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会飞的猫 - 

[转帖]]《盐铁论》PK《国富论》

[复制链接] 94
回复
2102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8:45:00 | 只看该作者
  32、
  
  到这里,我都烦了。
  就为这么点事情,双方叨叨叨叨个没完,再翻翻《盐铁论》全文,老天,这才只是个开始,他们从个人到国家,从鸡毛蒜皮到国计民生。各抒己见。没完没了。
  下面讲的还是盐铁国营的好处。
  还是从商鞅开始讲。
  官员们说,说着容易,做着难。真有才能的人脚踏实地地做事情,而不是动嘴说空话。过去,商鞅同志擅长使用“开塞”的方法,靠上级领导秦孝公给于他的权利,为秦国的经济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得秦国能够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最后各国诸侯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归顺地处西部的秦国。
  蒙恬你们还记得吧,就是他打击匈奴,开拓土地,把匈奴打到黄河以北,一路上摧枯拉朽,就是因为使用了商鞅的谋略,平时有准备,到了打的时候就不手忙脚乱。
  所以,国家积蓄财物,才能运筹帷幄,这就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如果废除了盐铁官营,交给私营企业家去干,这根本就是不懂得治理国家的道理,也看不长远啊。
  官员们讲的“开塞”可不是“开塞露”的那个开塞,而是有利的事业就开放,不利的就堵塞。《淮南子,泰族篇》也写为启塞,“启之以利,塞之以禁,商鞅之术也”。
  拿现在说,就是彻底的计划经济,市场的解释权归官员们所有,其实也没有市场,觉得这事对国家有利,就能干,不能就不让干,民众啥权利也没有,国家的一切资源都围绕着国家机器运作。
  
  社会贤良们说,商鞅同志的开塞之术不是不能用,蒙恬打跑匈奴不是没有功劳,秦国打败天下,不是不强大,诸侯归顺秦国,都很牛。
  然而,这正是请过灭亡的原因。
  商鞅这个家伙玩弄权术危害了秦国,蒙恬开拓了疆域却让秦国亡了国,这两个人,只知道功勋却不懂得祸患,只知道前进不懂得后退。他们最后完蛋,很多人也跟着完蛋。
  这就是因为他们其实是没有长远心的原因,基本上算是浅薄的蠢货,哪里算的上什么治国的大道。
  俗话说,小人一开始迎合主子,后来背叛主子,这种人一开始威风凛凛,耀武扬威,但最终肯定是一把血一把泪。
  商鞅这个家伙就是典型。
  这段还是很有意思的,两拨人竟然对一个人的看法和评价截然不同。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8:45:14 | 只看该作者
  33、
  
  官员们很生气。
  说,身心健康的好人就会遭到那些身心丑陋的人的嫉妒,贤能聪慧的人,就会受到脑子不好的人的憎恨。
  屈原他老人家就被上官大夫靳尚在顷襄王面前诽谤,子路这个大人物也曾经被公伯寮向季孙氏说坏话。
  商鞅同志出身贫民,从魏国到秦国,仅仅一年时间就成为丞相,成为了政府的高级领导干部,他勇于革新,锐意进取,逐步把秦国治理成超级强国,出手就胜,搞到很多土地,收兵休整就能让国家财政有钱。
  秦孝公很爽,赏给商鞅五百亩土地。
  五百亩土地啊,要是做房地产的话,那得盖多少房子啊。商鞅赚大了。
  商鞅同志功高盖世,美名传后代,他的功绩一般的平庸之辈根本就无法够的到。
  所以啊,这些平庸之辈就开始嫉妒他的才能,对他的成就吹毛求疵。
  
  官员们生气就生气了。社会贤良们可不管那套,说,君子当领导干部必须要有道德有修养,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也应该体面地下来,善始善终,才高但不骄傲,有成绩也不没事就夸自己几句。权重位高但为人谦虚,通情达理。
  这样,大家就不会嫉妒他的才华,不会贬低他的成就。
  现在,你们欣赏的那个商鞅不顾道德仁义,一味玩弄权术,不用仁德,靠暴力,提倡严刑酷吏,习惯暴虐,靠欺骗朋友立功搞政绩,用对贵族施酷刑提高威信。上对贵族不讲信用,下对百姓不讲仁义。
  所以,人人恨他,家家烦他。
  虽然他靠这个有了不少政绩,获得五百亩封地。可是,这就跟吃毒肉一样,吃的越多,死的越快。
  苏秦联合六国抗击秦国,功劳不能说不大吧,桀、纣和尧、舜同样名传后代百世,不算短吧,但是坏人是不会被尊重的,美名不是随随便便就流传的。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8:45:48 | 只看该作者
 34、
  
  官员们说,一块白布掉黑色的大染缸里,拿出来还能是白的吗?
