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谁在剥削你(每日连载)

[复制链接] 46
回复
970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10-25 16:1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章 

 

门槛——一个关于剥削的故事



提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基于对故事中人物的尊重和隐私保护,姓名均已采用化名,请读者朋友勿去寻找人物原型。

在这个故事中,讲到了两个重要的理论:价值分配理论和劳动力交换理论。

故事中有三个人物,三个人的命运各异。金明因为未能翻过职场门槛——不能正确理解“剥削”,成为一个失败者;钟诚把剥削理解为劳动力交换,他成为了成功企业家;秦奋把剥削理解为价值分配,他成为了著名的职业经理人。

 

 

盗窃案现场的玉佩




 

钟诚的咖啡还没有端上来,手机就响起来了。

“什么?保险柜?还有人受伤?好好,赶快处理,我马上来!”

坐在他对面的秦奋急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钟诚是M市最大企业的老板,经营房地产、珠宝、餐饮等多个行业。秦奋则是M市最著名的职业经理人,在一家经营钢铁的上市公司做总裁,并持有这家公司的股份。两个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每周都会在一起喝一次咖啡,交流一些思想,谈一些经济方面的话题。

刚才从电话中得知,集团公司的保险柜被撬了,正在加班的王小姐和巡逻的保安都被刺成了重伤。钟诚简单地向秦奋说明情况后,就起身离开了。

司机也接到了公司的电话,他知道钟老板心里急,就把车开得比平时快多了。钟诚看着城市的夜景,心中思考着可能是什么样的窃贼。公司的安全设施很先进,保安也一直非常敬业,是什么人,能够进入位于三十二层的总部财务室呢?难道下面三十一层的监控器都失灵了?

赶到公司时,王小姐和受伤的保安已经被送往医院,警察正在现场收集犯罪嫌疑人留下的各种痕迹。除了两个人受伤外,并没有丢失什么财产。小偷可能逃走时过于慌乱,从保险柜中拿出来的20万元现金,竟然撒落在了楼下的草丛中,一分钱也没带走。

“钟总,小偷是从窗户下去的。”一名警察对钟诚说。

钟诚站到窗前向下一看,太高了,他不禁感觉有些头晕。在窗户外,还垂着一条长长的绳子。

钟诚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再留在现场了,应该去看看两位受伤的员工。

“钟总,请看一样东西。”领头的警察拿来一个白色透明的塑料袋,里面装着一件玉佩之类的东西。

当警察戴好手套,小心地把那件东西拿出来,放在一张白纸上时,钟诚突然睁大了眼睛。

那的确是一块玉佩,很普通的玉,做工算不上精细,一看就不值什么钱。但它对钟诚的冲击,却可以称得上震撼。他让警察把玉翻过来。

玉的背面,是四个字:“三剑客1”。

果然是它!它怎么会在这里?难道小偷是他?

“这是我们在窗户边发现的,玉佩的绳子已经断了,估计是小偷和保安抓扯时被扯下来的。”警察说。

钟诚似乎并没有听警察说话。他的神态引起了警察的注意。

“钟总,这东西你见过?”警察问。

“哦……这个……没有。”钟诚摇摇头。为了掩饰,他做出很认真的样子,又一次把玉佩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赶到医院时,王小姐和保安还在抢救,听医护人员说,王小姐有生命危险。王小姐是公司的会计,刚刚从大学毕业,非常敬业,常常加班。钟诚的心中,似乎被什么狠狠地揪了一下,他非常担心王小姐。

那块玉佩,可以肯定属于一个叫金明的人。玉佩出现在盗窃现场,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小偷把玉佩从金明那里偷了来,然后自己戴上。另一种可能,小偷就是金明。

那是一块不值钱的玉,小偷偷来后自己戴着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钟诚来到一个无人的地方,拨通了秦奋的电话。

“老秦,这几年你有金明的消息吗?”钟诚问。

“没有。去年打听过,但没打听到。怎么回事?想起问他了?”

