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读书有什么用----怎样自在的生活(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73
回复
1527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10-16 07:1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在一个群里混,看到了许多朋友的烦恼和困惑,就有了写一点什么的念头。再说在这里也潜水的够长了,应该和家人分享点什么。如果我的感触和方法能给家人有一点点启示,那就足够了。

 

 

一、     改变总是那么难

 

      在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最令人迷惑的莫过于,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文章,也有了很多触动和感悟,但是,好像对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实质的帮助,亲密关系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唯一的好处就是在别人遇到问题时,可以引经据典的说出一套套的理论,提出一个个的办法,看起来,帮助别人总是比帮助自己来得容易。

      为什么自己的问题总是那么难以看清呢?或者是自以为看清了却总那么难以改变呢?有时候甚至在遇到问题时会比原来更加沮丧,看了这么多书,学了这么多知识,知道了那么多的方法,为什么都没有用呢?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本身就是人生中最难的,但是,当我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持续的心理稳定和快乐的时候,寻求改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改变,对有的人来说从来就不是难事,他本身就在不停的改变之中;但是,对于有的人来说,却难于上青天。因为好像有些人的行动能力是天生的,有的人却根本没有行动能力。

      很多有行动能力的人好像懒于动脑深入的思考,同样很多长于思考的人好像也难以展开实际的行动,如实知见是非常难得,可是更难的是知行合一。

      对于书上的方法有没有用和为什么没有用,李笑来在他写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当有学生来问我‘老师,这个方法真的有用么?’的时候,我竟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学生之所以这样发问,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居然是彻头彻尾地出自于理性!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

       我觉得你的方法颇有些道理,但我不是很确定。问题在于,如果我决定使用你的方法的话,那么就好像是投资一样,是需要投入时间、精力,甚至金钱的。如果在我根本不能确定我的这个选择究竟能给我带来怎样的结果的情况下,我就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那我不就是连傻瓜都不如了么?所以,你必须告诉我,你的方法到底是否真的有用?如果答案不是确定的,我才不会采取行动呢。”

 

 

二、好了伤疤忘了疼

对于难以改变的一个更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记得小时候很淘气,爸爸不经常在家,妈妈又不太约束,经常损坏家里的东西。记得每次犯错误的时候,奶奶或者妈妈就会警告:“又好了伤疤忘了疼吧,忘了上次怎么挨揍了。”

这句话也让我想起了小学学过的寒号鸟的故事。

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喜鹊好心劝寒号鸟垒窝过冬,寒号鸟却对喜鹊说:“傻喜鹊,你不要吵,太阳暖和,正好睡觉。”

     冬天来了,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风停了,太阳暖烘烘的。喜鹊又对寒号鸟说:“趁着天气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伸伸懒腰说:“傻喜鹊,真罗嗦,太阳暖和,得过且过。”

     寒冬腊月最冷的一天夜里,寒号鸟发出最后的哀号:“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结果,可怜的寒号鸟在半夜里冻死了。

大多数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景和感觉中才有改变的愿望,一旦那情景和感觉消失,改变的愿望也随之淡化了。依然如故,我行我素,一直到下一次情景和感觉的出现。这种情况不知道要轮回多少次才能彻底的下改变的决心,下了决心不知要多久才能付之于行动,这行动不知会持续多久,也许只是“五分钟的热气”而已。

其实“好了伤疤忘了疼”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让我们忘记一时的伤痛和挫折,继续探索和成长。但是如果忘性太大或者诱惑力够强的话,就不容易吸取经验教训,不断的犯同样的错误,重蹈覆辙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寒号鸟为此丢了性命。


 

三、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前两天读了一本叫做《指导真诀》的书,书中提到我们95%的知识来自于实践,5%来自于书本和培训。而且只有书本和培训中学到的知识与我们的经验合拍时,我们才会理解并应用他们。这么说来读书基本上是没什么用的。

书中还说,所谓的好书只不过说出你早已存在于潜意识之中的认知和知识,你还不能有意识的用自己的语言清晰的表达而已。一本好书只是起到了触发器的作用,但还是要看你采取行动的决心和行动的持续程度如何,包治百病的万灵丹和立竿见影的速效药好像只能在卖假药的那里贩售。

