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云 发表于 2009-2-12 15:01:32

<p>1、制定管理制度;</p><p>2、制定销售模式;</p><p>3、可以实施区域划分、责任制;</p>

ljc50555 发表于 2009-2-14 17:02:53

<p>顶10楼,我是楼主我可能会考虑下面几点:</p><p>希望你的公司成为什么样的公司? 市场上比你们做的好的公司(应该是比你们公司高两个级别的公司)是怎么做的?你与他们的差距在哪?那些方面可以学习借鉴?</p>

phil 发表于 2009-2-14 21:26:46

<p>10楼的朋友分析的相对全面,关注中……</p>

成少 发表于 2009-2-15 13:44:22

<p>关注</p>

hanming2005 发表于 2009-2-17 22:25:21

<p>不知您是做什么地,在公司?</p><p>不管做什么先取得老板家族的认可,要不是不行地。</p><p>从方法来看同意楼上各位看法,总的说就是管理者头脑不清晰,没有把握大局。</p><p>建议从公司上游下游入手:</p><p>上游的进货渠道,能否做到NO1或ONLY1;不能的话,那么你们的优势在什么地方?</p><p>下游市场定位在什么地方?你们的渠道是什么?你们的客户是谁?主要业务是做代理商,还是主要针对零售;是针对公司服务,还是个人等等</p>

williamjen 发表于 2009-2-18 11:44:46

  楼主,您认为企业“再发展有难度有深度,到了发展瓶颈”——有没有分析一下,瓶颈在哪里?实现“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单店的利润额,还是连锁店的数量? 这两者提升哪一个更容易?<br/>  <br/>  锁定其中一个后,再往下分析,比如影响单店利润额的因素,是否因为运营成本太高?库存成本?缺货损失?供货速度不够快? 等等。 <br/>  <br/>  从TOC的观点来看,着重研究一下如果能改善供应链,达到非常可靠的、低水平总库存、快速交货的门店体系,是否能提升利润?通常都是可以的。<br/>  希望继续和你探讨: tocwei@gmail.com<br/>

williamjen 发表于 2009-2-18 11:47:39

总之我觉得要仔细的,按逻辑,严谨的分析问题,而不要一上来就说要改管理体系,要规范什么什么制度,上什么什么IT系统。

gavinshi1 发表于 2009-2-18 13:31:19

<p>先谈谈楼上的观点</p><p>任何的问题,都需要认真严谨的去实际分析</p><p>但是,并不是任何问题都不应该提前提出假说,恰恰相反,假说是必须的</p><p>实际上国外很多优秀的咨询公司,在调查问题前都会提供假说,因为有假说会比没有假说更有效率。</p><p></p><p>看这个问题,大家的角度不同,格局不同,视野不同,给出的建议也不同。</p><p>事实上也许这种问题是没有定论的,也许很多上面看上去很有道理的做法实效不佳,也许很多看上去很好的做法却无效。一切方案都以成败论英雄</p><p>大家给的只是个假说的建议,并非这个问题的答案,楼主一定要弄清这一点</p><p>楼主应该做的,并不是选择你认为合理的建议</p><p>而是基于以上假说,去结合公司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去验证哪些假说更可行更有效,再进行实施</p><p>(验证的难度相当大,建议有的方案可以以试点的方式进行降低风险)</p><p></p><p>最后举个经典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帖子围城中的我们:有的细节想不起来了,不连贯之处请谅解</p><p>一家餐馆,最近业绩经营不佳,员工之间的矛盾挺大,经发现,端菜员和厨师这二个群体间的矛盾较大。请了数位领域的专家,寻求建议</p><p>社会学家:由于厨师和端菜员之间有传递菜单和菜的过程,而传递窗口的高度决定了厨师高人一等的感觉,因此二者之间出现了问题,建议把窗口的高度调整使2人可以平视。</p><p>心理学家:厨师是男人,端菜员是女人,男女之间的心理和分工方式决定了男人对女人有优越感,女人心理产生了压抑。因此,将人员性别结构调整</p><p>IT专家:根本问题在于这个传递过程中是人与人的接触,如果是人机接触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因此,建议上一套流水线,解决这个问题,成本大约30万。</p><p>最后的方案是:使用了一个转盘代替之前的窗口传递,三位专家说这个方案都符合自己的思想</p><p></p><p><font color="#ee6911">简言之,一家之言不宜听,最后的方案应能够符合更多的一家之言背后的思想,才是真正好的方案</font></p>

少天 发表于 2009-2-19 21:46:12

<p>楼主给的信息有限,不好直接判断如何做。我建议的思维是,既然要解决“瓶颈”,首先得搞清楚自己的“瓶颈”是什么问题,然后与此对应的也得有长处。中小企业发展中,有限的人力及资金,应扬长避短,补短板的效果未必比扩大优势更好。真的发展大了,再补短板完善管理。我觉得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企业管理,不能一味用大型企业的管理哲学去套用中小企业。</p><p>还有,家族式管理不用去破坏,企业还没到百年老店那份上,家族式管理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中,仍有很多的益处存在。</p><p>根据目前楼主提供的信息量,我个人建议就做管理中心来统筹门店管理,仍然以目前的强项“销售”为管理核心来做。</p>

水随天去 发表于 2009-2-20 10:07:09

大概算了一下,年营业额3、4百万吧,三家分公司是在三个不同的地域吧?这种以IT外设代理(有些可能只是经销)为主的经营模式,成本控制是根本,你的门店不算很多,进货时与上游的砍价能力就有限,呵呵。如果你想沿这条路走下去,继续扩大规模,有难度。国内IT分销商,神州数码是最大、第二佳捷他们都是百亿级别的。<br/>当然,机会还是有的:楼主反应的情况太过笼统,我也就妄加猜测,说几句。<br/>1、集中优势兵力于一地,三家分公司是否有必要?依你目前的规模,集中为好。11个门店如果集中在一个地区(当然这个地区的消费能够足以支撑)在当地肯定无人小视。巩固一地后,在发展不迟。<br/>2、勿与神码、佳捷竞争,可考虑某些产品做其二级分销,在账期上会获得很大支持。<br/>3、手中一定得有几个地区性独家代理的品牌,垄断才是保证利润的根本。<br/>4、不可盲目改变现有的管理体系,目前的状态,还是市场为王,营销为王。尤其是目前的经济形势,切莫有太大的动作,胡哥都讲不折腾嘛。很多公司,最后赢得管理,输了市场,到头来死路一条。<br/>5、在采购及财务管理上狠下功夫,IT界炒货及体外循环很严重。当然,要给员工有足够诱惑力的薪水。<br/>总之,正视现状,谨慎发展是基调,不要盲目乐观,经济不景气这盘全球大棋下边,谁都幸免不了受影响。目前的形势,能活着就是胜利。<br/>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429积分(全部)寻求家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