“没什么,我只是突然想起以前在一起的日子。”钟诚觉得暂时不把玉佩的事告诉秦奋为好。

如果钟诚向警方说出玉佩的来源,警方可能很快就破案了。

但钟诚不愿意那样做。他怕小偷真的是金明。他希望尽快找到钟诚,如果真的是他,就劝他在警方破案之前投案自首。如果警方通过其他途径破案了,金明就没有投案自首的机会了。

第二天早上,医院传来消息,王小姐因受伤太重,流血过多,经医治无效死亡。受伤的保安渡过了生命危险期。

死了人了,就成了特大案了,警方加强了侦察力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8 21:17:45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09:09:54 | 只看该作者
 

好朋友分道扬镳




金明曾经是钟诚的好朋友,也是秦奋的好朋友。

十多年前,三个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国营企业工作。三个人都是“愤青”,彼此很谈得来,很快成为好朋友。那时,武侠小说热遍大江南北,三个人都是武侠小说迷,为了让友谊地久天长,三个人学着武侠小说中侠客的做法,结拜为兄弟,称“三剑客”。三个人同年出生,按月份顺序,金明为老大,秦奋为老二,钟诚为老三。他们还到街上买了三块廉价的玉佩,玉佩的背面分别刻上了“三剑客1”、“三剑客2”和“三剑客3”。

在那家国营企业工作不到两年,因为多种原因,企业倒闭了。三个年轻人不得不另谋出路。

老三钟诚首先找到了新的工作,在一家外资企业做发货员。在他的帮助下,老大金明和老二秦奋也来到了这家外资企业。

外资企业的工作,和国营企业的工作相比,完全是两码事,前者工作强度大,考核力度强,还常常得不到尊重。没干多久,三个愤青就受不了了,坐下来讨论下一步怎么办。钟诚和秦奋认为,来到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了,为了生活,只好忍了。但金明不这么认为,他说他们在国营企业时,是主人,应该回到国营企业去,不能在这里受资本家的剥削。

最后,还是老大占了上风,钟诚和秦奋都接受了金明的意见,不给资本家干了。他们离开了那家外资企业。但他们却好几个月都找不到工作。眼看快没钱吃饭了,他们不得不到了一家民营企业上班,还是做发货员。

在民营企业里,他们依然找不到做主人的感觉,甚至还不如呆在外资企业。但为了生活,三个人只有熬下去。

时间一晃又过去半年。半年里,同时应聘进公司的人,好多人都被提拔了。三剑客却依然原地踏步,还常常受到批评,甚至被扣工资。

钟诚经过分析和思考,认为他们得不到晋升,责任在自己身上,在于他们太懒,没有奉献精神。他的分析得到了秦奋的认可,但却遭到了金明的极力反对。

“根本问题不在于我们做得怎么样,而在于老板太可恶!他不给我们涨工资,不提拔我们,是想从我们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金明说。

钟诚和秦奋说服不了金明,三个人第一次闹得很不愉快。

那以后,钟诚和秦奋努力向优秀员工看齐,像优秀员工那样站在公司角度去看问题,凡事都争着做,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他们已经意识到,个人综合素质的成长,比工资更为重要。如果心中老是计较着当前薪水拿多少,而不肯主动提升技能的话,将来依然拿不到高薪水。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应该放弃对剥削者的愤恨,才能改善心态。

金明却依然很消极,整日怨天尤人。上司交待他加班,他会问有没有加班工资,没有加班工资就拒绝执行。上司叫他从事新的工作,他说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做不了。如果上班时间能够成功偷懒,他的心情就非常高兴,认为自己把万恶的老板“整”了一回。

几个月后,钟诚被提升为发货组的主管。

朋友晋升了,本来是件好事情。然而,这次晋升却成了三个人关系破裂的开始。金明认为钟诚之所以被晋升,是因为讨好老板,拍老板马屁,更是因为忘记了被老板残酷剥削的现实。

不久,秦奋也被提拔了,做了订单接收小组的组长。这一下,金明更加不高兴了,认为三个人的友谊都不存在了。他甚至说钟诚和秦奋不管他的死活了。钟诚和秦奋虽然还是一个“愤青”,但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剥削”是职业场上的一道门槛,如果翻不过去,就永远找不到工作的快乐感,永远也不可能在职业场上得到发展。

钟诚和秦奋决心拉金明一把,把他拉过门槛。然而,金明却不领情,他坚称三个人不再是同路人,不愿意再做朋友。他还把钟诚和秦奋的玉佩拿了去,说要重新找人组成三剑客,和万恶的资本家作斗争,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不久,金明因为连续旷工,被公司开除了。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3:03:11 | 只看该作者
 

