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传递书] [公告]中国发展与国际博弈纵横----风云大棋局

[复制链接] 11
回复
153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7-7 19:0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成立前,我们忙着打鬼子、与国民党周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忙着建设千疮百孔的新社会;那么现在,社会稳定、和谐,但是美元独霸、日本科技飞速发展••••••我们该忙什么呢?强烈推荐您看《风云大棋局——中国发展与国际博弈纵横》。
只要看一部分目录就知道了:
“嫦娥一号”与“中国制造”;
中国的奥运金牌之路;
中美俄重开“三国演义”;
美国华裔“崛起”了吗;
东西方的“面子”问题;
磨难面前众志成城;
《士兵突击》的信念;
郎朗的琴声与教育创新;
宋祖英美国演唱会随想;
《功夫熊猫》显身手;
东西“网民”各不同;
“央视春晚”与中国文化软实力;
透视连战的北大演讲;
《色戒》与中国台湾政治;
俄罗斯的抉择;
日本的轨迹;
布什号召学外语;
从科索沃到南奥塞梯;
••••••《风云大棋局》电子版资料.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32239[/uploa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19:02:08 | 只看该作者

前 言
21世纪将是中国发展的世纪。这个发展必定是划时代和前无古人的,即不再是中国历史与社会的原始周期运气循环,因为那样的循环于现代中国和中国文化没有多大意义,而且,那样的发展也必定是昙花一现,缺乏持久的毅力和不断超越的锋芒。
  当代中国甩脱历史传统循环的途径,需要遵循两大根本前提。首先,应该是真正全面的现代化发展与突破,包括现代化的思维、架构、手段、标准和风格,必须避免任何片面的偏废;其次,这一发展与突破的起飞平台,必须是以整个世界文明为发展依托和参照,不再是因循地坐井观天、苟且懦弱、一厢情愿、画地为牢。这两大前提是往日中国兴衰过程中从未拥有的因素,必将决定新一轮中国发展的最终成败。
  中国文明的终极取胜之道,将是依靠不断地努力和开拓,形成不可逆转及水到渠成的文明综合发展优势,达到不以竞争对手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全新文明领先。
  历史反复证明,即便是再优秀的文明,指点江山,风光一时,其发展的鼎盛时期,也就是逐步产生排他与懈怠的时期。在这种关键时刻如果低估或忽视了潜在的外部竞争和挑战,就可能导致文明衰败被淘汰的致命后果,在新兴文明的冲击波面前一败涂地。
  于是,世界首先是境界。只有思考和策划世界,才能赢得世界。再者,视野和行为的出发点,必须以世界为基准和目标。依靠智慧、品质和力量去对外开拓、发明创造,进军世界的雄心,与谋点钱、糊个口、享个乐这样的小算盘相比,必然导致高低立见的长远后果和结局。
  从更深层次讲,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还可提供新鲜的思路与模式,为超脱自己的某些思维定势与惯性束缚提供宝贵的张力和参照。譬如所谓西方文明也并非铁板一块,从国内社会与政治体制发展路径的角度来看,西方文明内部的古典演进模式,可以分成英国式的规则游戏和改良渐进及法国大革命式的暴力“狂飙突进”两大类。随后,英国模式西进美国及英联邦各地;而大革命模式则一路东进,先带动了俄国,又唤起了中国。
自20世纪后期起,这两大模式经过长时间的分庭抗礼,终于又演变成“分久必合”的发展趋势: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前苏联集团发生解体,而欧美新生代政治势力则开始了所谓“第三条道路”的施政探索,试图突破传统各类主义的界限,而得出平衡周全的选择。如此的潮流激荡,无疑都是放眼世界、兼容并蓄的产物。尽管这其中也有新保守主义和恐怖主义暂时抬头的现象,但是无法改变时代发展的和谐主流与合作共赢。
  当代中国无疑正面临两大关键跨越:首先,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取得社会综合发展进步的最大值;其次,是在未来全球化框架下经历发展周期的调整或减缓时, 如何有效做到“软着陆”,为下一轮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中华古典文明模式的发展教训,就是在鼎盛高潮期间没有注重综合实力尤其是普通人民实力、活力与创造性的增长,从而导致在历史向近现代转折期间蜕化落伍, 造成了自我损失重大的“硬着陆”。
  中国发展和国际博弈的气魄和实力到底应从哪里来,才能保证持续耐久,无坚不摧?正确答案是:从强大的人民和国家中来,从充满自强、自发、自律的现代公民社会中来。没有人民力量的充分解放与合理发挥,中国的国家力量就后续乏力,中国磅礴于世界的光辉前景就无法实现。
  为人民服务,乃要求把落后的“官本位”思维尽快转向先进的“服务型领导力”,即以广大人民的强势、利益和地位为根本奋斗目标,才能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扩大中国的全球多元利益,提升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整体地位。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成就加强中国的宏观“大道”,即文明综合竞争力和优势。具体操作就是在以我为主提升实力增强活力的基础上,推动心态、观念和行为的开拓解放,更大规模推动双边多边借鉴互动,主动争取国际竞争与合作优势,依靠人民的力量超越自我,不断追求文明演化的合理与创新。这就是中国发展的大棋局。
  笔者在这里愿把关于中国发展大棋局的最新系列观察与思考,以成书的方式奉献给广大读者。此书的特色,不是侧重诉诸理论建构或学术探讨,而是以具体的事例为出发点给读者带来中国发展大棋局中波澜壮阔的真实体验与思辨,并希望由此升华激发更多的新思维、行为和力量。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19:02:23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章 引领大国思维
“仰望星空”不是为好高骛远,而是学会以星空的宽广、深邃和光明,来改变和开拓我们的世界,来极大地增强中国的文明竞争力。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某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清] 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
4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19:02:45 | 只看该作者
跨 越 历 史

