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changqing - 

[咨询战略] 转行TOC-一个咨询师的笔记

[复制链接] 144
回复
4570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1
 楼主| 发表于 2007-3-12 09:02:5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咨询师的手记

 

你的邻座飞机的票价是多少?

博士在《决不是靠运气》中阐述了TOC在市场与销售方面逻辑与策略。了解TOC的人都知道,博士的四本小说是精心安排,生产管理看《目标》,市场销售看《决不是靠运气》,项目管理看《关键链》,信息化管理看《必要但不充分》。

企业实施TOC后,内部“制约因素”得到“解决”,生产暂时不是问题,这时的制约可能来自外部-市场。如何实施五步骤的第二步-Exploit 市场制约因素,TOC的方法是向市场提供一份无法拒绝的方案(mafia offer)。

什么样的方案好得市场无法拒绝?是不是要“开发新产品”、要投放“高密度的广告”、“要开新市场、要正如“策划大师”所要求的那样。

不是,这样做的风险太大!

TOC的思路是从“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入手!

传统市场营销学的“市场细分”考量的是将市场上“具有同一类市场特征”,例如可口可乐就有“学校渠道”与“社区渠道”这两个细分市场不过,博士对“市场细分”的理解更直接、更有趣-不同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认知”不一样,属于同一档“认知价值”的客户属于一类,这就是市场细分。这种理解好像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AEP15班上,阿贵老师讲过一个自己的亲身例子。从台北到上海的往返机票16000台币,而台湾的旅行社中台湾苏杭五日游也只有16000台币(门票、吃大餐住星级酒店)。同样飞机、同样座位、同样服务……为什么?为什么你与你邻座的飞机价格不同呢?

民航公司也使用了“市场细分”的方法,利用不同人群对“台北到上海”旅行的不同“价格认知”,使自己在残酷的竞争中存活下来。一群人是注重的“台北到上海”时间的商务人事,一群是严格控制费用的旅行社。两个群体,在航空公司区别对待下,互不影响,相安无事。

我也有一个市场细分的例子-不过是反面的。

最近,我的南通客户被装修公司搞得心烦意乱,原定一个月半前就能交货使用的工程,工程进展才小半,最近简直是停滞不前,最乐观估计还需两个月。

为了这500平米的新写字楼的装潢,他参观了不少地方,拍了无数照片,亲自谈判、抽调专人现场督导,本人还不时到现场视察进度。一句话,他倾注了不少心血。

合同谈判是刀枪剑影,预算表推翻至少五次,合同各条款均严格推敲,对装潢公司要求非常苛刻。这位客户是会计出生,他最得意的就是在合同文本中明确规定“交期迟一天将要罚工程款多少”。现在装潢公司干脆将工程停止了,很明显这将是一场费时官司。现在的情况是,由于新房无法准时进入,他必须延长原租房的租期(延长必须至少一季度)。

在他与装璜公司业务经理的争吵中,我也能听得装潢公司的“苦经”。价格压倒最低、不停的修改与更新、监工粗暴的每天要进度、工人都不愿意再干下去了。现在一谈就吵,一吵就翻合同,按合同做下去肯定赔打本。公司老板的意思放弃,原来的材料工钱不要了。合同中并没有“规定中途放弃”的条款,另请高明双输的格局!

与几个装修的业内人士吃饭,我开始了解了这个行业的惯例。进入门槛低,这个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利润很薄(如刮胡刀片)。各企业间并没有什么核心优势,在报纸上做广告,你讲“裸体价”、我就讲“设计师”、你谈“透明操作”,我就谈“环保概念”,或者工人“军事化管理”

装潢业的老总认为他们了解业主需求-价格,其实他们不懂!他们对价格的理解与你对价格的理解(成本+利润)是不一样的。

是的,每位业主都对装修的总预算感兴趣,但只是一个方面,不同人注重应该在其他方面-能不能早点搬进去、装修格调、宽带口、中央监控系统、节能。由于未能早点搬进,南通客户一个季度续租费用就5万。与这个相比,节约材料的1000元,白送一套饮水机(250元),又有什么意义呢?