价值分配理论



年轻人是很看重友谊的,失去朋友后,钟诚和秦奋都很难过。他们认为金明被开除,是他们没有尽到帮助的责任。

两个人认真分析金明的情况后发现,金明心中最大的结,是从国营企业出来后,无法实现从“企业的主人”到“打工仔”的转型,无法正确对待“剥削”两个字。

他们还发现,被“剥削”两个字妨碍的人还真不少,只不过没有表现得像金明那么偏激罢了。认为自己受到了剥削的员工,有着诸多相同的表现:普遍工作不勤奋,当着老板的面认认真真做事,背着老板的面就偷懒;普遍没有工作激情,没有奉献精神,做事纯粹是为了薪水;普遍爱找借口,不敢承担责任,为了逃避责任,甚至中伤陷害他人;普遍缺乏对公司的认同和忠诚,想方设法谋取私利,甚至出卖公司的利益;普遍安于现状,不肯提升自己,做事得过且过,做得不好还理直气壮;普遍缺乏工作主动性,大事小事,都是上司安排了才做,即使安排了,也不一定认真做;普遍生活在抱怨当中,把自己不成功的责任归在上司或老板身上,说上司或老板不重视他们,不给他们机会。

“愤青”总是充满责任感的。钟诚和秦奋立即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一种神圣的使命,那就是帮助众多受“剥削”两个字困扰的年轻人翻过职业门槛。

然而,怎样看待剥削两个字,他们自己心中也没个底儿。他们找来一大堆书籍,直看得眼花缭乱,也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

某一天,秦奋看书时突然意识到,换个角度看,“剥削”其实是一种分配关系。他想起了读书时学过的一个公式“W=C+V+M”,W是商品的价值,C代表着供应商的利益,V代表着员工的利益,M代表着老板的利益,利益三方不过是在共享一个蛋糕,三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剥削谁。

当时,他的脑中浮现出这样一幅场景:三个人共同种了一棵树,共同努力把树培养长大,当树长出鲜美的果实时,三个人一起把树上的果子摘下来,分为三份,一人一份。

多么美好的分配关系啊!秦奋不自觉的欢呼起来。如果大家都能够这样看待供应商、老板和员工的关系,那彼此的关系该是多么和谐啊!

“用分配关系来解读剥削,的确有道理,但是,分配存在不公平的时候啊!”听了秦奋的关于分配理论的讲述后,钟诚认为这理念不够完善。

“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只能讲相对公平。只要不是一方残酷地盘剥另一方,就不应该被视为剥削。”秦奋说,“再说啦,当前的剥削是就资本主义社会而言,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说剥削总感觉有些伤感情。”

后来,秦奋丰富了他的价值分配理念,从新的角度解读剥削。这一理论帮助了很多茫然的年轻人,更帮助了他自己。但此时,他和钟诚都已经不知道金明的下落了。那个时候,还没有手机,只是部分有钱人在使用“大哥大”和BB机,相互之间的联络十分不方便。

秦奋的理论,最后升华为“老板是企业的主人,员工也是企业的主人,老板通过股权拥有企业,员工通过岗位拥有企业。”既然都是主人,就该同心同德,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作出贡献。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09:57:06 | 只看该作者
 

劳动力交换理论



钟诚始终认为,说员工是企业主人,多少有些牵强,或者说有些矫情。他决心从另一角度去解读“剥削”。

他的灵感来自于一份劳动合同。那天,人力资源部的人通知他,说劳动部门提出要求,企业用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叫他去人力资源部领取空白的劳动合同。

当他反复阅读劳动合同时,他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份购销合同,员工销售劳动力,公司购买劳动力,双方是供应和被供应的关系,根本就不是什么主人嘛。如果员工是主人,那股东是什么呢?股东可以通过股权实施处置企业的表决权,员工能吗?

说员工是劳动力供应商,不是主人,这不是唱反调吗?

不是,钟诚通过思考后认为,身为供应商,不是主人,照样有勤奋工作的责任。在供求关系中,企业或老板是员工的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劳动力商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客户也有选择的权利,谁供应的劳动力价值越高,被选中的机率就更大。

当钟诚为“优质的劳动力商品”制定标准时,恰恰又和流行的忠诚、敬业、勤奋等理念不谋而合。他认为,当一个员工忠诚于公司,勤奋工作,负有责任心,就能够把工作做好,创造出更多的业绩,他所提供的劳动力商品,就属于优质商品了。

“我承认,将员工定位为供应商,也有努力工作和勤恳奉献的义务,因为市场竞争的需要嘛,不然你供应的商品就没人要了。”秦奋说,“但是,身为供应商,就是公司的局外人,局外人是不需要和企业共同成长的吧?而任何一家企业,都主张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啊!”