时间进入21世纪,现实和未来都要求新一代中国人更加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其中,对历史和文化演进“大势”的把握能力,乃是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自世界从19世纪起进入近现代以来,西方文明依靠内部的民主科学、富国强兵及外部的扩张开拓海外贸易而日渐强大,而中国文明则在保守封闭、愚民专制与小农经济中每况愈下,最终沦落到“遭抢挨打”的地步。一个文明的成长过程,往往是从硬实力过渡到软实力的全面强盛,即基础打好,全面展开;而衰落的过程则正好逆向,即先是软实力的虚亏,而后是硬实力的溃败、价值的落伍和思维的迟钝,导致堡垒总是先从内部被攻破。
  回想清朝所谓“康乾盛世”阶段,久仰古代东方文明的西方使节,初次登陆中国也是诚惶诚恐、毕恭毕敬。但过后不久,正在经历工业革命、宪法政治和海外探险扩张洗礼的西方人便认识到大清和中国人原来还生活在昨天。
  这样的昨天就是小农社会,专制统治,教育落后,科技无光,人民卑微,官僚腐败。与西方在这些指标上“指向未来”的蓬勃发展相比,中国的综合软实力已经长期“积弱”。
  于是,西方人在应对中国时胆子也愈来愈大。到了1840年,他们竟敢为了贩毒利益,隔洋跨海以区区几千兵员武力进攻东方大国,而且还不可思议地取得了胜利。
  从那一时刻起,中国的软硬实力开始双重崩溃,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面反映出面对西方文化竞争时的弱势,并形成了集体无意识的“示弱”心理反射和行为模式。
  如果没有现代化的介入,中国社会仍会重复自己几千年的循环。“太平天国”差点就成功改朝换代。然而大清洋务派也注定跛脚,因为它不是服务人民,而是挟洋自重,依旧效忠于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于是也就继续和强化着中国的“积弱”。
  欲有效改变孱弱的命运,20世纪以来中国仁人志士们的必然选择,是战略性的三大步:推翻封建和独裁统治,走向共和;击溃外侮,重建主权,打下中国硬实力基础。同时大力发展软实力和硬实力,发展人民的实力,从根本上改变“积弱”状态,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目前看来,中国已经基本迈出了前两步,正处在第三步的过程中。当然,由于长期的历史和传统惯性影响及发展的起点较低,迈出的步子其实并无法一蹴而就。有时也会出现倒退并需要返工,而正在努力的过程当然就更充满了艰难险阻。
所以改变中国“积弱”状态的三大步,其实就像田径比赛中的接力跑,也包含了三大意蕴:首先,这是个渐进过程;再者,每一棒都有自己的使命,也有局限,甚至掉棒、摔倒的情况也可能发生,但不能因此就不智地全盘否定掉那一棒的成绩;最后,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必须后一棒跑得比前一棒更快更强更好,而不能是一棒不如一棒。
时代也要求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精英力量必须具备民族的、现代的和革命的三大素质。民族的即必须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因为中华文明的雄浑底力和主流本质,都决定了依赖外力和自我放逐的必然失败;现代的则意味着市场、科学、技术、民主、开放、自由、平等、法治等观念行为应逐步占据全面的优势;而革命的更多是指一种注重解决现实问题、并且向前看的持续发展意识。这种发展意识要具备创造力和爆发力,要敢于抓住发展关键节点,把中国的事情大步推向前进。
对于中国目前的发展定位,客观的评估是,尽管正逐步走上正轨,但由于2 000多年的一些封建糟粕无法很快根除以及近现代初期150年遭内乱外侮而元气大伤,所以仍处在全面去除“积弱”的初级阶段。
新一代中国人必定是受命在“文明除弱”之时,赴任于“历史跨越”之间!
5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19:02:57 | 只看该作者
新浪潮中的“世界眼光”

