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编辑一 - 

[读书评论] [连载]栖息谷老家人蔡根原创培训书籍《攻略》

[复制链接] 91
回复
2104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1
 楼主| 发表于 2010-8-17 10:36:50 | 只看该作者
 

WAYS TO WIN8需求分析不简单

说来容易做来难

先来看一个案例:

某知名制药企业起步时只有七八个人加三五条枪,但老总非常善于把握机会,且工作踏实努力,几年后企业就小有规模,再通过扩张和收购,成为省内的著名企业和纳税大户。

但市场压力接踵而至,由于企业产品集中在低端而原材料成本一直在上涨,平时一直关注生产和技术的老总决定开始向整体管理要效益,在参观了国内领先同行后,老总决定首先进行管理干部的素质提升训练,并将此培训任务交给了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工作的小王。

小王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经验不足,想起母校有经济管理学院,于是就打电话给学院的老师,经介绍认识了经管学院的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赵">赵ersonName>教授,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赵">赵ersonName>教授同意去这个城市帮他们做这个为期2天的培训项目,并就学习内容、学习对象和具体日期与小王进行了简单的磋商。

老总对这个培训十分关心,亲自过问了小王的工作,并建议在内容上增加现在流行的平衡计分卡,于是一个为期2天的培训项目就此形成。

相信您对这样的案例并不陌生,事实上我们很多企业的培训工作就是这样展开的。

这就像20世纪60年代,美国企业的培训活动基本还处于“拍脑袋”阶段的情形,水平高的“拍脑袋”会从直觉的角度考虑培训工作是否关注于企业竞争优势,水平低的“拍脑袋”只在意当下的感觉,不管怎么拍都和企业能从容地面对未来竞争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麦格希与赛耶(WMeGehee and PWThayer)等学者开始意识到这样做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企业需要一个系统将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等诸多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1961年,他们出版了合著的《企业与工业中的培训》一书,强调从组织、任务和人员三个角度将企业的培训工作加以系统化与合理化。

20世纪70年代正是人力资源开发蓬勃发展的时期,学者戈德斯坦(ILGoldstein)于1974出版了《培训:计划发展与评估》一书(1986年改版为《组织中的培训:需要评估、发展与评价》),他继承了上述两位学者的体系,并将社会系统这个因素融入到企业培训系统建立中来,扩大了企业培训系统如何合理化的思路与视野,其逻辑思路可以用图8-1总结。

资料来源:雷蒙得·A诺伊著:《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刘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笔者略有改动)

我们将其转化为具体工作的模式,就形成以下的图示。

戈德斯坦教授的卓识远见和理论模式至今仍是培训需求调研领域最权威的指导,可惜的是教授的模型要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可操作性并不强,究其原因是这个解决方案的核心,即组织分析(organizational analysis)、任务分析(task analysis)与人员分析(person analysis)在操作层面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准要求可以说太高了。

项目意义

组织分析fficeffice" />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根据公司经营战略判断组织中哪些模块及人员需要培训,保证培训计划符合公司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

任务分析 

Task Analysis

发现岗位的重要任务,及与其对应的态度、知识、技能要求 

人员分析 

Person Analysis

鉴别培训因素与非培训因素的影响,即着眼于确定“培训是正确的解决方案”

项目问题

组织分析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大多数中小企业并没有清晰的战略,尤其是稳定的中长期战略,或者明确的经营计划

任务分析 

Task Analysis

先抛开很多企业没有清晰的岗位描述,即使有整个过程也非常耗时费力,况且所需要收集的数据往往收集不到

人员分析 

Person Analysis

这需要有完整的绩效管理提供基础性数据以判断绩效问题的根源,而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极难提供分析所需要的数据 