秦奋可谓是一针见血,他的这种看法,让钟诚好多天都找不到答案。提供优质的商品,是供应商的义务,但和客户共同成长,不是供应商的义务啊。

身为发货组的主管,钟诚常常要和客户打交道。有一天,一家长期合作的客户突然取消了公司的供应资格。钟诚打电话过去,询问是什么原因。

“我们公司股权发生了变化,来了新的董事长。”对方说。

“来了新的董事长,也不是取消我们供应资格的原因啊,我们可以继续合作啊。”钟诚说。

“新的董事长说了,我们现在是大企业了,为了保证供应质量,对资产规模小于两亿元的供应商,一律淘汰!”对方说。

钟诚认为自己处理不了这件事情,他把这件事情报告了经理。经理也未能处理。经理丧气地说:“人家长大了,我们却没有成长,肯定要被抛弃啦!”

为了调节气氛,不让大家为这件事情过于失望。经理还讲了自己年少时的一段经历。他上初中时,班上一个漂亮女生特别喜欢他,两个人早恋起来。但上了高中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女生的个子一个劲地往上长,他的个子却原地不动,一直只有一米六,女生后来以身高不协调,走在一起没面子为由,把他给甩了。

“唉,要是我和她一起成长,可能她就是我的老婆啦!”经理笑着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钟诚从经理的话中受到启发:供应商和客户之间也是谈恋爱啊,一个小作坊的供应商,肯定不会被大客户看上眼。即使现在彼此规模相当,但如果供应商不成长,也早晚有被“甩”的那一天。

员工也是这样的啊,如果一个员工进了企业,不再丰富自己的知识,不再提升自己的技能,供应优质劳动力商品的能力就会降低,也早晚要被淘汰啊!要想不被淘汰,就得和企业一同成长!


5
发表于 2010-10-29 11:09:2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发表于 2010-10-29 17:17:31 | 只看该作者
记住了,回来看看,不错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1 15:07:34 | 只看该作者
 

不一样的人生




金明被开除后,为了生活,不得不重新找工作。他心中很痛苦,明明认定工作就是受剥削,却又不得不去工作。

他是这样打算的:既然是被受剥削,那就悠着点做事情,尽可能少受剥削。少受剥削的途径在哪里?就是少创造价值,能够不创造价值最好,只要工资不少一分钱。一旦“不小心”创造出较多的价值,他不是感到高兴,不是感到自豪,而是感到痛苦,因为这份价值是属于万恶的老板的。当别的员工完成任务,充满成就感时,他就觉得那些员工脑袋有问题——被人家卖了,还帮着数钱哩!

上班时间上网打游戏,在金明看来,是从剥削他的老板手中讨回属于他的时间;利用上班时间溜出去喝茶、打麻将、逛街,他认为是对付剥削者的手段;任务来了,能够成功逃脱,责任来了,能够为自己开脱,他认为是被剥削者战胜剥削者的成功案例;出卖公司利益,在他看来,是和资本家作斗争……他的很多观点,即使没有敬业精神的员工看来,都很过分。

“有什么过分的?对待资本家,就应该这样!”他还是那样愤青,他甚至为那些员工觉悟太低而感到痛苦不堪。

工作之余,他从不学习,身上没几个钱,却喜欢打麻将赌博,有时赌得连身上的衣服裤子都押上了。

虽然,在任何一个公司,金明都有一部分粉丝,然而,却很少有人像他那么偏激。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战士,一个人冲锋陷阵。

他的冲锋,取得战果了吗?没有。他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有一阵子,他身边的同事甚至认为他精神方面有问题,建议他去看看心里医生,或者直接住进精神病院。为这种嘲弄式的建议,他差点和人家动刀子。

金明陷入了失业、找工作、再失业、再找工作的恶性循环当中,一年当中,他差不多有五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是奔走在求职路上。

他一直都生活得很艰难,常常连房租都付不起。

他是家里的独儿,再没出息父母还是寄希望他传宗接代。老家在贫困的乡村,父母给他物色了一位农村姑娘,姑娘看他是大学毕业生,对他还不错。但他却看不上人家,说人家没文化。最后,是迫于父母压力,加之实在找不到城市姑娘,他才答应了。

不久,孩子出生了。为了教育好孩子,他把老婆孩子接到城市里来,居住在一个棚户区,和一群卖苦力的建筑工人混杂在一起。因为找不到好工作,拿不到满意的薪水,他常常连养家糊口都难,老婆不得不去捡垃圾补贴家用。

后来,因为城市规划,他们居住的棚户区被拆了,他不得不去租小区房屋居住。他的薪水始终很低,少时几百元,多时一两千,每月房租就要四五百元。

生活不如意,让他变得消极颓废,做“愤青”时的正义感,被仇恨所取代,仇恨一切有钱人和当权者,认为是他们让他生活如此糟糕。有一次,他甚至当街打警察,被拘留了半个月。还有一次,他喝酒之后打了一位老板一拳,老板找来打手,要剁掉他的一根指头,若不是他的老婆带着孩子跪在那个老板面前求情,他的手指肯定少一根了。

失意中的金明,有一个被熟人视为笑柄的观点:“我是国家公民,国家有保证我吃饱穿暖的权力!”