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多年高速增长,综合国力的迅速跃升有目共睹,2008年还有史以来首次成功主办了奥运会。恭逢盛世,目前还是否需要“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答案是肯定的。2008年新年伊始,“主流”推动改革的号角开始在南北分别吹响:北京的中央党校表示高级官员必须强化危机和忧患意识,特别注重“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的培养;而广东的负责人则在不同场合大力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讲真话实话”“杀出一条血路”。
  目前,国际舆论普遍把中国定位成一个“强大而脆弱的大国”,应该还是比较客观准确的。中国看来必须更加重视和改进自己的“脆弱”一面,否则全面的复兴将困难重重。
  “脆弱”之一就是世界观问题,所以在这里我们拟着重讨论一下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这其实是个老问题,自中国清楚意识到自己并非“天下”、世界是五大洲四大洋等组成的那一时刻起,就在不断尝试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
  以对外心态为例,随着中国蓬勃发展,不断在缩小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时代和发展差,海内外中国人的“世界意识”也逐渐产生了“老中国”与“新中国”之分。
  在“老中国”的潜意识深处,中国文化值得保持,但很遗憾,与西方文化相比又是“不行”的,所以对外心态是比较“仰视”的,努力的目的,最多就是如果能不被他人藐视,争取到“平起平坐”,自认那就已是很大的“成绩”了。
  但正崭露头角的“新中国”就不同了,这是一种充分植根于本土的文化自信,并包容世界的全新心态。这种自信,来自于对民族文化的主体认知感悟,对文明演化中多元、借鉴、传承、创造、再生等节点的透视把握,和对人类文明浪潮此消彼长、相互推动前进的规律及趋势的前瞻。
  “新中国”所追求的目标,不仅是吐故纳新、平起平坐,而且要迎头超越、重领风骚。
  新老中国的心态差异,也就导致了态度和行为的差异。“老中国”在内部比较封闭保守,到了外面则苟且被动,认为自己是一条河,不管流到哪里都这样,与别的河流可以接触相遇,但不会也无必要融合,出了问题谴责抗议一下便可。而“新中国”则开始超越“河”的心态,把自己向大海的境界提升。大海对待河流,那就不是一个简单交融的问题了,而是一种大气磅礴的主动吸收、分割、重组与整合。
行为方面有两种走向成为区别“老中国”和“新中国”的标志:首先,具备世界行为,那可不是只注意外界信息,到国外考查访问过,或在国外生活培训过几年,就可以达成的。这要求深入到其他文化的计划、程序、设备和人际具体操作之中,或在世界各地独立具备商业、贸易、文化、科技、政治及安全方面的筹划、实践和经验。总之,世界意识出自实践,而非鼓吹。
再者,世界胸怀和全球行为,就意味着不再战战兢兢地挣扎在对外应“拿来”什么或“拒绝”什么类似层面的琐碎上,因为那样永远只是处于一种“跟班式”的被动。
“新中国”是“舍我其谁”,对于别人做得好的方面,自己不满足亦步亦趋,而必须争取全面做得更好,并且推陈出新。
总之,培养世界眼光和行为,如果不具备视野、策略、知识、心态和行为的系列创新和具体锤炼,就难免会流于纸上谈兵和叶公好龙的层面。
是“新中国”加力前行的时候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1:34:01 | 只看该作者
发展的“蛋糕”

