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孙子兵法对企业管理的负面影响

[复制链接] 13
回复
314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7-19 17:2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子兵法虽然非常伟大,但是用于企业管理很容易出偏差。

第一,孙子兵法,唯利是图的思想会让企业忘记社会责任。

第二,孙子兵法,假仁假义(因为惟利是图是其基本原则,所以必然假仁假义)的权谋思想,会让企业主迷信权术,导致企业文化不正常和企业环境恶化。

第三,孙子兵法,很少关注企业内部管理。

如果要把兵法用于企业管理,恐怕带有较强烈儒家特色的《司马法》,《吴起兵法》才是比较适合的。

 

14
发表于 2009-7-26 19:57:3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zwznj在2009-7-26 19:01:23的发言:

另外,把孙子兵法放在术的层面,当然是好东西,但是如果把它提升到了“道”的层面,就非常容易出问题了,很多隐藏在孙子内心的观念就会误导企业家,这就是我认为企业家不能过分崇拜孙子兵法的原则,崇拜孙子兵法很容易走向惟利是图,搞各种谋略。

所以说,孙子兵法有可能误导企业管理,但是企业管理出了问题当然不能怪孙子兵法。


看了zwznj兄的论述,我对《孙子兵法》做了搜索,
出现仁和义两个字的地方仅三处,分别是
将者,智、信、、勇、严也。
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而利字出现了51次,例如
军争为
兵以诈立,以动,以分合为变。
合于而动,不合于而止。
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zwznj
兄说的没错,《孙子兵法》确实没有专门讲仁义,也没有讲战争为何要进行,而只是讲战争是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孙子兵法》是讲术而不是讲道的书,所以它只能叫《孙子兵》,而不能叫《孙子兵》。
《孙子兵法》是一把剑,本身并无正义和非正义分别,也不区分何为正义、何为非正义,没有真仁真义、也没有假仁假义。

或者说,《孙子兵法》讲的类似是一个科学真理,例如相对论之类,只讲了战争的客观规律,而并无道德伦理之区别。《孙子兵法》是一把剑,并无道德取向。
基本同意zwznj兄的结论,受教了,多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6 19:58:29编辑过]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7-26 19:01:23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把孙子兵法放在术的层面,当然是好东西,但是如果把它提升到了“道”的层面,就非常容易出问题了,很多隐藏在孙子内心的观念就会误导企业家,这就是我认为企业家不能过分崇拜孙子兵法的原则,崇拜孙子兵法很容易走向惟利是图,搞各种谋略。

所以说,孙子兵法有可能误导企业管理,但是企业管理出了问题当然不能怪孙子兵法。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7-26 18:56:18 | 只看该作者
QUOTE:
 
QUOTE:
 
QUOTE:
 
QUOTE:
 
QUOTE:
以下是引用阿懒在2009-7-21 12:10:15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zwznj在2009-7-20 9:59:55的发言:
二楼的同学啊,读书不可以不求甚解。

孙子说: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注意啦,一方面对间谍好的不得了,可是间谍一出点问题,立刻杀死。这叫什么仁???


没办法,我只好从zwznj兄推崇的《司马法》中找支持论据了。
《司马法》曰:“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 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局部之恶,为了全局之善。
《孙子兵法》此点和《司马法》相同。


QUOTE:
以下是引用zwznj在2009-7-20 9:59:55的发言:
还有孙子公开主张来到了敌国可以抢劫老百姓的粮食。也就是说,孙子的仁义只是针对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组织的,是以惟利是图为标准的仁义,仁义标准不可以高于利益标准,所以我说他说惟利是图的仁义,而非真心实意的仁义。这不就是假仁假义吗。
QUOTE:

zwznj兄一定要批判孙武没有国际主义精神,一定要在战争手段中讲仁义,这些确实是现代国际战争伦理的一部分。
看来需要孙武做群众工作,说通敌国老百姓自愿献上粮食。搞宣传队,说明战争的正义性和为了解放广大劳苦大众咱们必须止戈为武。这可能吗?尤其那个年代?
理想的目标还是需要用现实的手段来实现。

至于后人怎么用,那是后人之事,就不要算在《孙子兵法》的头上了。


QUOTE:
以下是引用zwznj在2009-7-20 9:59:55的发言:
谁说孙子之前没有好的兵法,真正的好的兵法适合企业经营借鉴的兵法,是孙子的叔叔田穰苴所写的《司马法》!那是真正的带有智慧和伦理道德的仁义和战略。


《司马法》原书多已散佚,现存只是5篇(原来有150篇),3千多字。现在评价也只能看这仅有的5篇了。
《司马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它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如突出仁义说教,把战争说成是仁慈的。又美化上古教化,认为周不如商,商不如夏,夏不如虞,以至把战争看成是“德衰”的结果等等。