说实话,作者的观点我很认同,但我觉得读书有没有用可能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读书,并丛书中汲取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一部红楼梦,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看见了是看见了,能否照葫芦画瓢模仿着去做一番,去用实践验证一下自己看见了的东西,那也不是每个人能做到的。

正如武志红曾经举过的一个例子:“假若一个美女相信,男人都不是好东西,男人只是对她的身体感兴趣而根本不会爱她。那么,她会使用她的身体勾引男人,而她会发现,她只需要这样将男人们‘轻轻推一下’,这些男人就会变成色鬼。”这位美女无疑是为知行合一的实干家,她在验证她的认知。验证的结果也可能会与她的认知不一样,如果她能够如实知见的话,她也就获得了一次改变她的认知和行为的机会。当然,并不是所有有这种认知的女人会这么做。也许,更多的女人用厚厚的盔甲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来自她所认为的“坏男人”的伤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26 7:49:20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10-10-16 15:24:25 | 只看该作者
[em60]
板凳
发表于 2010-10-16 21:48:51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很深的刺激或者相关的经历,人是不会有改变的,人总是顺从于习惯。包括我现在说这句话在内,也只是说说而已,并不能让我有啥改变。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08:00:16 | 只看该作者
 

四、两种人、四种人或者九种人

《习惯的力量》中认为“世界上有两种人:空想家和行动者。” “空想家们善于谈论、想象、渴望、甚至于设想去做大事情;而行动者则是去做!”

忘记了看到的哪本书上把人分为四种:思想者、实干家、旁观者和老好人。

最近流行的《九型人格》以三个中心—-情感中心、思维中心、行动中心---把人分为九种基本类型: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者、享乐主义者、保护者、调停者。

也许是天生的,也许是原生家庭培养的,总之,不管哪种分法,行动能力都是某一类人的特点。只有行动才能带来我们生存所需要的一切,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并不是说除了行动者或实干者,其他类型的人不能行动,只是他们往往难以主动的自在的展开行动,除非在他们确认是安全自在的情况下或者是不得不行动的时候,才开始有限的、必要的行动。

就像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没多久的小狗,他们呆在妈妈庇护下的安全温暖的舒适区域,在观察了很久确认没有危险的时候也会出来行动一番,但是一有点风吹草动,马上嗖的一声钻进安全舒适的狗窝,蜷缩起来,偶尔探出头来用怯怯的眼神观察一下外面的环境。下一次的行动依然会这样,直至它强大起来。


五、改变的是什么呢?

无论把人分为多少种,都难以准确的了解自己。每个人都有他的特殊性,每每感觉到自身和环境都在变化,但是总有一些东西在自己的身上保持着,支配着自己的所思所言、所作所为。其实人的每一种类型都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先天因素和原生家庭把他塑造的对某一情景的应对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关系模式,一旦定型,难以改变。每种类型的人这种感知方式和关系模式在有的情境下会错误百出、糟糕透顶,但是在另一种情境下说不定会表现的出类拔萃、精妙绝伦。所以,盖洛普建议,让兔子去跑,别教猪唱歌,因为你白费工夫,猪还不高兴。爱你干好的事,干好你爱的事;唯有干得好,你才会去爱;唯有爱的深,你才干得好。

生活中总有那么多的问题难以处理,生活中总有那么多的情景难以面对,生活中总有那么多的诱惑难以得到。因此,很多人都想变成完美的、万能的,这怎么可能呢?于是,很多人总是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去比较,其结果只能是让自己越来越没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得到的忠告是克服缺点,不如木桶理论,要求提高短板,但是,更为明智的做法却是“扬长避短”。

有时候在遇到困难烦恼和身心交瘁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是超人就好了,什么都会,什么都难不倒我。在一次远足旅途中,疲惫劳累寸步难行的时候,我在想,这沉重的让我难以行动的是什么呢?可是等我回到旅社,美美的洗了一个澡,痛痛快快吃上一顿,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醒来时精神百倍,浑身轻松,这令我浑身充满力量的又是什么呢?

