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管理中的几多问题,几多答;摘录分享。

[复制链接] 43
回复
625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12-5 15:5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xmin9999 于 2011-12-8 08:03 编辑




摘自: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

作者:不详
----------------------------------------------------------------------------------------------------------------
管理”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技巧,还是一种能力?抑或干脆称它为一门科学?

关于这个困扰着众多管理者多年的命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心中各有自己的答案。
  我也不例外。只不过也许略有不同的一点在于,对于“管理”,我更多地把它视为一个“哲学”命题,甚至于是一个“心理学”命题。即,管理学的真谛其实并不在于“怎样做”(操作技巧或技能),而在于“怎样想”(如何认知)。这就像一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当我们将所有注意力都本能地集中于某个看似明显的事物(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做,往往是出于一种“传统认知”的影响,而且这种“传统认知”的影响力往往极为强大,强大到几乎成为我们的“认知本能”,以致到了几乎不可能被“质疑”的程度),常常“上下求索而不得其解”,直弄得自己脑门冒汗、身心俱疲的时候,才往往会突发灵感,猛然意识到原来那个看似明显的事物旁边的原本“毫不起眼的事物”,才是你要寻找的“真命天子”。管理也一样。在这个领域里存在着太多“不可侵犯”的“常识”。明明照着这些“常识”做总是让人碰得头破血流,那些“常识”却依然“不可侵犯”,只能令人埋怨责任全在自己—不是自己缺乏“慧根”,根本不可造就;就是自己“时运不济”,老天不长眼。总之,都怪自己“废物”。真正敢于站出来对“常识”发出质疑之声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那么,在这些“常识”(应该称其为“伪常识”才对)中,到底是哪些东西总是在阻碍人们成功的脚步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这些“常识”总是过于强调“取巧”——有一种神奇的管理方法,可以让你的公司和员工的效率提升300%;你也可以成为比尔.盖茨;你的智商和爱因斯坦其实没有区别;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你的公司也可以成为世界500强……

  你也许对这些煽情的语言并不陌生,因为它们已经作为一种“常识”充斥了我们这个世界。你也许曾经参加过一些令你热泪横流、血脉喷张的“励志培训”;也许曾看过不止一本令你觉得你真的与比尔.盖茨其实只有“一步之遥”的“励志书籍”,但是,你肯定会有过不止一次这样的体验——这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撑死只能持续一个星期(这还算长的),那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一个自己习惯并熟悉了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一如既往的,茫然若失,找不到方向的自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5:57: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xmin9999 于 2011-12-5 15:59 编辑

我们这个世界现在充满了浮躁。每一个人都在渴望“速成”或“速效”。

管理的世界也是一样。每一个管理者都在渴求出现一种“神奇管理药方”,或者是类似于“一阳指”之类的“点穴神功”——只要“此招一出”,必定“药到病除”。反之,只要“招数不灵”,没有“立即见效”,则肯定是一个“损招”,必须立刻淘汰,再去寻找新的“一招灵”妙药……如此“周而复始”,在“狗熊掰棒子”的“幼儿游戏”中虚度光阴,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企业一天不如一天,逐渐病入膏肓……。

  只要我们这个社会一天不将“取巧”二字除去,我们的管理者不将“浮躁”二字去掉,企业也永远不会踏上“可持续发展”的坦途。

  与“取巧者”相比,真正的“成功者”没有一个不是“大拙”之人。他们成功的秘诀恰恰在于一点——将“取巧者”不屑一顾,扔掉的东西一个个地捡了起来。仅此而已。而做到这一点,是绝对需要一股“拙”劲儿的。这种“拙劲儿”,追求的不是想入非非,而是“务实”与“脚踏实地”的精神;不是“一鸣惊人”,而是“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不是“一步登天”,而是“日积月累”、“积小胜为大胜”的执着;不是一块“巨石”,而是对一粒一粒“沙子”的珍惜……,归根结底,“成功”的最根本秘诀在于两个字:坚持。任何一种“坚持”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成功。而真正能够做到“坚持”二字的,无不是“大拙”之人。这些人也许会博览群书,但是我敢保证他们不会真正把什么“励志”书籍当回事,因为书中说的,都是他们曾经并正在做的事。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6:00:39 | 只看该作者
管理有什么“神奇妙招”:眼睛不要看得太远,就看着你眼前的事物就行。把那些平素被你忽略掉的事物一个个地捡起来,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假以时日,必定大有收获。

