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如果是你 - 

[赠书名单已出]《忠诚胜于能力》,参与回帖有机会获得赠书

[复制链接] 84
回复
1337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
发表于 2010-2-7 11:43:27 | 只看该作者

 

 

放屁声太大,没听清     一对青年男女在公园约会时,女孩特别想放屁,她想了个办法:女:你听过布谷鸟叫吗?  男:没听过。女:我给你学,布(放屁声)-谷(口中发出的声音)。学了几声后,该放的也已放完。女:听清了吗?男:放屁声太大,没听清。

wedding dresses

22
发表于 2010-2-7 23:21:1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

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这是一本教人如何做一个好打工仔的书?

如果所有人都忠诚了,那世界上哪来的老板呢?刘备对曹操忠诚,就没有后来的蜀国。

第二:

既然“忠诚比能力重要”,那三国时曹操为何又“唯才是举”呢?乱世的原因吗?当今虽然太平,但商场的激烈竞争又与乱世何其相似。

第三:

奴才重要还是人才重要?奴才的使用成本低,产出也低。人才的使用成本高,产出也高。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正常啊。

 

标题“忠诚比能力重要”有噱头之嫌。

也许我理解差了。孔子说:必也先正名乎。应该给“忠诚”给个定义。

但是不同的职业对“忠诚”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以一名食品行业的质量经理为例,他的忠诚对象是“雇主、客户和公众”,否则三鹿就是反例。

 

也许换成“职业道德比能力更重要”更让人明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2-7 23:49:06编辑过]
23
发表于 2010-2-8 01:06:06 | 只看该作者
 是的,要忠诚,记得李小龙在《我是谁》中写过,要真诚地表达自己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08:41:47 | 只看该作者
 

忠诚一定有回报



忠诚一定有回报,即使没有物质回报,也一定会有非物质回报。

忠诚一定有回报,即使今天得不到回报,将来也一定得到回报。

忠诚一定有回报,即使现在这个岗位上得不到回报,在将来的岗位上也一定得到回报。

忠诚一定有回报,即使现在这个单位得不到回报,在将来的单位也一定得到回报。

忠诚一定有回报,要求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忠诚一定有回报,前提是我们要一如继往地忠诚。忠诚一阵子就放弃忠诚的人,可能永远也得不到回报。


庆剑老师:


您好!

我们公司最近组织学习了你的《忠诚胜于能力》一书,我从中学到很多有益的理念。但我也有些困惑。

你在书中写道:“海军陆战队首先不会给你什么,但你要给海军陆战队绝对的忠诚。企业首先不会给你什么,但你如果给了企业绝对的忠诚,企业一定会回报你应得的薪水和荣誉。”

我在现在这家单位工作十三年了,进公司时,我是成品仓主管,现在还是成品仓主管,我一直兢兢业业,也非常忠诚,在自己的岗位上,尽最大能力维护着公司的利益。记得有一回,下大雨,库房漏雨,为了不让公司的成品受潮,我和我的同事加班一个通宵,但我们连一句表扬的话也没有得到。我认为,我付出了我的忠诚,但我没有得到回报,我心里有些不平衡。

现在,有朋友介绍我到另一个单位去上班。我想请问邱老师,我到新单位,还应该像原来那样兢兢业业吗?是不是天下老板都是一个样,不重视有奉献精神的员工?如果在新单位呆上若干年,再得不到回报,我这一生就白奉献了。

非常渴望您指点我,在此先表示感谢!


                                                     赵某某

2007年4月13日


赵老师:


你好!