经过这么多年的生活磨练,感觉自己慢慢宽容起来,对一些事情也应付自如起来,心情也平静了许多。有时候静静的想一想,现在的我和当初的我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又好像没发生太大的改变,那么这改变的到底是什么呢?


六、加法还是减法

十月一的时候去东营,回来后在我们的小县城和老婆以及她妹妹一起吃饭。一个不大的小饭馆,老婆的妹妹请客。吃饭到一半的时候,发现一盘菜里有一条菜虫,老婆开始不满意起来,老婆的妹妹有点尴尬。我这种情况见的多了,就把虫子挑出来,继续吃,并安慰老婆说,这又什么啊?菜上的虫子,难以避免的啊,又不脏,在家里自己做菜时不也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吗?

老婆本来想找饭馆老板理论一番,看我没有大的反应,又被我劝解了几句,就没再闹腾。但是回到家里后说起来还是有些郁闷和愤愤不平,说应该坚持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应该这么算了什么的,说至少应该换一盘菜才行。我接着为她解释不这么做的原因,如果你请客出现这种情况,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在姐夫面前,被自己的姐姐抓着这个事喋喋不休的唠叨?再说毕竟在一个小县城里的小饭馆里,如果他们的服务意识不是这么强,坚持不给换或者闹起冲突,结果会怎么样呢?难道一定要讨一个说法不行吗?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呢?

事后我想,如果倒退十年,我会是这种反应吗?呵呵,肯定不会!我一定是理直气壮的大声喊:老板,过来!然后很夸张的把那条可怜的虫子展示给他看,然后说,您看这事怎么着吧,老板。如果老板极力辩解或者不想承担责任,我肯定会威胁他说,那对不起了,我可要向各位顾客展示一下你这特别做法了,还要给卫生局打投诉电话,甚至新闻媒体曝光什么的。也许我会达到了目的,换一盘菜、少交点钱,甚至白吃一顿,但是这又怎么样呢?请客者会有什么感受呢?会改变菜里有条小虫子这个事实吗?这顿饭吃的舒服吗?

看来,我的确发生了一些改变,是“我”增加了些什么呢?还是“我”减少了些什么呢?可我明明有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啊,我不还是那个有原则、理智谨慎和善良的我吗?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8:04:45 | 只看该作者
 

七、想要的是什么?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一个小孩,大家都认为他傻,因为他永远选择五角的硬币,而不选择一元,可有个人不相信,拿了五角和一元的硬币各一枚,结果他真选择了五角,围观的人看的哈哈大笑,那个人很奇怪,便问那个孩子:“你不会分辨硬币的价值吗?”小孩小声说:“如果我选择了一元,下次他们就不会让我玩这样的游戏了。”

不同的人会对这个故事做出不同的解读,当看客们在嘲笑这个孩子傻,并生出怜悯之情的时候,这个孩子会在意这些外在的看法和评价吗?为什么不在意呢?在我看来,是因为这个孩子真正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在利用环境因素巧妙地获取自己的需要:既娱乐了大家,又得到了所需,皆大欢喜。一个真正明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的人,是不会过于在意外在的评价和别人的目光的,甚至于艰苦恶劣的环境也不会在意,因为他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益,就是增加;损,就是减少。等你知道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后,真正的改变就开始了。该增加的增加,比如尊重,比如宽容,比如爱等等;该减少的减少,比如执着,比如嗔怒,比如恐惧等等。增加和减少的结果,就是能够更加感受到“我”的存在。

谁都知道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多数人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茫然的随波逐流。每天一早打开电脑上网,成了一种习惯,好像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比如我打开了今天的搜狐新闻,头条是金正日金正恩出席晚会,在浏览中又看到网友关注排行中的黑老大在民警中队门前组织游行,打开后又对专家认为现青年身体普遍存在“四肢简单”感兴趣,几次被自己感兴趣的字眼诱惑之后,就不知道身在何处了,回头一看几十个网页已经打开了,最初看到的是什么也可能已经忘记了,这就是迷失。

