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wuzi - 

[管理综合] [原创]栖息谷首发连载《不对称创新》,精品回帖免费赠书

[复制链接] 156
回复
2322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1
发表于 2007-7-18 19:15:59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wuzi在2007-7-18 17:18:25的发言:

人类的进步都是这样一个循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很多企业成功了,但是未必知道自己成功的真正原因;很多人失败了,但是未必知道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这本书从前人的成功或失败中挖掘经验和教训,就是该书的意义所在。这本书是基于全球众多行业以弱胜强的案例,再加上对战略、创新和营销跨领域的研究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

您问的这个问题,就好像问刚刚写完《孙子兵法》的孙武:“有多少君主是用您在《孙子兵法》中总结的策略成功的?”。说个笑话,如果您是吴王,也许您永远不会重用孙武。还有,不对称创新理论只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虑战略制定,就像是在经理人的武器库中增加了一种兵器而已,并不完全排斥前人的理论。

吸引眼球绝对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最主要的是人可以创造,而不是仅仅在消费。人活在世上,也不只是贪婪的学习别人的知识,只是吸取别人思想的精华而对人类社会的知识宝库毫无贡献。我们相信很多人都是在也不同的方式在这个社会上创造着、奉献着。我们只是提供我们的研究成果、传播我们的思想,希望能对处于“第三世界"的中国企业能有所启发,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对﹐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人﹐乐于分享﹕)

62
发表于 2007-7-19 10:06:1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不对称创新》一书的介绍,使我对小鱼吃大鱼不可能的事情,有可能变为事实,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实例,非常感谢,栖息谷首发连载《不对称创新》。

63
发表于 2007-7-19 10:11:0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LZ.

读完这本研究性著作后才能谈感受.

对作者选的点非常感兴趣.

64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0:28:47 | 只看该作者

认知不对称局势

 

认知不对称局势,是挑战者利用强大对手现有的成功模式这副“有色眼镜”蕴含的认知盲点,选择强大对手不会玩的新游戏,或在竞争中创造属于自己并且让强大对手看不明白或不认可的全新游戏规则,来达到摆脱竞争的目的。

众所周知,现有的游戏及其规则总是有利于现有市场上的领先者,他们是现有规则的受益者。处于相对弱势的挑战者要想改变不利的市场地位,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来玩一个全新的游戏或创建全新的游戏规则。只有在全新的游戏或游戏规则下,所有的参赛选手才有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改变挑战者和领先者之间的相对力量对比。

但是认知不对称局势最终能够达成的战略效果不仅仅如此。通过选择强大对手不会玩的新游戏,或在竞争中创造属于自己并且让强大对手看不明白或不认可的全新游戏规则,挑战者甚至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把强大的对手排除在游戏之外。能把强大的对手排除在游戏之外,并不是挑战者拥有垄断性的资源或超强的实力,而是借助强大对手的成功模式这副“有色眼镜”所蕴含的认知盲点——也即其优势中所固有的弱点,让他们认为新的游戏或新的规则毫无意义。这样,强大对手就能够心甘情愿地被排除在游戏之外,甚至对于挑战者的战略行动挖苦嘲讽,而不做任何反应。正因为如此,一开始弱小的阿里巴巴才有机会在B2B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所以马云总结说:“有很长一段时间,阿里巴巴的模式都不被人看好。这是又惊又喜的一件事。有时候,不被人看好是一种福气。正因为没有看好,大家没有全部杀进来,否则的话机会肯定不属于我马云。”

如果挑战者要玩的游戏或创造的新游戏规则能有助于为客户创造价值,并且还能够得到强大对手的讥讽嘲笑,那么挑战者已经迈上了成功之路。从这个角度而言,创造认知不对称局势的最高境界,就是得到竞争对手的嘲笑挖苦。

德国大众的甲壳虫小汽车登陆美国市场的时候,因为其造型设计与众不同,而被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厂商大加嘲弄。但让人们大跌眼镜的是,甲壳虫系列轿车自投产以来,已经连续生产了2 000多万辆,创造了世界汽车史上一个品牌生产量的最高纪录。CNN在1980年首创的没有大牌播音员的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全球实时新闻报道,开始被竞争对手戏称为“鸡肉面新闻”,但是从那以后CNN改写了“新闻”的定义,在实时电视新闻报道领域垄断长达15年。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如本田的第一辆轻型摩托车被美国同行视为“玩具”,索尼的第一台小型电视被美国厂商们鄙夷地当作“玩物”,而贝尔发明的电话则被当时美国电信行业的霸主西部联合电报公司的老板不屑地称为“电动玩具”。

互联网浏览器之父马克·安德森曾经说过:“如果你的目标是创造新的、伟大的事物,就必须要做别人所嘲笑的事情。这是一个考验:如果没有遭到别人的嘲笑,它就可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创意。如果每个人都点头说‘对,有道理’,那么这件事情十有八九已经有人在做了。”

