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关于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问题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大学生们普遍暴露出一种迷惘、困惑甚至是颓废的情绪。“大学无用论”也在近一段时期甚嚣尘上。而大学生们,一方面渴望早早接触社会,另一方面,又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所以显得有点无所适从。做为一个从大学阶段走过来,并深受其益的人,我觉得有必要结合我个人的体会和大家说上几句,希望能对各位朋友有所启发。 首先,大学生找工作难并不是教育自身的素质滑坡或者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导致的,这是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学校专业设置之间的鸿沟导致的。我们没有必要把责任揽在自己的身上。很多专业,在招生的那一瞬间,就决定了其中的大多数学生的前途是一片黯淡了。 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在校成绩极其优异,每次都是年级前三名,但高考时发挥失利,只考到北京物资学院。等上了学,她才发现,全国的物资局因为由计划到市场的调整都要被逐步取消,这意味着:到她毕业的时候,只能选择本专业以外的工作了。 还有一些学校,跟风开设了很多当时社会上比较热门,也比较好招生的专业,结果当新生熬到毕业,却发现专业早已冷却,只好另寻它途。 这些都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落差有可能给学生带来的障碍。 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专业设置严重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年代,大学生应该时刻关心社会上对人才供需的变化,即便不幸选错了一个专业,也可以及早做出调整。 其次,即便你学到了一个很难冷却的专业,也不要指望着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能够在社会上助你大展宏图。除非你的志向是留校任教或者是搞科研,否则你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必然会大大落后于社会自身的发展。当我在读大一时发现老师们还在用7年前的讲义,用4年前的考题时,就决定让图书馆取代老师们的位置。大学四年,我一直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奖学金没少拿,课也没怎么逃过,但我的书桌上很早摆过专业课的教材,除了考试前的一个星期外。表面文章,自然要表面化应对。你真正应该在乎的是:你的大学阅读书目单究竟有多长,你的读书笔记有多厚,这东西可比你的考试成绩瓷实多了。 再次,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应该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不要等着别人为你提供。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用人单位需要兼职劳动力。虽然给钱不多,但可以帮助学生更早地融入社会,赚得毕业时比毕业证更有含金量的工作经验。 象我在某教育集团任讲师时,公司里的员工竟然有三分之二是在校大学生。就收入而言,他们和那些正式员工的差距并不大,而且,就谈吐和气质而言,他们自然比同龄的学生成熟许多。这样的学生,还未出校门,就已经在起跑线上占据了绝对领先的位置。 当然,兼职也有一定的弊端。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适合学生去尝试,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以这种方式提前进入社会。要牢记:不要单纯为了接触社会而接触,要立足于长远发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机会。 最后,我要提醒各位还在就读的大学生朋友,社会化的过程不是自甘堕落、沾染不良习气的过程。大学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站,不要太在意在这个平台上的得与失。 我们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有些学长以语重心长的口吻劝我们不要把学习放在心上。只要能把人际关系打通,就万事OK。他们常常炫耀上老师家送礼和蹭饭如履平地,期末考试不准备复习便能通过;还炫耀自己在学生会的能力如何了得,有多少新生请自己吃饭云云。在当时的我们看来,这自然是很了不起的本事。可最后呢?这几位仁兄在毕业找工作的问题上出了大麻烦,由于缺少专业功底,系里的老师好不容易为他们推荐的工作机会都被一一浪费了。他们中有几位无奈从军,还有几位回了老家。恐怕如今再回想起来,那段在大学“平步青云”的日子应该足以让他们悔恨终生了吧? 学生的任务终归是学习,你可以不在课堂上学,你可以不在课本上学,你可以不跟着老师学,但你一定要确信你正在学正确的、有价值的东西,否则,你就是在浪费你的生命。 大学归根到底也是社会的一部分,除了极少数能够终生呆在这座象牙塔的人,大多数人还是要走不同于他的老师们的路。早一点了解社会,早一点确定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