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如何成为“榜眼”
2005年7月,胡润来到太平洋,看到太平洋具有一种大企业的气势,并听严介和描述了前景,胡润很激动。当然胡润也走了政府的渠道,从侧面进行了了解,根据太平洋的产业和政府部门的报表,按照他的计算方式得出的结果是严介和资产过百亿。
而当时对于到底上不上榜,严介和的确是有过犹豫。有一个事实很清楚,就是上榜必定会带来媒体的轰动,而这种媒体效应带来的是利多还是弊多需要认真考量。而严介和的考虑是,如果榜单排名位置靠前,一时间肯定名声大起,对江苏省内来说不一定是好事情,毕竟南京的银行、政府对严介和的家底有所了解,肯定不相信严介和有如此高的身价,也许人家觉得你在吹牛和开玩笑。
但是对外地可能是好事情,他名声会很响,而且对太平洋在外地拿单子做工程尤其是做BT可以带来一种效应。太平洋建设集团基础设施做这么大,严介和第一没有很强的政治背景;第二他也没有行业背景,以前就是一个普通老师;第三,他也没有很强的资本背景,也没有很强的资金实力。
这样一个企业到全国各地去拿单子,尤其基础设施和高速公路是国家垄断行业,利润也很高,好的项目竞争很激烈,每个省当地都有很强的竞争对手,那么只能凭名气来壮实力了。严介和创造了BT模式(即城市基建项目,BT是Build-Transfer的缩写,意为“建设-移交”),但做BT需要很强的资金背景,没有钱是做不成的。如果证明他是有财力的,政府应该放心和他打交道,加上他在政府这边讲述理念,很能打动人,所以严介和分析上富豪榜虽然有风险也有有利的一面,他决定赌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