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6-1-16 14:51:10
|
只看该作者
三、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
亚当.斯密分工论认为,人们只有在从事同一种很容易了解的任务时,工作效率才会最高。这一理论在二百多年前针对企业规模小,工艺简单,以手工作业为主的时代普遍适用,由此产生的流水线作业也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人应用分工论逐步产生了现在各种专业职能,甚至可以说,我们当前企业的职能分工也是劳动分工论的产物。时至今日,制造型企业依旧从劳动分工理论获得好处。产品可以按工艺进行分解,将复杂的过程分解为一个个简单任务,由此,使劳动者工作变得更为单一、简单,进而提升劳动效率。但是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截然不同,虽然表面看都是活动的连接。举个简单的例子,上工序产品合格率哪怕只有80%,下工序仍然可以继续工作;而在流程中,如果某产品需要100种材料,采购及时买回了99种,生产却只能待料,等待最后一种物料到齐才能开工。另外,随着产品或服务的升级,过程管理也越来越复杂。按分工论原理,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日益增多,管理结构开始越来越庞大,流程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在享受劳动分工好处时,也开始承受复杂流程的低效、不方便与高成本。我曾经服务的一个客户,流程再造前哪怕采购一块钱的东西都得经过六级审批,效率之低下可见一斑。
流程再造究竟该如何进行呢?个人认为,首先得有认识上的变化,我们当前大多数企业的流程都是从控制人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记得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通过控制过程来保证是结果是合理的。我想,很多流程设计不合理正是由此产生,比如很多企业都有销售费用管理流程去控制销售费用。又想马儿跑又想不给马吃草,这样的感觉有木有?后果是业务员能不出差就不出差,业务招待能省则省,表面看企业是控制了销售费用,但由此损失了多少客户、多少订单?这样的流程过程是控制了,但结果却并不见得合理。
正确的再造,应该先从合理结果入手,也就是我们想要什么结果,这个点明确了,再来考虑我们的过程应该怎样,在哪些过程点上需要进行监控(注意:不是控制人,而是控制活动)。当然这个结果需要有全局性,不能局限于某一个点。
以前面说的销售费用控为例,控制销售费用的目的无非是降低成本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但如何进行销售费用控制?这才是流程设计者水平高低的体现。从控制人的角度给业务员一个限额(如每月差旅费限额、招待费限额等等),然后,每一笔开支都得层层审批。这是最低劣的设计。如何设计才高大上呢?我们还得回归到目标上来,低水平的设计者看到的目标是控制或降低业务人员的开支,高水平设计者的目标是在获取更高销售利润的同时如何将销售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不是针对业务员。同样是控制销售费用,但不同设计带来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我曾经给某客户设计的销售费用管理流程大致是这样的。首先结合当前销售任务、大客户分布、竞争态势、新老市场、往年历史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销售费用预算(公司与销售达成一致),再由销售部分解至各区域(报公司审核备案),业务员不设费用配额,由区域总体控制,各区域报季度销售方案(行动计划,预算费用),预算范围内只需报备,超预算销售副总裁审批,季度末财务提供费用预算使用情况分析报表。
这个流程里蕴含了几个理念:
1、销售一定是有成本的,我们不盲目控制成本,而是要有目标的投入成本。
2、业务员是分工的,但对于区域营销来说,分工之中还必须要协作,只有团队作战取胜才更有把握。所以费用控制放在区域层面,而不是业务员。
3、简化审批,提升效率的同时也给销售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只要是计划之中预算之内的开支无需层层审批。
4、超预算审批是例外活动,针对特殊个案或例外事件灵活处理,以保证营销效果。
5、费用预算分析保证费用使用合理性,同时也保证营销活动能真正到位,如果某区域费用有很大一部分没用出去,则很可能其该做的营销活动没做到位或取消了。
再造流程的出发点应该是为了满足当前对“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的要求,简而言之,就是如何及时将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交付给客户,而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考虑如何使成本更低,如何使客户与我们交易更方便。这也是流程再造中常提到的八字真言“快速、正确、便宜、容易”。
以订单履行流程为例,只有按订单约定准时交付才能真正体现出流程创造的价值。在分工论的影响下,企业管理层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流程的各种活动上,比如采购到货、生产计划完成、品质检验、物流配送等等,却忽略订单交付这个大目标。待交期出现延误又开始寻找到底是哪个环节的原因。殊不知,无论是哪个环节原因,只要未按约定条件交付,对于客户来说,则是整个流程无价值。
小结:流程再造的实施者需要高屋建瓴,鸟瞰流程全貌,跳出控制“人”的思维定式,从“快速、正确、便宜、容易”出发,针对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根本性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才有可能在企业“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取得显著的进步。
(待续)
原创,微信公众号:junyigu20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