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5搂:
哈哈,看了你的回复,初看不错,再细一看,怎么这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首先:为标榜自己,一开始就说楼主文章理论层面多,逻辑不强,但看你的质疑点,都是“引经据典”,都在拼命搬教科书,不知道这是不是“教条主义”?特别是最后给出的培训体系建议,明显就是从理论到理论,都是专业培训人员烂熟于胸的流程,任何一本书或文章似乎都可以看到,所以,你摆出来,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再次,“培训效果的基本评价方法:培训前与培训后的能力比较!”-15搂原文。废话!谁不知道,这简直是对专业培训顾问和内训师的侮辱,这简单的道理还要你在这边论述。“评价人:员工的直接上级?”-15搂原文。又是废话!仅直接上级就能做到吗?那样内训师就开心坏了,培训完了拍拍屁股走人,行吗?不行,培训效果如何?培训的投入产出如何?老板最后找谁?还是要找内部培训师。“评价方法:理论+实践(如笔试+实际操作)”-15搂原文。还是废话!大家都知道的东西,就不要说了,不是说是“戴明后者”吗?是实践派吗?说点实际点吧,大家也真正学点东西,不要说别人是理论,自己说了一大通,最后比别人理论还理论! …… 话归正传,说点实际的,本着真正为有疑问的人解决问题的初衷,就你的质疑解惑一下吧! 解惑一:如果对“薪酬激励”真的没有听说过,那么我倒建议你可以上网或去书店看看薪酬方面的书籍,很多。我希望你可以对薪酬有个更为全面的了解,广义的薪酬可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补贴+福利+津贴+股权/期权+……”,即使是狭义的薪酬也包括“基本工资+奖金+补贴/津贴”,从定义上你自然就可以了解到薪酬所能起到的作用,即可以是保健因素,也可以是“激励”因素,“双因素理论”中的提到的不是薪酬概念,而仅仅是基本工资的概念。更进一步,即使是基本工资,其实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也可以起到激励作用,比如一般企业都设有的一年一次或二次的加薪,其实就是加基本工资,但这也是一种激励,怎么可以说不是激励呢?不要“本本主义”哦! 而对于“激励来自于工作本身”,这句话本身就是扯蛋,那是理论,是理想主义,就象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可以“按需分配”一样,可以作为“伟大”的理想,共产党的宣言,但不能成为我们现实工作的指导,否则只能“饿死”。在现实,特别是在中国,工作更多是为了养家糊口,这才可以归类于你所说的“保健因素”,至少对于90%以上的国人来说是这样,除了极其少数的“精英”! 再次,对于培训的主导,如果仅是企业主导,哪还搞什么培训需求调查?企业直接找人来培训不就得了。其实这里面“戴明后者”搞错了很多概念,严格来说,培训组织的主导应该是企业,一般没错;但培训需求的提出者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员工,是双方共同沟通的结果,企业有发展需求,但员工也有自己的职业规划,自己的培训需求,这才是现实,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现在很多白领都自己掏钱参加一系列培训,就是从自我发展需求出发进行的,此时,如果企业出来,作为一种福利给员工出了这一部分钱,那么你就可以看到需求真正的提出者是谁了。当然最理想的过程应该是双方对培训需求的最佳契合点。但无论如何,要想提高培训效果,需求必然应该要有员工自身提出,“主动的”才是最有效的。 解惑二:看,自己标榜非理论,又搬出“教条”出来了。对于什么ISO9001:2000的教条理论我不“思辩”,我只是想说的是,你又偷换了概念,误导大众。楼主文中的意思是培训的作用,可以提升技能、知识和素质、能力。这里技能、知识是一个层面,素质、能力是一个层面,两者是分开的。你却在给大家解释什么叫能力,什么是人力资源的职责,这不是故意瞎掰吗?! 解惑三:又在偷换概念!楼主本身就没有想去探讨培训体系本身的问题,不然完全就可以就培训说培训,什么是培训目的、培训需求分析、如何实施培训、培训效果如何评估等。这些在网上、书本里都可以看到更为详尽的描述,在这里楼主只是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希望给大家一个引导,就是在提升培训效果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只看到培训自身的问题,而要从更宏观的层面、更为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这才是楼主的真正意图。你拿着自我感觉可以炫耀的“胜任岗位”答案来给大家解答,有什么意义呢?再说怎样才能称得上是“胜任”?怎样才是“刚好”?“戴明后者”似乎并没有给出答案……。
谢谢。
正略钧策詹伟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4 14:19:2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