戈德斯坦教授的模式虽然全面却过于理想,而美国培训专家汤姆·戈特(Tom Goad)的模式则十分简洁。他认为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工作,最终都是为了绩效的改善,而培训工作隶属于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所以培训工作的核心同样在于提升绩效。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戈特">戈特ersonName>先生说:“培训的职能是促进学习。它通过精心的安排来帮助个人发现、确认并获得某些重要能力,以使他们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培训人才八步法》,美国管理协会斯米克管理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另一印度资深的培训专家克里斯汉·泰姆尼(Krishan KTaimni)(著名培训书籍《培训培训者》的作者)与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戈特">戈特ersonName>先生的观点一致,他认为:“广义上,培训可以理解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中心环节。狭义上讲,培训即为提高人们实际工作能力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介入行为。培训即帮助人们学习。”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戈特">戈特ersonName>教授对培训需求的定义很简单,即:培训需求=理想状态-现实状态,他提出了以下的模型。

由于大多数企业的培训资源有限,将资源集中在“绩效改善”这个主题上往往具有现实的意义。可这个模式也存在逻辑问题和明显的缺陷。首先,他假设了绩效出现问题完全是因为员工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出了问题,可现实中影响绩效的因素很多。其次,他假设了员工经过培训就可以学以致用,进而转化为企业效益,但事实上这个是不现实的,就像乔·哈里斯(Joe Harries)的研究发现:影响绩效最常见的问题不是缺乏知识与技能,而拉姆勒(GRummler)教授更是强调“仅靠培训几乎从未解决过问题”。同时,虽然培训工作主要是为了绩效改善,但我们不能完全忽略掉其他应该开展的工作。

第三种解决方案是根据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来分析培训需求。首先,我们需要将组织中对某一工作表现优异与表现平平的个体进行胜任特征(Competency)分析,分析要素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和计数的数据,以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McClelland1973),综合这些特征就成为了该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各种胜任特征如同冰山,露出来的部分仅代表表层的特征,如技能、知识、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等,这些能够感知到但难以以此预测或决定能否有卓越的表现,处在冰山下面部分的深层胜任特征,如动机和特质才决定人们的行为表现。

就好像一个女孩子要找男朋友,身高、长相、学历、专业、当下收入和职业状况等都是理所当然需要考虑的,但也都是显而易见,但这个女孩希望她的男朋友是个善良、顾家和孝顺的人,这些因素就很难一眼明了,也很难通过问答的方式确认,还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与逻辑的分析,再比如你要预测他将来有没有出息,或许要留心地看他是不是热爱学习,经常去参加各种培训。老祖宗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可见“知面”容易,但要了解隔着肚皮的心,真不是个容易的事。

胜任力模型也是强调培训的“岗位绩效导向”,透过建立关键职位员工的任职资格等级体系,明确各类员工的优秀工作标准,进而通过分析优秀工作标准与员工实际工作能力的差异来设计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该模式存在的缺陷是它依旧不能满足组织战略性培训需求,更麻烦的问题是建立胜任特征需要相当专业的访谈技术和后期分析处理技巧,且耗时、费力、成本高,对于处于动荡中的中小企业和基础管理不完善的企业来说,如果没有外力的帮助,可能暂时是看上去很美的水中花。 

简 要 回 顾 

1全面的需求调研模式要考虑分三层逐步分析,对中小企业来说过于复杂。

2简单的需求调研模式只考虑绩效提升的因素,又显得过于简单。

52
发表于 2010-8-17 20:33:07 | 只看该作者

牛鼻的好书,要是能下载就好了!

53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09:34:0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军队的方式

军队有着非常稳定的训练机制与训练传统,其训练需求分析的逻辑,完全按照“仗要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逻辑展开。这是军事训练的基本规律,也是战争对军事训练的基本要求。“因战而练”、“教戒为先”是古往今来的治训精要,历史的经验与惨痛的代价一次次证明了“越是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越应防止军事训练与战争需要脱节”的真理。

军队有着常年的训练传统和实践积累,在训练的需求分析方面更注重前瞻性和进攻性,其一些具体的方法对于中小企业对抗竞争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在没有实际战争的情况下,通常采取以下4种方法确定需求。

