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CZZQB1 - 

[质量生产] 歪说ISO9000

[复制链接] 83
回复
4193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发表于 2008-8-15 12:35:29 | 只看该作者

 謝謝CZZQB1 的精彩文章

12
发表于 2008-8-15 15:17:30 | 只看该作者
流于表面一直是很多企业的通病,如何应用于实践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1:55:43 | 只看该作者
 

特殊过程

94版的ISO90019004标准中,有一个“特殊过程”的术语。到了ISO9001:2000版,没有了这个术语,但是其要求还是保留了下来(见9001标准7.5.2条:“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

生产过程中哪些属于这样的过程?许多生产企业认为可包括以下几种:焊接、涂装(油漆)、热处理……等等。

说说其中的焊接(手工电弧焊,特别是施工现场的手工电弧焊,不涉及自动焊或其他)。

怎么确认?一般企业是这样控制的:焊接前要对所使用的工艺进行确认(即工艺评定过程);对人员进行评审(具备焊工证、焊工技能等),对设备(焊机)能力进行评审;对工作环境进行评审(检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等。在焊接过程中,要对其施焊过程实施监控,并予记录(主要是记录施焊电流、电压及其变化情况)。焊接后,对重要焊缝应按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过程进行再确认。

这里的问题出在中间的一步:“在焊接过程中,要对其施焊过程实施监控,并予记录(主要是记录施焊电流、电压及其变化情况)。”

一般情况下,焊接工艺是在焊接试验室较好的环境中作出的,而现场使用时由于焊机的不同,环境对焊机的影响不同,焊机离开施焊现场的远近不同,以及其他大量外部因素的影响,难以达到焊接工艺要求的电流电压范围。同时,在焊接试验室作工艺评定的时候,又不可能全面的考虑这些外部因素对工艺范围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用现场记录的电流电压来作为特殊过程控制的证据,就难以符合实际的需求。

在这里,焊接这个过程符合特殊过程的定义,上面列举的其他的控制都是必须的,这没有疑议。但是唯独焊接参数的控制和记录难以做好。焊接和热处理有所不同。热处理确实是个完全的特殊过程

或者,从另一角度说,标准是个普遍的情况,不能硬套到每一个具体情况中。起码,在焊接这个过程中,强行要求用电流电压的记录来反映特殊过程的控制情况是不妥的。

——实际上,标准没有要求你必须作这个事情。哪些事情要做,是由企业的指导书来决定的。但是大多数企业和外审员都是这样认定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6 15:00:40编辑过]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2:54:54 | 只看该作者

内部审核       

ISO900194版中,标准提出了20个“要素”。这是一个“平铺”式的写法。仔细分析这些要素,再和我们过去习惯上的管理活动相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其实9000标准的很多要求,我们的管理工作中已经大体具备,或者说有类似的术语与之对应。但是和其他的标准管理“要素”不同,在我们过去的管理活动中,一般没有哪个企业做过类似内部审核的活动,这是一个“新”的“要素”。

按照一般的要求,内部审核要按一定的频次对标准的全条款进行全面的审核。所谓“全条款”,包括了对整个管理体系的策划和运行情况,也就是说既包括对企业中的执行标准条款所涉及各个部门的审核,也包括了对策划和控制体系运行的最高管理者的审核。

企业的管理体系是谁建立、实施和保持的?最高管理者;具体负责此事的是谁?是管理者代表(见ISO9001标准5.5.2)。

谁来进行审核?企业(组织)内的有资格的人员(GB/T19011《审核指南》)。由于管理者代表的地位和资质,一般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都是由管理者代表担任组长进行审核。

从最高管理者中间指派一名代表,担任管代(见前面的《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一节),现在又由管代出面,率领一帮人审核自己的工作(其中主要是管理者代表的工作)……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自己审核自己。

而这是不合理的,也是标准不允许的(GB/T190018.2.2条以及GB/T190113.1条)