但同时我要提醒你:这件事其实一点都不简单,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你可要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从今天开始,要努力把浮在半空中的脚强行拖回到地面上,尝试着做一个“至拙”之人。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6:01:41 | 只看该作者
“闲人”与“忙人”

  在职场中,未必“忙人”越多越好。有时候,“闲人”也会“大显神通”。

  所有的老板都会关注一个员工工作量“满负荷度”的问题。这本身是一个最基本的管理学课题,并无差错,但如果将其“绝对化”就会有失偏颇。因为可以肯定地说:对于全体员工来讲,绝对不是所有人都越忙越好。只要所有的人忙得团团转就是“一片繁荣”的高效率景象,老板就会开心、满意,这绝对是一个“低级”的思维方式。因为,俗话说“越忙越乱”、“瞎忙”,人在忙的时候往往是忘记了“效率”二字的(就是说,“忙”的时候往往是“乱”的),往往是“疲于应付”的,使出吃奶的劲儿“弄完就行”。所以,“忙”的时候十有八九效率是低的(至少是非常容易陷入这种局面)。

  我公司最重要的业务部门初始时只有一位女经理,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她实在是忙不过来,部门内问题成堆她也无暇顾及。无奈只好又为她配了一位副经理,以为情况会有所好转,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两位经理又都忙得不可开交,而部门内堆积如山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丝毫的解决,反而有“愈积愈多”、“越演越烈”之势。情急之下,公司只好又为他们配备了两位“全脱产”的经理助理,以为这下总会使局面能有个彻底的转变。但是,结果却令人极为失望——该部门的“领导”从一位变成了四位,尽管每个“领导”从上任伊始就会立刻成为“忙碌之身”,但是部门内的问题却依然不见丝毫解决的迹象。

  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采用最原始的“盯梢”的方法,一对一地“近距离”观察这几位部门领导的工作过程,想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经过几天的“贴身跟踪”,我终于发现了“个中奥秘”。

  原来,这几位部门领导根本没有履行任何的“管理职能”,他们的所有精力,都被一些业务琐事所占据,令他们疲于应付,无暇他顾。

  他们的手机总是一天24小时响个不停,所有大小琐事,员工都一律“推”到他们这里寻求解决,而他们也总是“来者不拒”,颇为“尽职尽责”地一一予以处理。他们就像是一个个的“救火队员”,哪里出了问题就第一时间“飞”到哪里。他们总是亲自“灭火”,却从不认真思考问题的起源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不要提去落实这些方法了。因此,所有的问题都得不到根本的解决,不停地重复发生,而他们所能做的事情,也只能是不停地重复“灭火”。虽说把自己累个半死,四周却依然是“火情四起”,令他们“身心俱疲”。

  简单点说,这是一种典型的“治标不治本”的管理方式。虽说意识当中也明白“治本”的重要,但是,仅“治标”这一件事儿已经占据了他们几乎所有的时间,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治本”了。到头来,尽管表现得“极为敬业”,却也只能落得个“有苦劳没功劳”的结果。老板不满意,自己也沮丧。

  相信我公司的这种现象绝非独有,在许多其他公司也会是一种“日常风景”,所有的管理者们都不会陌生。

  因此,总得有几个“不忙”的人,在一旁静静地看,静静地发现问题,静静地思考,静静地想解决办法。总得有个人静下来,不能都是“忙人”。静下来的人耐心观察一个星期,解决一个问题,就可能顶上几个大忙人忙活两个星期浪费的效率。所以,这样的“静”绝对不是一种效率的浪费,或者是养了“闲人”,相反,这样的“静”与“闲”恰恰是为了保证“高效率”的实现。当然,这样的人素质一定要高,素质低的人是不可能担此重任的。这样的人要老板亲自选,要通过长期观察进行资格判断。否则,就会有养“闲人”的风险。

  所以,我认为,所有的公司,甚至于所有的关键部门,都应该有一个(或几个)“闲人”。他们主要负责“管理”的工作,必须从繁重的“业务”工作中解脱出来。当然,他们对业务要有深刻的了解,但是又绝不受制于业务(具体“业务”可由其他的专人去做)。他们只须负责在一旁“冷眼旁观”,发现并解决问题就行。而做这样的工作,他们需要“时间”,所以他们必须要“闲下来”。受制于“业务”从而“琐事缠身”的人是无法“闲下来”的,闲不下来他们也就必然会加入“瞎忙”的队伍,从而丧失掉为公司作出更具“建设性”贡献的机会。