毫无疑问,发展的成功需要智慧的支撑。如果传统文化中本来就缺乏现代发展思想和实践的基因,那么在现代化条件下推进发展,就需要更大更多的智慧投入,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但同时值得指出的是,发展的过程与操作也并非如某些人所危言耸听的那样复杂,如“高科技”,相反,发展的智慧多是常识。如果多按常识办事,而不是搞出过多的极端或犯规行为,则事业可以阔步前行。
  一个贴切的比喻是,发展的智慧就在于如何分享和做大一个蛋糕,而这个“蛋糕”是由国家、社会及资源等组成的。
  提起“蛋糕”,就必须涉及“做大”与“分享”这两个要素,其内在的良性循环关系是:蛋糕的分配结构比较合理,于是鼓励了分享者不是“捞一把就走”,而是不断把自己的份额做大,甚至可以协助别人把份额做大,即在总体上促进整个蛋糕的成长及更好地分享。
  如果只关心分享而不思做大,那很快就会坐吃山空。同时,如果手里有一个蛋糕,却不能较好地分享,那么分配的不合理必定阻碍蛋糕的继续壮大。
  这也就要求成功的“蛋糕管理”,首先要有比较合理的分配原则,即至少要保证每个成员的最基本权益,从现代角度讲就包括了物权产权、言论自由和选举权利等。在此基础之上,则应该在法制原则下放开竞争,使得不同的能力水平、追求方向及发明创新,都各有合理的发挥渠道、拥有份额及成果归宿。
  反之,有四种典型做法都是非现代的,也必定阻碍发展的成长:首先,“大锅饭”式的平均分配虽然可能让每个人都尝上一口,在初级层面尚可接受,但如果将平均分配延伸至持续发展过程中,“做大”蛋糕的动力就必定受到严重削弱。另一种极端是“独霸”式的专横,即只满足了少数人的愿望,却忽视了大多数人的权益。很可惜的是,人性中的贪得无厌倾向与体制中缺乏对权力的制衡限定,都会导致此种极端的出现。当一个人的所得与给予比例发生“一边倒”时,即出现所谓“蛀虫”效应,蛋糕的总体状态必定趋向萎缩。
再一种是“强权吞并”,即实力强大者推行垄断或者豪夺,而没有独立公正的规则对此种行为加以约束管制。金融寡头、官商勾结、买官卖官、贪污腐败、黑社会肆虐、缺乏司法独立与公正等,必定损害普通人的基本权利和积极性,严重干扰良性竞争机制,导致蛋糕总量很难有效增长。
最后一种情况是“混乱哄抢”,即事情进入无政府状态,众人抛弃规则一拥而上,将蛋糕洗劫一空而后作鸟兽散。这样虽然让不少人逞一时之快,但绝不是现代的过程及希望的结果,也从此失去了建构更大蛋糕的有效依托。民主愈是发展就愈要讲究“排队”规则,民主发展不意味着大家胡乱伸手。
有人会说,他原来连蛋糕味都闻不到,现在已能分上一小块,不错了。从这个角度讲,这当然代表着一种进步,尽管层次还仍为“初级阶段”。
一个关键的认知应该是:发展蛋糕的总体与份额,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竞争发展优势。而且在中高级发展阶段,具体份额的大小及分配具备更重要的意义。
大块蛋糕除了体积优势外,一般来说还占成分优势,即小块蛋糕里面可能只有钱和物这样的有形资产,而大块蛋糕则同时拥有有形资产及广泛的公民和探索权利等无形资产,于是发展更均衡有力、有后劲。
如果一个蛋糕整体不小,但在份额分配上不甚合理均衡,大小分布太极端,那么这就是一个畸形的蛋糕,不太可能拥有恒久的竞争力和增长力,因为其普通的小份额过于孱弱了。
发展的智慧如是说:既然大家都要依靠同一块蛋糕生存发展,最合理的手段就是有规则的利益均占和共同发达。如果尚不拥有这样的常识和行为,竞争与文化的劣
7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1:34:47 | 只看该作者
大国的形体