应该怎样来理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规定“管代”不得参加审核组?显然语出无据;规定“管代不得审核与自己有关的工作”?体系中有哪些工作又是与管代无关的?!再说,对于很多企业,没有管代的参加,审核就进行不下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7 15:39:26编辑过]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2:19:17 | 只看该作者

管理评审         

ISO9001标准第5.6条详细说明了管理评审的目的、要求的输入和输出。对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这一条款所要求的,在我们过去的企业中有一项活动可与之对应,这就是经理办公会。

经理办公会,是企业经理和副经理以及相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的一种会议,主要讨论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对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建设等方面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决策,引领企业的发展。

哪些是企业关心的问题?哪些是经理关心的问题?从质量管理这个角度说,无非就是9000标准5.6.2条“评审输入”列出的那些:

  • 用户意见(“b顾客反馈”);
  • 生产任务完成和质量状况以及我们质量管理的现状(“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 已经出现的问题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对策是什么(“d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 此前经理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e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 影响我们管理工作的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对照标准,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经理办公会只是少了第一条:“a审核结果”。因为前面说过,我们过去的管理工作里面,没有“内部审核”的要素,也没有“外部审核”,当然经理办公会就不会讨论这个问题。

那么很显然,我们应该想到:如果把“管理评审”和我们已经存在多少年的“经理办公会”融合起来,把对“内外部审核”的要求加上,二者是不是就完全可以接轨了?

当然,经理办公会还不完全是现代意义上的“管理评审”。比如它的输入、输出都不像9000标准要求的那么正规,达不到标准的要求,没有评审的结论,也缺少了一些要素等等。而这,正是我们需要改造的。

改造现有的管理,适合标准的要求,这正是我们搞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人需要做的一个大题目。推行ISO9000本来就应该这样做!这是一个大工程,是一个艰苦而且痛苦的过程。它当然不如搞形式主义认证那么简单、立马见效。但是不这样做就不是真正搞9000,9000在企业中就没有出路!

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也许是所有的)企业是怎么运行这个“管理评审”的呢?必定有一个《管理评审程序》,必定按规定的频次庄重地召开一次“管理评审会议”,专门来讨论质量管理体系问题,必定正式地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评审报告”等等。

那么经理办公会呢?还是在原先的管理轨道上照常进行,一次不少,每个议题照旧,照样发出“经理办公会议决议”……

两个互不相关的体系。两套管理办法。你干你的,我干我的。这就是真正典型的“两张皮”!

问题是,经理对此不胜其烦。如果一个企业还有其他的体系,比如14000环境管理体系、18000健康安全体系,以及什么成本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等等等等,就要建立多套文件,进行多次管理评审,那就是三张皮、五张皮了!这么多的皮都让一把手披在身上,企业不堪重负!想指望经理倾全力来支持你的质量管理体系工作?门都没有(只是不敢在口头上说罢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3 12:15:01编辑过]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4:57:09 | 只看该作者

不符合、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什么是不符合?什么是不合格?ISO9000把他们作为一个同一概念予以解释:“未满足要求”。(ISO90003.6.2)。管理上不满足要求,是不符合;产品不满足要求,是不合格。不管叫什么,都是“未满足要求”。

在我们的工作中,不满足要求的情况是大量、普遍存在的。企业管理者的工作,就是时时刻刻找出这些不满足,分析其原因,制定对策,进行整改,并防止再发生。如果看不到这些不满足,作为管理者就是失职;作为审核员(包括内审或外审),就是不合格。

如果对一个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必定会发现不满足要求的情况遍地存在。一个企业十个八个部门,每个部门如果没有三个两个“不符合”,这个部门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哪里?所以前面说过,一个企业肯定能列举出至少二三十个乃至三五十个“不符合”的情况来。这些不满足要求的情况都需要纠正、需要改进,其中很多是需要从管理高度、制度高度来改进的。(就像我在前面还说过的,我们的许多企业的制度是不够完善的,而9000标准意义上的审核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完善企业的制度)。