在我们讨论忠诚与回报之前,我要肯定你这些年来在工作岗位上的奉献与忠诚,你绝对没有错。如果你到新单位,你依然要坚持你的奉献与忠诚,只有这样,你才可能有更好的前途。

忠诚一定有回报。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都坚信这一点。

我现在的工作,让我有机会经常接触到各个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我和他们交流中,我发现他们对奉献、忠诚、勤奋这些职业精神的领悟非常深刻,有很多人的观点,甚至远远超出了《忠诚胜于能力》一书所达到的深度和高度。他们非常明确忠诚的重要性,他们对忠诚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也理解得相当深刻,在他们看来,没有忠诚,就根本没有职业发展。

高层管理者,可以视为职业场上成功一族,属于职业精英阶层。我曾经以为,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意识不到忠诚的重要性,也许很难和单位站在同一立场,很难和老板站在同一立场,我甚至担心他们反驳我的“忠诚胜于能力”。但在我和他们接触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他们的理解和我惊人地一致。

在这些精英当中,有一位是财务总监,他仅仅就我书中的“忠诚的最大受益人——自己”这一句话,就发表了近三个小时的演讲,演讲中许多观点,在我看来都是非常新颖的。在他的邀请下,我曾经到过他工作的公司,那是一家经营矿业的公司,年营业额达50亿以上。从他的老板那里得知,三年前,这位财务总监,还仅仅是一位普通的会计人员,老板之所以愿意把整个公司的财务重担交给他,除了他的财务管理技能外,更因为他的奉献精神和忠诚行为。我也了解过他的收入情况,在他做普通会计时,年收入是5万元,而做财务总监时年收入是60多万元,仅从薪水这一项来看,就回报丰厚了。

成功者就是我们的榜样。

从榜样身上,我们看到,对忠诚、奉献、勤奋等职业精神领悟越深刻,实践越多,就越容易得到回报。

当然,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回报”二字。这就涉及到你的境况了。

在职业人士通常的意识中,回报就是薪水,很多人因为没有看到真金白银,就认为自己没有回报。这种理解就是很狭隘的。一个人的价值,绝对不是金钱收入可以完全涵盖和衡量的。随着岁月的推移,有很多非物质的回报在我们身上积累,我们有可能看到这些回报,也可能忽视这些回报。这些非物质回报包括:工作技能的提升、工作经验的积累、管理能力的提升、待人接物技能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人脉关系的积累……这些难道不是回报吗?这些回报中的任何一项,如果应用得当,都可以给你带来巨额的物质财富。

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事例:某个人三年前月薪2000元,三年后月薪还是2000元。对于这种事例,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这个人的回报没有增长,在原地踏步。事实可能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这个人综合能力已经大大提升,非物质回报已经得到很多,物质回报还原地踏步;第二种情况是这个人三年来不加强学习,只是勉强跟随潮流被动前进,综合技能及素质和三年前一样,也就是说非物质回报和物质回报均原地踏步;第三种情况是这个人不认真学习,不愿意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和技能,他的非物质回报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倒退了,只是物质回报还原地踏步。

一般来说,一个年轻人出身社会,踏入工作岗位的前几年,物质回报很低,工资低,福利低;但他的非物质回报是很高的,经验、技能、学识均会在这几年里迅速提升。从人的学习能力来看,工作前十年是黄金时期,然后随着年龄增长,学习能力越来越弱。所以,在前期,物质回报低于非物质回报,如果拿薪水来衡量,就处于“职业亏本期”,而在后期,由于有了前期积累的知识和技能,获得了高职位和高薪水,但你的学习能力已经较弱了,如果拿薪水来衡量,就处于“职业盈利期”了。先亏后盈,这是规律,那种前期不愿意亏的人,后果就很惨,因为不愿意亏,不愿意学习知识和技能,当他们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时,依然拿不到高薪水,只好一辈子亏下去。

25
发表于 2010-2-8 17:48:42 | 只看该作者
管理学作为规律科学,并不如自然科学那么容易把握,文化,谋略,环境,反应能力,软实力才是实力。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09:20:34 | 只看该作者

我用图1-3来表示物质回报与非物质回报的关系。

物质回报与非物质回报关系示意图.jpg :

 

粗曲线表示物质回报,细曲线表示的是非物质回报。这显然是一个成功者的模型。A点是一个分水岭,在A点之前,这个人拼命地积累知识和技能,获取了大量的非物质回报,虽然这个阶段他物质上的回报较低,增长也较慢。但在A点之后,他获取的物质回报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非物质回报。

