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地平线 - 

西部支教日记(转贴连载)

[复制链接] 40
回复
487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
发表于 2004-4-28 14:44:43 | 只看该作者

好象已经有三天没见新贴了???

32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09:04:3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榕儿在2004-4-28 14:44:43的发言:

好象已经有三天没见新贴了???

抱歉,这些天上网不方便。
33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09:09:03 | 只看该作者

篮球赛

县里的教育局每年都会组织各校的篮球对抗赛。

李南以前是自动化系篮球队的,顺理成章地当上了这里的篮球队副教练。主教练是学校里唯一的体育老师——张老师,一个工龄特别长的老教师,就是爱好赌博。据说当年评全国优秀教师,他什么条件都很好,就是因为好赌没被评上。

全校范围内选了十名队员,其实这里的孩子很少有篮球基础,不像城市里的孩子从小都有篮球足球玩。主要是经济的原因,让他们很少能有钱买球。而且,有这种精力和体力家长都让孩子去干活了,怎么可能让他们无所事事地打篮球?

所以挑出来的孩子都是个头大的,自打小学时候我们就知道,像我们这种级别的对抗,三分打技术,七分打身体。

篮球队每天中午130训练,孩子们一般是1250下课,吃过午饭就来了,那段时间李南再也没睡过午觉。

得从最基本的带球、传球和投篮教起,好在孩子们的运动天赋很高,从一点基础没有到能够组织很有效的进攻和防守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一点也不像他们在课堂上一问三不知的表现。队员里面最突出的还是队长张文兴,其实他初一就已经是篮球队队员了。

学校组织了一场学生篮球队员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和">和ersonName>老师之间的对抗赛,以检验学生训练一周的成果,结果老师队以大比分胜出。在一群打过篮球并且体力也不差劲的老师队面前,学生队溃不成军。老师队可以轻易地过人、长传、投篮和抢栏板,有李南这样186的大个站在篮框下,学生们基本上抢不上栏板。还有赵老师极强的跑动能力和鬼使神差的三分远投。反正学生队里除了张文兴之外其他人就好像已经不是在打球了。

也是那一次,我真正体会了高原。在清华的时候我一直以我自己的体力自豪,可以连续踢两场球而仍然奔跑如飞,能够每天晚上10点钟参加完登山队的集训——8000然后在回去学习到凌晨两点,第二天早晨仍七点半起床,也在大四那年参加了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并且跑完了全程。但是来到2800海拔的湟源我却无所作为了,跑了大概五分钟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感觉胸腔要爆炸一样。在清华里我向来是轻伤不下火线的,何况我现在有没受伤,可是我还是选择了下场休息。前两天据说在湟源三中支教的战涛打完篮球连矿泉水都拿不稳。要是我在这个地方暴病而亡,那清华以后也不会有人再来这里了。

又训练了一个星期,再次组织老师和学生的对抗赛,我吸取上回的教训,决定当裁判,也恰好让孩子们体会一下正式的篮球比赛的吹哨,其实他们现在还是在一种野打的范畴内打球。

不过这回孩子们表现比上回好多了,也和李南受伤,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赵">赵ersonName>老师有事没来有关。反正最后的比分打到了3432,拼抢啊,进攻防守啊,都相当激烈。在学生们最后一次进攻失败之后我吹响了终场哨,虽然孩子们还是输了,但是和其他学校一决雌雄还是没问题的。

第一场主场对阵大华中学,孩子们开始还有点紧张,结果到了后来在主场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的呐喊声中越打越勇,直接以大比分胜出。李南作为教练和本校老师陪大华中学的校长老师喝酒,酒席上大华中学对这个说一口纯正普通话的老师感到诧异,问清来路了之后端起酒杯对杨校长说:

好,明年我们中学也要上两个支教的。

杨校长晚上喝得醉醺醺的,还是要拉我们三个人去喝酒,话都说不出来,一个劲冲我们伸大拇指。

第二场客场对阵寺寨中学,我没去看,因为有课。亿勇随着队伍一起去看比赛,回来绘声绘色地给我说怎么打了一个230,到了最后5分钟不忍心让寺寨中学输的太厉害,就让队员们放弃防守,让寺寨中学进两个球。