  就算是圣贤在这个乱七八糟的政治漩涡里也无法保全自己,所以,萁子被囚,比干被剖心,伍子胥辅佐吴王称霸,可最后竟然被夫差宰掉,尸体装进皮口袋里扔到江里去了。
  乐毅为燕国立下汗马功劳,却被惠王猜忌。
  为人臣的为了尽忠的名节只好赴死,即便这样也无法获得君主的信用。
  文种辅助越王勾践,呕心沥血,帮助他干倒强大的吴国,成为东南霸主,可最后还是被勾践赐死。
  这能怪臣子不够意思吗?根本就是君主们忘恩负义,昏庸无知,听信谗言,忘掉了这些宠臣的功绩。
  你能说,这些臣子们都活该吗?
  上面提了很多人,基本上都是那个时代的名人,而且不是一般的名人,是大名人,政治明星,要是挨个地解释他们的革命家史,这书就写不完了。我们就记得一点就行了。
  这些政治明星都死的很惨。
  先是风光了一些日子,然后就死在他曾经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的事业之下了,历史就是这样一部历史,人人都知道,人人都不记得教训。前赴后继。
  官员们这时候说话已经有点失态了,竟然在这种场合讲这样不合适宜的话,他们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臣子死的惨,不是臣子的责任,是皇上的责任,直接批评最高领导者。
  而且说的很心酸。
  直接的意思是,商鞅死的惨,灭族灭的惨,蛋不是他的错,是皇帝的错。商鞅还是个好同志。
  
  可是,社会贤良们不听这一套,不管你心酸不心酸,谁叫你搞政治,搞政治就要知道政治的凶险。
  愿赌服输。
  可是,社会贤良们还有另外一个理论。直接上升到精神领域的理论。
  他们说,比干被剖心,伍子胥被杀后装在皮囊里扔到江里,并不是他们活该,他们的死并不是因为冒犯了君主遭致灾祸,也不是拼命进谏为自己赌个忠臣的好名声(历史上还有干这买卖的),而是他们为了拯救黎民百姓,为了天下苍生,而忘掉了自己的处境,忘掉了会让自己遭致灾祸。他们的智慧是知道结局的,但是,为了他人的苦难和福祉,宁可冒险劝谏君王,而导致杀身之祸。
  他们死而无憾,心甘情愿。
  这跟商鞅的死时两码事,商鞅那是活该,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君子能洁身自好,但是没办法制止别人做恶。
  虽然君子也死的很惨,但这不是君子自身的过错,比干的死让殷人对纣王彻底失去信心,最终导致了纣王的灭亡,伍子胥的死引发了吴国人对吴王夫差的怨恨。
  商鞅的结果和这个正好相反。
  当时秦国人对商鞅的仇恨完全是公仇。秦孝公一蹬腿,全国人民都开始攻击商鞅,商鞅到处逃窜,偌大的天下,竟然真就没有他容身的地方,最后只好仰天长叹说:“嗟夫,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
  这可能还真的就是商鞅的原话。因为是文言文。翻译一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商鞅在被全国人民逼的走投无路的时候仰天长叹说:“我靠,搞政治把我自己搞到这个地步,搞到绝路上来了。”
  最后,商鞅被五马分尸,整族被杀绝,天下人没有同情他的,都耻笑他。
  这是他咎由自取,跟别人没关系。
  社会贤良们发言完毕。
  这些话说的够狠吧。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8:45:58 | 只看该作者
 35、
  
  恒宽老师没直接写,辩论辩到这里,忽然间就停了,不说商鞅了,换了个人,晁错。
  按照文字的节奏,估计正好到这里,该吃饭了。所以停了下来,大家吃饱了饭,回到辩论场,气都没消,趁着刚才的那股劲,就接着来。
  恒宽老师给下面的这些辩论起了个名字叫晁错第八。一共辩了八个论题。
  这一段就说晁错这个人。
  官员们说,《春秋》上说:“君亲无将,将而必诛”。
  后人一般这样解释这句文言文:国王和父亲,做臣子和晚辈的绝不能起杀害之心,起这样的心,肯定会背诛杀。
  官员们为什么引用这样一句话呢?
