这两个贼看到傻根这么纯朴,就决定要保护他,圆他一个天下无贼的梦想。另一伙扒窃的团体也想偷傻根的钱,就跟这男女二贼明争暗斗。火车上还有便衣警察,也卷入了这场斗争,警察们要捉贼。后来傻根的钱被掉包了,他也不知道,一直坐着火车,哪里知道火车里这么热闹。这几伙人一直在打斗,打到最后,钱又回到傻根那,傻根还是不知道,然后他下了火车,带着钱回家了。这部影片给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傻根心里没贼,他的天下就没贼。我们心里要是有贼,觉得天下都有贼,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好像个个都象贼。这是什么?自己有贼心。我们的心里无贼,我们的天下就无贼,心里有贼,天下就有贼,一切法由心想生。
    这部影片里有一句很著名的台词,是傻根对着那些贼人讲:“喂,你们谁是贼?站出来给俺老乡看看。”叫了两声,没人站出来。然后他对他老乡说:“你看看,怎么样,没贼吧?”他就不相信有贼,他心里真没贼。他傻不傻?他不傻,他活在一个纯净纯善的世界里,他的天下没有恶人、没有贼人,他的天下都是好人。他见到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他的天下不就是太平的天下吗?他的世界不就是和谐的世界吗?和谐世界怎么和?首先把我们自己心里的贪婪、猜疑、嫉妒、瞋恚,对人的不信任、怨恨,这些诸多的烦恼格除干净,我们的心就和谐了,心和谐了,世界就和谐了,宇宙就和谐了。所以我们一般人觉得傻根很傻,哪里知道,我们要是怀疑猜测别人,看别人不顺眼,说别人的是非,批评人、毁骂人,看人都是贼,自己比傻根还傻。我们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充满恶贼的世界,自己是不是比傻根还傻?真正圣人,他看一切人都是圣人。只是这个圣人可能有一时迷惑、一时糊涂,他本来就是圣人,我们要真信这个。我们要是不信,有怀疑,怀疑就是迷惑,从迷惑怀疑当中,就会不断地生出很多贪瞋痴慢疑的烦恼出来。儒家讲,怎么才能成为君子?我们不要怀疑别人不是君子,要学着看人人都是君子,自己就谦卑了,心地坦然:我要向君子学习,那自己就是君子。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是哪三人?一个是我,另外两个,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或者是,一个君子和一个小人,不外乎就这两种人。这两种人都跟我在一起,都是我的老师,我向他们学习。对善人,我们学他的善;对恶人,我们看到恶,反省自己有没有这个恶,有,马上改过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叫“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和不善的两种人都是我的老师。不善的是什么?在我眼里他是一时糊涂,他给我做示现的,我绝对不能把他看轻,因为他本来是圣人。
    我们能够看人人都是君子,那自己就是君子,自然就有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如果再进一步,我们见到人人都是圣人,那恭喜了,我们也成圣人了。我们活在圣人的境界里,周围都是圣人。圣人的境界全是圣,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纯善。所以学圣人就是改心,把自己的凡夫心改成圣人的心,我们就成就了。像傻根这样的人,我们一般讲是愚人,表面很愚痴似的,实际上这就是孔子讲的“愚不可及”。我们能够比得上他吗?他心里压根没有看人是贼,他只看人好的一面,不看人不好的一面。看人不好的一面,是拿别人不好的那一面去折磨自己。所以,愤怒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这才傻。我们能够不惩罚自己,天天见一切人都是好人,只有自己有不足之处,见一切人都是善人,只有自己有恶的一面,那我们就能天天进步。我们见人只见好样子,不看他的坏样子,“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永远都活在一个见一切人都是好人的境界里,心情多么舒坦!心里没有坏人,只有好人,念念都向善的一面靠拢。恶念刚起来,立刻觉照:我这个念头不对,我怎么又看别人的毛病,又在批评人了,又在吹毛求疵了,这都是恶。