小组最后一场是塔湾中学,也是小组中最强劲的一个对手。塔湾中学有个185的大个,我们这边最高的队员不过181。不过还好那个185的家伙不会用大脑打球,胡扔一气。

我们是在大华中学打的这场比赛。大华中学的篮球场极不标准,一个篮圈高一个篮圈低,还好我们上半场往篮圈低的方向攻,所以开局学生们打的很顺手,开场没多久就领先了十分。但是一个来自寺寨的裁判却有明显的偏袒性,大概是上回我们把他们打的太惨了,反正就是一心一意要把队长张文兴罚下。队长是我们这边的核心人物,没了他,进攻的火力要减少一半。

下半场张文兴在对方的一次对他的犯规中被判成他犯规最终罚下,孩子们还要面对一个高篮圈,塔湾中学没有了顾忌,疯狂地反扑。比分一度缩小到两分的差距。不过在最紧急的时刻,胡长明担当起了进攻的重任,小伙子平时淘气,但是这个时候体现出惊人的智慧,往往在一打二而对方的身体比他强壮高度比他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准确地将篮球送入篮圈。这样比分又拉开了。塔湾中学在经历了这次比分差距由大到小又由小到大之后终于放弃,比赛地最后几分钟基本上就是我们中学的表演赛了。

哨声响的时候我们还是长长舒了一口气,孩子们也格外高兴。自打开始比赛以来,这才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真正的对手,可以让自己出一身冷汗的对手。他们不停地要求我给他们照相,我那天拍完了整整一卷胶卷。

冠亚军决赛是在十一打的,我已经回家了,收到亿勇的一条短信:冠军,呵呵。

我会心地笑了笑,这些天的功夫没有白费。

34
发表于 2004-4-30 17:33:02 | 只看该作者

替山区的孩子感谢你们!!!你们带去的是一缕阳光,但展现给他们的却是一片蓝天!!!

35
 楼主| 发表于 2004-5-1 23:26:54 | 只看该作者

元旦环城赛

元旦全县组织元旦环城赛。我仗着自己在学校里跑过几年步,就出任了学校的长跑队副教练,主教练还是张老师。待了一个学期,有关张老师的传奇越听越多,据说以前张老师边做老师变做屠夫,每天杀猪宰羊挣钱供儿子上学。

其实这帮天天走十几里山路的孩子哪个不比我能跑?不过出任就出任吧,反正我是老师,还怕管不住你们?

先教孩子们呼吸、节奏,再说道五公里长跑的策略与体力分配,最后讲科学放松和跑前饮食。虽然我跑得不快,但是说起来还是头头是道的。

还有两个星期的时间,当然是狠抓训练了。其实不抓也行,以我这种水平的教练,两个星期能训出什么结果?多半是让他们改正一下呼吸和摆臂,掌握一下节奏而已。

有一天田生文跑回来问我:ersonName ProductID="张" w:st="on">张ersonName>老师,跑得时候我肚子痛怎么办?

你呀,就是太要强了,你开始跑慢点试试。我不是反复给你说,跑5公里开始别冲,没用,你要善于分配体力。

在跑步中,我渐渐发现,安顺邦这个孩子不错。

其实安顺邦是个痞子,而且大脑也有些问题,在班里同学给他起得外号是醉醉。开学时见到李南说:老师,我们一起揍他们吧。他指指旁边的小孩。

李南一听就怒了,屁大一点儿的小孩,你还揍这揍那的,说:我就不揍他们,我就要揍你。

没想到安顺邦还真上来要打李南,以李南的个头和劲,三下五除二就把安顺邦打到在地。其实安顺邦比我高,但是在李南面前他显然就不是对手。李南问他:服气不服气?

小孩还犟,不服气。

不服气没办法,只能再收拾,当天一直收拾到安顺邦服气为止。

嘴上是服气了,心里还是没服气。第二天安顺邦带了几个本村的小混混一起来找李南算账,结果几个小混混一看李南这个块头,当即就糗了,敬烟的敬烟,拍马屁的拍马屁,李南从那以后在学校的几个小混混中建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却是这里的孩子给我们上的第一课。初来的时候杨校长告诫我们说,我们这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不一样,你们得凶一些,必要的时候要揍。

我们不以为然,心想怎么可以对孩子体罚呢,毕竟是孩子啊。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很多这里的孩子都是打大的,缺少了武力震慑孩子可以上天去。农村家长评定一个老师的好坏也是这个老师凶不凶,对学生严不严。

这一切也都形成了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崇尚武力的风俗习惯。试想成吉思汗这样的英雄怎么可能孕育在清华那样含情脉脉的土壤里?