  他们接着讲:为臣的犯罪没有比杀国君更严重的,当儿子的犯罪,没有比杀父更严重的。从前,淮南王、衡山王,没事研究儒家,招了一批闲人,山东的儒家还有墨家,在长江淮河一带非法集会,搞意识形态,写了几十篇文章,谋反作乱,最后牵连他们的家族都被诛杀。
  皇上让晁错改革,削减各地威胁中央的势力,特别是削灭封地的政策,得罪了诸侯,最终诸侯叛乱,对他恨之入骨,举兵要求“清君侧”,最后皇上无奈,把晁错腰斩于长安的东市。以满足诸侯的条件。
  这是谁杀的晁错呢?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8:46:18 | 只看该作者
 晁错。
  说来话长了。他比商鞅要复杂,也比商鞅要有故事,要曲折,看在他的故事如此精彩的份上,还是要讲一下晁错同志的事迹。这样对全面两拨人的辩论也有好处。
  
    公元前154年,长安的人民群众目睹了晁错在闹市被腰斩,那是一种很血腥的死亡方式,晁错要是有时间反省自己的一生的话,可能要先反省他命运中的第一次走运。
  本来,历史没他的事,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中国就没什么文化人了。到了汉文帝的时候,总不能全中国都是文盲吧,还是得找明白人,这时候发现懂得《尚书》的就剩一个人,叫做济南伏生,找到他时,他已经九十多岁了,啥也干不了了。
  怎么办呢?所以就只好找人去学,找谁呢?汉代的部不叫部,叫“寺”,教育部叫“太常寺”
  太常寺选中了晁错。把晁错送到济南伏生那里学《尚书》。全国就这一个,当然稀罕啊,所以晁错一学完,名声就大了。
  当然,学问也大。
  一回朝廷上班,汉文帝就给这全国最有学问的人分配了工作,陪太子读书。这个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
  晁错是个热血青年,一边陪太子读书,一边关心着国家大事,在陪太子读书的同时,给汉文帝写了好几篇文章,都是关于国家大事的,后人把这些文章收录在《汉书》里。
  按说晁错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是个奇才,虽没有戎马生涯,但是对军事却有独到的见解,文章中很多见识都非常了得。太子以及太子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很尊重他。
  但是,他不擅长处理和同志之间的关系。
  《史记,晁错列传》里说很多领导干部都非常不喜欢他。估计是他做人做事不懂得内敛,早早的锋芒毕露,招致众人的厌烦。
  文帝驾崩,汉景帝闪亮登场,当然要重用自己的老师啊,给的第一个领导岗位是内史。内史是负责长安城所有的行政工作,就是长安市长,可能就是因为年轻气盛,工作方法不讲究,又没有什么资历,坐直升机上来的干部,挺愤青,今天改这个,明天改那个的,一不小心得罪了很多领导干部。
  他的第一个政治对手是丞相申屠嘉。
  先说申屠嘉同志的事迹,他可不是个一般人,《史书》对他评价很高,这人非常的廉洁,叫“门不受私谒”,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在自己家里头是不接待客人,有事不许到家里谈,一律到单位去谈。
  那年月这种清官还真不少,大家都很买账。人缘也不错,一批这样的官。
  可是就这么个清官,就想找机会搞死晁错。
  晁错的办公楼叫内史府,有一个门朝东边开,晁错觉得进出不方便,就在南边开了一个门,南边恰好是太上皇的庙,就等于是把太上皇的庙外面围墙打一个洞。申屠嘉一看,机会来了,这是大不敬啊。
  第二天上朝,申屠嘉拿这事说事,可是汉景帝说,这事朕都知道,是朕让他打的。
  申屠嘉也是气性大,一把年纪的老臣,跟着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老人啊,这么个市长就搞不定,太没面子了,下班回家以后就吐血死了。
  晁错的对手还没怎么过招就死了。但是,这可不是好事,等于晁错一下子把自己放在众多老臣的对立面上,况且,申屠嘉还是个人人皆知的清官。
  晁错得罪的绝不是一个申屠嘉,估计是能得罪的都得罪了,而且都是口碑好的领导干部,其中还有一个廷尉张欧,什么人,大好人,廷尉我不是说了,是司法部长兼最高法院院长,他办案子有一。
  这个人长期在司法战线上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为汉朝的司法工作奉献了毕生的经历,是汉朝司法界首屈一指的好干部。