1“反觇式”模式。

所谓“反觇”就是回头观察,好好反省。在战争结束之后,对战争的过程、结果和事件与部队的训练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进行认真的思考,综合的分析。还有什么比实际的战争更权威有效、清楚明白地检验军事训练的成果呢?只有找到差距和问题,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才能保住性命,保护国家。

比如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军深刻反思了这场战争之所以失败的教训,陆军主管训练的副参谋长保罗·戈尔曼将军(Paul Gorman)对训练的指导思想、具体方法手段及保障极致等进行了全面改革,有效地提高了美国陆军训练水平和素质。海湾战争以后,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对战争中运用信息系统进行精确打击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总结,提出了脱离接触、间接打击的“非接触性作战”理论,并直接纳入训练内容体系进行实际训练,在之后的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反觇”是最容易被企业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迅速改善绩效的一种模式。我们以某重型机械公司为例,培训需求调研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过往参与竞标中失败的例子汇总起来,通过职能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联合分析,探讨导致失败的各种原因与人员素质能力方面的内在联系,找到人员需要增长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决定如何配置相关的培训项目。

2“借鉴式”模式。

所谓“借鉴式”模式,就是参考其他地方战事,分析其中原因,进而思考如何改进自身的方式来确定军事训练的核心重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多战争,如以黎战争、英阿马岛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高技术战争,一旦发生了战争我们就可以看到各国的军事观察员在硝烟还未散尽时就云集战场,竭力收集各种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找到自身应该改善的部分,进而指导训练工作的开展。

这种模式在企业中也可以找到其运用的实例,如银行业、电信业、宾馆酒店和餐饮行业等,可以将优秀竞争对手的现场服务录制下来,或实地尝试其产品与服务,对比分析本企业的现状,找到其优点和自身的不足,针对性地开展相关训练项目以提升员工的战斗能力。另一个常见的模式是标杆性参观考查,如一些培训机构组织生产制造企业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赴日本实地参观考查丰田汽车等著名企业的生产现场,配合随团的指导老师进行讲解,安排学员与受访企业相关资深管理人员交流沟通,分享经验,答疑解惑,以帮助学员不仅有直观的认识,更洞察其背后的原理,再对比本企业的现状来发现存在的差距,寻找改善的路径。

3“探究式”模式。

所谓“探究式”模式,就是加强理论研究的深度以及做科学的预测,努力穷尽在各种情况下军队应该如何应对的方案,进而指导日常训练的展开。

美国军队在这方面的成绩可谓全世界的楷模。美军向来擅长于从针对不同假想敌采取不同打击策略的角度,提出了新环境下,借助武器的更新换代,实施新的作战样式和作战方法,创造了“非接触作战”、“非线式作战”、“非对称作战”、“行动中心战” 等一系列新的模式,并适时将其纳入训练科目之中,我们可以从海湾战争等美国的诸多军事行动中看到这些研究在实际中取得了不错的收效。

很多优秀的企业也经常采用这样的方式开展培训工作,以客户服务人员的“顾客抱怨处理”能力培训为例,我们可以假想在各种情况下顾客出现投诉与抱怨的情景,并针对各类情景进行应对方案的设计,然后将解决方案变成培训项目。对销售人员的培训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模式,即假设出顾客拒绝购买的各种理由,针对性设计应变方法和应答的话术,并将此转换为情景模拟的培训项目。这种类型的培训模式,既适用于当下的绩效改善,也适用于当一个企业进入新的市场时,为更好地执行扩张计划而前瞻性地开展相关技能提升活动。

4“实践式”模式。

所谓“实践式”模式,就是将设想的制胜手法进行现实的模拟演练,并找出差异,迅速调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将领古德里安为了研究、探讨机械化战争形态、样式以及机械化部队的作战编组、运用方式、空地协同方式等,利用帆布制作的模型坦克,进行一系列的模拟实验和战术演练,由此形成了以坦克为主的机械化集群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先进战术,带来了一场军事变革。