回家了父亲问我:你说你在那里揍孩子,别揍坏了,你看前两天报纸上又写一个老师把学生打坏了。

呵呵,老爸,怎么可能呢?我在那里好歹是文明的使者,不过不揍确实不行,那帮孩子就是打大的,你说他要是像咱们家一样我犯了错误只是批评我,我可能动手吗。而且嘛,我只打屁股。

不过安顺邦那次之后确实老实了,在我们几个面前再也没有捣乱过。这个孩子把自己体内多余的野蛮收敛了,剩下的品质还是很不错的。他对自己很负责,每次都争取跑第一,不像有几个孩子,盯得稍微松些就偷懒。他每一次进步了都很高兴地来找我:ersonName ProductID="张" w:st="on">张ersonName>老师,你教我的方法真管用。

有一天跑完步了孩子来找我谈心,说:ersonName ProductID="张" w:st="on">张ersonName>老师,我不想读书了。

为什么?你还有一年半就毕业了,上完初中不行吗?三个月来我经历了太多的孩子失学,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地看着他们失学。

没啥用,还有ersonName ProductID="李" w:st="on">李ersonName>老师老打我。

他说得ersonName ProductID="李" w:st="on">李ersonName>老师是他的班主任李兄业,一个很凶的女老师。说实在的,以她的学习水平,说得的确是实话。与其每天在学校里耗着,还不如去找些活干,早一年去学些技能:那打算干什么?

和我叔叔去学开车,他在西宁运输队。

你看,你应该这样想,你今天读书读了一半没读好就放弃了,明天你开车开一半开烦了怎么办?你再放弃掉?那你这辈子东干干西干干,到了老了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干成。古人有句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说一个人要走一百步路,走完九十步才算走了一半。你现在已经读了七年半的书了,还有一年半你放弃了算什么?哦,还因为老师打你你就放弃,你这个年龄,以后到社会上吃的亏多着呢,那你每次都放弃?我明天给老师说说去,让她注意些。你还是把初中念完再做打算吧。虽然我也觉得他去找些活干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以我的身份和经历我怎么也不会那样去说,能让他在学校里多待一分钟就多待一分钟。

孩子若有所思地走了。

但是第二天他还是想退学学车,又去找了李南谈心。李南也是一番劝导。这次这个孩子再也不打算退学了,他还是听他李南老师的话。

元旦环城赛是在县城举行的,全县的十多所中学都参加了比赛。杨校长、马主任都去了现场帮孩子们助威。巴燕乡参赛的成绩一直不错,因为巴燕乡的很多孩子每次要走十几里路去上学。他们虽然吃的不好,穿得不好,但是每一个还在学校里的孩子都有让人钦佩的韧劲儿。

算是湟源最大的体育赛事了,把半条主街都交通封锁,不过不存在堵车,因为车本来就少。不像那年我参加的北京国际马拉松,把北京城堵了整整5个小时,搞得民怨沸腾。据说下一届比赛换了地方,改到五环去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枪声响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跑,男生是五公里,女生是三公里,一时间人潮涌动,到颇有两分壮观的镜像。我们拿着孩子的衣服,缓缓走向终点。奖品已经准备好了。分为团体奖和个人奖。团体奖是奖杯,按照团体总分颁发,取前五名。个人奖男女各取前十五人。

巴燕的成绩不错,取得团体总分第二的好成绩。说实在的也没有办法拿第一,拿第一的湟源一中的参赛队员都是体育特招生,每天专门拿出半个小时专业训练。而巴燕中学只有这么一个草鸡教练。

巴燕的男生有三人入围前十五名,女生四人。他们捧着他们的奖品——一口锅,满脸的喜气,这些天来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还可以给家里添口锅回去。

但是安顺邦却一直情绪不佳,他恰好是第16名,这样和第200名的选手没什么区别,我叫他,他蹲在地上,反复就是一句话:老师,我要是再超过一人,再超过一人……

我不知道怎样安慰这个要强的孩子,过去拍拍他肩膀,说:走,我们吃饺子去,今天学校请客。

站起来吧,孩子,你以后的路还长,出生在这样偏远的小乡村里,就注定了你未来命运的坎坷与艰辛。
36
 楼主| 发表于 2004-5-8 18:47:10 | 只看该作者

停电的夜晚

停电夜晚的感受,只有一个字:冷。

其实三个人之中,我最没有资格说冷了,我不仅有在清华山野协会活动时的睡袋,盖

着厚厚的太空棉被子,还有从家里带来的电热毯。李南有一床被子和一个在当地买到电热毯

,而可怜的亿勇连电热毯都没有,只有一床被子。我特别惊奇为什么亿勇可以睡在那么单薄

的被子里直到天明,而且早晨起来并不觉得怎样的冷。亿勇说:“其实我们家那里冬天室内

的气温和现在咱们室内的气温差不多。”