  如果我们想起部队上的“政委”一职,就能大致体会到这个角色的真实意义。业务再强的“师团长”,也需要有个“好政委”替他把关。否则,多大、多牛的“英雄”也会吃败仗。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6:02:51 | 只看该作者
“专才”与“全才”

  “全才”,亦即“复合型人才”未必带来“高效率”。有时用“专才”要强于用“全才”。

  “专才”,顾名思义,就是指“只会做一件事儿”的人,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全才”就是指“会做很多件事儿”的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复合型人才”(一般指“博而不精”之人。当然,也有“又博又精”之人,但实属极少数,甚至堪称“异类”。)

  用哪种人好?

  首先,这要看情况,一般说来,最佳情况应该是(尤其是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应该这样):“全才”“专用”。就是说,人才,还是“复合型”的好,但最好固定在一个岗位上用。

  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往往会对“全才”有着过多的期待,甚至于接近“神话”。因此,我在此主要针对“复合型人才”的缺点进行剖析(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复合型人才”的意义与价值)。

  人们喜欢“复合型人才”的理由很简单,也很合乎逻辑。“复合型人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什么活儿都能干),也可以降低人力成本(雇一个人顶上三个人),因此,不喜欢这种人才的老板肯定是脑袋进水了。

  但是,用“复合型人才”也会存在一个巨大的陷阱。那就是,“复合型人才”也是“人”,毕竟精力有限。他可能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八成,而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十成则绝无可能。然而,用“专才”则有可能大幅度提高或改善做事的效率与成果。比如,与一个“全才”相比,十个“专才”可能会把所有事情的效果提升到“九成”,这多出来的“一成”,将会成为企业异常宝贵的“生产力”与“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所带来的潜在收益,将会远远超过用“全才”不用“专才”而节省下来的成本。

  “全才”还有一个弊病。因为“全”而不得不凡事“事必躬亲”,而他的时间毕竟有限,这就会使他无暇他顾,疲于奔命,不得不把有限的时间平摊给太多的“事项”,使本来时间充沛的话可以做到十成的事情,也只能做到六、七成。最终搞到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好不坏,不上不下,别别扭扭,死气沉沉。这种情况给企业带来的“生产力”的浪费也将是巨大的,所以是得不偿失的。
  由此看来,“专”一些,“闲”一些,也许也是一种高超的“用人之道”。而“满负荷”、“全才”之类的想法在很多时候则很可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或者是自己给自己套上的“紧箍咒”而已。

  所谓“先入为主”、“画地为牢”说的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6:03: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xmin9999 于 2011-12-5 16:36 编辑

“管理型人才”与“业务型人才”

  “管理”与“业务”本是两码事——“业务”好的人未必懂“管理”,“管理”好的人也未必精“业务”,但在现实世界中,这两个概念却被极大地混淆了。

  中国企业中对于“管理”这个概念有正确理解者实在是“凤毛麟角”。我们通常都极大地混淆了“管理”与“业务”的关系。

  实际上,简单点说,“业务”就是“事儿”(对企业来说,就是“赚钱”这件事儿的具体途径、手段),而“管理”就是把事儿做好的“方法”(对企业来说,就是“如何做”才能赚到最多的钱)。这两个概念虽说乍看相似,仔细咀嚼、品味后却可以发现它们其实“大有不同”。说得极端一点儿,做事儿的“方法”要远远重要于“事儿”本身。只要有好“方法”,什么“事儿”都能做成;反之,没有好“方法”,你不可能做成任何事儿(或者说,即使做成了也难以持久。这就是“打江山易,坐江山难”的道理)。

  而中国企业往往很可悲的一点,就是它们往往不可救药地存在着(或者说“固守”着)以“业务”来断“管理”的“惯性思维”。说得直白一些,它们的“用人”思维往往是这样的:提升某某当经理了,因为他(她)的业绩(业务)很出色(或,因为他们干的时间长,业务经验很丰富)。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逻辑,一个人的业务(业绩)好,只能代表他自己的成绩,而一个管理者是要对一个“团队”负责的,这能是一回事儿吗?