吃过大亏后,才知道机会成本,才知道将时间花在合同条款(罚款)、某一个配件价格的讨价还价….时间花在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最关注的是交货期、是总价格。

装璜在TOC看来是一个项目管理,这个行业竞争非常激烈,需要新的思维,我应该重点关注这个行业。

备注: 以上文字为AEP15学员 Chris撰写。由于“功力”有限,恳请得到TOC各校友及咨询朋友的指正。 联系号码: 13901597010 电子邮件:sunflowerteam@vip.163.com : msn: nantongchq@hotmail.com Skype: Chrischangqing

 

52
发表于 2007-3-12 13:33:3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文章看了受益匪浅,很多道理分析的一针见血,学习中!!

53
发表于 2007-3-13 11:55:20 | 只看该作者

咨询师的成长是非常不易的。

真是要苦练三九阿

加油

54
发表于 2007-3-14 09:38:53 | 只看该作者

changqing:

是否能提供一些TOC方面的网址?

55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11:30:59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咨询师的手记

 

富春茶社午茶与麦当劳的早餐

昨天与匈牙利葡萄酒客一起去扬州,当地的一位经销商朋友接待。到扬州肯定要去富春吃的早茶,由于没有预先订位,我们一行六人只能在大厅一角落中勉强找一个位置。比起在外面坐着排队的人,我们还算好的。

富春早点按人均标准来,配小菜、干丝、花色繁多的点心每人一份,茶叶很特别,由三种茶混合而成,取名“魁龙珠”。

环境嘈杂而轻松,大家的兴趣很高。经销商朋友谈起这家茶社,角度非常“独特”,他讲这家餐厅是中国“餐桌利用率”最高餐厅。见我们好奇,做了解释。

一般人总以为富春茶社只做早点、只做包子,这只是表面现象。富春茶社还有中宴、有午茶与晚宴。午茶与晚宴的营业比例远比一般人想象的高,富春茶社还销售速冻礼盒包子,在扬州有不少连锁店;同时它还是扬州一家有规模的茶叶销售公司,自己有品牌“魁龙珠”零售价98元两盒,非常畅销。

一家做早点的茶社能将生意做到如此境界,令人佩服!

对于一家有名气的餐饮,座位总是有限的,是饭店的“关键资源”。用餐的时间性非常明显。这个行业的基本特点就是,高峰期座位不够,服务员人手不够,而平时座位空闲、人手空闲。

速冻礼盒、中餐、午茶与晚餐、不使用关键时间段的关键资源(早茶期间的座位),就容易带来丰厚的利润(按TOC的指标体系,只有△T>OE就可以了。)设想一下,如有机会翻一下富春的财务报表,上述几块的利润贡献率可能会高于早茶。这部分产品,由于耗费关键资源,TOC 称之为free products。拥有这些产品的企业,就有较强的价格操作空间,给企业带来较强抗风险能力(△OE基本上不变,只要△T>0就是利润。销售价格只要大于可变成本就行了。麦当劳推出的早餐(只有5元)也是异曲同工之妙。

没想到到扬州看葡萄酒,竟然有能有一个机会用一下TOC,给朋友们介绍一下free products

6人早餐消费1000(含6盒魁龙珠)。

备注: 以上文字为AEP15学员 Chris撰写。由于“功力”有限,恳请得到TOC各校友及咨询朋友的指正。 联系号码: 13901597010 电子邮件:sunflowerteam@vip.163.com : msn: nantongchq@hotmail.com Skype: Chrischangqing

 

56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11:46:5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网站资料由TONY师兄提供,多谢!