久无战争,军队就开展军事演习以检验军事训练的有效性,出现了恐怖分子猖獗的现象,军队就针对性地设计训练方案,并通过联合军事演习来寻找问题,这些方法可以追溯到唐太宗在和平太久的年代用狩猎的方式演练军队的典故。

这种模式具有强烈的前瞻性特点,往往与企业重大变革、战略转型、针对性营销活动等关系密切,假如您的企业准备扩张到海外某市场,在进入该市场前必须对如何参与该市场的竞争做出细致的分析与安排,这其中就涉及派出队伍需要接受相关培训以更好地将整个计划执行到位的问题。或者某个局域市场出现了强硬的竞争对手,企业可以设计一个针对性打击模式,在企业中训练一支“特种部队”将其歼灭,这种方法也是军人出身的企业家惯常的市场手段之一。我们在前面多次讲过的企业在兼并收购竞争对手的时候,需要前瞻性的考虑,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

军队的这四种需求调研模式完全以“现实的对抗”为中心,这值得我们的企业尤其是每天在残酷搏杀中的中小企业好好借鉴,尤其是一些具体的做法非常有实用价值,但军队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像一个超级企业一样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有着悠久的训练历史,这些方法对培训部门的专业度以及培训部门与职能部门的配合度均要求很高,而且上诉方法也不能涵盖企业培训需求的各个层面。fficeffice" /> 

简 要 回 顾 

1军队的培训需求分析十分强调前瞻性和实战性。

2军队的一些具体方法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54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09:39:42 | 只看该作者
 

五步成诗法

让我们回到商业企业的主题上来。

我们注意到,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培训需求分析所要达成的结果,是决定组织需要开展哪些课程,为什么要开展这些培训项目,然后再需要考虑花多少时间、多少钱、谁来讲、谁参加和用什么培训方法等操作性事宜,所以我们从这个问题开始入手。

根据企业运营的实际需要,现实中企业可能需要开展的培训课程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类别。

1“战略需要类”课程。

“战略需要类”课程主要关注在组织战略性举措上,以前瞻性的角度考量培训职能需要肩负的责任。比如:在未来的1~3年内,公司有没有上市、重组、收购的设想?有没有裁员或迅速扩张计划?其关注点在“组织的变革”上,实际上是对组织现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一种检阅,突出培训“面对未来”的特性。

如果企业计划在海外上市,就必须遵守目标上市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案与掌握其整个过程的要点与规则,乃至其对公司主要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学历要求和资质要求,这些要求就必然是培训需求要考虑的内容。举例说明,加入某电信部门准备在未来的1年内上ffice:smarttags" />3G的项目来参与竞争,某纺织企业准备将纳米技术应用到纺织产品上,关于3G和纳米技术的知识普及和由此引发的相关技能就一定是企业培训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而如果企业准备进入新的市场,就必然需要了解目标市场人文特点,或企业准备兼并其他机构,变革管理与压力管理就是高管层和员工需要面临的挑战。

探寻战略需要类的课程需求最主要的方法是与公司的高层做细致的沟通,结合公司的经营目标与中长期规划,辅助以查阅公司的会议记录以及对既往关键事件的回顾。

人力资源部门在这个工作中也别忘了,在分析战略需要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公司是希望培训职能在未来发展中起到更显著的作用还是相反?进而决定了公司的培训重点、频率、覆盖面和方式,以及在培训时机选择和经费的投入。

2“员工发展类”课程。

这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公司的相关管理措施,有目的地提升员工的某个方面的意识和素质,调节员工的状态,以更好地为企业目标服务。我们以南方某房地产集团公司的案例来做解析:

HJ公司是一家中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中高端产品为主打,企业效益一直不错,然而房地产市场竞争态势日益激烈,企业高层与财务部门经过细致的研讨后发现,企业的相关运营成本比较竞争对手来说明显偏高,在不减少员工薪酬和福利的前提下,加强成本意识和节约意识,配合相关制度性措施,有效地解决问题,况且,长远来看这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只制定相关措施不实施员工培训,一方面不利于大家正确理解公司的举措,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大家快速地将新的措施转换为实际的行动。

于是,人力资源部门开发了相关的系列培训课程,既包含竞争意识、成本意识和危机意识等理念说明,也包含成本节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切实地在工作中节约成本的具体方法,将其录制成光盘,在员工上下班的班车、公司内部网站上循环地播放,该公司员工反应:“听了一个月大家都能背下来了!”