三剑客中的另外两个人境况如何呢?

秦奋翻过“剥削”那道门槛后,坚信打工也是当家作主,身为职业经理人应该和老板同一条心。

他先后到过三家单位,三家单位的老板都非常赏识他,他的职位不断升高,薪水不断增加。当他30岁那年进入钢铁公司时,老板为了留住他,给了他股份。如今,秦奋不仅是一位相当知名的职业经理人,更是一位讲师,工作之余,他奔走于各个讲坛,与职业场的人分享他的“价值分配理论”。

如今,他40岁了,住着别墅,开着价值一百多万元的汽车,孩子在加拿大上学。

钟诚呢?

钟诚翻过“剥削”那道门槛后,一直坚持着他的劳动力交换理论。在32岁之前,他和秦奋一样,是一位职业经理人,为聘用他的每一位老板供应最优质的劳动力商品。在他独自创业之前,他的年薪已经达到100余万元。

秦奋从价值分配理论角度,关注着如何敬业。钟诚关注的则要宽得多,他从员工角度,关注如何敬业地工作,又从老板的角度,关注着如何“买”到优质的劳动力商品,如何维持与员工的良好关系,如何管理员工。这两个角度,让他既学会了做优秀员工,又学会了做优秀的老板。他认为,优秀员工和优秀老板,在劳动力交换过程中,做到相互诚信,等价交换,就不存在剥削。

32岁时,他用做职业经理人积累的资金,开创自己的事业,并在几年时间内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王国,成为当地最大的企业家。





不幸的结局




王小姐的死,让钟诚更急于找到金明。他知道,金明如果不尽快投案自首,就可能面临极刑。

金明因为生活不如意,很少和熟识的人来往。要找到他,还真不容易。钟诚只是知道他曾经在棚户区住过。

王小姐死讯传来的当天上午,顾不上安排善后事宜,钟诚就换了一身工装,戴上墨镜,开着一辆破车,开始寻找金明了。他这样打扮,为的是不被人认出来。

棚户区早已经被高档社区所取代,哪里还有当年的影子?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钟诚心中充满自责,这些年来,他没有帮助过金明,连面都没有见过。早些年,金明不当他和秦奋是朋友,他和秦奋曾经生过气,并决心不管金明将来怎么样,都不会理他。但随着事业成功,钟诚越来越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他曾经萌动过让金明到自己公司来工作的想法,但苦于找不到他。

那天,钟诚东奔西跑,总算碰到一个老门卫,老门卫告诉他原来棚户区的人们现在住在哪里。

那是一个安置小区,有上千户人家。钟诚挨个挨个院子询问,都没有认得金明的人。

在放弃寻找金明之后,钟诚直接到了秦奋办公室,把玉佩的事情给秦奋说了。他希望秦奋也来帮助寻找金明。

秦奋知道后,也对金明非常担心。

警方这边,派出了几十个人,拿着那块玉佩和玉佩照片,展开了调查。在文物市场的一个小摊前,一名便衣警察找到了线索。

“有印象!”60多岁的摊主肯定地说,“这玉有三块,是一个瘦小的男人的,他一直说这玉很值钱,每块要卖1000元,但据我看,每块顶多20元。”

“您能描绘一下这个的相貌吗?”警察问。

“瘦瘦的,黑黑的……哦,对了,有他的电话!”摊主说着,拿出一个小本子,本子快写完了,每一页上面都乱糟糟地写着电话什么的。

摊主翻了老半天,终于停了下来,兴奋地说:“就这个人。”

那个人名叫金明。可惜写手机号的地方,已经被撕破了,缺失了五位数。

警察回去后,通过电脑查到,全省有3000多个叫金明的人。

就在钟诚和秦奋讨论着如何寻找金明时,钟诚竟然收到了金明发来的短信:“钟诚,我是金明,我知道你的员工死了,她是我杀的,保险柜也是我撬的,我这么做,是因为你早已经成为万恶的资本家,成为了剥削员工的吸血鬼!”

