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纪中天终结第12个跌停板砸出水花几朵?
王栋 鑫鼎盛投资
在以第12个跌停板开盘之后,昨天世纪中天(000540)在6分钟之内又拉到涨停!这只引人注目、传言纷纭的近期跳水庄股,昨天68.8%的换手率中,有60%的成交额集中在开盘6分钟之内,从技术角度分析似乎已经结束了跳水“苦旅”。但是,这只股票持续的跳水正现实地反映出当前市场深层次的矛盾,其跳水和止跌,都将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庄股的黄金时代和黑铁时代
早在2000年1月11日,世纪兴业入主中天企业,中天企业也就是现在的世纪中天从此开始了它的黄金时代。首先是当年7月10送4.2股转增5.4股除权,随后股价开始疯涨,到年末复权价已经超过70元,全年涨幅在400%以上。即使在2000年那个“英雄辈出”的牛市里,其也是第一牛股。与很多传奇牛股版本相同的是———在爆炒之后,2000年12月26日中天企业摇身变成了世纪中天。
2001年上半年世纪中天继续劲升。此后虽然大势经历了历时将近20个月的暴跌洗礼,但是世纪中天的股价在历史高位区坚如磐石。直到今年4月15日,仿佛一夜之间就掉进了深渊,猝不及防之下该股展开笔直下坠的连续跌停走势,从“黄金时代”直接跨进了“黑铁时代”。
回顾该股从崛起到坍塌的过程,可以看到与公司基本面的变化一直密切相关。随着一次重大资产重组成功,该股暴涨;此外,由于公司有一个庞大的引进国外投资者共同开发,总投资额达48亿美元,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标志性建筑群,容纳人口30万人的“国际未来村———北京”项目这样一个计划,所以股价能够得以维持高位。而今年4月26日公布的年报显示,雄伟的计划似乎已经成为泡影,业绩的大幅度滑坡却实实在在———每股收益从2000年的1.19元下降到2001年的0.125元之后,2002年更是仅有0.02元。这种业绩变动,相信长期运作的主力有条件提前预测到,因此抢在年报公布之前倾囊出货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据市场人士理解,该股如此疯狂跳水,还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主力机构的资金链可能断裂了。像2001年下半年众多的跳水庄股一样,世纪中天的庄家很有可能“穷得只剩下了股票”———虽然可以控盘不跌,但是巨量流通筹码根本无法兑现,此外还要承受以非常苛刻的条件融来的资金的成本,由于资金链绷到了极限,终于分崩离析。
从庄股坍塌到蓝筹振兴
当年银广夏连续15个跌停的纪录还保持至今,而世纪中天在基本面没有明示已急剧恶化的情况下连续12个跌停,不能不说大有银广夏遗风。当然,从银广夏开始的庄股折戟沉沙之旅中,形形色色的庄股跳水,由于原因不同、结果不同,对市场的影响也千差万别。
以前股市中盛行一种投机理念,其行为特征表现为挖掘所谓的上市公司成长性及壳资源的重组价值。2001年之前的几年牛市,使得许多股票的股本大幅扩张,特别是部分上市公司的高价、大比例配增或者是分配时配合炒作进行脱离实际的股本分红转增等等,但由于其最根本的业绩无法同步跟上,造成了众多股票投资、投机价值的同步丧失,操作理念的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动摇。同时,由于盛行的资金推动方式也致使市场的流动性趋于减弱,更进一步加大了机构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在国外大型机构投资者进入前夕,股价结构性调整以及市场操作理念的转变已经不可逆转,在如此市场环境下,庄股的流动性风险,潜在的业绩回归真实的风险,彻底暴露无遗,这才是很大一部分老庄股走进黑铁时代的真实原因。
从2002年以来,专业机构投资者正在加速取代自然人投资者成为股市投资主体。QFII的实施、国际大型机构投资者的引入、投资基金的再度振作,都意味着证券市场整个投资体系构成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此外,股市的基石———上市公司,正在悄然发生一系列变化,通过MBO、国有股协议转让给民营资本、外资公开竞价并购等方式,上市公司股权分布正在频繁重构中。但更重要的是,以中国联通(600050)上市作为标志,由银行、电信、能源、石化、汽车、钢铁、交通等支柱行业股票组成的“蓝筹方阵”已经初步形成。在市场投资主体实现巨大转变后,这种投资客体的变化,为资本提供了鲜活的运作内容和深邃的运作空间。随之而来的是投资理念的转换,在一个封闭型市场中集中资金重仓操纵中小盘股票价格来牟利的原有的盈利模式正在淡出,而合理分散、长期投资、注重流动性的组合投资方式作为新的盈利模式正在兴起。“吞吐量”巨大的大盘蓝筹股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以价值投资为根本的新投资理念正在形成。只有充分认识投资理念转变的巨大力量,才能正确地理解和应对现在以蓝筹兴旺、庄股溃退为表现形式的深远的、全方位的、全新的市场变化。
今后投资者对一部分走势异常的庄股仍应保持高度警戒。例如飞亚达、兰陵陈香、神龙发展、福地科技、美亚股份、东风科技、华立控股、健特生物、广电网络、思达高科等近40家2000年以来股东数量减少50%以上的股票,这类股票的股东数减少也是机构或明或暗持有大量筹码的结果。最新的庄股跳水,从航天科技、金路集团到世纪中天,实际上都是机构重仓的投机性股票正在淡出市场主流资金视野的信号,是市场格局演变的结果,与金融、石化、能源、汽车等蓝筹股的兴盛相辅相成,是当前市场一个硬币的不同两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