亿勇是浙江人,比起我这个实实在在的北方人来说,反而更加耐寒。

但是当停电的夜晚来临的时候,我还是感觉到意外的寒冷,没有电热毯的晚上显得漫

长而又无助。

巴燕乡却三天两头的停电,最高的一次记录是停了整整三天。一旦停电,周围的小餐

馆也不开门了,给老师做饭的大灶也罢工了,只好我们三个人自己做饭吃。

其实停电最不爽的是我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这里的联通和移动的发射塔是用民用电

,而民用电又总出问题。有条河流经巴燕,就是黄河著名的分支——湟水。联通发射塔在河

的东岸,移动发射塔在河的西岸,我们和移动发射塔住在一边。我的手机是移动的,他们两

人是联通。我们可以根据手机的信号判断哪里停电了。如果他们两人的没信号了,那河东岸

八成停电了;如果是我的手机没信号了,那就是我们这里没电了。不过最麻烦的是我们的手

机都有信号,但是我们的屋子里没电,那准是学校停电了,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校长,在他

下班之前搞定电,不然我们又得过一个阴森恐怖的夜晚。

因为充电的电压不稳,我的超常待机时间的菲利普手机电池在一次充电之后再也没能

把手机驱动起来,而另一块电池的寿命也岌岌可危,以前能够十天不充电的电池,现在至多

只能坚持三天。同学劝我换一个吧,我说找死啊,这种折磨人的地方,换一个新手机半年后

也成废品了。

我和李南都带了笔记本过来,我们的支队总结,个人总结还有我的编程软件什么的都

在本本上,再加上我这个人还比较懒, 什么这个那个的书籍也都是下了一堆电子书。一旦

停电,就意味着我的本本不能再开了,电池撑死了维持三个小时,但是谁知道一停停几天呢

晚上实在无聊,李南和当地的老师凑到烛光下一起去打牌了,亿勇比较善于体察民情

,他大多数情况会在学生的宿舍里度过,和学生们谈心聊天之类的,或者也去校长办公室看

他们打牌。我呢,点起一根蜡烛,印着跳动的火苗,开始读书或者写信。

杜卡正在考研的冲刺阶段,我猜想我的信可以帮她走过这段最艰难最黑暗的日子,虽

然我远在西部,除了这根蜡烛的火光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帮助我看清眼前的字,但是我自信

自己的信可以帮助杜卡看清眼前的路。

在那段灯火昏暗的日子里,我读完了大学四年都比不上的人文书籍:《颜氏家训》、

《曾国藩》、《人性的优点弱点》、《韩非子》,现在我正在啃《资治通鉴》。

在西部的日子,人的心胸是宽广的,因为一个人每天都得面对辽阔的高原,面对世界屋脊的

一草一木,连这里的牛都失去了传统的温顺,变得悍性实足,人能不心胸宽广吗?