钟诚立即按短信后面的号码拨过去,却已经关机。

“找电信局的朋友,卫星定位!”秦奋说。

作为当地的知名企业家,要通过卫星定位寻找一个人,那是太容易了。

手机发短信的位置,在一个被称作城中村的地方,那是最后一片待拆迁区域,有大片农民的旧房屋。但那个手机卡再也没有发出任何信号,无法再实现定位。电信局的朋友说,估计卡已经被抽出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钟诚和秦奋分头寻找金明,各自还派了几名心腹员工寻找。目标集中在城中村那一带。

有一天下午,在一个菜市场门口,钟诚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金明!虽然多年不见了,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看起来,金明还是那么精干,显得身手敏捷。

“金明!”为了确认,钟诚走下车,大喊了一声。

那个人停下来,转过身来。钟诚摘下了墨镜。钟诚经常在当地报纸和电视上出现,金明也一下子就认出他来了。但金明并没有逃跑的意思。

“钟老板,带人来抓我了?”金明说着,哈哈大笑。

“你看我身边还有别人吗?”钟诚说着,打开他的破车,车上是空的。

“哼,你直接报警得了,何必这么麻烦。”金明不屑地说。

钟诚知道,要让金明从心中接纳他,是很难的。但他必须把希望他投案自首的意思传递给他。

他叫金明去茶馆或咖啡馆坐坐,金明却一屁股坐在水泥栏杆上,说有事就说,有屁就放。

“自首?”金明又一阵大笑,“自首了,就马上没有自由,我还想逍遥几天啦!”

钟诚感到很无奈,他表示希望能够帮助金明。

“你帮我?你是剥削者,可能帮我?”金明说,“要是没死人,倒是可能,现在死人了,没用啦!你别在这里假慈悲了,浪费你的时间,也浪费我的光阴。”

金明说完,起身走了,边走边说:“前面,第三排房子,第五个楼梯,三楼,随时等着你带警察来。”

既然这样,钟诚认为应该向警方报告了,将金明绳之法,也算是给死去的员工一个交待。当天下午,钟诚还没来得及向警方报告,警方就已经把目标锁定在金明身上,并拿着玉佩来向钟诚求证。事已至此,钟诚在和秦奋交换意见后,向警方说出了金明的住址。

警方赶到金明租住的家中时,金明却已经服毒药自杀。他留下了一封遗书,遗书中写道:

这是一个处处充满剥削的社会,我无力改变,我放弃了,我走了……

在金明的衣柜里,警方找到了另外两块玉佩,分别刻着“三剑客2”、“三剑额3”。

金明的死,给钟诚和秦奋心灵上带来巨大的冲击,他们决心帮助更多的职场人士翻越门槛。他们各自都整理了自己的理论,以便广泛传播。我们这本《谁在“剥削”你》第二、三章,就是根据秦奋的“价值分配理论”整理的,第四章则是根据钟诚“劳动力交换理论”整理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0:49:3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老板在剥削你吗——价值分配理论(上)




提示:


本章从财务角度,科学地分析价值分配,从而得出结论:绝大多数老板,并没有剥削员工。同时,本章从财务核算、偿债顺序、破产清算等方面分析,得出“员工的收益,比老板的收益更有保障”的结论。

当然,剥削是肯定存在的,剥削者也是肯定存在的,那些开血汗工厂,开黑心工厂的老板,是不折不扣的剥削者。

   



不是“剥削”,是“分配”


    供应商、员工和老板,是三个不同的社会角色。三个角色组成一个利益团体,共同分割一只蛋糕。

他们之间是分配关系,而不是剥削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私有制社会中存在多年的剥削和剥削观念从此不复存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出现了。多种所有制结构决定了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在分配上也必须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因为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解不深入,很多人头脑中的“剥削”观念重新出现。

剥削,是很伤感情的两个字。员工不喜欢这两个字,他们认为自己辛苦劳动了,创造了社会价值,这些价值理所当然应该全部给他们。老板也不喜欢这两个字,他们认为自己为员工创造就业机会,为员工提供发展平台,却被认为在剥削员工。

有没有办法绕开这两个字呢?似乎是绕不开的。剥削两个字,在我们工作中既敏感,又尴尬。提起它伤感情,不提它,它又似乎实实在在存在着,不提就似乎有点自欺欺人。

那么,就放下不管?当然也不行。老板们因为这两个字,觉得很委屈。员工呢?情况更严重,因为心中想着自己在受剥削,就没有工作热情,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凡事应付了事,结果昏昏沉沉几十年过去,一无所成。