一个多月后,公司出台相关举措,并在试行的前三个月逐步提高成本节约的要求标准,最终新政策得到了顺利地执行。

我们再举一个联邦快递公司的培训案例来说明:

联邦快递公司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场景——受训员工被要求递送一件客人急需的物品,途中目睹了一场“车祸”。是先去送物品,还是先把受伤者送往医院?如果简单地选择了前者而置受伤者不顾,你可能会“不及格”甚至“下课”。如果你妥善处理了受伤者,又想出了办法把物品及时送到客户手中,你就可能得“满分”。

联邦快递公司透过这样的培训项目不仅提升了员工的业务熟悉度,更主要的是告诉员工公司为顾客提供的不仅仅是将委托的物品按时送到,更是“人性化的服务”,而这正是联邦快递在白热化的行业竞争中业绩骄人的王牌!

探寻这类需求的方法还是与企业高层的沟通和对企业发展规划的理解为主,辅以对公司各项文件的阅读和小组讨论,培训中心的主观能动性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回到前面章节所讨论的企业战略问题,我们也可以将这类需求变成相对静态的需求,比如:

1)如果公司的竞争方式是以价格优势取胜,那么成本意识和节约意识就可能是永恒的主题;

2)如果公司的竞争方式是以服务优异取胜,那么顾客为尊和主动细致就可能是永恒的主题;

3)如果公司的竞争方式是以技术领先取胜,那么不畏艰难和创新意识就可能是永恒的主题;

4)如果公司的竞争方式是以资源垄断取胜,那么危机意识和拥抱变革就可能是永恒的主题。

以上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您根据企业现实与领导人意志来决定,我们不必担心不断重复这样的宣传会让员工觉得烦,甚至抱怨,其实烦过了也就习惯了,潜移默化是需要这样的过程的,我们真正要担心是做了这样的宣导,领导集体却不能做表率,那才是真的麻烦大了。
55
发表于 2010-8-18 17:16:3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几乎每页都看,

楼主的观点很新颖,也很现实,

赞同,!

期待更新,如果出书,定买一本!

56
发表于 2010-8-22 22:47:41 | 只看该作者
是的,如果出书也一定买一本,现在也一直在想员工培训的事
5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09:52:33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henshi2005在2010-8-18 17:16:36的发言:

这个帖子几乎每页都看,

楼主的观点很新颖,也很现实,

赞同,!

期待更新,如果出书,定买一本!

书籍已经出版了。书店里就有的卖。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09:55:51 | 只看该作者
 

3“绩效差距类”课程。

绩效差距是什么?比如:某超市在某商品缺货时,应该在24小时内及时将货物补充上架,以免影响到销售业绩和货架的观瞻,但实际却需要36小时,这就是差距。或者你是某空调厂商的客服经理,经常收到客户因对安装人员售后服务到达的及时性、服务态度和安装技术不满而产生投诉,这就是差距。产生绩效差距的原因可能错综复杂,超市补货不及时有可能是因为运力不足而不是员工能力,而空调安装投诉过高有可能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出了问题,而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可能是主管模式和薪酬水平,也可以混杂了工作技能有待提高在里面。

即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企业战略没有大的变化,组织仍然是一个活跃的有机体,比如为了提升效率而采用了无纸化办公系统或电算化财务系统,而雇员中有一些老员工不善于使用电脑,这时候人力资源部门就需要考虑是换掉这些员工还是培训这些员工?

