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古董 - 

hover领导进来

[复制链接] 73
回复
958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
发表于 2004-2-23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古董在2004-2-22 23:31:00的发言: 经济学对于管理学来说,最大的障碍,就是经济学只见模式与逻辑,而从不见“人”。企业战略来说,经济学它从来都是说:战略该怎么做?而从来不说:谁在做战略?我正是从这个意义来来说,我才说战略是敏锐、是洞察、是直觉,它是企业家的事情,而不是企业的事情。 战略对于企业家来说,它的真实活动就是“拍板”的一瞬间,无论前面有多少的分析、计划和理性,最后在企业家眼里就是个人的直觉行为。这就是经济学家眼里和管理学家眼里,所看到的不同的“战略”。 这本来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只要去做一回老板,或是多跟老板聊聊,就会知道这个真实的过程。现在的问题是,经济学家常常取代管理学家的位置,去指点很微观的企业个体,这种思想又蔓延到学习管理者的身上,误以为战略就是经济学家所描述的样子,其实是一种错误。

在我的战略视野里,经济学的成分并不是很大,大约20%左右吧,主要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公认的结论,比如边际的概念,规模效应,80/20等,我也不会用一些很复杂的模型。:( ~~~~~~~~~,不过最近在看宏观的东西,可以看得费劲,以前听清华的严雪刚说清华有个很好的宏观老师,推荐我听听,一直未偿愿。 大部分的企业家,如古董所说,喜欢拍脑袋,这个是事实,见过小老板无数,中国的大企业家我也接触过一些,大抵如此吧。 不过,我不会因为现实中企业家的忽视,而停止自己战略研究的步伐。每一个行业专家都令人尊敬,正如同我相信大部分中国的老板,如果条件许可,都喜欢听波特的说教。原因大概是每一个人都不喜欢在黑夜里盲行。 S-C-P,让我深深领会到如何去看待一个行业,让我沉迷。我鄙视教条者,而尊敬真正的思考者。波特和麦肯锡让我尊敬,古董也是,因为你们都有自己的声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23 10:52:39编辑过]
22
发表于 2004-2-23 10:5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双子塔在2004-2-21 0:21:00的发言:
另外,西蒙在他的论文里也充分肯定了直觉对决策的重要性,但他也指出决策直觉是来自经验,是已经简化了的理性思考的影子,甚至是一种反射(这不是他的原话,意思大概是这样)。如果你对模型已经很了解了,摆脱模型去思考战略问题就是另一个层次了。毕竟一种模型是局限于一个学科中的,而我们的思考可以天马行空,贯穿学科,贯穿时空。 再赘言一句,如果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觉得用理性思维去考虑战略问题是不可能的,这是怀疑论者的看法。古董兄,本人并无冒犯之意哦!毕竟我才刚开始在这里发言,还希望能和各位好好探讨。