ISO9000的精神,就是要求用各种手段(如数据分析、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等),不断地找出问题,进行纠正,持续改进,从而使组织能够满足顾客的要求。

我们传统上的管理工作,也已经意识到这点,各部门、各过程都有一些找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的办法。只是我们没有把它上升到管理体制的高度上来认识,没有规范化。

每项工作的整改措施不可能用一个格式统一起来,因为每个部门、每项工作都有自己各自的特点。这样广泛范围的不符合,需要有许多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可能是用一个程序给统一起来。比如单单是产品不合格的处理就有多种不同的处理办法,加上管理上的不符合,更是多种多样。所以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一个简单的《不合格控制程序》怎么可能囊括这么复杂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纠正措施里的一项“原因分析”,是最难写的。说心里话,大部分的不合格、不符合的原因,都是“有章不循”。并不是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详细、不具体,实际上就是我们没按制度去做。

我们许多企业写了很多的制度,每年还发布了许多规定(“红头文件”),但是,我们的许多员工并不“领情”,你发你的文件,我干我的事。这就像大街上建了许多的隔离栏、人行天桥,又画了许多的斑马线,许多行人却仍然熟视无睹一样。不光是制度的执行者是这样,就连我们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自己都想不起来有哪些制度,连写制度的人自己都忘了。不信你就仔细查查企业的制度(特别是老企业),必定有大量的重复的(或交叉的)、不同版本的制度存在。制度的严肃性也得不到重视,所以就有了一再的“重申”。

在这种现状下,“有章不循”就成了一个“习惯”。绝大部分不符合的原因,都可以用“有章不循四个字来概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7 15:51:48编辑过]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4:58:4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整改的“关闭”

不论是内审、管理评审还是外审,都存在一些需要整改的项目。一般都是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将整改项目关闭,其中包括对整改措施的落实,以及整改效果的评价。

大多数的不符合项是一些很具体的问题。特别是外审。这些项目整改起来不是很难的,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但是真正作体系,真正搞管理,有些东西是需要长期整改的。比如6.3条基础设施,很多情况下可以判定“基础设施(包括设备)不能完全满足产品的要求”。这个不是短期能整改完毕的。有的需要几个月、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对于这个不符合,要想关闭,不能只是提交“设备采购计划”、“基础设施改造计划”,不然,如何体现“效果”?计划可以几天、十几天作出来,效果却不是短期问题。

但是,一般情况下,外审不会开这样的不符合项,相应地,内审也不会这样开。其内心的想法就是,无法在在短期内关闭。

这里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真正在搞体系,真正想从根子上整改。如果想真正为企业的进步而搞体系,这样的不合格项就不能不开,这样的整改就不能不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7 15:00:27编辑过]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5:03:52 | 只看该作者

持续改进

一个企业的体系文件(包括管理制度),如果三年五年没有任何一处改动,我敢和你打赌,只有这样两种可能:1,这个企业是世界上最好的企业(不过,有这样的企业吗?)2,这个企业实在不怎么样,没有人注重管理,没有人关心管理。

不断地经常修改体系文件,适应新的情况。这不仅仅是修改文件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企业真的在“持续改进”。这点小小的要求,我们真的能做到吗?

持续改进,改什么?一个企业经过管理评审,它要求的第一个输出就是“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其中就包括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的体系文件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就不用改进;如果有哪一点无效就要改进;如果你认为你的体系文件永远有效,那就永远不用改进吧!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5:10:19 | 只看该作者

体系文件的编写

我们很多企业在整个质量管理体系贯彻过程中,用了80%的精力来写手册、编文件;又用了10%的精力来应付检查(取证和监督检查)。就是没有时间用来把9000贯彻到我们的实际中。监督检查通过,体系文件也就随之束之高阁。不但如此,由于很多企业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仅仅当作应付检查的东西,造成文件和实际管理工作的脱节。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完全不顾企业的实际状况,只是按照9000标准的框架和顺序来编写体系文件。ISO9000-94版,按照20个要素来描述,企业的体系文件就分成20个章节展开;ISO9000改成2000版以后,标准按5大部分来表述过程,企业的体系文件就随之分为五大部分。那么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是怎样的?有没有去分析过?是否按标准的要求进行了“过程的识别”呢?