这类需求有可能因为战略而产生,但主要是从整体运营信息中去找,在过往运营记录中查看是否存在事故发生率或顾客投诉率过高、员工流失率过大、病假和事假特别多等异常现象,然后再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中有哪些是全部或部分因为员工技能不足而导致的,再确定是否要通过培训这个方式来解决或辅助解决。

在需求分析中鉴别出来的绩效或能力方面的差距有时候是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进行干预,但培训和开发不可能是弥补所有差距的最佳选择。弥补差距的方法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存在,除了培训与开发的原因,还会有制度、工作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原因,或者消费者与顾客方面的原因等,因此找到绩效差距并不是难事,分析其中哪些是培训与开发应该介入的则非常困难。

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晓彤">张晓彤ersonName>女士以“培训专员”职位为例说明了工作职责、任务要求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如表8-3所示。fficeffice" /> 

8-3工作职责、任务与能力关系示意

 主要工作职责主要任务可能涉及的能力

负责培训方案的设计

组织培训需求调查 

选择受训人员 

制定培训计划

如何设计企业的培训体系 

如何进行培训需求调查 

如何制定计划

负责培训实施及相关

培训行政基础工作

确定培训讲师与场地 

培训讲师服务 

负责培训资料、教材管理、教学设备、仪器的保管  

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

时间管理 

如何进行培训评估 

谈判能力

负责新员工培训负责教材开发 

负责授课如何进行授课 

演讲能力

职业生涯发展方案的 

设计与实施

组织职业生涯辅导会议 

进行能力调查,评估员工能力和特长

有效的员工沟通

 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会议管理 

管理知识

接下来我们对可能涉及的能力进行5分制的相对重要性分析(5分为相对最重要,1分为相对不重要)(见表8-4)。 

8-4工作能力相对重要性打分 

可能涉及的能力重 要 性可能涉及的能力重 要 性

如何设计企业的培训体系5如何进行授课5

如何进行培训需求调查5演讲能力5

如何制定计划3有效的员工沟通4

时间管理3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4

如何进行培训评估5会议管理3

谈判能力3管理知识3

然后把其中打5分的项目列出来,即找到重要技能项目,对比分析其实际的状况(见表8-5)。 

8-5工作能力差距评估 

可能涉及的能力重 要 性实际掌握的程度差 

如何设计企业的培训体系

5

3

2

如何进行培训需求调查

5

5

0

如何进行培训评估

5

2

3

如何进行授课

5

5

0

演讲能力

5

4

1

其中的差值部分,就是该员工的培训需求,差值越大的项目,就是越应该优先开展培训的项目。但问题是如何对重要性进行判定,又如何对实际掌握程度进行判定?

戈德斯坦教授建议的方法是采取职务分析专家的方式以确保其准确性,可惜我们大多数企业都不可能做得到,所以只能依赖培训职能人员与员工的上级主管共同分析的方式来确定,如果是通用的技能,则以培训职能人士的判断为主,如果是专业的技能,则以其直接主管的判断为主。

比较而言,判断重要性的难度小于判断其实际掌握程度的难度,或者说岗位技能的重要性是比较固定的,而实际掌握程度则千差百异,判断中应尽量以其行为和可收集到的绩效数据(如:顾客投诉率)为主,主观判断为辅,由于在其中难免加入了主观的判断,所以我们需要在实际过程中检验这个判断是否准确。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09:56:42 | 只看该作者
 

4“法律遵从类”课程。

这类课程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如果企业不开展就将影响到企业的安全,所以应该作为组织需求加以考量。前面所提到的假如一个企业准备上市,而目标上市地的法律对企业的管理人员有相关的学历和证书的要求,那么这些要求就必须作为培训投入的优先项目。有些法律要求的课程与企业的战略变革并无关联,比如国家或地方颁布了某个法律法规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某种资质才可以上岗,或颁布了新的环境保护要求,要么我们重新招募具备资质的人员上岗,要么我们就需要对现在的人员进行培训。