      把“干的时间长,经验丰富”作为评价一个人是否适合做“管理者”的依据之一,也难免有失偏颇之嫌。因为一个人“干的时间长”,只能证明这个人“办事”的“熟练度”高而已,未必能证明这个人办事的“理念先进、思维明晰、富创造性、高效率”。
就是说办事的“熟练度”高,未必能证明办事的“质量”高。这本是两码事。恰恰相反,“经验”的丰富以及高“熟练度”往往会让人产生思维与行为的“惯性”与“定式”,从而使这样的人容易“固执”、“抱残守缺”而缺乏进取心与创造性。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经验主义害死人”的道理(当然,这么说并不是否定“经验”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对于“唯经验论”的一种有益的警惕)。
   
      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个在某个行业工作了10年的人,为了否定一个新人的“创新建议”而用这样的说辞“在这个行业里,你干的时间长还是我干的时间长?”这句话看似十分在理,实际上好好想想也有点“蛮不讲理”——对不起,一件事情的“对”与“错”取决于这件事情的本身,而不取决于看谁“干”的时间有多长。你如果要否定我,请拿出充分否定这件“事”的证据,而不是给我摆“老资格”。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思维的“害处”已经无所不在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好好的“业务”人才,提拔到了“管理者”的岗位上后便迅速凋谢;我们还可以看到,在现实中数不清的管理得一塌糊涂的“垃圾”企业,其实并不缺乏拥有十年乃至几十年业务经验的“业务高手”。……
  说得极端一点儿,“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泡”出来的。只要别太废物,一件事儿干个八年、十年,业务想不“熟练”都难。而管理是需要“学”的、需要“悟”的,它是一门“知识”,一种“智慧”(千万别和我抬杠,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认为业务不需要“学”、不需要“悟”,不是“知识”、不是“智慧”)。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6:12:39 | 只看该作者
伪“人才重视论”

  打着“人才第一”的旗号行“无视人才”之实的老板们是可耻的。

  现今的许多老板,别看平时把“人才第一”叫得山响,但是真正把“人才”放在眼里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我称这种人的理论为“伪人才重视论”。

  我曾经在一家较具规模的集团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那家公司的老板天天感叹“没有人才”,手下几百名员工却在天天“流失”——那家公司的员工平均每年都要走掉三分之一,最多的时候一个季度就有近60人辞职。甭管人力资源部门如何大力招工,都赶不上人员流失的速度,急得负责招聘的主管直掉眼泪。

  原因也很简单,那家公司的“员工满意度”极差,我的感觉是打30分都不值。企业氛围“死气沉沉”,几乎可以说是“人人思走”。有员工打趣地形容道“咱们公司就是一家‘人才培训学校’,好不容易培训好了却被别的公司‘挖’走了。”
情势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偏偏老板还“振振有词”——没事儿,大浪淘沙,留下的全是“精英”。
  听闻此言,真让人哭笑不得——您这可不是大浪淘“沙”的动静,而是大浪淘“金”的动静。淘走的全是精英,留下的全是“没人要的主儿”才对吧?

  也许是由于对员工的“不忠行为”极为愤恨,这位老板在员工“离职”时总要给员工添点儿“堵”,不是想方设法找个借口克扣工资,就是扣押员工的“保证金”不还 ——反正不能让你“全身而退”,一定得给你添点恶心。

  这一招确实很灵,“绊”住了不少人。但员工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在正式“离职”前找个借口拿回自己应得的东西,然后再悄无声息地“人间蒸发”。

  不止如此,就算那些暂时没有离职的员工,看到公司如此对待离职人员也是“心凉了半截”,真可谓“人人自危”,还能指望他们为公司忠心耿耿地服务恐怕已经是难上加难。这种糟糕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示范作用”之“恶劣”无以用言语形容。

  其实,还有一笔极为重要的“账”老板没有算清楚。那就是,一个员工从“青涩”到“成熟”,企业需要付出多少成本进行培训与教育的账。当企业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好不容易将员工培养成熟,终于可以指望他们“出成绩”的时候,他们的“离开”将会给企业带来多么大的“账面损失”与“潜在损失”,到底我们的老板是否认真地计算过?