如果是失败者呢?这两条曲线就要改变了,他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出现A点。他也拥有两条曲线,因为他或多或少总会有一点点回报,但这种回报,实在是对不起他来这世上走这一遭。这类人中间,大多数是物质回报高于非物质回报,也就是说,他们领的薪水虽然微不足道,但和他们的知识技能比起来,还是高出许多,那些聘用他们的单位,对他已经是非常仁厚了。如图1-4所示。

物质回报与非物质回报关系示意图2.jpg :

 

我说忠诚一定有回报,是基于回报包括物质回报和非物质回报,物质回报和非物质回报,总有一种回报属于你。就拿赵老师你的情况来说吧,你认为自己没有取得回报,应该是指自己的职位没有升迁,薪水也没有涨多少。可是,你忽略了你个人经验、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增长。你的综合价值即非物质回报,已经提升了很多,这些回报正是来源于你多年来坚持自己奉献和忠诚的职业准则。哪怕就是你所说的那次“一句表扬的话也没有得到”的经历,你也是得到了回报的,它在你的人生履历中,又增加了一个闪光的环节。

听我讲述到这里,很多朋友也许会说,我是现实主义者啊,邱老师你也现实一点吧,我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啊,非物质回报不能转化为物质回报,对我有什么用呢?

那我就来讲讲“忠诚一定有回报”的另外三层含义:一定有回报,但可能不是立即得到回报(时间性);一定有回报,但可能不是在现在这个岗位上得到回报(地域性);一定有回报,但可能不是在现在这个单位得到回报(地域性和环境性)。

你的非物质回报没有顺利“转化”为物质回报,可能有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你错误估计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你的知识和技能其实没有提升,你的物质回报根本就不具备,你没有可“转化”的。如果是这种情形,你一点也不冤枉,责任完全在你自己。

第二种情形,你已经是一块金子了,但你没有主动擦亮自己,你的上司或者老板也有眼无珠,没有识别到你的含金量,你没有“转化”的机会。如果是这种情形,你不冤,但应该反思一下自己。

第三种情形,你已经是一块金子,上司也明白这一点。但你的上司出于自私等目的刻意打压你,不想让你出头,你想“转化”却有人不让你“转化”。这种情形之下,你实在是太冤了,你应该想办法申诉自己的冤屈,同时思考一下如何打动上司,让他放你一马。当然啦,也不排除这种情形,单位上从一把手到你的直接上司,都很糟糕,都想把你压制在下面,让你做牛做马给他们干具体活,因为他们总是需要这样的能干人去干活啊。

如果从一把手到顶头上司都打压你,你应该挪动一下了。换个岗位,或者换个单位。有一句话很流行:“让老板一眼看上你。”说的是你擦亮自己,让老板看上你。另一句话也很流行:“让下一个老板看上你。”那就是擦亮自己,让下一个识得人才的老板看上你。

如果是公务员,换单位是比较困难的,不是你想跳槽就能跳的。那该怎么办呢?机关单位领导是不断更替的,你就坚持你的奉献与忠诚,让下一任领导看上你啊。

赵老师,物质回报是有价值的,非物质回报更是有价值的。你到新单位去,换个工作环境,当然是可以的。但你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工作作风,继续你的勤奋和忠诚。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得到回报——在下一个单位获得回报。倘若你放弃现在的良好工作作风,在下一个单位可能就难以得到物质上的回报了,那样也愧对介绍你过去上班的朋友啊!

在接尾处,我把上面说的小结一下吧:

忠诚一定有回报,包括物质回报和非物质回报。

忠诚一定有回报,但可能不是立即得到回报。

忠诚一定有回报,但可能不是在现在这个岗位上得到回报。

忠诚一定有回报,但可能不是在现在这个单位得到回报。

忠诚一定有回报,要求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忠诚一定有回报,前提是我们要一如继往地忠诚。忠诚一阵子就放弃忠诚的人,可能永远也得不到回报。

祝你成功!


 

                                                                                                           邱庆剑

                                                                                                      2007年4月19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27
发表于 2010-2-9 12:44:31 | 只看该作者

忠诚本来就是个伪概念。

何谓忠诚!?