这些需求涉及安全与健康、食品与药品安全、环境安全、社会责任等方方面面,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不能报任何侥幸的心理,做任何投机的行为。

5“参与需求类”课程。

除以上四类需求外,员工还存在可能与企业目标有关,也可能看上去完全不搭界的培训需求,个人感触是越是高学历人员、年轻人或女性相对集中企业越有这样的需求出现,课程从“如何煮出美味的咖啡”到“如何搭配丝巾”,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企业的培训资源应该优先满足战略与绩效的要求,但也不能完全不顾这类需求,过于集中于其他四类需求的企业,有时候会给员工“这都是企业要做的事”的心理感受,照顾到这个需求的企业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归属感增强和员工满意度提升。

员工的参与需求如果是普遍性的,公司应该加以考虑,如果不是普遍性的,通常可以按照员工工资的一个比例或一个固定数额给员工自由参与外部课程,拿发票回公司报销,当然这需要比较高的预算支持,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沙龙、兴趣小组等形式解决,比如英语沙龙等。

由此我们可以将培训需求常见的双轨模型加以改进。

简 要 回 顾fficeffice" /> 

1培训需求调研要从五个方面考虑企业的需要。

2在资源可用的前提下,我们应尊重员工的参与需求。

6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09:41:23 | 只看该作者
 

种庄稼的办法

我们在现实中遇到过这样的白眼和反驳:你有多少时间做“培训需求调研”?是啊,我们的人手如此有限,时间如此缺乏,开展的时机又往往靠近年底,正是同仁们冲业绩、写总结、算奖金的时候,再说老板的心情还不一定呢!弄个灰头土脸算正常,鼻青脸肿也不奇怪,恐怕这时候就会念想起汤姆·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戈特">戈特ersonName>教授来。

我们可以把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汤姆">汤姆ersonName>教授的方式比喻为“种庄稼”,是因为其原理和谷物的生长完全一致。庄稼长得好不好、结不结果实、果实质量如何等的确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选苗子、病虫害和天灾,但都种下了您就不能不施肥,施肥不等于庄稼一定能长好,可不施肥的庄稼一定长不好!

那还犹豫什么呢?先确定这个庄稼要长好需要哪些肥料,现在缺哪些?缺多少?先补什么后补什么?把肥料补齐了庄稼也就长好了。相同的庄稼所需要的肥料是一样的。

但不同的苗子所需要的养料是不一样的(见表8-6)。fficeffice" /> 

8-6胜任力差距评估 

人员

项目

张经理王经理郭经理

客户关系525

市场策略535

预算与控制352 

续表 

人员

项目

张经理王经理郭经理 

销售技巧

5

3

5

促销技巧

4

5

5

管理技能

3

4

3

跨部门合作

1

4

4

产品知识

5

5

3

由此我们看出:

1)张经理应该在“跨部门合作”、“管理技能”和“预算控制”上加强技能,其中“跨部门合作”是影响其绩效发挥的关键,应作为参加培训的首选;

2)王经理应该在“客户关系”、“市场策略”和“销售技巧”上加强技能,其中“客户关系”是影响其绩效发挥的关键,应作为参加培训的首选;

3)郭经理应该在“产品知识”、“管理技能”和“预算与控制”上加强技能,其中“预算与控制”是影响其绩效发挥的关键,应作为参加培训的首选。

当所有的经理主管们完成了这样的比照式评估后,在资源可用的前提下,我们再询问关键岗位员工他个人是否存在特别需求,最后我们将所有的需求汇总,与培训课程进行匹配(见表8-7)。 

8-7培训需求安排举例 

培训课程班级经理主管

人数课时

人数

课时

人数

课时 

跨部门合作(12小时)

30

360

21

252

9

108

管理技能(12小时)

20

240

15

180

5

70

……

举例说明,其中“管理技能”培训项目由公司副总裁负责授课,“跨部门合作”培训项目拟外聘讲师提供服务,“预算与控制”需求因只有郭经理1人,拟采取送出培训的方式,而“产品知识”的培训则采取“先自学,再由技术部门召开座谈会”的方式。