Goldratt ‘s marketing group  http://toc-goldratt.com/index.php
Goldratt  UK      http://www.goldratt.co.uk/
Theory of Constraints Southern Africa    http://www.goldratt.co.za/
TOC-ICO      http://www.tocico.org/
AGI-Goldratt Institute    http://www.goldratt.com/index.html
TOC For Education    http://www.tocforeducation.com/home.html
TOC Thinking Skills for Children http://www.tocforschools.com/
TOC Greater China Inc.(TONY师兄公司)   http://www.tocgc.com.tw
Viable-Vision.com    http://www.viable-vision.com/
Inherent Simplicity    http://www.inherentsimplicity.com/
Toc william lao(罗老师)  www.tocnet.com

57
 楼主| 发表于 2007-3-15 16:05:4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真是多呀,我的帖子都到了低谷了。看来要把看家的东西传上去。

[em03][em03]
58
 楼主| 发表于 2007-3-15 16:06:5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生产总监看销售总监

 

常青

下课的营销总监

做企业咨询的人有一优势,你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到平常人在行业杂志、新闻媒体上才能见到的人。你可以平等的、近距离的观察他,他如果相信你,他会告诉你做决定时的焦虑;过一段时间后,他也许会告诉这个主义究竟是好是坏。

 

我是做营销咨询的,与不少企业的营销总监成了朋友。这群人有两个特点:“寿命”短(也就在一到两年间),但收入高(我认识的这群朋友的年收入多在2040万之间)。今天他可能是某企业的总监,明天可能就“下课”了,后天又空降到另一家企业高管位上。

 

学习了TOC之后,我着手研究一个专题“下课之后的营销总监”,希望能够有一个突破。我发现一种现象:下课后的不同时期,他们的想法是不同的。刚下课时,这些人谈的,无一例外是人事与政治,所描绘的大多是现代版本的“主上不明,奸臣当道,风波亭遇难”或“洁白的羔羊,陷入一群阴险资本大鳌中;一年半载后,他们往往做有限的自我批评,什么用错人、对新品希望过高、太心急、战线过长…..他们对自己的方向是坚信不疑; 两三年后,再谈起当年的事,这些总监(收入比原来多一倍)往往会对自己全盘否定,有人甚至对当初“奸臣”赞不绝口,“现在我们常通电话,成了朋友”。

我现在自己分管生产了

我认识有一位营销总监,在一大型民营企业遇到“生产总监”这样的“奸臣”,不到18个月遭遇滑铁卢。据介绍这位“奸臣”是老板的创业伙伴,参与谋划了多少“忠良”。

 

中秋节,营销总监发来“短信”问候,才知道他现在另一家企业做“副总”,让我有空去看他。我在车间见到他,他身穿标准的制服,挂着胸卡,好像机场的安检员。

 

“我现在自己分管生产了,我们厂的不少地方有限开放的”他解释说。我发现他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内敛、不像过去那样善于布道。他告诉我说,他感谢两个老板,第一个是将他开除的老板,第二个是这个让他接触生产的老板。

 

最近,他总是从生产管理的角度思考销售的问题,思考自己15年的销售管理的经历,好像明白了一些道理,想找人切磋一下。

 

“我将这些问题弄明白后还是要回销售”,他要我与他合作,首先将这些观点“梳理一下”要逻辑一点,然后再做几个企业“验证一下”,形成案例。最好形成一个新流派,现在连“盘中盘”、“23”都是理论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观点?他愤愤不平道。

59
 楼主| 发表于 2007-3-15 16:07:3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做销售管理那么累?

生产管理要比销售管理简单些,多数人都承认这个现实。但是为什么?有人认为生产管理的是机器,销售管理的是人,人比机器复杂,所销售管理复杂。这种解释是不对的。

 

管理生产简单,是因为他总有一套理论指导,这种理论是建立在科学与逻辑的基础上,并在一些企业巨子手中运用得淋漓尽致,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从泰勒的科学管理法之后,生产管理的流派层出不穷。有大学与研究生的公开课,专业公司并在传授与实施这些理论中获利。企业领导写书立传,介绍自己是如何导入Lean6 Sigma的。

 

但“销售”一直总在“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之中。除了西北大《市场营销学》一些片断,在《销售管理》上从来就没有一套理论。企业推崇是大策划”、是“新概念”、“广告投放”与快速导入市场,培训的内容要要么是成功学的技巧,要么是照搬外企的销售模式。

营销总监对营销手段与技术的重视,反而忽视了销售管理。有人讲,销售管理只相当于20年代生产管理的水平这是有道理的。在销售管理上,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外国,而生产部门。

为什么销售增长方式是“年轮化”“缓慢式”?