迷失不光发生在网络上,也实实在在的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比如恋人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的吵架,本来吵架是难免的,俗话说哪有筷子碰不到碗的?吵架的起因也许根本就不算事,比如吃饭时发现一个菜味道淡了,老公也许只是提个醒,说了一句。但是妻子也许正在为工作或者孩子的事烦心呢,于是生气的说,天天除了上班还要伺候你们,有本事自己做。老公可能会说,你不伺候老公和孩子你想伺候谁啊?我自己做要你干吗?老婆可能会说,你原来口口声声说爱我,现在原形毕露了吧,原来就是把我当成保姆啊……

越说越气,把N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通通翻腾出来,这顿饭还能吃吗?也许老公会摔门而去,也许老婆会哭着回娘家,说这日子没法过了,最后的结果也许会真的离婚。网上不就经常报道这样的闪婚闪离的事吗?本来的目的不是想饭做得更好,吃得更好吗?不是为了生活得更快乐吗?结果怎么会这样呢?当你问她为什么会这样的时候,她可能会说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了;当你问她起因是什么的时候,她也许早已忘记了只是因为一个菜里少放了一点点盐,而成包的盐就在厨房里放着。

我经常会念叨渐行渐远、越陷越深这两个词,真是越琢磨越觉得有意思。在很多时候,如果不及时的觉醒打住,那就会彻底的迷失而不自知。这一切,都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就像那只下山的小猴子一样,最终一无所获。

 

 

八、怎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在另一个群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小调查,总共设计了五个问题,其中后三个问题就是为了确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3、如果上天给你一个机会去做一件绝对不会失败的事,你会去做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是你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如果你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话,你真正内心渴望的、值得你付出一生的目标。这个目标可能会因为你对自己和现实的看法而永远只是想想而已。

4、如果你确知在三个月后会死去,遗嘱已经写好,墓地已经选好,告别仪式已经准备好,你最想做什么事?和谁一起去做?

     这个问题说的是你心底的一个愿望,这个愿望你也许从来没认真想过,也许想了好久了,但是你有顾虑,没有办法去做,这个愿望并不是你一生的追求,但也许是你一生的遗憾。这个愿望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一件事、也许是一个小小的要求。另外会让你认识到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且只可能有一个。如若你谁都放不下,那也可能说明你把谁都没有真正放在心里,特别是你自己。

5、请用一句话描述你认为的成功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第三个问题的现实版,成功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准确的说是:你想过的日子是什么?你现在正在追求的东西,你是否真的去追求了。你是否放弃了与这个认识相悖的东西,比如你想和爱人相亲相爱,却在沟通时让他(猜)你的心思,两次不中你就认为对方不关注你了、不再爱你了,用尖刻的言语去伤害对方等等。也就是是否你一边想着目标,却一边做着与目标背道而驰的事情。”

当时很多群友真诚的回答让人感动,当然也有群友只是当作游戏并表现出了玩世不恭的一面,更多的是不参与,当然这都是每一个人的自由选择。

即使是认真参与的群友里,也可能只是把这个游戏仅仅作为一个游戏而已,过去了就过去了。但我不这么认为,我曾经无数次的问自己:我欲何为?我将何去何从?

经过了一个迷茫痛苦的过程,随着慢慢放下一些东西,我对自己和自己想要什么慢慢的清晰起来。我认真写下的,那是现在这个阶段我对自我和生命的认知,是我对自己一生的承诺,那是我这一生要去走的路。

在没做这个游戏之前我已经把它写了下来,虽然形式不同,我会随时看者它,看看我是不是走在我选择的这条路上,是不是义无反顾的做着,而不是仅仅想一想、说一说而已。

当我明明白白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的时候,生活中的一切就简单清晰起来了。

 

 

九、是与不是

找到自己和自己真正的需要,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的心理发展历程,也是这样的漫长啊。

除了少数人在年轻时就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和目标外,绝大多是人都在摸索着度过他的人生。在漫长而又短促的人生道路上,有的人可能会由于某些因缘际遇而对自我和目标慢慢清晰起来----也许是因为一件事,也许是因为一个人,也许是因为一句话;也有的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在浑浑噩噩和痛苦挣扎中度过,即使如佛陀这般智慧的人,为了他觉醒的目标,轮回了不知多少世才得以实现。