有关大国崛起过程、规律及教训的话题与探讨,确实由来已久。譬如美国当年曾有畅销书《大国的兴衰》,而中国有段时期则热播了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大国的崛起当然事关重要,因为这不仅涉及当事国家和人民的悲欢荣辱,还必定影响到周边区域的稳定发展甚至世界和平,以及人类文明的整体进程。
  其实,大国兴衰的规律,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常识,即不见得有严格的原则可循,而是根据国家自身的文化、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军事、教育实力及传统等综合因素,作出的明智选择与合理追求。
  常识是指日常合理的判断和经验,其特点是并非高深莫测,却是行之有效的。违反常识的作为,往往会带来损害甚至倒退。大国的崛起过程也是一样,主要靠的是千百万普通人民持之以恒的日常有效实践,以及政府机构与领导力的合理运筹和安排。
  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人,那么国家发展强大的过程与人的成长发达过程,其实有很多类似的启示和经验。
  首先,一个健康正常的人不能头重脚轻,即其下肢和双脚必须是坚实有力的,这样才能稳固地站立和行走,遇到困难方可克服。一个强大的国家,其归根到底的实力、权力与活力,应属于普普通通的人民大众。只有这样的国家才可能持续发展,自我矫正,处变不惊。
  其次,一个健康正常的人必定同时具备健全的大脑和发达的四肢。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者,一如当年的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武装到牙齿,四处杀戮侵略,却盲从无道,完全失去了正义的价值取向与依托。
  而那些善于想入非非却无力贯彻的人,一如150年前的中国,虽然可以“优雅”地吟诗弄句,但在由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西方文明面前,只能一败涂地。不错,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但只有和平的意念却缺乏维护和平的充分力量和手段,这样的和平必定是动荡脆弱的。
  而且,一个健康正常的人腰杆挺拔有力,腹肌承上启下,一如强大的国家里 民意畅通,法律法制和舆论监督是中流砥柱,而绝不能容忍那些贪污腐败、滥用权力的大腹便便、超级肥胖之徒,严重危及国家大脑和心脏的健康与安全。
一个健康正常的人,不断追求身心的锻炼、提高与考验,正如一个强大国家很少故步自封,提倡与时俱进,勇于迎接挑战一样。而且正是自己内部的正常健康,导致了较少的内耗,从而可以更主动地向外出击,不断开拓新边疆,真正实现中国古典“内圣外王”的卓越境界。
内患既息,外忧无论如何掀不起大浪。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古代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就是毁灭在自身的骄奢淫逸之中。
当然大国最可悲的下场,是头脚双轻、肌腹无力,既无智慧又无力量,自食鸦片,沉迷麻将,像当年中国所遭受到的“南京大屠杀”,应该是永远值得铭记的惨痛教训。
一个国家、民族的状态健康与否,通过观察其形体状态便可得知。由此,对一个国家民族存在问题的治理解决,也可以像一个人通过努力锻炼和及时治疗那样,最大程度地恢复健康。慢性问题要标本兼治,急性肿瘤应果断割除,容易感情用事的可以加强逻辑训练,目光短浅的应更多地学会计划和预测。
所谓大国崛起,一定是充分建立在自主实力与生产力的发达基础之上的,来源于全体国家公民合理有力、充满效率与尊严的日常开拓和积累。如林肯在其著名的《格底斯堡演说》结尾处所昭示的那样: 一个民治、民有、民享的国家,必将永世长存。
8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13:10:01 | 只看该作者
 

