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战略投资问题:资本的战略性

[复制链接] 126
回复
2080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5-7-18 11:4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本天生就具有战略性、扩张性。如果我们把资本看作是河流的话,这条河流和一般的河流不一样,它兼具流动性、扩散性、增殖性、方向性,是一种智能的水。我们现在就对于这种智能的水进行一些探讨,我的观点恐有不对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通常所说的资本,指的是产业资本。在各种经济活动中,起最终支配作用的,是产业资本。广义上的产业资本,包括工业资本(制造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等(当然,金融资本是特殊的产业资本),而工业资本的含义更是宽泛,甚至涵盖了所有与工业投资相关的产业资本概念,例如农业、旅游业、建筑房地产业的资本等。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资本的投资经历了国家投资、国家主导下的外商参与性产业投资、民营资本投资、以及混合所有制前提下的混合投资。融资情况也不断发生变化,由国债融资转向金融机构融资和直接引进国外资本。在产业投资领域,外国银行的混合贷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在金融产业投资领域,对于非国有资本的开放也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QFII 已经达到20多家,甚至中国建设银行海外上市的同时还引进和国外战略投资者。从这些意义上来说,资本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许多层面。

一、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互相渗透

工业资本逐渐由追逐原先的高额利润转向寻求更长远的利益回报。在市场经济还不很发达的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工业资本(无论是国家工业资本还是私人工业资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我们不去追究这段时期工业资本的原罪,尽管资本是永远贪得无厌的。依靠这段时期的国家法制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工业资本取得了极大成功。

但是商业资本的发展就出现了与工业资本不一样的地方:随着旧的经济体制的逐渐瓦解,国家商业资本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萎缩;私人商业资本虽然从总量上还不能和国家商业资本相抗衡,但是它所具有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强大生命力,却是国有商业资本无法比拟的。所以,从20 世纪80年代末以来,私人控制的商业资本迅速膨胀,并且有蔓延至工业领域的趋势。

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较量是两种资本的战略性较量。经过20年来的迅速发展,流通业的利润来源更多的是依靠返利、巨量销售额的支撑,因此,获得制造业利润份额正成为商业资本的目标。家电业巨头国美电器谋求收购家电业上市公司科龙电器,正是商业资本向制造业渗透的明显例证。而对于庞大的中间利润的丧失,工业资本是不甘心的,必然要采取办法进行补救。于是工业资本控制下的流通业也出现了——工业资本的一部分,正在向商业资本转化。

二、产融结合的误区

一直有人力图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行完美的组合,或者整合。一方面,产业资本的扩张需要金融资本提供支持;而金融资本则依靠产业资本作为发展基础。从GE集团的成功经验来看,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应该只是互相提供业务支持,而对于产融结合的最要命的地方——资金转换,则讳莫如深,不越雷池。正是因为美国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完善的法制、经济体制,通用集团的产融结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国企业何尝不想进行成功的跨越?但是国内对于资本扩张最为重要的制约——融资体制,依然没有明显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通道并不十分通畅。由于我们的金融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因此始终就存在民营企业的资金饥渴症。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产融结合,其结果只能是短期融资进行长期投资,最终产融结合成为竹篮打水,德隆失败成为再明显不过的例子。

(未完待续,期待有家人接上写) 2005年7月18日,rgan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8 12:05:57编辑过]
127
发表于 2006-6-5 00:16:10 | 只看该作者

几位的高谈阔论确实不错。学习学习先。

126
发表于 2005-11-18 13:48:10 | 只看该作者
[em02]拜读,这是长学问!
125
发表于 2005-11-16 15:06:13 | 只看该作者
此贴,至今读来,仍有启迪![em17]
124
发表于 2005-9-7 00:20:56 | 只看该作者
打错了一个字,不好意思,三个阶段应该是:融资、运营、退出。该打,下次一定注意。
123
发表于 2005-9-7 00:19:19 | 只看该作者
rgang师兄,风险投资它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一个组织活动,从时间上来分有无限合伙人的融资阶段、风险投资的运营阶段、推出阶段,然后是下一阶段的再融资。既然说到了,风投的假设,我也献丑说两句,主要是第一阶段的关于风投主体的假设:(1)、有关风投基金的假设:1 它是封闭的基金 2 它的资金来源的假设是:私人权益资金还是政府资金 3 对于基金的组织形式:是有限合伙制还是公司制 4 对于基金筹集在投资周期中的位置,也就是基金的融资难度如何 5 基金持续时间 。待续
122
 楼主| 发表于 2005-9-1 04:59:28 | 只看该作者

我先抛出一个风险投资决策模型供大家批判。

1、风险投资环境假设

这里面有几个重要的关键点,一是投资周期的假设(或预定);一是周期期末的投资收益;一是技术累积水平,即先进程度。

则有如下的投资假设:(1)没做好项目研究的决策准备,即收益为0;(2)决定投资的时刻,其技术水平、社会贴现率和收益构成投资收益的自主决策函数关系 [此处难以表现函数关系公式,故省略];(3)技术先进程度和投资收益成正比;(4)垄断环境下,风险投资者中间的竞争趋于0。即只有一个投资者,其决策投资的概率为50%。

(未完)

121
发表于 2005-8-29 11:04:21 | 只看该作者

你忙完了,就该我忙了,这两天天天晚上加班,今天还有一个比较急的项目要出差。

这下我完了,cheng111老兄来了正好。

120
发表于 2005-8-28 08:27:13 | 只看该作者

兄弟事毕,前来报道。

rgang兄、tsaosheng兄等各位兄弟姐妹辛苦啦。已备好伊犁河谷甘醇供各位酒仙聚会时享用。

119
发表于 2005-8-28 00:20:39 | 只看该作者

把帖子一口气读完,还是蛮有意思的。接着说吧,谈到风险控制、风险决策模型,说真的有大把的理论的模型在那。我没有实操的经验,不知那位做过相关的项目的高人指点一下,居我所知,对于一般的项目算一下npv就不错了,本来就是预测,很多的指标和模型都不一定就好,还是主要的是人的主观的经验控制为主。具体的企业实操,清各位指教。第一次发言,不对的地方大把咯。不要意思。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