《弟子规》讲,“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我们看人是善人,自己就是善人;看人是恶人,自己也跟他同类。外面的境界完全是我们自己的心所造的、所现的,我们对这件事情先要信。不信这个,真的“不知其可”,没救了。能信这个,才有成圣成贤的指望。然后深解其意,努力地去实行,在日常生活中忍住,不看别人不好的地方,忍住不讲别人的过错,包容而没有包容别人的心。有这个心,心里就已经看到别人有错了,我们不要存这个心。新加坡有一位老人,许哲女士,她今年应该是一百一十岁。她身体非常健康,没有任何毛病,精神活力就像年轻人一样,她还常常照顾老人。人家问她:“你有什么青春常驻的秘诀?”她说:“我不看别人的过错。”“那别人真有过错,你看到了怎么办?”她说:“看到了,就好像走在大街上,看到不认识的人,一个照面打过去了,马上就忘掉了,回头也想不起来了。”我们走在大街上,见到这么多的人,自己能想起谁?我们看的时候,看得清清楚楚,没有迷惑,过去了就把他忘了,没有存在心里。我们见人有过错,也要学这分存心。看到人家过错,不是不知道,心里很清楚他犯错误,但是绝不往心里去。事情一过,立刻就干干净净,这叫用心如镜,绝对不留印象。留那个印象,恶的印象,多不好,为什么不留一些美好的印象,把人家的善的印象留在自己心里?这种道理我们在《论语》里会反复地说,听一遍不够,多次地重复,多次地加深印象,逐渐逐渐,不知不觉,我们也能转凡心为圣心。这一部《论语》学完之后,也就不知不觉跟孔子一样了。所以,最初的信多么重要。
153
发表于 2011-8-10 10:4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10 10:45 编辑

第二十三章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增减枝末 不变根本
    这是孔子的弟子子张再次请教孔子。前面我们有讲过,他学干禄,向孔子学求从政之道。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子张问十世,可知也”,“也”做乎字讲,可知乎,是一个请问。子张请问孔子,自此以后十世之事可不可以预先知道。“世”是朝代,改朝换代,就是过去一世。子张看到夏、商、周三代,也就是三世,它们的典章、礼制都有变更,每个朝代都有不一样的,所以子张问,十世以后,十个朝代过去之后,制度会变成什么样子,现在可不可以知道?孔子引征三代的礼的沿革来回答,然后再答疑未来将如何。“殷因于夏礼”,“殷”是殷朝,就是殷商;“因”做依字讲,殷商王朝建立之后,它的礼制是依夏朝的礼制而建立,只是有“所损益”。“损益”就是加减,有增加的,有减少的。增加减少的部分,肯定是不合时宜的,就把它减掉、废掉;需要增加的,原来没有的部分,就要增加。到了周朝,周朝的礼又是依殷商的礼而建立,又加上一些损益,有增减。三代以前的,因为文献不足,孔子没有办法引征,但夏商周三代有文献可考。从过去的经验,我们来预测未来,孔子讲“其或继周者”,“继”是继续,继周之后的那个王朝,孔子所处的是周朝末年,春秋时期,周王朝以后接下来的朝代,必定也是依周礼而有损益。就这样一世一世,不要说十世,“百世”,亦“可知也”,可以知道礼制必定是依前朝的礼制有所增减,而需要增减的都是礼的枝末,不能够增减变更的是礼的根本。
礼之根本 五伦十义
    礼的根本是什么?五伦十义。所谓五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五种关系:父子、君臣、兄弟、夫妇、朋友。这个关系不能变更。夏商周时期的人有这五种关系,现在社会的人也有这五种关系。人一生出来一定有父母,就有父子关系。君臣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我们在一个企业、一个单位工作,自然就有君臣的关系,也必定有兄弟、夫妇、朋友的关系。这个没办法变更。五伦不能变更,十义也不能变更。十义就在五伦关系中,是我们要承担的义务,应该扮演的角色。譬如父子关系,父慈子孝,慈和孝就是义务,我们必须要做的。君仁臣忠、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兄友弟恭,这些都是不能变更的。所以五伦十义这个根本超越时空,只要有人的地方,礼的根本必须要有,否则就成了乱世。
礼之大体 三纲五常