对生产线来讲,如果没有瓶颈,投料多,产出就多。但这在销售就行不通!多投入一倍的销售员,一倍广告,销售额不一定增加一倍。销售总监的预测总是“同比增长X%”,换句话讲,今天的销售额是昨天销售额乘以一经验增长比例,好像树的年轮一样,缓慢增长与资源投入没有关系。

 

营销总监很少思考这个问题,甚至对之不屑一顾。但是,如果你对行业了解越透,你对这个问题思考的越透,你就越能打破常规,取得重大的突破。

 

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在组织层面来讲,生产是一个流程,而销售从来就不是一个流程”。如果你对行业了解得透,仔细琢磨这句话的含义,你的答案可能就出来了。

流程究竟是意思?

到一家饮料厂走一圈(选择任何工厂都一样,最好是可口可乐),您就知道什么是组织层面的流程。普通原水经过水净化处理,后加入糖浆,再加二氧化碳,变为碳酸水,灌瓶之后,经过液面检测后装箱。在生产线的另一端由码垛机码垛,最后叉车工将它送往成品库。你可以看到水流经各个环节最后变成品。每一个环节都操作工,他们只负责流程份内的事,并根据流水线的节奏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这就是组织层面的流程,流程是将“投入”逐步转换成“产出”的系列增值过程。

你看不到一个水处理的操作工跑去开叉车。生产上这叫串岗,串岗意味着下岗。

90%以上的企业没有“销售流程”

打开一下岗位说明书,看看销售员该干什么?

 

以一个酒水行业的销售代表(有企业称为城市经理),他负责整个区域所有销售过程:新客户开发(招商)、老客户关系维护、关键消费者、当地的礼尚往来、酒店终端谈判、助销人员培训、资料输入、文案报告、工厂催货等。

 

在这样的系统中,销售员就是销售流程。销售系统的产出完全取决于销售员个人,这样的系统是及其不稳定的。成功了,你无法复制经验;失败了,你无法总结原因。

 

这样系统的配套流程往往设计得非常完备,例如报账流程、应收款管理流程、周转箱回收流程、客户投诉处理流程。

60
 楼主| 发表于 2007-3-15 16:08:52 | 只看该作者

“销售员就是销售流程”,这是销售管理中一切问题的根源。

把整个销售流程中所有工作都交给一个人,个人工作多样化,至少导致了以下三个问题:

n        效率低。繁琐文案工作、老客户服务、招商前准备工作,销售员根本没有时间做自己本职工作-卖产品。

n        产出少。负责的事太多,要做到面面俱到,对人的要求太高。这就是一般企业得不到“理想”的销售员原因就在此,即使这些人在,他也选择自我创业。另外,通过增加销售员来增加销售是不合算的,尤其是销售规模小的中小企业。

n        管理难。如果销售员就是销售流程,就无法进行过程的动态管理。只能根据最后结果(销售额)来评估销售员。

销售方面所有问题源于这三个问题,而这核心就是“销售员就是销售流程”。

100个销售员,就是管100条效率低下的流水线。谁愿意当这种总监吗?

F1赛车就是一个好的流程,每步动作都精心设计,精确的、重复练习,驾驶员轻而易举地达到每小时三百公里行驶速度。

 

销售总监拥有100个销售员,就好像生产总监拥有100条“销售”流水线,每一条线的产出率非常低。销售总监穿梭于这100条线之间,通过各种手段希望提高各条线的产出,前面一个问题刚刚解决好,后一个问题又来了?管理这样的队伍让人发疯, 大多销售总监的状况与这个例子差不多。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