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用人之策,因人使用

[复制链接] 30
回复
343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6-12 11:2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军势>>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军势>>曰:"无使辩士谈说敌美,为其惑众.无使仁者主财,为其多施而附于下."

<<军势>>曰:"禁巫祝,不得为吏士卜问军之吉凶."

<<军势>>曰:"使义士不以财,故义者不为不仁者死,智者不为暗主谋."

就是用人要因人而宜,通俗一点说就是扬长避短.

各位家人,有谁对<<素书>>感兴趣啊?我在这里抛砖引玉.[em04]

建议家人有空看看<<素书>>,里面有许多好东西哦?

沙发
发表于 2004-6-14 13:47:06 | 只看该作者

<<军势>>是比孙子兵法更早的已失传的古代兵书,楼主从哪得来?恐怕是从《三略》中引用来的吧。

我孤陋寡闻,请教<<素书>>是什么书?见笑了。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4-6-15 12:40:04 | 只看该作者
&lt;&lt;素书&gt;&gt;也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兵书,有原始章,正道章,求人之志章,本德宗道章,遵义章,安礼章等六章.[em01]
4
 楼主| 发表于 2004-6-15 12:44:56 | 只看该作者
阁下对黄石公的&lt;&lt;三略&gt;&gt;见解可以分享一下吗?[em04]
5
发表于 2004-6-16 11:07:42 | 只看该作者

<<素书>>是什么时代的?谁作的?我对中外的著名军事著作都有兴趣,但<<素书>>我的确不知道,谢谢让我长见识

<<三略>>是和《六韬》配套,《六韬》重治国、重交战,<<三略>>重治人。

6
 楼主| 发表于 2004-6-16 12:38:54 | 只看该作者

<<素书>>相传也是黄石公所作,是他传给了张良,由于此书要求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张良找不到可以传授的人,所以就一起埋葬了,在后晋时候给人盗墓,所以由一次流传于世,不过也有人怀疑是宋代张商英所写.

<<三略·上略>>论述的重点在于全国全军的总体战略

<<三略·中略>>在于君主的统治策略,有三皇五帝及五霸之策.

<<三略·下略>>则在于阐明德治思想,重点在于恩泽于民.

7
发表于 2004-6-17 12:24:02 | 只看该作者

<<素书>>相传也是黄石公所作,是他传给了张良,由于此书要求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张良找不到可以传授的人,所以就一起埋葬了==================哪里的史料有此记载。黄石公传三略给张良史记里有的

兄台看过许多兵书没有发现中国兵书中道理都很雷同吗?只是表述方式和重点不同

8
 楼主| 发表于 2004-6-17 12:54:22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众成咨询在2004-6-17 12:24:02的发言:

<<素书>>相传也是黄石公所作,是他传给了张良,由于此书要求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张良找不到可以传授的人,所以就一起埋葬了==================哪里的史料有此记载。黄石公传三略给张良史记里有的

兄台看过许多兵书没有发现中国兵书中道理都很雷同吗?只是表述方式和重点不同

不知阁下听说过张商英(宋代)没有,在他的<<素书序>>里面就有此记载,如果阁下有兴趣,可以看一下,素书序如下:

黄石公<<素书>>六篇,按~~~~~~~~~~~~~~~~~~~~~况纯而用之,深而造之者乎!

自汉以来~~~~~~~~~~~~~~~~~~~~~~~~~虽口诵此书,亦不能身行之矣.宋张商英天觉撰.

兄台看过许多兵书没有发现中国兵书中道理都很雷同吗?只是表述方式和重点不同

之所以有此感悟,亦如当今管理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如"一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地万物始于八卦."

阁下有此感悟,确实不错,相信阁下亦是一个博学之士,亦或是潜名抱道者,"明盛衰之源,通成败之端,审治乱之机,知去就之节".

不知阁下意下如何?

9
发表于 2004-6-17 19:43:07 | 只看该作者

张商英自己记载的肯定有问题。六韬明为姜太公作,但里面有骑兵战术,而大规模骑兵是在战国出现。

中国兵书中道理都很雷同并不仅仅是管理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么简单,这是中国人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因为西方的军事著作的许多原理和中国的就不同。

不知你有没有看过《战争论》和《战争艺术概要》,思路完全不同,难道在西方管理规律又不同了吗?但到利德尔哈特的《间接战略》时开始提到孙子的思路,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完美的中西结合,受他的影响,柯林斯写《大战略》时接受了许多孙子的思想。

我说这些意思是:要真正理解中国兵法就必须了解中国哲学,就好像了解西方的兵法要了解西方的哲学一样。西方的专业化思想很发达,它们把政治、经济、战略、战术、外交、哲学当作不同学科来研究。所以它们能创建分工很细的参谋部。而中国人是整体思维的,政治、经济、战略、战术、外交、哲学是不分的,孙子十三篇看似没有体系,其实就是一个体系。<<三略>>和《六韬》也一样。

举个例子:西医有各种专科,那里有问题就医哪,可中医有吗?因为中国人认为人体的各个器官是相互关联的整体。所以,学习中国传统的东西只看片语,或兵法是兵法,政治是政治,那肯定是学不好的。

10
发表于 2004-6-17 22:50:4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众成咨询在2004-6-17 19:43:07的发言:

张商英自己记载的肯定有问题。六韬明为姜太公作,但里面有骑兵战术,而大规模骑兵是在战国出现。

中国兵书中道理都很雷同并不仅仅是管理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么简单,这是中国人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因为西方的军事著作的许多原理和中国的就不同。

不知你有没有看过《战争论》和《战争艺术概要》,思路完全不同,难道在西方管理规律又不同了吗?但到利德尔哈特的《间接战略》时开始提到孙子的思路,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完美的中西结合,受他的影响,柯林斯写《大战略》时接受了许多孙子的思想。

我说这些意思是:要真正理解中国兵法就必须了解中国哲学,就好像了解西方的兵法要了解西方的哲学一样。西方的专业化思想很发达,它们把政治、经济、战略、战术、外交、哲学当作不同学科来研究。所以它们能创建分工很细的参谋部。而中国人是整体思维的,政治、经济、战略、战术、外交、哲学是不分的,孙子十三篇看似没有体系,其实就是一个体系。<<三略>>和《六韬》也一样。

举个例子:西医有各种专科,那里有问题就医哪,可中医有吗?因为中国人认为人体的各个器官是相互关联的整体。所以,学习中国传统的东西只看片语,或兵法是兵法,政治是政治,那肯定是学不好的。

所以,学习中国传统的东西只看片语,或兵法是兵法,政治是政治,那肯定是学不好的。

Nod. However, I prefer to say that many things, actually, link together. The substance will be the same. As a result of this, we need to find out what on earth are between these points.

What do you say?!

Do you find out what typ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