    朱子讲,“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所损益,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间,而其已然之迹,今皆可见。则自今以往,或有继周而王者,虽百世之远,所因所革,亦不过此,岂但十世而已乎。圣人所以知来者盖如此,非若后世谶纬术数之学也”。朱子点出,三纲五常是礼之大体,大体就是根本。什么叫三纲?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是纲领,就像一个主轴。“君为臣纲”,臣要服从于君;“父为子纲”,子要服从于父;“夫为妻纲”,妻要顺从于夫,这才能和谐。当然,这个和谐是双方共同努力的。“君仁臣忠”,就是领导对被领导的要仁爱,被领导的对领导才能够忠诚;“父慈子孝”,父对子要慈爱,儿女对父母才能孝顺,它们是相互关联;“夫义妇听”,夫对妻要义,妻对夫才能听顺,妻子顺的不是丈夫这个人,是顺的义,如果夫不义,怎么能让妻顺?她的气不顺。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常,是永恒的,所谓常德,不管是什么时候,古时候或者现在都必须遵守的,超越时间;中国要遵守,外国也要遵守,超越空间。如果不遵守五常德,天下就会大乱。所以礼的根本在于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不是人刻意制造出来的,它是随顺于自然的和谐之道。礼就是恢复和谐的这种做法。礼是天地之序也,天地秩序非常和谐,日月星辰,它们的运行自有轨道,不能乱,这是礼。我们能遵礼而行,自然能够社会和谐。三纲五常是礼的大体、根本,夏商周三代都没有变更,所制定的礼只在条文制度语言上有出入,但都是为了维护这个根本,所以叫依之而不能变。因是依,依据这个根本,所增减损益的不过是一些“文章制度”,一些形式上的规范、仪式。有“小过”,有“不及”,过分的就把它减少,不及的就增加,这就是有所损益。现在“而其已然之迹,今皆可见”,“已然”是已经损益的部分、增减的部分,这些迹象,朱子说,宋朝也能够见到。证明礼的文章制度、礼仪做法,确实历朝历代有变更,但是,它的大体根本不能变更。
154
发表于 2011-8-10 10:52: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10 10:52 编辑

礼义常道 因往推来
    明白这个道理,“自今以往”,从今以后,孔子指的是周朝结束后,兴起的另外一个朝代,孔子没看到,周朝后面是秦始皇建立的秦朝,秦后面是汉,汉之后是三国时代,然后是西晋东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元明清,历朝历代下来,礼的根本都不会变。即使是一百个朝代以后,“百世之远,所因所革,亦不过此”,“所因”是所依据的礼的根本,绝对不会变化;“所革”,革是改革,损益、增减的部分,我们都能知道,都是小的部分,形式上的部分。何止十世可知?百世亦可知。圣人用这种礼来推测未来、预知未来,不是用所谓的“谶纬术数”,就象算命算卦来预卜,阴阳五行来推断,那些能不能推断?当然也有它的准确度,可是圣人不需要这个。圣人掌握了理,天理、道理,自然未来就可以预知。所以,有学问的人从一点一面就能够预测久远,正因为他掌握了这个道理。朱子又引胡氏,南宋初年的学者,胡寅,字明仲,“胡氏曰:子张之问,盖欲知来,而圣人言其既往者以明之也。夫自修身以至于为天下,不可一日而无礼。天叙天秩,人所共由,礼之本也。商不能改乎夏,周不能改乎商,所谓天地之常经也。若乃制度文为,或太过则当损,或不足则当益。益之损之,与时宜之。而所因者不坏,是古今之通义也。因往推来,虽百世之远,不过如此而已矣。”胡氏讲,子张问这个问题是想知道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圣人,就是孔子,用过去的经验来给他说明未来的情形。这个道理就在于,圣人懂得抓住根本,他知本。什么是本?修身为本。从修身到齐家,到治国平天下,就是“自修身以至于为天下”,为天下是治理天下,都是讲一个礼。礼是礼制、礼节,“不可一日而无礼”,礼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依据,乃至我们成圣人,也是克己复礼的功夫而已。