发展的主旋律—— 解放思想


2008年注定是一个全新的开端,譬如中国和美国从2008年起都面临着解放思想、追求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中国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呼声在2008年不断响起,甚至有号召要再“杀出一条血路”。时间上又恰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实乃继往开来的重要契机。从过去30年“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历程里尝到不小甜头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已经让“发展才是硬道理”及“科学发展观”等概念在民众意识及国家意志中不可逆转,必定有决心和信心把复兴的大业更努力推向前进。

  在美国这边,解放思想的同义词就是“变革”。目前看来,美国社会的“变革”要求已经有些势不可挡。

  本来,就美国社会目前的综合觉悟和历史沿革,以及人文、种族和经济差异等状态来看,还很难说这个国家已做好了充分准备来接受一个少数族裔出身的总统或者女性总统当家主政的“新时代”。

  然而现在看来,这个“新时代”正不可逆转地提前到来了。

  什么原因呢?这也许正应验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叫做“物极必反”。美国新保守主义当政的过去8年,诸多极端政策和表现如单边主义、先发制人战争、反恐的扩大化、财政过分向军火与战争倾斜影响民生经济等,已把不少选民惹得忍无可忍,坚信美国正行驶在一条错误的轨道上,现在必须矫枉过正,这就加速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的到来。在急切渴望变革的浪潮推动下,少数族裔或者女性总统等“传统”障碍及顾虑都开始退向次要地位,形势确实是比人强。

  于是,这个问题就变得甚为关键:中国新一轮解放思想,美国又一番追求变革,各自所准备达到的战略目标又是什么呢?

  客观形势和潮流为中美两国的新一轮改革突破规定了其各自目标:中国是要向上走一步,从大国走向强国;而美国则应该向下走一步,从超级强国回归常规强国。

  再强调一遍:这样的目标更多是时代要求与未来召唤,而不会以某些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能及时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然遭受客观规律的嘲弄和惩罚。

中国在经过30年初步现代化发展后,如果不能努力再上一个综合发展台阶,就会一再坐失良机,不进则退;而美国如果不适时调整下一个台阶,就会继续虚火亢奋,自乱阵脚。

中国的情况是,大国可以介乎弱国与强国之间,大国如不能成为强国就没有意义。目前,强国的主要标志和特征,大家都比较清楚了,就看如何解放思想去追求实现这些目标了。新一轮“解放思想”的挑战和意义,恐怕就在于此。

而美国这边,应该尽快学会顺应时代潮流,在迅速走向多元的全球新环境中,把原来总摆着的“世界老大”的架子放一放,回归“平常心”。这样会对美国产生很多益处,全球也不会因此群龙无首。当代世界,集体领导,轮流坐庄,有什么事情大家协商协调解决,世界才会更好。

在这场改革创新的接力赛上,希望中美两国都不要辜负时代、世界及自己人民的深切期望。


9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14:23:1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中国领导层就中国海军发展作出的最新表示为:“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在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中国海洋权益中,海军的地位重要、使命光荣。”

  中国确认自己“海洋大国”的地位,确是一大不同凡响之举。

  长期以来,保守的观点认为中国是地道的大陆国家,说起中国的国土面积就提960万平方公里。

  但只要看一眼地图,就不难发现,中国的正北、正西及西北、西南是陆地边界,而正东、正南、东北、东南就濒临大海了。中国的有效领海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这样,正确的中国国土面积总和,应该是1 260万平方公里。