  他在工作中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从不轻易放过一个疑点,反复确认,只要是认为证据不足,程序有问题,就会退回地方,如果证据确凿,一定要判处死刑,他就亲自去监狱,给犯人念死刑判决书,一边念,一边哭,然后安慰人家,法律无情啊,来世要做个知法守法的好人啊。身后事就放心吧,政府和我个人会帮你安排的。
  就是这样的好干部后来也参与联名要杀晁错。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8:46:48 | 只看该作者
  申屠嘉吐血死了以后,就在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错同志被任命为御史大夫。手握重权的晁错开始实施他的政治抱负,向景帝再提削藩的建议,这就是有名的《削藩策》。
   晁错认为,各地的势力威胁到了中央集权,必须要予以打击,齐、楚、吴三个王的封地就分去了天下的一半。
  他提出对有过错的诸侯王,削去他们的支郡,只保留一个郡的封地,其余郡县都收归朝廷直辖。
  其中危险性最大的吴王刘濞,就是前面反复提到的那个铸钱煮盐的刘濞。为什么说他危险最大呢,是因为景帝还在当太子的时候和刘濞的儿子下棋,发生矛盾,刘濞的儿子被打死了,刘濞气坏了,说自己有病,皇上都叫不动他,按律是死罪;当时的文帝心太软,只打了他几棍子。
  这个刘濞开铜矿造钱,煮海水熬盐,有钱有地,有势力,手下招募了不少,在晁错看来,对刘濞这样的人,削他的封地会反,不削他的封地也是要反的。先下手为强。
  《削藩策》一经提出,在广大领导干部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景帝召开扩大会议,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由于大家都清楚景帝是支持晁错的,也就没有公开表示反对;只有窦婴,他是皇太后的亲戚,有资本,站出来表示反对,两个人就当面争起来,结下了梁子。
  最后,景帝决定: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
  晁错一共更改了三十条法令。
  诸侯们大为恼火。政治气氛很紧张。
  晁错的的老爸觉得势头不对,赶紧跑到长安城,找到儿子说:“皇上刚上任,你也是刚刚走上领导岗位,就削藩,这些诸侯之间都是亲戚,你搞的他们之间矛盾重重,何苦呢?”
  晁错说:“爹啊,不这么干部行啊!不这么干,天子的面子往哪放,天子没有面子,国家就危险了。”
  他爹叹息着说:“刘姓天子是有面子了,我们晁家该倒霉了,我走了,不跟你扯了。”
  这位先知先觉的老人回家就服毒自杀了。临终遗言是:“我实在不忍心眼睁睁看着大祸临头!”
  唉----
  历史啊。
    朝廷的扩大会议讨论的削吴国封地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吴国,刘濞没犹豫,直接联系了诸侯,发动叛乱。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刚过完年,吴王刘濞首先在都城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起兵,老套路,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目标晁错。同月,胶西王刘印带头杀了朝廷派到王国的官吏;接着胶东王刘雄渠、苗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楚王刘戊、赵王刘遂,也都先后起兵,共同向西进攻。
  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8:47:09 | 只看该作者
 景帝接报后,赶紧找来晁错同志,说,叛乱了,晁错说,真的叛乱了。景帝说,真的。
  皇帝毕竟是皇帝,立即在军事上作了部署:太尉烃侯周亚夫率领三十六将军为主力,进攻吴楚军;曲周侯郦寄攻赵军;将军栾布攻齐诸军;拜窦婴为大将军,屯兵荥阳,监视齐赵方向,作为后援。
  可是窦婴以有病为由推辞。其实,很明显,他就是因为当初反对削藩的意见未被采纳,心想,惹祸了,要我出马了啊。
  没办法,景帝只要费口舌做他的思想工作,跟他讲:“现在国家有危急,王孙(窦婴的字)难道可以推辞吗?”等等要以大局为重的道理。