    礼是“天叙天秩”,“叙”和“秩”都是秩序,天是自然,自然的秩序,没有人为的规定,自然而然。我们遵守它就能和谐,不遵守它就不和谐,这叫天道。所以人必须共同去依据、遵守,这是礼之本。礼的本是天道,是自然之道,就是五伦十义、三纲五常,这是礼的根本,不能变更。乃至到现代社会也不能变更,如果变更,一定是乱世。乱世,必定改朝换代。改朝换代之后,还是要恢复这个礼,还是不能变更。所以礼对国家多么重要!每一个朝代的建立,国君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恢复礼。因为推翻一个朝代一定会有战乱,前朝一定是黑暗的,民心不服,后一个朝代推翻前一个朝代,必须建立礼制,制礼作乐,让民心归顺。假如建立朝代之后,没有去制礼作乐,人们就无所适从。因为做什么事都要符合礼,小孩长大了有冠礼,结婚了有婚礼,父母去世了有丧礼、祭礼,这些礼都是帮助人心安定的。假如没有礼,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做,自己盲目地做自己的一套,这个社会就叫礼崩乐坏的社会,那还得了!这就是危险。所以,英明的领导人一定是首先制礼作乐,为人民百姓的行为做一套规范。这个规范一定是符合礼的根本,就是五伦十义、三纲五常,这是天之道。我们符合天道,天下就能和谐。不符合,一定会乱。作乐,乐是音乐,泛指一切艺术。艺术一定是帮助我们净化人心、提升道德、和谐社会的,这种乐才叫雅乐,才是美善的乐,而不是惑人心智的。这是讲到人民的娱乐节目,媒体里传播的内容,都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整顿。礼的根本,商朝不能改夏朝的,周朝不能改商朝的,这叫做“天地之常经”,经是常久的意思。仁义礼智信叫五常,是超越时空的,不能变更。能变更的,只是一些制度文章,很具体的形式规范,太过的要减少,不足的要增加,有损益增减,这是什么?现代有句话,叫与时俱进,符合现代社会。所以礼需要现代化、本土化,不能够原原本本地照搬前朝的,肯定有不适用的,但不适用的必定是一些枝末,根本不能变。这是孔子的真正意思。因往而推来,根据过去的这些经验,我们来推测将来,百世也不远。从周朝到现在还没有百世,即使一百世之后,也不远,亿万年之后,还是要遵循古圣先贤所讲的仁义礼智信,五伦十义,这个没办法变更。这叫常道。
155
发表于 2011-8-10 11:0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10 11:01 编辑

圣人心法 如镜照物
    蕅益大师说:“知来之事,圣人别有心法。与如来性具六通相同,如明镜无所不照。非外道所修作意五通可比也。”“知来之事”就是预知未来的事情,圣人有没有这个能力?有。他有特别的所谓“心法”,这个特别是对凡夫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为什么?预知未来的能力,我们叫神通,是我们真心本性本有的能力,我们本来就有这个能力。只是我们现在迷失了,这个迷失不是真正失去,是因为迷了,它不起作用。圣人证得了真心本性,这些神通能力自然现前,与如来自性所具有的六种神通完全一样。六种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和漏尽通。天眼洞视,什么地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为什么?他完全恢复自性性德。待人处事接物,用心如镜,像明镜照物,照的时候清清楚楚。我们照镜子,看到镜子里有人,人一走,镜子里没有留下任何印象,马上就空了。实际上,不仅没照的时候是空,照的时候它也是空的。照着一个人,镜子里真有人吗?没有,空的,照的当下就是空的。空和有不二。为什么能照?因为镜子是平的,照得很清楚,如果有凹凸,就照得不真,变形了。我们看哈哈镜,那是变了形的,哈哈镜照得不真,变形了。它也能照,但是已经变了,照不到真相。凡夫的心就好像照相机的胶卷,一照就落印象,洗都洗不掉。如来用心如镜,一照之后,照得很清楚,照完了马上没了。这种神通实际上是本性自带的,只要我们的心平静下来,怎么平静?没有烦恼就平静,没有妄想就平静。有妄想烦恼,就好像一湖清潭水被搅得波浪起来了,哪能照到?波浪没有了,风平浪静了,水面平了,就能照了。