叛逆和非主流似乎在社会上正成为主流,其实这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标榜自我意识,现在这个社会已经被充分的异化了,看看网上经常报道的“被××”“××奴”“伪××”就已经知道。当尼采说“上帝死了”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已经混乱不堪了。萨特说“假如上帝不存在,任何事情确实都可被允许的,结果人就孤立无依了”,这正是迷茫的来源,也可能是很多人拼命向外攀援抓取的原因。当一个人面临许多选择时,他反而难以做出选择甚至逃避选择,但是他可能没有意识到,不做选择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选择。

相对来说,古代的人没有面临着现代社会这么复杂的诱惑和自由的选择,因而不会产生如此的迷茫。比如,古代的印度人信奉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认为人生有四大目的:法、欲、利和解脱。法的大概意思是人生的知识;欲指感官享受,主要是情爱;利指权利和利益;解脱,指的是最后的归宿。相应的,他们认为为了实行这四大目的,就要遵循一定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四行期”。年轻时梵行期学法,成年后居家期追求欲和利,年老了以林栖期和遁世期寻求解脱。

不同的生命阶段当然有不同的需要和目标,也许可以有一个根本的目标和多个阶段性目标。有很多人把成功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财富、权位、名誉等等,也有很多人追求自由、幸福、快乐,其实很多东西不是从根本上冲突的,它们有可能是相辅相成的。

我觉得确认自己的需要和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可以问下面几个问题,也许会有帮助的:

一、这是我内心渴望的吗?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吗?这是我真正想要的吗?

二、这会改善我的生活品质吗?在过程中我觉得越来越快乐充实吗?这是建设性的吗?

三、这是合乎法律和道德的吗?这是不危害社会和伤害他人的吗?或者这是为了避免危害社会和伤害他人吗?

四、这是能够实现的吗?我能够在过程中阶段性的享受到成果,而不是仅仅幻想和做梦吗?我感受到了吗?


 

十、你说的道理我都明白

九几年的时候,在老家一起长大的一个很好的朋友,家里给他找了个对象,但是他不接受。农村的孩子多,他是老大,那时候,如果老大不找对象,就会影响他的弟弟妹妹的婚姻。他的父母很着急,于是委托我给他做思想工作。那时候也是对朋友的关心使然,也就答应了。

记得是一个秋天,吃过晚饭以后,在村边一条马路的桥上,从晚上八点多一直聊到了凌晨二点多。刚开始他说出种种理由来推脱,我就摆事实,讲道理,掰开了,揉碎了,综合来,分析去,把他提出的一个个理由进行剖析,说的我口干舌燥,自以为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最后了,他来了一句:你说的道理我都明白,我比你还懂。我就说:明白了道理为什么不去做呢?他说:明白了也没用,就是不想去做。

我觉得很奇怪,这是真的明白了吗?

后来我也碰到了很多类似的情况,“就是不想去做”,“我做不到”,“我和你不一样”,“你不会明白的”,这就是他们经常说的话。我也渐渐明白,人与人的确是千差万别的。有句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有些人,有些事,也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知而不行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可是为什么呢?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家加里·施瓦茨把器官移植后的改变现象称为“细胞记忆”。他的理论是,由于细胞囊括了人体整套基因“材料”,因而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必将从器官捐献者身体上“继承”某些基因。其中一些基因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甚至是口味的偏好。但这种想法在临床上无法证明。他宣称,自己的研究证明,至少10%的人体主要器官移植患者———包括心脏、肺脏、肾和肝脏移植患者,都会或多或少“继承”器官捐赠者的性格和爱好,一些人甚至继承了器官捐赠者的智慧和“天分”。

尽管怀疑患者“继承捐献者记忆”的说法,但其他专家们仍然谨慎地表示没有证据可以完全否定这种说法:心脏转换到另一个人身上以后,储存在心脏中的某些性格、爱好的记忆也随之转移到另一人身上。