绕不开,放不下,那么,总可以重新来认识这两个字吧?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详见本书附件)其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但为了通俗理解,我们还是从身边发生的事情说起吧。

1993年,我从月薪72元钱开始工作,当时是在国有企业上班,没有被剥削的观念。两年后,我到了外资企业,月薪从500元渐渐增长到一千多元,但我时时有被资本家剥削的感觉。后来,我离开了外资企业,到民营企业上班,工资从一千多增长到了两千多。这个时候,我还是有被剥削的感觉。但当时还不能说被资本家剥削,因为民营老板不能叫资本家——直到现在也没有正式被称为资本家。

因为扛着被剥削的观念,我一直都工作得很痛苦,也一直和老板玩着猫和老鼠的游戏。当某一天,我读到来自美国的一些关于忠诚、敬业的图书之后,我找到了自己工作不快乐的原因了,就是剥削二字。

我扛着剥削两个字,扛得很辛苦,但却改变不了现实。在1996年我失业的日子里,我甚至为没有人剥削我而苦恼,天天去找工作,希望有一个被剥削的机会。改变不了现实,换一种心态总是可以的吧?我试着站在老板角度去想问题,站在公司的角度去想问题。后来,我想明白了,心态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不再把工作视为老板的事情了。我还把自己想明白的内容写成了若干本书,包括卖得非常不错的《忠诚胜于能力》。

我工作所创造的成果中,肯定有一部分属于公司或老板,但我创造的成果当中,也有属于我自己的一部分。倘若我不愿意公司或老板享有其中的一部分,那么,我自己的那一部分也必然丧失。这样一分析,我就觉得工作是老板的,是公司的,更是我自己的了。老板的舞台是企业,我的舞台就是我的岗位。我还发现,“剥削”两个字,应该从头脑中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分配”两个字,因为它对应的,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团体之间的经济分配问题,而不是一个社会问题。

从中学课本当中,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如下面这个公式:


W=C+V+M


W为商品价值。

C为原辅材料成本和设备折旧等成本(专业术语叫“转移来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V为员工的人力成本(专业术语叫“劳动力自身价值”)。

M就是利润(专业术语叫“剩余价值”)。


这个公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依然是适用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与这个公式也是吻合的。

这里的W是属于三方利益主体的,这些主体是原辅材料及设备等的供应商、员工和老板。本质上说,是大家共同做出了一个蛋糕,如图2-1所示,三方利益团体各自从中切了一块。当然,供应商切的那块中间,还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的利润,甚至更上一层供应商的利润,这里笼统地称为供应商的蛋糕。这难道不是一种分配吗?


图2-1 分配示意图



很多人知道这种分配关系,也知道各个生产要素都应该按其贡献参与分配。但他们依然觉得自己在受剥削,那是因为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认为自己分得太少了。他们认为,V应该更大一点,甚至把M也给他们才满意。关于分多分少的问题,我在后面的章节中还要讲述。

当我认识到心中的“剥削”其实是一种“分配”之后,我的工作激情更高了,努力工作,甚至加班加点工作,都不会有想不通的时候了,因为我是在为自己工作,至少是部分地为自己工作。当我做出更多业绩后,老板便给我增加薪水,晋升我的职位。我从普通职员,做到部门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和董事长助理,个人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改善。成功有很多种途径,心态调整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

如今,在职业场上打拼已经十多年了。当初和我一起奔走在求职路上的人,有的成功了,有的依然奔走在求职路上,连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我感到很庆幸,倘若在过去十多年里,我一直扛着被剥削的观念,不仅工作不快乐,恐怕也不会有现在的成功了。

如今还扛着“剥削”两个字的朋友,应该赶快放下了,扛着对你没有任何好处。重新认识“剥削”两个字,是改变职业心态的关键,也是职业生涯中的一道门槛,翻过门槛,职业路阳光灿烂,翻不过,就注定凄风苦雨。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9:07:41 | 只看该作者
 

老板为什么要参与分配




剥削是无偿地占有他人的剩余价值。

老板是付出了劳动和资本的,老板获取收益不是无偿的,因此,老板只是参与分配的人之一,而不是剥削者。

 








有朋友可能会说,老师,你说的不对,剥削就是剥削,根本不是分配。在一次培训会上,我说到剥削是分配时,甚至有学员说我在偷换概念。

我们先看一下剥削的定义。

现在,关于剥削比较流行的定义,理论学家们是这样下的:“剥削是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