我们以前做饭的时候熬过一些猪油,放在玻璃瓶中,结果猪油的温度太高,把玻璃瓶

热炸了。猪油撒了一地,留下来的一些也充满了玻璃渣,所以没人再敢用它做饭。正好停电

的晚上用上了。我把剩下的猪油,小心翼翼地刮到一个我们吃完的罐头的铁盒里。然后里面

放上一些卷的很紧的卫生纸做灯心,一点就着了,火苗不太稳,和蜡烛的灯光没有办法比,

但是好歹算是废物利用了。

又停电了,我们对停电这件事情简直就是麻木加恐惧。学生们在停电的晚上也不上晚

自习。快到花季的孩子们,我觉得是停电好多人最幸福的时光,可以打闹,可以玩耍,好多

男孩子去了女生宿舍,和女孩子们一起联欢。

月光很好,大概是十五左右的月亮吧,反正我觉得宿舍里面不比外面亮多少。现在已

经养成了只有月色很好的时候才会关心农历日子的习惯。

整个世界一片祥和,只有学生宿舍和几个老师的房间闪着星星点点的烛光。老师们也

不用守晚自习了,都凑到一起打牌。这里最流行的是一种叫做“红桃四”的玩法,从3个人

10个人凑在一起都可以玩,这个要比麻将省事的多,非要凑够四个人不可。一般情况下要

把大小猫去掉,3最大,其次是2,顺着往下排,4最小,不过接到红桃4的人可以先出牌。打

法不拘一格,可以自己指定某张牌来找自己的伙伴,如果觉得自己牌好就一个人和其他所有

人单打独斗。出牌可以出一张、一对、三张四张相同的或者连着的三张以上的牌。反正最后

的判绝胜负的是谁先出完谁赢。为了刺激大家打牌积极性,一般会带点赌注,但是往往打一

个晚上最能赢钱的人也不会赢超过20元。就是这样一种游戏让这里的百姓度过了一个又一个

像今天这样的夜晚。

我很久没有在月色下散步了,以前都是陪着杜卡在东操散步的。来到这个小山村里,

虽然说这里的天空清澈,这里的月色明媚,但是因为太冷太荒的缘故,我很少在晚上出来。

不过今天不一样了,反正屋里屋外都是一个亮度,出来就出来吧。走着走着,到了学

生宿舍,索性进去吧。几个学生对我的突然来临感到很吃惊,他们腾出一个地方让我坐下。

孩子们点着一根蜡烛,但是没有声音,也没有人说话,我进去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若

有所思地看着烛火。我问姚久平在干什么,他说他在看烛火跳动。

孩子们显然对我的过去很感兴趣,问我的家乡在哪里,问我的高中初中是怎么读的,

问我来到这里之前在干什么,问我能在这里待多久……,我都一一做了回答。

但是一个孩子说他不想读书了,我问他上几年级,他说初三。那一刻我觉得身心疲惫

。我教的两个班已经走了五个孩子,还不知道以后还要走多少,前些天安顺邦来找我说他不

想读书了,我开导了一番。难道这里的孩子不想读书是一种普遍的思想?想想有可能,不读

书的孩子在家里过得不比这些读书的孩子差,再加上社会上还积压着那么多的毕业了没有就

业的大学生,怎么能不让这些家长和孩子有想法?

我说你读完初中吧,好歹最后半年了,放弃了太可惜,一个马拉松的比赛,你跑到最

后了你放弃了算什么?

说了两句勉励他们好好学习的话,我就出来了。

出来的时候我想,其实这些孩子,除去学习不好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很可贵的。

夜色依然凄美。

初三的教室里还闪烁着点点的烛火,想必是那些好学的孩子们不肯放弃这样的夜晚,

不像其他孩子蹲在宿舍里看烛火跳动。孩子们没有钱买蜡烛,就几个人凑一凑一起买一根蜡

烛,四个人凑在一张桌子上学习。每次我看到教室外面是无边无尽的黑暗而教室里有这些刻

苦学习的孩子的时候,我就会莫名地感动,虽然我自己也未曾荒废过这样的夜晚,但是他们

却是这个古老村庄的未来。

教室里面没有炉火,我在教室里守晚自习的时候知道,坐1个小时手就冻僵了,但是这

些孩子们学习了一天之后还要在这里再上晚自习,那得是怎样的意志和品质呢?

我们三个人是除了看门老大爷之外唯一常住在学校的人,其他老师在停电的时候都可

以回县城的家,但是我们三人共同的家还在千里万里之外的清华。所以我们对停电这件事情

非常的敏感。

有一天学校停电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买了一支电笔自己当起电工来。

学校停电一般都是小毛病,比如年久的螺丝松掉啦,保险丝烧断啦,之类的,反正大

毛病我也不敢修。最后一段时间我几乎成了学校的专职电工,一旦停电,而学校周围没有停

电,校长老师马上找到我,一起去找毛病。

爸爸听说了吓了一身冷汗,说你以后别动那个东西,万一出个三长两短怎么办。我说

好我知道了,我不动就行了。

但是不动不行,其实就是一点小毛病,会让我整个夜晚非常的寒冷和无聊。

突然想到,我们这里好歹算是农区的乡镇,那些牧区的百姓,那些山上的农民,每天

是不是不需要电了呢?
37
 楼主| 发表于 2004-5-10 09:57:14 | 只看该作者

酿了又酿的青稞酒

水利系张瑞廷 供稿 编辑 范贻潘 2004-4-26 16:22:17 (78)

许多的欢乐,留在你的帐篷

初恋的情深,撩动几次雪崩

少年的我,为何不懂心痛

募然回首,已是光阴如风

离乡的行囊,总是越来越重

滚滚的红尘,难掩你的笑容

青藏的阳光,日夜与我相拥

茫茫的雪域,何处寻觅你的影踪

高原红,美丽的高原红

煮了又煮的酥油茶

还是当年那样浓

高原红,梦里的高原红

酿了又酿的青稞酒

让我醉在不眠中

我说过,这样的高原歌曲,只有在青藏高原这样的土地上才可以孕育。因为每天这

里的人们都得面对高寒和缺氧,得用浓烈的青稞酒驱除深入骨髓的寒冷。

来之前,杜卡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喝酒啊,喝酒伤身体。”

傻孩子,到了人家的地盘上,怎么可能所有事情我说得算呢?