    如来的六通与外道的神通不一样。所谓外道是心外求法,不是往自心本性上求,是往外面境界上攀缘,这叫心外求法。外道能修成五通,天眼、天耳、宿命、神足、他心,但是没有漏尽通,因为他仍有烦恼。这五通是修来的,能力很小,不圆满,与如来自性所具有的六种神通没得比,这是圣人的“别有心法”。子张没悟得这么深,孔子也不可能跟他讲这么深入。因为子张是心外求法,属于外道。蕅益大师讲,“子张鹜外,尚未能学孔子之迹,又安可与论及本地工夫,故直以礼之损益答之。然礼之纲要,决定不可损益。所损益者,因时制宜,随机设教之事耳。若知克己复礼为仁,则知实智。若知随时损益之致,则知权智。既知权实二智,则知来之道,不外此矣。言近指远,善哉善哉”。这是大师赞叹孔子解答学生的问题既契理又契机,故称“善哉善哉”。第一个善,是赞叹他契理,第二个善,是赞叹他契机。子张没有悟性,没有悟自性,他总是心外求法,想预知未来,他没有学到孔子的真正心法,孔子也不能跟他谈论得很深。“本地功夫”,是真心心地的功夫,是见性的人才能达到的功夫,子张还差得远,所以孔子就用礼的损益来回答他。有可损益,必定有不可损益,不可损益的是“礼之纲要”,五伦十义、三纲五常,不能损益;能损益的只是因时因处有些调整,“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就是现在讲的现代化、本土化。这是随机设教,随顺这个时代众生的根机、众生的问题,我们制定出对应众生根机的礼,帮助解决众生的毛病,这叫随机设教。
156
发表于 2011-8-10 11:07: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10 11:08 编辑

礼之本体 为仁之道
    圣人讲“克己复礼为仁”,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回归到礼,这个礼是指礼的本体,礼的本体是道,叫做“为仁”,就是修仁。能通达这个,叫“实智”,实是真实,真实的智慧。懂得认识本体的智慧,知道礼之纲要是不变的,我们就能抓住不变的根本,就能“克己复礼”。“若知随时损益之致”,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随顺众生根机设教、设礼,这属于“权智”。权是“行权方便”,能够契众生的根机,这种智慧叫权智,权巧方便。圣人具有权实二智,如果我们只有实智没有权智,只是懂得根本,我们能不变,但是不能随缘,不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来做调整,也帮助不了大众,所以有实智必定要有权智;如果只有权智没有实智,那也不能利益大众,甚至还可能成为魔。譬如,美国现在有很多州立法,同性恋合法,制定了这个制度,这是什么?所制定的制度规范有一部分人喜欢,可是它不符合礼的根本。这是什么?它能够随缘,但是它只做到了方便,礼的根本没有了,这个方便就变成了下流。所以古人讲,“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就是只有权没有实。孔子很善巧,用礼的损益,言近以指远,通过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状况,来告诉子张未来会怎么样。所以蕅益大师称赞孔子的智慧,这种教学的善巧真是完美,“善哉善哉”。所以权实二智都不可少,能够预知未来的方法,不外乎就是权实二智的运用。江谦的《补注》也补得很好,他说,“礼,有理有事。不可损益者,理也。所可损益者,事也。故虽百世可知也”。这说得十分的明白。礼里面有理的部分、有事的部分,理离不开事,事后也必定有理。理要依事显发出来,如果没有事,理也是空理。事由人去制定,礼制是人为创作的,但是要符合理。理不可损益、不能增减、不能变更。什么是理?五伦十义是理,不能变更。可以增减变更的,属于事,是枝末的事。所以我们就能了解百世后的礼制会是如何了。
157
发表于 2011-8-10 11:14: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10 11:16 编辑

第二十四章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违礼祭祀  谄而无福
    《朱子集注》解释说,“非其鬼,谓非其所当祭之鬼。谄,求媚也。知而不为,是无勇也。”这个解释非常简练。孔子讲的“鬼”,实际上是什么?人死了之后就成为鬼。这个鬼如果是自己的祖先,应当去祭祀;如果不是自己的祖先,孔子说不应当祭祀。如果祭祀,就变成谄媚。“非其鬼”,就是不是自己的祖先,不应当祭祀的鬼。如果我们祭祀了,就是谄媚。为什么是谄媚?郑康成注解说,“谄以求福”,我们拜祭这些鬼神都是为了求福。从这一点说明,孔子承认有鬼神。圣人有神通能力,他都能知道,他承认有鬼神,所以要我们去祭祀。祭祀这些鬼神,他们能不能收到我们的祭祀?能。只要我们以诚敬之心去祭祀他们,他们就能获得我们的供养。《弟子规》讲,“事死者,如事生”。孔子在《论语》里也讲,“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神如神在”,这些都是承认有鬼神。