大家注意一下,这中间有“无偿”两个字。这是很关键的两个字。

我提出供应商、员工和老板之间是分配关系,算不上标新立异,也不是要否定什么。只是想提示大家如何用阳光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价值的分配。当一个老板不参与任何劳动,也不提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却要从企业分取剩余价值,那就是“无偿地”占有剩余价值了。事实上,很多老板比员工付出的劳动要多得多,也辛苦得多。

我做过多年的员工,也做过老板,我对两种角色的辛苦都深有体会。从物质财富上来说,老板通常比员工多得多。但从精神财富上来说,老板未必比员工富有。再从幸福指数上来说,可以肯定,老板的幸福指数比很多员工的幸福指数要低得多。一个员工去打高尔夫球,可能纯粹是为了锻炼身体,一个老板打高尔夫球,却可能是一种商业交往;员工去酒店吃饭,可能是庆贺生日之类,老板去酒店吃饭,却可能是商业公关;员工去外地旅游,可能是观光,老板去外地旅游,不是公关则可能是换环境思考重大问题……虽然,老板钱多,但两种生活的幸福度,一看便知道。我曾经与一位非常有钱的老板朝夕相处,他对我说,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天天吃家常饭,能够天天睡好觉,能够天天陪着家人。但他说自从当了老板,这三个愿望就从来没有实现过。

表2-1是我经历两种角色后,对两种角色工作的对比:


表2-1 老板工作和员工工作的对比

 

对比项目

老   板

员   工

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没有长短,有时可能一整天也不工作,有时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得不到休息。

理论上说是八小时,但有效工作时间可能没有八小时。遇到加班,超过八小时。

自由度

自由度相当高,常常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工作。

自由度低,在指令下开展工作,并且受各种规章的约束。

劳动强度

企业发展顺利时,劳动强度低,反之,劳动强度非常高。

不同工种,强度不一样,但总的来说,劳动强度要比老板高。

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好。

部分工种,比如车间工人,环境比老板的差。

压力源头

一是来自于市场压力,二是来自于社会压力。

来自上司的压力。相对于老板来说,员工压力要小得多。

报酬高低

不稳定,企业盈利就高回报,企业亏损,回报就为负数。

相对于老板来说,回报要低得多,但稳定得多。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来,老板和员工,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难处。

既然老板并不是“无偿地”占有剩余价值,他们也在工作,并提供资本,那么,他们参与分配,就不是在剥削。这不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而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概念。

现在我们来回答一下,老板为什么要参与“蛋糕”的分配吧。概括起来,应该包括下面几个要点:

1.老板和员工一样,也是劳动者,只是社会分工赋予的角色不一样。

从剥削的定义来看,只有那些不劳而获的人,才是剥削者。

2.老板付出劳动的同时,还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老板投资一个企业,可能把全部的家当都要押上。如果这个企业垮了,员工失去的,不过是一份工作,老板失去的,却是多年的辛勤积累。员工丢了工作后,可以很快在另一家单位找到工作,而老板破产了,要再成为老板,就不容易了。在中国,轰轰烈烈地倒下,又轰轰烈烈地站起来的人,目前还只有史玉柱一个人。更多的人,却永远地出局了。

3.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资本是有成本的。我们暂且不论老板的钱是怎么来的。

只要资本存在,资本就有成本,如果是借来的,就要支付利息,如果是自有资本,就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的是一种资源(如资金或劳力等)用于本项目而放弃用于其他机会时,可能损失的利益。老板把资本投到企业来,放弃了存进银行所能够带来的利息,这个利息就是机会成本,放弃了拿去炒房炒股所能赚取的收益,这个收益就是机会成本。

有成本,当然就得用收益来弥补。老板把钱投到企业来了,当然得由企业赚的钱来弥补。投资和借债不一样,借款的利息,是在成本中开支,是在给国家缴纳所得税之前,就支付了。但投资的回报即利润,必须是在支付借款利息、流转税和员工工资,并向国家缴纳所得税(税前利润的25%)和个人所得税(分红额的20%)之后,才能够支付的。

资本是老板的私有财产,如果不让资本所有者即老板参与分配,他何必把钱投到企业来呢?还不如存在银行里去,定期获取利息,既没有压力又更有保障。

上面几点,可以用图2-2来表示。

付出劳动

承担风险

资本收益

参与价值分配

 









图2-2 老板参与价值分配的原因


大家对员工参与分配,以及供应商参与分配,从情感上都很容易接受,偏偏对老板参与分配,就难以接受。大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个老板,愿意无偿地付出吗?


10
发表于 2010-11-2 09:43:0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怎么没人顶呢。。长期关注中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