     质量体系文件怎么写?大多企业的体系管理人员都是按ISO9000标准的样式生搬硬套。标准说,这一条款要写程序,于是就写一个程序;那个条款说要记录,就制定个表格作为记录。最后把这些程序、表格放在一起,就成了体系文件。

但是,IS09001标准的第一条就说“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ISO90010.1);第二条又说,企业要采用过程方法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要识别生产活动中的过程、管理这些过程(ISO90010.2)

我们写质量体系文件,应该顺应企业本身原有的、长期运行的过程,拿这些过程来和ISO9000标准进行对照,对于不足部分,要提出改造的要求——这就是标准中一开始就讲到的“过程的识别”中的一部分内容。

这里说的实际上就是“实践先行”的原则。而我们许多企业的体系文件却是“概念先行”。有一个概念,就要对应一个程序文件,对应一堆记录。这样的不从实际出发的、概念性的文件叫人怎么执行?!所以,辛辛苦苦编出来质量体系文件被企业束之高阁,不能怪大家不执行,第一个就要怪编写文件的人、怪质量体系的组织者。

        既然体系文件是用来“干”,而不是用来“看”的,那么与“干”无关的东西就完全可以简单些,而花大力气去写“怎么干”才是真正的需要。

比如一个企业的“组织机构图”。我们应该首先问问自己:在“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这个机构图吗?我们是通过这个机构图来了解我们自己怎么干的吗?都不是。再比如“科室业务流程图”,问问我们每个业务人员:有人使用过这个流程图吗?如果有了关于“怎么干”的详细描述,我们还需要这个语焉不详的流程图吗?此外还有贴在墙上、一页纸的“XX岗位职责”,这个岗位上的人都需要它吗?这些东西是首先是给外部使用的(包括顾客和外部审核人员),与我们自己却关系不大。

那么,我们自己缺少什么?

把一个业务岗位的所有业务进行详尽的描述、它的外部接口、内部流程、工作依据、活动记录全部详细列出,这是一本书,一本指导任何有基本业务能力的人从事本岗位工作的指导书。一个企业如果有了这样的几十本书,它的管理就有了扎实的基础。而我们大多数企业缺少的恰恰是这样的几十本书!

现在最重要的是,恰恰没有人来作这项工作!

有人说“文件应该越写越薄”。理论上是对的。但问题是,我们还远远没有到那个高度上。我们需要的是“越来越厚”。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最重要的是人员素质的积累),一张纸的“业务流程图”就真的能说明一切了。现在?连想都不要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9 16:10:07编辑过]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5:13:13 | 只看该作者

体系文件的编写(二)

一般企业,不论大小,或者说几乎所有(不知道是不是100%)企业的体系文件,一定都是有一个《质量手册》、十几个或稍多的“程序文件”,还有一堆作业指导书,都是这样的三层结构。这个三层结构是个典型的结构,但却不是规定的、必须的结构。

有谁敢为天下先,写出两层的结构(只有手册和作业指导书)?这种结构实际上很适合许多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需要。

就算是三层结构的文件。ISO9001规定了6个必须要有的程序文件。有没有人敢把其中的两个或三个程序合并为一个来写?

僵化。不从实际出发。一切唯书本是从。

尽管ISO90010.1条已经说得很清楚:“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

而且实际上所有这些,在ISOTR 100132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中已经有了相应的说明。

【注:尚未正式发行的ISO9001:2008已经增加了相关条款】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