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书虫劳谦 - 

我们离“高效会议”有多远?

  [复制链接] 63
回复
852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1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16:37: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6-30 16:50 编辑

       记得,迪斯尼公司有一行为准则,那就是“接待员工与参观者必须保持视线的一致(即眼睛在同一水平线上)”。而我们在日常开会中,良好沟通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要学会点头、微笑、倾听、回应及做笔记,五个最基本的动作完全可让我们开启一个良好、互动的沟通氛围。

        同时我们更要关注“沟通的责任”:

       1. 学会主动与同事沟通自己的计划并分享意见。
       2. 让别人知道自己需要哪些支持。
       3. 互动沟通的是信息而不是数据。

       最终,获取需要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成有效的行动,最终去践行整个组织的责任感(即“会议”的最终目的)
42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11:31:17 | 只看该作者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会议的最主要目的并不是呈现观点或表达观念,也不是试图推销什么,会议的最主要目的是推进工作的进程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通常在一个组织里,有些员工对需求的表达、理解的误差,是有其顽固性与重复性的,我们是否注意到有些员工甚至他们在会议室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个体的很多习惯思维与做法在一些低效的会议组织中,个体对信息的需求与评价会发生偏差,最终会透过整个会议系统加乘放大。
43
发表于 2013-7-4 21:56:3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学习了!会议是沟通的一种形式!
44
 楼主| 发表于 2013-7-7 21:3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donghaixuri 的帖子

        问候许先生,夏安!

        说到会议管理,德鲁克先生曾说:“一个结构设计臻于理想的组织,应该没有任何会议,每个人应该都能了解他工作所必须了解的事,也应该都能随时得到他所要的资源,会议太多,则表明本应一个岗位或一个部门做的事,分散到几个职位或部门去了。”
45
发表于 2013-7-8 19:41:0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很实际啊。
46
发表于 2013-7-8 22:0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书虫劳谦 的帖子

北京这几天够热的,不知道上海怎样?书虫先生也夏安!团队工作中,团队成员的讨论和交流应该是比较多的,也许这不是正式的会议,在微软和谷歌这类企业中,会议有时是自发的召集,感兴趣的人自发去听,他们之间那种通过白板的随时讨论也比较多,他们的会议才是真正碰撞思想、互相启发,最后实现目的!
47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23:39: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7-13 22:54 编辑

回复 donghaixuri 的帖子

        谢谢问候,上海这几周已入酷暑,赤日炎炎难抵挡!热岛效应凸显。
        很欣赏许先生的推荐,若会议能这么开,真是一种新的体验!

       延伸一下举个例子:QQ是这么炼成的---腾讯铁律:不允许说什么事在技术上做不到。技术遇到难题,马化腾从全公司搜罗技术高手支持。有人描述过腾讯一个项目落实的过程:从凌晨4点马化腾发出邮件起,历经总裁-副总裁-总经理-产品经理等级别讨论,下午3点就能给出项目具体排期。这就是为什么没有腾讯复制不了的模式

48
发表于 2013-7-11 15:27:36 | 只看该作者
以前说共产党会多, 国民党的税多。
当初共党开会多是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现在的会,多是以会传会,以文件落实文件。
讲话的人,自已不写稿。照 稿子念的会,不参加也罢。

企业中的会议,首先组织者要明确目的,是通过几个决议,共同决定 ?还是阶段性的通报下运营情况 ,区别对待。
会议开跑的情况 太多了,也难怪,不开会,很多老总集中到一起,到一块了就某个都关心的问题一讨论,肯定跑远了
49
发表于 2013-7-12 14:58:33 | 只看该作者
会议占用了工作的大量时间,不单单是会上的时间。还有会前的资料准备时间、会后实施跟踪时间。但其真正为公司带来多少效益却很难衡量,不知道有没有评价方法来评判会议的投资效益比。
50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23:0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7-13 23:07 编辑

回复 wweisea 的帖子

         感谢wweisea 的精彩点评:您帮“书虫”引出了“会议成本”这个概念!传统意义上的会议其沟通、协调、决定的“交易成”的确很高。            

     一般我们开会总会围绕着这三个主题词,改善、现场、危机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外企尝试,期待那简短、目视化、积极互动、朝气蓬勃的会议模式能在公司各个层面得以拓展,如:

1. 宽松的环境(对事不对人)
2. 目视化的问题描述
3. 诚实的数据
4. 专业的讨论
5. 以事实为依据的决策
6. 一页纸会议措施报告
7. 老板是忠实的听众与资源提供者。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