 

不过个人觉的,一个人重要是分清是非,诚实守信,有责任感;才是很重要的品质。

能力是无法替代的,

老板在用一个人的时候,尤其是重要职位,诚信和负责应该做为一个门槛,过了这个门槛后,能者居之。

员工的人品重要,老板的人品更重要,与其说员工要忠诚,不如说老板要忠诚。

其实这个世界,要是大家都能诚信待人,世界就回很美好的。

现在许许多多的老板自己都缺乏诚信,又如何能要求自己的手下忠诚呢?

老板要选对职员,职员一样要选好老板(能选的话)

只有好的老板选对好的职员,才能成就伟大的公司。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09:09:53 | 只看该作者
 

心态是忠诚的基础

    忠诚成就职业生涯,但如果没有对企业的认同和对职业的认同,又何来职业忠诚呢?

    每一个人都是老板,都要有老板心态。

    你现在月薪虽然只有800元,可你照样是老板。与其仇视富人,不如向富人学习;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奋起直追!


邱老师:


今天冒昧给您写信,是因为我看了你的《忠诚胜于能力》之后,有很多感想,却又无法让自己拥有忠诚的心态,不得不来求助于你。

我想知道,真正忠诚的人,是不是都像您这样的人,在单位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地位很高,收入也很高。像我这种最基层的员工,是不是就不能具备忠诚呢?

我出生在一片贫民居住的老城区,我们那里有一种风气,就是仇视富人。可能受他们影响,我也对富人有一种仇视心理。比如,我看到一个人开着豪车经过,我就咒骂他翻车摔死;我看到某个人发了横财,我就巴不得他遭点灾难。我知道这种心理状况很阴暗,我也知道这种心理不利于我的成长和职业发展,但我克制不了自己。读了你的《忠诚胜于能力》之后,我明白了要在职业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忠诚于公司、忠诚于上司和老板。可我心理仇视着他们,哪谈得上忠诚于他们啊。

对了,忘了告诉你,我一个月只有800元薪水,太少了,少得我实在没有心情好好工作。我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请老师在百忙当中给我回复一封电子邮件,指点我一下,我将终生感谢您!


                                             一个不好意思留下姓名的读者

                                                  2008年6月25日


亲爱的朋友:


你好!感谢你如此信任我,将你心中最真实的话告诉了我。

人生天地间,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你目前的心态,的确很不好。好在你已经意识到这种心态不好了,这说明你还是大有希望的。而且,你意识了自己无法忠诚起来,是因为自己心态不好。这说明你也已经发现了改进的突破口。相信自己能够改过来,我也相信你!

心态是成功的基础。心态也是忠诚的基础。

在任何一个单位的基层员工群体中,摆正了心态的人都只是极少数,大约只占3%吧。这3%的人,就是未来的精英阶层。当他们看到成功者时,他们不是仇视,而是羡慕,羡慕之余他们会想:人家是怎么成功的呢?人家是怎样努力的呢?我应该怎样向他学习呢?然后,他们会想方设法站在成功者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学习成功者的思维方式,模仿成功者的行为习惯。为了接近成功者,他们会认真分析成功者,并努力让自己的利益与成功者的利益保持一致。

如果是在一个企业里,成功者通常就是高层职业经理人或者老板。当这3%的人员努力向成功靠近时,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为忠诚的追随者了。高层职业经理人或者老板当然首先会把机会给那些忠诚的追随者。

另外97%的人是怎么做的呢?