  从文化与传统角度来讲,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本应在整体中国文化中各占一半分量和张力,促成整体文明的有机健康发展。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就是中华文明传统中海洋因素和张力的一大具体表现。

  但历史的悲怆,是“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统治阶层却以“海洋贸易税收不畅”“沿海海盗猖獗”“远洋航海劳民伤财”等近乎愚昧的借口,颁布了臭名昭著的“禁海令”,致使中华文明逐步远离甚至窒息了自己文明中的海洋基因,将陆地文明不智地列为唯一正统。这先是颓废了民族的精神与缩小了人们的视野,继而扼杀了民族的进取动力和创造力,最终招致了文明倒退、落伍被挨打的历史厄运。

  明明是自己缺乏新型海洋贸易与商务活动方面的知识,认识不到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却保守地坚持“还是收农业税可靠”的老皇历。海盗确实要防,但“禁海令”式的单纯防御措施,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将窒息了自己。

  制服海盗的最好办法是主动出击,跨海打到海盗的老窝去。“远洋航海”本是战略性的生财之道。不过,如果出海不为海外贸易,更非地理发现,而是为了向海外诸国昭示一番天朝的“皇恩浩荡”,那就另当别论了。

  假如郑和船队所代表的航海技术水平能不间断地在中国被传承发展下去,假如郑和船队及其后代的航海目的也更趋向于开拓进取,那么在后来的1840年,就不可能是外国军舰不远万里来攻打中国,而更可能是中国海军远洋舰队为实施“国际禁毒”而主动出击了……

反思“禁海令”所造成的历史、民族和文化悲剧的内在逻辑,不难发现,是否拥有科学的动力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比历史上欧洲人的航海行为,其他邻海国家包括中国,其民间和官方的航海行为,可能多出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存本能或政治虚荣心,很少有科学理论与宏图的指引。

而欧洲稍晚些以哥伦布和达·伽马航海探险为代表的地理大发现,首先是因为欧洲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科学假说与研究,认为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椭圆星球,环球航行的出发点也应是同一终点。这些都鼓舞着欧洲航海家的冒险和信念,不断促进航海的设备与技术改善,同时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的丰硕成果。

于是,科学的发达程度与远洋航海能力的高低,乃成非常紧密的正比关系。

海军由于其主要在海洋上作战的特点,即决定了它是一个知识、技术和装备主导的兵种。没有不断更新提高的知识、技术和装备,海军就是无稽之谈,海洋就是有海无防。自海军作为独立兵种出现的那一天起,重视知识、技术和装备,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的操作管理,就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笔者曾亲近走访了位于美国诺福克“大西洋舰队”基地的美国海军博物馆,并参观了最新展出的“威斯康星号”战列舰。该舰属于美国1940年代中期建造的“爱荷华级”,满载时总排水量达到5.2万吨,不亚于一艘航空母舰,前后与两舷的超级舰炮火力强大,堪称海上“巨无霸”。该舰在美国海军服役,从“二战”后期一直到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曾是“战斧”式巡航导弹的海上发射平台。

中国为什么也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因为能战不同于好战:好战导致灾难,能战方可言和。

在大海面前,畏缩是没有出息的,闭关是没有前途的。唯一的光明前途就是去拥抱大海,把握大海,穿越大海。一个伟大民族必须学会更好地利用大海,通过拼搏竞争,达到自身发展进步的更高境界与新的彼岸。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5:30:05 | 只看该作者
 

“弱国心态” 与 “弱势文化”


在中国不断发展前进的大背景下,中国外交界有知名人士在多个场合表示,在当前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应摒弃“弱国心态”。而“弱国心态”的本质是缺乏信心,其具体表现有三方面:第一,喜欢夸大自己的成就和优点;第二,不喜欢提及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第三,很介意别人的批评,不能冷静地进行反思。毫无疑问,“弱国心态” 确实与中国的大国地位不符。