我们现在听到鬼神好像觉得是迷信,我们换一种说法,鬼神是什么?不同维次空间的生命。现在科学家承认至少有十度以上的空间,每个空间里面都应该有生命。我们这是四度空间,看到的生命有人、有动物。其他空间里也有生命,只是因为空间不同,所以肉眼见不到。但是有的人在很偶尔的情况下,特殊的因缘条件下,他也能见到。现在有些科学家也在探索这个方面,证明人是有灵魂存在。譬如西方的死亡医学家们,用大量的案例证明人有濒死体验。所谓濒死体验是人在死之前,断气或者是休克、昏迷之中,他的灵魂出体,见到了很多情形,等救回过来之后,他又可以把刚才所见的东西说出来。这样的濒死体验很多,证明人是有灵魂存在。灵魂去投胎,或者飘荡在这个空间当中,就属于鬼。孔子说,如果是自己家祖先的鬼神,这些灵魂,我们应当祭祀。祭祀祖先是为了报答祖先的恩德,怀念祖先,这是孝道。孝道是德,我们有这种德就自然获得福报。不是鬼神给我们降福,不是,是自己真心怀念报恩,是孝心感应得到的福报。所以孔子说,“祭则受福”,祭祀祖先就能受福。如果跟自己没有关系的,孔子不主张去祭祀,为什么?违礼。因为不是自己的祖先,去祭祀就有谄媚的味道,违礼而谄求,怎么能求得?所以孔子讲,“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 重利无勇
   “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安国注解说,义是“所宜为也,而不能为,是无勇也”。“义”当宜字讲,就是应该,应该做的我们没做,就是没有勇,没有勇气。本章这两句,前面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不是自己的祖先如果去祭祀,是谄媚;后面说“见义不为”就没有勇,这两句话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可是它们有内在的一个联系,不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句话。“非其鬼而祭之”,这种谄媚的心是求福利,过分求福求利,就违礼了,变成不义,这是不应该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应该做?因为是利字当头,把义忘了;后面讲“见义不为,无勇也”,为什么“见义不为”?因为心里是利字当头,把利看得比义重要,如果是无利可图的事,他就不做了,这就是没有勇,没有勇气战胜自己的自私自利,没有勇气去割舍那些不道义的事情。那就是把自己置身于小人的地位上,小人才喻于利,君子是喻于义。君子讲求道义,小人讲的是利。这两句,是孔子批评这些不良的行为。蕅益大师点睛一笔说到,“骂得痛切,激动良心”。孔子是在骂那些谄媚的人,见义不为的人,把利看得太重要了,是小人。“非其鬼而祭之”,对那些死了的人,那些鬼,去求他们,不是求利吗?求自己得到好报。看看那些求神拜鬼的人,心里都是在想:鬼神能保佑我健康、平安、升官发财,都是求利。孔子不赞成我们去拜祭鬼神,祭祀自己的祖先是应该的,非自己的祖先不必去拜祭。“见义不为”是对活人,看到人家需要帮助,看到该做的事,他不做,这是没有勇,还是见利忘义的行为。孔子骂得很痛切,就是为了把我们的良心激发起来,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我们的心里存道义,不要存私利,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
   《为政篇》我们到此讲解圆满,如有不妥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感谢麦凯老师!感谢定弘法师。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06:45:58 | 只看该作者
钟茂森博士已经出家,法名定弘
159
发表于 2011-9-13 19:48:4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麦凯老师!
有没有, 八佾和里仁篇,谢谢!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8:01:3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不读论语,枉做中国人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