  如果资本家真的是“自私”的,那么让自己的企业成为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竞争对手的“人才培养与输送学校”实在是傻得可以,简直可以用“大公无私”来形容。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6:1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xmin9999 于 2011-12-5 16:29 编辑

“开会”目的

“开会”是为了“解决”事儿,“解决”不了任何“事儿”的会不如不开,或至少应该少开。

  那不开会的话,怎么解决问题呢?很简单,有些事儿“一对一”地做效果更好,且更结实。

  因为“开会”,说白了就是“把大伙儿招到一起商量一件事儿”。这种形式重不重要?实话实说,重要。但走了形式主义的话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很多事儿可以不用“把大伙儿招到一起商量”的话尽量不要这样做。因为如果你这样做了,就等于给了很多人“滥竽充数”的机会——表面上也事儿事儿地往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实际上脑子里根本就什么都没听进去。所以,很多时候,与其“大家伙儿一块儿说”,不如“一对一”地说来得“实在”。这样做表面上看似乎效率不高,但“结果”却很结实也很真实,一点一点地积累这种真实而结实的结果,最终你会收到你想要的成效。总比你开了一万多个会,事情还在原地儿“纹丝未动”强得多。

  “开会”就好比“一刀切”的办法,表面上看是你想来个“一举搞定”的“大动作”,而实际上其效果往往就像一块玻璃一样,易碎而不堪一击。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它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也往往不具备“可持续性”,就是说成果很“脆弱”,不“结实”。

  而“一对一”、“人盯人”的方法就好比“挖墙脚、掺沙子”的“游击战法”,灵活机动。虽说每次的成果都极为“微小”,但却很“结实”、也很“真实”,这样的“微小成果”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的话,你最终会拥有一棵真正的“参天大树”的。这就是经典的“积小胜为大胜”的道理,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

  别总和自己较劲儿,老想做“大事儿”,“一口吃个大胖子”。实际上我们都是“凡人”,都习惯于做“小事儿”。但你要相信,一百件小事儿总能凑成一件“大事儿”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6:31:51 | 只看该作者
“这事儿我已经交代了”

  记住,我们的管理者不是国家干部,凡事只要“交代”下去就算完事儿。对“执行”的推进与落实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碰到这样一件经典的“头痛事儿”——你安排给下属做的事情好几天都没有反应。当你把这位下属叫来询问的时候,他(她)会颇为理直气壮(或时而带点委屈)地说“这事儿不怪我,我已经把这件事儿交代给下边的人做了”。言外之意,他(她)只能做一个“传话筒”,把“话”“传出去”就算完事儿,至于说底下的人做没做到,那是他们的责任,与自己无关。

  中国人称这种现象为“大懒儿支小懒儿”。每个人都指望着“别人”去做事,自己只负责“发号施令”就行。

  诚然,在企业管理当中,“层级管理”很重要。只要企业组织架构中所有层级的员工都能够哪怕“按部就班”地担负起各自的职责来,事情就可以得到有效地推进。但是,这种理想的“各尽其责”的局面在我们中国的很多企业中,尤其是很多民营企业中往往很难真正实现。因此,这种“大懒儿支小懒儿”的做事习惯往往会导致很多事情都是在众人的“嘴上”打转儿,根本得不到切实的落实这一低效率的现象。每个人都在“说”,但是没有人会去“做”。

  我在上文中颇为“刻薄”地批判了民营企业中的“官僚主义”现象。对于一个民营企业来说,“做事”才是最高指导原则,是一切企业价值的最终体现,而“摆谱”则没有任何意义。无论你是什么经理,这个“总”那个“总”,只要你是民营企业的“干部”,不“做事”就没饭吃。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6:40: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xmin9999 于 2011-12-5 16:42 编辑

管理者需要去做一件更为重要的事
管理者需要去做一件更为重要的事儿——监督那些你“交代”下去的事儿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真正聪明、能干的管理者应该尽量减少“事必躬亲”的机会,一定要敢于并善于“支派”别人做事。说得极端一点,那些过于兢兢业业,凡事必亲力亲为的管理者往往是“二、三流”的管理者,他们的过分敬业与“亲力亲为”与其说是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不如说是起到了“剥夺手下人的责任感、敬业机会与表演舞台”的反作用。

   管理者要善于“支派”别人去做事,从而让自己相对地“闲下来”,这样才会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去监督自己“交代”下去的事儿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否则,不但自个儿累个半死,交代下去的事儿也一件没落实,最后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白忙活”的结果。
   
  记住,你只是民营企业的“干部”,不是政府机关的“高官达人”。“务实”与“做事”才是你能够生存的唯一基础。“这事儿我已经交代下去了”这种“官腔”还是少一些为妙。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