来青海的第一天,我就见识了浓烈的青稞酒。大学毕业的时候醉生梦死地喝了一阵

子,不过都只是啤酒。但是到了青藏高原上就不一样了。

县团委的王晓云书记显示了足够的主人风度,不停地自己或指挥手下的干将给我们

敬酒。青海人敬酒的风格别具一格,端着一个小盘子,小盘子中间放六个酒杯,要求客

人将六杯酒一起喝下去。一般是主人给客人敬酒,一圈全敬完,但是主任一杯也不喝。

完全没有在北京的觥酬交错的感觉和乒乒砰砰的干杯声,有的只有主人的劝酒声和客人

的推辞声。

其实只有一个王晓云书记到还应付过去,但是他的手下们全都上来我可就招架不了

了。每个人托个小盘子,盘子里面放了六杯酒。我们刚刚经过近一整天的火车奔波,虽

然是卧铺,但毕竟从西安的200米的海拔陡升到青海的2800米海拔。谁知道几杯酒下肚,

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呢?

所以那天借故上厕所,我溜掉了,直到酒快喝完了,我才回来。但是就算这样,在

我体内的酒精也足够让我晕乎的。

这就是青海了,每一寸土地都奔腾着烈性,每一个细胞里都渗透着酒香。

我开始对青海人没事了就喝酒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有些反感,但是随着寒冬的来临,我

也渐渐体会了为什么这里的百姓好酒了。

因为寒冷,那种深入骨髓的寒冷。我们居住的还是农区,百姓都有砖砌或者土坯的

房子,还都有取暖的炉子。但是到了占青海面积50%的牧区草原,住在里帐篷过冬的牧

民只能依靠酒的热量度过严寒的冬季了。

这种寒冷的感觉和每年一次又一次侵袭的冷空气不一样。在北京时,宿舍是很暖和

的,图书馆教室都是很暖和的,冷的也就是从宿舍到教室的一小段距离。但是在青海不

一样,屋外的温度是零下十七八度,屋里的温度也不过十度左右,而晚上睡觉的时候屋

里温度更低,基本上是六度,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感觉寒冷无时无刻不在侵袭着自

己。寒冷是一种近乎幽灵的东西,让我无处藏身。

驱除这样的幽灵,最有效的方式当然是喝酒了,一杯浓烈的青稞酒下肚,任你有千

般寒冷万般寒冷,也都被驱除掉了。

据说世界上白酒消费量最大的城市是莫斯科,第二的就是中国的西宁。

说句不太好意思的话,我来青海之前其实是没怎么喝过白酒的。我第一次喝白酒应

该是在初三,当时一个远房亲戚来我家拜年,拿了一瓶五粮液。爸爸说好酒啊,儿子你

也唱一口,下回你再喝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我就尝了一口,莫名的辣味呛的我半天

没喘过气。

第二次喝白酒是在云南,70度的高梁酒,往往是没喝两杯就醉倒了。而且因为自己没喝

过白酒的缘故,即使有人劝酒,也是推辞掉。

现在不一样了,白酒随时随地都在我的生活之中。几个老师工作了一天,累了,就

热情地冲我们哥几个打招呼:“ersonName ProductID="李" w:st="on">李ersonName>老师、ersonName ProductID="张" w:st="on">张ersonName>老师,一块去喝酒吧。”

和当地老乡、老师们增进感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他们喝酒了。当地老师的酒量真

大,两个老师什么小菜也没有,什么垫底的东西也没吃,两个人坐在一起,一会儿就可

以把酒喝完。

我们醉了酒,睡一觉醒来,还是头昏脑涨,浑身不舒服,但是当地老师醉了酒之后

,睡一觉醒来什么事情也没有。照样去上课,照样晚上继续喝酒。

有一次我在驶向西宁的公共汽车上,看到两个老乡拿着两袋袋装白酒,喝起来就像

我mm喝酸奶一样。

校篮球队获得冠军,杨校长都醉糊涂了,拉着我们三人硬要喝酒。其实他那阵子已

经神志不清,和我们三个与他女儿同辈的人称兄道弟。

“小周,你去再拿瓶酒。”

“周哥、周哥,别拿了,今天喝得挺多的了。”