  但有意思的是,以上的三方面,似乎不是很准确到位。如果登陆到某些发达国家的网站论坛上,不难发现其网民们,其实也不乏以上的“弱国心态”。一个人、国家或民族多少都会有一些“以我为主”的倾向,只要不走火入魔,都应算是正常的,很难作强弱之分。

  于是对所谓中国式“弱国心态”的描述,似乎应该这样修正一下:

  第一,喜欢用外国人对自己的赞美,来达成对自己的肯定;反之,如果外国人的称赞不多,自己也反倒觉得没有把握。

  第二,一旦提及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容易悲观失望,全盘否定。唉声叹气、抱怨感慨的多,心态强健、知错必改、务实反弹的少。譬如,2000年有人在海外一轮“妖魔化中国”的恶浪中也不禁随之起舞,竟危言耸听说中国要在5年内“崩溃”,现在证明这样的预言与笑话其实没差多远。

  第三,对待别人尤其是强国的批评、指责反应太过 “谦卑”,缺乏分析和博弈的技巧与能力。目前正值不断发展中的中国,必然要抵触和改变世界上的某些既定惯例和权威。有些势力仅从“因循守旧”的立场出发,难免会对中国说三道四。更有现实强权“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对中国施展出各种阻遏,当是意料之中的事。

  于是中国要回应的,不应是一味地解释和谦卑,而是真正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为国际关系与秩序的更加合理化与民主化,尝试开拓出全新的道路和境界。

  如果从国家角度讲,值得克服超越的是“弱国心态”,那么从个体角度讲,值得警觉和革除的,就是所谓 “弱势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积淀和作祟。这一点,乃应属于整个中华文化圈的努力。

“弱势文化”的成因,自然是在面对“强势文化”屡遭挫败后形成的心理反应与后遗症。而且在自己实际力量开始复兴之际,文化心理的特点仍会滞后一个阶段才能逐步调整跟上发展潮流。

“弱势文化” 的表现,也可具体成三点:

第一,面对现实强手,不是积极地设法努力、创造性地战而胜之,而是“先验地”受制于既定惯例、舆论和意念,把自己置于消极被动防守状态。譬如本来应属于正常竞争范畴内的事情,自己却提早从心理上败下阵来,而后便归罪于对手“不公”或者“歧视”等客观原因。

第二,不自觉地以“弱势”立场去解读判断对手。往往得出两种不准确的结果:要么是被对方“震”得五体投地,丧失了宝贵的“自主性”,什么都是别人的好。譬如某些国内消费者对国外名车和其他名牌产品的过度追求,就很是让人匪夷所思。要么是把对方的正常级别反应,鸡毛当令箭一般加以无端夸大,并向自己的文化圈内部传播,导致误判误导和过度反应,做不到真正的知己知彼。譬如2008年5月份四川大地震期间中国接受了美国部分紧急援助,由美国军用飞机直接将物资运往中国内地,有国人为此担忧让美国军机飞一趟中国领空是否“妥当”,看似“警惕”性高,实为“弱化”的表现。

第三,混淆自己的“特色”与“毛病”,过分耽于传统和现状的“惰性”,对文化的与时俱进追求不力。譬如对海外唐人街社区举世公认的 “脏、乱、差”状态,多少年来都改进不大。有时与就相差几个街区的主流社会环境的大气、整洁、秩序、明亮、设施设备及现代化的管理,形成鲜明的反差。这实际上是向外界传达出了一个自己甘居弱势的可怜信号。

如上面提到的那样,对一个重新崛起的文化来说,由于心态演化往往要滞后于实际发展节奏,所以心态与文化的调整进步会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周期。值得指出的是,不能把以上讨论的 “弱国心态”和“弱势文化” 表现,与中国文化中的“以柔克刚”“不挑头”“中庸之道” 等思想混为一谈,因为后者不是弱者的对策而是强者的智慧,是在拥有强者地位和心态后,对外界作出的明智举措,属于不同境界的话题。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