呵呵,其实大家都爱说波特,但是比波特优秀的也不少,双子塔何不开贴介绍一下决策学派和西蒙,作为陪衬,我开贴介绍卡斯特和系统管理的发展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23 10:51:11编辑过]
23
 楼主| 发表于 2004-2-23 11:05: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以前在浏览经济学著作时,曾经非常的“气馁”-----因为经济学似乎把所有的管理问题,都说到了。他们不但说到了成本、效率、制度和激励,甚至于连注意力、满意度、信仰这类东西都说到了,而且说得非常精彩! 我曾经很“得意”的跟朋友说:你们知道为什么领导的秘书如此重要吗?因为按照经济学注意力的理论,每个人的注意力分配都是有限的,而秘书就是分配领导注意力的人,所以他们非常重要------在我“得意”的说这话时,我正陷在经济学迷人的境界里。我在想:假如我没有看到管理学的话,我肯定会将经济学误以为就是管理学。 但当我看到德鲁克后,我才发现原来管理学是另外一个天地。德鲁克说:医院不是为医生就业而设立的,而是为了病人而设立的-----这是很经典的管理学语言,经济学就不会这么去考虑问题。类似的语言,譬如“管理是一个组织器官”,仅此一句话,就把管理是什么、不是什么,说得透彻明了了。 看了德鲁克,同样认人“气馁”------因为他几乎把所有的管理问题都说到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流程化、扁平化、学习型组织等等一类的所谓新鲜理论,其实都是在德鲁克的管理基础平台上,所建设的形式各异的装修。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才是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之父。 很显然,经济学与管理学完全是在不同的语境下说话。双子塔兄认为“讨论战略决策这个问题的深层含义是:什么时候可以用直觉,如何降低我们直觉失误的可能或者减少直觉失误带来的损失”-----其实,这正是典型的经济学思维和语境。按照这样的思维,接下来会如同走入迷人的迷宫,并通过层层的剥竹笋的逻辑方法,最终得出战略与直觉之间的对应模型。 但管理学不会这么去思考问题,管理学深层次的追问是:究竟战略决策是面向组织、还是面向未来?是“什么”在支撑企业家做出决策?-------这才是管理学的语境。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那句经典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作为管理学就很容易理解,因为这是企业家个人执着和信念,但对于经济学来说,即无法理解这句话,也不会去关心和解释这句话。
24
发表于 2004-2-23 11:14:00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我的导师和我说过,做学术研究,要讲究规范化的语言,经济学更重要的功能是解释现实,而不是预测。而管理学不同,管理学只看重效果,所以管理学的学院派和经验派(德鲁克)是有分歧的,学院派经济学成份浓点,实践派更愿意从现实出发,当然,经验派也有缺陷,成功往往不能复制,有时候成功只是企业家的一次性体验,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说到战略管理,确实,偏重学院派,mingzberg是一个特例。呵呵
25
发表于 2004-2-23 15:1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古董在2004-2-22 23:31:00的发言: 经济学对于管理学来说,最大的障碍,就是经济学只见模式与逻辑,而从不见“人”。企业战略来说,经济学它从来都是说:战略该怎么做?而从来不说:谁在做战略?我正是从这个意义来来说,我才说战略是敏锐、是洞察、是直觉,它是企业家的事情,而不是企业的事情。 战略对于企业家来说,它的真实活动就是“拍板”的一瞬间,无论前面有多少的分析、计划和理性,最后在企业家眼里就是个人的直觉行为。这就是经济学家眼里和管理学家眼里,所看到的不同的“战略”。 这本来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只要去做一回老板,或是多跟老板聊聊,就会知道这个真实的过程。现在的问题是,经济学家常常取代管理学家的位置,去指点很微观的企业个体,这种思想又蔓延到学习管理者的身上,误以为战略就是经济学家所描述的样子,其实是一种错误。
还是前辈!!!!!!!!!!老将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哦!!!!哦!!同意!!!!!(这是我在摇旗呐喊的声音) 个人观点跟经验,什么对我有用我就用什么,我会把市场营销学到的用到人事管理上,会把SWOT跟市场营销放到一起去解行政管理的问题。我觉得各种工具之所以有人把它作为工具,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最起码如果你知道这个分析的方法,就该成为自己的一种思维习惯或者是思路叫思维方式也OK了,总之呢我的经验就是,这样,觉得那个不该是别人的,你说是他最先找出这种解决的规律来,我都同意,但是如果变成了我的一种生活工作的思维方式,那么就是我的了。不管是经济学也好还是管理学也好,还是什么学派也好,人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是人来做的。数据处理的东西毕竟也是人去做的那个处理系统,所以做的那个人性就表现在其中。 我是自己给企业主打工,那又跟别人有联合的做,理论最好不要研究的太透彻太深刻,当然学术研究除外,因为我有认识过这样的一个文化比较低,但是做起来的女老板,她跟我讲,当时她有咨询过一个比较有名气的管理顾问,当然不是在全国有名的了,问她如果再扩大规模怎样,结果,那个专家帮她做了全方位的分析,告诉她,如果她进去了,那么一定会死的很残。而且她又问了好几个专门研究这些的人跟市场策划的高手(当然也不是在全国的了,但是是有策划经验,给X著名的企业搞过的,因为很熟)她那个时候只是个印名片的小店。结果怎样呢,她根本没听就是按照自己想的去做了。现在她做起来了,而且她为自己的市场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空间,小的因为资本跟信誉跟本进不来,大的根本看不上。她在继续发展。这是她亲口告诉我的,她对我说:其实有时候人不要研究的太深了,什么都明白了,你就越是前怕狼后怕虎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就都出来了,我就是只管往前冲,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否则什么都别想做。当然这只是一个比较片面的例子了。也不是就代表战略或者老板们所有的看法。我只是觉得所有理论的工具也罢,知识也罢,原是给人用的,你得让他变成属于你思维的一个部分才好。一直认为有工作经验的人再学MBA,不是为了进学堂受再教育,而是告诉他们,还有很多方法跟思维方式,是可以用于工作中的,而这些有些可能是经验已经得到的,有些则是还没有经验或者没有意识到的。那不知道的那些如果知道了,就好象是给人注射了免疫抗体一样的,那么你就在出现同样的病症的时候比没有注射过的人要具有抵抗力。我喜欢战略管理跟人事管理相结合着用当然经济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上管理经济学的课,最强烈的感觉就是这门课能够再给我一条思维的逻辑分析方法,不过我是大头虾,那些计算公式一个没记住。 我还现在才刚刚开始学,所以呢,对管理可以说是一知半解,一定有意识错误或者理解浅薄的地方。不好意思讲的太多,太罗嗦了。
26
发表于 2004-2-23 15:21:00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句,因为我这几天都比较兴奋!!!!!哈哈哈哈哈哈!!!!!
27
发表于 2004-2-23 18:4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nechun在2004-2-23 15:21:00的发言:
补充一句,因为我这几天都比较兴奋!!!!!哈哈哈哈哈哈!!!!!

