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分享者
家园的作品,我一定支持了,希望能收到一本来珍藏。
举报
格物者
悟之道,溪之源,缝之间,自然之道.不对称一直存在,对称即瞬,势均力敌还是杠杆翘球,整体还是散沙,人之心,心之向属,奖罚与激励,河边沙雕与城市雕塑,时光如新,某时某地某空间某些人,地球太空星系另一个地球的你.不对称中对称,对称中不对称,轮回.......
面对的是同样的顾客,怎么能不争?购买力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既然是做同一个行业,你做的多了,龙头企业就做的少了?能不争?
我不知道是我问的太早还是后面有讲述,只是看到了,就把我的疑问提出来。
带着疑问继续学习
志学者
期待中
交流者
苏格拉底说过: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一无所知。您能独立思考发出自己的疑问,已经是很好的出发点。
不对称局势的法则之一就是永远不要和强势对手在同一领域以同样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情,正所谓创新无极限。面对同样的顾客,争什么与不争什么需要很好的界定,所以面对同样的顾客你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去竞争,并且你所选择的方式应存在不对称创新的机会,即一方面为客户创造价值,另外一方面利用对手优势中的弱点,让对手自己不选择竞争,积极创造各种不对称局势。
好书啊,现在回了还有书送么???我要阿。。。
事例举证:
靠不对称法则发财 利用某一产品或某一产业在两个地区有着较大价格落差的不对称,而将该产品或产业从价格低廉地区向极为匮乏或是价格畸高的地区进行贸易或产业转移——— 湖南的杨先生23岁那年远赴荷兰留学。到20世纪90年代初,他终于走上财富如“核裂变”的急速膨胀之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巨变。杨先生把握住了机会,他借东欧剧变的天时,把国内的计划定价而价格又比较低廉的轻工棉线产品转售到波兰、俄罗斯、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在国内以偏低的价格进的货再以数倍的价格在东欧市场出手。这一转手的利润极其可观,毛利润大都在5倍以上,他的财富也以”核裂变”的速度急剧增加。仅仅只用了两三年的时间,他就掘出大约2000万美元的超级“第一桶金”,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在东欧市场挖出“第一桶金”后,他又把目光瞄准了国内的鲜花市场,从外面“引进来”。那是l992年,在当时,国内的鲜花市场几乎是个空白。之后的三年时间里,他从荷兰进口鲜花到国内销售,同时向国内鲜花经销商推销进口的荷兰温室以及冷库设备。在当时,刚起步的国内花卉业差不多是“一穷二白”,甚至连建温室的水泥桩都要进口。通过这一次“引进来”的跨国交易,他的财富又增加了大约4亿元人民币。 杨先生的“第一桶金”是利用了某一产品或某一产业在两个地区有着较大价格落差的不对称,而将该产品或产业从价格低廉地区向极为匮乏或是价格畸高的地区进行贸易或产业转移。一旦某两个地区有上述的“不对称”现象,其创富机会多多,赚大钱的几率也就极高。不过,“不对称”法则的运用是有讲究的。其关键就在于“不对称”的两个地区之间的技术背景、投资环境或是经济基础落差不能过大,最好是其中一方领先半步为宜,这是因为若是落后太多,一则人们购买力有限;二则市场狭窄,拓展余地不大;三则环境复杂,贸易、投资皆成本过大。 “不对称”法则不仅适用于国与国之间,在同一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也往往适用。比如我国的中西部与沿海地区。
先拜读一下。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