周哥是小学巴燕小学老师,也是小卖部经理韩姐的丈夫。

“你们叫他周哥,我不叫,他是我的周弟,周弟,你过去,拿两瓶酒来。”杨校长

醉的不轻。

周哥不敢违抗上级指示,他是小学老师,行政上是归当地中学管辖的,杨校长当然

是他上级。更何况在杨校长的学校开小卖部,什么也都得有个分寸。

周哥把酒拿了过来,打开之后,喝。

我一看这个架势,三十六计逃为上,吓得找个借口溜走了,照这个样子下去,明天

连课都上不了了。

不过又觉得不够意气,我两个兄弟还在那里喝酒呢,不管他们,让他们先顶一会儿

,谁让我是支队长呢。你们俩顶不住了,还不得靠我,哼哼。

过了一会儿我又过去,一瓶白酒就剩下1/3了,我的两个兄弟也酒气熏天。这回不怕

,像我这么有智慧的人,还没有办法对付这点酒。

“杨校长啊,我们来这里,多谢您的关照,我们三个敬您啊。”我边说边往那个盘

子的六个酒杯中倒酒。这个年头,管他是不是校长呢,只要我们三个人少喝酒就是上策

杨校长稀里糊涂的:“好……好,你们三个……,这个……”他伸出大拇指,向上挑挑

“周哥啊,这个我们来了一个月了,生活上少不了麻烦您,您看,我这个还没给你

敬过酒呢。”

李南和亿勇也吆喝成一片,周哥没有办法,只好把酒喝了。

“宋老师啊……”

……

反正一点酒被我一会就给消灭了,还正在得意间,突然杨校长说:“小周,你……

你,再去拿……一瓶来。”

我的妈呀,还拿,还拿我就怎么也回不去了,别看现在校长醉成这样,还是有足够

实力把我们三个拼倒。算了算了,这回得我动真格的了。

周哥把酒拿来了,我一把抢了过来,说:“杨校长啊,这个不能喝了,明天还有课

呢,咱们睡觉吧,时间也不早了,来,我扶您。”

“我不累……”

话虽这么说,但是在我的搀扶下校长还是去他屋子睡觉了。走了校长,下面怎么都

好应付了。给还在喝酒的宋老实和司机陈师傅打了个招呼,我们三个就退出了酒场。

38
 楼主| 发表于 2004-5-10 09:57:30 | 只看该作者

11月初,清华校团委的郑浩君老师和赵莫辉老师来湟源看望我们这些远在异地漂泊

的孩子。湟源县的头头脑脑们也都来了,作为东道主他们摆了盛大的一桌筵席。筵席上

自然少不了喝酒。

郝强队长拉上我,给每个在座的领导们都敬酒,当然清华的老师除外,大家都是自

己人,没必要在这种场合窝里斗。当然我自己也喝了不少酒,这个没办法,你说县里的

领导来给我敬酒,我能不喝吗?其实县长当然不会来给我敬酒了,他撑死了是让大家一

起举杯。麻烦的就是县长手下的这帮人,一个二个都是搞基层工作出身,酒精沙场的人

,对付我们还不是小菜。

和他们喝酒,必须具有智慧和力量。智慧就是不能他敬的酒都喝,要能躲的就躲,能逃

的就逃,还要时不时地反击,想尽各种办法让他们多喝,他们多喝了我们就可以少喝。

力量就是实在躲不过就只能喝了,比如县长敬我的。

不过那天我确实喝得晕晕乎乎的,回到宿舍,连晚饭都没吃,一觉就睡到了。头特

别疼,每次喝完酒这样的感觉最让我不爽。

第二天5点就醒了,酒劲过去的早上总是特别清醒,并且睡不着觉。躺在床上,我想

,什么时候我可以不喝酒了呢?

但是随着天气的一天天变冷,我体内喝酒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这里的饮食习惯都

是和寒冷不无关系。喝酒算一例,这里的百姓特别爱吃羊肉,爱喝放了盐的茶,都是能

让身体发热的。

在青海待久了,饮食习惯也渐渐向当地人靠拢。北大去青海大通支教的一个女孩朱

思明,回到北京之后吃饭,服务员问:“您要什么茶。”

朱思明都没有经过大脑就问服务员:“是放盐的还是放糖的?”

