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各显神通的培训师,想说爱你不容易 培训市场的火爆,催生了一个全新的热门行业:培训师市场。随着培训师市场的火爆,培训培训师的市场也应运而生,其最大的卖点就是“权威”机关颁发的资格证书。不过那证书有没有用,真的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培训师本来就是比较特别的人力资源,一旦进入“批量生产”的阶段,恐怕就很难保持其个性化的特色了。 什么样的培训师是最受欢迎的呢?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一般来说,有实战经验、又有理论提炼的培训师比较受欢迎。但可惜的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历史并不长,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创办企业卓有成效,同时在管理理论领域又有很深造诣的人才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中国的培训师大都是倚重一方(理论或实践)而强补另一方的“自学成才”型,关键看的是各人的悟性与学习消化的能力。在实践中,我看到并不是经验丰富的培训师就肯定受欢迎,因为所谓的经验丰富也只是在特定行业的丰富,并不见得一定可以移植到其它行业,甚至在同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也无法复制与借鉴;同时,一度为许多人诟病的高校教师类培训师,也有很多星光灿烂的,关键是他们不要在不熟悉的操作技能领域指手画脚,而要善于在关系技能领域、在心智开发与引导方面多多发挥作用。当然,这两类培训师都要有向对方虚心学习的态度,并快速地付诸行动。 培训师要怎样培训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呢?相信这是有志于管理培训的广大朋友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根据本人的实际经验,认为在管理类培训中有“三倡三忌”,这里提出来与各位共同商榷: 一倡激情四射,忌萎靡无力。 管理培训中的情绪、氛围营造是十分重要的。培训师不仅是知识、思想的传播者,也是积极乐观生活与工作态度的感染者,这一点在专业培训师与业余培训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说,专业培训师对于培训环境的把握、对于培训对象的心态等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在培训过程中有着一系列破冰、铺陈、悬念、回旋等技巧手段,所有方法的运用都是站在被培训者的角度来进行的,即所谓的“消费者导向”意识;相对应的,非专业培训师则常常以自我认知、自我惬意为导向,如“坐”而论道、“我”而非“我们”的陈述、单调的音色与肢体语言等,对最终效果的负面影响很大。其实,他们讲的内容可能非常之好,但没有视觉与听觉的冲击,更多要求的是培训对象的“自觉”意识,这样的结果与专业培训师的就会有很大差别。相信听过余世维讲课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肢体语言丰富、语言跌宕起伏,是眼耳器官的“盛宴”,但其内容并不深奥,有的甚至稀松平常,细细咀嚼不足为奇,但在现场你却无法不为所动。所以从激情四射的角度来说,培训师健康的体格与爽朗的态度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刻意培养的,象笔者曾见过的某50来岁的培训师,开课不久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口气做了三十多个标准的俯卧撑,一下子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后面的“灌输”阻力相应地大为减少。 二倡故事穿插,忌连篇累牍。 这几年本人见识了上百位的演讲高手的现场演绎,自己也亲自主讲了五六十场重要的培训,对于案例、故事的重要性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观察到了高手们高在能够巧妙地把观点寓含于故事的讲述之中,这样自己和别人都不觉得劳累,时间还过得很快;相反,枯燥的理念阐述,因缺乏良好的记忆载体而令人昏昏欲睡。此外,故事的选择也很有讲究,有的人狭义地理解案例一定要是企业方面的,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除了技术类的课程以外,在管理的其它方面“人性”是大道相通的,有的时候企业里面呈现的问题其根源却是在社会方面,这个时候从社会的角度来揭示更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再次,故事的“生活化”与“平凡化”应是选取素材时需要考虑的要点之一,通俗地说,就是要有代表性,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生活化、形象化是优秀培训师需要修炼的地方。 三倡重点突破,忌面面俱到。 管理培训不同于学校的系统课程,往往只能有非常有限的时间来讲述一门课程,因而在讲解时的取舍就显得非常重要,平均用力是兵家之大忌,同样也是管理培训时的“雷区”。事实上,在本人接触的很多企业管理层人员中,大多数人都说过类似的话:一门课程中如果有一句话、一个案例或一种思路受到启发,就值了,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收获就赚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人大都有着很好的悟性,可以举一反三、举二反六。关于这一点,本人有过深刻的教训,如笔者经常主讲的《企业文化与品牌战略》一课,在六年前刚开始讲的时候,就犯过平均主义的毛病:在温州的一家民营企业集团(制造业)讲授两天后,学员的普遍反应是信息量大、内容全面,但有印象的地方不多,类似的情况后来又发生过若干次,这引起了我的深思。回顾当时那一段历程,感觉否定自己是十分痛苦的,但不自我否定又是没有出路的。经过认真研究,对照他人的做法,发现在每一门课程中,必须至少有一个“引爆点”,要在此点上给学员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而“引爆点”的设计必须与学员的共同背景(年龄、学历、职位等)及企业的行业特点紧密结合,如制造型企业中的生产(现场)文化部分、高科技企业的创新思路与制度设计部分,都应该浓彩重墨、大书特书。几年下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屡试不爽,十分有用,授课效果已是完全不同,今非昔比了。由此可见重点突破在管理培训中的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值得大家在实践中好好参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5 17:10:2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