澳大利亚一些专家认为,大脑不是唯一有记忆功能的器官,心脏也能存储记忆。澳大利亚一名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男子术后食性大变,变得爱吃汉堡和薯条。据说这颗心脏的原主人是一名18岁的少年,原来也爱吃汉堡和薯条。科学家统计记录显示,至少有70个器官移植者在手术后的性格变得与器官捐献者的相似。美国亚里桑那州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盖里·希瓦兹在历经20多年调查研究后认为:人体的所有主要器官都拥有某种“细胞记忆”引功能。”

由此想到了一些成瘾行为和顽固的习惯行为,也许,这才是我们的身体所信奉的道理,而没有经过实践体验的认知和知识很可能被当作花瓶一样的装饰品摆在脑子里以便随时可以拿出来装装门面,而不是被当作安身立命的工具来使用。

道理,只有在成为行动指南的时候才能称之为道理吧。否则,那只是一种肤浅的认知或者是知识而已。

 

 

 

十一、道理与体验

 

原来在群里的时候,偶尔说几句话,就有人说:你又在用思维说话,或者说,你又在用理智说话,总之是在说,你又在讲大道理了。是啊,很多的道理都被讲滥了,讲烦了,甚至到了一张嘴就知道你要说什么的地步,很多孩子甚至对讲大道理深恶痛绝。在有些人的眼里,讲道理是没什么用的,思维、理智也不值得关注,他们关注的是感觉,而且他们关注感觉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某些感觉。

道理,是一个奇怪的东西。在有的人那里,道理成了成长的阻碍;在有的人那里,道理只是一种知识的摆设;在有的人那里,道理却是自己谋利的幌子。但是,只要我觉得一个道理确实“很有道理”,我就会接受,我就会把它作为我的行为指导,我会以这个道理为标准尽力的身体力行,去加以实践,验证这个道理,不过,这也要根据具体情况量力而行。绝大多数时候,我都把别人认为的道理不是当作道理,而是当作事实来尊重。当然,这其中也会有一些现在看起来可笑的事情发生。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非常爱看《读者文摘》《青年文摘》《辽宁青年》之类的杂志,曾被其中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感动得一塌糊涂。那时候青春年少,对感情朦朦胧胧,喜欢上了一个本班级的女孩子,是比较温柔的大姐姐类型的。为了表白这份感情,犹豫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毕业不得不表白的时候,写了一封信给她,结果人家却没什么反应。后来我又写过两封信,也石沉大海。虽然这份没有结果的感情令我痛苦消沉了很多年,但我从此再也没有给她写过信。因为,那时候曾经在某本杂志上看到了这样的说法,并深以为然:如果你三次向一位姑娘表白感情对方都没有明确表示的话,那她肯定是对你没意思。很多年之后我才明白,我那么多年所享受的痛苦,其实是我刻意营造出来的一个幻觉而已。

所以,当我看到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的时候,我并不认为这是道理,而觉得这是体验,这是事实,我就曾经深深的体验过这个事实。我想,一个人是不可能经历过所有的事情,也不可能体验到所有的情景,但是,这并不妨碍他采用正确的方法来认同这种体验和认识这个事实。然而很遗憾,很多人由于“我执我见”,拒绝学习这些正确的方法,或者即使知道了这些正确的方法,也拒绝去实践运用。正如老子所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就在眼前,如何去做,却因人而异,奈何?奈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26 7:21:48编辑过]
xingmingyueli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10-10-19 11:47:3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发表于 2010-10-19 12:09:11 | 只看该作者

写的非常好。个人认为对读书一点上,不能否认认书的作用。书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我们的人生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的事都要自己去摸索,必须要借鉴别人的经验。但别人的经是否适合你,这就需要自己行动。用行动去检验。自己的经验只是一个个的孤立的点,而书有些时候能把这些点窜成为一个体系!所以在形成体系以内的经验,会感到随心所欲的应用。

8
发表于 2010-10-19 16:56:07 | 只看该作者
哥说得真好~
9
发表于 2010-10-20 10:16:59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好,感受最深的就是知行合一。
10
发表于 2010-10-20 12:57:50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好。我转了。不过好像题目可以定得更大一点。我转了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