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遇湾裁角,逢正抽心
方案有了,施工却是难上加难。
那时还没有现代化机械设备,也没有钢筋水泥,加之当时的成都平原,人力财力都十分匮乏,中央政府又几乎没有扶持政策。李冰父子望水兴叹,华阳侯更是坐等着看笑话,还四处造谣,扇动老百姓起来反对。
与其说李冰是政治家,倒不说是实干家。看到成都平原连年水患,他下决心要修好“湔堋”。 然而,刚一开始,就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第一期工程是切开湔山(玉垒山)。
要是放在当今,切山是很容易的事情,炸药一炸,遂道开挖设备和大型挖掘机器进入,很快就打通了。然而,在当时,哪有这些东西,连火药都还没有发明。
玉垒山千百年来承受岷江冲刷而毫发无损,足见其坚硬。这坚硬品质有利有弊,有利之处在于开凿之后,它依然可以承受江水的冲刷,弊端在于开凿难度太大。
铁锤、铁钎是当时最先进的施工工具。然而,工匠们抢起大锤砸下去,虎口震裂,石头上却只留下一点点痕迹。
那时候,人们已经掌握了热胀冷缩的科学原理,但还没有应用到工程方面。
李冰父子终日思考虑着“切山”之法,甚至梦想着有神仙赐予开山斧。
一个倒春寒降临的日子,李冰早早地起了床。当他走出房门时,发现门前铺地的一块大石头裂开了,很显然是冻裂的。石头传热慢,内外温度不均匀时,就可能发生破裂。凝视着石头,李冰忽然想到了热胀冷缩原理,心头无比兴奋。
在和当地老百姓老工匠一道反复论证后,李冰找到了应用冷胀冷缩的方法。
当地不缺木柴,李冰召集工匠在岩石上堆起木柴猛烧,待岩石烧红时,立即向上面浇水,滚烫的岩石遇到冷水,立即裂开。就这样一冷一热,慢慢地把湔山伸向江心的山头切了下来,被切开的地方因为和主体分开了,被称为“离堆”。离堆之后,开挖了一条新的河道。
第二期大工程是修筑分水堤。按照通常的做法,在河中筑堤,都是抛石头下去。但岷江水流太急,抛下去的石头,大多数被冲走了,折腾许多天,也不见成效,倒是嘲笑此起彼伏,更有人向朝庭打小报告,说李冰劳民伤财胡作非为。
智慧在民间,李冰再一次寻访老百姓,寻找筑堤办法。
当地盛产竹子,老百姓用竹子盖房子,用竹子编制各类家庭用具。有一天中午,李冰来到江边时,看到主人用一个竹筐装着红苕在水中淘洗,水进入竹筐,把红苕洗干净了,却并不把竹筐冲走,因为竹筐有孔,水可以通过。
李冰找到了办法!
他召来当地数十名竹工,让他们把竹子劈开,编成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然后安排民工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
这一招果然十分见效。竹笼有孔,鹅卵石有缝,对水形成的阻力较小,水可以通过。在重力作用下,大笼子安安稳稳地沉下去。当笼子圈成一道大堤,李冰再叫民工在圈中投入更多的笼子,并填入石头和粘土。大堤很快就修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大堤,其实是历史改良过的,当时的大堤要简陋得多,而且需要年年修复。
第三项大工程是飞沙堰,相比之下要容易得多。当时的飞沙堰不是现在的样子,现在是水泥浇的,当时是用装着石头的竹笼堆码而成,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高度——想高一点,就加竹笼,想低一点,就减少竹笼。
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前进,历时8年,湔堋修建完成。李冰父子绝不会想到,根本没有专门进修过水利工程专业的他们,竟然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工程。
两千年后,郑仪作为无数个景仰者之一,拾级而上,往二王庙而去时,他又一次看到了那精辟的对联:“遇湾裁角,逢正抽心。”如图4-7。
图4-7 对联“遇湾裁角,逢正抽心”
因为游人有一种观点,闭目走过去,如果摸到那个“心”字,就能带来好运,因此,那个心字已经被摸褪色,成为白色的了。郑仪却认为,那个“心”本来就是白色的,象征着清白、清正和廉明。
“遇湾裁角”指的是河道有拐弯的地方,一定要根据需要进行修整裁剪,以便让江水流淌的更顺利一些,不会损毁堤坝。“逢正抽心” 是遇到顺直的河段或河道叉沟很多时,应当把河床中间部位淘深一些,达到主流集中的目的,使江水“安流顺轨”,避免泛流毁岸、淹毁农田。通俗地讲,就是把弯的地方拉直,把直的地方挖得更深。
“百丈堤”就是遇湾裁角的典范。它位于岷江右岸(观者面向上游的右手边),上起观音岩,下至内江河口上游,因长百丈而名。它用竹笼装卵石筑成,它的作用是使鱼嘴上游岷江右边的凹岸变成直岸,使江水顺流,以利鱼嘴分水和排沙。洪水期,使主流指向外江,减轻洪水对鱼嘴的冲力;枯水期,使主流指向内江,内江取水量可得到保证。
每次看到这幅对联,郑仪都砰然心动。不过,这一次,他心动的不是这八个字中包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而是它们启发了他节税的道理。
企业有“税负高点”,这些高点可以视为“角”,将之裁掉,税负不是就降低了吗?企业同时有“税负低点”。这些低点可以视为“正”,要尽可能淘深,让节税潜力被发掘出来!
郑仪在笔记本上记下了:
“遇湾裁角,逢正抽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