 

 

 

 

 

 

首先,感谢阿懒兄的指教,可以看得出你对兵法和管理的造诣确实不简单,你的很多观点非常有理,不过,我还是有部分保留意见希望与兄台继续商榷。

《司马法》第一句话就说:以仁为本谓之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

战争的正义性往往是很难说的清楚的,何谓局部之恶,何谓全局之善??大多数情况下,根本就是各有各的标准,有人觉得美国打伊拉克是正义的,善的,有的觉得是恶的,军阀混战时都说自己是正义的善的,你如何分别??无论如何统治者的宣传机器讲得如何天花乱坠,都有可能掩盖其背后不可告人的目的,驾驶飞机去撞世贸大厦的恐怖分子,他们也认为自己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为了整个伊斯兰世界,为了整个人类未来的幸福而牺牲,他们是在通过牺牲世贸大厦的无辜者的生命这种小恶,而成就大善。所以区分正义和善是很难的,我们只能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任何一方面战争方如果缺乏对他人的生命的尊重,必然使得这种“权”的原则(即所谓局部之恶,为了全局之善)变得无限制,战争就会变得血腥残酷。所以司马法才告诫“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也就是说,权的原则不能不受到“仁义”底线的制约,可以针对某些事情“权变”,但不能针对关系到人的生命的问题“权变”。而且有资格运用“权”原则的一定的心中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心中“以仁为本”的领导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不受底线的“权”的原则在军事竞争过程中可能会胜过受底线制约的“权”的原则,因而被军事家们抛弃,(其实如果随着老百姓的智慧的提升,这种“局部之恶,为了全局之善”的原则一定会失效)但是在企业竞争中,如果不注意这个底线原则,一味滥用“权变”就会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孙子的仁义说,根本就是没有任何内容支持的,从整部孙子兵法中我看不出有任何地方孙子具体的谈论了仁义原则,这就像我们的宪法一样,里面有很多精神很好,可是在具体的法律中根本找不到,或者根本没有实施的可能。这些精神就成了摆设,所以说孙子的仁义是块骗人的招牌。如果我们被招牌迷惑了,那么在应用中就一定会出很多问题。

蒙牛三鹿等企业不正是这样吗?表面上他们多负责,多尊重客户的权益和客户的生命,可是这只是一块招牌,掩盖了他们惟利是图的动机。

11
发表于 2009-7-25 16:24:5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jan872在2009-7-24 9:16:41的发言:

兵书没有错   用的人错了





认同

10
发表于 2009-7-24 09:16:41 | 只看该作者

兵书没有错   用的人错了

9
发表于 2009-7-23 20:20:30 | 只看该作者
没办法看了太伤心,在发泄一下,谈谈看法

孙子兵法是最好的一本关于企业管理实践的书,细读不亚于大师德鲁克,倒是汉武帝独兴儒术才是中国文化衰弱的开始,什么仁义、礼法、成为了扣在中国几十亿人头上的紧箍咒,给无从谈道和德了,纯真的仁义儒家思想,在孔子曾子之后已经丧失,成为沉重的枷锁,只因为其无可辩驳权威性,他已经成为了一种剧毒的思想,因为权威抹杀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何时再次到来?
孙子兵法讲的全面,首先他我认为吸取了《老子》精华,道即所说的企业文化、使命、也就是社会责任甚至要包括对社会规律深刻的观察,天时地利,可以是时间、市场趋势、
市场变动、淡季旺季、产品的地区差异;法——制度今天更要包括政治和国家法律、更要体现执行力与素质职业化,知己知彼,四个字不正是现在商业缺乏的吗?
现在速度决定成败、执行力打造永续的企业、蓝海战略、世界是平的、中国式管理、企业家精神、、、、、、太多呀只不过是些成功的片段,孙子兵法要好上千倍万倍,因为,他的完整和宏观的分析问题,加上灵活智慧,可谓精品,但是,令人担心的是不太细分还没有细化科学化,所以,用它做跨国型企业还不完善,
楼主切不可太片面的看孙子兵法,
8
发表于 2009-7-23 19:18:58 | 只看该作者
只不过是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才不能用利器用谋用智

比如小偷、和大偷、呵呵
提醒楼主一句:要用脚后跟想问题,好好读孙子兵法在发言吧,
我敢打赌你肯定没有好好研究孙子兵法,只有那些不自知的人才会被经验聪明所迷惑,智慧的开始是自知,聪明的开始是只彼,孙武是中国的“谋圣”又不乏智慧,三路事件怨孙武,好像不靠谱,有可能他一辈子都没喝过牛奶。呵呵
 