我们几人一直在探讨喝酒究竟是让人的感觉神经麻痹感觉不到冷,还是真的发热。

后来我知道了,是真的发热。十二月份我的脚冻肿了,胖的和个蛤蟆一样,连球鞋

都塞不进去。晚上老师叫我们喝酒,我仅仅喝了一杯,一股温热的感觉从丹田直冲而上

而后周游全身。我的脚马上痒了起来,接着又疼。这是我用热水泡脚时才特有的感觉啊

以前我都是用锻炼驱除寒冷的,但是锻炼完了又是无边无尽的寒冷,现在好了,有

酒了。

不过一般情况下,还是不喝酒的,喝酒太伤身体。冷就冷点儿吧,熬一熬,回了家

,不就好了吗?何况现在又年轻,有什么了不起的。

离开巴燕的前一天,我却真的想喝醉了。2004年1月9日是星期五,我将在这一天带

完我这半年所有的课程,离开我生活了半年的青海,回到我朝思暮想的清华去。

1月8日老师们也难得轻松,没有回家的老师们都聚在校长办公室,几个老师杀鸡宰

羊。老师们都是农民出身,对于这种活计根本不在话下。一会儿,一桌丰盛的筵席摆好

了。

李南教的是副课,早在两天前就结课离开青海了,现在应该还在火车上逛荡。宿舍里就

剩下我和徐亿勇。

老师们很热情地邀请我们一起去吃,我们欣然而往。

教委办公室里放着腾格尔的音乐《蒙古人》,老师们随着音乐载歌载舞。青海人特

有的祝酒方式,右手托着一个盘子,盘子里放六杯酒,身体是躬下的,左手背在后面,

随着音乐很舒展地晃动身体,唱着祝酒歌,让远道的客人喝酒。只是我们以前喝酒的场

合都太正式,所以很少见到淳朴的特色。

老师们的手艺真不错,那天酒也变得格外醇香。

想到我明天就要离开这个让我成熟成长的地方,我不禁有些难受。半年的时间,我

学会了太多的东西。离开校园的时候,我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不知天高地厚。来到西

北的苦寒之地,经受着历练经受着磨砺,我自信自己比半年前成熟多了。

几个老师虽然醉了,说得话却让我感动至今:“从你们这批人身上,我们看到了真

正的清华精神,你们都是好样的。”

可是什么是清华精神我自己还不知道呢,也许它已经深入我的骨髓里吧,就像这里

的一草一木都给我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回忆。

“你们几个的一举一动我都看在心里,要是让我给你们学校汇报,我除了一个‘好

’字没有别的说的。”付老师是理科办公室主任,他的话很有分量。

那一天我真的想醉了,在《蒙古人》悠扬的音乐中,我端起酒杯,一个老师一个老

师地敬酒,和每个想和我ersonName ProductID="干杯的" w:st="on">干杯的ersonName>老师都干杯。

但是我终究没醉,我自己都很奇怪我的酒量怎么这么大,可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吧。

第二天上完最后一节课,我收拾了所有的东西,提着两个大箱子出发了。课堂上学

生们知道我要走,差点哭了,多亏我及时开了几个玩笑。

学校还在上课,我找到杨校长打了一个招呼,杨校长赶快把一些干粮塞给我,让我

路上吃。我没推辞,就拿上了。

走到校门口的时候,我发现所有没课的老师都在那里等我,给我送行,那一刻,我

不争气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编者后记

瑞廷离开了工作了半年的青海,我们的连载到今天也要告一段落了。在这近两个月

的时间里,我们和作者一起,感受着他在青海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一起被高原上的孩子

们坚韧刻苦的精神所感动,一起被志愿者们在艰苦环境中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又一

起为一个个辍学的孩子感到惋惜。一批志愿者回来了,又一批志愿者出发了。现在,在

我们的作者曾经站过的讲台上,一定又有新的一些人站在那里,继续带给孩子们新的知

识、新的观念。也许后者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今天的北京阴沉沉的,遥远的青

海却是晴空万里。让我们一起,为那些在艰苦的环境中刻苦学习的孩子们祝福,为那些

远离家乡,在遥远的高原上无私奉献过和奉献着的志愿者们祝福,祝愿他们能永远享受

这灿烂的阳光,因为他们站在比我们离太阳更近的地方。

39
发表于 2004-5-18 16:41:03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在陕西长大的,我很喜欢你的文章,尽管我现在在南方上班。但很多东西已经印在了我的生命里,所以我还是很关注西部。我觉得他们的思想还是跟不上商品经济的浪潮,也许真是别人说的,西北人重义轻利,这正是他们可爱的地方,也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zxd
40
发表于 2004-7-27 16:32:23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帖子,我也想尝试这种生活

[em04][em04]说说而已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