以上的方式是基于岗位的胜任力模型,按照加里·哈梅尔(Gary Hamel)与他的老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两位教授在1994年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的《为了未来的竞争》中的观点,一个企业不仅仅应该被看做产品和服务的组合,更应该被看做能力(Collection of Skills)的组合,这个观点更强调企业(确切地说是企业的人)有没有依据企业的使命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从而构建了企业最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构建了这样的竞争力,老板们才可以高枕无忧地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

个人能力模型的分为4个主项目,12个子项目和33个具体能力,供您参考(见表8-8~8-12)。 

8-8个人能力模型 

主项目说    明子项目

业务技能掌握开展日常工作所需的信息搜集、分析和系统思维能力,以及一些业务技术和工具

信息处理能力

系统思维能力

具体实施能力 

管理技能促进知识传授,为下级明晰职业发展道路,个人发展,财务管理能力,组织能力

人员发展能力

个人发展能力

财务管理能力

组织能力 

业务发展技能

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了解自身所处行业状况,适时向客户介绍公司情况并拓展公司业务范围

产品服务推销能力

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市场营销能力 

专门知识

掌握客户所处行业的知识,以及与自身业务相联系的职能部门的知识

行业知识职能业务知识 

我们对其中各项能力再做细分性说明(见表8-9~8-12)。 

8-9业务技能类模型 

业务 

技能信息处理能力发展基于事实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总结能力

信息收集按关键路径收集数据,以支持基于事实的决策

信息分析有效地组织信息,以促成基于事实的决策

归纳汇总将分析结果综合成具有说服力的报告

系统思维能力全面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寻找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创造性方案制定创造性解决方案,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

流程分析和设计优化业务流程

具体实施能力有效地利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最大程度创造价值

工具使用和操作对具体的工具和技术的掌握

工作进度控制按既定工作计划完成任务

工作质量控制保证工作质量符合企业的标准

费用控制在预算费用内完成既定任务

方案设计具备规划设计能力

8-10管理技能类模型 

管理 

技能

人员发展营造促进人员发展的环境

知识技能传授促进企业内部知识技能的交流

职业发展设计为下属的职业发展制定计划

个人发展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负责

个人职业发展设计制定创造性解决方案,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

新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通过新知识和技术,提高创造性

财务管理从财务角度出发,对日常工作进行监控

预算制定和控制制定周密的预算,并严格按预算开展工作

财务知识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知识和技能

资金管理具备现金管理能力

组织能力有效地组织管理企业各方面资源

工作计划制定明确的,可实施的工作计划

团队管理建立并维持高效的团队

协调沟通与企业内外,不同层面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

监督指导监督工作进展,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评估考核对下属做出公正的,全面的考评 

8-11业务发展类模型 

业务 

发展 

技能产品服务推销能力发现并把握销售机会

产品知识对企业的产品有深入了解

销售技巧具备一定的销售技巧

客户关系管理能力与客户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

客户档案管理有效地收集并使用客户资料,促进客户服务

服务意识自发的客户服务意识

发展新客户积极拓展新客户的态度和技巧

内部协调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资源,最大程度为客户服务

市场营销能力掌握一定的市场营销知识

行业市场知识掌握行业市场的相关知识

市场分析能力对市场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分析

市场拓展参与市场拓展的活动 

8-12专门知识类能力模型 

专门 

知识

行业知识积累行业知识,提供富有影响力的解决方案

职能业务知识积累职能业务知识,促进工作的进展 

坦白地说,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想一步或几步就达到这样的境界实在是太难了,理性一点的做法是对核心岗位进行胜任力模型的建设与考评,需要借助外力的帮助对中小企业来说往往难以避免。 

简 要 回 顾 

1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运用胜任力模型开展培训需求调研。

2在难以确定短板的时候,可请其直接上级协助或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确定。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