  给足了面子,做通了政治思想工作,窦婴这才接受了任命。
  要不说人也不能死读书呢,读书是能长学问,开智慧,比如说,晁错当年写的关于军事的文章就很厉害,一介书生,竟然能将军事战略包括军事地理还有军事器械、兵种、作战方法分析的如此有见地,确实能看出他的才华。
  而且,晁错有胆识。
  可是,死也就死在这上,没有能善巧方便,凡事硬来。
  他有两个重大失误,一是建议景帝,让景帝御驾亲征,而自己留守京城长安,不管他的理由如何,对战局的影响如何,都使景帝产生心生不爽,也给他的政治对手提供了攻击他的口实。
  还有一个是追究袁盎的责任。
  正式这个袁盎要了晁错的命。
  袁盎是谁呢,也是朝中大臣,两人在工作岗位的时候,长期不合,闹别扭,闹到谁也不跟谁说话,晁错在,袁盎就走,袁盎在,晁错就走。
  袁盎曾任过吴国相,接受过吴王刘濞的贿赂。这个短落在了晁错手里,晁错当上御史大夫以后,组织专案组审查袁盎受贿案件,证据确凿,要判他的罪,景帝心一软,算了,没杀他,开除朝廷内外一切职务,削职为民了。
  吴楚七国反叛了。备战过程中,晁错还要追究袁盎,对他的属官说:“袁盎这个腐败分子,接受吴王的贿赂,包庇吴王,说他不会造反,现在吴王造反了,应该审问袁盎预知吴王反叛之罪。”
  御史府的一个属官说:“现在这么办恐怕不合适,袁盎只是接受贿赂,凭心而论,应该不至于会预先知道刘濞会谋反。”
  证据不足,晁错也不能随便把人抓来就杀。正犹豫时。但是,却有人给袁盎通风报信,把晁错的话告诉袁盎。
  袁盎吓坏了,连夜跑去找窦婴,商量对策。他们都是晁错的政治对头。一商量,决定干掉晁错。
  这个晁错,错就错在他是书生一个,不够大度,大敌当前,还去追究一个已经从高级干部削职位老百姓的责任干嘛呀,政治上已经胜利了,何苦再去不依不饶地。说明心里放不下。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窦婴入宫,请求景帝召见袁盎。恰好,景帝正跟晁错商议调拨军粮的事。景帝召见袁盎时,晁错也在。
  景帝问袁盎:“你曾经当过吴相,现在吴楚反叛了,你怎么看?”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8:47:34 | 只看该作者
 袁盎说:“不用担扰,一定可以破吴。”
  景帝说:“吴王近山采铜铸钱,煮海水为盐,招引天下豪杰,头发都白了,还起兵反叛,如果不是策划得十分周密,他会这么做吗?你有什么根据说一定可以破他呢?”
  袁盎说:“吴王铸钱、煮盐取利是有的,但哪里有豪杰可引诱呢?假如吴王真的得到豪杰,那也只会帮助他做正当的事,而不会反叛了。吴王所招引的,都是些无赖子弟和私铸钱币的亡命之徒,所以他们互相勾结作乱。”
  晁错这时插话说:“袁盎那你能不能策划个好办法出来!”
  景帝说:“对啊,袁盎,你有什么对策?”
  袁盎趁机说:“请陛下命令左右的人退出。”
  景帝叫左右都退下,独留晁错场。
  袁盎说:“我所讲的话,臣下都不该知道。”
  景帝只好让晁错也退下。晁错退到东厢,气坏了。知道自己被人家玩了,但一切都晚了。
  袁盎绝对够狠,对景帝说:“吴楚所发书信,说是晁错擅自抓住诸侯过错,削夺封地,因此以反为名,要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就罢兵。现在最好的办法,把晁错斩了,派人去宣布赦免吴楚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不流血而统统罢兵。”
  和平,和平,和平解决叛乱。
  唯一的代价就是杀掉晁错。从理论上讲,这算是个什么办法啊,也太损了吧。但是,对帝王和国家来说,这可能是解决问题最小的代价。
  景帝沉默了好久,说:“先观察一下情况如何,假如真象你所说的那样,为了对得起天下,我不会爱惜某一个人。”
  你看,晁错没有认清楚自己的位置,而他的父亲早就认清了。
  他最信任的领导,他的学生,他的亲密战友就这样把他给出卖了。事不宜迟,景帝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这一切,晁错一无所知。
  十多天以后,丞相陶青、廷尉张欧、中尉嘉(主管京城治安的武官)联名上了一分弹劾晁错的奏章,说晁错提出由景帝亲征、自己留守长安以及作战初期可以放弃一些地方的主张,是“无臣子之礼,大逆无道”,罪当腰斩,并杀他全家。景帝为了求得一时苟安,竟然完全不顾师生之情、君臣之情,改革的亲密战友之谊,批准了这份奏折。
  此时,晁错还完全蒙在鼓里呢!