我要告诉你,你就是那97%中的一员。他们看到成功者,要么不以为然,要么就是仇视。他们仇视成功者,仿佛成功者从他们手中夺去了财富似的。他们认为自己生来就应该拥有财富,之所以没有财富,是因为成功者的“巧取豪夺”。他们从来不愿意去学习成功者勤奋创业的优良品质,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利益和成功者保持一致。这种仇视心态占据着他们的内心,他们自然就不可能忠诚地追随成功者了。这样一个群体,怎么可能从成功者手中得到发展的机会呢?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经碰到过不少抱着仇视心态的年轻人,其中一个人还成为了我的好朋友。现在,他已经是一家企业的董事长啦。

这个年轻人原来在一家包装厂做打包工人,每个月拿着600元薪水。那薪水的确很低,他每个月开支房租生活费之后,就一点不剩了,偏偏他又爱抽烟,经常因为没有钱买烟而被烟瘾折磨得哈欠连天。

我认识他是非常偶然的。有一段时间,我受他们老板的邀请,给他们做人力资源规划。有一天下午,我开车经过厂门口时,因为刚下了雨,路上有积水,车轮辗过,溅起一点雨水,恰好溅在一个年轻人的身上。

“你怎么开的车!”他吼道。

与此同时,我也停下了车,我马上下车,向他道歉。面对我的道歉,他倒有些不知所措了。

“其实……其实你也没必要道歉的。”他说。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开车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怎么会向穷人道歉呢,他被溅水也是很多次了,从来没有人向他道歉,我向他道歉,反倒让他感到很意外。

我不仅向他道歉,帮他把身上的水擦去,并且真诚地鼓励他:“小伙子,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成为有钱人的,你也可以开上漂亮的车子,但你到了那一天,如果溅了别人的水,也要记得道歉哦!”

我很快就把这件事情忘了。但当我再次到这家公司,做人力资源规划总结时,这个年轻人来到了我的临时办公室。

那天下午,我们像老朋友一样,聊了好几个小时。他告诉我,他非常仇视有钱人,尤其仇视老板,因为他认为自己挣不到钱,就是因为老板太扣门,不肯给他高工资。他每天早上都会看见老板开着宝马车经过包装车间外面,那时,他就会在心里诅咒老板,诅咒他出车祸死掉。但我向他道歉,给他鼓励,彻底改变了他,他发现有钱人并不是他想像的那么坏,至少我这个有钱人是不坏的。他还诚恳地表示,想做一个成功的人,让我帮助他。

我给他讲述了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告诉他老板是企业的主人,员工是岗位的主人,员工也应该像老板那样为企业工作。我给他讲述忠诚比能力更重要,当能力不足时,忠诚可以来弥补,而忠诚不足时,能力再强也不会受到重用。我还分析了他所拥有的资源,他没有资本更没有经验去自己创业,也没有走上更高职位的知识和技能,他所拥有的,就是那600元一个月的工作岗位,我要他从利用自己的资源出发,让自己有限的资源最大化。

当我们再一次见面时,年轻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是那种漠不关心、萎蘼不振的样子。他告诉我,他终于想明白了,他也看到了希望。

他激动地说:“我也是老板,我的资本就是每月600元的工作岗位。我要像老板热爱公司那样,热爱我的岗位。老板做企业是从小企业做成大企业,资本不断滚雪球,我好好经营自己的600元,让这600元变成1000元,变成2000元,变成3000元,直到变成若干万元!我成功的前提,是我的岗位成功,我的岗位成功的前提,又是整个公司的成功!我不仇视老板了,我要和他一样站在同一立场,努力工作。”

我真为他感到高兴,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也就具备了职业忠诚的基础。

后来,我们联系就很少了。我笃信他能够成功,但当我得知他成功的速度时,还是感到十分意外。六年后的一天,我参加了一次企业家集会。集会上,一位年轻的企业家兴冲冲地跑到我面前,大声地招呼我,并递给我名片。他招呼我时,我就已经认出他了,当我看清名片上写着某某包装印务集团董事长头衔时,我惊讶得合不拢嘴。

在六年里,他把曾经仇视过的老板作为榜样和标杆,一点一滴向老板学习。他努力经营他的600元,那600元变成6000元,变成6万元,变成60万元,现在已经是6000万元啦!因为他的努力和忠诚,老板向房地产行业进军时,就把印务公司全部交给了他!他说我是改变他命运的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2-10 9:11:10编辑过]
29
发表于 2010-2-10 11:52:25 | 只看该作者

也是,很多老板不一定达到这个层次。

30
发表于 2010-2-10 23:00:26 | 只看该作者
路过,高级的东西没有几个人能全部做到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