7
发表于 2009-7-21 12:13:44 | 只看该作者
zwznj兄对《孙子兵法》的批评和当年苏轼的批评类似,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批评对象弄错了,不应该来批评《孙子兵法》,而应该批评时人对《孙子兵法》的误读和误用。

苏轼论孙子的文章如下: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六.孙武论(上)〉:

  古之善言兵者,无出于孙子矣!利害之相权,奇正之相生,战守攻围之法,盖以百数,虽欲加之,而不知所以加之矣!然其所短者,智有余而未知其所以用智,此岂非其所大阙欤!夫兵无常形,而逆为之形,胜无常处,而多为之地。是以,其说屡变而不同,纵横委曲,期于避害而就利,杂然举之,而听用者之自择也!是故,不难于用,而难于择。择之为难者,何也?锐于西,而忘于东;见其利,而不见其所穷;得其一说,而不知其又有一说也。此岂非用智之难欤!夫智本非所以教人,以智而教人者,是君子之急于有功也。变诈滑其外,而无守于其中,则是五尺童子皆欲为之,使人勇而不自知,贪而不顾以陷于难,则有之矣!深山大泽,有天地之宝,无意于宝者得之;操舟于河,舟之逆顺与水之曲折,忘于水者见之。是故,惟天下之至廉为能贪,惟天下之至静惟能勇,惟天下之至信惟能诈,何者?不役于利也。夫不役于利,则其见之也明;见之也明,则其发之也果。古之善用兵者,见其害而后见其利,见其败而后见其成,心闲而无事。是以,若此明也。不然,兵未交而先志于得,则将临事而惑,虽有大利,尚安得而见之。若夫圣人则不然,居天下于贪,而自居于廉,则天下之贪者,皆可得而用;居天下于勇,而自居于静,则天下之勇者,皆可得而役;居天下于诈,而自居于信,故天下之诈者,皆可得而使。天下之人,欲有功于此,而即以此自居,则功不可得而成。是故,君子居晦以御明,则明者毕见;居阴以御阳,则阳者毕赴。夫然后孙子之智可得而用也。《易》曰:「介于石,不终日,正吉。」君子方其未发也,介然如石之坚,若将终身焉者;及其发也,不终日而作。故曰:不役于利,则其见之也明;见之也明,则其发之也果。今夫世俗之论则不然,曰:「兵者,诡道也。(此语见〈孙子.始计〉篇)非贪无以取,非勇无以得,非诈无以成;廉静而信者,无用于兵者也。」嗟夫!世俗之说行,则天下纷纷乎如鸟兽之相搏,婴儿之相击,强者伤,弱者废,而天下之乱何从而已乎!

6
发表于 2009-7-21 12:10:1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zwznj在2009-7-20 9:59:55的发言:
二楼的同学啊,读书不可以不求甚解。

孙子说: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注意啦,一方面对间谍好的不得了,可是间谍一出点问题,立刻杀死。这叫什么仁???


没办法,我只好从zwznj兄推崇的《司马法》中找支持论据了。
《司马法》曰:“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 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局部之恶,为了全局之善。
《孙子兵法》此点和《司马法》相同。


QUOTE:
以下是引用zwznj在2009-7-20 9:59:55的发言:
还有孙子公开主张来到了敌国可以抢劫老百姓的粮食。也就是说,孙子的仁义只是针对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组织的,是以惟利是图为标准的仁义,仁义标准不可以高于利益标准,所以我说他说惟利是图的仁义,而非真心实意的仁义。这不就是假仁假义吗。

zwznj兄一定要批判孙武没有国际主义精神,一定要在战争手段中讲仁义,这些确实是现代国际战争伦理的一部分。
看来需要孙武做群众工作,说通敌国老百姓自愿献上粮食。搞宣传队,说明战争的正义性和为了解放广大劳苦大众咱们必须止戈为武。这可能吗?尤其那个年代?
理想的目标还是需要用现实的手段来实现。

至于后人怎么用,那是后人之事,就不要算在《孙子兵法》的头上了。


QUOTE:
以下是引用zwznj在2009-7-20 9:59:55的发言:
谁说孙子之前没有好的兵法,真正的好的兵法适合企业经营借鉴的兵法,是孙子的叔叔田穰苴所写的《司马法》!那是真正的带有智慧和伦理道德的仁义和战略。


《司马法》原书多已散佚,现存只是5篇(原来有150篇),3千多字。现在评价也只能看这仅有的5篇了。
《司马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它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如突出仁义说教,把战争说成是仁慈的。又美化上古教化,认为周不如商,商不如夏,夏不如虞,以至把战争看成是“德衰”的结果等等。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