呵呵,janechun生意兴隆哦,祝贺!
28
发表于 2004-2-23 18:5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nechun在2004-2-23 15:16:00的发言:
还是前辈!!!!!!!!!!老将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哦!!!!哦!!同意!!!!!(这是我在摇旗呐喊的声音) 个人观点跟经验,什么对我有用我就用什么,我会把市场营销学到的用到人事管理上,会把SWOT跟市场营销放到一起去解行政管理的问题。我觉得各种工具之所以有人把它作为工具,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最起码如果你知道这个分析的方法,就该成为自己的一种思维习惯或者是思路叫思维方式也OK了,总之呢我的经验就是,这样,觉得那个不该是别人的,你说是他最先找出这种解决的规律来,我都同意,但是如果变成了我的一种生活工作的思维方式,那么就是我的了。不管是经济学也好还是管理学也好,还是什么学派也好,人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是人来做的。数据处理的东西毕竟也是人去做的那个处理系统,所以做的那个人性就表现在其中。 我是自己给企业主打工,那又跟别人有联合的做,理论最好不要研究的太透彻太深刻,当然学术研究除外,因为我有认识过这样的一个文化比较低,但是做起来的女老板,她跟我讲,当时她有咨询过一个比较有名气的管理顾问,当然不是在全国有名的了,问她如果再扩大规模怎样,结果,那个专家帮她做了全方位的分析,告诉她,如果她进去了,那么一定会死的很残。而且她又问了好几个专门研究这些的人跟市场策划的高手(当然也不是在全国的了,但是是有策划经验,给X著名的企业搞过的,因为很熟)她那个时候只是个印名片的小店。结果怎样呢,她根本没听就是按照自己想的去做了。现在她做起来了,而且她为自己的市场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空间,小的因为资本跟信誉跟本进不来,大的根本看不上。她在继续发展。这是她亲口告诉我的,她对我说:其实有时候人不要研究的太深了,什么都明白了,你就越是前怕狼后怕虎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就都出来了,我就是只管往前冲,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否则什么都别想做。当然这只是一个比较片面的例子了。也不是就代表战略或者老板们所有的看法。我只是觉得所有理论的工具也罢,知识也罢,原是给人用的,你得让他变成属于你思维的一个部分才好。一直认为有工作经验的人再学MBA,不是为了进学堂受再教育,而是告诉他们,还有很多方法跟思维方式,是可以用于工作中的,而这些有些可能是经验已经得到的,有些则是还没有经验或者没有意识到的。那不知道的那些如果知道了,就好象是给人注射了免疫抗体一样的,那么你就在出现同样的病症的时候比没有注射过的人要具有抵抗力。我喜欢战略管理跟人事管理相结合着用当然经济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上管理经济学的课,最强烈的感觉就是这门课能够再给我一条思维的逻辑分析方法,不过我是大头虾,那些计算公式一个没记住。 我还现在才刚刚开始学,所以呢,对管理可以说是一知半解,一定有意识错误或者理解浅薄的地方。不好意思讲的太多,太罗嗦了。

晕,原来战略还可以这么的学?看来我该跟进时代了
29
发表于 2004-2-23 23:43:00 | 只看该作者
我属于学院派的代表,难免会钻学术上的牛角尖,而且我真正学习管理时间并不长,学识还是很有限的,喜欢古董大哥的批评,呵呵。。


在没有接触制度经济学以前,我对德鲁克很是尊敬(当然,现在还是认为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预测家)。从实务,从管理自己的人生的目的出发,德鲁克的书很有指导性。。。(未完)


刚写了半个多小时今天听调研报告会的心得,一不小心弄没了,555555,好伤心啊!!今天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写了。。


不过,还是很高兴有这么些朋友在认真地讨论:)
30
 楼主| 发表于 2004-2-24 10:46:00 | 只看该作者
TO 双子塔:我真是被“冤枉”得好苦啊~~~~我哪里有一个字是在“批评”啊?呵呵。其实我的理论修养很不好,常常会犯常识性错误,所以只能去多读点书。 TO janechun: 呵呵,不会吧?这等“哈哈哈哈哈哈!!!!!”的大笑,当心下把笑掉了呀,呵呵。假如你是男的,我一定会说:你是否做梦娶了个美女的媳妇啊?哈哈哈!我不管下把了,也大笑。 TO hover :“晕,原来战略还可以这么的学?看来我该跟进时代了”~~~~呵呵,兄弟,这个世界变化快啊,跟着美女走,没错的(呵呵,这马屁好象拍得也太直观了点)。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