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在20世纪50年代一直是本·富兰克林零售连锁店的特许经营加盟商。60年代早期,萨姆·沃尔顿根据自己在美国南方地区的多年零售经验和对零售业的研究,认为在美国南方小的农村城镇地区(5 000~25 000人)开设大型折扣零售店有利可图。他首先把这个主意告诉了本·富兰克林零售连锁店的所有人,打算共谋大计,却遭到拒绝。于是萨姆·沃尔顿决定自己单干。1962年,他在美国阿肯色州罗杰斯镇开设了第一家沃尔玛商店。在当时,美国几大零售商凯马特、西尔斯和塔吉特都认为,在美国南方的这类小城镇,运营折扣零售店是不可能盈利的,因为这有违折扣零售行业的“常识”。沃尔玛就是在这样无人竞争的市场快速发展起来的。

创造认知不对称局势的战略杠杆主要包括对目标客户的认知不对称,对非客户的认知不对称,对产品应用的认知不对称,对客户需求的认知不对称,对营销方式的认知不对称,对盈利模式的认知不对称,以及对战略框架中其他因素的认知不对称(详见第二章)。(未完待续;选自《不对称创新》,吴振海著)

当当购书链接:《不对称创新:挑战者的成功之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1 19:19:42编辑过]
65
发表于 2007-7-19 14:11:03 | 只看该作者

贴下篇,期待,或是一下子贴两篇,或是邮寄给我一份,或是上传我邮箱,谢谢

chenhao30087@126.com

66
发表于 2007-7-19 20:06:4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非常期待这本好书!!!

67
发表于 2007-7-19 23:07:16 | 只看该作者

好东东接着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9 23:39:42编辑过]
68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23:43:55 | 只看该作者

优先级不对称局势

优先级不对称局势,是指挑战者企业和竞争对手之间对同样一个市场机会的重要性,给予了不同的优先顺序,从而形成了不对称局势。它是利用强大对手“趋利”的理性动机弱点,选择对手看不上眼、优先级别低的领域,让对手不重视,以避免过早地发生正面冲突。同时,挑战者可以借此找到自己生存发展的空间,创造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环境,积累实力、培养能力。

强大对手“趋利”的理性动机也是其优势中所固有的弱点。正是因为挑战者和领先者在企业规模上的差别,才导致他们对同一市场机会给予不同的优先级排序。领先者眼中的“食之无味的鸡肋”,恰恰可能是挑战者梦寐以求的“丰盛大餐”。

UT斯达康在小灵通市场上的成功关键之一,正是其在早期抓住了强大对手所没有看上眼的“鸡肋”——无线固话业务。诺基亚之所以能够成功进入移动通讯行业,正是其在20世纪80年代抓住了北欧国家推行NMT450移动通讯标准所创造的一个地区性市场:这个北欧国家的地区性移动通讯市场的规模,大到足以能吸引像诺基亚、爱立信这样的北欧本土公司对该NMT进行积极的投资,小到让其他跨国巨头认为这个市场没有什么吸引力。NMT移动通讯标准的成功,为后来GSM数字通讯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样一个没有巨头参与的地区性市场中,诺基亚才成功地完成了由一个传统的企业向专业化的通讯企业的转型,并同时实现GSM数字通讯技术能力的积累。也正是凭借这种积累和GSM在全球市场的普及,诺基亚才有机会战胜当时模拟移动通讯市场的领先者摩托罗拉。

挑战者在实施这种战略行动时,由于选择的是对手不看重的、对其缺乏吸引力的细分市场,所以竞争对手不会投入过多的资源。因此,挑战者就可能形成局部的资源优势,从而提高获胜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挑战者选择的是市场领导者的低优先级细分市场或业务,因此其存在不会对强势企业的市场领导地位构成威胁,这样就能与对方 “和平共处”。通过创造优先级不对称局势,挑战者就能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主动规避激烈的竞争,从而赢得宝贵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日本汽车公司在进入美国汽车市场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把低端的小型轿车市场作为其主要目标。由于小型轿车市场利润率不高,并且即使失去也不会威胁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主导地位,所以美国厂商轻易地把这块低端小型轿车市场让给了日本人。到了20世纪90年代早期和中期,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认为消费者的兴趣已经从轿车转向卡车,便忽略了轿车市场,而把主要资源和精力转向皮卡、运动型多功能车和小型货车。而日本厂商则继续在轿车市场上默默耕耘。丰田用7年的时间研究美国的消费者,于1989年推出凌志LS400,开始进攻豪华轿车市场。到2002年,凌志汽车的销售量已经超过其他任何一款高档汽车。利用优先级不对称局势,日本厂商成功完成了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的突破。

创造优先级不对称局势可以利用的主要战略杠杆包括:价格细分市场的优先级不对称、区域细分市场的优先级不对称,产品细分市场的优先级不对称和业务种类的优先级不对称(详见第三章)。(未完待续;选自《不对称创新》,吴振海著) 

当当购书链接:《不对称创新:挑战者的成功之道》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阅后有感想、共鸣,请您留下宝贵意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1 19:20:47编辑过]
69
发表于 2007-7-20 07:40:25 | 只看该作者
新理论,好!
70
发表于 2007-7-20 15:30:27 | 只看该作者
是一本不错的书籍,首先从书籍本身的营销来看,定位清晰,目标读者明确,即以弱势企业为市场切入口,而这类企业本身就希望能够找到市场稻草以便图钱,这类企业数量惊人,存在规模宏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写书者能够将营销理论运用到书籍的发行之中已经是一个以弱取胜的现实案例了。其中内容应该有不少值得期待的东西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