  这叫什么事啊,历史啊。
39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8:47:46 | 只看该作者
  汉代的一个大晴天,中尉到晁错家,谎称皇帝请他上朝议事。晁错同志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车走了。
  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停下车,拿出诏书,向晁错宣读圣旨,然后众人上前,将晁错从车上拉下,就在闹市里,众目睽睽之下,腰斩了他。
  而后,晁错家人被满门抄斩。
  可怜的晁错啊。
  晁错死了,景帝派袁盎以太常官职出使吴国,告诉对方已经杀了晁错了,君侧已经清了,恢复被削封地,吴王你们退兵吧。
  这时刘濞仗打的很顺,哪里还听进去这套。袁盎同去的一个叫宗正先的见刘濞,要他拜受诏书。刘濞大笑着说:“我已为东帝,还拜什么诏书?”
  袁盎连刘濞的面都没见着,直接就被留在军中,刘濞想让袁盎参加叛军,任命他为将领,袁盎不肯。吴王刘濞就派一名都尉带五百兵把袁盎围守在军中,想把他杀了。袁盎得到消息后,连夜逃出吴军营地,最后回到长安。
  这一段很有意思,这个袁盎可不是一般人,有腐败的前科,有给同事下绊子的手段,还有逃命的手法,想必他是绝没有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绝世武功,能一人挡千军,可是偏偏就是这个人居然就在军队中逃了出去,而且军中还有五百人专门包围着他。
  天知道他是怎么逃出去的。
  这样,吴王刘濞以实际行动证明“清君侧”根本就是一个骗局。也证明了晁错对形势的判断和分析是正确的,对刘濞的认识也是正确的。
  这时,从前线回长安来汇报军情的校尉邓公来见景帝。景帝问:“你从前线回来,晁错都已经腰斩了,吴楚退兵了吗?”
  邓公说:“吴王谋反,已经准备几十年了,为削他的封地而发怒,要求诛杀晁错不过是个借口,现在杀了晁错,我恐怕天下人从此闭嘴,没人敢说话了。”
  景帝问:“为什么呢?”
  邓公说:“晁错担心诸侯王国越来越强大,朝廷不能控制,所以建议削夺他们的封地,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地位,这是对万世都有利的打算啊。计划刚刚开始施行,竟全家被杀,这样对内堵塞了忠臣之口,对外却为诸侯王报了仇,我认为陛下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景帝听了以后,他叹了一口气,对邓公说:“你说得很对,我后悔啊。”
  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景帝调整政策,拜邓公为城阳中尉。
  晁错杀也杀了,委屈求和的路彻底断了,迫使景帝横下一条心,与叛军死战到底。
  二月中,景帝下了一道诏书,号召广大指战员奋力杀敌,建功立业,又下令严惩参加叛乱的官吏。
  在周亚夫等路军队的攻击下,吴王刘濞兵败被杀,其他六个叛王有的畏罪自杀,有的被处死。不到三个月,叛乱平息。
  长安东市上,晁错的血早也已被清洗干净。
  大文豪苏东坡,写过一篇文章叫《晁错论》,他说一个国家要命的事什么呢?是看起来天下太平,实际上埋藏着巨大的隐患。因为你连问题都不知道在哪里,什么问题都不知道,你能怎么办呢?
  所以,只有那些特别的、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可以担当起这样的重任,但晁错不是,苏东坡的观点是,做这种事情要:“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就是事先把这个事情想得清清楚楚,来龙去脉,厉害关系,都得想通,我如果做的话可能会怎么样,我如果要做的话应该怎么样,全部要想明白。
  晁错同志想清楚想明白了没有呢?没有。
40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8:48:02 | 只看该作者
  他只是判断出:“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反了该做什么准备,不反该如何,景帝也糊涂,竟然也没做准备。这么大的事,削藩这样的事,师生俩说干就干了。
  “事至不惧”,就是讲事情来了以后不害怕,因为事先你都做了细致的判断和准备,会发生什么基本都在你的掌握之中,所以就可能做到临危不惧,指挥若定。
  不能走一步,看一步。
  晁错没做到,景帝也没做到,晁错说削藩,觉得有道理,行,那就削。人家造反了,行,那就派兵跟他干;人家说杀了晁错就退兵,行,那就杀吧。还腰斩,还斩全家。
    “徐为之图”的意思是事情发展到最后你有足够的智慧和办法慢慢地、不动声色地来一一解决掉。
  不管怎么样,晁错的个人政治生涯是一个大悲剧。
  他对于国家社会的贡献及影响,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好了,晁错的故事讲完了,官员们引用这一段典故,意思是错在君王,而不再晁错本身。
  你们说商鞅是自找的。那么晁错呢?难道也是自找的吗?他忠心耿耿最终落得这样的下场。做何解释呢?
  是啊,做何解释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